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骨化
髋关节术后关节周围大量异位骨化1例

髋关节术后关节周围大量异位骨化1例【关键词】髋关节术后关节周围大量异位骨化1 病例资料患者,男,24岁,工人,因车祸伤及双下肢及左髋部半小时入院,入院病人呈急性痛苦面容,重度贫血貌,双下肢功能障碍。
查体:为双股骨中段骨折及左髋关节脱位表现,左髋及双股骨X线片示:左髋关节脱位,左髋臼粉碎性骨折(图1),双股骨中段骨折,CT检查证实左髋臼粉碎性骨折,入院紧急抗休克,紧急髋关节复位,左下肢胫骨结节牵引固定,右下肢石膏托外固定。
1周后病人情况稳定,分期做双下肢股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和左髋臼骨折经腹股沟入路及髋后侧入路髋臼前后柱骨折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1、7〕,术后3 d开始用CPM功能锻炼,3个月后复查X线片发现左髋关节周围有大量骨痂生长,患者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屈仅20°左右,不能正常坐起。
术后6个月X线片发现髋关节周围大量骨痂包围,髋关节部分融合,关节强直(图2),遂再次手术,经前路作左髋臼周围异位化骨切除及髋关节松解术,术中髋屈曲到90°,术后继续CPM功能锻炼。
术后10个月复查X线片,未见异位骨化再生,髋关节可以屈曲90°。
图1左髋臼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略)1a.术前X线;1b.术后X线图2a术后6个月,关节周围出现大量异位化骨 2b作异位化骨切除术后并作近端锁钉取除术(略)2 讨论异位骨化(HO)是髋关节手术,包括关节置换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机理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没有骨组织的软组织内形成的新生骨。
它与代谢性疾病,如高钙血症,营养不良所致的钙化不同,它形成的是成熟的板层状新生骨〔2〕。
1883年Reidel首先描述了这种现象,1918年Dejerine和Cecillier报道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脊髓损伤的士兵里出现的异位骨化的情况,称之为关节周围骨关节病(paraosteoarthropathy)。
组织学上,异位骨化与骨痂形成并无区别。
早期表现为大量纤维母细胞的增殖,成熟后与周围软组织分界清楚,呈现典型的分层现象,内层包含大量未分化的间质细胞,中层有大量骨样组织及丰富的成骨细胞,外层有大量矿物质沉积,形成外壳,最后形成致密板层骨〔3〕。
异位骨化名词解释

异位骨化名词解释
1. 异位骨化:指在非骨组织内形成骨组织的现象。
2. 韧带性异位骨化:指在关节周围的韧带内形成骨组织的现象。
3. 肌肉性异位骨化:指在肌肉组织内形成骨组织的现象。
4. 脑外伤后异位骨化:指在脑外伤后,颅内或颅外出现异位骨化的现象。
5. 高氟性异位骨化:指由于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而导致身体出现异位
骨化的现象。
6. 癌症相关性异位骨化:指某些癌症患者因肿瘤分泌某些物质而导致
身体出现异位骨化的现象。
7. 先天性异位骨化:指由遗传因素引起的身体出现异常的形成和发展
过程中出现异位骨化的现象。
8. 神经源性异位骨化:指由于神经系统损伤或异常而导致身体出现异
位骨化的现象。
9. 纤维性异位骨化:指由于纤维组织增生而导致身体出现异位骨化的
现象。
10. 软组织性异位骨化:指在软组织内形成骨组织的现象,如皮下脂肪、肌肉等。
异位骨化讲课

二、机制
形成要素 (1)需有刺激因素,一般为创伤,其可导致局部的血肿。有时创伤 可能非常小,仅有一小部分肌组织和胶原纤维撕裂。 (2)损伤部位的信号,这种信号很可能是损伤组织细胞或到达损伤 组织周围的反应性炎症细胞分泌的蛋白。 (3)要有未定型的间充质细胞,给予适当的信号,这些细胞可以诱 发合成骨或软骨,分化成成骨细胞或成软骨细胞。 (4)必须存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以促进异位骨化的不断形成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全髋置换术后异位骨化
一、概念
异位骨化(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是指在正常 情况下没有骨组织的软组织内形成的新生骨。它与代谢 性疾病,如高钙血症,营养不良所致的钙化不同,它形成的 是成熟的板层状新生骨。 本质:组织学上,异位骨化与骨痂形成并无区别。早期 表现为大量纤维母细胞的增殖,成熟后与周围软组织分 界清楚,呈现典型的分层现象,内层包含大量未分化的间 质细胞,中层有大量骨样组织及丰富的成骨细胞,外层有 大量矿物质沉积,形成外壳,最后形成致密板层骨。
十一、治疗
• 对于已经形成的异位骨化,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有手术切 除。 • 因此,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的预防,显得尤其重要。
十二、预防
预防
• 术中的无创操作技术,仔细避免骨屑与骨髓进入软组织; 失活组织 的清创、冲洗;彻底止血;伤口引流;合理应用抗生素; 这些措施被 认为能减少异位骨化的形成,但尚缺乏客观数据证实 • Robert等比较了两组(各 40 例)股骨干骨折行带锁髓内 针手术的 患者,在闭合伤口前,一组用球式冲洗器及 250ml生 理盐水冲洗. 另一组用脉冲式冲洗器及 3000生理盐水冲洗, 发现两组的异位骨 化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 •
异位骨化

异位骨化专题知识宣教培训课件

可升高 可阳性
正常
阴性
8
X线检查
X线片检查 结果最初 显示软组织密度增高, 无任何结构,逐渐肿 块内呈毛状致密像, 邻近骨有骨膜反映, 显示高密度云雾状钙 化,或类似骨结构高 密度影,局部有新生 骨像。
1/16/2021
异位骨化专题知识宣教
9
X线检查
成熟的组织骨化像逐 渐明显,肿块机化与 邻近骨皮质和骨膜之 间有透明带,为外周 骨化明显致密,其内 为骨小梁
1/16/2021
异位骨化专题知识宣教
10
X线检查
1/16/2021
异位骨化专题知识宣教
11
髋关节异位骨化
分三种类型,也可合并存在
(1)前侧位HO 发生在骨直肌和缝匠肌下 方,髋关节 前方。患者难以完成旋转动作, 但可以屈曲髋关节。
(2)内侧位HO 发生内侧位HO时,会影 响到髋关节的外展
18
异位骨化的治疗
掌握手术时机很重要,较早期实施再次手 术,将会引起更严重的骨化,导致手术失 败。手术时机通常在骨化成熟静止期,即 当X片上显示成骨均匀一致,边缘清晰,范 围缩小,大约6月以上时间为宜。 手术切除 一段骨化组织,恢复关节活动即可,并不 需要全部切除。
1/16/2021
异位骨化专题知识宣教
学习内容
一、异位骨化的定义和概述 二、异位骨化的临床表现 三、异位骨化的诊断 四、异位骨化的治疗 五、异位骨化的预防
1/16/2021
异位骨化专题知识宣教
1
定义
异位骨化(helerotopic ossification,HO):是 指在平时无骨的部位形成骨组织。多见于 软组织中。根据成因可分为获得性异位骨 化和原发性异位骨化。
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康复治疗-异位骨化

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康复治疗——异位骨
化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深圳恒生医院录入时间:2009-9-3 16:14:53 异位骨化是指在解剖上不存在骨的部位有新骨形成,可能与失神经有关,也可能与不适当的关节活动有关。
此并发症的好发部位是髋、膝、肩、肘。
多发生于伤后1~4个月内,在受损水平以下,局部出现红、肿、热,有的患者感疼痛,或伴全身低热。
肿胀之后变硬,在皮下形成较硬的团块,急性期血沉、AKP、CPK升高,约两周后X线检查可发现新骨形成。
脊髓损伤后患者防治异位骨化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家属、护理人员或治疗师在活动患者的关节时,应注意动作轻柔,不要粗暴用力,避免肌肉或关节软组织的牵拉伤。
2、如果确定发生异位骨化,运动训练应避免造成疼痛,否则会加重病情。
3、早期局部冰水冷敷,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
理疗亦可减轻局部症状。
4、早期预防骨化的药物可用didronel ,该药与钙离子有高的亲和力,主要集中在代谢活跃的骨骼处,防止软骨的骨化。
用法:前两周给20mg/kg/每天,后改为10mg/kg/每天,可用10周,早餐前1小时一次口腹,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
5、如果骨化已经发生,限制了关节的活动,在骨化成熟后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骨化成熟的时间大概需要18个月,过早的手术会导致骨化复发和加重。
术后可早期开始轻柔的被动关节活动。
术后仍可用didronel,10mg/kg/每天,连续12个月。
异位骨化演示课件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作用
心理干预的意义
异位骨化患者往往伴随着疼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心 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心理干预的方法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心理教育等。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对疾病的认知,改变不良的行为习 惯;放松训练如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等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心理教育则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 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鉴别诊断
在诊断异位骨化时,需要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 骨折不愈合、骨肿瘤、软组织钙化等。这些疾病与异位骨化 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上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需要 仔细分析和鉴别。 Nhomakorabea02
异位骨化发生机制探讨
局部微环境改变
01
02
03
组织损伤
创伤、手术等导致局部组 织损伤,引发炎症反应和 微环境改变。
存在问题和挑战剖析
01
02
03
04
异位骨化的形成机制仍不完全 清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目前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 段,亟待开发新的药物或治疗
方法。
生物材料的长期安全性和稳定 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临床试验样本量较小,需要更 大规模的试验来验证结果。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对异位骨化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未来可能会发现更多的治疗靶点。
早期康复介入意义和方法论述
早期康复介入的意义
在异位骨化发生初期,及时进行康复介入可以有效减轻疼痛、肿胀等症状,促进 关节活动度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介入的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药物治疗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 疼痛和肿胀;物理治疗如冷敷、热敷、电疗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运动疗法则通过针对性的运动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异位骨化PPT课件

03
避免擅自停药或改变治疗方案
如需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应遵医嘱进行,避免擅自停药或改变治疗方
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异位骨化ppt课件
目录
• 异位骨化概述 • 异位骨化的临床表现 • 异位骨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异位骨化的治疗 • 异位骨化的预防与护理
01 异位骨化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异位骨化是指在骨骼之外的软组 织内出现骨组织的生长和形成。
特点
异位骨化通常在关节周围和肌肉 组织中出现,可能导致关节僵硬 、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其他软组织病变
如肌腱炎、滑囊炎等,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01
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炎症或感染。
功能检查
02
关节活动度受限,肌力下降等。
其他检查
03
如骨密度测定、血液生化检查等,可了解骨代谢状态和全身情
况。
04 异位骨化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功能 锻炼,以改善关节活动 度和肌肉力量。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 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注意事项
01
定期复查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位骨化的情况。
02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如发现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
疼痛的程度因人而异,但 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可 能会逐渐加重,影响日常 生活和工作。
肿胀
肿胀部位
肿胀通常出现在异位骨化的位置, 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等部位可 能出现肿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5
异位骨化的发生机制
局部外伤、手术后、脊髓损伤、脑外伤等病变, 有时会逐渐形成异位骨化。有关机制尚不明确。 以淤血导致软组织的营养异常学说较有说服力。 严重关节损伤后骨膜下血肿骨化过程中,进行粗 暴的牵伸,导致血肿扩散,使骨膜下血肿与肌肉 组织中血肿相通,成骨细胞随之进入肌肉,经机 化、钙化、骨化后在骨膜下和肌肉组织内形成一 种类似骨痂的新骨组织。是得成纤维细胞及成骨 细胞充分发挥功能,形成骨化。
异位骨化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杨一帆
a
1
学习内容
一、异位骨化的定义和概述 二、异位骨化的临床表现 三、异位骨化的诊断 四、异位骨化的治疗 五、异位骨化的预防
a
2
定义
异位骨化(helerotopic ossification,HO):是 指在平时无骨的部位形成骨组织。多见于 软组织中。根据成因可分为获得性异位骨 化和原发性异位骨化。
a
13
辅助检查
同位素骨扫描 在创伤早期即可获得阳性结 果,显示软组织内浓集。
CT检查 可以显示分辨其不同层次,提供 异位骨化区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a
14
异位骨化诊断
诊断:依据创伤病史,肌肉有硬性肿块, 伴有疼痛或局部压痛,可致使关节活动范 围减小。依据X线片、同位素骨扫描或者CT 检查结果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a
16
异位骨化的治疗
a
17
异位骨化的治疗
目前,对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手术时机尚 存在争议,手术的适应证也没有明确的规 定。对于不妨碍关节活动的骨化性肌炎无 需治疗。对关节活动障碍者,于骨化停止 后,可做手术治疗。对于成熟的骨化而影 响关节功能者,手术切除是骨化组织和关 节松解手术,被认为是唯一解决严重功能 障碍的治疗手段。
a
18
异位骨化的治疗
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应证 ① 关节功能障碍明显;②
无关节功能障碍,但疼痛症状明显,严重 影响工作和生活; ③ 有前臂或手的神经损 伤或卡压症状;④与骨肿瘤,尤其是恶性 肿瘤难以鉴别者。手术切除要选择正确的 手术入路
a
19
异位骨化的治疗
掌握手术时机很重要,较早期实施再次手 术,将会引起更严重的骨化,导致手术失 败。手术时机通常在骨化成熟静止期,即 当X片上显示成骨均匀一致,边缘清晰,范 围缩小,大约6月以上时间为宜。 手术切除 一段骨化组织,恢复关节活动即可,并不 需要全部切除。
获得性HO包括:1、创伤后骨化性肌炎, 可以源于任何形式的肌肉骨骼损伤,如较 常见的骨折、脱位、人工关节置换、肌肉 或软组织挫伤。
a
3
分类
获得性HO包括:2、创伤后神经源性HO, 源于脊髓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中枢神 经系统感染、脑肿及脑血管意外等。
3、源于其他原因的HO,如烧伤、血友病、 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和多发性硬化等。
原发性HO是指遗传相关性的,如进行性骨 化纤维发育不良。
a
4
分类
异位骨化也可按其所在组织分为: 肌肉内异位骨化 肌腱内异位骨化 韧带内异位骨化 关节囊内异位骨化 关节软骨内异位骨化
a
5
概述
异位骨化是脊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它主
要发生在关节周围,部位以髋关节最为多
见。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多见,均发生在
a
11
X线检查
a
12
髋关节异位骨化
分三种类型,也可合并存在 (1)前侧位HO 发生在骨直肌和缝匠肌下
方,髋关节 前方。患者难以完成旋转动作, 但可以屈曲髋关节。 (2)内侧位HO 发生内侧位HO时,会影 响到髋关节的外展 (3)后侧位HO 发生后侧位HO时,易形 成屈髋位挛缩,妨碍 关节运动
a
22
HO的物理疗法
理疗
有些人认为HO骨化形成的早期,局部充血 水肿,理疗会使病情加重,但有实验证明 用超声透入治疗方法治疗肘关节HO一例, 结果超声透入12次后,患者肘关节硬块逐步 软化经过18次治疗之后,硬块完全消失,X 线检查无异常。
a
23
HO的物理疗法
理疗 直流电碘离子导入法 超声波 微波 蜡疗 冷敷
a
20
HO的运动疗法
一、是否进行推拿按摩、关节松动和主动 运动?
相关研究表明,为了改善关节功能,适 度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在HO患者康复治疗中 仍是必须的。
a
21
HO的运动疗法
当然HO一旦,尤其是活动期时,功能活 动必须适度。国内学者发表论文总结24例肘 关节创伤性HO患者以手法为主的综合经验 后,易提出推拿按摩,功能训练等应结合 病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法和力度进行。
其临床表现分为4期,见下表。
a
8
临床表现
a
9
X线检查
X线片检查 结果最初 显示软组织密度增高, 无任何结构,逐渐肿 块内呈毛状致密像, 邻近骨有骨膜反映, 显示高密度云雾状钙 化,或类似骨结构高 密度影,局部有新生 骨像。
a
10
X线检查
成熟的组织骨化像逐 渐明显,肿块机化与 邻近骨皮质和骨膜之 间有透明带,为外周 骨化明显致密,其内 为骨小梁
脊髓损伤平面一下,至今其发生原因不明,
局部损伤主要是关节的过度牵拉引起的损
伤可能是诱因。主要发生在伤后1至4个月, 但可以在伤后一年发生。严重HO影响ROM 及生活自理能力。早期治疗是进行轻柔的
ROM训练。而后期可手术切除以恢复关节 活动度。
a
6
异位骨化的临床表现
a
7
异位骨化的临床表现
脊髓损伤4至10周后,患者的大关节多是髋 关节周围出现肿胀及热感。肿胀消退后, 髋关节前面及大腿内侧可触及硬性包块, 从而影响关节活动范围,使其坐位,转移 及更衣动作造成不便,也容易导致压疮的 发生。
a
24
HO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 药物疗法(不用外敷药) 中医治疗 基因治疗
a
25
异位骨化分期治疗
a
26
肘关节HO的分期治疗
一、早期(反应期)
局部软组织出现肿块,有时发热伴有疼痛,关节 活动受限。X摄片示软组织有不规则棉絮状模糊 或关节周围云雾状的钙化阴影。在肘关节附近采 取揉、推、弹、拨等手法以松解剥离肌腱、腱膜 以肌肉的粘连。其后一手持患者的腕部,另手持 肘关节的中上部,轻微持续牵引,再持患者腕部 轻柔的做肘关节无痛下的屈伸和旋转手法。切记 手法粗暴及对局部肿块和关节囊行按摩刺激,更 切记硬性前臂的旋前旋后。然后配合理疗直流电 离子导入,松解粘连,促进炎症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