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近代物理实验报告纸

合集下载

近代物理演示实验报告_0

近代物理演示实验报告_0

近代物理演示实验报告篇一:近代物理实验实验报告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近代物理实验实验报告目录液晶电光效应实验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原理 (4)三、实验仪器 (7)四、实验步骤 (8)1、液晶电光特性测量 .................................................................. .. (8)2、液晶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测量,响应时间 (10)3、液晶屏视角特性测量 .................................................................. .. (13)拓展实验:验证马吕斯定律 .................................................................. (14)五、注意事项 (15)附:《LCD产品介绍及工艺流程》相关资料 ..................................................................15α粒子散射 (20)一、实验目的 (20)二、实验原理 (20)1、瞄准距离与散射角的关系 .................................................................. (20)2、卢瑟福微分散射截面公式 .................................................................. (21)3、对卢瑟福散射公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验证。

(23)三、实验仪器 (23)四、实验步骤 (24)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 (24)六、思考题 (27)α散射的应用 (27)电子衍射 (29)一、实验目的 (29)二、实验原理 (29)运动电子的波长 .................................................................. . (29)相长干涉 (29)三、实验仪器 (30)四、实验数据及处理 .................................................................. (30)五、实验结论 (31)验证德布罗意假设 .................................................................. (31)普朗克常量的测定 .................................................................. (31)六、电子衍射的应用 .................................................................. (32)塞曼效应 (33)一、实验目的 (33)二、实验原理 (33)谱线在磁场中的能级分裂 .................................................................. (33)法布里—珀罗标准具 .................................................................. ................................... 34 用塞曼效应计算电子荷质比e ................................................................... ................. 37 m三、实验步骤 (37)四、数据处理及计算结果 .................................................................. . (37)五、误差分析 (37)六、思考题 (38)拓展实验 (38)观察磁感应强度与能级分裂强弱的关系 .................................................................. (38)估算铁芯的磁导率 .................................................................. (38)七、塞曼效应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 (39)液晶电光效应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液晶的特性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一些特性的常用测试方法;了解液晶的应用和局限。

近代物理实验(与“实验”有关文档共12张)

近代物理实验(与“实验”有关文档共12张)
带电油滴在平行板电场中的受力 对选定的带电油滴,通过调节加在A、B两极板上的电压使其静止,记下平衡电压V,然后将电压去掉,油滴下落,测量油滴匀速通过距
➢ 通过测量和数据处理,受一次毅力,细心,严谨 离Sg所用的时间tg。
通过测量和数据处理,受一次毅力,细心,严谨的实验作风的训练。
的实验作风的训练。
第4页,共12页。
计算出油滴匀速下落的速度Vg,油滴的半径r,计算油滴所带电量q。
量转化为宏观分测量的实验思想,以及实现精 计算出两极板上加电压V时,油滴匀速上升的速度VE进而计算出油滴所带电量q。
通过测量和数据处理,受一次毅力,细心,严谨的实验作风的训练。 计算出油滴匀速下落的速度Vg,油滴的半径r,计算油滴所带电量q。
A为修正常数。
第10页,共12页。
(一)静态测量法:
对选定的带电油滴,通过调节加在A、B两极板上的电压使其静止,记下平衡电 压V,然后将电压去掉,油滴下落,测量油滴匀速通过距离Sg所用的时间tg。计算出油滴匀速 下落的速度Vg,油滴的半径r,计算油滴所带电量q。
(二)动态测量法:
对选定的带电油滴,先在两极板不加电压的情况下,测出油滴匀速下落Sg距离所需要 的时间tg,以求出油滴匀速下落的速度Vg,然后,在两极板上加一适当的电压,使油 滴以适宜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记下这时的电压V,测量油滴通过SE所需时间tE。计算出 两极板上加电压V时,油滴匀速上升的速度VE进而计算出油滴所带电量q。
第5页,共12页。
第6页,共12页。
(一)基本原理
带电油滴在平行板电场中的受力
第7页,共12页。
受力分析:
(1)重力F1:
实验原理
(2)空气浮力F2:
(3)电场力F3:

近代物理实验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光纤通讯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光纤的基本原理和特性;2. 掌握光纤耦合效率的测量方法;3. 探究光纤数值孔径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4. 分析光纤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三、实验原理:光纤是一种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传输光信号的介质。

本实验通过测量光纤耦合效率、数值孔径等参数,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

四、实验仪器:1. 光纤耦合器;2. 光功率计;3. 光纤测试平台;4. 光纤光源;5. 光纤跳线。

五、实验步骤:1. 将光纤光源连接到光纤耦合器的一端,将光纤跳线连接到另一端;2. 将光纤耦合器连接到光纤测试平台上;3. 使用光功率计测量光源输出光功率;4. 将光纤跳线连接到光纤测试平台上的光纤耦合器另一端,测量输入光功率;5. 计算光纤耦合效率;6. 改变光纤跳线的长度,重复步骤4和5,分析数值孔径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纤耦合效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光纤耦合效率为95.3%。

说明本实验所使用的光纤耦合器性能良好,能够有效地将光信号传输到另一端。

2. 数值孔径:通过改变光纤跳线长度,观察光纤耦合效率的变化。

当光纤跳线长度较短时,耦合效率较高;当光纤跳线长度较长时,耦合效率逐渐降低。

这表明光纤数值孔径对通信系统性能有较大影响。

3. 光纤通信优势:与传统的铜缆通信相比,光纤通信具有以下优势:a. 抗干扰能力强:光纤通信不受电磁干扰,信号传输稳定可靠;b. 传输速度快:光纤通信的传输速度可以达到数十Gbps,满足高速数据传输需求;c. 通信容量大:光纤通信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可满足大量用户同时通信的需求;d. 通信距离远:光纤通信可以实现长距离传输,满足远距离通信需求。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光纤通讯实验,我们了解了光纤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掌握了光纤耦合效率的测量方法,分析了数值孔径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光纤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近代物理实验 电子自旋共振

近代物理实验 电子自旋共振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近代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电子自旋共振
学院:
专业:班级:
组号: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年日星期二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五、数据处理
每组正向测厚反向高斯计总共测两次
自旋磁矩朗德因子g=
B hf
B =2.08 六、实验总结
1、实验测得电子自旋的朗德因子俄日2.08,偏大可能与仪器工作不算稳定和在观察共振波形上有点误差。

2实验验证了电子自旋共振:电子收到原子外部电荷的作用使得电子轨道发生旋进,角动量量子数L 平均为0 ,样品DPPH 为顺磁物质,其磁矩主要由电子自旋贡献。

使得我们能得以观察电子共振现象。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2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2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2实验名称:光磁共振指导教师:***专业:物理班级:求是物理班1401姓名:***学号:**********实验日期:2016.11.23实验目的:1.加深对超精细结构原子核自旋,原子核磁矩,光跃迁,磁共振的理解。

2.掌握以光抽运为基础的光检测磁共振方法。

3.测定铷(Rb )原子超精细结构塞曼子能级的朗德因子F g 和地磁场强度E B 。

实验原理:1 铷原子基态及最低激发态能级的塞曼分裂天然铷含量大的同位素有两种:Rb 85占72.15%,Rb 87占27.85%。

铷是一价碱金属原子(原子序数为37),基态是125S ,即电子的轨道量子数0=L ,自旋量子数21=S 。

轨道角动量与自旋角动量耦合成总的角动量J 。

由于是LS 耦合,S L J +=,···,S L J -=。

铷的基态21=J 。

铷原子的最低光激发态是2125P 及2325P 双重态,它们是LS耦合产生的双重结构,轨道量子数L=1,自旋量子数 S=1/2。

2125P 态J=1/2;2325P 态J=3/2。

在5P 与5S 能级之间产生的跃迁是铷原子主线系的第一条线,为双线,在铷灯的光谱中强度特别强,2125P 到2125S 跃迁产生的谱线为1D 线,波长为nm 8.794,2325P 到2125S 的跃迁产生的谱线为2D 线,波长是nm 0.780。

原子物理学中已给出核自旋I=0时,原子的价电子LS 耦合后总角动量J P与原子总磁矩J μ的关系:Je J J P m e g2-=μ (4-1))1(2)1()1()1(1++++-++=J J S S L L J J g J (4-2)其中式中Jg 为铷原子精细结构朗德因子。

当I ≠0时,Rb 87的I=3/2,Rb 85的I=5/2。

设核自旋角动量为I P ,核磁矩为I μ,IP 与J P 耦合成F P,有J I F P P P +=。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近代物理实验报告实验题目: 1 真空获得与真空测量2 热蒸发法制备金属薄膜材料3 磁控溅射法制备金属薄膜材料班级:学号:学生姓名:实验教师:2010-2011学年第1学期实验1真空获得与真空测量实验时间:地点:指导学生:【摘要】本实验采用JCP-350C 型热蒸发/磁控溅射真空镀膜机,初步了解真空获得与测量的方法,熟悉使用镀膜机的机械泵和油扩散泵,能用测量真空的热偶真空计和电离真空计等实验仪器,掌握真空的获得和测量方法。

【关键词】镀膜机;机械泵;扩散泵;真空获得和测量一、实验目的1.1、学习并了解真空科学基础知识,学会掌握低、高真空获得和测量的原理及方法;1.2、熟悉实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JCP-350C 型热蒸发/磁控溅射真空镀膜机。

三、真空简介3.1真空“真空”这一术语译自拉丁文Vacuo ,其意义是虚无。

其实真空应理解为气体较稀薄的空间。

在指定的空间内,低于一个大气压力的气体状态统称为真空。

3.2真空的等级真空状态下气体稀薄程度称为真空度,通常用压力值表示。

1958年,第一界国际技术会议曾建议采用“托”(Torr)作为测量真空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SI)中规定压力的单位为帕(Pa)。

我国采用SI 规定。

● 1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帕)● 1Torr≈1/760atm≈1mmHg● 1Torr≈133Pa● 我国真空区域划分为:粗真空、低真空、高真空、超高真空和极高真空。

●粗真空Pa 35103331~100131 ●低真空 Pa 13103331~103331- ●高真空 Pa 61103331~103331-- ●超高真空Pa 106103331~103331--● 极高真空Pa 10103331-??< 3.3获得真空的意义获得真空不仅在科研、教学、工业以及人类生活中应用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给人类的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财富创造以及科技创新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近代物理实验2

近代物理实验2

近代物理实验2报告光学部分2014-3-8CORDELIAXi’an实验目录0.封面1.空间频率滤波与角度调制实验 (1)2.透射光谱测量透明薄膜的厚度实验 (7)3.光学传感三维形貌测量实验 (11)4.傅里叶光学实验(仿真) (16)5.光的偏振 (21)6.光源辐射能谱实验 (27)7.分光计测定三棱镜的顶角和折射率(仿真) (36)8.光学设计实验(仿真) (41)9.法布里-珀罗标准具实验(仿真) (45)空间频率滤波与角度调制实验引言空间频率滤波是在光学系统的空间频谱面上放置适当的滤波器,去掉(或有选择地通过)某些空间频率或改变它们的振幅和位相,使物体的图像按照人们的希望得到改善。

它是信息光学中最基本、最典型的基础实验,是相干光学信息处理中的一种最简单的情况。

早在1873年,德国人阿贝(E.Abbe,1840~1905)在蔡司光学公司任职期间研究如何提高显微镜的分辨本领时,首次提出了二次衍射成像的理论。

阿贝和波特分别于1893年和1906年以一系列实验证实了这一理论。

1935年泽尼可(Zernike)提出了相衬显微镜的原理。

这些早期的理论和实验其本质上都是一种空间滤波技术,是傅里叶光学的萌芽,为近代光学信息处理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但由于它属于相干光学的范畴,在激光出现以前很难将它在实际中推广使用。

1960年激光问世后,它才重新振兴起来,其相应的基础理论——“傅里叶光学”形成了一个新的光学分支。

目前光信息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中。

实验目的(1)了解傅里叶光学基本理论的物理意义,加深对光学空间频率、空间频谱和空间频率滤波等概念的理解;(2)验证阿贝成像原理,理解成像过程的物理实质——“分频”与“合成”过程,了解透镜孔径对显微镜分辨率的影响;实验原理1.傅里叶光学变换设有一个空间二维函数g(x,y),其二维傅里叶变换为:G(x,y)=∬g(x,y)exp[i-i2π(ξx+ηy)]dxdy其中ξ,η分别是x,y方向的空间频率,而G(ξ,η)则为g(x,y)的傅里叶逆变换:g(x,y)=∬G(ξ,η)exp[i i2π(ξx+ηy)]dxdy这个含义是:任意一个空间函数g(x,y)可以表示无穷多个基元函数exp[ i2π(ξx+ηy)]的线性叠加,而G(ξ,η)是相应于空间频率为ξ,η的基元函数的权重,因而g(x,y)被称作的空间频谱。

近代物理实验结报ModernInterference组别周三班第五组组员

近代物理实验结报ModernInterference组别周三班第五组组员

近代物理實驗結報Modern Interference組別:週三班第五組組員:張學文莊智涵陳子響實驗日期:2009/4/14~2009/4/28實驗原理:干涉儀是利用所使用之光的特性,將來自有相同特性的兩個或多個光源的光波,在空間某點相互會合,因相位之間的差異而產生光強度變強或弱的現象,我們稱之為干涉。

所謂有相同特性的光源,是指具有相同頻率和穩定的相位關係的光源(例如有相同的相位差)。

在使用兩道光作干涉時,有時必須注意到兩者的偏極性,以免雖然兩道光交會了,卻沒有干涉條紋產生。

通常比較容易出現光束偏極特性偏轉的情形,是利用面鏡將光束之水平面高度上升或下降時引起的,如果將光束分光後即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便比較沒有這一層顧慮。

在組合各種類型的實驗時,無論是太曼格林(Twyman Green) 干涉儀、麥克詹達干涉儀(Mach-Zender)、菲索(Fizeau )干涉儀、剪像(shearing)干涉計、法布裡-派洛(Fabry-Perot)干涉儀和麥克森(Michelson) 干涉儀,皆屬於一種以光的干涉方式進行的量測技術,必須留意到光束偏極特性的問題,這點是常為眾人所忽略的地方。

光的干涉方式可按波動說的解釋:光以正弦波的波形前進,因此兩相同頻率及相同相位的光波向同一方向前進,即波峰對波峰,波谷對波谷時,會產生光波增強的現象,該處即得明亮條紋。

若兩相同頻率,相位差180 度,即波峰對波谷,波谷對波峰時,兩光波會互相干涉而抵銷,該處即得黑暗的條紋。

利用條紋數及其分佈情形即可進行待測物之物理量差異的定量分析。

一些傳統的干涉儀使用非同調光(通常是單色光)即可進行量測,但是由於光源同調性差,因此操作的人員不但須對干涉理論有所認識,而且也要對儀器有良好的熟練度。

1960 年高強度同調性(Coherence) 光源的雷射問世後,干涉儀才開始蓬勃地發展;干涉儀可按照形成干涉的光束數目分為雙光束及多光束兩大類,雙光束干涉儀所產生的條紋其亮度多呈正弦曲線的分佈情形,例如太曼格林(Twyman Green) 干涉儀、菲索(Fizeau )干涉儀、麥克詹達干涉儀(Mach-Zender)、剪像(shearing)干涉計及麥克森(Michelson) 干涉儀,皆屬於此種雙光束干涉方式,而多光束干涉儀之條紋亮度分佈情形也是週期性的,但卻呈狹窄的亮帶,如梳狀脈衝波形(Dirac comb ),有名的法布裡-派洛(Fabry-Perot)干涉儀即屬此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