六年级《北京的春天》

六年级《北京的春天》
六年级《北京的春天》

六年级《北京的春节》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特点。

2.通过比较老舍《北京的春节》与梁实秋写的《过年》、斯妤写的《除夕》内容之不同,懂得文章可以有不同写法。

3.联系实际,写写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注意详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上节课,大家通过同桌合作填写了表格,进行了汇报交流。现在回忆回忆,同桌互相说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媒体出示(时间顺序)生:同桌互相说

二研读课文

1.齐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特点。

生:齐读课文

生: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老舍先生的话

教师:老舍先生所谓的“俗白”就是语言通俗浅易,朴实无华。自然,他的“俗白”并不是粗俗浅露,而是精练含蓄、耐人寻味。

2.上节课,老师请大家自学“阅读链接”,并比较它们与老舍先生一文有什么不同,现在谁来说说。

生:合作交流

3.找到有关内容,一起来读一读,体会同一个日子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感受。

4.通过比较,你知道了什么?(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当然也可以写出不同的心境。)

师:小结

三、复习巩固

1.《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好几处写了孩子怎样欢度春节,快速浏览课文并交流。

2.那么你又是如何过春节的呢?学生自由说。

四、拓展练习

1.学了这篇课文,让我们也拿起笔,写一写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要求按详略写两到三件事。

2.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着不同节日习俗,同学们可把老北京人怎样过春节的过程告诉你的长辈,然后再听听他们小时候是怎么过春节的。

板书设计6北京的春节

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除夕做年菜穿新衣吃团圆饭守岁——热闹

正月初一拜年招待客人逛庙会……——愉悦

元宵灯的数量多灯的种类多

教学反思:在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不必苛求其与上述答案一模一样,只要做到语言通顺,重点内容突出即可,需要说明地方我及时加以更正。建议:在学生练写习作时不妨也要求学写详略,使得这一写作方法能在学生心里扎下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姓名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 成。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在活细胞中才能活。 2、病毒分三类:动物病毒(乙肝病毒)、植物病毒(番茄花叶病毒)、细菌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 3、细菌有三种,分别是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4、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4、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5、真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如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 6、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7、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都属于真菌。 8、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蘑菇的各部分名称为: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 9、常见的食用菌有:银耳、木耳、金针菇等。 10、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像蜡烛燃烧、木块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11、铁在有水、空气、酸碱、盐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12、醋与牛奶混合后出现混合物凝结,啤酒与牛奶混合后成絮状,食盐与牛奶混合后无变化。 13、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叫物理变化;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不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新物质,叫化学变化。 ) 14、像食盐、白糖、等物质,溶于水中之后,通过蒸发,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可逆的 变化。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不可逆的变化。 15、生活中很多方法都可以防锈,人们常用的方法有涂油、喷漆、镀金等。 16、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17、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18、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 19、牛奶中加入醋、啤酒或柠檬等酸性物质都不能喝,加入盐和糖可以喝。 20、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21、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 22、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 23、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滚动、摆动等,各种运动的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2014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3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18分) 1.2÷5 = ( )25 = 12( ) = 6 :( )= ( )% 2.把99%、0.98、9 100 和0.9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 )>( )>( )>( ) 3.一条彩带长2米,打包装用去2 5 米,还剩( )米。 4.把1 2 :1 4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5.明明将一个圆形早餐饼在饭桌上滚动一圈,量得其痕迹长是12.56厘米。这个早餐饼的直径是( ),面积是( )。 6.( )的4 5 和3 4 的倒数相等。 7.一个数的1 3 是1.2,这个数是( )。 8.杨树有200棵,松树比杨树少1 4 ,松树有( )棵。 9.水族箱里有红、黑两种金鱼共18条。其中黑金鱼的条数是红金鱼的1 5 。红金鱼有( ) 条,黑金鱼有( )条。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5=10分) 1.34 × 4 ÷3 4 ×4 = 9 ( ) 2.甲数比乙数少20%,甲数是乙数的80%。 ( ) 3.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π倍。 ( ) 4.20克糖溶解在100克水中,糖水的含糖率是20%。 ( ) 5.圆的半径都相等。 (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5=10分) 1.对称轴最多的图形是( )。 A. 等腰梯形 B.等边三角形 C.圆 D.正方形 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A.1 :19 B.1 :21 C.1 :20 D.1 :15 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商一定比原数()。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4.小红做了100道口算题,错了10道。它口算的正确率是()。 A.90% B.10% C.100% D.110% 5.把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面积为原来的()倍。 A.2 B.4 C.3 D.9 四、计算(共32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2 5+ 3 5 = 1 6 ÷ 1 2 = 8 - 3 4 = 6 × 1 3 = 8 11÷ 8 9 = 5 8 - 1 2 = 2 3 × 3 4 = 3 5 + 1 2 = 2.解方程。(3×3=9分) Ⅹ- 3 4 = 12.5 Ⅹ÷ 1 4 = 4 5 ( 4 5 - 1 3 )×Ⅹ= 7 20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3×3=9分) 5 8+ 1 6 + 3 8 + 5 6 3 4 × 2 5 + 2 5 × 1 4 ( 1 3 + 1 4 )÷ 1 2 + 5 6 4.列式计算。(3×2=6分) ①7 9 减 1 4 的差,除它们的和,商是多少? ②一个数的20%是120的3 4 ,这个数是多少?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练习题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 wǔ rǔ wēi ǎi qín ( ) ( ) 风()小家() gān jú péi jǔ zéi ( ) ( )不是规()盗() 二、用“√”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儿应(yīng yìng)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dōu dū)临淄住满了人。 3、我最不中(zhōng zhòng)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冷笑为难招待安居乐业 B、出息取笑笑嘻嘻鸟如指掌 C、囚犯解释实话实说面不改色 D、负责大臣完好无损不惜代价 四、选关联词填空。 即使……也……不管……也……是……还是…… 宁可……也不……如果……就…… 1、( )多么艰苦,你()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2、邱少云()牺牲自己,()挪动一寸地方。 3、()只剩下一个人,我们()要渡过江。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为设果():A、假设 B、摆放 C、假使 2、乃呼儿出():A、你、你的 B、竟 C、就,于是 3、若无其事():A、若是、如果 B、如同、好象 C、你 六、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 1、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2、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 3、杰奎琳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七、仿写句子。 1、用比喻的方法把下面句子写具体、生动。 雨下得很大。 2、用拟人的方法把下面句子写生动。 太阳落山了。 八、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并写一句课外积累的对联。 1、地满红花红满地, 2、,,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3、,山外白云,池边绿树,,雨落溪边,。 九、根据下面所描绘的情境,回答下列的问题。 有同学没征得到老师的允许,就离开教室,这时正好给你看见了,你会说:

最新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及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1 2 第一单元人的一生 3 1、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4 2、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现的。 5 3、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是单细胞原生动物。 6 4、洋葱表皮细胞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7 (会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结构) 8 9 5、细胞的种类有:血细胞、肌肉细胞、叶子的薄壁细胞、口腔上皮细10 胞、水蕴草细胞 11 鸭跖草的下表皮细胞。 6、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 12 13 7、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14 8、人大约在7岁时就开始换牙。

9、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15 16 10、青春期: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17 春期。 18 11、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 19 12、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20 13、如何健康地渡过青春期? 21 (1)、加强锻炼 22 (2)、合理饮食 23 (3)、保证睡眠 24 (4)、心理咨询 25 14、人的一生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 26 生长、发育、衰老、死亡 27 15、遗传: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28 16、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29 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 30 17、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31 18、“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讲的都是生物界中的遗传现32 象。

赛课《北京的春天》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说课稿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学生并没有听说过老北京人怎样过春节,所以对本篇课文一定很感兴趣,在本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

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学习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查找有关老北京的各种习俗的资料。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学习本篇文章。课后,学生可以将家乡的春节与老北京的春节习俗进行对比或了解更多有关春节习俗的信息,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说教法与学法】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精读感悟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说过程】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回忆春节 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首老北京过春节的歌谣,学生对歌谣一定很感兴趣,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继续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重温那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那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回顾写作顺序,分清详略 接着,我让学生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的活动?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在这些节日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并让学生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然后教师做板书。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___________一、填空(共20分,其中第1题、第2题各2分,其它每空1分) 1、31 2 吨=()吨()千克 70分=()小时。 2、()∶()=40 ( )=80%=()÷40 3、()吨是30吨的1 3,50米比40米多()%。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5、0.8:0.2的比值是(),最简整数比是()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人,女生()人。 7、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8、王师傅的月工资为2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元。 9、小红1 5 小时行 3 8 千米,她每小时行()千米,行1千米要 用()小时。 1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面积是()。 11、在一块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2、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圆、()、()、长方形。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7米的1 8 与8米的 1 7 一样长。…………………………………………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3、1 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4、5千克盐溶解在100千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及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人的一生 1、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现的。 3、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是单细胞原生动物。 4、洋葱表皮细胞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会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结构) 5、细胞的种类有:血细胞、肌肉细胞、叶子的薄壁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水蕴草细胞 鸭跖草的下表皮细胞。 6、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 7、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8、人大约在7岁时就开始换牙。 9、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10、青春期: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 11、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 12、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13、如何健康地渡过青春期? (1)、加强锻炼 (2)、合理饮食 (3)、保证睡眠 (4)、心理咨询 14、人的一生可以分为那几个阶段? 发育期(0—20岁)、成熟期(20—40岁)、渐衰期(40—60岁)、衰老期(60岁以上) 15、遗传: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16、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 变异。 17、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18、“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讲的都是生物界中的遗传现象。 19、“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讲的是生物界中的变异现象。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知识点 20、生命离不开能量,能量是维系生命的核心因素。 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21、人体消耗能量的途径是:维持基础代谢,劳动消耗,生长需要。 22、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去向就是变成热能散发。 23、让身体热起来最常用的方法是:运动、烤火、吃火锅、多穿衣服等。 其中运动是使身体快速热起来的有效方法。 24、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1)北极熊有厚厚的皮毛,具有保温作用,可以抵御严寒。 (2)北极熊皮下脂肪很厚,能够抵御严寒。 (3)以富含脂肪的动物为食。 25、摆是由摆线和摆锤组成的。 像荡秋千这样的运动叫做摆动。 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摆出去或摆回来叫摆半次。 26、大约在4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秘密: ⑴对于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⑵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无关; ⑶摆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 27、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 (1)荡秋千;(2)钟摆;(3)荡船;(4)摇篮。 28、摆在摆动过程中能量由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29、古人取火的方法有:钻木取火,阳燧取火,火镰和火石取火等。 30、火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力,火的使用宣告了人类茹毛饮血历史的结束, 是人类在文明的征程上迈进的一大步。 31、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是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32、生活中机械能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 (1)钻木取火;(2)擦燃火柴;(3)双手互相摩擦会发热; (4)流星下落过程发光发热。 33、能量转化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34、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例如: (1)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2)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

2020年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按要求计算: 1、直接写结果: 2.8×=45 4÷72= 0.75÷4 3= 35÷5-31= 89÷32= 3-54-51= 113×3.3×37= =?÷?5 15515 2.用简便方法计算: 4351843526?+?-435 425 85? 3.脱式计算: 10÷95-61×4 109÷(3.5-3.2×85 ) )]4 185(1[54-÷÷ 109×[1.4÷(52+103 ﹞] 4.解方程: 76(2X -13 )=2 32 X ÷154=10 7 二、填空: 5、5立方米15立方分米=( )立方米 5 4 平方千米=( )公顷 6、( )÷30=0.55= () 11 =33:( )=( )%=( )成( ) 7、将1.5米:120厘米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8、( )千克是20吨的 5 2 ,1.5米比2.5米少( )%。 9、用圆规画一个周长为18.8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取( )厘米,所画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一堆煤重4吨,用去51,再用去 5 1 吨,还剩( )吨。 11、王老师领取一笔1500元稿费,按规定超过800元部分要按20%缴纳个人所得税,王老师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应领取( )元。 12、一件上衣按30%的利润定价销售,后打八五折促销仍获利12.6元,这件上衣进价为( )元。 三、选择题 13、下列图形对称轴最少的是( ) A 、 B 、 C 、 D 、 14、一件商品的售价由原来的100元,降低到90元,降低了百分之几。正确列式( ) A 、100÷90-1 B 、(100-90)÷90 C 、1-90÷100 D 、90 ÷100-1 15、两条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条剪去它的 32,第二条剪去3 2 米,两条绳子剪去的长度比较( ) A.第一条长 B.第二条长 C. 一样长 D. 无法比较 16、某班女生人数的 74等于男生人数的3 2 ,那么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D.无法确定 17、一本书,6天读了全书的60%,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需几天才能读完?下面正确的列式有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教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六年级现有两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八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无处不在的能量”、“追寻达尔文的足迹”、“宇宙”、“科技与未来”、4个单元,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教学重点:

Unit 3 Weather说课稿

四年级第三单元说课稿 Unit 3 Weather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art A Let’s learn & Let’s chant 教材分析:本课是Unit 3 Weather第二课时,主要是通过天气预报员预报中国几大城市的气温与天气状况,呈现了描述天气特点的形容词的词形和意义。通过学习同学们能够熟练运用功能句it’s...in...来介绍不同地方天气特征。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本课的会话。 2、能听说认读本课主要单词:warm,cool,hot,cold,weather。 3、学会运用“It's cold/hot/cool/warm in...”, 要求表达准确,语调自然。 4、初步了解我国几个城市的气候特点。 教学重点: 句型:It’s warm/hot/cold/cool in…;词汇:cold、cool、hot、warm、weather 教学难点: 单词weather的发音。 教具准备: 教学录音、单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题 1、学生一起说儿歌(Let’s chant P25)。 二、教学新课 1、教师说:It’s warm today.(指指外面)So we wear shirts or T-shirts.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bout the weather. Now let’s watch a weather report.教师播放一段英文解说的天气预报实录。待学生看完后,教师说:This is a weather report.同时呈现单词卡片,领读weather report(把卡片贴到黑板上)。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读weather时,th咬舌尖。 2、教师播放Unit 4 Let’s learn A部分的课件。学生观看。 3、教师提问:Is it a weather report?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乡镇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4分) 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12( )。 一张床占地大约3( )。 一桶纯净水大约有19( )。 集装箱的体积大约是40( )。 2. 8毫升=( )立方厘米 0.09立方分米=( )毫升 32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立方米60立方分米=( )立方米 3. 87千米的73是( )千米。 ( )的43是12吨。 4. ( )÷20=( )∶15=54=( )% 5. 0.5:3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 6. 一种儿童服装现价150元,比原价降低了50元,降低了( )%。 7. 根据“实际用电量比计划节约25 ”,画出表示实际用电量的线段图。 计划用电量: 实际用电量: 要求实际用电量的数量关系式是: 8. 如图,用42根1米长的栅栏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 长和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米。 9. 1减去一个数的倒数,差是56 。这个数是( )。 10. 一堆煤重45吨,一辆卡车要10小时才能运完,那么,4小时完成任务的( )( ) ,完成任务的35 要( )小时。 11.一个长方体水池,长5米,宽4米,深2米。在水池里放入30立方米的水,水深是( )米。 12. 一本书,读完它的13 比读完它的25 少10页,这本书一共( )页。 13. 体育用品商店把篮球打八折出售。原来买12只这种篮球的钱,现在可以买( )只。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六年级科学《基础训练》答案 第一单元 1.细胞 我想探究的问题:2?细胞有多少种类? ――认识显微镜 我的交流:显微镜由目镜,物镜,反光镜,载物台,调焦螺旋等构成。显微镜可以看到 肉体看不到的东西。 我的发现: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放大仪器,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观察微小的物体。 ——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生物体细胞 我的猜想:不同生物体的细胞形状和大小都不同。 我的方案:制作不同的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我的记录:洋葱表皮是有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这些小格子就是洋葱表皮的细胞。 我的发现:生物体的细胞多种多样,有血细胞,肌肉细胞,表皮细胞,薄壁细胞。 ――我的收获1?罗伯特?虎克2.细胞细胞3?生长繁殖衰老死去4?血细胞肌肉 细胞表皮细胞薄壁细胞水蕴草细胞5.—个6.略 2.我从哪里来 我想探究的问题:2.双胞胎是怎么回事? ――我是从哪里来的? 我的方案:询问医生,上网查资料,找书籍。 我的记录:采访对象:医生阿姨重点内容: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受精卵,受精卵不断分裂增殖形成胚胎,这就是生命的开始。

在子宫里 我的发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新的细胞开始的。 ――胎儿的成长 我的交流: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通过脐带吸收妈妈身体里的营养和氧气慢慢长大。 我的发现: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大约呆 9个月后,就准备出生了。 ――双胞胎 我的交流:双胞胎有的性别相同,有的性别不同,相貌有的相似,有的不相似 我的发现:性别相同,相貌相似的双胞胎是一个受精卵分裂成的。 试管婴儿 我的交流:在试管里卵子和精子结合成受精卵, 分裂几次后放回妈妈的子宫, 成长成胎儿。 我的发现:试管婴儿也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成的。 ――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 我的方案:在肚子前面负重,做游戏体验一下。 我的发现:妈妈十月怀胎好辛苦。 ――我的收获 (1) ?一个细胞 (2)3 ; 6 ;( 3)9个月(4 )胎儿 3.人的一生 我想研究的问题:2、人的一生要经历几个阶段?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人一生身体的变化 我的交流: 发育期:各种生理机能迅速发育。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黄豆中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百分比如图。400g黄豆中脂肪的含量是()。 A. 56g B. 100g C. 144g D. 64g 2.一种商品原价1000元,第一季度售价比原价降低10%,第二季度售价比第一季度再提高10%,第二季度的售价是()元. A. 800 B. 810 C. 900 D. 990 3.某班有学生50人,今天请假1人,出勤率为()。 A. 99% B. 98% C. 2% 4.下面图案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A. B. C. D. 5.半径是3cm的圆,下列关于这个圆的数据正确的是() A. 直径9cm B. 周长18.84cm C. 周长9.42cm D. 面积113.04cm2 6.30km比()少。 A. 25km B. 35km C. 36km D. 37.5km 7.北京在昆明北偏东42°方向986千米,那么昆明在北京的()。 A. 北偏东42°方向986千米 B. 西偏南42°方向986千米 C. 南偏西42°方向986千米 8.红花朵数的等于黄花朵数。把它们的关系写成数量关系式是() A. 红花朵数×(1+ )=黄花朵数 B. 红花朵数× =黄花朵数 C. 黄花朵数× =红花朵数 D. 黄花朵数×(1+ )=黄花朵数

9.与0.25:0.45比值相等的比是() A. 2.5:45 B. 5:0.9 C. 1:1 D. 5:9 二、填空题 10.如果要更清楚地了解________的关系,可以使用扇形统计图。 11.________hm2比2hm2少60%,1m比80cm长________%。 12.根据动物园的路线示意图,补充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一位小朋友从动物园入口向________偏________ ________度的方向走________米到达熊猫馆,再向________偏________ ________度的方向走________米到达老虎馆,再向________走________米到达大象馆,然后向________走________米到达孔雀馆,最后向________偏________ ________度的方向走________米到达出口。 13.元旦期间同学们布置教室,一根彩带长20米,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米,这时彩带比原来短了________米。 1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AB=1,弧BD和弧AC都是以1为半径的圆弧,则无阴影的两部分的面积之差为________。 15.16:20= ________=________÷15=________(填小数)=________%. 16.是1.8的 ________,________的是15。 三、解答题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细胞 教材简析: 在学生的眼里,身边的小动物在一天天长大,周围的小树在一天天长高,自己的身体也在不断生长变化,这些现象对于学生说往往是一个个难解的谜。本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研究细胞,了解细胞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都与细胞息息相关。 型:观察分析 学习目标: 1能利用显微镜对细胞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示的方式描述所观察到的细胞;能制作简单的细胞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获取有关细胞的信息。 2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3通过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学习重点: 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认识细胞的学习活动。 学习难点: 学生对细胞的理解认识并描述的学习活动。

学习准备: 学生准备:小组合作学习材料:相关细胞知识的图片字等资料、科学记录表、橡皮泥。 教师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片标本(每组准备一套含洋葱表皮、口腔上皮细胞、叶子细胞)、相关细胞知识的图片字等资料。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 教师与学生谈话交流,了解学生前搜集的资料,教师出示生物相关图片,提出问题:“绝大多数生物是有什么构成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认识细胞。 教师出示显微镜,向学生介绍显微镜的发明发展史、对于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意义,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和科学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时注意事项。 教师下发细胞玻片标本、相关资料和科学记录表,指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教师参与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学习活动,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并利用画图方式做好观察记录。在指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进行描述时,使学生了解正确的方法。 教师在学生充分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汇报观察发现,展示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51套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51套 目录: 1、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一去二三里》说课稿. 2、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丝绸之路》说课稿. 3、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稿. 4、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伯牙绝弦》说课稿. 5、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稿. 6、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匆匆》说课稿. 7、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北京的春天》说课稿. 8、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北大荒的秋天》说课稿. 9、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变色龙》说课稿. 10、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四季》说课稿. 11、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12、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13、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失物招领》说课稿. 14、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孔子拜师》说课稿. 15、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 16、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小猪画画》说课稿. 17、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18、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小鹰学飞》说课稿. 19、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少年闰土》说课稿. 20、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山雨》说课稿. 21、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说课稿. 22、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惊弓之鸟》说课稿. 23、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晏子使楚》说课稿. 24、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月光曲》说课稿. 25、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桂林山水》说课稿. 26、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梅花魂》说课稿. 27、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燕子》说课稿. 28、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 29、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珍珠鸟》说课稿. 30、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白杨》说课稿. 31、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祖父的园子》说课. 32、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秋思》说课稿. 33、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窃读记》说课稿. 34、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精彩的马戏》说课稿. 35、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索溪谷的“野”》说课稿. 36、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给予树》说课稿. 37、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美丽的丹顶鹤》说课稿. 38、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39、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草原》说课稿. 40、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草船借箭》说课稿. 41、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落花生》说课稿. 42、小学语文教师招聘面试《蓝色的树叶》说课稿.

【常考题】小学六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常考题】小学六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某班一次测验成绩的扇形统计图,其中得优的有12人,则全班共有()人。 A. 10 B. 30 C. 40 2.一个长方形,把它的长增加10%,宽减少10%,面积()。 A. 比原来减少10% B. 比原来增加10% C. 比原来减少1% 3.小明去年体重增加了10%,今年加强了锻炼,体重减轻了10%。与前年相比,他的体重()。 A. 变轻了 B. 变重了 C. 一样重 D. 不确定4.如图,沿半圆形草坪外围铺一条4m宽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正确的列式是() A. 3.14×42÷2 B. 3.14×202÷2 C. 3.14×(202﹣42)÷2 D. 3.14×242÷2﹣3.14×202÷2 5.甲存款的与乙存款的2倍同样多。甲与乙存款数的比是()。 A. 1:6 B. 6:1 C. 3:2 D. 2:3 6.有两筐苹果,共重42千克,从第一筐中拿出千克放入第二筐,则两筐苹果同样重,原来第一筐有苹果多少千克?下面列式中正确的是()。 A. 42÷2+ B. (42+ )+2 C. 42÷2+ ×2 7.以学校为观测点,贝贝家在学校的南偏西20 o方向,距离学校500米,那么以贝贝家为观测点,学校在贝贝家( )的方向。 A. 东偏北70 o B. 北偏西70 o C. 南偏北70 o 8.同圆中扇形甲的弧长是扇形乙的弧长的,那么扇形乙的面积是扇形甲面积的()A. 36倍 B. 12倍 C. 6倍 D. 3倍

9.算式()的结果在和之间。 A. × B. × C. 7× D. ×10 二、填空题 10.郑板桥有首《咏雪》诗,非常有趣。全文为:“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诗的特点是“片”字很多,请你先数一数,再算一算“片”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百分率是________%。 11.把一个圆柱平均分成3段,变成了3个完全相等的圆柱,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50.24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2.通过学习《科学》,我们知道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右图是各种地形所占百分比情况。 (1)我国的平原面积是________万平方千米。 (2)我国的盆地面积比山地面积少________平方千米。 13.甲城在乙城的南偏东35°方向上,距离是120千米,乙城就在甲城的________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_千米. 14.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乙数不为0),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________。15.一堆煤有15吨,运走它的,还剩下________吨,再运走吨,还剩下________吨。 16.一堆煤重5吨,如果每天用去,那么________天可以用完;如果每天用去吨,那么________天可以用完。 三、解答题 17.第三小学购买一批新书,数量如图所示.算一算,这个学校一共购进多少图书? 18.下面是某农场各种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句子练习

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句子练习 1.我能为你们做点什么?你想要什么,大明? 2.我不知道。热狗是什么?它是一只…… 3.不,它不是一只狗。看!那是一个热狗。 4.它看上去不错!我想要一个热狗。我想要一个汉堡包。 5.我也要一个汉堡包。喝的呢?可乐。 6.我能喝一些汤吗?对不起。我们没有汤。 7.好吧,給我一杯可乐。也给我一杯可乐。 8.那么,一共是两个汉堡包,一个热狗和三杯可乐。 9.没错。多少钱?十三美元二十五美分。 10.给你。谢谢你。这是你们的食物。享用你们的美餐! 11.让我拿它们。当心!哦,不!我很抱歉!我的新裤子!

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二课句子练习1.我饿了。我们将要什么时候吃饭,妈妈? 2.在十二点半。现在几点了?才十一点半。还有一个小时! 4.湖面上有一些鸭子。它们很可爱。 5.嘿,天空中有一些乌云。很快就要下雨了。 6.我不这么认为。今天天气很好。让我们走吧! 7.十二点半了。让我们野餐吧! 8. 这是你们的三明治和饮料。 9.天哪!现在下雨了!那边是干的。跑,孩子们! 10. 哦,不!看那些鸭子!它们在做什么? 11. 淘气的鸭子!它们在吃我们的三明治! 12. 看起来好像你要继续饿着了,西蒙!

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三课句子练习你好,玲玲:在星期六我度过了非常有趣的一天。 我和西蒙还有他妈妈去了公园。 我们想要野餐,因此我们带了三明治和饮料。 在公园里有一个很大的湖并且有很多鸭子。 我们拍了一些照片。然后开始下雨了。 我们快速地跑去躲了起来。 我们丢下了我们的食物。 我们不想被淋湿。雨下啊,下啊,下啊。 那些淘气的鸭子走向我们的食物和饮料。 它们野餐了!然后雨停了,我们回家了。 我们很饿,我们很生鸭子的气!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试卷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专项训练 学校:班级:姓名: 一、科学常识题:(22分) 1、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是。 2、地球的卫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恒星是,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 它有颗卫星。 3、是科学进化论最伟大的创始人,《》的出版,标志着进化论的确立。 4、中国第一个月球无人软着陆探测器是:。 5)用手弯铁条:这是能转换为能; 6)用热水烫瘪了的乒乓球:这是能转化为能; 7)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8)蜜蜂跳舞,表示蜜源距蜂巢较远。 9、当两地不同时,空气压力大小也就不同。压力的空气会向压力的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10、电磁铁有南北两极,改变 或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11、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人体吸收的能量主要用于、、、等方面。 12、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乘坐“东方”1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在太空旅行的第一人。 13、2003年10月15日,我国“”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是,他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14、银河系是有、、及其他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天体系统。 15、是地球的最外部的圈层,它包围着和。、 16、在海边,白天,风从吹到;晚上,风从吹到。 17、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标志:。 18、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发明的。 19、风雨雷电等各种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大气层的层。 2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间望远镜是著名的。 二、我的实验 (一)实验名称:通电的电圈 实验器材:大铁钉、带绝缘外皮的细导线、小铁钉、电池、指南针、电池(多个)、等。 实验方案:1、根据实验器材先制作一个电磁铁,根据你所制作的电磁铁,说一说,电磁铁是由和构成的,它是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2、研究电磁铁的特性:将电磁铁连接电源,用它接近小铁钉,现象是:,将电源断掉后,再接近小铁钉,现象是:。电磁铁和磁铁相比,电磁铁(填“有”或“没有”)南、北极。 3、制作一个小电磁起重机(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系的)。(1)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多个电池排列在一起)的多少是否有关系,设计实验时,要使哪些条件相同: ,哪些条件不同:。 4、结论:串联电池越多,可以(填“增强”或“减弱”)电磁铁的磁力。(1)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多少是否有关系,设计实验时,要使哪些条件相同: 哪些条件不同:结论:线圈匝数越多,可以(填“增强”或“减弱”)电磁铁的磁力。 (二)、明和小华荡同一个秋千,小明说,他体重大,所以他荡得快。这种说法对吗?写出你 猜想和实验方案、实验结论。 1、实验名称: 2、实验材料: 3、我的猜想: 4、我的实验方案: 5、我的发现: 6、我的结论: 三、科学与生活 1、长时间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请你举例说明。(至少3个) 3、如果你和一个同学各自做一个降落伞,如何让你的降落伞下降的更慢一些,请写出你的猜想和研究(制做)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