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中如何增强记忆 tdcs电刺激篇

睡眠中如何增强记忆 tdcs电刺激篇
睡眠中如何增强记忆 tdcs电刺激篇

睡眠中如何增强记忆?tDCS电刺激篇

文/ 博超同学审稿/ ChenLee yue li 熙祎编辑/shin当研发出假肢,让截肢的患者能够重新走路的时候,同样的科技就能用来为健康人进化升级,如果能够发现防止记忆力衰退的方法,同样的方法也能用来为年轻人增强记忆力,治愈与进化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医学一开始几乎总是要拯救那些低于正常下限的人,但同样的工具和知识也能用来超越正常的上限。《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数十年来,医学与神经科学在精神类疾病治疗上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比如说:用有创的DBS/深部脑刺激技术取代病灶切除手术来治疗癫痫,用无创的TMS/经颅磁刺激技术和tDCS/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通过刺激大脑皮层来缓解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反过来,临床上用于治病的技术,也可能被科学家搬进实验室,用于研究如何增强正常大脑的功能。近年来,类似的研究屡见报端,例如:2014年美国Newsweek 曾报道:Northwest大学研究人员用TMS增强正常人的记忆功能。2006年印度DNA(Daily News & Analysis)曾报道:德国Lubeck大学研究人员通过电刺激使正常人增强记忆。同年新华社也对做了相关报道:科普:睡眠时刺激大脑可能提高记忆力。我的上一篇文章提到,1924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发现睡眠能有效地减缓遗忘。经过多年的研究,科学家逐

步将睡眠的抗遗忘功能与睡眠早期的慢波睡眠联系在一起,研究发现清醒时存储在海马内的短期记忆,在慢波睡眠中会逐步向长期记忆存储中心-新皮层转移,而睡眠当中新皮层-

丘脑-海马的“交流对话”,即slow oscillation-spindle-sharp wave ripple同步振荡为此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便以2006年德国Lubeck大学的科学家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发布了一篇了文章:睡眠中调节慢波振荡增强记忆为例,阐述睡

眠中增强记忆巩固的方法。Question先前的研究中作者发现,在大脑皮层施加微弱的delta直流电流刺激,能增强皮层的

脑电振荡,而在慢波睡眠中,新皮层的慢波振荡以“从上到下”的方式驱动丘脑和海马同步活动,促进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不断转化。能否通过低频电刺激的方式,改变新皮层的慢波振荡,进而增强陈述性记忆巩固呢?Part 1 实验设计慢波睡眠中新皮层的慢波振荡频率为0.5-4Hz(delta波),主频率

为0.7-0.8Hz,在学习后的慢波睡眠中,通过微弱电流刺激

前额叶新皮层,改变新皮层的慢波振荡,探究慢波振荡改变与记忆巩固之间的联系。Part 2 实验流程医学生因为在学习中需要记忆很多知识的缘故,通常都有着出色的记忆能力,因此研究人员招募了一批医学生作为被试。实验分为刺激组和非刺激组,在研究人员的引导下,被试带上电极帽,睡前完成单词记忆任务(能用语言表达的)和程序性记忆任务(说不出但会做的),进入睡眠后第一个睡眠周期的慢波睡眠阶

段,刺激组接受微弱的0.75Hz电流刺激(人体完全感受不到),而非刺激组则只带电极帽不施加电流刺激。早上被唤醒后,被试接受记忆提取测试,评价记忆结果。Part 3 实验结果陈述性记忆任务中,刺激组与非刺激组在睡眠觉醒后记忆单词数均增多,但刺激组表现更好(4.77>2.08),而程序性记忆任务中,两组被试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别。与非电刺激组相比,电刺激组在电刺激之后的1小时内,睡眠结构发生改变,慢波睡眠和REM睡眠均显著增多,而浅睡眠减少。功率谱分析显示:0.5-1Hz的慢波、8-12Hz的慢spindle能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12-15Hz的快spindle能量则没有提升。Part 4 实验结论1.新皮层delta电刺激有效提升了海马依赖性的陈述性记忆,而与REM睡眠有关的程序性记忆,因其巩固不在慢波睡眠阶段进行,因此巩固没有得到增强。

2.新皮层delta电刺激有效增强了新皮层的慢波振荡,改变睡眠结构使慢波睡眠增多,加强了“新皮层-丘脑-海马”之间的交流对话,为慢波睡眠促进记忆巩固提供了实验依据。

3.慢波睡眠中新皮层的慢波振荡增强,会引发源自丘脑的spindle 振荡也随之增强,致使海马内存储的短期记忆向皮层存储的长期记忆转化增强,这为slow oscillation-spindle同步振荡增强记忆巩固提供了实验依据。而清醒和REM睡眠时新皮层振荡频率为4-8Hz(theta波),主频率为5Hz,能否通过theta电刺激改变慢波睡眠中新皮层的慢波振荡和REM睡眠

中新皮层的theta振荡,进而增强记忆巩固呢?2011年该研究团队又发表了另一篇文章,睡眠中theta电刺激抑制了记忆巩固。在被试学习后的睡眠中,早期慢波睡眠和睡眠后期REM睡眠阶段,用5Hz的微弱电流刺激前额叶皮层,研究theta刺激对慢波睡眠和REM睡眠的影响。陈述性记忆任务中,刺激组与非刺激组在睡眠觉醒后记忆单词数均增多,但刺激组表现更差(2.80在慢波睡眠中,theta电刺激导致刺激当时睡眠结构发生显著改变,慢波睡眠显著减少,而浅睡眠显著增多。电刺激之后的1小时内,慢波睡眠和浅睡眠结构逐步恢复到正常。功率谱分析显示:受theta电刺激影响,slow oscillation和慢spindle能量均发生不同程度降低,而停止刺激之后的1小时内,慢波和慢spindle能量先代偿性升高,再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功率谱分析显示:REM睡眠中theta电刺激诱发gamma频段的能量提升,这与学习过程中新皮层theta-gamma耦合现象一致。实验结论慢波睡眠中theta电刺激显著抑制了新皮层的慢波振荡,使海马依赖性的陈述性记忆巩固变差,REM睡眠中theta电刺激对程序性记忆没有显著影响。文章小结在慢波睡眠中用tDCS在新皮层施加低频电刺激,能增强新皮层slow oscillation,增强陈述性记忆巩固,而theta电刺激,会削弱新皮层slow oscillation,抑制陈述性记忆巩固。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团队都在积极研发研tDCS设备,由波音和通用公司共同持股

的HRL Laboratories和美国加州Thync公司都曾研发出商用可穿戴tDCS设备,但略显遗憾的是,因其使用安全可靠性未能得到广泛验证,目前国内外tDCS设备均未能通过医疗认证,而个人DIY tDCS设备和商用tDCS设备也常因使用不当,造成使用者皮肤烧伤、暂时性视力丧失等安全问题,因此需要谨慎对待。写在最后人类脑计划的终极使命“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经过一代代科学家的努力,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神经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使我们能进一步窥探大脑深邃的奥秘。

参考文献【1】Lisa Marshall, Halla Helgadottir, Matthias Molle & Jan Born, Boosting slow oscillations during sleep potentiates memory, Nature, 2006 , 444 (7119) :610

【2】Lisa Marshall, Roumen Kirov, Julian Brade, Matthias Molle, Jan Born,Transcranial Electrical Currents to Probe EEG Brain Rhythms and Memory

Consolidation during Sleep in Humans. Plos ONE, February 2011, Volume 6, Issue 2, e16905

【3】Matthew Walke, Why We Sleep, 2017

睡眠中如何增强记忆 tdcs电刺激篇

睡眠中如何增强记忆?tDCS电刺激篇 文/ 博超同学审稿/ ChenLee yue li 熙祎编辑/shin当研发出假肢,让截肢的患者能够重新走路的时候,同样的科技就能用来为健康人进化升级,如果能够发现防止记忆力衰退的方法,同样的方法也能用来为年轻人增强记忆力,治愈与进化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医学一开始几乎总是要拯救那些低于正常下限的人,但同样的工具和知识也能用来超越正常的上限。《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数十年来,医学与神经科学在精神类疾病治疗上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比如说:用有创的DBS/深部脑刺激技术取代病灶切除手术来治疗癫痫,用无创的TMS/经颅磁刺激技术和tDCS/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通过刺激大脑皮层来缓解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反过来,临床上用于治病的技术,也可能被科学家搬进实验室,用于研究如何增强正常大脑的功能。近年来,类似的研究屡见报端,例如:2014年美国Newsweek 曾报道:Northwest大学研究人员用TMS增强正常人的记忆功能。2006年印度DNA(Daily News & Analysis)曾报道:德国Lubeck大学研究人员通过电刺激使正常人增强记忆。同年新华社也对做了相关报道:科普:睡眠时刺激大脑可能提高记忆力。我的上一篇文章提到,1924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发现睡眠能有效地减缓遗忘。经过多年的研究,科学家逐

步将睡眠的抗遗忘功能与睡眠早期的慢波睡眠联系在一起,研究发现清醒时存储在海马内的短期记忆,在慢波睡眠中会逐步向长期记忆存储中心-新皮层转移,而睡眠当中新皮层- 丘脑-海马的“交流对话”,即slow oscillation-spindle-sharp wave ripple同步振荡为此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便以2006年德国Lubeck大学的科学家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发布了一篇了文章:睡眠中调节慢波振荡增强记忆为例,阐述睡 眠中增强记忆巩固的方法。Question先前的研究中作者发现,在大脑皮层施加微弱的delta直流电流刺激,能增强皮层的 脑电振荡,而在慢波睡眠中,新皮层的慢波振荡以“从上到下”的方式驱动丘脑和海马同步活动,促进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不断转化。能否通过低频电刺激的方式,改变新皮层的慢波振荡,进而增强陈述性记忆巩固呢?Part 1 实验设计慢波睡眠中新皮层的慢波振荡频率为0.5-4Hz(delta波),主频率 为0.7-0.8Hz,在学习后的慢波睡眠中,通过微弱电流刺激 前额叶新皮层,改变新皮层的慢波振荡,探究慢波振荡改变与记忆巩固之间的联系。Part 2 实验流程医学生因为在学习中需要记忆很多知识的缘故,通常都有着出色的记忆能力,因此研究人员招募了一批医学生作为被试。实验分为刺激组和非刺激组,在研究人员的引导下,被试带上电极帽,睡前完成单词记忆任务(能用语言表达的)和程序性记忆任务(说不出但会做的),进入睡眠后第一个睡眠周期的慢波睡眠阶

经颅直流电刺激多方面概述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 摘要: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利用恒定、低强度直流电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的技术。本文简要回顾其起源和发展,着重介绍其机制,以及安全性和应用,问题和展望。目前观点认为,经颅直流电刺激可能通过改变对大脑皮层神经元电学特性,对膜受体影响,以及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等途径发挥脑功能的作用。经颅直流电刺激作为一种新的,无创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研究中,为这样患者的康复带来新的希望。 关键词:经颅直流电刺激;机制;进展;应用 一、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简介 近年来,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于癫痫、慢性疼痛等疾病的关注越来越多,神经刺激技术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深部脑刺激(DBS)、经颅磁刺激(TMS)技术开始得到快速发展,其中有侵入式脑刺激(如DBS),和非侵入式脑刺激之分,非侵入式脑刺激有tDCS、TMS、低能激光、超声。本世纪以来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不断发展,逐渐成为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康复医学、神经病学的研究热点。主要应用领域涉及多种神经及神经类疾病。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Transcranial dirext-current stimulation)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利用恒定、低强度直流电(0-2mA) 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的技术[1]。tDCS 有两个不同的电极及其供电电池设备,外加一个控制软件设置刺激类型的输出。tDCS通过在头皮上特定区域放置电极,然后刺激器向大脑输送低强度的直流电来引起颅产生电流。此特定区域的颅电流则会基于不同类型的刺激而提高或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而神经元兴奋性则会引起大脑功能性转变。经颅直流电刺激仪如下图1所示。 图1.经颅直流电刺激仪 刺激方式包括3种,即阳极刺激、阴极刺激和伪刺激。阳极刺激通常能增强刺激部位神经元的兴奋性,阴极刺激则降低刺激部位神经元的兴奋性。已有样板

关于经颅磁刺激疗法

关于经颅磁刺激疗法 1、什么就是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Repetitive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经颅磁刺激就是一种非系统性(不经过全身血液循环得)、非侵入性得神经调节疗法,通过把相当于核磁共振强度得磁脉冲高度聚焦于大脑有关部位刺激神经细胞来达到治疗疾病得作用、 该技术自问世以来,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得应用。英国、德国、美国、丹麦、日本、以色列、中国等很多国家与地区应用该技术在更广泛得范围内进行诊断、治疗与科研项目。 2、经颅磁刺激疗法得机制就是什么? 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就是建立在生物电磁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得一门新 医疗技术。它就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强电流在线圈上产生磁场,然后磁场无创伤地穿透颅骨进入大脑皮层,并在相应得皮层引起局部微小感应电流,改变大脑皮层得膜电位促使大脑皮层产生相关得生理效应,比如激发神经介质得释放(如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使神经介质功能正常化,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3、经颅磁刺激能治疗哪类疾病? 经颅磁刺激主要用于难治性脑功能疾病得治疗,涵盖精神科、神经科、康复科。目前,经颅磁刺激用于抑郁症得疗效已得到了医学界得广泛认可,并通过了F DA认证、同时,每年都有上万篇TMS项目得文章发表,内容涉及TMS应用在精神领域对抑郁、幻听、神经性耳鸣、焦虑、睡眠障碍、强迫症等适应症得治疗;在神经领域得神经损伤后得康复、帕金森病、癫痫病得治疗等;在康复领域涵盖了各类精神、神经损伤后得功能恢复、康复后生活质量得改变等。 4、经颅磁刺激真得有效吗? 经颅磁刺激已有30年得发展历史,无数得科研及临床试验证明了其有效性。2 008年美国FDA批准经颅磁刺激治疗药物难治性抑郁症,并得到了全球神经科、精神科、康复科医生得广大认可、它目前就是美国FDA批准得唯一得非系统性非侵入性治疗抑郁症得疗法,尤其适用于曾经用过抗抑郁药物而疗效不佳得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平均已尝试过四种抗抑郁药,并且至少完成过一种完整用药疗程、在临床实验中,这样得患者平均每两位中就有一位获得显著症状改善,平均每三位患者中就有一位症状完全消失。 5、经颅磁刺激得优势在哪里?

良好的睡眠对记忆力非常重要

良好的睡眠对记忆力非常重要 新的研究显示:除了能帮助你恢复精力以外,睡眠还能显著地改善你的记忆,保 护记忆免受外界的干扰外。“睡眠对记忆的巩固作用非常大,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博士后、研究负责人杰弗里说。他们的研究结果发布在5月 2日在波士顿举行的美国神经科学年会上。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主要集中于睡眠对“陈述性”记忆的作用上,诸如特殊的事实、情节和事件。“我们的研究旨在了解睡眠是否对记忆的巩固有影响,特别是对事实、事 件和时间的记忆上。”杰弗里说。“我们已经知道睡眠对程序性记忆有帮助,比如学习 一个新的钢琴曲目,但是不能确定睡眠是否对百年来都在争议的陈述性记忆是否有帮助。” 这项研究涉及48名18—30岁的成年人,他们都有正常、健康的睡眠规律,没有 服用任何药物。他们被要求背记20组单词并在12小时后测验回忆,然后把他们分为 不同的环境组进行测试:在测验前睡眠组,测验前清醒组,测验前有干扰的睡眠组, 测验前有干扰的清醒组。清醒的两组在早上9点背记单词,在晚上9点年进行测验, 整日里保持清醒状态。睡眠的两组在晚上9点背记单词,然后睡眠,早上9点进行测验。另外,在测验前,睡眠和清醒各一组要求背记另一组20对单词进行干扰,然后和其他两组一起测验,以了解干扰(竞争性信息)对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睡眠对参 与者的回忆有帮助,即使受到了竞争信息的干扰后也是如此。 研究者发现,那些学习完单词后睡眠的人成绩最好,不管他们是否受到干扰,都 能成功地回忆多数的单词。没有受到干扰的睡眠组参与者回忆的单词组数比没有干扰 的清醒组多12%(94%比82%)。而受到干扰后,两组的差别就更明显了:76%比32%。“我们非常惊讶地看到,数据比率是如此鲜明的证实了我们的研究设想和努力。”杰弗里说。

2011刘盼、刘世文(综述)-经颅直流电刺激的研究及应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第15卷第39期 2011–09–24出版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September 24, 2011 Vol.15, No.39 ISSN 1673-8225 CN 21-1539/R CODEN: ZLKHAH 7379 经颅直流电刺激的研究及应用★ 刘 盼,刘世文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Liu Pan, Liu Shi-wen Abstract BACKGROUND: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 is a 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method, which is capable of modulating the excitability of targeted brain regions by passing a weak electric current through the cortex via two stimulating electrodes placed on the scalp. OBJECTIVE: We reviewed the basic principle, stimulus program, advantages and adverse effects and especially the application in stroke and spinal cord diseases. METHODS: The first author retrieved 1995/2011 PubMed database and Foreign Medical Journal Service. Key words were “tDCS,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stroke” in English and;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in Chinese. RESULTS AND CONCLUSION: Anodal stimulation increases cortical excitability in the stimulated brain tissue while cathodal stimulation decreases it. It is a kind of old research methods, although the research is intermittent. But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come a hotspot and has been made a lot of achievements. tDCS, a portable, safe, 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technique, which is capable of modulating the excitability of targeted brain regions, and especially a sham mode allowing controlled experiments 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is bring new hope for patient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At present, it has illuminated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enters clinical second test stage. Liu P, Liu SW.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yu Linchuang Kangfu. 2011;15(39):7379-7383. [https://www.360docs.net/doc/04577147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045771471.html,] 摘要  背景: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非侵袭性的刺激脑方法,利用弱的电流经颅刺激目标区域引起脑兴奋性的改变。 目的:回顾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的基本原理、刺激程序、优越性及不良作用及其在脑功能各个区域与脑卒中和脊髓神经系统 疾病中的应用。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5/2011 PubMed数据库及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检索词为“tDCS,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stroke;经颅直流电刺激,非侵袭性脑刺激”。 结果与结论:国外近十年的研究已经确立经颅直流电刺激应用于人类大脑皮质的有益效果,并基本确立了其刺激模式。阳极 刺激具有兴奋大脑皮质的作用,阴极刺激降低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阳极刺激和阴极刺激均 有有益的作用,阳极刺激对脊髓损伤的患者也有有益的效果。经颅直流电刺激作为一种新的,无创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被广 泛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研究中,为这样患者的康复带来新的希望。 关键词:经颅直流电刺激;脑卒中;康复医学;脊髓;神经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39.040 刘盼,刘世文.经颅直流电刺激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39):7379-7383. [https://www.360docs.net/doc/04577147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045771471.html,] 0 引言 早在11世纪人们就开始尝试利用电来治疗疾病,随着认识的发展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tDCS)技术逐步成熟,到目前为止,tDCS的临床疾病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果,如在神经病学方面:脑卒中和难治性癫痫[1-3];精神病学方面:慢性抑郁[4-5]、药物成瘾[1-6];纤维肌痛[7];脊髓损伤等[8-9]。 本文是Nitsche and Paulus等人近十年详细的研究,包括经颅直流电的作用原理、机制、调节参数、不良反应及应用性研究,尤其是在卒 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及脊髓神经系统的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由第一作者检索1995/2011 PubMed数据库及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 库。英文检索词为“tDCS,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stroke”,中文检索词为“经颅直 流电刺激,非侵袭性脑刺激”。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文章所述内容与tDCS激有关。 Norman Bethune Medical Schoo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 Jilin Province, China Liu Pan★, Studying for master’s degree, Norman Bethune Medical Schoo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 Jilin Province, China lp0535@https://www.360docs.net/doc/045771471.html, Correspondence to: Liu Shi-wen, Professor, Norman Bethune Medical Schoo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 Jilin Province, China liushiwen1947@ https://www.360docs.net/doc/045771471.html, Received: 2011-05-31 Accepted: 2011-06-30 吉林大学白求恩 医学院,吉林省长 春市130021 刘盼★,女,1984 年生,山东省滨州 市人,汉族,吉林 大学第一医院在 读硕士,主要从事 脑血管病的康复 研究。 lp0535@126. com 通讯作者:刘世 文,教授,吉林大 学白求恩医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21 liushiwen1947@ https://www.360docs.net/doc/045771471.html, 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8225 (2011)39-07379-05 收稿日期:2011-05-31 修回日期:2011-06-30 (20110531004/GW?W) 万方数据

达芬奇睡眠记忆训练法(最新)

以前在我的概念里提到天才想到的就是爱因斯坦我从小也超喜欢爱因斯坦,可是最近由于对达芬奇的了解天才在我的头脑中慢慢变成达芬奇了! 达芬奇睡眠法 画坛泰斗达·芬奇是一位刻苦勤勉、惜时如金的人,他创造的定时短期睡眠延时工作法甚为人们所称道。这一方法是通过对睡与不睡的硬性规律性调节来提高时间利用率,即每工作4小时睡15分钟。这样,一昼夜花在睡眠上的时间累计只有1.5小时,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工作。 前几年,意大利著名生理学家克拉胡迪奥·斯塔皮参照达·芬奇的方法,对一位航海运动员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类似睡眠试验。经测试,受试者的逻辑思维和记忆运算等能力均完好无损。这说明达·芬奇睡眠法不仅能满足机体代偿功能的需要,而且还预示着利用人体生理潜力的广阔发展前景。 然而,有趣的是,在20年前,一位画家就这一方法进行了亲身试验,证实了它的有效性。可是不到半年时间,他又回到正常的8小时睡眠上来。谈及个中原因,画家不无幽默地承认自己并非天才,更不知道这些多出来的时间该如何打发。 一个提醒:当你处于θ波时,你的大脑细胞会调整它的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比例。钠&钾离子的比例涉及到细胞渗透压和细胞间物质的传送。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处于β波,是一种轻微的紧张状态,这使我们的钠&钾离子的比例逐渐失衡,这就是引起我们感到疲劳的原因。一个段简短的θ波(5~10分钟)就可以恢复我们的钠&钾离子的比例平衡并让我们感到精神百倍。这也是小睡带给我们的好处。 转变为我睡眠的睡眠周期并不是一件难事,我是逐渐调整的。慢慢减少晚上的睡眠时间,并在傍晚设置一个小睡时间。小睡的时间只有2个选择,20分钟或90分钟。20分钟的小睡只让你进入第一个睡眠阶段,避免你进入更深的睡眠,使你醒来时精神百倍。 我个人小睡睡90分钟,只是因为我想要一个完整阶段的睡眠。我喜欢睡觉,我并不逃避它。对我来说,睡眠的时间表是很固定的。我享受着小睡的乐趣,我晚上的睡眠也很深(以前我睡得很浅,而且一天睡8、9个小时依然头昏脑胀),清醒而又舒畅。这就像吃一份丰富的大餐。你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去睡眠,又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醒来。一切都是那么的舒适与自然。

睡眠和记忆之间关系的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睡眠和记忆之间关系的研究 作者:宋国萍, 苗丹民, 皇甫恩 作者单位:宋国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北京军区467医院,石家庄,050800), 苗丹民,皇甫恩(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教研室,西安,710032) 刊名: 心理科学 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2004,27(6)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5条) 1.SMITH C Sleep states and learning: a review of the animal literature 1985 2.SMITH C;Conway JM;Rose GM Brief paradoxical sleep deprivation impairs reference, but not working, memory in the radical arm maze task 1998 3.Wilson MA;McNaughton BL Reactivation of hippocampal ensemble memories during sleep[外文期刊] 1994 4.Karni A;Tanne D;Rubenstein BS Dependence on REM sleep of overnight improvement of a perceptual skill[外文期刊] 1994 5.Roehrs T;Roth T Sleep-wake state and memory function[外文期刊] 2000 6.Kamphuisen HA;Kemp B;Kramer CG Long-term sleep deprivation as a game. The wear and tear of wakeulness 1992 7.Tononi G;Cirelli C The frontiers of sleep[外文期刊] 1999 8.STICKGOLD R;Hobson JA Visual discrimination learning: both NREM and REM are required 1998 9.uzsaki G The hippocampo-neocortical dialogue 1996 10.Hinton GE;Dayan P;Frey BJ The "Wake-Sleep"algorithm for unsupervised neural networks[外文期刊] 1995(5214) 11.Timothy R;Thomas R Sleep-wake state and memory function 2000 12.Forest G;Godbout R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performance and EEG spectral analysis in young adults 2000 13.Harrison Y;Horne JA Sleep loss and temporal memory 2000 14.Drummond SPA;Brown GG;Stricker JL Sleep deprivationinduced reduction in cortical functional response to serial subtration 1999 15.Drummond SPA;Brown GG;Gillin JC Altered brain response to verbal learning following sleep deprivation[外文期刊] 200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058 睡眠与记忆[期刊论文]-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1,18(4) 2.吴惠涓.赵忠新.黄流清.WU Hui-juan.ZHAO Zhong-xin.HUANG Liu-qing睡眠对记忆巩固及突触可塑性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9,8(4) 3.刘飞睡眠能为记忆"腾出空间"[期刊论文]-老年教育(长者家园版)2009(4) 4.高妍睡眠对于记忆巩固的影响[学位论文]2010 5.李洋.王得春.胡志安.LI Yang.WANG De-Chun.HU Zhi-An睡眠的记忆巩固功能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8,35(11) 6.张福康.侯一平.宋焱峰.刘向文.王德贵剥夺异相睡眠对大鼠空间参考记忆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临床康复

经颅磁刺激的治疗

▂▂▂▂▂▂▂▂▂▂▂▂▂▂▂▂▂▂▂▂▂▂▂▂▂▂▂▂▂▂▂▂▂▂▂▂▂▂▂ REHAB IN REVIEW https://www.360docs.net/doc/045771471.html, 《康复评述》 ▂▂▂▂▂▂▂▂▂▂▂▂▂▂▂▂▂▂▂▂▂▂▂▂▂▂▂▂▂▂▂▂▂▂▂▂▂▂▂ Volume 17 Number4 published by Physicians April 5, 2009 in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中文翻译由WHO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武汉)组织 本期由浙江省嘉兴二院顾旭东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李建华主任主译编经颅磁刺激对视觉忽略的作用 单侧视觉空间忽略(VSN)是脑卒中和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VSN的发生和后顶部皮层的损伤有关。一些研究表明:由VSN 引起的功能失用可能与未损伤侧大脑半球相对的过度活动有关。之前的研究证实:应用低频重复性经颅磁刺激作用于未损伤侧可以短暂地降低忽略的程度。此项实验想确定这个技术是否可以产生长期的和持续性的改善。 14个由右侧脑卒中导致的视觉空间忽略的患者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重复性的低频刺激, 15min/次,2次/天,疗程为2个星期。线圈被置于左侧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域。刺激强度逐渐增加,直至10次连续性的刺激中有5次刺激可以引出大约为50微伏的运动诱发电位,这时停止增加刺激强度。应用二等分和删除试验评估治疗效果,两个星期评估一次。 治疗前两个星期和治疗开始时,表现是没有差异的。这说明在干预之前疾病是没有进展的。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显著地得到改善(p=0.003)。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两个星期后是没有明显改变的(p=0.261)。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的删除试验分数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07)。但二等分试验两者是没有差异的(p=0.065)。 结论:这个初步研究证实,低频经颅磁刺激作用于未损伤侧大脑半球持续两个星期,可以显著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视觉忽略症状。( 王晶 ) Song W, et al. Low-Frequency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Visual Spatial Neglect: a Pilot Study. J Rehabil Med; 2009, February:41:162-165. 颅脑外伤后的骨折愈合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骨折愈合进程通常会有所改变。此项研究调查颅脑外伤和骨折愈合的关系。 17位患者被诊断为重度颅脑外伤合并长骨骨折,另24位患者具有相似的骨折,但不合并颅脑外伤。损伤后第一个星期,分四次进行C反应蛋白、碱性磷酸酶、钙离子和无机磷酸盐的检测,患者的血浆被加入到生长良好的骨祖细胞中。分别对所有的长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和放射学检查。 颅脑外伤患者的骨祖细胞增殖率在所有检测点均高于非颅脑外伤组。颅脑外伤患者愈合组织结合(p=0.01)和增加(p<0.01)的时间较对照组少两倍。格拉斯哥量表和愈合组织比率呈反比关系。 结论:这项研究表明,颅脑外伤及其严重性是和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增加愈合组织形成和增加骨祖细胞增殖是相关的。( 王晶 ) Cadosch D, et al. Humoral Factors Enhance Fracture Healing and Callus Formation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JBJS. 2009, February:91(2):282-288. 关于有症状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补充 骨关节炎(OA)是一种影响滑膜关节的常见疾病。OA 的解剖学特征是:软骨破坏、关节

快速眼动睡眠与学习记忆的关系研究

快速眼动睡眠与学习记忆的关系研究 研究背景 在20世纪,Aserinsky和Kleitman突破性地发现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睡眠),Aserinsky在实验中观察到人们在夜里大概每90 min就出现一次眼球来回转动且脑电活动增加,持续时间从睡眠开始时的几分钟到后来接近1 h,Kleitman发现在REM期叫醒的被试者比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期)叫醒的被试者更倾向说在做梦[1]。solms和Mark提出了REM睡眠(快速眼动睡眠)=梦的公式;Takeuchi和Tomoka等人利用ERP(事件关联电位技术)证明了REM睡眠与梦及其回忆程度有密切关系[2]。梦反映了记忆的活化和重组,这些记忆以及与记忆有关的东西可以在梦加工处理过程中进行修饰[3]。 实验设计依据 虽然睡眠对记忆有促进作用,牢固的记忆力发生在正常觉醒状态时,但还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许多记忆任务是否受REM睡眠的影响[3]。REM睡眠可是否以提高记忆,缺乏实验的验证,本实验通过REM睡眠剥夺和小鼠Morris水迷宫记忆实验,旨在探究REM睡眠对记忆的影响。 REM睡眠时,眼球在此阶段时会呈现不由自主的快速移动。并且梦境中跳跃性运动是眼睛在对记忆进行扫描[4]。但梦境和REM睡眠的

产生与眼球的转动是否有着密切的联系,缺乏实验的验证,本实验通过切断动眼神经,观察小鼠的表现,探究REM睡眠产生与眼球转动之间的联系。 最后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再根据前人实验的结论,达到探究快速眼动睡眠与学习记忆的关系的目标。 研究目标 1.探究REM睡眠产生与眼动之间的联系。 2.探究REM睡眠对记忆的影响。 研究内容 1.动眼神经切断后小鼠REM睡眠产生情况。 2. REM睡眠剥夺后,小鼠的落水次数的变化(REM睡眠产生次数的变化)。 3.小鼠动眼神经切断和REM睡眠剥夺后,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发生的变化。 实验设计 实验动物: 选择年龄、体重等生长状况相同的雄性小鼠40只。分别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每组10只,22℃恒温环境中饲养,开灯时间为早8:00,关灯时间为晚20:00。

经颅磁刺激疗法

经颅磁刺激疗法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关于经颅磁刺激疗法1、什么是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 ion, rTMS)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系统性(不经过全身血液循环的)、非侵入性的神经调节疗法,通过把相当于核磁共振强度的磁脉冲高度聚焦于大脑有关部位刺激神经细胞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该技术自问世以来,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的应用。英国、德国、美国、丹麦、日本、以色列、中国等很多国家和地区应用该技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诊断、治疗和科研项目。 2、经颅磁刺激疗法的机制是什么 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是建立在生物电磁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医疗技术。它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强电流在线圈上产生磁场,然后磁场无创伤地穿透颅骨进入大脑皮层,并在相应的皮层引起局部微小感应电流,改变大脑皮层的膜电位促使大脑皮层产生相关的生理效应,比如激发神经介质的释放(如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使神经介质功能正常化,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3、经颅磁刺激能治疗哪类疾病 经颅磁刺激主要用于难治性脑功能疾病的治疗,涵盖精神科、神经科、康复科。目前,经颅磁刺激用于抑郁症的疗效已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并通过了FDA认证。同时,每年都有上万篇TMS项目的文章发表,内容涉及TMS应用在精

神领域对抑郁、幻听、神经性耳鸣、焦虑、睡眠障碍、强迫症等适应症的治疗;在神经领域的神经损伤后的康复、帕金森病、癫痫病的治疗等;在康复领域涵盖了各类精神、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康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等。 4、经颅磁刺激真的有效吗 经颅磁刺激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无数的科研及临床试验证明了其有效性。20 08年美国FDA批准经颅磁刺激治疗药物难治性抑郁症,并得到了全球神经科、精神科、康复科医生的广大认可。它目前是美国FDA批准的唯一的非系统性非侵入性治疗抑郁症的疗法,尤其适用于曾经用过抗抑郁药物而疗效不佳的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平均已尝试过四种抗抑郁药,并且至少完成过一种完整用药疗程。在临床实验中,这样的患者平均每两位中就有一位获得显着症状改善,平均每三位患者中就有一位症状完全消失。 5、经颅磁刺激的优势在哪里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安全的物理治疗手段,疗效明确。相对于药物治疗,其起效快、副作用小,不易成瘾。由于它是非系统性疗法,所以不伴有用药常见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性功能异常、恶心、嗜睡、口干等。经颅磁刺激是门诊疗法,长期费用较低。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需麻醉镇静,可以完全保持清醒。相对于物理治疗,特别是电休克治疗,其安全性高、无痛苦、不会影响认知功能。 6、经颅磁刺激治疗有什么禁忌症吗 有癫痫发作史或强阳性癫痫家族史: 严重躯体疾病患者;

睡眠影响记忆巩固功能的研究进展_张晓雯_黄惠敏_潘晓黎

?综述? 睡眠影响记忆巩固功能的研究进展 张晓雯1黄惠敏2潘晓黎3 【摘要】 睡眠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其对记忆巩固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非快动 眼睡眠促进与海马相关脑区的陈述性记忆的巩固有关,而快动眼睡眠与程序性记忆高度相关,且非 快动眼睡眠与快动眼睡眠的协调对记忆巩固更为重要。慢性失眠患者容易出现记忆下降等认知功能 改变。本文就睡眠影响记忆巩固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睡眠;记忆巩固;失眠 Advances in the impact of sleep on memory consolidation Zhang Xiaowen1, Huang Huimin2, Pan Xiaoli3. 1Department of EEG, Dongping Branch,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aishan Medical College, People’s Hospital of Dongping, Tai’an 271500, China; 2Department of Neurology, Yinh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438, China; 3Department of Neurology,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Pan Xiaoli, Email: panxiaoli0708@https://www.360docs.net/doc/045771471.html, 【Abstract】Sleep is vital to the health of human.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slee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memory consolidation. 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 sleep is involved in consolidation of declarative memory related to hippocampus, while rapid eye movement (REM) sleep correlates with procedure memory. The coordination of NREM and REM suggests a more important impact on memory consolidation while insomnia impaired memory as well as other cognitive function. 【Key words】 Sleep; Memory consolidation; Insomnia 睡眠占据人类生命1/3左右的时间,睡眠和觉醒的昼夜交替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睡眠对人类的健康来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量研究证实,睡眠尤其是慢波睡眠对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恢复体力精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关注睡眠对记忆巩固的影响,新获得的短时记忆在转变为更稳定持久的长时记忆中,快动眼睡眠和非快动眼睡眠均有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一、记忆和睡眠的类型 1. 记忆的分类:根据信息储存和回忆方式,记忆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指与时间、地点有关的事实、情节和资料的记忆。它可以用语言陈述和非语言的映像形式保持在记忆中,这种记忆虽较快建立,但也容易忘记。陈述性记忆还可分为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前者指和时 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6.07.024 作者单位:271500 山东省,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东平分院东平县人民医院脑电图室1;200438 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神经内科2;200032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3通讯作者:潘晓黎,Email: panxiaoli0708@https://www.360docs.net/doc/045771471.html, 间、地点相联系的个人经验的记忆,后者指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陈述性记忆涉及的脑区较广泛,包括海马、丘脑、内侧颞叶、额叶和顶叶。程序性记忆也叫反射性记忆,是需要反复从事某种技能的操作和学习,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缓慢地保存下来的一种记忆。这种记忆一旦获得,不易忘却。它不上升至意识,也不能用语言表达,具有自主或反射的性质。它涉及的脑区包括新纹状体、苍白球、脑桥、小脑及一些与海马联系不密切的新皮质区域,所以,与内侧颞叶相关的遗忘症很少影响程序性记忆[1-2]。 2. 睡眠的类型:根据脑电图、肌电图等综合指标,可以将人类的睡眠分为两种状态: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或非快动眼睡眠(non-rapid-eye- movement sleep,NREM)和异相睡眠或快动眼睡眠(rapid-eye-movement sleep,REM)。正常成年人入睡后进入慢波睡眠期,根据脑电特征,分为Ⅰ~Ⅳ期。慢波睡眠Ⅰ期的脑电特征是α节律减少和呈现若干的θ波,Ⅱ期特点是在θ波的背景上呈现梭形波或纺锤形波。Ⅲ期、Ⅳ期呈现高幅低频的σ节律。Ⅰ~Ⅱ期是浅度慢波睡眠,Ⅲ~Ⅳ期是深度慢波睡

2018-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证实睡眠有利于学习和记忆。不仅是学习后的睡眠具有记忆巩固功-word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证实睡眠有利于学习和记忆。不仅是学习后的睡眠具有记忆巩固功 篇一: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证实睡眠有利于学习和记忆。不仅是学习后的睡眠具 有记忆巩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 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 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 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 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 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 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 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第四部分判断推理之四逻辑判断

一篇文章了解安诺宁经颅磁刺激治疗仪

一、安诺宁经颅磁治疗仪安全性 安诺宁经颅磁治疗仪根据病因制定的康复方案获得众多国家儿童科及神经内科专家的认可: 1、正弦波(输出波形为正弦波),波形更圆滑,更利于患者吸收; 2、磁场频率包含8个定频(1Hz,5Hz,10Hz,15Hz,20Hz, 30Hz,40Hz,50Hz,)和11变频(由8个定频交互组合而成),19种处方,治疗起来更有针对性; 3、主控芯片美国进口(性能更稳定,更安全)。 二、安诺宁经颅磁治疗仪工作原理

安诺宁经颅磁治疗仪应用低频,交变电磁治疗技术,采用重复的rTms刺激,配合治疗仪中多点电磁发生器,输出特定能量的负极性交变电磁,直接透过颅骨达到脑内较深层组织,作用在脑细胞和中枢神经上,有效改变细胞自身的膜电位,促使细胞轴突发生变化,改善脑细胞的代谢环境,增加损伤细胞的可恢复性,同时,干扰和抑制异常脑电、脑磁的发生和传播,促进脑功能的恢复,通过不同的频率来达到治疗和改善脑部疾病的功效,低频是抑制的作用,因其无痛,非创伤的物理特性,实现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虚拟地损毁大脑探索脑功能及高级认知功能与PET、FMRI、MEG,并称为“二十一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 三、安诺宁经颅磁治疗在儿童精神科的应用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Stimulation 简称TMS )于1985年由英国谢菲尔德大学Barker等人创立的一种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该技术具有功能方面的独特性和无创,无痛、操作简便及安全可靠等优点。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连续脉冲刺激,即重复经颅磁刺激 ( RepetiveTranscranal Magnelic Stimulation,简称rTMS)。 rTMS已经用于心理障碍、运动障碍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在精神科rTMS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焦虑障碍、多动症,自闭症、Tourette综合症等其作用机制是作用于神经网络,并对神经递质系统产生作用。美Quintana ( 2005)综述了rTMS用于治疗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的文献,认为对于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使用TMS也是安全的。

睡眠的意义

睡眠的意义 人的一生中,有将近1/3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睡眠和健康关系密切,睡眠不好,身体机能就会发生紊乱。很久以前,英国有一种非常残酷的刑法,他们让囚犯立正,睁大眼睛,不让囚犯睡觉,再强壮的男子也耐不过10天。即使不死,也会神情恍惚,处于癫狂状态。但人为什么要睡觉,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确切的答案。 一种观点认为,睡眠是从人类祖先从远古时期继承下来的一种原始本能。在远古时期,有一类动物掌握了以假死作为最后自卫的方式,在实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利用假死来迷惑对方,让自己躲过一劫。因为长期使用,假死的功能越来与强大,最后变成了定时睡眠。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想,缺少证据。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睡眠是为了帮助人们恢复体力,减缓身体的、精神的甚至是大脑的疲劳。这种观点也值得商榷,有科学家就对睡眠和体力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过实证研究,发现睡眠减少的情况下,并不直接影响到人的体力。而大脑有点类似于人的心脏,是一个“永动机”,不会因为人处于睡眠状态而休息的。最近十多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脑科学等研究的突飞猛进,人们对睡眠的作用也有了较多的了解,发现有很多种生理机能需要在睡眠状态下进行,睡眠具有修复,代谢和合成,发育,记忆巩固等功能。 睡眠有助于清除脑内代谢废物、从而恢复大脑活力。科学家最近在分子水平上对此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我们都知道,人体中的淋巴系统是一种自清洁系统,通过淋巴液将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清理掉。大脑也是人体代谢最旺盛的器官,脑细胞所产生的废物也需要有类似于淋巴液之类的液体“清洗”。在大脑内,还真的有这样一种液体。多数代谢产物由脑细胞排放到细胞间隙之间的组织间液中。而大脑的脑室会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一种叫脑脊液的液体,沿着脑室与脑室间的孔道不断输送,再运行到大脑表面。随后,脑脊液会沿着大脑表面动脉的间隙一直流入脑内的组织。期间,脑脊液与脑内细胞间液不停地交换,将由细胞产生并排到细胞间隙的“垃圾”带至脑静脉周隙,最后排出至脑外,完成一次“清洗”。人在睡觉时,脑细胞之间的间隙增大,脑脊液在脑细胞间的循环比醒着时加快很多,帮助大脑排出清醒时产生的垃圾。而完成这样一次清洗大约需要8小时左右的时间,与正常人的睡眠时间大体相当。如果你不睡觉,大脑就很难做这样的“清洗”工作,时间长了积累的“垃圾”多了,就会对大脑带来不利的影响。 早在公元1世纪,古罗马雄辩家昆体良就对睡眠与记忆的关系有过阐述,他说:“在睡了一觉之后,之前无法记住的内容突然间就清晰地出现在脑海中。很多人认为睡眠的过程正是导致人们遗忘的过程,但事实上,通过睡眠却恰恰可以加强我们的记忆。”近些年,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深入,睡眠能够巩固和增强记忆这一论述逐渐得到了证实。 我们知道,记忆是从各种感官传递过来的信息,刺激大脑中相关部位的神经元之后,这些神经元产生突触,促使相关的神经元产生联系,形成神经回路的过程,神经回路的保持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忆。记忆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记忆通常存储在大脑不同的部位,它们通过海马体建立起关联,使得我们对经历过、学习过的事情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记忆)。我们还知道,睡眠从浅睡眠到深度睡眠可以细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里,脑电图、眼球运动、肌张力、大脑皮质回路的神经调节、局部脑兴奋程度以及记忆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等都会有所差异。脑科学家研究发现,当人处于睡眠状态后,海马体会重新激活已有的记忆痕迹,并产生与记忆形成时完全一致的活动模式,也就是说,大脑神经元会长出新的突触,用于加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一些很需要或很重要的神经回路将得到保留和加强,而一些被认为是多余的记忆将被“擦掉”。而且,人在睡眠的不同阶段,大脑会激发不同区域的神经元,使得不同类型的记忆被重新激活和增强。如因视觉产生的记忆在人睡眠的所有阶段都会被激发,而运动顺序记忆的激发通常在由浅睡眠向深度睡眠过渡的过程中,运动适应记忆的激发则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