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保山市概况
我的家乡 保山

沿江湿地位于昌宁
漭水镇沿江村,距 县城东北22公里, 距漭水镇17公里, 距村委会3公里。湿 地四面环山,地处 2500多米的高海拔 地区。原有湿地56.7 公顷,据初步查看, 湿地最深处为5米, 平均深度2米,偶有 牲畜陷入其中不能
(四)、施甸县
1.野鸭湖湿地
施甸县野鸭湖
天然湿地景区,距
施甸县城16公里,
距姚关集镇2公里,
因湿地常年栖息着
野鸭,便称之为
“野鸭湖”。湿地
湖水面积680亩,湖
的岸边是万亩森林,
覆盖景区山峦、岛
屿,湖中青山倒映,
山、水、岛互为一
体,使野鸭湖湿地
素有“滇西小桂林”
之称。
姚关位于施
甸县南部,距县城
2.巴腊掌温泉
巴腊掌温泉位于龙 陵县城以北10公里 的香柏河两岸,这 一带温泉眼众多, 至少有上百孔,若 以“神奇”二字论, 当首推有着“奇汤 神水”之称的龙陵 巴腊掌温泉。巴腊 掌温泉的神奇,表 现在一个“变”字 上,许多泉池虽同 出一源,却如“龙 生九子,各有不 同”,它的水色、 水温、水热都各不 相同。
区位图
二、景区景点
保山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我们将从这四县一 区来介绍。
隆阳区 龙陵县 腾冲县 施甸县 昌宁县
(一)、隆阳区
1.卧佛寺 卧佛寺位于保山城以北 16公里的云岩山麓,寺 内因拥有中国最大的巨 型卧佛而闻名中外,卧 佛长6米,重达10吨, 据称是中国最大的玉佛, 始建于唐开元四年(公 元716年)。
2010年全国各区县GDP列表Excel

省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青海 青海 青海 青海 青海 青海 青海 青海 青海 青海 青海 青海 青海 青海 青海
省内排名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省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甘肃 陕西 陕西 陕西 陕西 武山县 成县 山丹县 临泽县 临夏市 高台县 皋兰县 环县 民乐县 徽县 古浪县 永靖县 天祝县 清水县 静宁县 合水县 肃北县 庄浪县 灵台县 通渭县 崇信县 西和县 礼县 岷县 合作市 正宁县 临夏县 张家川县 肃南县 渭源县 文县 宕昌县 玛曲县 康县 漳县 康乐县 广河县 夏河县 临潭县 东乡县 和政县 卓尼县 舟曲县 积石山县 阿克塞县 迭部县 碌曲县 两当县 神木县 府谷县 靖边县 定边县
县 化隆县 海晏县 尖扎县 茫崖行政区 贵德县 湟源县 门源县 乌兰县 兴海县 同仁县 玛沁县 都兰县 循化县 祁连县 贵南县 大柴旦行政区 同德县 泽库县 刚察县 河南县 杂多县 玉树县 囊谦县 曲麻莱县 称多县 治多县 班玛县 久治县 达日县 甘德县 玛多县 玉门市 庆城县 永登县 华池县 敦煌市 华亭县 榆中县 永昌县 靖远县 瓜州县 金塔县 陇西县 景泰县 会宁县 民勤县 甘谷县 泾川县 宁县 秦安县 临洮县 镇原县
原中共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

原中共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杨善洲(1927—2010),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27年1月生,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杨善洲同志是中共云南省委第二、第三、第四届省委委员,云南省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8年6月离休。
中国共产党党员。
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工作35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6年6月,杨善洲同志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
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2000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2002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04年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2010年5月5日,杨善洲同志把保山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的20万元特别贡献奖中的10万元捐赠给保山第一中学,另外10万元将捐赠给大亮山林场。
杨善洲同志于2010年10月10日15时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3岁。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坚守信念绿染大亮山——记保山市人大代表、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上)人们真正体会到杨善洲造林之举的功德无量是在这场百年一遇的旱灾中。
2010年春天,已持续半年的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群众的饮水变得异常困难,施甸县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们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场。
保山市地形气候、水文、资源、能源

保山市地形气候、水文、资源、能源1.气候:保山属低纬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
气候类型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共7个气候类型。
其特点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均气温为14—17°C;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年降雨量700—2100毫米。
保山是“春城”。
保山城依山骑坝,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5°C,最冷月平均气温8.2°C,最热月平均气温21°C,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
2.地形:保山市地处横断山脉滇西纵谷南端,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坝区占8.21%,山区占91.79%。
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倾斜,最低海拔535米,最高海拔3780.9米,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
最高点为腾冲县境内的高黎贡山大脑子峰,海拔3780.9米。
最低点为龙陵县西南与潞西市交界处的万马河口,海拔535米。
在群山之间,镶嵌着大小不一的78个山间盆地,最大的保山坝子,面积149.9平方千米。
3.水文:保山市河流分别属于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三大流域,均为国际河流。
伊洛瓦底江流域的大盈江和瑞丽江两大水系干流发源于保山市西北部,澜沧江和怒江干流为过境河流。
保山市境内集水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6条,集水面积在100~1000 km2之间的河流43条,主要支流中右甸河属澜沧江流域,勐波罗河和大勐统河属怒江流域,槟榔江为大盈江上游,龙江(龙川江)为瑞丽江上游,叠水河大盈江左岸支流南底河上游。
4.矿产资源: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铁、钛、铅、锌、锡、铜、铍、硅藻土、硅灰石、硅石、高岭土、大理石等27种。
其中:龙陵勐糯铅锌矿储量245万吨;腾冲铁矿储量6585万吨(低硫低磷,平均品位45—50%);腾冲硅藻土储量4.7亿多吨;腾冲硅灰石储量1.3亿吨;腾冲高岭土储量1700万吨;龙陵硅石储量1385万吨;保山坝钛铁矿储量528万吨;龙陵镇安煤矿储量1.14亿吨。
2010年普洱市县区经济综合实力参考数据

2010年普洱市县区经济综合实力参考数据一、2010年生产总值与人均生产总值普洱市全市生产总值247.3亿元,人口254.29万人,人均生产总值9725.12元1、思茅区生产总值53.67亿元,人口29.65万人,人均生产总值18101.18元2、景谷县生产总值40.9亿元,人口29.17万人,人均生产总值14021.25元3、宁洱县生产总值22.42亿元,人口18.57万人,人均生产总值12073.24元4、江城县生产总值11.85亿元,人口12.15万人,人均生产总值9753.09元5、镇沅县生产总值17.12亿元,人口20.86万人,人均生产总值8207.09元6、景东县生产总值28.82亿元,人口35.95万人,人均生产总值8016.69元7、孟连县生产总值10.08万元,人口13.55万人,人均生产总值7439.11元8、墨江县生产总值24.81亿元,人口36.05万人,人均生产总值6882.11元9、澜沧县生产总值26.40亿元,人口49.19万人,人均生产总值5366.94元10、西盟县生产总值4.49万元,人口9.13万人,人均生产总值4917.85元二、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89元1、宁洱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45元2、景谷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78元3、思茅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49元4、景东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16元5、澜沧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00元6、镇沅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00元7、孟连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2元8、江城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45元9、西盟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47元(注:无墨江县数据)三、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普洱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456元1、思茅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983元2、景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903元3、景东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491元4、宁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362元5、镇沅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138元6、孟连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675元7、墨江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447元8、澜沧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96元9、西盟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49元10、江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812元四、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思茅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亿元2、景谷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668亿元(未剔除糯扎渡水电站耕地占用税7700万元)3、景东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9亿元4、澜沧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1亿元5、宁洱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亿元6、墨江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4亿元7、镇沅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亿元8、江城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844万元9、孟连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91万元10、西盟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699万元五、2010年县区经济综合实力参考排名1、思茅区2、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3、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4、景东彝族自治县5、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6、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7、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8、墨江哈尼族自治县9、澜沧拉祜族自治县10、西盟佤族自治县。
原中共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

原中共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杨善洲(1927—2010),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27年1月生,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杨善洲同志是中共云南省委第二、第三、第四届省委委员,云南省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8年6月离休。
中国共产党党员。
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工作35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6年6月,杨善洲同志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
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2000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2002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04年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2010年5月5日,杨善洲同志把保山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的20万元特别贡献奖中的10万元捐赠给保山第一中学,另外10万元将捐赠给大亮山林场。
杨善洲同志于2010年10月10日15时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3岁。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坚守信念绿染大亮山——记保山市人大代表、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上)人们真正体会到杨善洲造林之举的功德无量是在这场百年一遇的旱灾中。
2010年春天,已持续半年的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群众的饮水变得异常困难,施甸县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们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场。
201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概况

201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概况来源:云南年鉴2011(第26卷)2011-11-11 11:02:00 行政区划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南延山脉纵谷地带、云南省西北部,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腹地。
东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南接保山市,北靠西藏自治区察隅县,西与缅甸接壤。
国境线长449.47千米。
总面积1.47万平方千米。
辖泸水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有29个乡(镇)、256个村委会、13个社区居委会。
州府所在地泸水县六库镇距昆明614千米。
人口2010年末,全州户籍人口51.8万人,增长0.25%,其中泸水县17.3万人、福贡县9.71万人、贡山县3.6万人、兰坪县21.2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9‰。
自然资源怒江州自然和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特殊的地质地貌以及生物物种多样性构成雄奇险秀的自然风光,多民族和谐共处造就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使怒江拥有了“人类文明处女地、自然地貌博物馆、生物物种基因库、民族文化大观园”的美誉。
水能资源:境内拥有世界级的水能资源,境内江河纵横,有汹涌澎湃的怒江、澜沧江、独龙江,还有180多条支流,水资源总量占云南省的47%,水能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4200万千瓦。
矿产资源: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或探明的矿种有铅、锌、铜、铁、锡、钨等28种、矿床点294个床(点),其中兰坪金顶凤凰山3.2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蕴藏着世界三分之一的锌矿,六分之一的铅矿,是目前已探明的中国最大的铅锌矿床。
生物资源:地处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州内四山三江相间排列,形成高山峡谷地貌。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素有“动植物王国的明珠”、“世界物种基因库”之美称,境内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保护区内已知的高等植物有200多科,1000余属,3600多种;已发现的野生动物有488种。
旅游资源:境内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担当力卡山、云岭四山夹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相间排列,形成滇西北独有的“三江并流”风景区,形成怒江大峡谷、澜沧江大峡谷和独龙江大峡谷等峡谷景观。
保山市概况

保山市概况保山市,古称永昌,位于云南省西部,距省会昆明498公里。
东临大理,西接德宏,南与临沧接壤,北与怒江相连。
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67.78公里。
2000年12月撤地设市,全市国土面积19637平方公里,辖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市、龙陵县、昌宁县五个行政区划,2015年末常住人口258.1万,有世居少数民族13个。
保山为云南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公元前21世纪,保山的先民就在这里建立了哀牢国,西汉置不韦县,东汉永平12年(公元69年)设永昌郡,为当时全国第二大郡。
是古代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陆路大通道的重要连接点和历代中缅贸易的集散地。
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孕育了蜀汉时期云南郡太守吕凯、清代人称“王半朝”的三部尚书王宏柞、清末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辛亥革命元老、北洋政府代总理李根源、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等先贤圣哲。
保山年均气温14.9°C-17°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土地、森林、矿藏、水能、地热、天然气、旅游资源丰富。
全市森林覆盖率42.5%,地上植物2200多种,其中高等植物1400多种。
地下有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的铁矿、铅锌矿、硅藻土、硅灰石等矿藏,褐煤探明储量3.1亿吨,天然气远景储量260亿立方米。
澜沧江、怒江、龙川江穿境而过,水能理论蕴藏量为489万千瓦。
有170多个地热泉田,为全国第二大热气田,热能储量250万千瓦。
市内有以“世界动植物南北交汇走廊”、“物种基因库”的美誉,名扬世界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神奇壮观的腾冲火山热海(已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誉为世界第二大峡谷的怒江大峡谷,国家级保护区北海湿地,记载中国抗日军民丰碑和日军罪行的被称为“东方直布罗陀”的松山抗战遗址,南方丝绸古道等众多名胜古迹。
保山交通发达,有保山、腾冲两个民航机场,隆阳区、腾冲市、龙陵县通高速公路,施甸、昌宁两县通二级公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保山市概况来源:云南年鉴2011(第26卷)2011-11-10 09:27:00 行政区划保山市地处云南省西部,东与大理州、临沧市接壤,北与怒江州、西与德宏州毗邻,西北、正南同缅甸交界,国境线长167.78千米。
总面积1.96万平方千米,其中坝区占8.21%、山区占91.79%。
耕地面积占8.45%。
农业人口人均占有770平方米。
市政府所在地隆阳区,距省会昆明492千米。
2010年年均气温18.1℃,年均无霜期287天,年均降水量1779.5毫米。
全市辖隆阳区和施甸、腾冲、龙陵、昌宁4县72乡(镇)。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252.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77‰。
资源保山市是国家、省商品粮基地、国家糖料基地、优质香料烟基地、咖啡基地。
主要出口商品:咖啡、香料烟、茶叶、硅、锡、锌、玉石、核桃、蓄产品、粮食制品等100多个品种。
主要矿产资源有铁、锡、铅、锌、铜、镍、钴、钼、铀、汞、煤、硅藻土。
境内腾冲火山群是全国著名的新生代火山群,有各种温泉89处,是中国已知的第二大热气田,热能蕴藏量250多万千瓦。
有鸟类250多种,兽类50多种,是中国南方森林动物群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其中列为国家一类保护的珍禽异兽21种。
境内有植物2200多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桫椤、秃杉、楠木、香樟、大树杜鹃等。
经济综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2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80.5亿元,增长17.5%,第二产业增加值中,工业增加值59.3亿元,增长18.1%,建筑业增加值21.20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101.4亿元,增长13.5%。
三次产业结构为30.3:30.9:38.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1.6亿元,增长2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4亿元,增长21%;外贸进出口总额1.9亿美元,增长86.7%,超过年度计划目标76.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4元,增长9.3%,超年度计划目标0.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626元,增长16.2%,超年度计划目标6.2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3。
全市财政总收入35.26亿元,比上年增收9.57亿元,增长37.2%。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38亿元,增收5.57亿元,增长35.2%。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46.9亿元、228.7亿元,分别增长33.3%、25%;全年共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1.12亿元。
4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4.64亿元,贷款余额1.33亿元。
2010年,全市非公企业户数5.6万户,比上年增长11.4%;企业注册资金115亿元,增长34%;从业人员15.5万人,增长24%;上缴税金9.6亿元,增长18%;完成增加值101亿元,增长24%,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38.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45亿元,增长17%,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5%。
农业全年农业总产值132亿元,比上年增长8.5%。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666.67公顷,增长26%,累计达到10.99万公顷。
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07公顷、建成基本农田1066.67公顷。
全年争取国家和省补助农业资金4.62亿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3.5万人、农村学校饮水安全1.816万人、农村沼气建池1.1万口,乡村服务网点建设60个,林业棚户区危旧房改造499户、落实国家和省补助资金0.99亿元。
全年落实生猪和奶牛标准化养殖建设项目13个,补助资金1350万元;乡镇兽医站扩建项目1个,县级水生动物防疫站扩建项目1个,补助资金120万元;增粮工程建设项目4个,补助资金1259万元;大中型沼气池建设项目4个,补助资金748万元;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个,补助资金220万元;现代示范建设项目1个,补助资金300万元。
全年干支防渗加固20条,补助建设资金2530万元;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4个,补助资金567万元;水保及节水灌溉示范建设项目4个,补助资金1463万元。
工业全年工业总产值171.2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轻工业产值80.4亿元,增长31.5%;重工业产值90.7亿元,增长12.9%;国有工业产值2.8亿元,增长41.4%;集体工业产值4.7亿元,增长70%;股份合作制工业产值3亿元,增长88.4%;股份制工业产值99亿元,增长17.8%;三资企业产值8.6亿元,增长13%;个体私营等其他工业产值53亿元,增长21.9%。
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全市完成交通总投资53.82亿元,超额完成9.42亿元,超过“十五”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总和50.63亿元。
其中国家和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33.96亿元,地方交通项目投资完成19.87亿元。
至201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1712千米,建成区面积58.56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7.52平方千米,城镇化水平达30%,比上年增加1.73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建设及房地产业投资31.5亿元。
年内,全市“百项”重大建设项目(续建、新开工各50项)总投资601.9亿元,完成投资113.6亿元。
其中工业15项,投资12.4亿元;交通18项,年内完成投资35.7亿元;能源18项,投资15.8亿元;农业农村7项,投资5亿元;旅游基础设施11项,投资20.9亿元;城镇房地产21项,投资11.9亿元;社会事业7项,投资3.1亿元。
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8平方千米,比上年增长18%。
全年人工造林3.9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1.88%,城市建成区绿化率35.5%。
生态环保建设项目11个,补助资金4.56亿元;糖料基地建设项目1个,补助资金334万元;油茶产业发展建设项目1个,补助资金233万元。
落实在建水源工程补助资金1.63亿元;水文水资源及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建设项目6个,补助资金1083.03万元。
落实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补助264个点,补助资金2950.69万元。
落实贷款贴息项目3个,贷款贴息补助资金71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全市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1.7亿元,同比增长25.8%,投资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3%。
年内,自2008年以来新增的中央投资四批扩大内需项目323项,总投资13.05亿元;上半年下达计划的中央投资项目134个,总投资7.9亿元,地方配套资金已100%到位,项目已100%开工。
6月底后下达的中央投资项目16个,州市投资8185.5万元,项目已开工13个,开工率81.3%。
全年引进市外到位资金86亿元,增长32.6%,其中省外到位资金52.9亿元,增长45.3%,利用外资3365万美元,增长81.7%。
接待海内外旅游者62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0.8亿元,分别增长10.7%和30.9%。
扶贫工作年内,安排乡村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等以工代赈基础设施建设工程48件,实施示范项目2个,片区综合开发项目7个、单项道路和水毁工程4个、整村推进10个村。
建设中低产田改造415.33公顷、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740公顷、解决3100人饮水问题。
全市争取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资金861万元,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6个,安置270户1211人,建安居房1.08万平方米、基本农田139.33公顷、沟渠8.2千米、人畜饮水管道19.8千米,水池12个、新建和改扩建道路11.2千米、架设输电线路6.61千米、建节柴灶270眼;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3680户;在腾冲、龙陵县5个乡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片区综合开发项目9个,建设工程14件。
全年开发就业岗位1.68万个,城镇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人员1.1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6.92万人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
全年支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0.81亿元,保障对象4.36万人,支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72亿元,保障对象22.41万人。
教育2010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541所,在校学生47.75万人,教职工总数2.6万人。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7%,升学率99.19%;普通初中毛入学率112.35%,升学率71.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8.01%,高考上线率96.87%,幼儿入园(班)率68.67%,残疾儿童入学率96.14%,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99.71%。
学校校舍总面积341.85万平方米。
全年教育经费投入20.88亿元,比上年增加3.82亿元。
其中国家财政性投入18.96亿元,比上年增加3.25亿元。
全市人均教育经费投入826.27元。
拆除2008年锁定的中小学D级危房58.2万平方米,全年新建校舍24.2万平方米。
文化年内,完成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列入2010年度的19个文化站已开工建设。
建成或在建村文化室231个,累计建成文化室559个,覆盖行政村总数的61.2%。
累计建成农家书屋736个。
市县区7个公共图书馆、6个文化馆达标建设继续推进。
实施4193个自然村直播卫星工程,受益农户12.76万户。
建立“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售后服务网点61个,有效解决51万群众收听收看难问题。
全市专利申请67件,专利授权60件。
评出保山市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类3人,科学技术进步类77项。
卫生2010年,全市有卫生机构382个,有床位数6785张,职工总数6775人,卫生技术人员4422人,有执业医师1756人,执业助理医师336人,有注册护士1386人,药师(士)158人,技师(士)193人。
医院资产总值14.66亿元,负债总值50021.6万元,净资产总值9.66亿元。
年内,全市“新农合”参合农民累计213.88万人,参合率达96.02%,筹集参合资金2.99亿元。
启动实施3类9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实施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建设项目21个,已竣工8个,其余13个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市中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楼项目完工。
分两批实施的25个乡镇中心计生服务站项目已全部投入使用,44个计生服务站(所)、6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常年深入乡村开展生殖健康检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