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深圳河网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深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亮点及典型案例材料

深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亮点及典型案例材料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许多亮点和典型案例。
下面将介绍深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十个亮点和典型案例。
一、生态修复:深圳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措施,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例如,深圳市在龙岗区建设了深圳大鹏湾湿地公园,通过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水质,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二、水资源保护:深圳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推行水资源循环利用。
例如,深圳市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冲厕、灌溉等,有效节约了自来水资源。
三、垃圾分类:深圳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分类回收,减少了垃圾的填埋量。
例如,深圳市在社区推行垃圾分类,设置了不同的垃圾桶,方便居民进行分类投放。
四、节能减排:深圳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深圳市对工业企业进行了排放标准的严格监管,推广了清洁生产技术,降低了工业废气的排放量。
五、绿色出行:深圳鼓励居民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例如,深圳市推广了公共自行车系统,方便市民短途出行,减少了汽车使用的频率。
六、建设生态城市:深圳努力打造生态城市,通过绿化建设和生态保护,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深圳市在市区建设了绿道,增加了绿地面积,改善了市民的休闲环境。
七、环境监测:深圳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监测空气、水质等环境指标,保障市民的健康。
例如,深圳市在各个区域设置了环境监测站,定期对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发布。
八、生态教育:深圳重视生态教育,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例如,深圳市开展了环保知识竞赛,组织了环保讲座,加强了市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九、自然保护区建设:深圳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例如,深圳市在龙岗区建设了布吉山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多个珍稀植物和动物物种。
十、国际合作:深圳与国际合作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微专题——冲淤平衡

微专题——冲淤平衡冲淤平衡原理冲淤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河段上游来沙量等于本河段水流挟沙力,下泄的沙量与进入河段的沙量基本保持相等的现象。
河床的冲淤是由于上游来沙量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力不平衡而引起。
•冲淤平衡原理①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②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下降;③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你强我弱”,交替进行;流量大时(汛期),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堆积为主。
④河口区域:河流和潮汐(海浪)的共同影响,两个的强弱“此消彼长”:流水沉积+海浪侵蚀;流水侵蚀+海浪堆积。
同时会引起海岸线进退变化。
河流冲淤影响河床形态和河流附近的地貌,河流地貌主要包括河流侵蚀地貌,如沟谷、瀑布、阶地等,又包含河流堆积地貌,如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等。
试题链接1. 河段的冲淤量是输入沙量和输出沙量的差值。
黄河干流内蒙古段按水文站可划分为三段:石一巴河段、巴一三河段、三一头河段,该河段冲刷的临界水沙条件大致在洪水期平均流量>2000m³/s,含沙量<10kg/m³。
河道的冲淤调整主要发生在汛期,1987年以来,上述河段汛期水沙量占全年比例均大量减少。
左图为黄河干流内蒙古段示意图,右图黄河干流内蒙古各河段多年平均冲淤量变化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黄河干流内蒙古段冲淤量达到最大的年份大致是()A. 1979年B. 1989年C. 1999年D. 2009年(2)1973年-2017年黄河干流内蒙古段()A. 石一巴河段冲淤状况与水沙量关联明显B. 巴一三河段先冲刷后淤积C. 三一头河段冲淤变化与汛期流量正相关D. 全河段先冲后淤最后平衡(3)影响石巴河段冲淤状况最主要的原因是()A. 河道采沙增加B. 河段落差较大C. 水利枢纽建设D. 河流补给减少【答案】 1. D 2. D 3. C【解析】(1)河段的冲淤量是输入沙量和输出沙量的差值。
深圳湾的综合效益及人为造成地理、环境变化的影响分析

深圳湾的综合效益及人为造成地理、环境变化的影响分析对深圳湾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人文价值、景观和旅游等经济价值和生态作用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指出深圳湾对深圳市的综合效益巨大,对于深圳滨海城市品牌的构筑和历史、文化特色的形成与传承、经济效益和生态作用等方面具有着无法用金钱计算的长久性的作用。
标签:深圳湾;综合效益;填海;环境1 深圳湾的重要作用1.1 深圳湾的历史意义浅析深圳湾千百年来就是当地渔民辛勤耕耘、采收成果的宝地,海湾南面及东南面为香港、北面为深圳,公元前214年,深圳属设置在岭南的南海郡管辖,在公元331—1573年,深圳市最早的前身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
后历朝各时期管辖区域和名称有所变动,曾改为东莞县,后又改回新安县;公元1573年,明万历元年,朝廷扩建东莞守御千户基地,建立新安县,并建县治于南头,辖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
经济以产盐、茶叶、香料和稻米为主。
变动影响到现在的事件是在公元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新界租给英国99年。
至此,原属新安县的3076 km2土地中,有1055.61 km2脱离其管辖,深圳与香港从此划境分治。
1913年后又复称宝安县,直到1979后,成立深圳市。
香港也因有数十公里长的深圳湾及深圳河而成为与大陆仅有很少陆地连接处的一个海岛。
在长达近30 km(海湾一侧的海岸线)的深圳湾两岸,人们隔岸相望,以鱼船或渡船作为来往两岸的工具。
由于是海湾,相对于向外开阔的海域不同,其特定的海洋环境,给予了许多鱼虾、贝类及其它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的好场所,由于还分布有珍稀的红树林植物,更使得这一片海湾海鸟群聚、水中各类生物丰富。
因此这个海湾同时养育着海湾两岸人民。
香港和大陆的人民对这片海具有着深厚的感情。
虽然在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据管辖,但深圳湾这个海上明珠留给人们的美好回忆和许多美好的传说,一直使得两岸人民对她深藏独特的关爱之情。
深圳大沙河现状调查与分析

关于大沙河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6年3月17日
调查地点:大沙河
调查方法:网上查询
调查人:黄崇熙、钱宇皓、万紫怡
一、概况
大沙河由北到南贯穿深圳南山区:是南山区唯一的一条河流。
全长18.8km;流域面积90.69k㎡。
上游自尖山至九祥岭:长
11.3km。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前段河流水量较少,分流明显,流速较慢;二是河道中央有大量杂草,将河道明显区分成几块区域;三是水体十分浑浊,含有大量的泥沙;四是水
体发臭。
三、目前的改造情况
一是上游建设了污水
处理厂,使上游的水集中
并净化;二是河道两旁修
建污水沟,使中下游的污水不再污染河道;三是建设景观走廊,还原绿化。
浅谈深圳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原因1剖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浅谈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专业:行政管理(自考本科学段)学生姓名:杨清玲准考证号:040414100685指导教师:岳经纶完成时间 2016年 09 月 07 日浅谈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摘要:从古至今,城市一直是人类社会文明和发达的象征,它不仅是人口聚居地,也是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中心,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
但是,城市环境污染却越来越困扰着居民生活,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计划,良好的环境也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本文通过分析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原因,力求得出能够有效防治水污染的建议。
关键词:水质污染;原因分析;城市化;目录前言……一、深圳市水环境现状调查(一)深圳市水环境地理位置(二)深圳市水环境存在的问题1.水资源严重匮乏2.水源水质状况二、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小河径流小,自然净化能力低。
(二)规划建设局部与河流协调不足(三)跨界河治理不同步(四)污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五)长期排污致底泥污染引发内源污染(六)环保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薄弱。
(七)城市企业追求高利润,环保意识薄弱。
三、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一)提高人们防治城市污染的环保意识。
(二)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污染废水排放监控(三)综合整治河流水环境(四)强化污染源整治,降低流域污染负荷。
(五)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确保水源水质安全(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前言对人们来说,水是一切生命的来源,是人们生存下去必备的基本物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自然环境的危害已经越来越严重,因为工业化城镇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开始出现十分严重的水污染。
所以,现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护水资源,培养居民的净水观念。
一、深圳市水环境现状调查(一)深圳市水环境地理位置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西至珠江口伶仃洋与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至深圳河与香港毗邻,北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
深圳市龙岗河、坪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方案

v1.0 可编辑可修改深圳市龙岗河、坪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方案( 简本 )深圳市环境保护局二OO八年十月目录目录 (2)一、总则 (5)(一)目的意义 (5)(二)编制依据 (5)(三)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7)(四)整治范围与实施年限 (8)二、流域环境状况 (8)(一)水系与水文特征 (8)(二)社会经济概况 (9)(三)污水处理概况 (9)(四)水质现状 (10)(五)主要环境问题及成因 (11)三、整治目标与系统控制策略 (13)(一)整治目标 (13)(二)流域水污染系统控制策略 (15)四、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 (16)五、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方案 (17)(一)流域功能区划优化与布局减排方案 (17)(二)产业结构调整减排方案 (18)(三)水污染控制工程体系建设与减排方案 (19)(四)加强环境管理,有效削减污染负荷 (20)(五)人工提升环境承载力 (23)六、实施保障措施和政策 (26)(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同心协力推进水环境达标整治工作 (26)(二)明确责任,加强考核,真正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 (26)(三)建立有效的财政保障机制 (27)(四)建立有效的环境监察机制 (28)(五)采用综合手段推进节水减排工作 (29)(六)建立和完善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 (30)(七)建立有效的流域联防联治机制 (31)七、综合结论 (31)附图1 本达标方案研究范围图 (25)附图2 龙岗河、坪山河流域水系分布图 (26)附图3 两河流域主体功能区划方案 (27)附图4 两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28)附图5 两河流域截排范围图 (29)附图6 龙岗两河流域污水排海方案管线示意图 (30)附表1 龙岗河、坪山河流域各阶段的整治任务及要求 (31)附表2 龙岗河、坪山河流域重点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 (38)附表3 龙岗河、坪山河流域近期拟优化升级或关停清退的候选企业清单(龙岗区管企业) (40)附表4 截排范围外近期工业企业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清单(龙岗区管企业) (48)附表5 中期(2015年)畜禽养殖企业清退清单(龙岗区管企业) (50)附表6 中期拟清退的“两高两低”企业候选清单(龙岗区管企业) (51)附表7 远期拟清退的“两高两低”企业候选清单(龙岗区管企业) (52)附表8 近期(2010年)需新增的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方案 (53)附表9 中期(2015年)需新增的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方案 (53)附表10 中远期(2018年)需新增的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方案 (54)附表11 远期(2020年)需新增的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方案 (54)附表12 两河流域截排范围外片区污水简易处理工程项目 (56)附表13 两河流域现有和在建的垃圾处理设施 (56)附表14 两河流域2008年建成的在线监控企业清单 (57)附表15 两河流域2010年建设的重点工业污染源在线监控企业名单(龙岗区管企业). 58附表16 两河流域2015年前安装在线监控设备的企业名单(龙岗区管企业) (66)附表17 两河流域2010年前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名单 (73)附表18 龙岗河、坪山河流域污染通量监控方案 (76)附表19 两河流域重点断面水质监控方案 (76)附表20 龙岗区环境监测及监察能力建设方案 (76)附表21 排水管网维护管理能力建设方案 (77)附表22 龙岗河、坪山河滨岸带景观整治工程 (77)一、总则(一) 目的意义东江水质事关我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40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是名副其实的生命水、政治水和经济水。
深圳河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亟需加强保护措施

深圳河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亟需加强保护措施近年来,随着深圳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河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深圳的水资源,加强河道保护措施势在必行。
一、污染源分析1. 生活污水排放深圳人口众多,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大大增加。
虽然深圳市政府已经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扩建和改造,但仍然难以满足水处理的需求。
此外,一些居民区的管道老化、管理不善等问题也导致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现象。
2. 工业废水排放随着深圳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排放也成为了河道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一些工厂在废水处理中存在不规范操作、违法排放等问题,导致了大量有害物质直接进入河流,对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
3.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指农药、化肥以及养殖业所产生的废水和废气。
由于一些农民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农药、化肥的安全使用和处理不当,导致了这些有害物质直接进入河道,危害了水质与周边生态环境。
二、加强河道保护措施的必要性1. 保护生态环境深圳的河流生态资源丰富,承载着众多珍稀物种。
加强河道保护措施,可以有效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环境。
2. 维护公众健康河道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饮水安全和生活环境。
水污染会给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引发多种疾病。
加强河道保护措施,保障水质安全,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生活幸福感和健康水平。
三、加强河道保护措施的对策1.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污水排放行为进行监管和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强化市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 加强工业排放治理对工业废水排放进行监管,加强工业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废水的产生和排放,加大对重点工业企业的监测和处罚力度。
3. 推广绿色农业鼓励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和治理。
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
30年前的深圳与30年后的北部湾开发

北部湾开发与深圳开发十大对比——30年河东30年河西深圳经济特区:1.时间:1979年2.区位优势:背靠香港、位于珠江三角洲3.中国经济增长级:第一级4.国家领导关怀:1979年春邓小平亲临5.一手颂歌:《春天的故事》6.主要投资方式:国家、部门投资(引进金融产品:股票)7.主要特征:建设“深圳速度”8.国家态度:改革开放政策、文件9.调控人员方法:拉铁丝网、办边防证(控制过量人群流,解决地区承能力)北部湾新经济改革特区1.时间:2006年开始2.区位优势:依托中国-东盟、位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三大经济圈的结合部。
功能定位:中国政府给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是立足北部湾。
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进开发建设,努力建设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3.中国经济增长级:第四极4.国家领导关怀:06年8月胡锦涛亲临北部湾指出: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
国家主席-胡锦涛明确指出: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新的一极是什么?1979 年的第一个春天,深圳珠海的大开发带动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同时,也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称之为第一级;90 年代,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激发长江三角洲的快速发展,称之为第二级;2000 年以天津新区的开发带动了渤海湾的经济活跃,称之为第三级;广西北部湾的开发称之为第四级。
前三个级是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事,而第四级则是涉及东盟,是国际的大事,其开放的力度,广度,深度和可持续性将大大超出前三极,为世人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大的商机。
广西北部湾是中国沿海最后一块尚未开放的处女地,其发展意义远远超出了所有沿海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 理 学 报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Vol.63, No.9 Sept., 2008
近 30 年来深圳河网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周洪建 1, 2, 史培军 3, 4, 5, 王静爱 1, 2, 3, 高 路 2, 郑 憬 5, 于德永 6
969-980 页
970
地 理 学 报
63 卷
以往对河网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研究表明 : 人类活动通过机械工程方式 , 包括修建水 渠、大坝和涵洞等对河网产生直接影响 [9, 10]; 发生在流域下游或全流域的河网变化的间接 效应主要是通过土地利用变更来实现的 , 包括砍伐森林、高强度的农业化、森林火灾等 , 而城市化对河网的影响最为显著 [11, 12]; 城市发展对河道特征 ( 包括河道宽度和深度、形状 和组成 ) 产生显著影响 [13, 14], 河道弯曲度下降 [15], 河床物质粗糙化 [16] 和区域河网密度增加 [17] 。城市化成为改变河网结构的重要因素 [18]; 城市化不同发展程度对水系有不同的影响规 律 [19]; 城市化对河网调蓄能力的影响大于对河流结构的影响 , 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河网调蓄能力下降 [20]; 不同城市区域河网状态不同 , 通过将城市河网分为若干子区 , 运用 动态分析方法对各子区河网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原因调查 , 可提出各子区河网调整方案和 管理办法 , 进而提高城市河网的安全性 [21]。但目前研究中对河网变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定量 表达、河网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关注较少。 本文以近 30 年来发生了巨大土地利用变化的深圳市为研究区 , 在地形图、河道普查 报告、遥感影像、气象等数据可获取的基础上 , 分别选取 1980-1988 年、 1988-2005 年作 为表达深圳特区内城市扩展和特区外城市扩展与河网变化的关系的主要阶段[22], 对两者关 系的空间差异进行了阐释 ; 在此基础上以城市化过程显著的观澜河流域为例 , 在分析河 网缓冲区内植被盖度、生产有机物质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资产等指标变化规 律的基础上探讨了河网变化的生态效应。
布图。
(3) Landsat 遥感影像。选取深圳市 1980 年 MSS 影像 , 1988 、 2000 和 2005 年 TM 影 像数据 , 用以提取城镇用地、地表植被覆盖等信息 ; 投影方式设定为 UTM WGS84-49N 。 (4) MODIS/NDVI 数 据 。 2000 、 2005 年 每 年 11 个 时 间 序 列 的 数 据 , 空 间 分 辨 率 为 250 m , 每个时间序列为 32 天。采用线性分解的方法 , 借助 TM 的分类图像对 MODIS 的 NDVI 数据进行分解 , 将 NDVI 的分辨率提高到了 30 m 。 (5) 气象数据。来源于深圳市气象局 , 时间为 1980-2005 年 , 数据内容为年平均月降 水量、月平均气温、风速、水气压及日照百分率。 (6) DEM 数 据 。 高 程 模 型 空 间 分 辨 率 为 90 m , 数 据 来 源 于 地 球 系 统 科 学 数 据 共 享 网 , 经几何校正 , 投影同 TM 影像。 (7) 其他数据。基础地理数据 , 如 , 1:20 万土壤类型图 , 1:20 万植被分布图 , 来源于 深圳市规划局 , 经 ARC/INFO 数字化、投影变换 , 投影同 TM 影像。统计数据 , 有机物 质 的 单 位 质 量 价 值 ( 元 /gC) , 本 文 根 据 标 煤 的 价 值 来 替 代 , 取 值 为 2.3718 ×10-4 元 /gC ; 碳税法中 CO2 的单位质量价值取为 3.36 ×10-4 元 /gCO2; 工业制 氧 价 格 取 4 ×10-4 元 /gO2; 氮肥、磷肥、钾肥的平均价格分别为 400 、 350 、 350 元 /t ; 各生态系统的土壤生产机会成 本 , 如林地、灌丛、草 地 和 耕 地 分 别 为 160.3 、 160.3 、 335.0 和 2324.5 元 /ha・ a, 建 设 用 地、难利用地和水域均为 0 。 2.2 研究方法 2.2.1 河 网 变 化 研 究 方 法 以 流 域 为 基 本 单 元 进 行 河 网 变 化 分 析 。 基 于 90 m 分 辨 率 的 DEM 数据 , 在 ARCGIS 9.0 空间分析工具中 Hydrology 模块的支持下 , 将深圳市划分为 9
km/km2; 以区 / 街 道 办 驻 地 为 圆 心 , 半 径 为 1-2 km 的 圆 环 区 成 为 河 网 萎 缩 、 河 网 消 失 的 主 要 区域; 依据流域城市化水平和河流主干是否直接入海等 2 个指标可将深圳市 9 大流域 / 水系 分为 4 种不同的河网变化类型 ; (2) 当城市化水平低于 30% 时 , 城镇用地扩展与河网萎缩 , 尤 其 是 河 网 支 流 的 萎 缩 存 在 显 著 相 关 ; 当 城 市 化 水 平 大 于 30% 时 , 城 镇 用 地 扩 展 对 河 网 的 影 响 较 小 ; (3) 2000-2005 年 观 澜 河 流 域 生 态 系 统 功 能 显 著 降 低 , 以 生 产 有 机 物 质 价 值 降 低 幅 单位面积生态资产从 2.79 元 /m2 降 低 到 2.34 元 /m2, 总 生 态 资 产 减 少 3136 万 元 ; (4) 河 网 变 化 和 城 市 化 成 为 影 响 生 态 系 统 功 能 的 主 要 因 素 , 其 中 河 网 变 化 因 素 和 城 市 化 因 素 对 植 被 盖 度 降 低 的 贡 献 率 分 别 为 23.1% 和 35.8% , 对 生 产 有 机 物 质 价 值 减 少 的 贡 献 率 分 别 为 25.1% 和 32.7% , 对 生 态 系 统 服 务 价 值 减 少 的 贡 献 率 分 别 为 7.7% 和 56.2% , 对生态资产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 10.6% 和 52.2% 。
S L (1) Rf = m ; Rc = No × (L/Lm ) ; RZ = j ; Ur = U S Lm S 式中 : S 为流域总面积 (km2) , L 为河流总长度 (km) ; m 为流域内的河流条数 ; No 为河流等 级数 , Lm 为主干河长 (km) , Lj 为第 j 级支流的长度 (km) ; SU 为流域内城镇用地 ( 包括高、 Rd = L ; S
收稿日期 : 2008-02-01; 修订日期 : 2008-05-22 基 金 项 目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0425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671003) [Foundation: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No.40425008;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671003]
作 者 简 介 : 周洪建 (1980-), 男, 博士生, 主要从事自然灾害与土地利用 / 覆盖变化研究。
E-mail:zhouhongjian_1980@hotmail.com
通讯作者 : 史培军 (1959-), 教授, 主要从事环境演变与综合风险管理研究。E-mail: spj@bnu.edu.cn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 北京 100875; 2. 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 , 北京 100875; 3.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00875; 4.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00875; 5. 民政部 / 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 北京 100875; 6.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北京 100085)
9期
周洪建 等 : 近 30 年来深圳河网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971
个一级流域 / 水系 ( 图 2) , 在此基础上划分为 31 个二级流域 / 水系 ( 图 6b) 。 参照 Strahler 水系分级方案 [23], 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 80 年代末的地形图和 2003 年 河道普查图中对河流干流和一、二、三级支流进行数字化 , 并结合相关的遥感影像、航 空相片对结果进行纠正 , 得到 3 期河网分布图 , 分别记为 1980 、 1988 和 2005 年深圳 河 网分布图。 构建河网密度 (Rd) 、河频率 (Rf)[20]、河网结构复杂度 (Rc)[20]和河网发展系数 (RZ) 等指 标表达不同时期河网及其变化特征。用城市化水平 (Ur) 表征各流域城镇用地及其变化特 征。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1) 地形图数据。研究中用到的地形图主要来自国家测绘局编制的深圳市 20 世纪 60 年代末 1:5 万和 80 年代末 1:10 万数据 , 经过图幅拼接处理 , 对图中的河网进行数字化。 (2) 河道普查数据。来自深圳市水利规划设计院编制的 2003 年深圳市 1:10 万河道分
摘要 : 在地形图、河道普查数据、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支持下 , 分析了深 圳 近 30 年 河 网 的 时 空变化规律及其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 , 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植被盖度、生产有 机 物 质 的 价 值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资产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深圳观澜河流域河网变 化 的 生 态 效 应 。 结 果 表 明 : (1) 近 30 年 深 圳 市 河 网 结 构 趋 于 简 单 化 、 主 干 化 , 河 流 支 流 发 展 受 到 较 大 限 制 ; 河 网 总 长 度 减 少 355.4 km , 总 条 数 减 少 378 条 , 河 网 密 度 从 0.84 km/km2 降 低 到 0.65
r r
中低密度城镇用地 ) 的面积 (km2) 。 构建网格单元分析河网变化及其与城镇用地的空间关系。在 ARCGIS 9.0 中 Generate 模块将深圳划分为 7967 个 500 m × 500 m 网格单元 , 通过空间分析中的 Overlay 模块将 河网分布图与网格图进行叠加 , 计算 3 个时期各网格河网密度来表达河网变化特征。 2.2.2 生态效应研究方法 生态系统的自然价值及其服务功能效益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生态资产包括隐形的生态系 统服务价值和有形的自然资源直接价值 2 部分 , 其测算是基于遥感定量测量的生态资产 价值评估模型 [24], 并利用 TM 遥感影像和其他辅助数据对模型所需的参数 , 如 : 陆地生态 系统地表覆盖类型、植被覆盖度、植被第一性净生产力进行了定量测量, 并参考 Costanza 等人的经济参数 [25], 对深 MODIS DEM TM 1NOPQRP S1NT FGHI FGHI 圳观澜河流域 2000 年、 2005 年陆 地生态系统生态资产价值进行了 UVW U X UYZX[ 定量测算 ( 图 1) 。在此基础上 , 选 J0 LM K RVI K NDVI 取植被覆盖度 (Vc) 、生产有机物质 ]‘aMb 的价值 (Br)[24]、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_YZ APAR NPP \ NPP (Es) [24] 和 生 态 资 产 (Ec) [24] 等 4 项 指 标表达河网变化的生态效应, 各 (NPP) 项主要价值的计算方法为 : ( (1) 生产有机物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