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时练含答案02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时练含答案02

一、选择题1.从下图中可以直接得到的信息是()A.管辖范围大为拓展B.政治清明社会安定C.经济发达国力强盛D.思想活跃文化昌盛2.考古学家在岭南地区的广州淘金坑秦墓、华侨新村秦墓等秦朝墓中,发掘有众多秦式铜鍪、蒜头壶、陶、半两钱等遗物,这是以往岭南墓葬中没有的。

由此可见,秦朝()A.推动了文明扩展B.统一了墓葬形式C.加强了中央集权D.促进了经济发展3.以下一组文物图片的主题应为,秦朝()A.巩固统一的措施B.青铜工艺的进步C.推行统一的货币D.铁制工具的出现4.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

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B.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C.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连年征调民力服徭役D.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5.秦统一之前,中国地域内有许多分封的诸侯国,各国有自己的国君或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有限。

秦统一后,为了有效的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御史大夫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经西来。

”该诗所赞颂的秦王嬴政的历史功绩是()A.建立中央制度B.修建万里长城C.书同文车同轨D.兼并六国,完成统一7.下列材料反映了秦统一后采取的治国措施,对其认识正确的是()A.统一度量衡为秦始皇时期首创B.圆形方孔钱因体积小定为统一货币C.统一车轨使秦朝陆路交通发达D.都是为巩固大一统采取的经济措施8.秦始皇认为,天下之所以战斗不止,大家受苦的原因就是有诸侯存在。

依赖祖宗积德,现在天下刚刚稳定了,如果又去分封诸侯国,就是树立敌对势力,要想达到安宁,那就难了。

为“达到安宁”,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修筑长城D.推行分封制9.在固阳县城北7千米处,一条宛若游龙的长城横亘在群山之中,这就是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秦长城。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同步练习 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选择题1.“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 )A.夏朝B.秦朝C.北宋D.元朝2.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这些规定反映了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A.“家天下”B.君权神授C.皇权至上D.皇帝独尊3.“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

秦朝改变这一局面的重大措施是( )A.实行郡县制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设置丞相4.汉字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

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是()A.甲骨文B.小篆C.帛书D.金文5.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6.班固在《汉书》中写道:“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这表明他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之一是()A.使人民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D.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7.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先后设立了40多个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进行管辖。

该措施的主要作用是()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专制主义集权达到顶峰C.解除诸侯王国对中央的威胁D.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8.“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这描述的是秦朝()A.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B.幅员辽阔的疆域C.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D.巩固统一的举措9.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从咸阳附近的军事重地直通北方九原的军事通道,全长700多千米。

据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

此举()A.加强了中央对北疆的控制B.确立了对文武百官的监察制C.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10.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堂作业(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堂作业(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堂作业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选择题1.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

”秦朝改变这一局面的重大措施是( )A. 实行郡县制B. 统一货币C. 统一度量衡D. 设置丞相2.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 )A. 圆形方孔半两钱B. 五铢钱C. 交子D. 银元3. 秦能灭六国并统一全国的原因不包括( )A. 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渴望统一B. 商鞍变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C.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遍推广D. 秦王赢政个人的政治才能4.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

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

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A. 洛阳B. 咸阳C. 长安D. 北京5. “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于西方封建制的旧时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府所取代。

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

”这个“庞大帝国”是( )A. 夏朝B. 秦朝C. 商朝D. 东周6. 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A. 王位世袭制B. 分封制C. 行省制D. 中央集权制7. 《史记·秦本纪》记载:“初置垂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秦始皇时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分管( )A. 刑狱B. 军事C. 行政D. 监察8. 下图是秦朝统一文字后“马”的写法,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它是( )A. 大篆B. 小篆C. 隶书D. 楷书9. 一位秦朝老人收到家书,得知其子正在参与长城西起点地的修筑。

请你告诉老人他的儿子在下列哪个地方( )A. 临洮B. 咸阳C. 辽东D. 九原10. 秦朝疆域辽阔,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下列关于秦朝疆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北到长城一带B. 南到南海C. 西到临洮D. 东到东海11.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含答案)秦统一中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图是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

这一政治体制是( )A. 皇帝制B. 郡县制C. 中央集权制D. 分封制2.为了加强各地联系,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人工水道。

这条人工水道是A. 灵渠B. 邗沟C. 江南河D. 永济渠3.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

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A. 刀币B. 贝币C. 五铢钱D. 圆形方孔铜钱4.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

请判断公元前221年属于()A. 公元前2世纪前期B. 公元前2世纪后期C. 公元前3世纪前期D. 公元前3世纪后期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6.7.秦始皇A. 统一了六国B. 任用商鞅实行变法C. 自称“始皇帝”D. 统一度量衡8.秦统一后,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世袭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于约______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于______年。

10.秦朝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11.曾经歼灭六国,自称“始皇帝”的是。

______。

12.若有时光穿梭机助你回到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你发现,当时的成都一带被称为______郡,这个地方的居民生活不错,是因为附近有______水利工程相可使此地水旱无忧。

你来到当时的首都______,在这里当时负责全国最高军事行政的______(官名)接见了你,并带你参观了当时在北方最宏大的国防工程______。

1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

14.秦长城西起______,东到______,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习题(含答案)2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习题(含答案)2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习题(含答案)11.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都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有利于巩固统一,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是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一位历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

以下史实能支持后一种观点的是()①实行郡县制②建造阿房宫③统一度量衡④修建骊山陵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①③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②建造阿房宫和④修建骊山陵是秦始皇暴政的体现,不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秦统一后,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在地方推行A.分封制B.县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地方,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设郡守,县设县令。

郡县制的推行,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C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题意;商鞅变法的措施,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管理。

B项不合题意;元朝推行行省制,对后世影响很大。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在地方推行”是解题的关键,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从政治方面,在中央和地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中央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初中历史《秦统一中国》课时练及答案

初中历史《秦统一中国》课时练及答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测试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秦国灭六国而统一全国,六国破灭的先后顺序是()A.韩、赵、魏、楚、燕、齐B.魏、韩、燕、赵、齐、楚C.齐、赵、魏、燕、韩、楚D.韩、楚、赵、魏、燕、齐2.(2023山东平原三校期中)梁启超曾指出:“天下之趋统一,势也。

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天下“统于秦”发生在()A.公元前356年B.公元前230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02年3.(2023山东无棣期中)它是中国第一帝都。

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

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A.洛阳B.咸阳C.长安D.北京4.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

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A.丞相B.太尉C.郡守D.御史大夫5.以下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郡名建置时代郡治陇西郡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今甘肃临洮辽东郡古燕置,始皇因之今辽宁辽阳南海郡始皇置今广东广州A.设立中央政权机构B.加强了地方权力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D.消除了地域差异6.(2023湖南永定期中)秦王朝对全国各方面制度开展整齐划一的工作,如“端平法度”“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等。

其最终目的是()A.推行法家思想B.加强经济交流C.促进文化传播D.巩固国家统一7.对如下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A.统一文字B.统一货币C.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D.统一度量衡8.(2022云南中考)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其中改变了战国时各国文字书写各异和增强了文化交流的是()A.统一货币B.统一文字C.推行郡县制D.统一度量衡9.(2021福建中考)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

这主要得益于()A.人口数量的增长B.铁制工具的出现C.国家体制的作用D.筑路技术的提高10.(2022山东平邑期中)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初一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后作业第三单元第9课 秦统一中国(含答案)

初一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后作业第三单元第9课 秦统一中国(含答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单项选择题1.秦始皇的暴政统治遭到后世多方批评和谴责,但他制定的皇帝制度及其整合和规范的皇帝观念却被后世继承下来,如皇帝尊称为“圣上”“圣皇”,皇命称为“圣旨”“圣诏”等。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后世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教训B.君权神授思想能解决君臣矛盾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D.皇帝制度及观念利于维护统治2.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

这主要得益于()A.人口数量的增长B.铁制工具的出现C.国家体制的作用D.筑路技术的提高3.成语故事很多都来自历史事件。

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①④③B.①④③②C.④①②③D.④③①②4.下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层层分封,权位世袭B.中央集权,皇权至上C.权分三省,制约平衡D.重文轻武,削弱相权5.观察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首创县制,派员管理B.学术繁荣,百家争鸣C.实现统一,创新制度D.名为推恩,实夺其权6.秦时,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A.丞相B.太尉C.刺史D.御史大夫7.“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秦朝()A.统一度量衡B.统一文字C.修筑万里长城D.创立中央集权制度8.下图是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之一。

由此可知,首次作为全国性统一使用的文字是()A.隶书B.行书C.小篆D.楷书9.“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这一水利工程是()A.大运河B.郑国渠C.灵渠D.白渠10.根据《秦律杂抄》记载:官员听皇帝的命令时,如果不下地站立,就要违则罚出两副盔甲,并且撤职,永不再用。

这样的惩罚措施,旨在()A.保持秦军战斗力B.加强皇帝对将领的控制C.维护君主的权威D.禁锢人民的思想和言论11.历史学家吕思勉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代。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诗当中所说的“六合”指的是()A.齐、楚、秦、燕、赵、魏B.齐、燕、赵、魏、晋、楚C.赵、魏、韩、燕、楚、齐D.韩、赵、魏、晋、楚、齐2.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

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A.丞相B.太尉C.郡守D.御史大夫3.秦朝的百姓,如要去集市采购生活用品,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A B C D4.秦朝建立后,李斯升任丞相。

他建议秦始皇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建议统一文字,又在统一法律、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

这些建议和努力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A.开疆拓土,青史留名B.加强思想控制C.促进国家经济发展D.有效管理地方、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5.某纪录片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西起陇西,东到朝鲜D.西起临洮,东到河套6.唐朝诗人胡曾在《咏史诗·长城》中写道:“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诗中“防胡万里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嘉峪关,东到东海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C.西起阳关,东到山海关D.西起咸阳,东到辽东7.右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历史漫画,这幅漫画最恰当的标题应为()A.变法B.称“王”C.统一D.仁政8.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

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A.周武王B.齐桓公C.秦始皇D.唐太宗9.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某同学制作了秦朝中央政府权力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10.统一后,秦始皇决定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郡县制。

主要是因为()A.疆域拓展的需要B.经济发展的需要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奖励功臣的需要1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单项选择题:
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秦末农民战争和()
A.统一中国
B.焚书坑儒
C.楚汉之争
D.修筑长城
2.下列工程在秦始皇时修建的是 ( )
①阿房宫②都江堰③灵渠④骊山陵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3.巨鹿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 )
A.刘邦与秦军
B.项羽与秦军
C.陈胜、吴广与秦军
D.刘邦与项羽
4.显赫一时的秦朝,亡于()
A.匈奴进攻
B.农民起义
C.宫延政变
D.武将夺权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①陈胜②项羽③吴广④刘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

请算算它共存在了多少年?
A.10年
B.14年
C.25年
D.30年
7.下列哪一次战役中,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便无力抵抗农民起义军了()
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8.请把对秦末农民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挑选出来()
A.爆发于大泽乡
B.建立过农民政权
C.推翻了秦朝统治
D.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9.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
A.晋楚争霸B.齐魏争霸
C.秦赵之争D.楚汉之争
10.大泽乡起义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A.张楚 B.楚 C.陈 D.吴
二、材料解析题:
11.材料解析:
材料一: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

按照秦法,误期就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的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材料二:见右图
请回答:
(1)这次起义的名称是什么?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中的两个中心人物可能是谁?其中哪一位后来自立为王。

(3)这次起义的口号是什么?
(4)这次起义最终的结果如何?原因是什么?
(5)请试着分析出这次起义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B 5.C 6.B 7.C 8.C 9.D 10.A
二、材料解析题:
11.(1)大泽乡起义。

秦的暴政。

(2)陈胜和吴广。

陈胜。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结果被镇压下去,原因是秦军的强大。

(5)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