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念做打】京剧常用锣鼓经用途及打法
第四课锣鼓经打击乐最全PPT

归纳起来可以简化为四个方面:
• 1. 冲头型:音响特点为“仓七”。\ -• 2. 长锤型:音响特点为“仓七台七”。\ -- / --
• 3. 闪锤型:音响特点为“仓台七台”。\ / -- / • 4. 抽头型:音响特点为“仓 台台 七台乙台”。\ // -- /
/
1. 冲头型:音响特点为“仓七”。\ -
• 《苏武牧羊》 “贤弟提起望家乡” • 【二黄散板】贤弟提起望家乡, • 不由子卿我两泪汪。贤弟迈步头前往, • 不知家乡在何方。
开【二黄摇板】的京胡过门
• 各行当的【二黄摇板】,过门相同,唱腔 有别。
• 《遇皇后 打龙袍》李后唱 • 【二黄摇板】 • 含悲泪我且把阳关路找, • 见了包卿诉根苗。
开【西皮摇板】的京胡过门
• 【摇板】是紧拉慢唱; • 《空城计》“我用兵数十年从来谨慎” • 【西皮摇板】 • 我用兵数十年从来谨慎, • 错用了小马谡无用之人哪。 • 无奈何定空城计,我的心神不哇定, • 望空中求先帝大显威呀灵。
开【二黄散板】的京胡过门
• 是用拆散手法将原板的旋律变化成自由节 奏的唱腔;
• 京剧音乐用京剧语言说叫“场 面”
• 场面=文场+武场 • 文场=弦乐=唱腔音乐+曲牌
• 武场=打击乐=锣鼓经
二 对锣鼓经打击乐重要性的认知
• 对京剧锣鼓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 • 一种认为,京剧锣鼓乱打一气,不堪入耳,
震耳欲聋,吵杂得很,简直就是噪音。
• 一种认为,京剧锣鼓就是中国的打击交响 乐。京剧锣鼓是京剧的神采,是演员演技 的烘托,是看客赏戏的导航标。
• 闪(拗)锤型是把长锤型的基本音反过来 “仓台七台”,所以又叫反长锤。变成 “仓啷七台”就是“纽丝”了。
锣鼓经及定调谱

外弦 内弦
二黄 52 西 #F G #G A F #F G #G A bB B C #C D bB B C #C D bE E F #F G
调 调 调调 调 调 调 调 调 调
#G A bB B C #C D bE E F
调 调 调调 调 调 调 调 调 调
F #F G #G A bB B C #C D
调 调 调调 调 调 调 调 调 调
bB B bE E #G A
调调
#F G
调调
bE E
调调
安阳市第一中学京剧戏迷俱乐部印制 2012年十一月八日
京剧常用锣鼓谱及胡琴定调谱
一、锣鼓字谱说明 八:鼓双楗同击; 大:鼓单楗击; 多:鼓单楗轻击; 八大:鼓双楗紧 促分击; 嘟:鼓双楗滚击; 撕边:鼓双楗由慢渐快滚击; 乙、个:休止 ; 扎:板音;仓:大镙单击或大镙、小镙、铙钹同击;顷: 小镙轻击或大镙、小镙、铙钹同时轻击;台、来、当:小镙单击; 令: 小镙轻击; 才:铙钹单击或与小镙同击; 才、匡(与锣或钗同击) 大锣:仓;匡;空;顷(轻击);边鼓:大,八,龙,冬,嘟,哆啰 钗:七;才;扑(捂击);仓(与锣同击,也可不击) 小锣:台;令来(轻击),仓、 手板:扎;衣(轻击或休止) 二、京剧常用锣鼓谱 1、小锣导板:大大︱台台台 令台 衣令 台︱ 2、大锣导板:大台∣仓、嘟 才台∣仓仓∣才大 3、长锤:仓七 台七∣仓七 台七∣仓七 台七台∣仓 4、大锣冒儿头:大台∣仓才 仓才大∣令仓 仓 哆啰︱ 5、夺头: ①(小锣)龙冬 大大 大令∣台令台 乙令台︱大台 台乙∣(旦角) ②(大锣)龙冬 大大大台∣仓儿来才 乙台仓 ∣大扑台 仓∣(老生、 武生) 6、单键风点头: ①大大衣∣仓才 仓台才∣衣台仓∣ ②大大扎/扎/∣空∣才∣仓∣来才∣乙台∣仓∣…… 7、双键风点头: ①八大台 仓才 台才 仓才仓︱ ②八大台 仓 才台 台台 仓 台才 衣台 仓∣ 8、闪锤(反长锤): ①龙冬衣∣大衣台‖:仓台 才台:‖仓 ②大大 衣大 衣台 仓‖:台才 衣台 仓 台才 衣台:‖台才 衣仓 9、冲头:八大台 仓才‖:仓才 仓才 仓才 仓才:‖仓大 才台 仓 10、快冲头:八(嘟噜)台 仓才‖仓才 仓才:‖仓大 才台 仓 11、小锣冒儿头:台台 台台 令台 台 哆啰︱ 12、紧急风:八大台 仓才 仓才 仓才︱仓仓 仓仓 仓仓 仓仓∣仓大 才台 仓∣ 13、大锣收头:大台 仓 才台 仓∣ 14、大锣滚头儿:大大 大大 衣大 衣台 仓‖台台 才台 衣台 仓:‖
京剧锣鼓谱(一)

用于“四平调”大过门入头,也可作上场开场用。
南梆子夺头:
八大台仓仓仓嘟令台七台乙台仓
专用于“南梆Leabharlann ”原板入头。战场(指锤或战场锣鼓):
O台仓七仓大八令仓隆冬大大大台仓令七乙台仓
大七台仓
偶尔用于战斗场面的快板入头。
风点头
风点头:
大大衣衣顷七仓令七乙台仓
这是长锤风点头。多用于摇板,流水板的入头,但不作上场开唱用。
(小锣)台台台台大台大台-台O
(2)台台台台大令台台O
多用于主要角色第一次上场(多用生,净)。
也可用于慢板的入头(西皮,二黄均可)。
小钹帽子头
小钹帽子头:
O台才台才台七令才-才
多用于上板歌唱“发帽”的入头。
发帽-上板歌唱的第一句或第一句的前三个字是先用散板形式歌唱的,
然后再进入正格式。术语叫发帽。
《坐宫》里“杨延辉坐宫院. . . . . .”。
《宇宙锋》里“我这里假意儿. . . . . .”。都用小锣“帽子头”开
哭头
哭 头:
(1)嘟-大大大大仓(接唱)八大台 顷 - 仓(接唱)仓 - 仓 -
仓仓 仓 七 仓 O
这种“散板哭头”多配合散板唱腔中的哭腔。
(2)大大衣衣仓 - 仓 - 仓 仓 仓 七 仓 O
多配合快板,摇板唱腔中的哭腔。
(小锣)大大衣衣台 - 台 - 台 台 台 令 台 -
小锣住头多用于歌唱念诗的结束部分配合上下场主要角色第一次上场不用
京剧锣鼓谱(一)
谱名
内容
住头
住 头:
(大锣) 大台仓七仓 大衣 台仓七仓
大锣住头多用于歌唱的终止,念白的段落(同时配合动作并加重语气的作用)
60个京剧常用锣鼓经教学

60个京剧常用锣鼓经教学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锣鼓经是京剧演出中不可或缺的音乐伴奏。
下面是60个京剧常用的锣鼓经教学:1. 开场锣鼓,用于开场,为整个演出定下基调。
2. 进场锣鼓,伴随演员进场,增加气氛。
3. 出场锣鼓,用于演员出场,引起观众注意。
4. 旦角锣鼓,用于旦角(女性角色)的表演,柔和、婉转。
5. 丑角锣鼓,用于丑角(喜剧角色)的表演,活泼、滑稽。
6. 武戏锣鼓,用于武打场景,有力、激烈。
7. 战斗锣鼓,用于战斗场景,紧张、激烈。
8. 情感锣鼓,用于表达人物情感,如悲伤、喜悦等。
9. 快板锣鼓,用于快节奏的唱腔,热情、活跃。
10. 缓板锣鼓,用于慢节奏的唱腔,柔和、细腻。
11. 轻快锣鼓,用于轻松愉快的场景,活泼、欢快。
12. 慢板锣鼓,用于慢节奏的唱腔,沉稳、深情。
13. 高潮锣鼓,用于表现戏剧高潮部分,紧张、激动。
14. 低潮锣鼓,用于表现戏剧低潮部分,沉闷、压抑。
15. 拍板,用于节奏的掌控,与锣鼓合奏,起到统一节奏的作用。
16. 大锣,用于强调重要场景或人物出场。
17. 小锣,用于衬托次要场景或人物出场。
18. 镲子,用于强调动作或情感的转折。
19. 鼓,用于表现战斗、打斗等动作场景。
20. 大鼓,用于表现气势磅礴的场景。
21. 小鼓,用于表现节奏明快的场景。
22. 梆子,用于表现警告、呼叫等场景。
23. 铙钹,用于表现神秘、悬疑等场景。
24. 钟,用于表现庄重、肃穆等场景。
25. 筝,用于表现宫廷、仙境等场景。
26. 琵琶,用于表现伤感、哀怨等场景。
27. 笛子,用于表现清新、悠扬等场景。
28. 葫芦丝,用于表现民间、乡土等场景。
29. 马头琴,用于表现草原、边疆等场景。
30. 扬琴,用于表现江南水乡、渔村等场景。
31. 二胡,用于表现古老、悠久等场景。
32. 古筝,用于表现古韵、古风等场景。
33. 锣鼓合奏,多种锣鼓乐器的组合演奏,丰富音乐层次。
34. 高亢锣鼓,用于表现激烈、奔放的场景。
锣经应用

大锣双键凤点头缩减形式举例:
八大台 | 仓. 都.. 才台 | 仓才 | 仓 ||
如京剧《平贵别窑》中王宝钏散板开唱是用锤两种。漫长锤节奏舒缓,快长锤节奏连贯。用来开唱或开唱前演员表演的一种锣鼓。
慢长锤举例:
(一指)台 ||: 仓七 台七 :|| 仓七 台七台 | 仓 另才 衣台 仓 | 大补 台 仓 ||
慢长锤是长锤和夺头的组合。它【原板】、【慢板】和【二六】的入口。也可配合演员的上场和其他动作。比如京剧《玉堂春三堂会审》中玉堂春听说要动刑是的动作就是用漫长锤配合的。
散板长锤凤点头在节奏构成上是节用了摇板长锤的尾部。
大衣台 | 仓. 大大 | 才 台 | 仓 另才 衣台 | 仓 ||
如在京剧《玉堂春三堂会审》结束时玉堂春的散板开唱,就是用的散板长锤凤点头。
双键凤点头有基本和缩减两种演奏形式,也是散板的开唱锣鼓。
大锣双键凤点头基本形式举例:
八大台 |仓. 都.. 才 台 | 仓 另才 衣台 | 仓 ||
闪锤(反长锤),也叫拗锤。
闪锤的节奏平稳、流畅,是【西皮流水、摇板、快板】的开唱锣鼓。它只能给台上的演员开唱而不能作为上场锣鼓。
拗锤举例:
龙冬衣 大衣台 ||: 仓 另 才衣台 :|| 仓 另 才衣台 仓大另 才衣台 | 仓 0 ||
如京剧《连环套》中窦尔敦的开唱就是用的拗锤。
抽头
分大锣抽头、小锣抽头和小钹抽头三种,流畅并富于变化。
大大 | 衣 衣 | 顷 才 | 仓 另才 衣台 | 仓 ||
小锣单键分点头的节奏与大锣单键凤点头一致。举例:
哆哆 | 衣 衣 | 台 台 | 台 另台 衣另 | 台 ||
锣鼓经打法讲诉

锣鼓经打法台—小锣单击令—小锣轻击才—饶钹,小锣同击,或饶钹单击仓—大锣,饶钹,小锣同击,或大锣单击顷—大锣,饶钹,小锣同轻击乙个—休止嘟—板鼓双楗滚奏拉—板鼓双楗滚奏后收音大—板鼓右手单击楗八—板鼓左手单击楗,或双楗同击扑—饶钹闷击上天梯(节节高)| 不拉台| 仓才||:仓才:||:仓:|| 仓才| 仓0 ||小回头(大锣圆场)| 0 嘟噜| 拉八大台| 仓才|仓才|仓才嘟噜|拉巴大台|仓郎才来||:仓才:||仓才| 仓— ||紧锤尾(硬三击)1、| 大大| 贲儿贲儿| 仓才| 仓| 仓||2、| 大大| 贲儿贲儿| 仓才| 令| 仓||大锣打上大锣打下大回头(一锤锣大锣打上大锣打下):| 0 0嘟噜| 拉大大台||:仓才才才台才才才:|| 仓才仓才| 仓才才||:仓才:|| 仓才| 仓— ||小锣上场(圆场)| 多罗衣| 台大| 台| 台大| 台| 台大| 台大| 台| 台| 台||:另台:||大另| 台另| 台||加饽饽(辟杆)| 大八大八||:仓才才:|| 仓才| 仓0 ||紧锤(串锤)| 大大大(台)||:仓才:||:仓:|| 大大|贲儿(衣)贲儿(衣)| 仓才仓(令)仓||一、二、三锣一锣:(1)、|(双支)| 仓0 ||(2)、|(单支)| 台0 ||(3)、|八大| 仓0 ||(4)、| 0 嘟噜| 仓扑||(5)、| 0多罗|台大||(6)、| 0 嘟噜| 仓大||(7)、| 大大大大| 衣大大| 仓大0 ||(8)、| 大大大大| 衣大大| 台大0 ||(9)、| 大大大大| 衣大大0 | 仓0 ||(10)、| 大大大大| 衣大大0 | 台0 ||(11)、| 大0 大0 | 大0 大0 | 大大衣| 仓0 0 ||(12)、| 大0 大0 | 大0 大0 | 大大衣| 台0 0 || (13)、| 扎扎|仓0 ||(14)、| 扎扎|台0 ||(15)、| 0 八大台| 仓扎| 扎扎||(16)、| 0 多罗0 | 台扎| 扎扎||(17)、| 0 古龙0 | 仓0 ||(18)、嘟噜- - - 仓0二锣:| 0 八大台| 顷仓||三锣:| 八大| 仓| 仓| 仓||闪锤(奥锤)|隆冬衣大衣台||:仓台才台:||仓郎才台| 仓—— || 小锣导板头| 0 大大| 台台| 台个令台| 乙个令台--大锣小导板| 0 大大| 空才-- | 仓个来才| 乙个台--| 仓-- 0 || 大锣导板头|大台| 仓嘟噜才台| 仓—— |仓—— | 台大0 ||小锣旦下场| 多罗| 台大| 台| 台大| 台| 台大| 台大| 台| 台|台| 大||:台| 另:|| 台大| 台| 台||铙钹风点头| 八大台|才嘟… 才台|才个另才|乙另才||大锣水底鱼| 0 大台| 仓才| 仓嘟来才| 仓大八来才来才| 乙个来仓大八| 来才乙个来| 仓大八来才乙八乙| 仓个来才乙个来| 仓-- ||南梆子导板大锣南梆子导板:|0 大台| 仓才| 仓才| 空仓| 多罗0 ||小锣南梆子导板:|(一指)台| 台| 台| 令| 台| 多罗0 ||大锣凤点头1、大锣凤点头:(1)、| 八大台| 仓大八才台| 仓个另才乙台仓||(2)、| 八大台| 仓大八来七来|仓个来才乙台仓||(3)、| 八大台| 仓嘟—才台| 仓个来才乙个台仓||2、挎板大锣凤点头:| 大衣台| 仓0 大大才台| 仓个来才乙台仓||3、大锣单键凤点头:| 0 大大| 贲儿(衣)贲儿(衣)| 空才|仓个来才乙台仓||4、大锣快凤点头:|0 八大台| 仓才台| 仓才| 仓||5、大锣一锣凤点头:|0 大大大大| 衣大大大| 仓(大)||小锣凤点头小锣单键凤点头:|0 大大|贲儿(衣)贲儿(衣)|台台|台个另台|乙另台||小锣一锣凤点头:|0 大大大大|衣大大大|台(大)|小锣旦上场|:大大大大大大大另台:|| 多罗0 另台| 另台多|多罗0 台||小钹水底鱼|0 大台| 才台| 才大八才台| 才大八才台才台乙台| 才个另才乙台| 才个来才乙八乙| 才个另才乙另| 才0 |小锣水底鱼|0 台大大另另台| 另台另台乙另台| 另台乙另台| 另台乙大乙|台儿另台乙另| 台—0 ||小钹撤锣| 多多| 大大| 才| 才大| 才| 才大| 才大||:才:|| 才另||:才另:|| 才大| 才| 才||小钹收头| 隆冬嘟噜| 拉大大台| 才个另才| 乙个另才||铙钹哭头|0大大| 衣衣|才——|才——|才才|才才台|才——||走马锣鼓| 大八大八||:仓仓:||:仓才:|| 仓才| 仓才| 仓0 才||:仓才:||仓大八来才|乙八大大||:仓才:|| 仓才|仓才|仓0 ||阴锣| 八大| 仓才|仓才||:仓台:||仓才| 仓| 仓||大锣哭头大锣哭头:|0 大大| 贲儿(衣)贲儿(衣)| 仓—— | 仓—— | 仓仓(台)仓七台| 仓—— ||大锣成套哭头:|大大大大|衣大大大|仓|……|大大大大|衣大衣| 空仓| …… |大大贲儿(衣)贲儿(衣)|仓—— |仓——| 仓仓|仓七台|仓——||大锣1 + 4锣哭头:……|0 衣大仓|……|衣衣|仓|仓大衣空仓||大锣望门哭头(帽子头):|0 台| 仓才| 仓才| 空仓|(多罗)||小锣哭头|0 大大|衣衣|台——|台——|台台| 台大台| 台——||大锣收头1、大锣收头:(1)、(单键)|0 龙冬| 衣大衣台| 仓个来才| 乙个来| 仓|| (2)、(双键)|龙冬嘟噜| 拉大大台| 仓个来才|乙个来仓||2、大收头:| 隆冬| 衣大衣台| 仓0大大才台| 仓个另才乙个来仓||3、大锣双收头:(前接快长锤)||:仓七台七:||空才仓乙才乙台|仓乙才乙台|仓|| 小锣收头|0 隆冬| 衣大衣| 台个另台| 乙个另台||软四击头大锣软四击头:|八大八| 仓仓| 顷仓||小锣软四击:|(一指)| 台| 台| 另另| 台||小钹软四击头:|八大八| 才才| 令才||大锣软四击头:|八大八| 仓仓| 顷仓||小锣软四击头:|(一指)| 台| 台| 另另| 台||小钹软四击头:|八大八| 才才| 令才||小钹圆场|0 0嘟噜|拉大大台|才台||:才台:||:才:||才台|才— ||大锣撤锣1、| 0 0嘟噜| 拉大大台||:仓才才才台才才才:|| 仓才才才台才||:仓才:||:仓郎才台:|| 仓郎才台嘟噜|仓郎才台| 仓另||:台令:|| 台大| 令台|令-- |台-- ||2、| 大八大八||:仓:||:仓才:||:仓郎才台:||仓郎才台| 仓—— ||3、| 大台| 仓才仓才| 仓才台才||:仓台才台:|| 仓郎才嘟噜| 仓台才台| 仓令台另||:台另台另:||台大台台| 台台大| 另台||小锣撤锣锣撤锣:| 0 嘟噜拉八大台||:才台:|| 才不台|||:才台:|| 才台| 才才台| 才——||摇板长锤(撞金钟):| 0 大衣台||:仓七… 台七… :|| 仓七台七台| 仓个来台|乙个台仓||一锤锣(大回头、大锣打上、大锣打下)| 0 0嘟噜| 拉大大台||:仓才才才台才才才:|| 仓才仓才| 仓才乙才||:仓才:|| 仓才| 仓— ||搜场|八嘟噜空才| 仓才来才| 仓才另仓| 另仓乙才|仓0||一封书| 大八| 大八大八||:仓才:|| 仓才|仓才| 仓||九锤半| 冬八0嘟噜| 空仓另仓| 乙才仓才| 另仓乙才| 仓--|| (下接流水或阴锣)接头|0 0嘟噜| 仓0嘟噜| 仓0嘟噜| 仓0 || (下接急急风)导板头大锣导板头:|大台| 仓嘟噜才台| 仓—— |仓—— | 台大0 ||大锣小导板:| 0 大大| 空才| 仓来才| 乙个台| 仓0 ||小锣导板头:| 0 大大| 台台| 台个令台| 乙个令台||帽子头1、大锣帽子头:|(一指)台| 仓才| 仓才| 空仓| 仓| (多罗0)||2、小锣帽子头:|(一指)台| 台| 台| 台大| 台大| 台| 0 |台|多罗0 ||3、小钹帽子头:| 0 台| 才台| 才台| 令才| 才| 多罗0 ||软夺头大锣软夺头(平板夺头):| 隆冬大大大| 仓另才乙个才| 空仓|| (扎0)||小锣软夺头(平板夺头):| 隆冬大大大| 台另台乙另台| 另台||小钹软夺头(平板夺头):| 隆冬大大大| 才另才乙个才| 另才||长丝头大锣长丝头:|大衣大大||:仓郎才来:||:仓才:||仓才| 仓— ||小锣长丝头:| 大大大| 台另||:台另;|| 台大| 台| 台||小钹长丝头:|大大大| 才台||:才另:|| 才才来| 才— ||四击头大锣四击头:1、|0 大台|仓— |仓才台|仓台才台|仓0 || (大八)2、|0 大台|仓— |仓才台| 仓才| 仓0 ||小钹四击头:|0 大台| 才| 才大八| 才台| 才0 ||大回头(一锤锣大锣大上大锣打下)| 0 0嘟噜| 拉大大台||:仓才才才台才才才:|| 仓才仓才| 仓才乙才||:仓才:|| 仓才| 仓— ||急急风| 八八大台| 仓才||:仓才:||:仓:|| 仓才| 仓||干尾声| 冬八乙台| 仓0 | 仓才| 仓仆仆| 衣扑衣| 仓个来才| 乙个来仓||扑灯蛾大锣扑灯蛾:1、|冬八乙台||:仓个台台七台乙台:||空哐||:扎扎:||2、| 大大大大衣大衣台||:仓个台台七台乙台:|| 空哐||:扎扎:小锣扑灯蛾:|大大大大衣大衣另||:台另台另台乙另:|| 另台衣大衣|另台||:扎扎:||小钹扑灯蛾:| 大大大大| 衣大衣台||:才个台台才台乙台:||才个台台才台乙台| 另才||:扎扎:||双飞燕| 衣大| 衣大大| 另仓| 另仓| 乙才| 仓才| 另仓||尖板| 隆冬不拉台| 仓才| 仓个来台| 才台乙台| 仓— ||长锤慢长锤:| 0 0台|:仓七台七:|仓七台七台| 仓儿令才乙台仓|大扑台仓||快长锤:| 0 大大| 贲儿(衣)贲儿(衣)||:仓七台七:||仓七台| | 空才| 仓儿令才| 乙台仓||摇板长锤(撞金钟):| 0 大衣台||:仓七… 台七… :|| 仓七台七台|仓个来台|乙个台仓||夺头大锣夺头:| 隆冬| 大大大(台)| 仓个来才| 乙台仓| 大扑台|仓0 ||大锣变格夺头:(1) | 隆冬| 大大大(台)| 仓个来才| 乙台仓| 贲儿贲儿| 仓||(2) | 隆冬| 大大大(台)| 仓个来才| 乙台仓|嘟---- 嘟--- 仓||小锣夺头:| 隆冬| 大大大(令)| 台个令台乙令台| 大| 台| 台||铙钹夺头:| 隆冬| 大大大台| 才个令才| 乙台才| 大扑台| 才0 ||纽丝慢纽丝:1、| 仑吨不拉台| 仓郎才台||:仓台七台乙台:|| 仓郎才|仓郎才台| 仓—— ||2、|冬冬不拉台|仓0 才0 |仓郎才台||:仓郎才台乙台:||| 仓郎才| 仓郎才台| 仓||快纽丝:| 隆冬八大台|仓郎才||:仓才:||仓郎才台| 仓— ||铙钹纽丝:| 隆冬不拉台| 才台才||:才台才台乙台:|| 才台才|才台才台|才— || 抽头大锣抽头:|0 0 |冬八衣台|||大大大大| 衣大衣台||:仓来台七台乙台:||仓才乙台|仓— ||小锣抽头:(1)、| 大大大大衣大衣另||:台另台另台乙另台:||另台衣大衣|另台乙另台||(2)、|大大大大|衣大衣另||:台另台另台乙另台:||台个另台乙另台||小钹抽头:(0 龙冬|衣大衣台)|0 0 |冬八衣台||:才个来才才台乙台:||才个来台|乙八乙|才个来才乙台才||搓锤大锣搓锤:(1)、| 大大大大| 衣大衣台| 空哐乙才| 空哐乙才||:哐才:|| 哐才乙才|哐衣大|哐——||(2)、| 大大大大| 衣大衣台| 空哐衣才| 空哐衣才||:哐才:||哐才| 哐| 哐||小锣搓锤:| 大大大大| 衣大衣大大| 另台0大大| 另台0大大(台台台台)||:台台:|| 乙大大| 台||铙钹搓锤:| 大大大大| 衣大衣台| 台才乙台| 台才乙台||:才台:||才才来| 才— ||脆头硬脆头:|隆隆八台||:(嘟)仓—:||:大仓:|| 才| 仓||软脆头:| 冬八嘟噜||:仓郎仓郎:|| 仓才| 仓||(仓仓)五锤大锣五锤:| 大台| 仓才| 仓才| 仓||小锣五锤:|0 (一指)| 台台| 台另| 台||小钹五锤:| 0 大台| 才台| 才台| 才—— ||住头大锣住头:| 0 大台| 仓才| 仓||小锣住头:|0 (一指)| 台大| 台— ||小钹住头:| 0 大台| 才台| 才||归位大锣归位:|0 大台| 仓嘟噜才台| 仓—— | 仓—— ||小锣归位:|0 (一指)| 台| 大大| 台大| 台| 0 | 大| 台||铙钹归位:|0 大台| 才嘟噜才台| 才(另)| 才0 ||叫头大锣叫头:(1)| 0 八大| 顷仓| 扎扎扎扎| 大台| 仓才| 仓才| 仓|| (2)、| 0 八大| 顷仓| 扎扎扎扎| 八大八| 仓仓|令仓|| 小锣叫头:|0 多罗| 台| 扎扎| 扎扎|衣大衣|台台|令令| 台||小钹叫头:(1)、|0 八大|令才| 台台台台| 大台|才台|才台|才— || (2)、| 0 八大|令才| 台台台台| 八大八| 才才| 令才||冲头1、大锣冲头:|八嘟噜||:仓才:|| 仓才| 仓||2、小钹冲头:| 八嘟噜||:才才:|| 才台| 才|长尖大锣长尖:|0 大台| 仓才才才| 才才||;仓才:|| 仓才| 仓— ||小钹长尖:|0 大台|才---||:才才:|| 才才| 才||马腿|0 嘟噜拉大|乙八乙台||:仓个另才乙个来:|| 仓0 ||扫头慢扫头:1、| 0 台嘟噜||:仓才:||仓才嘟|仓郎才台| 仓郎才大|仓个另才乙来仓||2、| 0 台嘟噜|仓才|仓台才台||:仓大大:||仓大乙个| 仓才| 仓台才台| 仓郎才大| 仓个来才乙来仓||快扫头:| 0 台嘟噜||:仓才:|| 仓| 仓才仓大八| 仓| 仓| 令| 仓||。
京剧表演的艺术形式-唱念做打

戏曲表演的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中的四种艺术手段。
同时也是戏曲演员表演的四种基本功。
通常被称为“四功”。
“唱”,指的是唱功。
“做”指的是做功,也就是表演。
“念”指的是念白。
而“打”则指的是武功。
戏曲演员从小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培养的,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
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才能充分发挥作为歌舞剧的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
更好的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
“唱”
京剧中的“唱”占首要地位,发声部位大体分为胸腔、头腔、深喉、浅喉,不同的行当、表演流派,其发声、咬字、行腔、运气都有一些独创的方法,音色和唱法差异很大。
“念”
“念”,是指念白,也就是人物的说话,主要起叙事作用。
京剧对念白格外重视,有“千斤话白四两唱”的说法。
念白分为京白和韵白两种,前者接近日常生活语言;后者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舞台语言,声调抑扬顿挫。
“做”
指的是舞蹈化的形体动作,包括手、眼、身、步的各种程式动作和舞动髯口、长发、水袖、帽子、手帕、扇子等服饰、道具的技法,用来突出人物性格,表达人物的情绪、情感。
“打”
京剧舞台上的“打”是从中国传统武术动作中提炼出来的一些基本的招式和翻跌的技艺,讲究身段动作的舞蹈之美。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各种锣鼓点子打法基本动作分解(二)

各种锣鼓点子打法基本动作分解(二)原文地址:各种锣鼓点子打法基本动作分解(二)作者:琴缘先生各种锣鼓点子打法基本动作分解(二)32慢长锤 1︱ 23︱ 456︱︱念点:台︱仓七台七︱仓七台七台︱仓尔台才乙台仓︱大扑台仓︱板鼓点:大衣︱大衣大衣︱大衣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支撇划)(边)(边)(按范)(伸领~~~~~~~~~~~)单楗子打法基本动作分解1板一轻击的同时,右楗子由支式一落即作或撇或划的范儿。
(这是慢长锤的底鼓开头,板可不打,起蒙头锣。
带帽的底鼓开头见大锣抽头转慢长锤。
)2右楗子一击。
后有韵律的一划。
3板和右楗子交边同时一击。
也可只打右楗子交边一击。
(2,3 可以重复若干次)4右楗子一击后一按,范儿和力度大一些。
5板一击,后立即作挎板伸式范儿。
板不可不打。
(是转夺头的指令)随着后边按照尺寸右楗子接着改打连击至6,同时左手再领一下台七台,则完成了慢长锤至夺头转换。
)(以下重点见夺头的演奏方法)6如果这个右楗子一击改打成交边一击。
则成了慢长锤干收的指令。
下面稍微搬一下尺寸再打右楗子一击。
则慢长锤至此干收。
或接夺头。
34大锣抽头切住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念点:大大衣大衣大大︱仓台台七台乙台︱仓台台七台乙台︱仓○‖板鼓点:大大衣大衣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衣大衣○︱大○‖(伸·领~~~~~~~~)(划~边支)(撤)单楗子打法基本动作分解1,2 右楗子两击。
3 板一击4右楗子重击后提起向鼓外侧一分,范儿和力度大一些。
5板一击后左手同时作伸式范儿6右楗子连击两击。
同时起蒙头锣。
7右楗子一击,同时左手伸范儿作领范儿。
8右楗子按照尺寸连击至10。
其中9可轻击。
(7--10 可以重复若干次)11右楗子一击,范儿和力度大一些。
(是收点转点的预令)12右楗子按照尺寸连击两击。
13 板一击。
14右楗子一击。
有韵律的一划至鼓边。
15右楗子交边一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唱念做打】京剧常用锣鼓经用途及打法单皮鼓:d(读“大”或“登”,右手单楗重击)b(读“八”,左手单楗重击)d\\。
(读“多”,单楗轻击)B(读“崩”或“八”,双楗重击)dl\\。
(读“多罗”,单楗小滚奏,俗称“攒儿”)d///(读“嘟儿……”,双楗连续滚奏,俗称“丝鞭”或“撕边”)檀板:J(读“扎”,板重击)j(读“衣”,板重击或轻击)j///(读“本儿……”,板连续轻击)大锣:k(读“匡”,大锣独奏重击)q(读“空”,大锣独奏轻击)K(读“仓”,大锣与铙钹齐奏重击)Q(读“顷”,大锣与铙钹齐奏轻击)Z(锣贴腹部,打锣光,读“宫”或锣贴腹部,打锣边“嘎”,大锣闷击)小锣:t(读“台”,小锣独奏重击)l(读“令”,小锣独奏轻击)z(读“匝”,小锣闷击)铙钹:c(读“七”,铙钹独奏)C(读“才”,铙钹与小锣齐奏)p(读“扑”,铙钹闷击)堂鼓:D(读“冬”,堂鼓一击)bl(读“不隆”,堂鼓双锤小滚奏)D///(读“冬……”,堂鼓双锤滚奏)常用锣鼓经1.冲头以大锣、小锣和铙钹交叉合奏,音量一强一弱,配合上场、下场与一般的动作,以及在念白中加强语气用。
例如:《空城计》中探子的三报,即用冲头上场;《连环套》中窦尔敦念:“……他就暗发”后,也用冲头来配合动作和加强语气。
但主角的第一次上场不用;一场戏的结束(舞台上不留一人)时人物的下场也很少用。
念法:八嘟|仓才|:仓才:|:仓才|仓才:|仓才|仓|2.长尖以大锣、小锣和铙钹相间击奏。
形式、用法与冲头大致相同,只是适用于由慢转快的动作上。
例如:《群英会》中周瑜唤众将进帐时,众将上场即用长尖;又如起霸时上场亮相后,在往台口走的时候就用这个点子,不过比一般的速度较慢一些。
|Ct |念法:|大台|仓七七七|才台|仓才|仓才:||:仓才|仓才:|仓才|仓|打Ct一拍时,钹可与小锣齐奏两击。
在反复中鼓也可以打“碎撕边”或“双点”。
第二小节的铙钹产吩,可以稍作自由增加,但视鼓的要求来掌握。
3.长丝头以大锣和铙钹相间击奏,用途及作用略同于冲头,大都用在唱罢摇板之后的人物上下场,以此代替冲头。
例如:《斩马谡》中诸葛亮唱罢“算就汉室三分鼎,险些一旦化灰尘”两句摇板之后探子上场时,即用长丝头。
念法:大衣台|仓台才台|仓台才|仓才|仓才||:仓才|仓才:||仓|才|仓|4.小锣长丝头配合较急促的上下场和走圆场等动作。
例如:《金玉奴》中金玉奴给莫稽去取豆汁的匆忙下场,《牧虎关》中高来向高旺报事的几次上场,《打焦赞》中杨排风的上场等。
念法:大大大|台台|台令|:台令|台令:|台|台大|台|台|打法说明:反复小节中的“L”音在实际演奏时,是不打的,这是为了好念,帮在谱中附加记出。
5.带锣常接在唱腔之后,配合跑原场和武打等动作时使用。
例如:《打鱼杀家》中萧恩唱完“江湖上叫萧恩不才是我”一句以后,与教师对打时即用带锣。
念法:衣大|大大|:仓才|仓才:|仓|仓才|仓|仓|6.小锣带锣小锣带锣的作用略如阴锣,常用于配合台上较浪费时间的动作。
例如:《洪洋洞》中老军程宣作掘土掩埋孟良、焦赞的尸体的动作时,即用小锣带锣。
7.慢长锤慢长锤多用于人物上场时,由长锤和夺头结合而成。
多用于原板、慢板或二六的入头,或是配合比较缓慢的上场、更衣等动作。
例如:《甘露寺》中孙尚香慢板唱上时(用双楗领奏);《草桥关》中铫期唱完“转过了万花亭太和殿上”一句之后;《文昭关》中伍子胥和皇甫讷互换衣服时,都用慢长锤。
念法一:O 台||:匡七台七:||匡七台七台|仓令才乙台仓|大扑台仓|如作为原板或二六入头时可按照2/4拍演奏(一板一眼)。
念法二:大大大大|衣衣台||:匡七台七:||匡七台七台|仓令才乙台仓|大扑台仓||这一种多用在唱与唱之间。
例如《草桥关》中姚期唱完“...太和殿上”后,即接打此种起法的慢长锤来配合动作,然后再接唱原板。
念法三:台||:匡七台七:||匡七台七台|仓令才衣台仓大大|大大大大衣仓O多罗O用在唱二六以前有动作或念白的时候。
例如《四郎探母》中杨延辉唱西皮散板“老娘亲请上受儿拜”后打此锣鼓,配合他跪拜动作(必要时大锣仍加掩音)和才住后的鼓点子(数不定)配合哭泣表情,“多罗”是二六板入头。
念法四:O 台||:匡七台七:||匡七台七台|仓O||8.快长锤快长锤是由长锤和凤点头结合而成,演奏时速度较快。
多用于快板、流水、摇板的入头,同时配合较急促的上下场或走圆场的动作。
例如:《定军山》中黄忠攻打开荡山上场唱快板时;《打鱼杀家》中李俊、倪荣上场开唱前,都用快长锤。
但快长锤在习惯上不作为二黄摇板的入头。
念法一:O 台||:匡七台七:||匡大衣|空才|仓令才衣台|仓|念法二.:大大|衣衣||:匡七台七:||匡大衣|空才|仓令才衣台|仓|这是有底鼓开头的快长锤。
它不像有底鼓的慢长锤那样只限于接唱时用。
例如《打渔杀家》中李俊、倪荣幕内喊“走哇”以后,即打这种起法的快长锤作为上场开唱的锣鼓。
念法三.:O 台||:匡七台七:||匡七大大大扎|仓令才衣台|仓令才衣台|仓|此种快长锤也可以双楗领奏,双收开始在“匡七大”之后,鼓楗可作“撕边”领奏到底。
这种又名快长锤双收头,也作为过门的入头。
用在排场较大、速度较慢的情况下。
如《黄鹤楼》中周瑜上场、《霸王别姬》中虞姬上场都用。
念法四.:O 台||:匡七台七:||匡七台|仓O| 快长锤习惯上不用为二黄摇板的入头。
9.散长锤又名“撞金钟、摇板长锤”。
是散板的入头,或用以配合缓慢、迟疑情绪的动作。
例如:《文昭关》中伍员的上场;《二进宫》中徐彦昭、杨波的上场;《捉放曹》行路一场,曹操、陈宫的上场和《二进宫》中徐延昭、杨波的上场,都用散长锤。
念法:扎大衣台||:匡七...台七...:||:匡七台七:||匡七台才台|仓令才乙台|仓10.闪锤又名“拗锤、反长锤”,用于流水、快板、摇板的入头。
但在习惯上只限于已在台上的角色开唱,而不作“唱上”的锣鼓,也不作二黄摇板的入头。
例如:《空城计》中诸葛亮唱“我用兵数十年从来谨慎”前,《打鱼杀家》中萧恩唱“父女们打渔在河下”前,都用闪锤。
念法一.:龙冬衣大衣台||:仓令才台:||仓令才台|仓大令才乙台|仓O|开头底鼓之前,常常加打单楗点子“dddd...d d.”。
念法为:大大大......大拉.(下接拗锤入头)后来,这种拗锤又逐渐演变成下列的一种形式:念法二:龙冬衣大衣台||:仓台才台:||仓台才台|仓台才台|仓O11.纽丝多用于散板的入头,同时也配合上、下场及一般的动作。
如《空城计》中诸葛亮下城后,唱“人言司马善用兵”一段之前;再如《四进士》中宋士杰被轰下堂去,在他唱散板前,为了配合他的伤痛和挣扎起立的较迟缓的动作,也用纽丝。
在反复中间大锣并适当地作揣锣来加强伴奏。
如《审头刺汤》:汤勤:…如此说来,我那亲——(幕内喝道声)哎呀,不要乱七八糟的(故装郑重)。
嗯哼!陆炳:(上唱二黄散板)在配合人物动作时,大锣可适当地作揣锣或加锣来加强伴奏气氛。
念法一:|龙冬八大台|仓台才台|:仓台七台乙台:|仓台才|仓台才台|仓0| 念法二:|龙冬八大台|仓才0|仓才0都|仓台才台|仓台七台乙台|12.快纽丝也是散板的入头,也可以配合上下场用,常用于比较匆忙、紧迫的情境。
如《大保国》中杨波上场时唱的散板,即用快纽丝作入头。
演奏快纽丝时,不宜打得太长。
13.抽头又名“七字锣”,作用是原板的入头,但习惯上只作接唱的二黄原板或四平调的入头,而西皮原板不用。
例如《文昭关》中伍子胥唱二黄原板“哭一声爹娘不能相见,不能见,爹娘啊”以后,接打抽头再唱原板。
此外,也可作摇板的入头,二黄、西皮都可用,但二黄用得较多。
念法一:|大大大大|衣大衣大台|:仓令台七台乙台:|仓令台|衣大衣|顷仓|打法说明:交边的楗子稍靠近鼓边的上前方。
反复进行中,鼓楗可全打“单点”。
念法二:|大大大大|衣大衣台|:仓令台七台乙台:|仓令台|衣大衣|仓.才乙台|仓| 这是摇板的入头。
二黄、西皮都用,但二黄用得较多。
例如《草桥关》中刘秀唱二黄原板“叫内侍忙摆驾后宫来进”唱散以后和《大保国》中徐延昭上场后唱摇板前,都用此锣鼓入二黄摇板。
14.小锣抽头小锣抽头也是摇板、流水、快板的入头,在文静的气氛下,配合上、下场、走圆场及其它动作。
例如《洪洋洞》杨延昭第二场上场唱二黄摇板时,《打渔杀家》萧桂英捧茶上场唱西皮摇板和《桑园会》秋胡上场唱快板,都用小锣抽头。
念法:大大大大|衣大衣令||:台令台乙台乙令:||台令台衣大衣|令台乙台台||15.滚头子滚头子不作开唱用,只是配合动作。
例如《定军山》中黄忠接到夏侯渊“走马换将”的通知,决定将计就计。
当他传令全军以后,在思考明天阵前如何骗过夏侯渊时,就用滚头子来配合表现他用手势虚拟的各种动作。
念法:冬八衣台||:仓令台七台乙台:||仓令台乙八乙|仓令才衣台|仓滚头子的最后结束部分也可以这样处理:eB e|Q Ko|或,K lt|ct db t|Ko| 前面由“7.慢长锤”到“14.小锣抽头”,各种可以随意反复的开唱锣鼓,往往为了突出表现歌唱以前的动作,或是需要加入念白,都有中途暂时停止的办法,等到动作做完,或是念白终了,可再从头开始,或接打夺头、凤点头。
16.大锣水底鱼[水底鱼]原为昆曲干念的牌子,京剧移用,省略原有的词句,只用锣鼓部分。
主要用途是配合行路时匆忙急促的步伐(包括上下场和走圆场)。
例如《望江亭》第一场,谭记儿与白士中下场后,白道姑念:“待我关了观门。
”随即由四家丁、张千、李万引杨衙内急忙上场,这时即用水底鱼锣鼓。
念法:大台| 仓才|仓嘟令才|仓大八令才|乙才乙台|仓令才乙才|仓令才|乙八乙|仓令才|乙台仓O| 这是整用的水底鱼。
例如《宝莲灯》刘彦昌(念):身为洛州正印,与民判断冤情“水底鱼”(沉香、秋儿上场)。
17.小锣水底鱼小锣水底鱼用法与大锣水底鱼略同。
例如《打鱼杀家》中丁家教师赴萧恩家催讨鱼税时的上场和《女起解》中崇公道进监时的小圆场也用小锣水底鱼。
18. 四边静[四边静]原为昆曲的干念牌子。
除了《青石山》中周仓需要念词(但不是昆曲原来的“大字”)以外,一般只是代替水底鱼使用。
四边静锣鼓也可以分段使用,例如《空城计》第二场,马谡、王平发兵街亭时,即先用四边静的前半段;待第四场马谡、王平领兵抵达街亭上场时,再用后半段。
19.扑灯蛾[扑灯蛾]原为昆曲干念牌子,京剧移用。
水底鱼可以不念词句,扑灯蛾则必须念词(按照剧情编撰),只是句数长短并不限制。
多用在感情激动的情况下,配合念数板。
例如《狮子楼》中,武松与士兵的对念:“士兵一言来提醒,武松起下杀人心!……”就是扑灯蛾。
再如《鱼肠剑》中专诸念的“牛二太欺心,太欺心!”也是扑灯蛾。
至于牛二接着念的扑灯蛾,则是小锣扑灯蛾,打法与大锣相同。
20.急急风急急风在演奏速度上比一般锣鼓点子快,多用于急促、紧张、激烈及战争的情境,用以配合人物的上下场及行路、战斗、厮打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