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题

合集下载

研究生考试资料医学统计学试题

研究生考试资料医学统计学试题

研究生考试资料医学统计学试题《医学统计学》试题1、将20名某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甲、乙两药治疗,测得治疗前及治疗后一个月的血沉(mm/小时)如下表,已知资料随机取自正态总体,且各样本总体方差齐性。

问(1)甲、乙两药是否均有效?(2)甲、乙两药的疗效有无差别?━━━━━━━━━━━━━━━━━━━━━━━━━━━━━━━━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药治疗前 20 23 16 21 20 17 18 18 15 19治疗后16 19 13 20 20 14 12 15 13 13 ━━━━━━━━━━━━━━━━━━━━━━━━━━━━━━━━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乙━━━━━━━━━━━━━━━━━━━━━━━━━━━━━━药治疗前 19 20 19 23 18 16 20 21 20 20治疗后16 13 15 13 13 15 18 12 17 14 ━━━━━━━━━━━━━━━━━━━━━━━━━━━━━━━━2、某医生欲比较甲、乙两药治疗动脉硬化的疗效,结果如下:两种药物治疗动脉硬化的疗效━━━━━━━━━━━━━━━━━━━━━━━━━━━━━━━处理治疗例数有效例数有效率(%)━━━━━━━━━━━━━━━━━━━━━━━━━━━━━━━甲药 71 52 73.24乙药 42 39 92.86━━━━━━━━━━━━━━━━━━━━━━━━━━━━━━━问两种药物的疗效有无差别?3、某医学院随机抽查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近视眼患病情况如下表,问两个年级的近视眼患病率有无差别?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近视眼患病患病率比较年级检查人数近视人数近视率(%)四年级28 2 7.14五年级14 5 35.714、已确诊肝癌患者100人,每个患者分别用甲、乙两法检测AFP,甲法阳性检出率为80%,乙法阳性检出率为70%,两法一致的阳性检出率为60%。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中的描述性统计主要用来描述()。

A. 总体参数B. 样本数据C. 个体差异D. 随机误差答案:B2. 在医学研究中,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样本量B. 控制偏倚C. 减少随机误差D. 提高治疗效果答案:B3. 下列哪种情况下,使用卡方检验是合适的?()A. 比较两个连续变量的均值B. 比较两个分类变量的分布C. 检验一个连续变量的方差D. 检验两个样本的一致性答案:B4. 在医学统计分析中,多元线性回归可以用来评估()。

A. 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B. 两个或多个变量对一个变量的影响C. 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D. 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答案:B5. 以下哪项是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疾病发生率B. 疾病死亡率C. 疾病预后D. 疾病流行趋势答案:A二、填空题1. 在医学统计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

答案:方差2. 为了减少样本误差,提高统计效能,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是________。

答案:分层随机抽样3. 在医学研究中,用于比较两个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

答案:独立样本t检验4. 用于评估医学治疗效果的统计指标是________。

答案:治疗效果差异5. 用于描述个体在群体中的分布情况的统计图表是________。

答案:直方图三、简答题1. 请简述医学统计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医学统计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它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临床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统计学可以帮助研究者正确设计研究方案,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其次,通过统计分析,可以评估治疗效果、疾病风险和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再次,统计学还能够识别和控制研究中的偏倚和误差,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最后,统计学方法在临床试验中尤为重要,它能够确保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为新药物或治疗方法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支持。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学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A. 所有可能的样本B. 所有可能的个体C. 研究中所关注的全部个体D. 研究中实际测量到的个体答案:C2.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的常用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假设检验C. 点估计D. 方差分析答案:C3. 以下哪个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标准差D. 众数答案:C4. 医学统计学中的“样本”是指:A. 研究中实际测量到的个体B. 所有可能的个体C. 研究中所关注的全部个体D. 所有可能的样本答案:A5. 以下哪个是医学统计学中的“误差”?A. 抽样误差B. 系统误差C. 随机误差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6. 以下哪个是正态分布的特点?A. 均数、中位数、众数相等B. 均数大于中位数C. 中位数大于众数D. 众数大于均数答案:A7. 以下哪个是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A. -1到1B. 0到1C. -∞到∞D. 1到∞答案:A8. 以下哪个是医学统计学中常用的非参数检验方法?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秩和检验答案:D9. 以下哪个是医学统计学中的“效应量”?A. 样本量B. 效应大小C. 标准差D. 信度答案:B10. 以下哪个是医学统计学中的“混杂因素”?A. 研究设计中的变量B. 研究中的误差来源C. 影响研究结果的外部因素D. 研究中的随机误差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医学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

答案: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用于检验研究假设是否成立的一个过程。

它通常包括零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

通过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决定是接受零假设还是拒绝零假设,从而支持或反对研究假设。

2. 解释什么是“置信区间”。

答案:置信区间是参数估计中用来表示估计值的可信程度的一个范围。

它给出了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内,我们相信参数的真实值有一定概率(如95%)会落在这个范围内。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复习题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复习题

医学统计学第一阶段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资料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是()。

A.白细胞计数B.患者治疗结果评定(治愈、好转、有效、无效)C.患者年龄D.住院天数2. 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3.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B.方差C.标准差D.四分位数间距4. 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到均数的面积为()。

A .95%B.50% C.97.5%D.99%5. 计算一群同质个体的体重的平均水平,选择()。

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四分位数6. 描述样本均数离散程度的指标,宜选择( B )。

A.标准差B.标准误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7. 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0到1.96的面积为()。

A.95% B.45% C.47.5%D.49.5%8. 计算一群同质个体的胸围的平均水平,选择()。

A.几何均数B.均数C.中位数D.四分位数9. 比较某地1~2岁和10~12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

A.极差B.四分位数间距C.变异系数D.方差10. 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从-2.58到0的面积为()。

A.95% B.45% C.49.5%D.47.5%11. 计算一群同质个体的收缩压的平均水平,选择( C )。

A.中位数B.几何均数C.均数D.标准差12. 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特征的分布是()。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任意分布D.正态分布13. 横轴上,正态曲线下从μ到μ+2.58σ的面积为()。

A.49.5% B.47.5% C.45% D.95%14. t分布曲线和标准正态曲线比较,()。

A.中心位置左移B.中心位置右移C.分布曲线平坦一些D.分布曲线陡峭一些15. 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A.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B.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C.总体中的任意一部分D.总体中典型部分16. 当样本量增大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题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题

2.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属于单向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属于双向方差分析。

3.前者变异拆分:SS总=SS组间+SS误差(或SS组内),后者变异拆分:SS总=SS区组+SS处理+SS误差。

故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得方差分析检验效能更高。

3、率和构成比有何不同?为什么不能以比代率?一、率和比例的概念不同1、率:又称频率指标,是某现象实际发生的观察单位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率的比例基数可以是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十分率等。

应该根据其在医学中的使用习惯来使用。

人口学指标如出生率,死亡率等习惯用千分率;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一般用万分率或十万分率;住院病人的病死率,床周转率等则常用百分率。

2、比例指标,通常计算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常以百分数表示。

二、率和比例的计算方法不同1、率的计算公式为:率=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KK为比例系数,可以为100%,10000/万,100000/10万等。

2、构成比=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100%二者说明的问题不同。

构成比只能说明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在全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不能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4.举例说明回归分析的用途:回归分析主要是研究两个变量间的数量依存关系的统计学方法。

例如欲研究血清胆固醇含量与舒张压间是否存在依存关系,可在某大学随机抽取20名成年男性,测得他们的血清胆固醇含量和舒张压,并对两者指标采用简单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可得是否存在依存关系。

5、简述非参数检验的优缺点,什么情况下会用非参数检验?优点:(1)对总体分布未做出任何假定,因此适用于任何分布的资料。

如严重偏态分布、分布不明的资料、等级资料或末端无确定数值的资料。

(2)易于收集资料、统计分析比较简便。

缺点:不直接分析原始测量值,从而有可能会降低它的检验效率。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上机试题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上机试题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上机试题时间:2014-12-15共4题,共100分1. 某医院病理科研究人体两肾的重量,20例男性尸解时的左、右肾的称重记录见下表,问左、右肾重量有无不同?表1: 20例男性尸解时左、右肾的称重记录编号左肾(克)右肾(克)1 170 1502 155 1453 140 1054 115 1005 235 2226 125 1157 130 1208 145 1059 105 12510 145 13511 155 15012 110 12513 140 15014 145 14015 120 9016 130 12017 105 10018 95 10019 100 9020 105 1252. 在评价某药物耐受性及安全性的I期临床试验中,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0名健康自愿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名,各组注射剂量分别为0.5U、1U、2U、3U,观察48小时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

试比较任意两两剂量间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有无差别?表2各剂量组48小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0.5 U 1 U 2 U 3 U36.8 40.0 32.9 33.034.4 35.5 37.9 30.734.3 36.7 30.5 35.335.7 39.3 31.1 32.333.2 40.1 34.7 37.431.1 36.8 37.6 39.134.3 33.4 40.2 33.529.8 38.3 38.1 36.635.4 38.4 32.4 32.031.2 39.8 35.6 33.83. 某神经内科医师观察291例脑梗塞病人,其中102例病人用西医疗法,其它189 例病人采用西医疗法加中医疗法,观察一年后,单纯用西医疗法组的病人死亡13 例,采用中西医疗法组的病人死亡9例,请分析两组病人的死亡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4. 某省卫生防疫站对八个城市进行肺癌死亡回顾调查,并对大气中苯并(a)芘进行监测,结果如下,试检验两者有无相关?表4 八个城市的肺癌标化死亡率和大气中苯并(a)芘浓度城市编号肺癌标化死亡率(1/10万)苯并(a)芘(卩g/100m3)1 5.60 0.052 18.50 1.173 16.23 1.054 11.40 0.105 13.80 0.756 8.13 0.507 18.00 0.658 12.10 1.20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上机试题1.某研究者为比较耳垂血和手指血的白细胞数,调查12名成年人,同时采取耳垂血和手指血见卜表,试比较两者的白细胞数有无不同。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医学统计学的目的是:A. 统计医学信息B. 分析医学数据C. 研究医学现象D. 应用数学方法答案:B2. 在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数据类型包括:A. 定量数据B. 定性数据C. 随机数据D. 假设数据答案:A、B3. 下列哪项属于描述性统计学的内容:A. 假设检验B. 变异系数计算C. 抽样分布D. 数据整理和展示答案:D4. 以下哪个指标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A. 均值B. 中位数C. 标准差D. 百分位数答案:C5. 进行医学实验时,其随机分组的目的是:A. 防止数据泄露B. 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C. 消除实验对象间的差异D. 提高实验效率答案:C二、填空题1.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________。

答案:小2. 法定代表人同意书中要注明_________。

答案:被代表人的姓名3. 在统计学中,p值代表的是__________。

答案: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4. 方差分析是用来比较__________。

答案:多个样本组间的均值差异5. 临床试验中的“安慰剂”是指__________。

答案:没有治疗作用的物质三、计算题1. 某药物在两组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组A的治愈率为70%,组B的治愈率为60%。

请计算治愈率之间的风险差异,并求出其相对风险和绝对风险减少率。

答案:风险差异 = 组A治愈率 - 组B治愈率 = 70% - 60% = 10%相对风险 = 组A治愈率 / 组B治愈率= 70% / 60% ≈ 1.167绝对风险减少率 = 组B治愈率 - 组A治愈率 = 60% - 70% = -10%2. 某研究人员对100名患者的收入进行调查,得到以下数据:平均收入为5000元,标准差为1000元。

请计算收入在(5000 - 1000,5000 + 1000)这一区间内的概率。

答案:根据正态分布的性质,收入在(5000 - 1000,5000 + 1000)区间内的概率为68%。

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练习题与答案

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练习题与答案

B. 甲县的肿瘤防治工作比乙县好
4
C. 甲县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乙县小
D. 甲县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乙县大
52.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感染率,但甲乡人
口女多于男,而乙乡男多于女,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
A. 分别进行比较
B. 两个率比较的χ2 检验
的界值( )。
A.大
B.小
C.相等
D.不一定
44.方差分析中变量变换的目的是( )。
A.方差齐性化 B.曲线直线化 C.变量正态化 D.以上都对
45.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方差分析可以用于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B.完全随机设计更适合实验对象变异不太大的资料
C.在随机区组设计中,每一个区组内的例数都等于处理数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 )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 )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范围内狮子的数量,若进行 100 次这样的抽查,其中的 95 次所得数据应在以下范围内( )。
A.5~195
B.80.4~119.6
C.95~105
D.74.2~125.8
63. 关于样本率 p 的分布正确的说法是:
A. 服从正态分布
B. 服从 χ 2 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编号:卷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适用专业:科学学位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学院 (系 ):考试日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统分题分30152530100签名得分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 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

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得评阅把每题的答案填入下表中:123456789101112131415A B C D B B A C C C B B C D B1、描述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以指标为好。

A. 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C. 中位数;D. 变异系数2、比较成人身高和儿童身高的离散趋势,宜用。

A. 标准差;B. 变异系数;C. 方差;D. 离均差平方和3、对于正态分布资料,X +1.96S,所对应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A. 95% ;B. 99% ;C. 47.5%;D. 49.5%4、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中位数适用于描述资料。

A. 最小组段无下限;B. 最大组段无上限;C. 偏态分布;D. 正态分布5、大,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小。

A. S X;B. S;C.CV;D. Q U—Q L6、某地 1992年随机抽取 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74g/L ,标准差为 4g/L ,则其 95%的可信区间为。

7、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所取第二类错误最大。

A. α =0.01;B. α=0.05;C. α =0.10;D.α=0.208、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结果, P<0.05 ,可认为。

A. 两样本均数不等;B. 两样本均数相等;C. 两总体均数不等;D. 两总体均数相等9、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P≤ 0.05,可认为。

A. 各样本均数不等或不全等;B. 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C. 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等;D. 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10、某地某年肝炎发病人数占总人数的5%,这是该地该年肝炎的。

A. 年发病率;B. 年患病率;C. 患病构成比;D. 患者平均数11、已知甲县人口较乙县年青,今欲比较两县死亡率的高低,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A.将两县的总死亡率直接比较;B.对年龄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两县总死亡率;C.将两县的总死亡率进行 t 检验后再比较;D.将两县的总死亡率进行χ2检验后再比较12、下面哪一点不是Poisson 分布的性质。

A. λ =σ2;B. 当λ≥ 20 时,近似正态分布;C. 可加性;D. 相互影响性13、χ2检验中理论数T 的计算式为。

A. n r (1 n c ) ;B. (1 n r ) n c;C. n r n c;D. n r n cN N N N14、已知两组计量资料方差不齐,可用检验。

A. t 检验;B. U 检验;C. F 检验;D. 秩和检验15、对一组既做相关分析又做回归分析的资料,有。

A. b=r ;B. t b=t r;C. b=a;D. r=1二、名词解释 (每题 3 分,共15 分 )得评阅1.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所有同质个体某实际值的集合。

2.变异:变异指的是同质个体中同一观察指标的个体观察值之间的差异。

3.抽样误差:由于个体变异和随机抽样的原因,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往往存在误差,称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为抽样误差。

4.第一类错误:拒绝实际上成立的 H0,这类“弃真”的错误称为第一类错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常用α表示。

5.参考值范围:参考值是指包括绝大多数正常人的人体形态、功能和代谢产物等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常数,也称正常值。

参考值范围是指在正常人群中,95% 对象的观察值范围。

三、简答题 (每题 5 分,共25 分 )得评阅1、简述计量资料统计描述指标体系。

①频数分布:频数表、频数图②集中趋势描述: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众数③ 离散趋势: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标准差、变异系数、方差2、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和随机区组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何者检验效能更高,为什么?1.完全随机设计没有把混杂因素(如年龄、体重等)考虑进去,而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设置区组而使得混杂因素在同一区组内均匀。

2.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属于单向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属于双向方差分析。

3.前者变异拆分:SS 总 =SS 组间 +SS 误差(或SS 组内),后者变异拆分:SS 总 =SS 区组+SS 处理 +SS 误差。

故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得方差分析检验效能更高。

3、率和构成比有何不同?为什么不能以比代率?一、率和比例的概念不同1、率:又称频率指标,是某现象实际发生的观察单位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 率的比例基数可以是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十分率等。

应该根据其在医学中的使用习惯来使用。

人口学指标如出生率,死亡率等习惯用千分率;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一般用万分率或十万分率;住院病人的病死率,床周转率等则常用百分率。

2、比例指标,通常计算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常以百分数表示。

二、率和比例的计算方法不同1、率的计算公式为:率=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KK 为比例系数,可以为100%, 10000/万 ,100000/ 10 万等。

2、构成比=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100%二者说明的问题不同。

构成比只能说明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在全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不能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4.举例说明回归分析的用途:回归分析主要是研究两个变量间的数量依存关系的统计学方法。

例如欲研究血清胆固醇含量与舒张压间是否存在依存关系,可在某大学随机抽取20 名成年男性,测得他们的血清胆固醇含量和舒张压,并对两者指标采用简单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可得是否存在依存关系。

5、简述非参数检验的优缺点,什么情况下会用非参数检验?优点:( 1)对总体分布未做出任何假定,因此适用于任何分布的资料。

如严重偏态分布、分布不明的资料、等级资料或末端无确定数值的资料。

( 2)易于收集资料、统计分析比较简便。

缺点:不直接分析原始测量值,从而有可能会降低它的检验效率。

满足参数检验要求的资料分析时应首选参数检验方法。

不满足参数检验要求的资料应选非参数检验。

适用以下情况: 1.分布不明的小样本计量资料; 2.等级资料; 3.不满足正态和方差齐性条件的小样本计量资料; 4.一端或两端是不确定数值(如<0.5、>5.0等)的计量资料四、计算分析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得评 阅22; u 0.05=1.96; u 0.01=2.58 )(参考界值: χ0.05, 1=3.84 ; χ0.01,1=6.63 1、某地随机抽样调查了360 名健康成年男性的红细胞数,得均数为4.66×1012/L ,标准差为 0.58 ×1012/L 。

请问:①该地健康成年男性红细胞数的均数是多少?②测得某成年男性的红细胞数为 4.00 ×1012/L ,该男性红细胞数是否正常?解:①正常人红细胞数是服从正态分布,此次抽样的样本量为360,大于 100,故近似标准12/L正态分布。

x- u 0.05 ×S x =4.66×10 12-1.96× 0.58 ×1012/√ ̄ 360=4.60 ×1012/Lx+ u 0.05×S x =4.66×10 12+1.96× 0.58 ×10 12/√ ̄ 360=4.72 ×101212)/L 。

该地健康成年男性红细胞数总体均数的 95%可信区间为( 4.60 ×10, ×104.72②H 0: μ=μ 0=4.66×1012/L ,即该男性红细胞数与该地健康成年男性红细胞数均数相等。

H 1:μ ≠ μ 0=4.66×1012/L ,即该男性红细胞数与该地健康成年男性红细胞数均数相等。

α=0.05u=( 4.00 ×1012- 4.66× 1012)/ (0.58 ×1012/ √ ̄ 360 ) =-0.02 ,查表得 P<0.05 。

按 α=0.05 水准,拒绝 H 0,接受 H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故该男性红细胞数属于不正常。

2、某医师在甲、乙两地各调查了 3 万人,观察食管癌的患病情况,结果甲地发现食管癌患者 30 人,乙地发现食管癌患者 20 人。

假定甲、乙两地人口年龄构成相同,问甲、乙两地食管癌患病率有无差别?( 10 分)解:由题意可得,甲、乙两地食管癌服从 Poisson 分布。

H 0: Π 甲 =Π乙 ,甲、乙两地食管癌患病率相等。

α=0.05H 1:Π 甲≠Π ,甲、乙两地食管癌患病率不等。

乙2=60000 ×( 30×29980-20×29970)2/ (30000×30000×50×59950) =2.001 查表得 P<0.05 。

按 α=0.05 水准,拒绝 H 0,接受 H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甲、乙两地食管癌患病率有差别,甲地高于乙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