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医学统计试题
《医学统计学》模拟试题

《医学统计学》模拟试题(供暨南大学全日制研究生用)编号:姓名专业:成绩:一、最佳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的()中)1. H0是β = 0B. β = 1 C. β> 0 D.β< 02. 0开始。
A. 线图条图 C.散点图 D.半对数线图3. 欲分析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EBV-VCA-lgG抗体滴度的平均水平,宜采用。
A.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4. 某地调查110名30~49岁健康成年男性的血清总胆固醇,得均数4.74(mmol/L)、标准差0.8816(mmol/L)和标准误0.0841(mmol/L)。
应根95%参考值范围。
±1.96×0.8816B. 4.74±2.58×0.8816±1.96×0.0841D. 4.74±2.58×0.08415. 从偏态总体抽样,当n足够大时(比如n>60),样本均数的分布。
仍为偏态分布 B. 近似对称分布近似正态分布 D. 近似对数正态分布6. 当n较大,p和1-p均不太小,如np和n(1-p)均大于5时,总体率的95%±1.96s p B. p±2.58s p C. p±2.33s p D. p±1.64s p7. 下列检验理论上要求两个正态总体方差相等。
A. Paired-samples t testC. One-samples t test –samples t test8. 某医生随访搜集了200例食管癌术后病人的生存时间随访资料,欲分析多个预后因素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宜选用。
A.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9. 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统计量F值等于。
A. 组内均方/误差均方组内均方/组间均方C. 组间均方/误差均方组间均方/组内均方10. 同一双变量资料,进行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有A.r > 0, b < 0 B.r < 0, b > 0r > 0, b > 0 D.r与b的符号毫无关系11. 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A.实验设计以动物为对象C.实验设计可以随机分组12. 三个样本率作比较, 220.05(2), P<0.05,可认为。
研究生医学统计试题

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课程理论考试卷(A卷)(试卷总分:55分,考试时间:45分钟,试题内容9页,空白纸3页)姓名: 学号:电脑号: 试题号:一、单选题: 每题1分,55题,共计55分1.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A.几何均数B.算术均数C.中位数D。
众数E.标准误2. 测量体重、转氨酶等指标所得的资料叫做:()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间断性资料E、分类资料3。
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4.抽样的目的是:()A、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误差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5. 下面哪个不是样本的指标( )A、⎺xB 、pC、rD、σE、s6。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A、正偏态分布资料B、负偏态分布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D、频数分布类型不明的资料E.不对称分布的资料7.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H0)是A μ1≠μ2B μ1=μ2C X1≠X2D X1=X2E X1=X28。
作单侧检验的前提是:A、已知新药优于旧药B、已知新药差于旧药C、不知新药好还是旧药好D、已知新药不比旧药差E、已知新旧药差不多好9。
在假设检验时,本应是双侧检验的问题而误用了单侧检验水准,当拒绝H0时,则()A. 增大了第一类错误B. 减小了第一类错误C. 增大了第二类错误D. 减小了第二类错误E。
以上都不正确10。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11。
两个样本含量分别为20和30的样本作t检验, 自由度为: ( )A。
50B。
49C.25D.24E.4812.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1000人,其中内科病人400人,求得40%,这40%是()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绝对数E标化率13.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A行数×列数 B n-1 C N—k D(行数-1)(列数—1) E行数×列数-1 14.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A 构成比B 相对比C 绝对数D 率E变异系数15.欲比较两地死亡率,计算标准化率可以()。
研医学统计学试题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模拟题——共八套医学统计学葵花宝典系列之二模拟练习题(一)一、问答题1.数值变量资料(定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定性资料、计数资料)常用的描述性指标及其适用条件或意义?2.常用的抽样分布及其参数估计(不要求写出各分布的概念和理论分布模型)?3.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4.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5.四个表资料假设检验的方法和应用条件6.你学过那些涉及的秩和检验?什么条件应用秩和?7.何谓随访资料中的截尾值数据?退出终止失访8.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与基本原则?二、计算题1.某单位检测两公司纯净水的大肠杆菌污染情况,检测结果见下表。
问:甲、乙两公司纯净水产品大肠杆菌污染是否相同从正态分布且两组方差齐,比较两种节育器放置一个月后月经增加量的平均水平是否相等?硅胶:23 13 13 14 23 22 20 21 18 21铜T:40 42 41 49 40 48 403.在人类遗传学中皮纹是一个重要的遗传性状,且存在遗传异质性,某研究单位调查某地男性191人,得左手皮纹主线指数的军属为6.79,标准差为1.66,试估计该地区男性左手皮纹主线指数95%的可信区间4.10名健康儿童头发和全血中硒含量(单位:1000ppm)的测量结果如下,试做直线回归分析发硒70 66 88 69 91 73 66 96 58 73血硒17 10 13 11 16 9 7 14 5 10模拟练习题(二)一、问答题1.数值型变量资料中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有哪些?其应用条件分别是什么??2.数值变量总体比较分类变量总体率符合possion分布的总体计数的95.4%可信区间3.举例说明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4.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应用条件,至少举出3种设计类型资料?方差分析的总变异是如何分解的5.生存分析对随访资料有哪些基本要求6.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cox回归对变量有哪些要求??7.试述完全随机分析世纪的两样本比较的统计分析思想8.A、B两种减肥药,30名受试者按同性别、体重相近配对后,随即服用A、B药,一月后观察体重下降值(1)这是什么类型的分析(2) 采用何种分析方法(3) 变量或资料的类型是什么 模拟练习题(三)一、问答题1、 简述直线回归分析基本内容和步骤(10分)2、 什么是生存时间?生存时间资料有何特点?生存分析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哪些?(10分)3、 请写出logistic 回归和Cox 回归基本模型的表达形式及其应用条件,并解释其中偏回归系数的流行病学含义(10分)4、 学过的假设检验中,哪些方法用到了t 分布或u 分布原理,并写出其相应的应用条件(15分)5、 简述分类变量资料假设检验的统计分析思路(15分)6、 何谓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列出交叉设计、拉丁方设计的方差分析中总变异的分解方法(7分)7、 某医院为观察某新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用氨苄青霉素作对照,病人入院时,全温在39度以下的分在治疗组,体温在39度以上的分在对照组。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上机考试习题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上机试题时间:2014-12-15共4题,共100分1. 某医院病理科研究人体两肾的重量,20例男性尸解时的左、右肾的称重记录见下表,问左、右肾重量有无不同?表1: 20例男性尸解时左、右肾的称重记录编号左肾(克)右肾(克)1 170 1502 155 1453 140 1054 115 1005 235 2226 125 1157 130 1208 145 1059 105 12510 145 13511 155 15012 110 12513 140 15014 145 14015 120 9016 130 12017 105 10018 95 10019 100 9020 105 1252. 在评价某药物耐受性及安全性的I期临床试验中,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0名健康自愿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名,各组注射剂量分别为0.5U、1U、2U、3U,观察48小时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
试比较任意两两剂量间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有无差别?表2各剂量组48小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0.5 U 1 U 2 U 3 U36.8 40.0 32.9 33.034.4 35.5 37.9 30.734.3 36.7 30.5 35.335.7 39.3 31.1 32.333.2 40.1 34.7 37.431.1 36.8 37.6 39.134.3 33.4 40.2 33.529.8 38.3 38.1 36.635.4 38.4 32.4 32.031.2 39.8 35.6 33.83.某神经内科医师观察291例脑梗塞病人,其中102例病人用西医疗法,其它189 例病人采用西医疗法加中医疗法,观察一年后,单纯用西医疗法组的病人死亡13 例,采用中西医疗法组的病人死亡9例,请分析两组病人的死亡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4.某省卫生防疫站对八个城市进行肺癌死亡回顾调查,并对大气中苯并(a)芘进行监测,结果如下,试检验两者有无相关?表4 八个城市的肺癌标化死亡率和大气中苯并(a)芘浓度城市编号肺癌标化死亡率(1/10万)苯并(a)芘(卩g/100m3)1 5.60 0.052 18.50 1.173 16.23 1.054 11.40 0.105 13.80 0.756 8.13 0.507 18.00 0.658 12.10 1.20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上机试题1.某研究者为比较耳垂血和手指血的白细胞数,调查12名成年人,同时采取耳试比较两者的白细胞数有无不同。
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练习题与答案

13.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描述其集中趋势。
1
A.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4.( )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 标准误
D.极差
15.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
A. 算术平均数
A. μ 相当大 C. μ =0
B. μ =1 D. μ =0.5
61. 已知某高校学生近视眼的患病率为 50%,从该高校随机挑选 3 名学生,其中 2 人
患近视眼的概率为( )。
A.0.125
B. 0.375
C.0.25
D. 0.5
62. 某自然保护区狮子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100 只,随机抽查其中一平方公里
C. − ∞ 到+1.28
D.-1.28 到+1.28
32.标准误的英文缩写为:
A.S B.SE C. S X
D.SD
33.通常可采用以下那种方法来减小抽样误差:
A.减小样本标准差 B.减小样本含量
C.扩大样本含量 D.以上都不对
34.配对设计的目的:
A.提高测量精度
B.操作方便
C.为了可以使用 t 检验
C.原始数据为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
D.没有条件限制
24.一组数据中 20%为 3,60%为 2,10%为 1,10%为 0,则平均数为( )。
A.1.5
B. 1.9
C. 2.1
D. 不知道数据的总个数,不能计算平均数
25.某病患者 8 人的潜伏期如下:2、3、3、3、4、5、6、30 则平均潜伏期为( )。
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

硕士研究生《卫生统计学》期末考试模拟题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1.用配对t检验检验两总体均数是否相等时, 也可用配伍组的方差分析来分析, 两者是等价的。
( )2.对多个总体率有无差别做假设检验时, 如果P<0.05, 则拒绝H0,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各样本率总的来说有差别, 但不能认为两两之间都有差别。
( )3. 偏倚是指在试验中由于某些非实验因素的干扰所形成的系统误差,歪曲了处理因素的真实效应。
()4.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当样本含量不等时, 选择样本含量较小组的秩和作为统计量。
( )5.做t检验时, 如果t>t0.05,v, 则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可认为两总体均数不相等。
2的检验, 当n≥40,T≥5时, 只能用四格表χ2检验的专用公式, 不能用确切概率法。
( )6.四格表χ的检验, 当n≥40,T≥5时, 只能用四格表χ2检验的专用公式, 不能用确切概率法。
( )7.Logistic回归中, 因变量可为二分类, 多分类或等级资料。
( )8.期望寿命也是经过标准化得到的数值, 由于标准选取不同, 得到的标化数据也不同, 所以不同国家的期望寿命不可进行比较。
( )9. 平均死亡年龄和用寿命表法计算的预期寿命是一样的。
( )10.机械抽样和立意抽样属于非概率抽样。
( )11.样本含量的估计需要事先确定的是δ,β,α,σ。
( )12.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用K-W H检验, 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可用z检验近似。
( )13. 同一资料,有。
( )14.发病率高的疾病称为多见病。
()15.Logistic回归可用于筛选疾病的危险因素。
( )16.对于单向有序行列表, 如果要做优劣检验,最好的方法是χ2检验。
( )17四格表的χ2检验中, χ2值越大, P值越小, 说明两总体率的差别越大。
( )检验中, χ2值越大, P值越小, 说明两总体率的差别越大。
医学统计学-研究生课程习题及答案2021

医学统计学-研究生课程习题及答案2021医学统计学第一章:绪论1、总体是指:E.全部同质研究对象的某个变量的值2、统计学中所说的样本是指:D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3、下列资料属等级资料的是:D病人的病情分级4、华北地区家庭年医疗费用的平均支出:D华北地区所有家庭的年医疗费用5、欲了解研究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患病情况:C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打鼾第二章: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D四分位数间距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C正态分布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D标准差不变4、比较某地1~2岁和5~5.5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D变异系数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C中位数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的常数后,()不变:E 变异系数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E正态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D右偏态9、横轴上,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从到 2.58的面积为:E49.5%10、当各观察值呈倍数变化(等比关系)时,平均数宜用():B几何均数第三章:1、均数的尺度误反映了():E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2、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3、甲乙两人分别从统一随机数字作为两个样本,求得。
E由甲、乙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很可能包括4、某地1992年随机抽取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
参考值:B.74±1.96×45、关于以为中心的t分布,叙述毛病的是():E相同v 时,|t|越大,P越大6、在两样本均数比力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为:D两总体均数相称7、两样本均数比力作t检验时,分别取一下检验水准,犯第二类毛病概率最小的是()E:α=0.308、正态性检验,按α=0.10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揣度有错,其毛病的概率()D等于β,而β未知9、关于假设检验,说法正确的是():C采用配对t检验还是两样t检验是由试验设计方案决定第四章:1、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DSS总SS组间+SS组内2、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对其变异关系表达正确的是:D SS总=SS处理+SS区组+SS误差3、当组数等于2时,关于统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 检验结果():D完全等价且t=√F4、方差分析结果,F处理>。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题

2.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属于单向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属于双向方差分析。
3.前者变异拆分:SS总=SS组间+SS误差(或SS组内),后者变异拆分:SS总=SS区组+SS处理+SS误差。
故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得方差分析检验效能更高。
3、率和构成比有何不同?为什么不能以比代率?一、率和比例的概念不同1、率:又称频率指标,是某现象实际发生的观察单位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率的比例基数可以是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十分率等。
应该根据其在医学中的使用习惯来使用。
人口学指标如出生率,死亡率等习惯用千分率;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一般用万分率或十万分率;住院病人的病死率,床周转率等则常用百分率。
2、比例指标,通常计算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常以百分数表示。
二、率和比例的计算方法不同1、率的计算公式为:率=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KK为比例系数,可以为100%,10000/万,100000/10万等。
2、构成比=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100%二者说明的问题不同。
构成比只能说明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在全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不能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4.举例说明回归分析的用途:回归分析主要是研究两个变量间的数量依存关系的统计学方法。
例如欲研究血清胆固醇含量与舒张压间是否存在依存关系,可在某大学随机抽取20名成年男性,测得他们的血清胆固醇含量和舒张压,并对两者指标采用简单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可得是否存在依存关系。
5、简述非参数检验的优缺点,什么情况下会用非参数检验?优点:(1)对总体分布未做出任何假定,因此适用于任何分布的资料。
如严重偏态分布、分布不明的资料、等级资料或末端无确定数值的资料。
(2)易于收集资料、统计分析比较简便。
缺点:不直接分析原始测量值,从而有可能会降低它的检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课程理论考试卷(A卷)(试卷总分:55分,考试时间:45分钟,试题内容9页,空白纸3页)姓名:学号:电脑号:试题号:一、单选题: 每题1分,55题,共计55分1.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A.几何均数B.算术均数C.中位数D.众数E.标准误2. 测量体重、转氨酶等指标所得的资料叫做:()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间断性资料E、分类资料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4.抽样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误差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5. 下面哪个不是样本的指标()A、⎺xB 、pC、rD、σE、s6.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A、正偏态分布资料B、负偏态分布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D、频数分布类型不明的资料E.不对称分布的资料7.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H0)是A μ1≠μ2B μ1=μ2C X1≠X2D X1=X2E X1=X28. 作单侧检验的前提是:A、已知新药优于旧药B、已知新药差于旧药C、不知新药好还是旧药好D、已知新药不比旧药差E、已知新旧药差不多好9. 在假设检验时,本应是双侧检验的问题而误用了单侧检验水准,当拒绝H0时,则()A. 增大了第一类错误B. 减小了第一类错误C. 增大了第二类错误D. 减小了第二类错误E. 以上都不正确10.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11. 两个样本含量分别为20和30的样本作t检验, 自由度为: ()A.50B.49C.25D.24E.4812.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1000人,其中内科病人400人,求得40%,这40%是( )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绝对数E标化率13.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 )A行数×列数 B n-1 C N-k D(行数-1)(列数-1)E行数×列数-1 14.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 )A 构成比B 相对比C 绝对数D 率E变异系数15.欲比较两地死亡率,计算标准化率可以()。
A.消除两地总人口数不同的影响B.消除两地各年龄组死亡人数不同的影响C.消除两地各年龄组人口数不同的影响D.消除两地抽样误差不同的影响。
E. 以上都对16.作四格表卡方检验,当N>40,且__________时,应该使用校正公式 ( )A T<5B T>5C T<1D T>5E 1<T<517.欲比较两组阳性反应率, 在样本量非常小的情况下(如1210,10n n << ), 应采用( ) A. 四格表卡方检验 B. 校正四格表卡方检验C. Fisher 确切概率法D. 配对卡方检验E. 校正配对卡方检验18. 实验设计中,估计样本含量是( )A. 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B.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C.根据实际情况,能选多少是多少D.不必估计,对整个总体进行实验E.保证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前提下,估算最少需要多少受试对象19. 某医生欲研究清肝活血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将在该院用清肝活血颗粒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常规疗法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从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
该方案()A.可行B.未遵从随机化原则C.对照组样本含量太少D.只需进行自身治疗前后对照E.对照设计不当,应设立空白对照20. 欲研究某新法接生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效果,选择市级医院作为试验组,采用新法接生,县级医院为对照组,采用普通接生法,该方案 ( )A.可行B.不可行,未设立对照C. 不可行,样本量太少 D . 不可行,未使用盲法E. 不可行,对照设立不当,可比性差21. Cox 回归模型要求两个不同个体在不同时刻t 的风险函数之比( )。
A. 随时间增加而增加B. 随时间增加而减小C. 开始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后来随时间增加而减小D. 不随时间改变E. 视具体情况而定22. 下列有关log-rank 检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log-rank 检验是各组生存率的整体比较B .log-rank 检验是各组生存率某时间点的比较C .log-rank 检验属生存曲线比较的参数法D .log-rank 检验中,各组实际死亡数必等于理论死亡数E .log-rank 检验的自由度为1 23.方差分析的目的: A 、 比较均值 B 、比较标准差 C 、比较均方 D 、比较离均差平方和 E 、比较变异系数 24.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A 、 SS 组内<SS 组间 B 、 SS 组间<SS 组内 C 、 SS 总=SS 组内+SS 组间 D 、 MS 总=MS 组内+MS 组间 E 、 MS 组内<MS 组间 25. 在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中,获得 P>0.05 时,结论是 A. 证明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B. 证明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C. 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D. 暂不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等E. 可认为各样本均数不相等 26.完全随机设计、析因设计的总变异分别可分解成几个部分? A 2,2 B 2,3 C 3,3 D 3,4 E 2,4 27. 方差分析要求____ 。
A .各个总体方差相等 B .各个样本均数相等 C .各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 D .各个总体均数相等 E .两样本方差相等 28.符合 t 检验的数值变量资料如果采用秩和检验,不拒绝 H 0 时 A. 第一类错误增大 B. 第二类错误增大 C. 第一类错误减少 D. 第二类错误减少 E. 第二类错误不变 29. 在作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已知 n1、n2 均小于 30、总体方差不齐且极度偏态的资料宜用 A.卡方检验 B. 秩和检验 C. t 检验 D. z 检验 E. 方差分析 30. 两小样本比较的假设检验,首先应考虑 A. t 检验或秩和检验均可 B. 用秩和检验 C. 用 t 检验 D. 符合 t 检验还是秩和检验条件 E .方差分析 31. 由样本算得相关系数 r=0.88,说明 A. 两变量之间有高度相关性 B. r 来自高度相关的总体 C. r 来自总体相关系数为大于 0 的总体 D. r 来自总体相关系数不为 0 的总体 E. 以上都不一定对 32. 在直线回归分析中,残差标准差反映 A y 变量的变异度 B x 变量的变异程度 C 扣除 x 影响后 y 的变异程度 D 扣除 y 的影响后 x 的变异程度 E 回归系数 b 变异程度 33. 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R 2越接近于1,说明 A 、相关系数越大 B 、回归方程的显著程度越高 C 、应变量的变异越大 D 、应变量的变异越小 E 、自变量对应变量的影响越大34. 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如血糖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E.该指标在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35.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 分布A. σμ-x B. σμ-x C. x x σμ- D. x s x x - E. xs x μ- 36. 正态曲线下总面积为A. 95%B. 99%C. 50%D. 1%E. 100%37. 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A.μ+1.96σB.μ-1.96σC.μ+2.58σD.μ+1.64σE.μ-2.58σ38. 统计表的主要作用是A. 便于形象描述和表达结果B. 客观表达实验的原始数据C. 减少论文篇幅D. 容易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E. 代替冗长的文字叙述和便于分析对比39. 高血压临床试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析考虑治疗0周、2周、4周、6周、8周血压的动态变化和改善情况,为了直观显示出两组血压平均变动情况,宜选用的统计图是A.半对数图B.线图C.条图D.直方图E.百分条图40.在疾病发生危险因素的研究中,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的主要目的是A.节省样本B.提高分析效率C.克服共线影响D.减少异常值的影响E.减少混杂的影响41.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反映回归平方和在应变量的总离均差平方和中所占比重的统计量是A. 简单相关系数 B .复相关系数C. 偏回归系数D. 回归均方E. 决定系数4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回归方程作方差分析,检验统计量F值反映的是A.所有自变量与应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B.部分自变量与应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C.自变量与应变量间存在的线性回归关系是否较强D.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共线E.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43. 在多重回归分析中,若对某个自变量的值都乘以一个常数,则A. 偏回归系数不变、标准回归系数改变B. 偏回归系数改变、标准回归系数不变C.偏回归系数与标准回归系数均不改变D.偏回归系数与标准回归系数均改变E.偏回归系数和决定系数均改变4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反映回归平方和在应变量的总离均差平方和中所占比重的统计量是A. 简单相关系数 B .复相关系数 C. 偏回归系数D. 回归均方E. 决定系数45. Logistic回归与生存分析比较()。
A.logistic回归的因变量为一个B.生存分析的因变量为一个C.logistic回归和生存分析的因变量都为一个D.logistic回归的自变量必须是二分类变量E.生存分析的自变量必须是二分类变量46. Logistic回归的自变量为()。
A.二分类变量B.多分类有序变量C.多分类无序变量D.连续型定量变量E.A、B、C均可47. Logistic回归系数与优势比OR的关系为()。
β1等价于OR>0A.>β0等价于OR<1B.>C.β=0等价于OR=0D.β<0等价于OR<1E.A、C、D均正确48. 为了解某校锡克试验的阳性率,研究者从该校80个班中随机抽取8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中的所有学生。
此种抽样方法属于()。
A. 单纯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E. 多阶段抽样49. 在下列研究中,研究者不能人为设置各种处理因素的是()。
A. 调查研究B. 实验研究C. 临床试验D. 社区干预试验E. 横断面研究50. 统计工作的关键步骤是()。
A. 调查或实验设计B. 收集资料C. 整理资料D. 分析资料E. 归纳资料51. 对连续型变量资料的meta分析,如果各纳入研究的测量单位不同,应采用()作为效应合并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