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正式文本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正式文本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影赏析/ Film Appreciation课程代码:19933270课程类型:全校公选课总学时数:51(理论学时:20 赏析学时:31)学分:3先修课程: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科基础部设计基础模块中心适用专业:所有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电影赏析》是研究性以及人文素质培训课程方面的系列课程之一,是基础理论基本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面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所属专业的学生,同时也并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

本课程是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美学素质,也为本科学生的远程教育继续学习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电影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和性质:(课内9学时+课外8学时)了解电影的分类概念、电影性质、功能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理解电影艺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关于电影的知识和概念。

2.电影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课内6学时+课外2学时)了解影像的镜头、声音、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解电影中如何运用电影的技法进行电影创作;掌握几种电影手法的实际运用。

3.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课内3学时+课外8学时)了解中国包括香港台湾、西方东方的电影历史发展简况;理解各国电影发展的过程和原因;掌握电影发展的历史线索和内容。

4.电影的类型和体裁:(课内3学时+课外2学时)了解中国和西方的电影体裁;理解电影体裁的实际运用;掌握电影体裁的分类与类别。

5. 中外电影名家名作赏析和期末影评考试:(课内30学时+课外30学时)了解中国和西方的电影代表作品;理解电影作品的内涵;掌握电影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表现的主题思想三、课内实验或实践环节教学安排及要求四、学时分配表五、课程考核要求及方法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末考核(100)%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作业()%;实践环节()%;其他()%六、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建议教材:郦苏元主编,《电影常用词语诠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电影赏析》教学大纲1

《电影赏析》教学大纲1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电影赏析/ Movie Art二课程代码:05091314三课程类别:专业课四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动画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诣在通过对优秀的电影进行集中欣赏,对学生的影视欣赏和把握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为之后进行的摄影与摄像,影视后期编辑等课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从优秀的电影大师身上学习到影视艺术的精髓。

通过对优秀的电影的赏析,了解影视的镜头语言和镜头运动技法,以及电影的故事结构设计和动作表演。

五学时/学分:32/2六先修课程:动画赏析七适用专业:动画专业八教学内容及要求:电影篇第一章亚洲电影一、亚洲电影概要二、个案赏析中国:《霸王别姬》《那山那人那狗》《英雄》《张思德》《红河谷》《阮玲玉》《大话西游》《无间道》《悲情城市》《饮食男女》韩国:《八月圣诞节》《生死谍变》日本:《秋刀鱼之味》《花火》印度:《季风婚宴》伊朗:《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越南:《三轮车夫》重点:个案赏析《霸王别姬》难点:个案赏析《无间道》第二章欧洲电影一、欧洲电影概要二、个案赏析法国:《碧海情天》《天使艾米莉》德国:《铁皮鼓》《罗拉快跑》意大利:《天堂影院》《美丽人生》英国:《法国中尉的女人》西班牙:《卡门》波兰:《蓝色》丹麦:《黑暗中的舞者》马其顿:《暴雨将至》苏联/俄罗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毒太阳》瑞典:《野草莓》重点:个案赏析丹麦:《黑暗中的舞者》难点:个案赏析瑞典:《野草莓》第三章美洲电影一、美洲电影概要二、个案赏析美国:《淘金记》《辛德勒名单》《面具》《狮子王》《魔戒Ⅲ:王者归来》巴西:《中央车站》重点:个案赏析美国:《魔戒Ⅲ:王者归来》难点:个案赏析巴西:《中央车站》第四章大洋洲、非洲电影一、大洋洲、非洲电影概要二、个案赏析澳大利亚:《闪亮的风采》重点:个案赏析澳大利亚:《闪亮的风采》难点:个案赏析澳大利亚:《闪亮的风采》电视篇第五章电视栏目一、电视栏目概要二、个案赏析新闻类:美国CBS《分钟》中国CCTV《东方时空》谈话类:美国ABC《奥普拉·温弗莉访谈》中国CCTV《实话实说》综艺娱乐类:香港凤凰中文台《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中国CCTV《综艺大观》益智类:美国ABC《谁能成为百万富翁》中国CCTV《幸运52》重点:个案赏析新闻类:美国CBS《分钟》难点:个案赏析益智类:美国ABC《谁能成为百万富翁》第六章电视剧一、电视剧概要二、个案赏析美国:《兄弟连》韩国:《看了又看》日本:《东京爱情故事》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射雕英雄传》《空镜子》重点:个案赏析美国:《兄弟连》难点:个案赏析日本:《东京爱情故事》第七章电视广告一、广告概要二、个案赏析麦当劳“婴儿篇”广告苹果电脑“1984”篇广告万宝路之“中国锣鼓篇”广告南方黑芝麻糊广告公益广告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篇全球通奥运之“我能”篇广告重点:个案赏析麦当劳“婴儿篇”广告难点:个案赏析苹果电脑“1984”篇广告第八章电视纪录片一、电视纪录片概要二、个案赏析《八廓南街16号》《远古太空人》重点:个案赏析《八廓南街16号》难点:个案赏析《远古太空人》九十考核方式:考查(成绩比例:考查30%+平时60%+考勤10%)考查评分标准为:优秀、通过、不通过三档制计分。

电影电视鉴赏教学大纲

电影电视鉴赏教学大纲

电影电视鉴赏教学大纲
一、引言
- 介绍电影电视鉴赏的定义和意义
- 解释电影电视鉴赏的目标和研究方法
二、电影电视基础知识
- 电影电视的定义和历史发展
- 影片类型和流派的介绍
- 影片制作流程和基本术语的讲解
三、电影电视的艺术表现
- 影片的剧情和叙事结构分析
- 影片的表演和角色塑造分析
- 影片的摄影和美术设计分析
四、电影电视的文化与社会意义
- 影片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解读
- 影片对观众的情感和价值触发
- 影片对现实问题的探讨和启发
五、电影电视的批评与评论
- 影片批评的方法和技巧
- 影片评论的写作和表达技巧
- 影片评分和评价体系的介绍
六、电影电视鉴赏的实践与应用
- 观看经典电影电视作品并进行分析讨论
- 制作电影电视评论和推荐的实践操作
- 参观电影电视相关的展览和活动
七、电影电视鉴赏的评估与总结
- 学生作品的评估和反馈
- 课程效果的评估和总结
- 学生对电影电视鉴赏的个人体会和发展规划
以上为《电影电视鉴赏教学大纲》的简要内容概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影赏析计划学时:32计划学分:2课程类别: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授课对象:大学本科在校生开设学期:第二至第八学期制订人:郑皓星一、课程的性质、任务《电影赏析》课程是研究性以及人文素质培训课程方面的系列课程之一,是基础理论、基本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学素养,使学生建立起电影赏析的基本理论框架。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影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此分析电影的艺术形式和价值内涵,掌握影视论文的写作技能。

(二)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掌握电影美学的基本理论,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同时使学生清晰认识到当代中国电影的文化语境和产业生态,并对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思考。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社会观。

能够理性、准确地解读一部电影中的人物、叙事、风格、内涵等方面的文本特征,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写出条理清晰、语言通顺、言之有物的影视批评,提升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四、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系统的认识电影;了解电影美学的发展脉络,电影研究的主要学派,电影批评的形式要点等。

2.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理论:电影发展概述、电影美学概论、艺术片与商业片的界定。

第二章电影艺术思潮(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并掌握当代电影史上的几次著名艺术思潮。

2.通过欣赏相关电影代表作片段,解析几次电影艺术思潮的创作观念。

教学内容:理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实践:欣赏影视代表作片段,结合理论进行解读。

第三章动作电影的形式与风格(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电影艺术的相关概念界定,掌握电影文本形式与风格的内涵。

2.通过欣赏一部经典动作电影,分析电影的人物、叙事、结构、视听语言、价值内涵等。

教学内容:理论:形式与风格。

《新颖经典电影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新颖经典电影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新颖经典电影鉴赏》课程教学大纲新颖经典电影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新颖经典电影的研究和鉴赏,培养学生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分析电影的剧情、角色和主题等要素,学生将能够掌握电影制作技巧和艺术表达手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新颖经典电影的背景、题材和风格。

2. 分析电影的剧情、角色和主题,理解电影艺术的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电影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够准确评价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对电影的批评性思考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新颖经典电影的选取和观看:从不同国家和时期的电影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看和分析。

2. 剧情和角色分析:研究分析电影剧情发展和角色塑造的技巧,了解如何把握电影故事的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建立。

3. 主题和意义解读:深入挖掘电影的主题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电影的符号和隐喻,拓展电影的多重解读可能性。

4. 影评写作和讨论:引导学生撰写影评,分享对电影的看法和观点,并进行课堂讨论和互动。

四、教学方法1. 观看影片:学生在课前观看指定的电影作品,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析。

2. 讲解和引导: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分析电影的要素,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展开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影评写作:布置影评写作任务,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和见解。

五、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观点表达和讨论能力。

2. 影评写作:学生根据课程要求,撰写电影影评。

3. 作业和考试:布置关于电影分析和理论知识的作业和考试。

六、参考资料1. 《电影理论与批评导论》(作者:李明)2. 《电影故事结构解析》(作者:夫·坎贝尔)3. 《电影艺术欣赏》(作者:李斯、张健)以上为《新颖经典电影鉴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中外电影赏析教学大纲

中外电影赏析教学大纲

《中外电影赏析》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外电影赏析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中外电影作品,帮助学生理解电影艺术的本质、文化背景和影片制作过程。

通过观赏、讨论和写作,学生将培养对电影的审美和批判性思维,加深对不同文化视角的理解。

课程目标:1. 了解电影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 熟悉中外电影的历史、流派和代表作品。

3. 培养对电影的审美鉴赏能力,理解影片的符号、意义和风格。

4. 掌握电影赏析的基本方法和批评视角。

5. 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分析电影作品并表达个人观点。

课程安排:第一单元:电影基础知识1.1电影的起源和发展1.2影片的元素:镜头、剪辑、音效等1.3影片的基本结构:片头、导言、高潮、结尾1.4电影的技术语言和视觉效果第二单元:经典中外电影赏析2.1默片时代的代表作品:如《大都会》(Metropolis)、《黄金时代》(City Lights)等2.2欧洲新浪潮:如《四百击》(The 400 Blows)、《天堂电影院》(Cinema Paradiso)等2.3好莱坞黄金时代:如《公民凯恩》(Citizen Kane)、《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等2.4亚洲电影的代表:如《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活着》(To Live)等第三单元:电影与文化3.1电影与社会变迁的关系3.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电影表达和主题3.3外国电影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3.4电影中的族群、性别和身份议题第四单元:电影风格与导演4.1不同导演的个人风格:如斯坦利·库布里克、宫崎骏、昆汀·塔伦蒂诺等4.2实验电影和纪录片的艺术性4.3影片的视觉风格和主题的关系第五单元:电影赏析方法与写作5.1影片的符号学分析方法5.2影片音乐和声音的赏析5.3剧本、角色和情节的批评分析5.4电影评论的写作技巧和范例评估方式:- 平时参与和课堂讨论- 电影作品评论和分析论文- 电影赏析小组项目- 期末考试:电影片段赏析和理论知识测试参考教材:1. Bordwell, D., & Thompson, K. (2010). Film Art: An Introduction.2. Corrigan, T. (2012). A Short Guide to Writing About Film.3. 孙志强、顾长卫(2007)。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和任务《电影赏析》是电子声像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提高电子声像专业学生的电影鉴赏能力,并对电影艺术理论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

本课程将对各种电影基础理论加以讲解,并在分析影片时综合运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影分析方法和技巧,对于电影作品有较专业的剖析和阐述。

本课程将从电影艺术的各个维度对电影作品进行解构,让学生熟悉视觉和听觉元素构成,了解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论,熟悉电影发展历史和风格流派,了解电影作者的视听语言构思和处理方法,熟悉电影艺术大师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对于当今的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有自己的分析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课程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的艺术风格。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不仅讲授电影作品分析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

对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进行搜集和分析,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观赏,并阅读相关资料,课堂教学与课下资料整理结合起来,使学生熟悉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

(4)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电影作品的同时,从中领会到电影制作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从影院经营者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2、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电影概述第一节世界电影发展梗概一、电影的诞生二、电影艺术的起源三、电影的发展第二节中国电影发展梗概一、起始阶段二、发展时期(1922—1926)三、危机时期(1927—1931)四、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1932—1937)五、中国抗战电影(1937—1945)六、战后中国电影(1946一1949)七、“十七年”起落期(1949—1966)八、“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九、新时期的繁荣(1978至80年代末)十、“后新时期”(1989年至今)第三节电影艺术思潮简介一、发明之初的分歧二、电影语言的确立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四、苏联蒙太奇学派五、好莱坞类型电影六、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历史转折点七、再现美学的实践和理论八、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九、苏联社会主义现实电影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十一、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十二、新德国电影十三、新好莱坞电影第二章电影分析基础第一节电影分析简述一、电影分析的几种类型二、电影分析的定义第二节电影分析的工具一、描述性工具二、引述性工具三、资料性工具第三节电影分析的历史一、文法书二、辩护分析三、影片解说单四、作者论五、停格第四节电影分析的目标一、总结欣赏和引导欣赏二、创新理论和印证理论三、学习电影和实践电影第五节电影艺术特征一、电影的外部特征二、电影的本体特性第三章电影直觉分析第一节故事分析一、电影的故事二、主题分析三、内容分析四、结构分析五、人物分析第二节视觉分析一、电影的画面二、电影的画面思维三、场景分析四、景别分析五、光线分析六、影调分析第三节听觉分析一、电影中的声音二、语言分析三、音乐分析四、音响分析五、无声分析第四章电影元素分析第一节作为故事元素的剧作一、电影剧作的涵义二、电影剧作的故事三、电影剧作的叙事方式四、电影剧作的地位五、电影剧作的特性第二节作为视觉元素的摄影一、电影摄影概述二、电影摄影艺术的特性三、电影摄影的功能四、当代电影摄影艺术的发展第三节作为听觉元素的声音一、电影声音美学的历史回顾二、电影音乐的特性三、电影声音与画面的关系第四节作为连续元素的剪辑一、电影剪辑的历史回顾二、电影剪辑艺术的基本元素三、蒙太奇的基本类型第五节作为性格元素的表演一、电影表演的本质二、明星制与观众三、电影表演与电影风格第五章电影结构分析第一节电影结构理论概述一、电影的结构系统简介二、电影结构的区别系统三、电影的结构分析第二节时间结构分析一、“本事”时间二、“本文”时间三、“放映”时间第三节空间结构分析一、画格空间二、镜头(画面)构图空间三、镜头运动空间四、形象(影片)空间第四节叙事结构分析一、因果式线性结构二、回环式套层结构三、缀合式团块结构四、交织式对比结构五、梦幻式复调结构第六章电影文化分析第一节文化与电影文化一、文化的阐释二、文化的构成三、电影文化第二节电影文化的特性一、电影视听享受的娱乐性二、具有独立盈利模式的商业性三、易受扭曲的脆弱性四、优势独具的高密度性五、交相融合的高技术与高情感性第三节电影文化分析的基本理论一、象征主义理论二、超现实主义理论三、袁现主义理论四、后现代主义理论五、未来主义理论第四节中国电影文化一、中国电影文化的两大传统二、改革时期中国电影文化三、21世纪中国电影的“全球化”战略第七章经典影视作品分析实例三、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四、考查和考试方式本课程采用笔试考查,通过观赏一部电影作品,按照课堂讲述的分析方法,写出一片专业影评,要求能够按照各元素进行分解,并有自己的独特观点。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和任务《电影赏析》是电子声像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提高电子声像专业学生的电影鉴赏能力,并对电影艺术理论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

本课程将对各种电影基础理论加以讲解,并在分析影片时综合运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影分析方法和技巧,对于电影作品有较专业的剖析和阐述。

本课程将从电影艺术的各个维度对电影作品进行解构,让学生熟悉视觉和听觉元素构成,了解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论,熟悉电影发展历史和风格流派,了解电影作者的视听语言构思和处理方法,熟悉电影艺术大师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对于当今的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有自己的分析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课程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的艺术风格。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不仅讲授电影作品分析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

对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进行搜集和分析,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观赏,并阅读相关资料,课堂教学与课下资料整理结合起来,使学生熟悉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

(4)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电影作品的同时,从中领会到电影制作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从影院经营者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2、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电影概述第一节世界电影发展梗概一、电影的诞生二、电影艺术的起源三、电影的发展第二节中国电影发展梗概一、起始阶段二、发展时期(1922—1926)三、危机时期(1927—1931)四、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1932—1937)五、中国抗战电影(1937—1945)六、战后中国电影(1946一1949)七、“十七年”起落期(1949—1966)八、“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九、新时期的繁荣(1978至80年代末)十、“后新时期”(1989年至今)第三节电影艺术思潮简介一、发明之初的分歧二、电影语言的确立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四、苏联蒙太奇学派五、好莱坞类型电影六、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历史转折点七、再现美学的实践和理论八、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九、苏联社会主义现实电影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十一、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十二、新德国电影十三、新好莱坞电影第二章电影分析基础第一节电影分析简述一、电影分析的几种类型二、电影分析的定义第二节电影分析的工具一、描述性工具二、引述性工具三、资料性工具第三节电影分析的历史一、文法书二、辩护分析三、影片解说单四、作者论五、停格第四节电影分析的目标一、总结欣赏和引导欣赏二、创新理论和印证理论三、学习电影和实践电影第五节电影艺术特征一、电影的外部特征二、电影的本体特性第三章电影直觉分析第一节故事分析一、电影的故事二、主题分析三、内容分析四、结构分析五、人物分析第二节视觉分析一、电影的画面二、电影的画面思维三、场景分析四、景别分析五、光线分析六、影调分析第三节听觉分析一、电影中的声音二、语言分析三、音乐分析四、音响分析五、无声分析第四章电影元素分析第一节作为故事元素的剧作一、电影剧作的涵义二、电影剧作的故事三、电影剧作的叙事方式四、电影剧作的地位五、电影剧作的特性第二节作为视觉元素的摄影一、电影摄影概述二、电影摄影艺术的特性三、电影摄影的功能四、当代电影摄影艺术的发展第三节作为听觉元素的声音一、电影声音美学的历史回顾二、电影音乐的特性三、电影声音与画面的关系第四节作为连续元素的剪辑一、电影剪辑的历史回顾二、电影剪辑艺术的基本元素三、蒙太奇的基本类型第五节作为性格元素的表演一、电影表演的本质二、明星制与观众三、电影表演与电影风格第五章电影结构分析第一节电影结构理论概述一、电影的结构系统简介二、电影结构的区别系统三、电影的结构分析第二节时间结构分析一、“本事”时间二、“本文”时间三、“放映”时间第三节空间结构分析一、画格空间二、镜头(画面)构图空间三、镜头运动空间四、形象(影片)空间第四节叙事结构分析一、因果式线性结构二、回环式套层结构三、缀合式团块结构四、交织式对比结构五、梦幻式复调结构第六章电影文化分析第一节文化与电影文化一、文化的阐释二、文化的构成三、电影文化第二节电影文化的特性一、电影视听享受的娱乐性二、具有独立盈利模式的商业性三、易受扭曲的脆弱性四、优势独具的高密度性五、交相融合的高技术与高情感性第三节电影文化分析的基本理论一、象征主义理论二、超现实主义理论三、袁现主义理论四、后现代主义理论五、未来主义理论第四节中国电影文化一、中国电影文化的两大传统二、改革时期中国电影文化三、21世纪中国电影的“全球化”战略第七章经典影视作品分析实例三、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四、考查和考试方式本课程采用笔试考查,通过观赏一部电影作品,按照课堂讲述的分析方法,写出一片专业影评,要求能够按照各元素进行分解,并有自己的独特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电影赏析》是电子声像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提高电子声像专业学生的电影鉴赏能力,并对电影艺术理论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

本课程将对各种电影基础理论加以讲解,并在分析影片时综合运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影分析方法和技巧,对于电影作品有较专业的剖析和阐述。

本课程将从电影艺术的各个维度对电影作品进行解构,让学生熟悉视觉和听觉元素构成,了解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论,熟悉电影发展历史和风格流派,了解电影作者的视听语言构思和处理方法,熟悉电影艺术大师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对于当今的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有自己的分析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课程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的艺术风格。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不仅讲授电影作品分析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

对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进行搜集和分析,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观赏,并阅读相关资料,课堂教学与课下资料整理结合起来,使学生熟悉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

(4)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电影作品的同时,从中领会到电影制作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从影院经营者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
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
2、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电影概述
第一节世界电影发展梗概
一、电影的诞生
二、电影艺术的起源
三、电影的发展
第二节中国电影发展梗概
一、起始阶段
二、发展时期(1922—1926)
三、危机时期(1927—1931)
四、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1932—1937)
五、中国抗战电影(1937—1945)
六、战后中国电影(1946一1949)
七、“十七年”起落期(1949—1966)
八、“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
九、新时期的繁荣(1978至80年代末)
十、“后新时期”(1989年至今)
第三节电影艺术思潮简介
一、发明之初的分歧
二、电影语言的确立
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四、苏联蒙太奇学派
五、好莱坞类型电影
六、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历史转折点
七、再现美学的实践和理论
八、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九、苏联社会主义现实电影
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十一、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十二、新德国电影
十三、新好莱坞电影
第二章电影分析基础
第一节电影分析简述
一、电影分析的几种类型
二、电影分析的定义
第二节电影分析的工具
一、描述性工具
二、引述性工具
三、资料性工具
第三节电影分析的历史
一、文法书
二、辩护分析
三、影片解说单
四、作者论
五、停格
第四节电影分析的目标
一、总结欣赏和引导欣赏
二、创新理论和印证理论
三、学习电影和实践电影第五节电影艺术特征
一、电影的外部特征
二、电影的本体特性
第三章电影直觉分析
第一节故事分析
一、电影的故事
二、主题分析
三、内容分析
四、结构分析
五、人物分析
第二节视觉分析
一、电影的画面
二、电影的画面思维
三、场景分析
四、景别分析
五、光线分析
六、影调分析
第三节听觉分析
一、电影中的声音
二、语言分析
三、音乐分析
四、音响分析
五、无声分析
第四章电影元素分析
第一节作为故事元素的剧作
一、电影剧作的涵义
二、电影剧作的故事
三、电影剧作的叙事方式
四、电影剧作的地位
五、电影剧作的特性
第二节作为视觉元素的摄影
一、电影摄影概述
二、电影摄影艺术的特性
三、电影摄影的功能
四、当代电影摄影艺术的发展第三节作为听觉元素的声音
一、电影声音美学的历史回顾
二、电影音乐的特性
三、电影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第四节作为连续元素的剪辑
一、电影剪辑的历史回顾
二、电影剪辑艺术的基本元素
三、蒙太奇的基本类型
第五节作为性格元素的表演
一、电影表演的本质
二、明星制与观众
三、电影表演与电影风格
第五章电影结构分析
第一节电影结构理论概述
一、电影的结构系统简介
二、电影结构的区别系统
三、电影的结构分析
第二节时间结构分析
一、“本事”时间
二、“本文”时间
三、“放映”时间
第三节空间结构分析
一、画格空间
二、镜头(画面)构图空间
三、镜头运动空间
四、形象(影片)空间
第四节叙事结构分析
一、因果式线性结构
二、回环式套层结构
三、缀合式团块结构
四、交织式对比结构
五、梦幻式复调结构
第六章电影文化分析
第一节文化与电影文化
一、文化的阐释
二、文化的构成
三、电影文化
第二节电影文化的特性
一、电影视听享受的娱乐性
二、具有独立盈利模式的商业性
三、易受扭曲的脆弱性
四、优势独具的高密度性
五、交相融合的高技术与高情感性
第三节电影文化分析的基本理论
一、象征主义理论
二、超现实主义理论
三、袁现主义理论
四、后现代主义理论
五、未来主义理论
第四节中国电影文化
一、中国电影文化的两大传统
二、改革时期中国电影文化
三、21世纪中国电影的“全球化”战略第七章经典影视作品分析实例
三、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
四、考查和考试方式
本课程采用笔试考查,通过观赏一部电影作品,按照课堂讲述的分析方法,写出一片专业影评,要求能够按照各元素进行分解,并有自己的独特观点。

五、必要说明
参考教材:
《影视作品分析教程》(电影分册) 张浩、冯晓临、张浩、冯晓临,国防工业出版社
《影视作品赏析》,王克勇、张竞,高等教育出版社
《影视作品解读》,南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