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第一至四章 织物组织

循环的纬纱根数,用Rw表示。
7
织物组织的概念
经面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经组织点占优势的 组织。 纬面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纬组织点占优势的
组织。
同面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经、纬组织点相等 的组织。
8
织物组织的概念
飞数:同一系统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经(纬)组织点 间相距的组织点数。 经向飞数:沿经纱方向计算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两个
毛织物:华达呢等。
丝织物:美丽绸等。
三、缎纹组织
每根经纱或纬纱在织物中形成一些单独的、互不连 续的经或纬组织点,这些组织点分布均匀,并为其两旁 的另一系统纱线的浮长所覆盖,在织物表面呈现经或纬
的浮长线。
38
缎纹组织参数
R≥5(6除外),1<S<R-1且R与S互为质数。 为什么6除外? (1)R=6,S=1或5,不满足1<S<R-1,
② 同时,R与S互为质数:只有3,5
42
八枚缎纹组织图
8枚5飞纬面缎纹
8枚5飞经面缎纹
8枚3飞纬面缎纹 8枚3飞经面缎纹
43
缎纹组织图
(2)圈定一个组织循环R; (3)以左下角为起点,如果是经面缎纹组织,就以 第一根经纱的纬组织点沿经纱方向向上飞数;如果是纬
面缎纹组织,就以第一根纬纱的经组织点沿纬纱方向向
28
平纹组织的应用
(5)利用各种花式纱线做纬(经),形成各种花式织 物。
平纹组织的应用
(6)采用双经轴,利用不同的送经量,形成绉效果或
泡状效果。
平纹组织的应用
棉织物:细布、平布、粗布、府绸、帆布等。
毛织物:凡立丁、派力司、法兰绒、花呢等。
丝织物:乔其纱、双绉、电力纺等。 麻织物:夏布、麻布等。 化纤织物:粘纤平布、涤棉细纺等。
第三章 联合组织(绉组织)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泡 泡 纱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绉组织形成的条件:
1、组织点均匀配置,不能有明显的斜纹、条子或其
一、织物起绉方法
2、利用不同收缩性的经纬线间隔排列 3、利用轧纹工艺形成绉效应 4、绉组织起绉效应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嘉 兴 学 院 Jiaxing University
教学内容:
织物结构与设计
授课对象: 教 师:
纺织111、2 徐老师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织物绉组织设计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绉织物
均匀颗粒 良好的弹性 优雅光泽 柔软的手感 理想的悬垂性
第三章 织物组织与应用
3.1 变化组织 (derivation weave)
(4)采用不同张力的经纱织造,因后整理缩率不同而出现 凹凸效果; (5)在织物中织入弹性较强的丝或纱,如氨纶丝、橡皮筋, 下机后则自然成凹凸状; (6)在印花机上局部施加氢氧化钠溶液,因纤维素受碱的 作用而发生局部收缩,使织物呈凹凸状;对于化纤类织物(如 锦纶),可印制含有苯酚的印浆,使锦纶收缩而出现凹凸状。
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变化组织(17)
• 经山形斜纹
– 构成:改变Sj的正负号得到;
– 绘制原则:以斜纹线方向改变前的第Kj根经纱作 为对称轴,在它左右对称位置的经纱,其组织点 浮沉规律相同。
变化组织(18)
– 绘制方法:
选择基础组织; 确定对称轴Kj; 确定Rj和Rw:Rj=2Kj-2;Rw=Rjw(基础组织循环 纬纱数); 第1~Kj根经纱按顺序填绘基础组织; 第Kj+1根经纱开始,按与基础组织Sj符号相反的方向填 绘组织点。
– 如果在一个组织循环中改变Kj值,使斜纹线长短不 同,就得到了变化经山形斜纹组织。 – 上机:穿综采用山形穿法。 – 注:山形转弯时,会出现连续浮长,因此设计时注 意基础组织的选择。
• 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粗细不同的、由经(或 纬)纱浮线构成斜纹线的组织。(原组织 与加强斜纹复合) • 表示方法:分式:分子-经组织点;分母 -纬组织点;方向-箭头表示。 • 组织特点:
– R=Rj=Rw≥5; – R=分子+分母; – Sj=Sw=±1。
变化组织(12)
• 绘制方法:
– 首先确定组织循环经纬纱数。 – 然后在第1根经纱上按照分式的次序填绘组织 点,其余的经纱则按右斜(S=+1)或左斜 ( S=-1)填绘。
• 构作方法:以原组织的缎纹组织为基础,在单 个经(或纬)组织点四周添加单个或多个经 (或纬)组织点而成。 作用:增加交织组织点,改善可用性,减少勾 丝起毛。
•
变化组织(31)
• 图(1)为在八枚五飞的纬面加强缎纹的右侧添加一个组织点; • 图(2)为在原来单个组织点的左上方添加一个组织点而成; • 图(3)为十一枚七飞的纬面加强缎纹,在原来单个经组织点 的右上方添加三个组织点而成。若配以较大的经密,就可以获 得正面呈斜纹而反面呈经面缎纹的外观,故称为缎背华达呢。
第三章 变化组织

纬重平组织:以平纹组织为基础,沿着纬纱方向延长组织 点所形成的组织。Rj=分子+分母,Rw=2
变化纬重平组织:以平纹组织为基础,沿着纬纱方向延 长不同组织点个数所形成的组织。
第三章 第一节
绘图方法: 例:作
3 1 2 2 3 1
变化纬重平
纬重平组织上机图
第三章
变化组织
第三章
变化组织
一、平纹变化组织 (一)重平组织
(六)破斜纹
(七)菱形斜纹
(八)锯齿斜纹 (九)芦席斜纹 (十)螺旋斜纹 (十一)阴影斜纹
(二)方平组织
二、斜纹变化组织 (一)加强斜纹 (二)复合斜纹 (三)角度斜纹
(十二)夹花斜纹
(十三)飞断斜纹 三、缎纹变化组织
(四)曲线斜纹
(五)山形斜纹
2 2
方平组织常用作各种织物的布边组织。
平纹变化组织穿综方法
组织名称 经重平组织 纬重平组织 方平组织 花式平纹变化组织 穿综方法 顺穿、飞穿 顺穿、照图穿 照图穿、飞穿 顺穿、照图穿
作业:P139 4、6、8、10、
第二节
斜纹变化组织
斜纹变化组织:以原组织斜纹为基础,采用延长组织点、 改变飞数、改变斜纹方向等方法构成的 组织。 常见的斜纹变化组织: 加强斜纹 复合斜纹 角度斜纹 曲线斜纹 山形斜纹
Rw=?
图a
图b
急斜纹组织的作图:
5 5
1、以 1 2 复合斜纹为基础,经向飞数Sj=2 的急斜纹组织。
4 4 1
2、以 3 2 2 急斜纹组织。
为基础组织,经向飞数Sj=2的
第三章 第二节
缓斜纹组织:基础组织=?、飞数=? Rj=? Rw=?
织物的变化组织

再如:
2
1
变化纬重平(麻纱组织织物)
Rw=2
Rj=2+1=3
4、重平组织的外观及使用范围 外观:
重平组织使织物的外观呈现凸条外观效应
(经密越大,纬密越小,经纱越细,纬纱越粗,横条纹效果越明显)
经重平组织织物其外观呈现横凸条效应; 纬重平组织织物其外观呈现纵凸条效应。
使用范围: 2
1 2
变化纬重平--麻纱织物;
2
1
2
2
经重平、变化经重平--用于织 物的布边和毛巾织物的地组织;
2
纬重平--用于织物的布边或一些装饰 用织物。
3.1.2 方平组织:
在平纹组织基础上,沿经纬两个方向
延长组织点而得到的。
1、表示方法: 2 方平 2
--称2上2下方平组织 2、经纬纱根数的确定: Rj=Rw=分子+分母
3、绘图:以 2 2
4)作图:从左下角开始,按所给定的基础组织填绘 第一根经纱的沉浮规律,以Sj=2求第二根经纱的 起始点,然后按分子式条件填第二根经纱的沉浮规律, 以此类推,即为所求。
1 2 3 4 5 6 7 891011 12 13
4 1 例2: 4 3 2 2
Sj=2
16 R j= =16 =8 16与2的最大公约数 2
2)用改变经纬向飞数值的方法,同样可获得改变斜 纹线角度的目的。
若增大经向飞数,斜纹线的倾角 >45°称急斜纹; 若增大纬向飞数,斜纹线的倾角 <45°称缓斜纹。 由此可知: 角与Sj成正比,与Sw成反比。
即:Tg =
Sj Sw
如果同时考虑经纬纱的密度和经纬 向飞数对织物 表面斜纹线倾角影响
织物的变化组织
概述: 1、变化组织的构成:在原组织的基础上,变化组织 点的浮长、飞数、排列斜纹线的方向及纱线循环数 等诸因素一个或多个而得到。 2、变化组织的分类: 平纹变化组织:重平、方平、花式平纹变化组织 斜纹变化组织:加强、复合、角度、曲线、山形、 破斜纹、菱形、锯齿、芦席、螺旋斜纹、飞斜纹、 夹花斜纹、阴影斜纹等 缎纹变化组织:加强、变则、重缎、阴影缎纹等
第三章 服装用织物

(三)按印染加工和整理方式分类 1、原色布:亦称“坯布”,指未经染整加工而保持原来色泽的织物, 本色布可直接市销,但大多数是用作印染厂的坯布。
2、漂白织物:本色布经煮炼、漂白处理的织物。其主要特点是色洁 白、布面匀净。
3、染色织物:本色织物经过染色加工成的有色织物。 4、色织物:将纱线全部或部分染色,再织成各种不同色的条、格及 小提花织物。这类织物的线条、图案清晰,色彩界面明显,富有一定 立体感。 5、印花织物 (1)印花织物 (2)纱线印花织物 (3)烂花织物 6、其他新型整理的织物
针织物可先织成坯布,再加工成光坯,经裁剪、缝制而成各种针织品; 也可直接织成全成形或部分成形产品。 针织物的优点:生产效率高,质地松软,有较大的延伸性和弹性以及 良好的抗皱性和透气性,适合内衣、童装和运动服,改变结构和尺寸稳 定性也可做外衣 缺点:容易钩丝,尺寸较难控制。 3、非织造织物:以纺织纤维作原料,经过粘合、熔合或其他化学、 机 械方法加工而成的纺织品。 (二)按组成织物的原料分类 1、纯纺织物 2、混纺织物 3、交织物
(二)基本织物 1、纬平针组织 2、纬编罗纹组织 3、双反面组织 4、编链组织 5、经平组织 6、经缎组织
(三)变化组织 变化组织是在一个基本组织的相邻线圈纵行间,配置另一个或 几个基本组织的线圈纵行而成,如常用的双罗纹组织。它是由两个 罗纹组织彼此复合而成,在织物正反面均形成相同外观的正面线圈。 广泛应用于内衣和运动装。 1、双罗纹组织
•
•
纬编针织物
经编针织物
(二)原织物(基本织物) 概念:基本组织是各类组织中最简单、最基本的组织,是构成各种变化、 花式组织的基础。 基本组织的特征:是在一个组织循环中,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 (纬)组织点,其余均为纬(经)组织点,组织循环经纬纱数相等, 飞数为一常数。 基本组织包括平纹、斜纹和缎纹三种组织。
第三章 织物

5. 按织物的结构分 二维织物、三维织物、涂层织物、复合层合织物。
纱 织 物:经、纬均采用纱纺织而成的面料,如纱卡、平布等。
全线织物:经纬均采用双股或多股线纺织而成的面料,如卡其、华达呢、
劳动布等。 半线织物:经、纬纱中一种为线,另一种为纱,如克罗丁、巧克丁等,他 们是采用经为股线,纬为纱纺织而成的面料。
按织物后整理工艺分
3. 按织物印染整 理加工工艺分
仿旧、磨毛、丝 光、折皱、模仿、 功能整理
纱线相互串套类织物
非织造织物
纤维成网固结
编结织物
组织结构 纱线相互垂直交 叉排列的正交结 构
性能特征 结构稳定,布面平整, 织物硬挺;悬垂时一般 不出现驰垂现象;弹性 不如针织物
应用 目前市场上80%的服装用 织物是机织物,主要有西 服、牛仔裤等
机织物
针织物
纱线相互圈套、 缠结的线圈结构
伸缩性、柔软性、多孔 服用:内衣、袜子、紧身 性、防皱性、成形的可 装、羊毛衫、泳装等;装 能性;脱散性、卷边性、 饰用:座椅套、窗纱、枕 勾丝与起毛、尺寸不稳 套、汽车内饰等;产业用: 定 人造血管等。
第 三 章
织 物
织物的分类 织物的结构与基本组织 织物的风格
教 学 内 容
织物的性能特点
织物的保养
第一节 织物的分类
织物的概念
–织物是由纺织纤维和纱线制成的、柔软而具有一定力
学性质和厚度的制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纺织品。
第一、二章上机图、三原组织

分析组织图
第一节
平纹组织及其织物(plain weaves)
一、组织图的表示方法
组织参数: 平纹组织属于同面组织。
返回
织物样品
二、平纹组织的上机图
当Pj 要求较小时采用顺穿法;Pj 要求较大时采用飞 穿法。
顺穿法
两页复列式飞穿法
四页复列式飞穿法
三、常见的平纹组织织物
因平纹组织的经纬纱每间隔一根纱线就进行一次 交织,交织最频繁,屈曲最多,使织物挺括(布 料挺,触摸弹性好,有反拨力),结构紧密,质 地坚牢,平整,手感较硬。 棉织物:细布、平布、粗布、府绸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二、织物组织概述
(一)织物组织的概念与组织循环
(二)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三)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 (四)组织点飞数
返回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1织轴;2经纱; 3后梁; 4停经片; 5综框; 6综丝眼; 7钢筘; 8梭口; 9纬纱; 10织口; 11胸梁; 12卷取辊; 13导布辊; 14卷布辊
3、照图穿法(省综穿法)
适用于组织循环较大,且在一个组织循环中有 若干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为了减少综片数, 把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片综中。对于 例图乙也叫做山形穿法。 优点:节省综片; 缺点:操作不易记忆;易出现各片上穿综 的综丝数不等。
返回
照图穿法
山形穿法
4、间断穿法
适用于两种组织合并成的条格组织织物。第一种组 织按照其经纱运动规律穿若干个循环后另一种组织按照 其规律穿入另一区,每个穿综规律称为一个穿综区,每 个区中有各自的穿综循环。
b、当经密较大时,综丝密度变大,纱线受 磨损易断头。 返回
顺穿法
2、飞穿法 一页综丝上有2—4列综丝,为复列式综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以原组织为基础,改变组织参数(R、S、F等)而得到的组织。
第一节平纹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以平纹为基础,沿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延长组织点而得到的组织图。
一、重平组织
以平纹为基础,沿一个方向延长组织点而得到的组织。
1、种类:[画示意图]
(1)经重平组织:以平纹为基础,沿经纱方向延长组织点。
(2)纬重平组织:以平纹为基础,沿纬纱方向延长组织点。
2、表示方法:
(1)经重平:第一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第一根经纱上的纬组织点
组织图绘制:
在第一根经纱上按表达式作出,第二根经纱与第一根经纱运动规律相反。
Rj=2, Rw=分子+分母, F≦5
[练习]作出3/3经重平组织。
(2)纬重平:第一根纬纱上的经组织点/第一根纬纱上的纬组织点
组织图绘制:
在第一根纬纱上按表达式作出,第二根纬纱与第一根纬纱运动规律相反。
Rw =2, Rj =分子+分母, F≦5
[练习]作出3/3纬重平组织。
3、外观特点:[难点]
(1)经重平:
织物表面呈现横凸条(可理解为较粗纬纱与较
细经纱交织)。
为使横凸条效果明显,可采用较细经
纱和较粗纬纱,较大经密和较小纬密。
(2)纬重平:
织物表面呈现纵凸条(可理解为较粗经纱与较
细纬纱交织)。
为使纵凸条效果明显,可采用较粗经
纱和较细纬纱,较小经密和较大纬密。
4、上机:
(1)穿筘:对于纬重平,将同一纵凸条
的经纱穿入同一筘齿,使筘痕产生在相邻两凸
条间,以增加凸条外观。
(2)穿综:对于经重平,若经密较大,可采用飞穿法。
[练习]试画出用双龙骨制织2/2经重平织物的上机图。
5、变化重平组织:浮长线不等的重平组织。
作图方法与重平组织相同,外观呈现不同宽度的纵横凸条。
[练习]作出1 2 2/2 1 2变化经重平、纬重平的组织图。
6、典型的重平组织织物:
(1)麻纱织物:1/2变化纬重平,1/3变化纬重平。
(2)毛巾织物的地组织:2/2经重平,2/1变化经重平。
(3)边组织:2/2经重平,2/2纬重平。
二、方平组织[重点、难点]
1、形成:以平纹为基础,沿经、纬两个方向同时延长组织点。
2、表示方法:[每根纱线上的经组织点/每根纱线上的纬组织点]方平
Rj=Rw=分子+分母≧4
3、组织图绘制:以3/3方平为例
(1)在第一根经纱上按表达式作出;
(2)在第一根纬纱上按表达式作出;
(3)第一根纬纱上为经组织点的各根经纱运动规律同第一
根经纱;
(4)第一根纬纱上为纬组织点的各根经纱运动规律同第一根经纱相反。
[练习]作出4/4方平、2 1/1 3变化方平、1 2 1/2 2 1变化方平的组织图。
4、外观特点:
方平织物表面呈现小方块效应,变化方平织物表面呈现大小不等的隐格效应。
2/2方平组织常用于各种织物的边组织。
三、布边组织
1、作用:
(1)有利于织造。
(如布身为五枚缎纹时,不加布边不能织
造。
)
(2)保证布面平整。
(3)保证织物下机后整理(练、染、印花等)顺利进行。
(4)满足一定的外观要求。
2、设计布边时应考虑的因素:
(1)布边要有一定的强度;
(a)布边、布身纱号相同时,增大布边密度;
(b)布边、布身纱号不同时,布身采用低号纱,布边采用高号纱或股线。
(2)布边平整,不可卷边,组织简单,穿综方便。
(a)采用同面组织,如平纹、重平、方平等;
(b)边组织与布身组织的交错次数应接近;
(c)边组织尽可能利用布身组织的综片。
如布身组织为
2/2斜纹,布边采用2/2经重平,以不增加综片数。
(3)布边应有一定的宽度,0.5-1.5%=5-10mm
3、常用的布边组织:
平纹、2/2经重平、2/2纬重平、2/2方平、2/2斜纹等。
4、用经重平和方平作布边时的注意事项:
(1)左右两侧的边组织应错开一纬,并注意投纬方向;
(2)纹板图中的横格数等于布边和布身组织纬纱循环数的最小公倍数;
(3)边组织经纱不能与布身组织经纱穿入同一综片时,边组织经纱应穿前综(提升次数多)布身组织经纱穿入后综。
[例]画出布身组织为2/2右斜纹,布边组织为2/2经重平的织物上机图。
第二节斜纹变化组织及其织物
以原组织斜纹为基础,通过延长组织点、改变飞数的大小和方向、增加斜纹条数等方法而得到的斜纹组织。
一、加强斜纹
1、定义:以原组织斜纹为基础,沿一个方向(经向或纬向)延长组织点。
2、表示方法:每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每根经纱上的纬组织点(斜向)
Rj=Rw=分子+分母≧4 S=+1
[注意]由于加强斜纹中没有单独的组织点,故表达示中分子和分母均不可能为1。
[例]作出2/2右斜纹和3/2左斜纹的组织图。
3、分类:
(1)经面加强斜纹:分子>分母,最简单的经面加强斜纹为3/2斜纹。
(2)纬面加强斜纹:分子<分母,最简单的纬面加强斜纹为2/3斜纹。
(3)同面加强斜纹:分子=分母,最简单的同面加强斜纹为2/2斜纹。
4、织造:
(1)当Pj较小时,可采用顺穿法。
(2)当Pj较大时,可采用飞穿法。
5、品种:(2/2加强斜纹)
棉织物:哔叽、华达呢、卡其。
精纺毛织物:哔叽、华达呢、啥味呢。
6、棉织物哔叽、华达呢、双面卡其织物的区别:[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