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部门的平衡计分卡
HR部门平衡计分卡

对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的算术平均值
21
员工培训
部门培训完成率
部门的培训完成情况
培训记录
(部门培训实际完成情况/计划完成量)*100*
22
部门员工培训参 加率
部门内部员工参加培训 的情况
培训记录/培训出勤 记录
(实际参加培训数量/应参加培训总量)*100%
招聘记录
空缺职位总数/招聘空缺职位所用的总天数
工作记录及人员计划
(实际人数/计划编制人数)*100%
员工福利记录和福 利保险缴纳记录
(错误办理的福利次数/办理的福利次
数)*100%
(错误办理的人数/办理的工资人数)*100%
(按时完成的人数/应办理的总人数)*100%
培训记录
(按时完成的培训数量/培训计划总 量)*100%
书面化的制度和流程所 占的百分比
7
薪酬管理
员工工资出错次
数
员工工资发放的出错人 次数
8
绩效管理
员工绩效计划的 按时完成率
及时完成的业绩计划数 量占应完成的业绩计划 总数的比例
9
员工绩效考核申 诉处理及时性
及时处理的绩效考核申 述占申述总数
10
招聘管理
招聘空缺职位所 需的平均天数
当年所有空缺职位招聘 平均时间
2
薪资总量预算安 排达成率
当年人工总成本实际发 生金额占人工总成本预 算的比例
3
招聘费用预算达 成率
当年实际发生招聘费用 与预算费用的比例
4
培训费用预算达 成率
当年实际发生培训费用 与预算费用的比例
5
客户类
员工满意度
员工满意度
员工对公司人力资源制 度的满意度
人力资源部平衡计分卡

目 录
• 人力资源部概述 • 平衡计分卡理论框架 • 人力资源部战略目标设定 • 平衡计分卡在人力资源部应用实践 • 案例分析:成功企业经验借鉴 • 挑战与对策:提升人力资源部管理水平
01 人力资源部概述
部门职责与定位
招聘与配置
负责员工招聘、选拔、录用及配 置工作,确保公司人力资源的充 足和合理配置。
加强员工培训与发展
针对员工能力和素质的提升需求,制 定更加完善的培训计划和职业发展通 道。
优化薪酬福利制度
根据市场行情和企业实际情况,调整 薪酬福利制度,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 诚度。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 归属感和凝聚力,提高员工工作积极 性和创造力。
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管理体系,对 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为员 、分析、反馈等环节,对人力资源部门的绩效进
行客观评价,并及时调整优化相关策略。
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
01
02
03
激励机制设计
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制定 差异化的薪酬、晋升、培 训等激励措施,激发员工 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约束机制构建
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明确 职责权限等方式,规范员 工行为,防止违规行为的 发生。
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工作环境与文化建设
01
02
03
04
工作环境营造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办 公设施、工作场所等,确保员
工舒适、高效地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
制定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培育 企业核心价值观,提升员工凝
聚力和归属感。
员工关系管理
建立和谐的员工关系,处理员 工投诉和纠纷,维护公司内部
HR部门的平衡计分卡

•人均利润
•全员劳动生产率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单位工资创造的工业增
•招聘和甄选质量
•主要政策和程序颁布 率
创新与学习
•培训和发展评估
•培训费占工资总额 比例 •年人均培训小时 •经理以上人员内部 提升比例
•人员比例
加值
测 评 模 型 建 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测评总表
企业名称: 测评要素 顾客角度 权重 20 综合指标 1.员工满意度 2.员工关系 3.流失率 内部业务 相对权 基本测评指标 重 40 1.员工满意度 10 20 30 100 40 4. HR管理评估 5.招聘质量 35 10 5 10 6.主要HR政策颁布率 7.人员比例 25 5 10 100 创新与学习 30 8.培训与发展 25 15 30 9.经理层人员内部提升比例 财务 30 100 10 10.财务 25 20 10 30 15 100 100 16.人均销售收入 17.人均利润 18. 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19.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20. 单位工资创造的工业增加值 万元/人 万元/人 万元/人 分数 元/元 80 5 11.79 100 3.65 12.培训与发展 13.培训费占工资总额比例 14. 年人均培训小时 15.经理层人员内部提升比例 分数 % 小时/人 % 100 5 55 90 评价表 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估 6.平均招聘到岗时间 7.新员工流失率 8.新员工表现满意率 9.主要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颁布率 10.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占员工比例 11.公司直接人员占间接人员比例 分数 天数 % % % % % 10 40 6% 85% 100% 1 110 评价表 2.员工年发生劳动争议率 3.企业劳动争议胜诉率 4.员工流失率 单位 % % % % 评价标准 实际结果 77 0.2 90% 10% 年度: 分数 备注 评价表
人力资源部经理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

% 合理化建议人数÷期间员工平均数
考核依据及相关说明
考核 权 周期 重%
评价标准
计分方法
统计部门
统计 周期
考核依据:
⑴满意度调查表;
⑵员工满意度统计表。
⑶上年度员工满意度改进计划。
相关说明
年
⑴具体“见员工满意度管理办法”。
⑵员工满意度是指员工对公司整体的满意度,包
括薪酬福利待遇、绩效考核、晋升发展机会、培
⑴当实际完成值≤底限值,此项不得分;
⑵当底限值<实际完成值<挑战值时,在考核值基础
上,下降1%,扣?分;上升%,加?分;
人力资源部 月
⑶实际完成值≥挑战值,加?分。
统计结果输出对象
抄
报
送
各部门
各中心总监 总经理
各部门
各中心总监 总经理
各部门
各中心总监 总经理
各部门
各中心总监 总经理
招聘不及时人数
个 招聘未及时到岗人数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力资源部经理绩效考核平衡记分卡
第一部分 工作业绩考核(80分)
指标名称
单位
计算方法
员工满意度 (员工幸福指数)
分 员工满意度得分的算术平均值
多技能岗位员工比率
% 多技能岗位员工个数÷期间员工平均数
绩效考核差错次数
次
⑴被审查发现绩效考核数据差错次数总和; ⑵年度绩效考核任务逾期个数总和。
合理化建议参与度
其他 合计
其他管理问题点及整改完成情况。
被考核人签字 请签字确认考核内容:
考核依据: ⑴体系文件编修订工作安排; ⑵文件管理表; ⑶文件创建更改申请表; ⑷编修订文件。
人力资源部的平衡计分卡

5%
人均受训学时不低于20小时,培训覆 盖率100%;效果评估满意度80%
年度培训计划
5% 按时、按质完成
3% 业务计划的及时性和参与度
业务计划书
3% 预算工作的及时性和参与度
3%
日常工作对风险因素的考虑; 参与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
3% 满意度调查表分值
6% 发文/传导/执行
6% 发文/传导/执行
人力资源部平衡计分卡(样本)
一、BSC的理论基础基于:企业的财务目标是通过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需求又是通过企业内部运营体系创造,内部运营的高效和可持续又依赖员工的学习和成长,BSC用逆 向倒推方式阐述其理论基础。BSC首先是战略管理工具,它是通过制定“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表”实现在绩效管理方面的应用。应用BSC必须制定战略地 图,只有将财务目标-客户及市场(发展)目标-内部运营目标-学习成长目标的内在逻辑建立起来,各项指标才有意义。“平衡计分卡”载明的战略目标、指标、行动计划是 制定“绩效考核表”的依据。 二、平衡计分卡四个方面指标解释 财务表现:释义,我们如何满足股东和利润的要求。指标,前台部门主要是利润、收入、预算等指标,建议权重为70%;中后台部门的财务表现指标统一为部门费用预算率, 建议权重为10%。 内部运营:释义,我们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指标,前台部门主要是保障业务正常健康发展的体现内在素质建设的业务指标,建议权重为10%;中后台部门主要是依据部门职 责确定的年度内主要工作,建议权重为70%。对于负有费用专管职责的部门内部运营指标还包括专项费用管理的指标;同时为控制业务风险,各部门内部运营指标均包含风险 控制指标,该指标为减项指标,满分为0分,最高减分为100分,即一票否决。 客户市场:释义,客户如何看我们。 前台部门主要是反映市场地位和发展潜力、能够用市场数据对业务作出评价的指标,建议权重为10%;后台部门的客户市场指标主要是内 部客户满意度,建议权重为10%。此外,对于前台业务部门还要设置客户投诉指标(减项指标),即出现外部客户投诉,经证实后减分,此项指标满分为0分,最高减分为10分 。 学习与成长:释义,员工如何看待我们。指标,主要是员工满意度和培训发展指标,建议权重为10%。
人力资源之平衡计分卡的价值及意义

人力资源之平衡计分卡的价值及意义来源:北京安通平衡计分卡观念的提出,除了使企业在制定战略及衡量其绩效时,兼顾长期与短期、财务与非财务、内部与外部、领先与落后指标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同时主张将企业的战略主题在四大执行层面上展开为具有因果关系的战略目标,并进一步发展各自对应的量度及指标,以及实现该战略目标的必要行动方案。
如此一来,平衡计分卡就超出了其设计的初衷——全方位衡量公司绩效,进而发展为企业战略执行的重要工具,其显著的价值和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平衡计分卡把战略置于中心地位。
平衡计分卡将企业战略目标在四个方面依序展开为具有因果关系的局部目标,并进一步发展对应的评价指标。
这些评价指标能把所有的员工拉向总体的远景规划,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必要行动方案,并与薪酬体系相联系。
2、平衡计分卡使战略在企业上下进行交流和学习,并与各部门和个人的目标联系起来。
平衡计分卡要求部门和个人制定自己的计分卡,在此过程中,必然要求个来更多地交流和相互学习,来确立支持整体目标的局部目标行动方案,并确保组织中的各个层次都能理解长期战略和评价指标,从而使部门及个人目标服从战略目标。
3、平衡计分卡使战略目标在各个经营层面达成一致。
建立平衡计分卡的过程会使不一致的想法显现出来,澄清战略目标,确认重要驱动因素,从而就如何成功达成一致。
4、平衡计分卡将企业力量集中在战略目标上。
当企业利用平衡计分卡制定的各方面目标作为决策行动优先顺序和分配资源的依据时,员工就会采取能推动自己实现长期战略目标的新措施,将力量有效集中,并加以协调。
5、平衡计分卡成为短期成果和长远发展的桥梁。
平衡计分卡把预算和战略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并行发展。
平衡计分卡预算着重于开发新的能力、接近新的客户和市场、对现有流程和能力做出根本提高的战略预算过程中,努力在短期行为下保证长期目标来受挤压,合理分配资源,从而在不断取得短期成果的过程中促进长远目标的实现。
6、平衡计分卡使战略不断发展。
人力资源BSC管理平衡计分卡

人力资源BSC管理平衡计分卡人力资源管理平衡计分卡(BSC),指的是一个用于管理和衡量人力资源绩效的工具。
这个平衡计分卡将人力资源管理组成要素及其对业务绩效的贡献集成在一起,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思考人力资源管理和业务绩效之间关系的框架。
人力资源管理平衡管理计分卡与业务绩效指标集成在一起,可以用于决策,监控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表现。
一. 人力资源BSC的基本理论和概念1.1 什么是BSCBSC(Balanced Scorecard)是一种衡量企业绩效的工具,它是从传统的企业财务的角度,扩展到管理、客户、学习和成长等方面的新型绩效评估体系。
BSC作为一个战略管理工具,建立在整体战略分析和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它通过期望值和实际值的对比,来反映企业绩效情况。
1.2 BSC的几个方面BSC分为四部分:财务、客户、学习和成长、内部业务流程。
BSC的关键指标是能够显现企业期望发展的绩效指标,非财务指标(如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产品质量等)给整体会报更多的信息。
1.3 人力资源BSC的定义人力资源BSC是基于BSC的理论和原理,基于公司战略定位和目标,同时考虑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在整个企业中确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指标,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与战略目标相一致的管理工具。
1.4 人力资源BSC体系人力资源BSC体系的目的是能够为企业提供改善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案和体系,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
人力资源BSC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员工发展方面主要是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凝聚力和满意度等绩效指标,评估员工的学习、发展和成长情况,直接关系到员工发展与组织战略目标之间的相互协调。
2)员工成本方面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指标体系,来评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成本,提高效益和效率。
3)员工质量方面通过绩效目标、绩效评估、绩效管理等指标,对员工能力和业绩进行评价,促进员工素质提高。
4)员工激励方面通过绩效激励、奖金和晋升等方式来鼓励员工积极工作和贡献价值。
人力资源部经理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20200816070358).pdf

抄报送员工满意度(员工幸福指数)分年底限值:?考核值:?挑战值:?人力资源部年各部门各中心总监总经理多技能岗位员工比率%年底限值:?考核值:?挑战值:?人力资源部季各部门各中心总监总经理绩效考核差错次数次年出错≤12次/年考核任务逾期为0个人力资源部月各部门各中心总监总经理合理化建议参与度%年底限值:?考核值:?挑战值:?人力资源部月各部门各中心总监总经理招聘不及时人数个年逾期到岗人数为0人力资源部月各部门各中心总监总经理合计抄报送计划管理年10及时性行政总监月人力资源部管理者代表人力资源部经理绩效考核平衡记分卡计分方法考核内容考核依据及相关说明计分方法统计部门统计部门统计周期统计周期计算方法考核依据及相关说明考核周期考核周期权重%权重%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第二部分 管理职责考核(20分)统计结果输出对象⑴部门工作计划及总结编报及计划完成情况。
⑵行政总监临时交办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考核依据:⑴工作计划管理表;⑵部门工作计划及总结;⑶部门工作计划完成资料。
具体见“工作计划管理”奖惩考核规定职责项目招聘未及时到岗人数总和。
考核依据:⑴人员增补申请表;⑵招聘计划表;⑶员工应聘登记表;⑷新员工培训计划;⑸工作安排通知单相关说明:⑴到岗指完成新员工公司级培训合格为准。
1人未到岗,扣?分;全年无问题的,加?分⑴被审查发现绩效考核数据差错次数总和;⑵年度绩效考核任务逾期个数总和。
考核依据:⑴绩效考核数据统计表;⑵绩效考核任务完成情况统计表。
相关说明:⑴错误次数指管理者代表和总经理对人力资源部编报的绩效考核数据统计表中审查中发现数据差错个数;⑵绩效考核覆盖除总经理外的各级各类人员,绩效考核任务数等同于员工人数。
⑶年度绩效考核任务于下年度1月15日前完成。
⑴审查发现绩效数据出错12次以内不考核;达到12次后,出错1次,扣?分;⑵ 一线员工绩效考核任务逾期1个,扣?分;班组、工段级人员绩效考核任务逾期1个,扣?分;中层或以上人员绩效考核任务逾期1个,此项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