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骨折诊治新进展讲义文本版

合集下载

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诊治探讨

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诊治探讨
国急救医学 , 2 0 0 5 , 2 5 ( 6 ) : 4 6 3 .
【 3 】 王一镗 , 茅志诚. 袖 珍临床 急诊 手册 [ M 】 . 北京 : 中国医药科 技 出版
社。 2 0 0 4: 2 2 7 — 2 2 8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1 2 )
口角 歪斜 , 1 例 下唇 麻 木 , 2例 咬霹 兮 欠 佳 。 结论 开放 复位 坚 强
引固定保守治疗 ; 2 0 8 例予开放性复位坚强 内固定方法治疗。
2 结果
本组 2 1 6例患者经过 9个月 ~ 4年 随访 , x线显示 骨折 线
对位 良好 2 0 7例 ,治愈率达到 9 5 . 8 3 %。5例患者有张 口受限症 状, 其 中因 4 例钢丝结扎时固位状况不佳导致错位, 另1 例属未 及时配合治疗 。1 例患者在手 术后发生 口角歪斜症状 , 予 以营 养神经治疗 , 6个月后复查未恢复到正常状态。1 例患者下唇有 麻木症状 , 原 因为骨折线在颏孔位 置对颏神经产生损 害。2例
是老年人或原有 心血管疾病者 。如有反复 , 应及时处 理。
参 考文献
有时也 因治疗上失误导致死亡 , 对此应从 中吸取教训 。当
有机磷农 药 中毒并发 胃出血时 , 切勿减 少阿托 品用量 , 应在止 血 同时仍按有机磷农 药 中毒 常规 治疗 , 经长期 观察发现 , 常 规 使用 阿托 品治疗不会 加剧 出血 , 还有 可能抑制 胃蠕动 , 降低 门 静脉压力 , 减少 胃液分 泌 , 而对止血有益。 少数有机磷农药 中毒患者因脑细胞水 肿代 谢障碍 , 大脑皮 质 中枢呈高度抑制 状态 ,使皮 质下 中枢 失去对血管 神经 的调 节, 对阿托 品作用不敏感 , 阿托品化临床表现不 明显 , 而过度 使 用阿托品导致 阿托 品中毒。故在 临床 抢救过程 中, 应严 密观察 病情 , 区别原 中毒症状 还是药物 中毒 , 以免继续 给予大剂量 阿

下颌骨骨折教学课件

下颌骨骨折教学课件

9、活动无耐力—与手术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保持最佳的活动状态 护理措施:
1、评估病人的活动能力。 2、协助病人进行日常生活护理,以减少 能量消耗。
3、根据需要生活用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 方。
4、指导病人逐渐增加活动,术后当天卧 床休息,随后根据病情增加活动量。
10、语言沟通障碍—与颌间牵引固定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以改变后的沟通方
3、有营养不良的危险—与进食受限有关 预期目标:体重保持在正常水平。
护理措施: 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钙的流 质饮食(如牛奶、鸡蛋、骨头汤、瘦肉、蔬菜、 水果等)。 2、教会病人喂食的方法,将食物用搅拌机搅成 糊状,用大乳头的注射器连接吸管通过磨牙后将 食物注入患者口腔。注意速度要缓慢。饭后用温 开水冲洗。 3、注意餐具的清洁卫生。 4、注意观察患者体重变化。
2、焦虑—与疾病、手术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陈述舒适感增加。
护理措施: 1)认识到病人的焦虑,承认病人的感受,对病人表示理 解。 2)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消除病人的陌生感与紧张感。 3)耐心向病人解释疾病知识,消除病人的紧张和顾虑, 使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充分休息。 4)护理过程中,对病人表示关心,使病人感到放心。 5)及时了解病人的需要,帮助病人解决问题,鼓励病人 当产生焦虑时告诉护理人员。 6)进行手术治疗与检查时要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耐心的解 释。 7)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 松,听音乐等。
概述
下颌骨骨折是由于下颌骨受到 暴力外伤所致疾病。下颌骨位于 面部最突出的部位,是颌面骨中体积最大、面积 最大的,也是颌面骨中唯一能活动的骨骼,骨质 结构远较上颌骨致密,由于处于面下份的位置, 可接受多个方向的暴力,因而下颌骨骨折比较常 见。据有关资料统计,下颌骨骨折的发生率占颌 面部骨折的55%~70%。居颌面部骨折的首位。

口腔颌面部骨折的骨折稳定研究

口腔颌面部骨折的骨折稳定研究

口腔颌面部骨折的骨折稳定研究近年来,口腔颌面部骨折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

骨折的稳定性是骨折愈合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探索口腔颌面部骨折的骨折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和总结当前关于口腔颌面部骨折的骨折稳定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引言随着交通事故和人口老龄化增加,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骨折的稳定性对于临床治疗和患者康复非常重要。

而骨折的稳定性与骨折类型、治疗方式以及患者因素等密切相关。

因此,针对口腔颌面部骨折的骨折稳定性进行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骨折稳定性的评价指标骨折稳定性的评价指标有很多种,主要包括骨折间隙、骨折移位、骨折固定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

其中,骨折间隙和骨折移位是评价骨折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采用CT或X线片进行测量。

另外,骨折固定效果的评价也是骨折稳定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通过临床观察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

三、影响口腔颌面部骨折骨折稳定性的因素口腔颌面部骨折骨折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骨折类型、骨折部位、骨折程度等。

此外,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体质状况等也会对骨折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为了保持骨折的稳定性,医生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四、常用的骨折固定器材目前,常用的口腔颌面部骨折固定器材包括金属板、金属钉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金属板和金属钉具有刚性高、固定稳定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降解性强等特点,但使用范围较窄。

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和个体差异,医生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固定器材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五、骨折稳定性与治疗效果骨折稳定性直接影响骨折的治疗效果。

一般来说,稳定的骨折更容易愈合,术后恢复较快。

相反地,不稳定的骨折容易导致骨折间隙扩大、骨折移位等问题,延缓骨折的愈合时间。

六、新技术在骨折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技术也被应用于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治疗和研究中。

颌面骨折PPT课件

颌面骨折PPT课件
LOGO
第八章、颌面骨骨 折
1
❖ 常用片位 ❖ 1、华特位 ❖ 2、全景片 ❖ 3、颞颌关节位 ❖ 4、下颌开口后前位 ❖ 5、下颌升支侧位 ❖ 6、颧弓位 ❖ 7、鼻骨侧位
2
3
4
5
6
7
8
9
10
第一节 概 论
➢颌面骨骨折比较常见,约占全身所有骨 折的3.2~3.8%。
➢颌面骨外伤怀疑有牙及颌面骨骨折者均 需要X线检查。
23
❖ 1、颏部骨折
▪ 单发颏部骨折断端移位不明显或无移 位。
▪ 多发或粉碎性骨折,骨折端因附着于 颏棘的肌牵引向后下移位,或因颌舌 骨牵引向中线移位,而显示下牙弓变 窄。有时可伴有一侧或两侧髁状突的 间接骨折。
24
❖ 2、颏孔区骨折
▪ 单发性骨折多见,骨折线为纵形、斜 形;也可见粉碎性骨折,骨折分为长、 短骨折段。长骨折段主要受双侧降颌 肌群牵引向下内移位,短骨折段主要 受升颌肌群牵引向上前方并稍偏向内 侧移位。颏孔区骨折有时也可发生其 他部位的间接性骨折。
25
26
❖ 3、下颌角部骨折
▪ 多发生在下颌骨体部第三磨牙的远中 侧,可为间接骨折,也可由直接暴力 所致。骨折线一般由前斜向后下至下 颌角,或由后上至前下方。若骨折线 发生在咬肌、翼内肌附着之前,其骨 折段同颏孔区骨折。
27
28
❖ 4、髁状突骨折
▪ 为下颌骨升支部的好发部位,约占下 颌骨骨折的23%。髁状突骨折是指从 下颌乙状切迹水平向后至下颌升支后 缘以上任何部位的骨折。骨折可为一 侧髁状突,也可双侧同时发生。双侧 髁状突骨折伴移位时,下颌升支被拉 向上方,后牙早接触,前牙呈开颌状 态。
儿童时间要短些。而临床上在骨折1~2月后就 基本愈合。

《颌面骨折》课件

《颌面骨折》课件

颌面骨折的分类
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 上颌骨骨折、下颌骨 骨折、颧骨骨折等。
根据骨折程度可分为 单发性骨折、多发性 骨折等。
根据骨折线走向可分 为水平型骨折、垂直 型骨折、斜型骨折等 。
颌面骨折的病因
01
02
03
外力撞击
交通事故、跌落、打击等 外力撞击是颌面骨折的主 要原因。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患者的颌面骨结 构脆弱,容易发生骨折。
康复指导
提供详细的康复计划和指导,帮助患 者了解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
颌面骨折的康复护理
疼痛管理
口腔卫生护理
采取有效的疼痛控制措施,如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等,减轻患者的疼痛。
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清洁和 护理,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营养支持
定期复查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提供适当的饮食指 导和营养支持。
保护神经血管
在手术过程中需注意保护颌面部的神 经和血管,避免损伤。
04
颌面骨折的预防与 康复
颌面骨折的预防措施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公众对颌面骨折危害的认识,加强安全 教育,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疾 病,预防颌面骨折的发生。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增强身体抵抗力。
颌面骨折的并发症
感染
颌面骨折可能导致局部感染, 需要使用抗生素和定期清创治
疗。
神经损伤
颌面骨折可能损伤神经,导致 面部肌肉麻痹或感觉异常。
关节僵硬
颌面骨折后可能发生关节僵硬 ,影响张口和咀嚼功能。
面部畸形
颌面骨折可能导致面部畸形, 影响外观和咀嚼功能。

颌骨外科与AO内固定新进展(讲座二)——颌骨骨折治疗.

颌骨外科与AO内固定新进展(讲座二)——颌骨骨折治疗.

颌骨外科与AO内固定新进展(讲座二) ——颌骨骨折治疗分类号:R78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979(2000)01-0041-03TREATMENT OF JAW FRACTURE5 下颌骨骨折固定及其进展5.1 内固定手术的基本原则5.1.1 手术入路口内入路用于颏部、下颌体一般骨折;口外入路用于下颌角移位和粉碎性骨折;穿颊入路用于下颌角一般骨折;联合入路用于下颌角、升用Ernst结扎、牙弓夹板或螺钉行颌间牵引和暂角、升支及髁颈下骨折,应先行骨解剖复位,后作颌间牵引和固定。

5.1.3 坚固固定颏孔前骨折用两个下颌小型板或张力带加LC-DCP固定;颏孔后骨折用LC-DCP和/或下颌小型板固定;下颌角一般骨折用下颌小型板作张力带固定,严重移位及粉碎性骨折用LC-DCP加张力带或通用骨折板固定;升支、髁颈下骨折用两个下颌小型板固定;粉碎性骨折用通用型重建板固定。

5.2 下颌小型板系统固定下颌骨骨折1976年Champy基于生物力学研究详细阐述了下颌骨理想的固定路线(实际为张应力轨迹),并发展了下颌小型板固定系统(miniplate fixation system)。

他在最近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谈到,小型板固定不是绝对稳定性固定,允许微动存在(微动是临床不能分辨的动度),固定只是为了中和张应力,而允许功能性压应力传导,骨折为Ⅱ期愈合。

这种方法从本质上讲已不属于坚固固定范畴,而是一种稳定的,具有弹性的动力性固定(Stable-Elastic-Dynamic fixation)。

小型板固定为单层皮质骨固位,不会损伤下齿槽管,而且板易弯制成形,并按张应力轨迹放置。

颏孔后骨折一般用单板水平放在根尖下和下齿槽管之间固定。

颏孔前骨折要用两个板分别放在根尖下和下缘固定,两板间距不少于5mm。

下颌角骨折用单板作张力带固定时,由于稳定性不足,仅适用于有利型简单骨折。

升支及髁颈下骨折必须用两个小型板固定。

5.3 DCP和通用骨折板固定下颌骨骨折DCP加压固定是AO的专项技术,它可以使骨断面紧密接触,通过增加断面摩擦力获得最大稳定性,通用骨折板则依赖于植入体刚度获得稳定固定,两者的稳定性效果都是以消除骨折骨微动,中和所有功能负载为标准,这一点区别于下颌小型板固定。

口腔颌面外科颌骨骨折讲课文档

口腔颌面外科颌骨骨折讲课文档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非加压接骨板内固定 加压坚强内固定 小型接骨板坚强内固定
现在五十三页,总共一百零六页。
现在五十四页,总共一百零六页。
坚强内固定的方法和原理
拉力螺钉固定 面中部小型和微型接骨板坚强固定 下颌骨小型接骨板坚强固定 张力带固定 通用板和重建板支柱固定 可吸收接骨板固定
现在六十五页,总共一百零六页。
面中部小型和微型接骨板坚强固定
解剖和固定原理
面中部呈框架结构,上颌骨、颧骨、颧弓与颅骨合 为一个整体,具有广泛的承载面积,骨内应力线轨 迹不像下颌骨那样清晰,骨折固定更多的是考虑解 剖力柱结构的恢复。
现在六十六页,总共一百零六页。

颌骨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方法
颌骨骨折内固定位置 上颌骨
现在五十页,总共一百零六页。
颌骨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方法
开放坚强内固定适应证
明显移位的上、下颌骨骨折 无牙颌及萎缩的下颌骨骨折 感染的下颌骨骨折 多发性或粉碎性上、下颌骨骨折
现在五十一页,总共一百零六页。
颌骨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方法
接骨板材料
纯钛 钛合金 高分子材料
现在五十二页,总共一百零六页。
坚强内固定
表现为颅面分离、可合并颅脑损伤、耳鼻出血 或脑脊液漏。
现在十七页,总共一百零六页。
上颌骨骨折(Le FortⅠⅡ Ⅲ型)
现在十八页,总共一百零六页。
上颌骨矢状骨折
现在十九页,总共一百零六页。
上颌骨牙槽突骨折
现在二十页,总共一百零六页。
上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
2.骨折块移位 骨折块多随外力的方向而移位,或因重力
存留于体内的钛植入体被结缔组织包绕,不会产生 任何不良反应。
但是一旦植入体发生松动或污染,将变为异物,很 容易导致感染,必须取出。

口腔颌面部损伤课件口腔科演示文稿

口腔颌面部损伤课件口腔科演示文稿

按骨折段有无牙存留
第六十六页,共108页。
三、临床表现
下颌骨骨折 Fracture of Mandible
骨折部位
颏部骨折
颏孔区骨折 下颌角部骨折
髁状突骨折
第六十七页,共108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临床表现
下颌骨骨折
(一)骨折段移位
决定因素
Fracture of Mandible
骨折的部位 外力的大小和方向 骨折线的方向和倾斜度
第四十七页,共108页。
各类软组织损伤的处理特点
舌损伤
保持长度,纵形缝合;
分别缝合,以舌为主; 粗针粗线,深缝加褥氏。
第四十八页,共108页。
腭部损伤
其他部位损伤
各类软组织损伤的处理特点
第四十九页,共108页。
第5节 牙和牙槽骨损伤
Injury of Teeth and Alveolar Process
保护牙周膜)
3、 植牙:
4 、固定与调合:钢丝、牙弓夹板、尼龙丝结扎加釉质粘合剂
---调合(正中、前伸、侧方合无接触)
5、 术后处理:抗生素、饮食(流质一周—半流质—软食,
勿用患牙咀嚼)、1-1.5月拆除固定、定期
复诊(1周)
第五十三页,共108页。
三.牙折
分为冠折、根折及冠根联合折。
第五十四页,共108页。
症状: 牙的位置明显改变或脱落 处理: 保存牙为原则,复位或牙再植后固定
第五十二页,共108页。
牙再植术(replantation of tooth)
1、 牙的处理:NS冲洗干净——广谱抗生素(2.5%氯霉素)
中浸泡15-30分钟
2、 受植区的处理:彻底清理牙槽窝(清除异物、血凝块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