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六年级)
小学六年级必背论语四十则

补读《论语》四十则1、子z ǐ曰yu ē:“学xu é而ér 时sh í习x í之zh ī,不b ù亦y ì说shu ō乎h ū?有y ǒu 朋p én ɡ自z ì远yu ǎn 方f ān ɡ来l ái,不b ù亦y ì乐l è乎h ū?人r én 不b ù知zh ī而ér不b ù愠y ùn,不b ù亦y ì君j ūn 子z ǐ乎h ū?” 译y ì文w én:孔k ǒn ɡ子z ǐ说shu ō:“学xu é了le 又y òu 时sh í常ch án ɡ温w ēn 习x í和h é练li àn 习x í,不b ù也y ě是sh ì很h ěn 愉y ú快ku ài 的de吗m ɑ?有y ǒu 志zh ì同t ón ɡ道d ào 合h é的de 人r én 从c ón ɡ远yu ǎn 方f ān ɡ而ér 来l ái,不b ù也y ě是sh ì很h ěn令l ìn ɡ人r én 高ɡāo 兴x ìn ɡ的de吗m ɑ?人r én 家ji ā不b ù了li ǎo 解ji ě我w ǒ的de 学xu é说shu ō,我w ǒ也y ě不b ù怨yu àn 恨h èn 、恼n ǎo 怒n ù,不b ù也y ě是sh ì一y í个ɡè品p ǐn 德d é高ɡāo 尚sh àn ɡ的de 君j ūn 子z ǐ吗m ɑ?” 2、子z ǐ曰yu ē:“巧qi ǎo 言y án 令l ìn ɡ色s è,鲜xi ǎn 矣y ǐ仁r én。
六年级上册 《 论语》摘选

论语(下)摘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背诵内容(五)先进篇第十一【11.4】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通悦)。
”翻译: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11.7】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通无)。
”翻译:孔子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不幸短命死了。
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了。
”【11.9】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翻译:颜渊死了,孔子说:“唉!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11.15】门人不敬子路。
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翻译: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
孔子便说:“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
”【11.16】子曰:“过犹不及。
”翻译: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11.20】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翻译:子张问做善人的方法。
孔子说:“如果不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其学问和修养就不到家。
【11.21】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翻译:孔子说:“听到人议论笃实诚恳就表示赞许,但还应看他是真君子呢?还是伪装庄重的人呢?”【11.22】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翻译: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11.26】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翻译: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颜渊篇第十二【12.1】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说:“克制自己,按照规律去做,这就能得到仁了。
只要“克己复礼”,天下任何人能得到仁。
【12.1】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翻译:孔子说:“不合礼节的不看,不合礼节的不听,不合礼节的不说,不合礼节的不做。
《论语》选读(完整)

《论语》选读1.子曰:“弟(通“悌”)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学而》)孔子说:“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为时常谨慎、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
在上述几点全部做到之后,若有余力,则可研习六艺之文。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学而》)孔子说:“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的人,饮食(可以)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 与有道的人接近,(不断)修正自己身上的不足,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4.子曰:“君子不器。
”(《为政》)孔子说: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的人,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孔子说: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7.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选读(六年级)

《论语》原文、译文、评析、注释及英文版全文目录(点击阅读)1.《论语》学而篇第一原文、译文评析及注释2.《论语》为政篇第二3.《论语》八佾篇第三4.《论语》里仁篇第四5.《论语》公冶长篇第五6.《论语》雍也篇第六7.《论语》述而篇第七8.《论语》泰伯篇第八9.《论语》子罕篇第九10.《论语》乡党篇第十11.《论语》先进篇第十一12.《论语》颜渊篇第十二13.《论语》子路篇第十三14.《论语》宪问篇第十四15.《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16.《论语》季氏篇第十六17.《论语》阳货篇第十七18.《论语》微子篇第十八19.《论语》子张篇第十九20.《论语》尧曰篇第二十小学生《论语》选读《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读书,这是有害的。
”"学"与"思"要结合起来。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路程又很遥远。
论语节选(带拼音版)

论语节选(带拼音版)第一章论语学而篇zǐ yuē xuéér shí xí zhī bù yì yuè hū 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 lái bú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yì lè hūr én bù zhīér bú yùn bú yì jūn zǐhū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yǒu zǐ yuē qí wéi rén yě xiào tìér hào fàn shàng zhě xiǎn yǐ bù hào fàn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shàng ér hào zuò luàn zhě wèi zhī yǒu yě jūn zǐ wù běn běn lìér dào shēng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xiào tì yě zhě qí wéi rén zhī běn y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zǐ yuē qiǎo yán lìng sè xiǎn yǐ rén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zēng zǐ yuē wú rì sān xǐng wú shēn wèi rén móu ér bú zhōng hū yǔ péng yǒu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jiāoér bú xìn hū chuán bù xí hū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zǐ yuē dǎo qiān shèng zhī guó jìng shìér xìn jié yòng ér ài rén shǐ mín yǐ shí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小学语文六年级《论语》教学课件ppt

作者介绍
➢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 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
《 论 语 》
新课导入
•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 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 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 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 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祀”。
课文翻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吾日三省吾身
译文: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传不习乎?
译文: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诲女知之乎!
译文: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 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
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
〈(论语选读》第三章

〈(论语选读》第三章《论语》第三章全文及白话文3.1 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试译:孔子谈到季氏,说:“在自家庭院里办天子的八佾舞会,这种事情都能忍心做出来,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忍心做出来呢?”3.2 三家者以《雍》彻(撤)。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试译: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大夫祭祀祖先时,唱着《雍》这首天子祭祖诗来撤除祭品。
孔子说:“‘各方诸侯助祭,肃穆天子主祭。
’《雍》诗的这一句如何用到三家大堂去呢?”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yuè)何?”试译:孔子说:“做人没有仁爱,礼仪怎么能到位?做人没有仁爱,音乐怎么能到位?”3.4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nìng)俭;丧(sāng),与其易也,宁(nìng)戚。
”试译:林放请教礼制的根本。
孔子说:“提了个大问题啊!就一般的礼仪来说,与其大事铺张,不如力求俭朴;至于丧礼,与其过分周到,不如万分哀痛。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
”试译:孔子说:“蛮夷边鄙之地有君王,不如中原华夏之地没君王。
”3.6 季氏旅于泰山。
子谓冉有曰:“女(汝)弗能救与(欤9)?”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试译:季氏要去祭祀泰山。
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
”孔子叹道:“唉,难道说泰山的神灵还不如林放懂礼吗?”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试译:孔子说:“君子没什么好争的,一定要争的话那就比比射箭吧。
射手首先相互揖让,登堂射箭;射完后相互作揖下堂,比输的喝罚酒。
这种比争是有君子风度的。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试译:子夏问道:“‘一笑这脸蛋好美啊,一双黑眼睛好亮啊,白净净的平添灿烂啊!’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底子白净,文采是画上去的。
六年级晨诵 论语

共同赏析
• 快乐之道:
•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 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立身之道: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 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 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 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 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 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 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处世之道: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问题在于,世道人心,每每是反其道而行 之。一般人恰好是 自己不想做的事,就想 让别人去做;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巴不 得卖给别人。相反,自己想做的事,自己 钟爱的东西,就不那么愿意与别人分享了。 所以,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所 以会如此,其基本原因在于凡事都很少为 他人着想,而是为自己着想。 说到底还是 一个私字在作怪。
处世之道: (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 是用仁 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 这是人人都厌恶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 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一旦离开 了仁道,还怎么成 就好名声呢? 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 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 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 础和原则。用孟子的话来说,还是那 句名言:“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共同赏析
• 处世之道:(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交友之道: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 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快乐之道: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 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 损矣。 • 立身之道: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 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原文、译文、评析、注释及英文版全文目录(点击阅读)
1.《论语》学而篇第一原文、译文评析及注释
2.《论语》为政篇第二
3.《论语》八佾篇第三
4.《论语》里仁篇第四
5.《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6.《论语》雍也篇第六
7.《论语》述而篇第七
8.《论语》泰伯篇第八
9.《论语》子罕篇第九
10.《论语》乡党篇第十
11.《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12.《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13.《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14.《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15.《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16.《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17.《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18.《论语》微子篇第十八
19.《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20.《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小学生《论语》选读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读书,这是有害的。
”"学"与"思"要结合起来。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
不亦说乎:“ 说”同“悦” ,愉快;诲女知之乎:女同汝,代词,代指你;
是知也:“知”同“智”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