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欣赏汇总
孔雀舞舞蹈艺术赏析

孔雀舞舞蹈艺术赏析傣族是云南省的古老民族之一,居住在云南省西南部靠边境的地区,主要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傣族自治县,它是一个跨国界的民族,分布地区与邻国老挝、缅甸、越南毗邻,人口约有一百多万,主要信仰小乘佛教。
傣族人民热爱艺术、能歌善舞。
“孔雀舞”作为傣民族的代表性舞蹈,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最早有关《孔雀舞》的记载就是在唐史上《新唐书》:唐代的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骤国派人带了一个班子去长安献艺,这次的演出其中有个节目就叫“孔雀桃台”,根据古语的研究,“孔雀桃台”就是孔雀表演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孔雀舞。
这就是唐代对孔雀舞最早的记载。
傣族人喜爱孔雀,在他们看来孔雀本身所具有的某些品质正与他们所尊重所喜爱的品质相似,于是人们赋予它更显明更丰富更扩大的意义,使孔雀成为美、威仪、和平、吉祥的象征,它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傣族文化艺术取材的对象。
一、上世纪从民间走向舞台的“孔雀舞”的流变从孔雀舞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毛相跳的《双人孔雀舞》是孔雀舞最早的舞台杰作,它是在原始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采用了整理、改编、发挥的方式,这是以本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的审美为针对性的“初级改造”。
一般是运用传统的艺术手段,对原始民族民间舞蹈进行适当的整理、编排和发挥,因此这种改造并不伤筋动骨,由于改编者长期生活在民族地区,受原始传统文化的熏陶,思想观念比较审慎,对艺术的要求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对原始民族民间舞蹈虔诚崇拜,节日、庆典、祭祀必跳,另一方面又对外部世界的舞蹈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欲望。
因此他的改造只是利用民族舞蹈随意性大的特点,在原有的一招一式的基础上进行一点自由发挥和借鉴,同时在把握舞蹈特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重新的整理和编排,使之“有头有尾”,有起伏变化,更符合主题内容,虽然动作还是那么一些,但它已经变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并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
从50年代到80年代,这一时期的作品程度不同的运用原始舞蹈的素材,经过提炼民族性格和再创造,形成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作品,他们的基本特点是民族特色较为浓郁,虽然经过创作但仍然可以看到原始素材的存在,可以具体指出作品中的某段某节某个动作来自原始素材。
舞蹈艺术欣赏(一)

条的流畅、块面的结构,同时考虑服装、道具、背景的色 彩视觉效果。具有空间艺术的形式美特征
音乐与舞蹈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一切舞蹈创作归根结底,都是在有意无意地探索“舞 蹈是什么?”这样一个哲学和美学命题。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的动态形 象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古老的 艺术形式之一
甲骨文中的“舞” 字
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曾说:“舞蹈不仅是一切艺术 之母,而且是一切语言之母。”
舞蹈的起源
l 舞蹈起源于对生产劳动、战斗、社会生活的模 拟表现,图腾崇拜和表现、交流思想感情的内 在冲动。
在原始社会祭祀活动中通常是以舞蹈为重要的手段, 因为舞蹈形象鲜明,具有直观震撼力,而且很美。舞蹈 可以起到其他手段起不到的作用。
从内容的主、客观关系看:
l抒情性舞蹈 l叙事性舞蹈 l戏剧性舞蹈
舞蹈的分类
从表演者的多寡和特点来:
独舞、双人舞、 三人舞、群舞… …
l 体育舞蹈是一种反映现实、追 求未来,不断创新风格的舞蹈。 它是容艺术、体育、音乐、舞 蹈于一体的具有独特观赏价值 的舞蹈。自2000年悉尼奥运 会上马科斯•凯伦代表体育舞 蹈向全世界表演和宣告正式加 入奥运会的那一刻起,体育舞 蹈的比赛就已经吸引了世界观 众的眼球。体育舞蹈比赛更加 丰富了体育活动的内涵与外延。
《《
舞尼
蹈仁
》斯
马 蒂 斯
基 像 》
罗
丹
宴乐攻战铜壶针刻画展开图(战国)
赵飞燕画像
史传赵飞燕体态轻盈, 舞步曼妙,能作掌上 之舞
八人乐舞扣饰(西汉)
对舞玉人(西汉) 双人对舞,各举一袖于头顶之上相连,雕刻简炼
一抹红舞蹈艺术鉴赏

一抹红舞蹈艺术鉴赏苗族舞蹈《一抹红》是由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出演的作品,由李赟编导,作品以女子脸上的一抹红晕为线索,展现了当地送嫁女子的动人场景。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人会唱歌,人人会跳舞,几千年来,歌舞伴随着苗族的历史,生动地反映出苗族人民的生活。
苗族的歌舞,最富有山野味,古朴、粗犷的风格,最能表达他们真挚、纯朴的思想情操,也最能使人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真、善、美。
作品的开始以一位女子独舞为场景,舞台灯光较暗,背景乐中流淌着流水声,舞者随着乐曲的节奏,轻轻地扭动着胯部、摆动着上身绕圈而舞,时而弯腰低头,时而提臀抬头,模仿着各类动物的走姿,整个场景让我们看到了人与大自然的交融,也表现了当地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怀。
紧接着众多舞者尾随其后,动作整齐有序,随领舞者的动作以及曲调的变化舞动起来,其掀起裙子走路,像极了各种大小型鸟类在森林里活跃的悠然自在,她们以两膝的轻微伸屈并踏着节奏向前移动,下肢的颤动以及抬脚踹动,上身随之自然地摆动,显现了一种娴雅、端庄和温柔与潇洒。
随后,随着鼓声的出现以及节奏的变快,舞台灯光开始变得明亮起来,舞者们迅速地聚成一群,接着分为左中右各自开始不同的模仿不同动物的动作,其头部、腰部随着鼓声急速地扭动着,外围的姑娘低头,中间一位姑娘抬头,像极了当地妇女劳作插秧的样子。
于是,开始了以苗族当地语言为歌词配起了背景音乐。
舞者开始分为两批,先一低一高,随后一静一动,然后开始了同方向的身体转动,其以头顶为轴心,随后挺起,配上已有的翻身舞动就是当地自然场景“蚯蚓滚沙”、“滚地龙”的写照。
在这里,舞者由分到和,再由和到分,其步伐整齐有致。
接着,由一个竖排变成两两为主的队形,其手臂时而相互穿插,时而挥拳对打,是当地“芦笙拳”的形式。
随着洪亮有致鼓声的响起,姑娘们开始跳起了鼓舞,其横向排成队伍随着鼓声一边前进一边上下交替着摆动着两手臂,像极了当地的“踩鼓舞”,这种舞蹈主要是在每年春节和隆重传统节日用到。
中国敦煌古典舞赏析

中国敦煌古典舞赏析
敦煌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它源于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和石刻,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敦煌古典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敦煌古典舞的特点是舞姿优美、动作流畅、表情丰富、气质高雅。
它的舞蹈动作多以手臂、手指、腰部和脚步为主,舞姿优美、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敦煌古典舞的表情也非常丰富,能够通过面部表情和眼神传达出舞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舞者的气质也是敦煌古典舞的重要特点之一,他们的仪态高雅、举止优美,给人以高贵典雅的感觉。
敦煌古典舞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独舞、对舞、群舞等。
其中,对舞是敦煌古典舞的代表形式之一,它通常由男女两人组成,通过舞蹈表现出两人之间的情感和互动。
群舞则是由多人组成,通过协调的动作和配合的音乐,展现出整个团队的力量和美感。
敦煌古典舞的音乐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常采用传统的古乐器,如琵琶、古筝、笛子等,配合舞蹈动作,营造出一种古典、优美的氛围。
同时,敦煌古典舞的音乐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能够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美学观念。
敦煌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通过欣赏敦煌
古典舞,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还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舞蹈《风是邮差》舞蹈赏析

舞蹈《风是邮差》舞蹈赏析摘要:一、舞蹈背景介绍二、舞蹈表现手法分析三、舞蹈主题阐述四、舞蹈艺术价值评价五、总结正文:舞蹈《风是邮差》是一支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舞蹈背景、表现手法、主题、艺术价值等方面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佳作。
首先,舞蹈《风是邮差》的背景值得关注。
这部作品在我国舞蹈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著名诗人余光的诗作。
诗中以风为邮差,传递着诗人对生活、爱情、友情等方面的感悟。
将诗歌元素融入舞蹈,使得《风是邮差》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次,舞蹈的表现手法独具匠心。
编舞师通过巧妙地编排,使得舞者们如诗如画地呈现出风的形象。
舞蹈动作轻盈、飘逸,仿佛风在指尖流转。
同时,舞者们精湛的技艺和默契的配合,使得舞蹈作品更具表现力。
在舞台表现上,通过灯光、音乐等元素的运用,为观众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再次,舞蹈主题深刻且具有共鸣。
风作为邮差,传递着诗人内心的情感。
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传递情感的邮差。
这一主题寓意着人们在生活中的角色与担当,引人深思。
同时,作品通过风这一形象,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挚感情的珍视。
此外,舞蹈的艺术价值不容忽视。
作品将诗歌、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展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
舞蹈编排富有创意,舞蹈动作优美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舞蹈作品传承和弘扬了我国优秀的诗歌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总之,舞蹈《风是邮差》是一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佳作。
通过深入赏析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舞蹈的魅力,理解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
中外舞蹈艺术欣赏

中外舞蹈艺术欣赏舞蹈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肢体语言和音乐表达情感,诠释生活的美好与哲理。
无论是中外,舞蹈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着独特的魅力,给人们带来无限的艺术享受。
本文将从古典舞、现代舞和传统舞三个方面,介绍中外舞蹈艺术的魅力与欣赏方法。
一、古典舞古典舞源自于欧洲,传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元素。
它以优雅的姿态和丰富的技巧为特色,展现了高贵与典雅的美。
观赏古典舞时,我们可以关注舞者的身姿、舞步和肢体表达,细腻的动作和巧妙的转身都展现了舞者的技巧和美感。
音乐也是古典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音乐的解读和理解,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古典舞的艺术魅力。
二、现代舞现代舞作为一种新兴的舞蹈艺术形式,强调表演者的个性和情感表达。
它没有拘泥于传统的动作和形式,更加注重身体的自由运动、力量和灵活性。
观赏现代舞时,我们可以关注舞者的身体语言和情感投射,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和编排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主题。
同时,现代舞的舞台设计和灯光效果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三、传统舞传统舞蹈艺术是各个民族文化的瑰宝,它融合了民族音乐、服饰和文化传统。
观赏传统舞时,我们应该了解舞蹈的背后故事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意义。
舞者身穿传统服饰,表演出独特的舞蹈动作,并通过舞台布景和道具来展示各个民族独特的风情和习俗。
通过观赏传统舞,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舞蹈的艺术魅力,还能了解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总结起来,中外舞蹈艺术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艺术享受。
观赏舞蹈作品时,我们可以从舞者的姿态和肢体表达、音乐和情感投射等方面入手,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意义。
无论是古典舞、现代舞还是传统舞,每一种舞蹈形式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通过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外舞蹈艺术将继续演绎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舞台。
让我们拥抱舞蹈艺术,感受美与梦想的碰撞。
芭蕾舞 敦煌飞天 赏析

芭蕾舞敦煌飞天赏析芭蕾舞《敦煌飞天》是一部触动人心的作品,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和现代舞蹈相结合的魅力。
这部作品由中国舞蹈家杨丽萍创作,以历史悠久、美轮美奂的敦煌壁画为灵感源泉,赋予了独特的审美和情感内涵。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以其精湛的绘画技艺和千年的历史沉淀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杨丽萍借助舞蹈的语言,将壁画中的神秘和神圣渗透到每一个动作和姿态中。
在舞台上,舞者们如同化身成了壁画中的活生生的人物一般,轻盈而又婀娜地展现出古代人物的仪态和姿势。
他们优美的舞姿,动人的眼神,将观众带入了故事的情境中,令人心旷神怡。
《敦煌飞天》的舞台设计简洁而富有创意,将壁画背景融入到舞台中,为观众还原了敦煌壁画的艺术风采。
同时,灯光的运用更是将舞台氛围与情感表达达到了巅峰。
在动态的灯光变化之中,观众仿佛看到了壁画中飞天的栩栩如生,仿佛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古代文化的魅力。
通过《敦煌飞天》这部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杨丽萍作为编舞师的独到才华,更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在当代舞台上的生机与活力。
这种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创作方法引发了人们对于古代文化的思考,并启发了人们对于当代艺术的新的认识。
在欣赏《敦煌飞天》时,我们不仅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深入思考当代艺术如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出新的艺术形式。
这一点对于当代舞蹈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创新非常重要。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将其与当代生活相结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总而言之,《敦煌飞天》作为芭蕾舞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敦煌壁画的创作和重新演绎,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舞蹈的完美结合。
它不仅在艺术层面上给观众带来了震撼和享受,更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与启发。
这部作品的成功对于推动当代艺术的创新和同时保护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赏析。
民族舞蹈赏析

民族舞蹈《茉莉花》赏析诺维尔说过:“人类的情感达到语言不足以表达的程度,舞蹈就会大大奏效,……作为人类感情顶峰的喊叫,也已显得不够。
于是,喊叫被动作所取代。
”这段话说明了舞蹈艺术是人类抒情的最高形式。
中国民族舞蹈《茉莉花》正恰到好处的阐释了这一点。
婉转的旋律,柔美的舞姿。
茉莉花的芬芳化作了翩跹舞步,充满中国风韵的舞台设计,把我带到了江南妩媚而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中。
江南女子的娇俏、温婉,令我陶醉在浓浓的中国民族舞蹈艺术的魅力中。
根据江苏民间歌曲《茉莉花》编排的中国民族舞蹈《茉莉花》可谓是经典之作。
它以歌曲《茉莉花》作为背景音乐,以乐带情,点燃气氛。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与音乐缺一不可。
通过音乐对心灵的渲染、形体的熏陶,从思想和形体上达到美的享受,传播给我们的是高雅的气质。
有300多年历史的国乐精华之十大民歌之一《茉莉花》出世以来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而舞蹈《茉莉花》正是借助了这一点,充分展示了中国民族舞蹈的艺术魅力。
《茉莉花》以舞传情,入木三分。
它借不同的舞蹈动作描述了一位姑娘想摘茉莉花,又担心受责骂,被人取笑,又怕伤了茉莉花等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一个天真可爱、纯洁的美好形象,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得向往和追求。
把少女们爱花、爱美、惜花、怜花、羞怯、腼腆的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看了好几个版本的《茉莉花》,感觉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但都表达了同一个主题。
欣赏这个舞蹈让我感受到民族舞蹈源于民间生活,舞蹈的美是从生活中的美提炼出来的。
还有一点就是,舞蹈动作必须反复仔细揣摩练习,但又不是机械地重复,靠身体与心灵的融合。
漂亮的、完美的肢体动作,是在无数次大量的训练基础上得到质的飞跃。
看《茉莉花》就好比在欣赏一幅会跳动的画卷,它能够把你带到妩媚而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让你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舞《邵多利》
民族舞《绣》
欣赏民族舞蹈作品 1.《雀之灵》 2.《扇 骨》
2.古典舞
古典舞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流传下来 的,为贵族服务的古代宫廷舞蹈;借 鉴、融汇了中国戏曲舞蹈、中国武术 以及西方芭蕾的精华而创立的舞蹈形 式。
欣赏古典舞蹈作品
1.《千手观音》 2.《飞天》
3.芭蕾舞
生活舞蹈欣赏
民族民间舞 1.花鼓灯《俏媳妇》 2.东北秧歌
现代流行舞 1.交谊舞 2.街舞
(1) Breaking (2) Hiphop、Locking、Jazz
艺术舞蹈
艺术舞蹈——指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 蹈,是由业余或业余舞蹈家,通过对社会 生活的观察、体验、集中、概括和想象, 进行艺术的创造,从而创造出主题思想鲜 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且具有典型化 的艺术形象的舞蹈作品。
艺术舞蹈分类
根据舞蹈种类可分为:古典舞蹈、民间舞 蹈、现代舞蹈、通俗舞蹈和国际舞蹈。
根据舞蹈表现形态可分为:独舞、双人舞、 三人舞、群舞、情节舞、舞剧等。
1.民族民间舞
民族民间舞是指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 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反映群 众生活和思想情感、理想愿望,由人民 群众集体创造、集体传承的舞蹈形式。
舞蹈艺术欣赏汇总
第七章 舞蹈艺术欣赏
舞蹈的基本概念 舞蹈艺术的特征 舞蹈的种类及作品欣赏
一、舞蹈的概念
舞蹈 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 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 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 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如细腻的情感 等),从而创造出可被人具体感知的生动 的舞蹈形象。
芭蕾,由法语ballet音译而来,芭蕾舞 起源于意大利,十七世纪后半叶开始在 法国发展流行并逐渐职业化,在不断革 新中风靡世界。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 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 脚尖舞,其代表作品有《天鹅湖》 。
欣赏中国顶尖芭蕾作品 《肩上的芭蕾》
4.现代舞
现代舞, 是西方兴起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 ,起源于美国,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 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 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过于僵化的 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 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 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3.抒情性
舞蹈是以人的动作为载体,而动作则源于 人们高度激动的感情,如《诗经·毛诗序》 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 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 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4.象征性
舞蹈最具特色的艺术特征便是其常用的艺 术表现手法——虚拟与象征。如,用扇子 做成花或是麦浪,用手向前推表示开门, 一转身就可以行走千万里等等。甚至还用 翻身、旋转等技巧来表示内心的状态。
交院现代舞《舞动未来》
欣赏现代舞蹈作品
1.《唉,无奈》 2.《大河之舞》
谢谢欣赏!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 雀 之 灵 》
《 苍 狼 》
《 千 手 观 音 》
舞蹈的形成
对于舞蹈的起源说法不一,有劳动说、宗 教说、模仿说等,但各种说法均有可行性, 故本人推崇综合起源说。
三、舞蹈的分类
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为“生 活舞蹈”和“艺术舞蹈”。
生活舞蹈
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 进行的舞蹈活动,主要包括:自娱性民族 民间舞表达社交礼仪的交谊舞、现代流行 的街舞和健身操பைடு நூலகம்。
二、舞蹈艺术的特征
律动性 造型性 抒情性 象征性
1.律动性
是指舞蹈家们自觉地运用肢体,甚至 加以延伸发展,从舞蹈者个体到整个舞台 时空意象的流动。
2.造型性
是指舞蹈动作在连续流动的过程中给 人以明晰的、美的感受,并且在片刻的停 顿和静止时呈现出舞蹈内在的含义和韵味。
《狼图腾》
《碧波孔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