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机织物变化组织.

合集下载

第一至四章 织物组织

第一至四章 织物组织
Rw=4 Rj=4
循环的纬纱根数,用Rw表示。
7
织物组织的概念
经面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经组织点占优势的 组织。 纬面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纬组织点占优势的
组织。
同面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经、纬组织点相等 的组织。
8
织物组织的概念
飞数:同一系统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经(纬)组织点 间相距的组织点数。 经向飞数:沿经纱方向计算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两个
毛织物:华达呢等。
丝织物:美丽绸等。
三、缎纹组织
每根经纱或纬纱在织物中形成一些单独的、互不连 续的经或纬组织点,这些组织点分布均匀,并为其两旁 的另一系统纱线的浮长所覆盖,在织物表面呈现经或纬
的浮长线。
38
缎纹组织参数
R≥5(6除外),1<S<R-1且R与S互为质数。 为什么6除外? (1)R=6,S=1或5,不满足1<S<R-1,
② 同时,R与S互为质数:只有3,5
42
八枚缎纹组织图
8枚5飞纬面缎纹
8枚5飞经面缎纹
8枚3飞纬面缎纹 8枚3飞经面缎纹
43
缎纹组织图
(2)圈定一个组织循环R; (3)以左下角为起点,如果是经面缎纹组织,就以 第一根经纱的纬组织点沿经纱方向向上飞数;如果是纬
面缎纹组织,就以第一根纬纱的经组织点沿纬纱方向向
28
平纹组织的应用
(5)利用各种花式纱线做纬(经),形成各种花式织 物。
平纹组织的应用
(6)采用双经轴,利用不同的送经量,形成绉效果或
泡状效果。
平纹组织的应用
棉织物:细布、平布、粗布、府绸、帆布等。
毛织物:凡立丁、派力司、法兰绒、花呢等。
丝织物:乔其纱、双绉、电力纺等。 麻织物:夏布、麻布等。 化纤织物:粘纤平布、涤棉细纺等。

机织物组织种类

机织物组织种类

机织物组织种类(一)三原组织三原组织是最简单的织物组织,它们是一切组织的基础,因此又称为基本组织。

1. 平纹组织平纹组织是三原组织中最简单的一种。

其经向、纬向组织数均为2,即Rj=Rw=2。

经、纬向飞数均为1,即Sj=Sw=1。

其交织规律用分式1/1来表示,读作“一上一下”。

平纹组织交织点最多,织物正反面基本相同。

棉织物中的市布、细布、府绸等,毛织物中的派力司、凡立丁、法兰绒等,丝织物中的电力纺、富春纺等均采用平纹组织织制。

2. 斜纹组织斜纹组织的特点是织物中一个系统的纱线浮长露在织物表面形成连续斜向纹路。

斜纹路由左下方指向右上方的称为右斜,由右下方指向左上方的称为左斜。

这种组织中,其经向、纬向组织循环数大于等于3,即Rj=Rw≥3。

经、纬向飞数均为1,即Sj=Sw=1。

其交织规律用分式表示,例如,2/1↗、2/1↖、1/2↗、1/2↖等。

分别读作“二上一下右斜”、“二上一下左斜”、“一上二下右斜”、“一上二下左斜”。

交织规律相同,但斜向不同,则是由于飞数正负不同的缘故。

斜纹组织的经纬交只点较平纹少,浮长较长,织物正反面不同。

棉织物中的卡其等,毛织物中的精纺单面华达呢,丝织物中的羽纱、美丽绸等均为斜纹组织织制。

3. 缎纹组织缎纹组织是原组织中最复杂的一种组织。

它的特点是相邻两根纱线上的相应组织点相距较远,因此,另一系统纱线的浮长覆盖于织物表面,形成明显的缎纹。

这种组织中,经向、纬向组织循环数大于等于5(6除外),即Rj=Rw≥5。

经、纬向飞数大于1、小于循环数1,且循环数和飞数互为质数。

其他交织规律也用分式表示,但分式上、下数字的含义与平纹、斜纹不同。

例如,5/2经面缎纹,读作“五枚二飞经面缎纹”,分式上面的5表示经、纬向组织循环数为5,分式下面的2表示经向飞数为2。

缎纹组织交织点最少,浮长最长,织物正反面有明显的区别,正面平滑,富有光泽,反面粗糙无光。

棉织物中的贡缎、毛织物中的贡呢、丝织物中的真丝缎、人造丝软缎等均用缎文组织织制。

4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针织物表示方法1

4纬编基本组织和变化组织与圆机编织工艺针织物表示方法1
2.纬平针和罗纹组织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何区 别? 3.罗纹组织和双反面组织在结构和性能上有 何区别?
二、纬编针织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线圈图 意匠图
结构意匠图 花型意匠图 编织图 三角配置
1.线圈图
定义:用图解的方法将线圈在织物中的形态描绘下来。
特点: 1. 它可以直观地表示出针织物结构单元的形态 及其相互连接与分布情况。
下针:高踵、低踵 上针:高踵、低踵 上下针的对位 :上高踵针对下低踵针,上低 踵针对下高踵针。 三角分为高低两档,对位:上高对下高,上低 对下低。
A,B:上针滞后于下针成圈
双反面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双反面组织(purl stitch, links and links stitch )的结构
1.特性 延伸性与弹性小于罗纹组织 只逆编织方向脱散,顺编织方向不脱散 纵向不易脱散 不卷边,不歪斜 厚实、保暖性好 2.应用:
棉毛衫裤 、休闲服、运动装和外套等。
三、双罗纹机的编织工艺
(一)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下针筒和上针盘成90°配置 上下针槽相对配置,上下针亦相对配置 需要用四种针:
反面
正面
二、纬平针组织的特性与用途
1.特性: 线圈歪斜 卷边性:纵向向工艺反面卷,横向向工艺正面卷 脱散性:横向脱散:纱线没有断裂,线圈从整个横列中脱散出来。
顺逆编织方向都脱散; 纵向脱散:纱线断裂,线圈沿纵行从断裂纱线处顺序脱散 。
延伸性 特点:横向较纵向易变性;横向变性大于纵向。 方式:线圈内弯曲的纱线发生变化 ;线圈内纱线的定向发生变化
1.要求各个成圈系统中的弯纱深度一致 ; 2.积极式给纱 ; 3.选择适当的编织方法。
罗纹组织与编织工艺
一、罗纹组织的结构 (rib stitch) 1.定义:罗纹组织(rib stitch)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线圈纵行以一

织物的组织分析

织物的组织分析

四、实验步骤
③ 纱缨的分组:在布边先拆除若干根一个系统的纱线, 使织物的另一系统的纱线露出10mm的纱缨,然后将纱 缨的纱线每8根分成一组,并将1、3、5…奇数组和2、 4、6…偶数组的纱缨分别剪成两种不同的长度。这样 当被拆除的纱线置于纱缨时,就可清晰地看出织物经 纬纱的交织规律。 ④ 用挑针把纱线轻轻拨开,找出它与另一系统纱线交 织的规律,画出其意匠图。
四、实验步骤
3、分析织物组织
方法一:直接观察法 此方法用来分析单层的、密度不大的、纱线特数较大的厚 织物和较简单的小花纹组织织物。 步骤:将织物平放,将照布镜置于其上,观察织物的组织, 记录纱线交织的规律,并画出组织图。分析时可多画几根 镜纬纱的交织情况,以便正确地找出织物地完全组织。
以原组织为基础加以变化,如改变组织点的浮长、飞数、 斜纹线的方向等而获得。有平纹变化组织、斜纹变化组织、 缎纹变化组织。主要有重平组织、山形斜纹组织、加强缎 纹组织等。
(3)联合组织: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原组织或变化组织)按各种不 同的方式联合而成。可以是两种组织简单的和并(如条格 组织),可以是两种组织织线的交互排列(如透孔组织); 或者在某一组织上按另一组织的规律增加或减少组织点 (加绉组织等)。
斜纹组织是织物表面有明显的斜向纹路。由于斜纹组织中 不交错的经纱或纬纱比较容易靠拢,增大了织物的密度和 厚度。
缎纹组织是每间隔四根或四根以上的纱线才发生一次经纬 纱的交错,且这些交错点是单独的、互不连续的均匀分布 在一个组织循环中,并在整个组织循环中始终保持不变。
一、基本知识
(2)变化组织:
一、基本知识
2.针织物及其组织
就是用织针将纱弯曲成圈,并将这些圈串起来而形成的织 物。根据编织的方法和工艺不同分为经编针织物和纬编针 织物。按组织分为: (1)原组织:

织物的变化组织

织物的变化组织

再如:
2
1
变化纬重平(麻纱组织织物)
Rw=2
Rj=2+1=3
4、重平组织的外观及使用范围 外观:
重平组织使织物的外观呈现凸条外观效应
(经密越大,纬密越小,经纱越细,纬纱越粗,横条纹效果越明显)
经重平组织织物其外观呈现横凸条效应; 纬重平组织织物其外观呈现纵凸条效应。
使用范围: 2
1 2
变化纬重平--麻纱织物;
2
1
2
2
经重平、变化经重平--用于织 物的布边和毛巾织物的地组织;
2
纬重平--用于织物的布边或一些装饰 用织物。
3.1.2 方平组织:
在平纹组织基础上,沿经纬两个方向
延长组织点而得到的。
1、表示方法: 2 方平 2
--称2上2下方平组织 2、经纬纱根数的确定: Rj=Rw=分子+分母
3、绘图:以 2 2
4)作图:从左下角开始,按所给定的基础组织填绘 第一根经纱的沉浮规律,以Sj=2求第二根经纱的 起始点,然后按分子式条件填第二根经纱的沉浮规律, 以此类推,即为所求。
1 2 3 4 5 6 7 891011 12 13
4 1 例2: 4 3 2 2
Sj=2
16 R j= =16 =8 16与2的最大公约数 2
2)用改变经纬向飞数值的方法,同样可获得改变斜 纹线角度的目的。
若增大经向飞数,斜纹线的倾角 >45°称急斜纹; 若增大纬向飞数,斜纹线的倾角 <45°称缓斜纹。 由此可知: 角与Sj成正比,与Sw成反比。
即:Tg =
Sj Sw
如果同时考虑经纬纱的密度和经纬 向飞数对织物 表面斜纹线倾角影响
织物的变化组织
概述: 1、变化组织的构成:在原组织的基础上,变化组织 点的浮长、飞数、排列斜纹线的方向及纱线循环数 等诸因素一个或多个而得到。 2、变化组织的分类: 平纹变化组织:重平、方平、花式平纹变化组织 斜纹变化组织:加强、复合、角度、曲线、山形、 破斜纹、菱形、锯齿、芦席、螺旋斜纹、飞斜纹、 夹花斜纹、阴影斜纹等 缎纹变化组织:加强、变则、重缎、阴影缎纹等

丝绸工艺——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丝绸工艺——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练习]画出布身组织为2/2右斜纹,布边组织为2/2经重平的织 物上机图。
4入
2入
4入
(2)纬重平: 织物表面呈现纵凸条。
为使纵凸条效果明显,可采用较粗经纱和较细纬纱,较小 经密和较大纬密。
4、上机: (1)穿筘:
将纬重平同一纵凸条的经纱穿入同一筘齿,使筘痕产生在 相邻两凸条间,以增加凸条外观。
(2)穿综:若经重平经密较大,可采用飞穿法。 5、变化重平组织:浮长线不等的重平组织。 二、方平组织(难点) 1、形成:以平纹为基础,沿经、纬两个方向同时延长组织点。 2、表示方法:
(2)布边平整,不可卷边,组织简单,穿综方便。 (a)采用同面组织,如平纹、重平、方平等. (b)边组织与布身组织的交错次数应接近. (c)边组织尽可能利用布身组织的综片。 (3)布边应有一定的宽度. 3、常用的布边组织: 平纹、2/2经重平、2/2纬重平、2/2方平、2/2斜纹等。
4、用经重平和方平作布边时的注意事项: 左右两侧的边组织应错开一纬,并注意投纬方向。
Rj=Rw=分子+分母≧3 3、组织图绘制:
(1)在第一根经纱上按表达式作出; (2)在第一根纬纱上按表达式作出; (3)第一根纬纱上为经组织点的各根经纱运动规律同第一根经纱; (4)其余各根经纱运动规律同第一根经纱相反。 [例]作出2 2/1 3方平组织。
4、外观特点: 方平织物表面呈现小方块效应。变化方平织物表面呈现大小 不等的隐格效应。
三、布边组织 (重点) 1、作用: (1)有利于织造。 (2)保证布面平整。 (3)保证织物下机后整理(练、染、印花等)顺利进行。 (4)满足一定的外观要求。 2、设计布边时应考虑的因素: (难点) (1)布边要有一定的强度. (a)布边、布身纱号相同时,增大布边密度.

织物结构分析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织物结构分析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第四章 机织物结构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实现本章重点知识点:1.规则组织数学模型的推导过程; 2.各种织物组织的数学模型; 3.配色模纹图及上机图的数学模型;第一节 机织物结构概述由于设计手段的限制,以前对织物组织结构的认识一直停留意匠图的水平。

纺织品设计人员的设计工具仅仅是笔和意匠纸,因此没有必要对纺织品的组织结构进行严格的分析,也无需将它们抽象成一定的数学模型来处理。

然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传统的织物结构中来,利用计算机,设计人员只需输入必要的数据,便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得所要求的设计结果和效果。

所以,要进行纺织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必须对织物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抽象出其数学模型,使计算机能够“认识”组织结构,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

由此可见,织物结构的数学模型是纺织CAD 系统研究的基本问题。

织物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织物组织,在织物组织这一“王国”里,有无数的组织结构,而且组织本身也是千变万化的,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内容;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配色模纹设计,即利用组织与色纱的不同配合方式而使织物外观产生多种多样的图案效果;第三个是求上机图。

上机图是由组织图、穿综图、纹板(链)图组成(有时也包括穿筘图),这三个图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知道二个图可求出第三个图。

对于织物组织,以前按照组织的复杂程度划分为三原组织、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和复杂组织。

但是,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角度来看,以上划分就不再合适了。

因为现在寻找的是组织点运动规律的共性,而不是其难易程度,看一个例子,如图4-1所示。

(a )平纹组织图 (b )22 斜纹组织图 (c )芦席斜纹组织图图4-1 组织点运动规律示意图图(b )为22 斜纹,按以前的划分应为加强斜纹,属于变化组织。

但是从数学角度来看,它与图(a )11 平纹没有根本不同只不过是组织点参数的值不一样,前者为2,后者为1。

它们在各自的完整循环中,保持了组织点运动规律不变,飞数不变,而且组织循环纱线数的计算方法也相同。

常见的机织物组织课件

常见的机织物组织课件

斜纹组织的织造原理
要点一
总结词
斜纹组织的织造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织机的织造参数,如 梭子投射角度、经纬纱张力等,来减少经纬纱的交织次数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织造斜纹组织时,需要调整织机的织造参数。其中,梭 子投射角度是关键参数之一,它决定了梭子在垂直方向上 的位置,进而影响经纬纱的交织程度。通过调整梭子投射 角度,可以使得经纬纱在交织过程中形成斜向的纹路。此 外,经纬纱张力也是影响斜纹组织的重要因素,适当的张 力可以使得经纬纱更好地贴合在一起,形成更加清晰的斜 纹效果。
性。
双层组织的织造原理
总结词
双层组织的织造原理包括两个独立的织口和交织点, 通过控制两个织口的运动和交织点的位置来实现双层 组织的织造。
详细描述
在织造双层组织时,需要设置两个独立的织口,分别 控制上下两层纱线的交织。同时,需要精确控制两个 织口的运动和交织点的位置,以确保上下两层纱线能物组织的分类
根据交织规律
可分为简单组织、复杂组织和联合组织。
根据纱线在组织中的交织形态
可分为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
织物组织的功能与特点
功能
织物组织决定了机织物的外观、质地 、性能和用途。
特点
不同的织物组织具有不同的交织规律 和形态,从而产生不同的外观和性能 特点。
02
平纹组织
平纹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03
斜纹组织
斜纹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斜纹组织是一种机织物组织,其特点是经纬纱交织次数减少,形成明显的倾斜纹路。
详细描述
斜纹组织是由经纬纱交织而成,但与平纹组织不同,其交织次数较少,使得经纬纱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织物更加柔软、舒适。斜纹组织的纹路呈明显的倾斜状,与平纹组织的交叉纹路不同,给人以动态 、活泼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3/2↖
加强斜纹的上机
二、复合斜纹:
❖ 概念
21 3 2
❖ 表示方法:分式法。1例1 ↗2、1

❖ 作图方法:
Rj=Rw=分子+分母≧5
22 13

511
121

三、角度斜纹:
❖ 急斜纹:斜纹线与水平线的夹角>45º; ❖ 缓斜纹:斜纹线与水平线的夹角<45º; ❖ 急(缓)斜纹组织的绘作方法: 1、确定基础组织 2、确定经向飞数 3、确定完全组织的大小 4、填绘组织图。
0、1、1、1、1、2、2、2、2。
41 1 31 3
为基础组织,Sj=2、2、1、1、 0、1、0、0、1、1、0、 1、1、1、-1、-1、-1、0、 -1、-1、0、0、-1、0、 -1、-1、-2、-2。
五、山形斜纹:
❖ 概念
❖ 分类:经山形斜纹、纬山形斜纹。
❖ 经山形斜纹的绘作方法: 1、确定组织循环的大小:Rj =2kj-2;
2 1 1 变化方平的作图过程 1 21
复杂变化方平组织
第二节 斜纹变化组织
❖ 斜纹变化组织的概念 ❖ 一、加强斜纹 1、基本特征:完全组织的每根纱线上不存
在单个组织点。 2、表示:分式法(意义与原组织斜纹相
同)。 例:2/2↗、3/2↖ 双面加强斜纹、经(纬)面加强斜纹 3、作图方法:与原组织斜纹相同。
第四章 机织物变化组织
本章主要内容:
平纹变化组织 斜纹变化组织 缎纹变化组织
本章主要知识点:
重平、方平组织的绘作 加强斜纹、复合斜纹、角度斜纹、山形
斜纹、 破斜纹、锯齿斜纹、菱形斜纹、曲线斜纹、
芦席斜纹的绘作及应用。 阴影斜纹、夹花斜纹、飞斜纹简介 加强缎纹、变则缎纹、重缎纹、阴影缎
Kw
12 2 111
为基础组织,Kw=8纬山形斜纹
山形斜纹的上机及应用:
❖ 织制经山形斜纹织物时,采用山形穿法 穿综。织制纬山形斜纹织物时,采用顺 穿法穿综。
❖ 应用:广泛用应用于棉、毛与中长纤维 织物中,如棉织物的人字呢、男线呢、 床单。毛织物中的花呢、大衣呢、女式 呢等等。
六、破斜纹
❖ 概念 ❖ 分类:经破斜纹、纬破斜纹。
❖ 破斜纹组织的绘图方法:“底片翻转法”即 断界左右边对称位置的纱线,其经纬组织点 必须相反。
❖ 经破斜纹: Rj=2Kj ,Rw=基础组织的组织循 环纬纱数。
❖ 纬破斜纹:Rj=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 Rw= 2Kw.
Kj Kw
经破斜纹画法 纬破斜纹画法
破斜纹织物的上机及应用:
❖ 上机:织制经破斜纹织物时,一般采用 照图穿法;织制纬破斜纹织物时一般采 用顺穿法。
2、作图方法:
(1)Rj=2;Rw=分子+分母 (2)在第一根经纱上按分式所示的交织规律填
绘组织点,然后第二根经纱上填绘相反的组织 点。
例题:
❖ 图(1)2/2经重平
❖ 图(23)23/2变化经重平
21
❖ 图(3)
变化经重平
(1) (2)
(3)
一、3
1、表示方法:分式法2。如 3 、 纬重平组织
3
32
2
21

变化纬重平组织
2、作图方法:
(1) Rw =2; Rj =分子+分母 (2)在第一根纬纱上按分式所示的交织规律填
绘组织点,然后第二根纬纱上填绘相反的组织 点。
例题:
❖ 图(1)3/3纬重平
❖ 图(23)23/2变化纬重平
21
❖ 图(3)
变化纬重平
(1) (2)
(3)
重平组织的上机:
Rw =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 2、从第1根到第kj根经纱按顺序填绘基础
组织,从(kj+1)经纱开始,按与基础 组织相反的斜纹方向,逐根填绘组织点 直至完成一个循环。
Kj
31 2 2 为基础组织,Kj=8经山形斜纹。
纬山形斜纹的绘作是以Kw根纬纱为对称轴,在它上、下对称位置的纬纱, 其组织点沉浮规律相同。 Rw =2kw-2; Rj =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
4 3 2 ↗为基础组织, 2 21
Sj=2的急斜纹
41 2 2 ↗为基础组织,
SW=2的缓斜纹
四、曲线斜纹:
❖ 曲线斜纹的概念 ❖ 飞数的选择:(1)选用的各飞数值之和
应等于零或基础组织完全纱线数的整数 倍。(2)最大的飞数必须小于基础组织 中的最长浮线长度,以保证曲线连续。 ❖ 曲线斜纹组织循环纱线数的确定: 经曲线斜纹:Rj=变化的经向飞数的个数。 Rw=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纬纱数。
Kw Kj
Kw Kj
按山形斜纹构作 按破斜纹构作
上机及应用:
❖ 上机:
❖ 应用:一般用于棉织物的女线呢、床单 布,毛织物中的各种花呢等。
八、锯齿形斜纹
❖ 概念 ❖ 绘作方法 1、选择基础组织 2、确定锯齿斜纹线改变方向前的纱线根数
Kj。 3、确定锯齿飞数 4、确定Rj、Rw 5、绘制组织图。
纹简介。
第一节 平纹变化组织
平纹变化组织:是在平纹组织的基础上, 沿着经(或纬)纱一个方向延长组织点 或经纬两个方向同时延长组织点而得到 的组织。
经重平组织
纬重平组织
方平组织
一、重平组织
❖ 重平组织的概念
❖ (一)经重平组织 2 3
1、表示方法:分式法2。如3 、 经重平组织
3
32
2
、2 1
变化经重平组织
❖ 经重平组织织物通常经密较大,故宜采 用飞穿法穿综,穿筘为每筘2-4入。
❖ 纬重平组织的上机,当经密不大时,可 采用照图穿综法。经密大时用顺穿法或 飞穿法。
二、方平组织:
❖ 概念
3
❖ 表示方法:分式法。如:(31)
方平
32
(2)2 1 变化方平
❖ 作图方法:
Rj=Rw=分子+分母
3/3方平的绘作
❖ 应用:一般用于棉织物的线呢、床单布, 毛织物中的人字呢等,也常用于织制毯 类织物。
七、菱形斜纹
❖ 概念 ❖ 绘作方法: 1、选定基础组织 2、确定Kj和Kw 3、确定组织循环的大小 按 山 形 斜 纹 构 作 : Rj=2Kj-2,Rw=2kW-2。 按破斜纹构作: Rj=2Kj, Rw=2kW。 4、填绘组织图。
四、曲线斜纹:
❖ 曲线斜纹组织循环纱线数的确定:
纬曲线斜纹:Rj=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 Rw=变化的纬向飞数的个数。
❖ 曲线斜纹的绘作方法: 在第一根经(纬)纱上,按基础组织规律
填绘组织点,其余各根纱线依次按照规 定的飞数逐根填绘即可。
41 1 31 3
为基础组织,Sj=2、2、2、1、1、1、1、0、 1、0、0、1、0、0、0、1、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