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上册真假美猴王演示文稿1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真假美猴王》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真假美猴王》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参与歌曲演唱,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感受音乐的美妙;2.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音乐并表现出来;3.提高幼儿的听力水平,让他们能够理解音乐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和内容;4.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在集体中参与表演。
教学内容歌曲介绍《真假美猴王》是一首融合了中国传统故事和西方流行音乐元素的歌曲,旋律轻快欢快,非常适合幼儿演唱和表演。
教学步骤第一步:欣赏播放《真假美猴王》的音乐,让幼儿们静静地听一遍,让他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第二步:学唱1.进入正式教学环节,让幼儿们跟随老师唱几句前奏。
2.老师唱一句,幼儿跟唱一句,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
3.整合前奏和歌词,让幼儿连续演唱一遍。
第三步:练习动作1.教师将歌词和动作联系起来,让幼儿跟着动作做;2.整体练习两遍,让学生掌握动作的细节;3.分角色演唱加上动作,安排角色分配,老师指导幼儿们完成“真猴王”和“假猴王”的角色转换。
第四步:练习整合1.整合歌词、旋律和动作;2.分角色演唱。
3.加上小伴舞的表演。
第五步:表演展示1.安排表演,选择几位学生担任主角,其他学生配合伴舞;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表演,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小创意和改动;3.进行展示演出。
教学难点1.把握歌曲情感,让学生表现出来;2.整合动作和歌词,让学生能够跟着动作做;3.角色转换的部分,需要学生快速进行转换。
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歌词和动作;2.学生是否充分发挥个人特长,自主进行表演创意;3.学生在集体中的表现。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们学习到了唱歌和表演的基本技能,提高了他们的音乐鉴赏力和表现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进一步扩充教学内容,让幼儿能够多方面体验音乐的魅力。
真假美猴王PPT课件大班

作为一部充满神话色彩的作品,《西游记》蕴含了 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包括道家、佛家、儒家等思 想观念,以及民间信仰、地域文化等。
真假美猴王故事的传播与影响
故事情节的吸引力
真假美猴王的故事情节曲折离 奇,两个孙悟空的形象让人难 以分辨,这种独特的故事设定 吸引了许多读者和观众。
影视作品的改编
在听取了双方的陈述后 ,如来佛祖做出了判断 :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 心魔,只有通过修行和 内心的净化才能去除。
如来佛祖让孙悟空和六 耳猕猴一起回到唐僧身 边,继续西天取经的旅 程。
03
故事中的角色与情节
唐僧与他的三个徒弟
01
02
03
04
唐僧
故事中的主角之一,金蝉子转 世,西天取经的领导者。
大徒弟孙悟空
06
总结与思考
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80%
故事背景
讲述了孙悟空与六耳猕猴之间的 斗争,以及它们如何通过智慧和 勇气来解决问题。
100%
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 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 挑战,但只要我们有智慧和勇气 ,就能够克服这些问题。
80%
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用 智慧和勇气来解决问题,而不是 逃避或放弃。
真假美猴王ppt课件大班
目
CONTENCT
录
• 故事背景 • 真假美猴王的出现 • 故事中的角色与情节 • 故事的教育意义 • 故事的影响与传承 • 总结与思考
01
故事背景
唐僧师徒的西行之路
01
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路遇各 种妖怪阻挠。
02
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发生在这段旅 程中。
孙悟空的成长历程
幼儿园大班《真假美猴王》教案(精选6篇)

幼儿园大班《真假美猴王》教案幼儿园大班《真假美猴王》教案(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真假美猴王》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真假美猴王》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唐僧;孙悟空等角色的性格特征。
2、能细微的观察、分析、分辨人物之间的细微差别,能运用语言、表情、动作等创造性的表演。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2.道具:耙子、行李、钵、禅杖;头饰(猴子;观音菩萨;如来佛祖;唐僧)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播放课件)今天幼儿园里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瞧是谁?(孙悟空)怎么会有两个悟空呢?我给小朋友讲个故事《真假美猴王》二、看课件边讲故事边提问,初步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播放课件)提问:1.师父为什么赶走悟空?2.师父渴了,悟空回来后是怎么做的?3.真假悟空都请了谁来分辨他们?4.假悟空是什么变成的?5.故事里都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三.欣赏故事、学说角色对话,并启发幼儿用表情、动作创造性的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1.引导幼儿分辨真假悟空,并用动作、表情加以表现提问:是谁分辨出了假悟空?假悟空是什么变的?可以用什么动作、表情来表现它的狠毒?2.引导幼儿学说角色对话。
(1)悟空打死了强盗,师父会怎么批评他?(2)悟空端着水是怎么对师父说?师父是怎样回答?(3)师父不肯原谅悟空,悟空是怎么做的?(4)八戒和沙僧回来看到师父晕倒了是怎么问师父?师父会怎么回答的?(5)沙僧看到菩萨身旁的悟空,很生气,是怎么做的?菩萨又是怎么说的?(6)真悟空看到假悟空两人会怎样?(7)在如来佛祖面前假悟空怎么了,真悟空是怎么做的?四、引导幼儿用道具、语言、动作、表情表演故事。
分配角色,讲解表演规则五、结束活动老师戴上师傅的面具:徒儿们随师父继续去西天取经吧。
大班音乐公开课真假美猴王

大班音乐公开课真假美猴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音乐王国》第五章节《真假美猴王》。
该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一角色,通过歌曲、舞蹈等形式感受孙悟空的勇敢、聪明、机智等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和了解《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舞蹈表演,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真假美猴王》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进行合唱和舞蹈表演。
难点: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以及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投影仪、孙悟空卡通形象道具、音乐乐谱。
学具:幼儿舞蹈服装、头饰、孙悟空卡通形象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扮演孙悟空,为学生讲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孙悟空的兴趣。
2. 歌曲学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真假美猴王》歌曲,讲解歌词含义,让学生跟唱。
3. 舞蹈教学:教师示范孙悟空舞蹈动作,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练习。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舞蹈动作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集体表演:各组选出代表进行集体表演,其他学生伴奏。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真假美猴王》歌曲歌词、舞蹈动作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表演《真假美猴王》舞蹈,并录制视频。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将视频提交给教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推荐学生阅读《西游记》其他章节,了解孙悟空的更多故事,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同时,开展孙悟空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音乐王国》第五章节《真假美猴王》。
这个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和了解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通过歌曲和舞蹈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大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真假美猴王》

大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真假美猴王》一、教学目标1.理解《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内容,感受孙悟空的聪明才智。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会讲述故事。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性表演。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真假美猴王》2.玩具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角色模型3.画纸、画笔、颜料4.音乐:《猴哥猴哥》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孙悟空玩具,引导幼儿说出孙悟空的特点。
2.教师简要介绍《真假美猴王》的故事背景。
二、故事讲述1.教师讲述《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孙悟空与六耳猕猴的斗智斗勇。
2.讲述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三、角色扮演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角色(孙悟空、六耳猕猴、猪八戒、沙僧等)。
2.各小组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表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创意绘画1.教师出示画纸、画笔、颜料,引导幼儿绘制自己心中的孙悟空。
2.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孙悟空形象。
3.绘画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与鼓励。
3.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课后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幅关于孙悟空的绘画作品,并拍照分享到班级群。
七、教学反思1.在讲述故事时,要注意语速和语调,让幼儿更容易理解。
2.在角色扮演环节,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在课后作业环节,要提醒家长关注幼儿的表现,共同完成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和幼儿共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相信幼儿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加自信、勇敢地展示自己。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孙悟空最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吗?”“对了,是他的聪明和勇敢。
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是如何用智慧战胜假美猴王的。
真假美猴王PPT课件

孙悟空打杀强盗,被唐僧赶回花果山, 观音、玉帝、唐僧、阎王等无法 分辨,最后如来佛识破六耳猕猴,悟空 一棍将他打死,师徒团聚。
2020/1/15
8
六耳猕猴不甘心自己的失 败,加上他想独往西天取 经,赢得名声,修成正果。 于是,他三番五次地假扮 成孙悟空,以假乱真,迷 惑了唐僧。六耳猕猴有意 在唐僧面前杀伤小盗,让 唐僧误以为是悟空所为, 把他逐出禅门,自己就可 以乱中取利,趁机抢走通 关牒文。唐僧果然中计, 在大念了一通紧箍咒后, 要将悟空赶走。
六耳猕猴,假悟 空,无姓名,神通 与孙大圣一般无二, 变化成孙悟空。观 音、照妖镜等皆不 能识,传说的四大 灵猴之一。后被如 来佛祖说破原身, 被悟空一棍打死。
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 在击败了有意挑衅的六耳 猕猴后,继续向西天前进, 来到了西凉女国,唐僧等 前往王宫内换取通关牒文, 谁知女王见唐僧仪容俊美, 愿让位于唐僧,幸亏孙悟 空机灵乖巧,用计稳住了 女王,并乘机嫌得了通关 牒文,使师徒四人终于逃 离了西凉女国。
2020/1/15
5
孙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不改。 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不得 不去南海普陀,求助于观音菩 萨。但六耳猕猴自恃有一身通 天的本领,与悟空一直打上了 凌霄宝殿,玉皇大帝令他们二 人停止,但六耳猕猴竟然不服 从玉帝的命令,闹得玉帝也无 可奈何。真假美猴王一直厮打 到灵山。在佛法无边的如来面 前,六耳猕猴最终闹了个原形 毕露。唐僧师徒四人在战胜了 六耳猕猴以后,又踏上了去西 天取经的漫漫长路。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真假美猴王》教案

幼儿园大班韵律活动《真假美猴王》教案《真假美猴王》是一款适合幼儿园大班开展的韵律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幼儿感知和表达动物特征、培养幼儿音乐表演的能力。
下面是《真假美猴王》的教案:活动目标:1. 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幼儿感知和描述动物特征。
2. 培养幼儿音乐表演的能力,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和表演技巧。
教学准备:1. 腰鼓或鼓、收音机。
2. 舞台背景或装饰。
活动过程:一、热身(10分钟)1. 背景音乐放松整理身体: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摆动身体,放松筋骨。
2. 音乐游戏《咯咯叫》:教师模仿小鸡咯咯叫的声音,幼儿跟随一起模仿。
师生互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导入活动(5分钟)1. 准备一只玩具猴子,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描述猴子的特征,如尾巴、长腿、长嘴等。
2. 讲述《美猴王》的故事,简要介绍猴子的形象和故事中的情节。
三、音乐表演(15分钟)1. 分发腰鼓或鼓给每位幼儿,教师示范用腰鼓伴奏节奏,让幼儿模仿。
2. 分组演练: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由一位幼儿扮演美猴王,其他幼儿扮演跳舞的猴子。
教师示范动作,引导幼儿学习如何表演猴子的动作和韵律。
a) 手模仿猴子爬树的动作:幼儿伸直两臂,手掌合在一起,并向上伸直。
b) 腿模仿猴子跳跃的动作:幼儿弯曲双腿,轻轻跳上几下。
c) 手脚模仿猴子走猫步的动作:幼儿手脚交替敲地,模仿猴子走动的声音。
3. 音乐表演:每组依次上台表演他们所学的猴子动作和韵律,并边演边打鼓。
其他幼儿可以在舞台边鼓掌助兴。
四、总结活动(5分钟)1. 回顾活动内容,让幼儿分享他们的表演心得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猴子的特征,例如长尾巴、灵活的动作等。
活动延伸:1. 制作猴子面具:幼儿可以使用彩纸、颜料等材料制作自己的猴子面具,然后再进行音乐表演。
2. 听音辨真假:播放不同动物的叫声,让幼儿辨认出真猴子的声音。
活动评估:1. 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模仿猴子的动作和韵律。
2. 评估幼儿对猴子特征的描述和表演的参与度。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真假美猴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真假美猴王》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真假美猴王》,使学生了解生肖、了解猴子、了解“真假”概念;2.发展幼儿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3.让学生在参与中体味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1.故事《真假美猴王》的录音;2.PPT;3.每个学生一支铅笔和一本小练习本。
三、教学内容3.1 导入1.利用PPT播放生肖表,让学生读一读副标题“猴”的内容,并了解猴的相关知识;2.利用PPT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摆动身体,放松心情。
3.2 故事讲解1.播放故事《真假美猴王》的录音,让学生整体感受故事的情节和背景;2.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生词,如“玉帝”、“神通广大”等;3.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猴子的本领有哪些?”、“为什么猴子被封了?”、“美猴王最后怎么样了?”等。
3.3 情境演绎1.在小组内,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情节,演绎猴子和玉帝的对话;2.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编写自己的“美猴王”的故事。
3.4 语言练习和反思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整个故事的情节,让学生理解语法;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练习,练习单词和语法;3.让学生对这堂课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写下自己的收获、不足和改进方法。
四、教学要点1.教师要注意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感兴趣并能参与进去;2.教师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学生感悟故事中的道理和内容;3.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4.教师要注意“启发性”的演绎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针对幼儿园大班,通过“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以及一系列的导入、讲解和练习,让学生了解生肖、了解猴子、了解“真假”概念,以发展幼儿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课程的互动性十分强,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教师应该在教学时重视学生的语感,尝试在情境中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美。
另外,由于幼儿记忆力有限,教师在讲解时应该注意生词的数量和难易度,以便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