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红舞蹈艺术鉴赏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说课稿

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说课稿

《给未来一片绿色》说课稿“假如我们能在一个孩子身上唤起对音乐的一种强烈的热忱,假如我们能把这种兴趣延长若干年并且稳步地把它提高到更高水平的话,那么即使他永远成不了一个文艺名家,他也将通过音乐找到他个人的幸福!”这是美国著名教育家穆塞尔和格连在其《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法》中的一段话。

是的,音乐就是这样的一种美的艺术,而我,就愿做这美的传播者,在孩子们的心灵播洒上最美的种子,让他们能找到自己的音乐源泉,成为终身爱好音乐的快乐人。

[说教材] (1)教材内容《给未来一片绿》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绿色的家园》中的一首歌曲,歌曲主体部分为D大调、4/4拍、中速,由三部分组成,歌曲深刻地表达了人类共同关心的一个主题,即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呼唤人们保护环境,关爱地球,企盼人类永远美好的生活。

曲作者运用调性对比的手法将青少年儿童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这个意境刻画出来,谱出歌曲。

本课教学是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在本单元中作为第二课时设计。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第一:歌曲将调性对比融于童声合唱之中,设计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意境,谱出一首绿色和平的歌。

第二:通过学唱歌曲,抒发出少年儿童热爱地球的感情,表现出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内化理念](说新课标)音乐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重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会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他们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性情。

因而,每次上课前,我都要反复聆听音乐,让音乐先感动我自己,然后再感染学生。

“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象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柏辽兹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内化为我今天设计这堂课的主要教育思想,因而我把具体的教学目标实化为:[说目标](1)知识目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懂得怎样处理音乐作品,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

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舞蹈节目现场展演评选结果

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舞蹈节目现场展演评选结果
北京
《启航》
北京大学
佟佳家、李珊珊
浙江
《青青竹》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郭江峰、金凌燕、蔡湘君
天津
《翔》
天津理工大学
刘迎、张晋武、郭瑾
湖南
《澧水船夫》
湖南文理学院
钱正喜、黄婉、夏淼
浙江
《钱江涌潮》
浙江科技学院
郭江峰、施芳芳、李涵雯
江苏
《小城雨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杨莉莉、路漫漫、李珊珊
北京
《系起希望的哈达》
中国人民大学
《西克尔湖情趣》
新疆师范大学
韩文强、阿依努尔•买买提沙吾提
甘肃
《金珠玛咪情》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索南华旦、才让昂毛、薛亚斌
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艺术表演类舞蹈节目现场展演评选结果
一等奖
乙组
省份
节目名称
学校
指导教师
新疆
《晨曦中的玫瑰》
新疆艺术学院
塔来提·吐尔地、古丽米娜
、古扎丽•肉孜
吉林
《南京·亮》
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艺术表演类舞蹈节目现场展演评选结果
一等奖
甲组
省份
节目名称
学校
指导教师
四川
《幸福山寨》
乐山师范学院
包仿、罗茜倩、余雨懁
浙江
《婺魁》
浙江师范大学
李娜
北京
《舞动青春》
北京工业大学
杨嵘、李梅、王文杰
福建
《船政学堂》
福建师范大学
陈雯、赵彦
浙江
《书伴我同行》
浙江工商大学
屠锋锋
天津
《映山红》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第四版“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

第四版“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

第四版“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版教材第一级文字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目录某《健康快乐每一秒》热身练习一、《我们大家做的好》勾绷脚练习二、《小手拍拍》扩指练习三、《我勇敢》头部练习四、《爷爷亲奶奶亲》腿的柔韧练习五、《小猫咪》胯的练习六、《小雪花》手的方位练习七、《大鼓小鼓》节奏练习八、《碰碰身体》身体认知练习(选学组合)九、《过马路》方位练习十、《美丽的夜晚》再见曲(选学组合)第1页共28页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版教材第一级文字教材某《健康快乐每一秒》热身练习1、训练目的:运动前,要进行准备活动,我们将这种准备活动称为热身。

正确的热身是进行运动的前提和基础,不但能提高舞蹈练习的效率,而且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出现,所以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是舞蹈教师非常重要的责任。

热身训练的作用如下:a.肌肉温度升高,使肌肉收缩更加有力、迅速;b.提高肌肉的柔韧性;c.降低肌肉、韧带和肌腱的粘滞性,使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大;d.提高心率,加速血液循环;e.增加柔韧性、延展性和动态活动度,提高神经肌肉效率。

2、注意事项及动作要点:注意事项:a.动作顺序应由易到难、从稳定到不稳定、从单关节到多关节;b.关节活动的幅度应由小到大;c.跳跃动作落地要充分控制,减少热身过程中对踝关节、膝关节造成的冲击,同时增强孩子的本体感觉能力。

3、主要动作及规格:头部:a.训练部位:颈椎、颈部肌群及软组织(胸锁乳突肌、斜角肌、头夹肌、颈夹肌、深层颈屈肌群等);b.动作要点:低头与仰头时,尽量保持颈部拉长、肩部放松状态;肩膀:第2页共28页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版教材第一级文字教材a.训练部位:肩关节、周围肌群及软组织(斜方肌、三角肌、肩胛提肌等);b.动作要点:交替耸肩时胯部和腰部尽量保持稳定;腰部:a.训练部位:腰椎、髋关节及核心肌群(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竖脊肌群、腘绳肌、腓肠肌等);b.动作要点:前下腰手扶地同时会拉伸身体整体后侧肌肉及筋膜,后背从侧面看应该是一条平滑曲线。

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1到3级

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1到3级

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1到3级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1、玩娃娃(压腿练习)2、点点头拍拍手(节奏练习)3、说句悄悄话(头的练习)4、小雨点(勾绷脚练习)5、小星星洗澡(手位练习)6、蜗牛(胯的练习)7、我们不怕大野狼游戏(平踏步练习)8、表情秀(表情与节奏练习)9、超级变变变(空间方位游戏)10、玩具熊(再见曲)一、玩娃娃(压腿练习)1、训练目的训练腿的柔韧性.2、主要动作及要求a、扩指:五指最大限度张开。

b、勾绷脚:勾脚脚尖最大限度的勾起,脚跟往远蹬,脚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绷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造型。

c、坐压前腿: 双腿前伸坐于地面,身体由直立向前折叠俯于腿上,后背尽量保持平直。

3、节奏准备位置:身向1点,正步位绷脚伸坐,指尖体侧点地。

准备音乐:⑴ ―8 保持准备位姿态第一段:⑴ ― 1 双手肩前扩指2 肩前团手3―4 双手肩前扩指5-6 前压腿7-8 还原至准备位置⑵ ― 1-2 双勾脚3―4 双绷脚5-6 前压腿7-8 还原至准备位置第二段:⑶― 1-4 吸腿抱团身5-8 还原至准备位置第三段:⑷―⑸ 重复⑴―⑵动作4、提示a、肩前扩指时手肘靠近身体,扩指时要有力度。

c、舞蹈时要让孩子边唱边舞,提高孩子学习舞蹈的热情。

5、歌词这是娃娃小手拍拍拍,这是娃娃小脚踏踏踏。

二、点点头拍拍手(节奏练习)1、训练目的通过点头、拍手、点肩的动作,训练孩子的节奏与节拍2、主要动作及要求点头:头部重拍向下,强调力度拍手:双手五指并拢,胸前拍手点肩:大臂架平,双手手指点肩旁按手:大拇指分开,四肢并拢,掌心向下,按于斜下手位握手:两人手心手背相握3、节奏准备位置:3,7点双人相对,正步位,双手旁按手位准备音乐:⑴ ―⑵ 保持准备位姿态第一段:⑴― 1―4 点头三次5―8 重复⑴1―4动作⑵― 1―4 拍手三次5―8 重复⑵1―4动作⑶― 1―2 点头两次3―4 拍手两次5―8 重复⑶1―4动作间奏动作:⑷― 1―4 掌心朝下,两手打开至旁按手位第二段:⑸― 1―4 点肩一次5―8 重复⑸1―4动作⑹― 1―4 两人拍手,3点的人掌心朝上,7点的人掌心朝下。

第六单元 婆娑舞姿(3课时) 第一课时 《红色娘子军连歌》

第六单元  婆娑舞姿(3课时) 第一课时  《红色娘子军连歌》

第六单元婆娑舞姿(3课时)第一课时《红色娘子军连歌》一、教材分析: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故事取材于同名故事影片,后改编为芭蕾舞剧。

音乐吸收了海南民歌的音调素材,并融会了其他的民族音调,运用主题贯穿和交响化的戏剧手法发展创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音乐形象。

《红色娘子军连歌》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一首主题歌曲。

这首歌曲的旋律也是贯穿于全剧的主要主题旋律。

由于该曲鲜明的音乐形象和在群众中的广泛影响,又被应用于舞剧音乐。

因此《红色娘子军连歌》也可以认为它是影片《红色娘子军》的主题歌。

歌曲的旋律铿锵有力,节奏鲜明,具有进行曲风格,表现了红色娘子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勇敢坚强的性格。

二、教学目标:1、会演唱舞剧选曲《红色娘子军连歌》,体会歌曲的坚定和热烈的情绪,进而体会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的革命热情。

2、分别用柔和、抒情的,以及刚劲、有力的歌声演唱歌曲。

3、舞剧、芭蕾舞剧知识。

4、亲自体验芭蕾形体训练和舞剧的表演。

三、教学重点:学会并背唱《红色娘子军连歌》。

教学难点:尝试学习芭蕾片段、舞剧的表演。

四、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踢踏舞《大河之舞》录像。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舞蹈吗?踢踏舞。

2、播放第二个舞蹈《胡桃夹子》录像。

这个又是什么舞蹈呢?芭蕾舞。

(二)体验芭蕾舞手位,了解芭蕾舞的起源。

师:同学们跳过芭蕾舞吗?如果没有,我们先来学学芭蕾舞的基本手位,先来看看图解。

(播放幻灯片)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芭蕾手位。

师:同学们知道芭蕾舞的起源吗?师: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的宫廷,演员用足尖舞蹈,芭蕾(包括其它舞蹈)是最能表现情感、善于抒情的,但它又是最不能直接表现某种思想或者直接叙述一个故事的艺术。

后来我们国家也学习了这种高雅的舞蹈,创编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用芭蕾舞作为主要表演形式的舞蹈,比如《红色娘子军》,我们来欣赏这部舞剧的片段。

(播放录像)(三)学唱《红色娘子军连歌》师:同学们了解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吗?师: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故事取材于同名故事电影,后改编为芭蕾舞剧,在十年内战期间,在海南岛有一支共产党的工农红军——红色娘子军连。

浅析艺术歌曲《一抹夕阳》与歌曲《一抹夕阳》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

浅析艺术歌曲《一抹夕阳》与歌曲《一抹夕阳》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

浅析艺术歌曲《一抹夕阳》与歌曲《一抹夕阳》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摘要歌剧《伤逝》是我国第一部用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创作的中国民族歌剧探索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部具有探索意义的实验性作品,也是我国歌剧史上的第一部抒情歌曲,由音乐家施光南作曲,王泉,韩伟编词。

而《一抹夕阳》歌曲是歌剧《伤逝》中的主要曲目之一,是一首特别抒情的咏叹调歌曲,在歌剧中有着重要的表达意义。

本人结合本科阶段的学习,首先对于歌剧《伤逝》的剧情发展及其主要的音乐风格进行解释,通过歌剧的剧情来进行分析,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歌曲《一抹夕阳》的歌曲的情感表达。

其次,建立与音乐本身的基础上,对于这首歌曲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作品提出歌曲情感的展现,歌唱的技巧,歌曲节奏变化的演奏技巧。

了解歌曲《一抹夕阳》的创造背景与情感表达,再充分地分析歌曲的表达与演唱技巧,通过这样的研究来说明声乐气息运用在歌曲演唱中的重要性,利用声乐技巧与情感表达更好地来展现这个歌曲。

关键词:歌剧《伤逝》;歌曲《一抹夕阳》;施光南;剧情分析;艺术特征;演唱技巧;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and singing analysis of the art song "A Touch of Sunset" and the song "A Touch of Sunset"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and singing analysis of the art song "A Touch of Sunset" and the song "A Touch of Sunset"LE Jia-xinAbstract:The opera "Wounded Death"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Chinese National Opera exploration created by the first creative technique of Western opera in China, is an experimental work with exploratory significance, and is also the first lyric song in the History of opera in China, composed of musician Shi Guangnan, Wang Quan and Han Wei. and "A Touch of Sunset" song is one of the main tracks in the opera "Wounded Death", is a particularly lyrical aria song, in the opera has an important expression significance. I combined with the undergraduate stage of study, first of all, the opera "Wounded death" plot development and its main musical style to explain, through the opera plot to analyze, so a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song "A Touch of Sunset" song emotional expression.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music itself,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song, and combines the works to put forward the song emotion display, singing skills, song rhythm change playing skills. Understand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song "A Touch of Sunset", and then fully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songs and singing skills, through such research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vocal music use in song singing, the use of vocal skills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to better show the song.Key words: Opera "wounded Death"; Song "A Touch of Sunset"; Shi Guangnan; plot analysi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singing skills;目录引言 (1)一、歌剧《伤逝》的艺术体征 (1)(一)歌剧《伤逝》的创造背景 (1)(二)歌剧《伤逝》的剧情分析与艺术特征 (1)1.歌剧的剧情分析与情感表达 (1)2.歌剧《伤逝》的艺术特征 (2)二、歌曲《一抹夕阳》的艺术特征 (2)(一)歌曲的背景 (2)1.作者简介与创作背景 (2)(二)《一抹夕阳》所表达的情感与艺术特征 (2)1.歌词的意义与情感表达 (2)2.歌曲谱面分析 (3)三、分析歌曲《一抹夕阳》的曲式及演唱方法 (4)(一)《一抹夕阳》的歌曲结构 (4)1.呼吸分句与节拍的重要性 (4)2.感情的流动走向 (4)(二)《一抹夕阳》的演唱方法 (4)1.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4)2.形成良好的气息的重要性 (5)3.演唱中国歌曲咬字清晰的重要性 (5)4.注意演唱歌曲的完整性 (5)四、结论 (6)注释: (7)重要参考文献: (7)致谢 (8)引言当认识《一抹夕阳》歌曲时,正因为欣赏了歌剧《伤逝》时,我对这首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歌曲讲述了当时社会女主角在面对爱情的情感激发。

华彩中国舞蹈考级教材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1到3级

华彩中国舞蹈考级教材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1到3级

华彩中国舞蹈考级教材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1到3级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1到3级”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1—4 老师俯身向下,做正下位5—8 学生做正上位?— 1—4 还原?—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1—4 老师双手伸向左边,屈膝,左倾头15—8 学生双手伸向右边,屈膝,右倾头?— 1—4 还原?—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1—4 老师双手伸向右边,屈膝,右倾头5—8 学生双手伸向左边,屈膝,左倾头?— 1—4 还原?—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1—4 老师双手伸向旁斜上位5—8 学生双手抱肩,低头?— 1—4 还原?—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2?— 1—4 老师双手抱肩,低头5—8 学生双手伸向旁斜上位4、提示a、每一个方位第三次到位b、空间方位可以由老师在教学中自由变化5、歌词A ring, a ring o' roses,A pocket full of posies;Tishoo, tishoo,We all fall down.3十、玩具熊(再见曲)1、训练目的:在舒缓的音乐中为一节课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同时增进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教师之间的感情。

2、主要动作:a、飞吻::双手轻抚嘴巴b、心形手:指尖带动,经过从头两侧至头顶尖c、拥抱:双人相互搂抱,表示亲密,友好d、行礼:双手位于旁按手位,后背直立,屈膝低头3、节奏:准备位置: 正步位,体对3,7点方向双人拉手相对准备音乐:41—8 保持准备位姿态第一段:?— 1—2 低头亲吻双手3—4 双人对掌5—8 重复?1—4动作?— 1—4 拥抱5—8 回至准备位(还原是指回到上一个动作) ?— 1—8 重复?1—8动作?— 1—4 拥抱5—8 平脚碎步转至一点方向,双手落至旁按手位第二段:5?— 1—2 低头亲吻双手3—4 双手提至心形手5—8 重复1—4动作?— 1—4 双分手至旁按手位5—6 屈膝行礼7—8 还原?—(8) 重复?—?动作4、提示a、亲吻双手直接提起至心形手b、心形手要求手腕提起,指尖点头5、歌词6Teddy Bear Teddy Bear turn aroundTeddy Bear Teddy Bear touch the ground Teddy Bear Teddy Bear show your shoes Teddy Bear Teddy Bear that will doTeddy Bear Teddy Bear go upstairsTeddy Bear Teddy Bear say your prayers Teddy Bear Teddy Bear Switch off the light Teddy Bear Teddy Bear say good night中国舞蹈考级第二级教材责任编辑:金山71、膝盖脚指头 (勾绷脚练习)2、小铃铛 (脚位练习)3、娃娃 (胯的练习)4、咯咯咯 (头的练习)5、爱睡觉的加菲猫 (腰的练习)6、月儿 (手臂练习)7、蚂蚁掉进河里边 (腿与腰的练习)8、我是小小兵 (重心移动练习)9、大家来照相 (节奏与造型练习)10、小天鹅 (再见曲)8一、膝盖脚指头(勾绷脚练习)1、训练目的:勾脚与绷脚的动作形态与脚的灵活性训练。

浅谈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

浅谈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

浅谈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舞蹈演员借助肢体、面部表情、眼神等来塑造人物形象,舞蹈表演可以看做是形象塑造的艺术,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必定能有效地塑造人物形象,提现出舞蹈表演中的价值。

本文将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作为主要的探讨内容,主要从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要素、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要点等方面来阐述,以期通过论述能让舞蹈演员对于形象塑造更具理解,结合相关案例对表演者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进行分析,对于舞蹈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有借鉴性意义。

关键词:舞蹈演员;形象塑造;表演一、引言舞蹈表演主要以人物形象来反映现实,舞蹈表演是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作品,舞蹈特点决定了舞蹈演员必须掌握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要点,舞蹈演员要依靠形象速速来表达舞蹈的灵魂,舞蹈演员的人物形象塑造是否到位对于一部舞蹈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所以舞蹈演员更应该对舞蹈作品进行全面的熟悉和理解,舞蹈演员要通过动作、神态将舞蹈中人物的神情、心理、行为等进行描述,从而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达到生动形象的艺术效果,得以提高整段舞蹈的艺术价值。

而现阶段很多学生在舞蹈表演中存在人物形象塑造不到位、模仿痕迹强、没有突出人物情感的问题,因此,本文从文化艺术修养、表演者基本功、音乐节奏、生活体验等方面依次展开进行讨论,对于舞蹈演员提升舞蹈技艺水平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二、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要素形体和形态、形貌和神情,这四种形态是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主要展现出的内在要素,是舞蹈表演中审美价值塑造和形象塑造的两个基本要素。

(一)“形”是舞蹈表演中形象塑造的基础舞蹈艺术是利用编排加工的人物动作作为表现手段,舞蹈表演中要考虑到舞蹈的节奏、舞蹈构图、舞蹈表演中演员的形体塑造等来塑造人物形象。

因此,要塑造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首先应该要求舞蹈演员对于舞蹈要塑造的形象的体态、妆貌、肢体动作、流动线条等形体语言上有非常准确的把握。

舞蹈演员与要表达的人物形象在外形上要具有一致性,这样才能做到“以形动人”,若舞蹈表演中缺少了“形”作为艺术表现媒介,那么对于形象的表演是无法实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资料
仅供学习与参考一抹红舞蹈艺术鉴赏
苗族舞蹈《一抹红》是由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出演的作品,由李赟编导,作品以女子脸上的一抹红晕为线索,展现了当地送嫁女子的动人场景。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人会唱歌,人人会跳舞,几千年来,歌舞伴随着苗族的历史,生动地反映出苗族人民的生活。

苗族的歌舞,最富有山野味,古朴、粗犷的风格,最能表达他们真挚、纯朴的思想情操,也最能使人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真、善、美。

作品的开始以一位女子独舞为场景,舞台灯光较暗,背景乐中流淌着流水声,舞者随着乐曲的节奏,轻轻地扭动着胯部、摆动着上身绕圈而舞,时而弯腰低头,时而提臀抬头,模仿着各类动物的走姿,整个场景让我们看到了人与大自然的交融,也表现了当地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怀。

紧接着众多舞者尾随其后,动作整齐有序,随领舞者的动作以及曲调的变化舞动起来,其掀起裙子走路,像极了各种大小型鸟类在森林里活跃的悠然自在,她们以两膝的轻微伸屈并踏着节奏向前移动,下肢的颤动以及抬脚踹动,上身随之自然地摆动,显现了一种娴雅、端庄和温柔与潇洒。

随后,随着鼓声的出现以及节奏的变快,舞台灯光开始变得明亮起来,舞者们迅速地聚成一群,接着分为左中右各自开始不同的模仿不同动物的动作,其头部、腰部随着鼓声急速地扭动着,外围的姑娘低头,中间一位姑娘抬头,像极了当地妇女劳作插秧的样子。

于是,开始了以苗族当地语言为歌词配起了背景音乐。

舞者开始分为两批,先一低一高,随后一静一动,然后开始了同方向的身体转动,其以头顶为轴心,随后挺起,配上已有的翻身舞动就是当地自然场景“蚯蚓滚沙”、“滚地龙”的写照。

在这里,舞者由分到和,再由和到分,其步伐整齐有致。

接着,由一个竖排变成两两为主的队形,其手臂时而相互穿插,时而挥拳对打,是当地“芦笙拳”的形式。

随着洪亮有致鼓声的响起,姑娘们开始跳起了鼓舞,其横向排成队伍随着鼓声一边前进一边上下交替着摆动着两手臂,像极了当地的“踩鼓舞”,这种舞蹈主要是在每年春节和隆重传统节日用到。

之后,舞台灯光变暗,一位被男方挑中的姑娘开始自己的单人鼓舞,其舞蹈动作颇多,主要表现了日常生活中挖土、插秧、纺纱、织布的动作,其动作之娴熟,技艺之高超令人赞赏。

而后面的一群姑娘也不忘共同为其欢呼鼓励。

随后,独舞的人为其他舞者脸上涂上了一抹红色,这个红色象征着吉利和美好,大家开始为其送嫁,开始了以“大摆”、“小摆”、“细摆”三种为基本动作大幅度地展开了送嫁的过程。

舞者还围成圆圈、踏着顿抑分明、铿锵有力的鼓声前进,同时由0字圆转变为8字圆,其动作包含了对动物形态如“骑马”、“赶鸭”、“捕鱼”的模拟。

在场景的最后,看着那位出嫁的姑娘渐行进远,大家依依不舍,不少送嫁的人留下了眼泪。

深刻体现了当地人民质朴、自然、友好善良的内心本质。

该作品运用了模拟法,以舞蹈模拟生活中的特点,同时又有对比、变化法,在舞蹈动作中调动大小强弱、高低快慢,加深了作品的感染力;以组合、交织法,将多种类别、多种素材,充分利用舞蹈空间达到一种交织和交融的感觉。

总之,该作品将苗族生活中的自然风格、民风的淳朴善良,以及送舞时的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其舞台灯光,舞蹈音乐的合理融入也更加赋予了作品较大的魅力和感染力,也正是因为这种种因素,该作品能荣获荷花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