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骨化

合集下载

异位骨化

异位骨化
需鉴别诊断的疾患:发红胀肿时应与皮肤 蜂窝织炎、血栓性静脉炎、化脓性关节炎 以及骨髓炎相鉴别。
a
15
异位骨化的发生机制
局部外伤、手术后、脊髓损伤、脑外伤等病变, 有时会逐渐形成异位骨化。有关机制尚不明确。 以淤血导致软组织的营养异常学说较有说服力。 严重关节损伤后骨膜下血肿骨化过程中,进行粗 暴的牵伸,导致血肿扩散,使骨膜下血肿与肌肉 组织中血肿相通,成骨细胞随之进入肌肉,经机 化、钙化、骨化后在骨膜下和肌肉组织内形成一 种类似骨痂的新骨组织。是得成纤维细胞及成骨 细胞充分发挥功能,形成骨化。
异位骨化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杨一帆
a
1
学习内容
一、异位骨化的定义和概述 二、异位骨化的临床表现 三、异位骨化的诊断 四、异位骨化的治疗 五、异位骨化的预防
a
2
定义
异位骨化(helerotopic ossification,HO):是 指在平时无骨的部位形成骨组织。多见于 软组织中。根据成因可分为获得性异位骨 化和原发性异位骨化。
a
13
辅助检查
同位素骨扫描 在创伤早期即可获得阳性结 果,显示软组织内浓集。
CT检查 可以显示分辨其不同层次,提供 异位骨化区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a
14
异位骨化诊断
诊断:依据创伤病史,肌肉有硬性肿块, 伴有疼痛或局部压痛,可致使关节活动范 围减小。依据X线片、同位素骨扫描或者CT 检查结果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a
16
异位骨化的治疗
a
17
异位骨化的治疗
目前,对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手术时机尚 存在争议,手术的适应证也没有明确的规 定。对于不妨碍关节活动的骨化性肌炎无 需治疗。对关节活动障碍者,于骨化停止 后,可做手术治疗。对于成熟的骨化而影 响关节功能者,手术切除是骨化组织和关 节松解手术,被认为是唯一解决严重功能 障碍的治疗手段。

髋关节术后关节周围大量异位骨化1例

髋关节术后关节周围大量异位骨化1例

髋关节术后关节周围大量异位骨化1例【关键词】髋关节术后关节周围大量异位骨化1 病例资料患者,男,24岁,工人,因车祸伤及双下肢及左髋部半小时入院,入院病人呈急性痛苦面容,重度贫血貌,双下肢功能障碍。

查体:为双股骨中段骨折及左髋关节脱位表现,左髋及双股骨X线片示:左髋关节脱位,左髋臼粉碎性骨折(图1),双股骨中段骨折,CT检查证实左髋臼粉碎性骨折,入院紧急抗休克,紧急髋关节复位,左下肢胫骨结节牵引固定,右下肢石膏托外固定。

1周后病人情况稳定,分期做双下肢股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和左髋臼骨折经腹股沟入路及髋后侧入路髋臼前后柱骨折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1、7〕,术后3 d开始用CPM功能锻炼,3个月后复查X线片发现左髋关节周围有大量骨痂生长,患者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屈仅20°左右,不能正常坐起。

术后6个月X线片发现髋关节周围大量骨痂包围,髋关节部分融合,关节强直(图2),遂再次手术,经前路作左髋臼周围异位化骨切除及髋关节松解术,术中髋屈曲到90°,术后继续CPM功能锻炼。

术后10个月复查X线片,未见异位骨化再生,髋关节可以屈曲90°。

图1左髋臼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略)1a.术前X线;1b.术后X线图2a术后6个月,关节周围出现大量异位化骨 2b作异位化骨切除术后并作近端锁钉取除术(略)2 讨论异位骨化(HO)是髋关节手术,包括关节置换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机理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没有骨组织的软组织内形成的新生骨。

它与代谢性疾病,如高钙血症,营养不良所致的钙化不同,它形成的是成熟的板层状新生骨〔2〕。

1883年Reidel首先描述了这种现象,1918年Dejerine和Cecillier报道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脊髓损伤的士兵里出现的异位骨化的情况,称之为关节周围骨关节病(paraosteoarthropathy)。

组织学上,异位骨化与骨痂形成并无区别。

早期表现为大量纤维母细胞的增殖,成熟后与周围软组织分界清楚,呈现典型的分层现象,内层包含大量未分化的间质细胞,中层有大量骨样组织及丰富的成骨细胞,外层有大量矿物质沉积,形成外壳,最后形成致密板层骨〔3〕。

异位骨化

异位骨化

关节周围异位骨化与关节功能康复北京博爱医院作者:刘克敏关节周围异位骨化是关节创伤、中枢神经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与关节功能康复关系密切。

本文旨在结合笔者的临床实践,探讨关节周围异位骨化的概念、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其与关节功能康复的关系。

异位骨化(Hoterotopic Ossification, HO)作为中枢神经疾病的并发症,最早于1918年被Dejerine[1] 描述,之后于1968年,Roberts[2] 对脑外伤后关节周围HO做了较为全面的报道,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并逐渐开始了针对该并发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异位骨化是指在软组织中出现具有正常骨结构的骨组织,即成熟的板状骨结构(lamellarbone),多发生于关节周围[3]。

需要强调的是,临床上往往把异位骨化与骨化性肌炎(myositisossificans,MO)或异位钙化(ectopic calcification,EC)相混淆,这是不正确的[4]。

骨化性肌炎是指在肌肉组织内出现钙盐沉积,而异位钙化则指在其它软组织结构内或周围出现矿物化(mineralization)或石灰样沉积(calcium deposit)。

骨化性肌炎又可分为局限性、进行性和局部创伤性三种[5]。

跟腱末端病钙盐沉积、肩袖钙化、后纵韧带钙化均属于异位钙化的范畴。

HO 有成熟的板层骨、松质骨、骨髓腔、滋养血管,以及少量的造血功能和肌纤维薄膜等类似正常骨的结构,其周围软组织水肿、增生、肌肉坏死和骨质疏松是异位骨化的继发性反应,而不是原因。

HO 往往位于关节周围的肌群或韧带的间隙,而不是侵袭到这些组织内[3,6-8];即使包绕正常的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等,将异位骨化切除后,这些组织结构仍基本完整,而骨化性肌炎或异位钙化往往侵及组织本身。

因此,异位骨化、骨化性肌炎、异位钙化是不同的概念。

关于HO 发病机制和病因的实验研究较多,临床研究很少;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特别是肢体关节周围异位骨化与关节功能康复间关系的研究更少。

肘关节获得性异位骨化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

肘关节获得性异位骨化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

肘关节获得性异位骨化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探讨肘关节获得性异位骨化防治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研究近期相关资料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探讨肘关节获得性异位骨化最佳治疗方案。

结论:通过对肘关节异位骨化防治方式的探讨、思考,提出新的防治方案。

关键词:肘关节;获得性异位骨化;预防;治疗1.创伤性异位骨化的定义异位骨化(HO)指机体遭遇创伤后软组织受到刺激后出现成骨细胞,并在软组织中形成成熟板层骨的病理表现。

常常继发于严重创伤如肌肉损伤、骨折脱位、关节手术、脊髓炎、脑炎及脑和脊髓系统损伤等,近年有学者报道肱骨远端骨折并发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为 45%如肘部损伤同时合并脑部损伤则异位骨化可能性为 75%一90%[1] 。

肘关节异位骨化可导致关节周围肿胀、疼痛,神经受压及肘关节活动障碍等。

2.获得性异位骨化化 (acquired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AHO)形成的机制和创伤性异位骨化形成的高危因素2.1AHO发病机制 AHO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局部软组织骨折脱位、大脑受到严重的创伤及大手术刺激后,产生炎症反应,导致机体骨生成释放诱导因子,在局部微环境的作用下,诱导成骨前体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形成异位骨。

目前研究发现HO发生需具备骨生成诱导因子、前体细胞和局部微环境3个条件在一系列细胞和信号分子的参与下形成异位骨。

2.2 AHO常见的高危因素 AHO 常见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骨折、手术创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烧伤、男性、HO病史、局部组织缺氧以及一些遗传性因素等,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其HO的发生率较高,因此需重点防治。

3.异位骨化的防治方法3.1运动疗法传统观点认为肘关节功能锻炼时,应尽量减少主、被动活动,因为活动有可能加重局部的充血水肿,诱导骨化产生或骨化加重。

可是过于严格的制动会诱发许多并发症,如关节僵硬。

适当的关节活动可以保持关节囊松弛,防止肌肉挛缩及其他并发症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但动作忌粗暴。

异位骨化名词解释

异位骨化名词解释

异位骨化名词解释
1. 异位骨化:指在非骨组织内形成骨组织的现象。

2. 韧带性异位骨化:指在关节周围的韧带内形成骨组织的现象。

3. 肌肉性异位骨化:指在肌肉组织内形成骨组织的现象。

4. 脑外伤后异位骨化:指在脑外伤后,颅内或颅外出现异位骨化的现象。

5. 高氟性异位骨化:指由于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而导致身体出现异位
骨化的现象。

6. 癌症相关性异位骨化:指某些癌症患者因肿瘤分泌某些物质而导致
身体出现异位骨化的现象。

7. 先天性异位骨化:指由遗传因素引起的身体出现异常的形成和发展
过程中出现异位骨化的现象。

8. 神经源性异位骨化:指由于神经系统损伤或异常而导致身体出现异
位骨化的现象。

9. 纤维性异位骨化:指由于纤维组织增生而导致身体出现异位骨化的
现象。

10. 软组织性异位骨化:指在软组织内形成骨组织的现象,如皮下脂肪、肌肉等。

异位骨化讲课

异位骨化讲课

二、机制
形成要素 (1)需有刺激因素,一般为创伤,其可导致局部的血肿。有时创伤 可能非常小,仅有一小部分肌组织和胶原纤维撕裂。 (2)损伤部位的信号,这种信号很可能是损伤组织细胞或到达损伤 组织周围的反应性炎症细胞分泌的蛋白。 (3)要有未定型的间充质细胞,给予适当的信号,这些细胞可以诱 发合成骨或软骨,分化成成骨细胞或成软骨细胞。 (4)必须存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以促进异位骨化的不断形成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全髋置换术后异位骨化
一、概念
异位骨化(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是指在正常 情况下没有骨组织的软组织内形成的新生骨。它与代谢 性疾病,如高钙血症,营养不良所致的钙化不同,它形成的 是成熟的板层状新生骨。 本质:组织学上,异位骨化与骨痂形成并无区别。早期 表现为大量纤维母细胞的增殖,成熟后与周围软组织分 界清楚,呈现典型的分层现象,内层包含大量未分化的间 质细胞,中层有大量骨样组织及丰富的成骨细胞,外层有 大量矿物质沉积,形成外壳,最后形成致密板层骨。
十一、治疗
• 对于已经形成的异位骨化,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有手术切 除。 • 因此,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的预防,显得尤其重要。
十二、预防
预防
• 术中的无创操作技术,仔细避免骨屑与骨髓进入软组织; 失活组织 的清创、冲洗;彻底止血;伤口引流;合理应用抗生素; 这些措施被 认为能减少异位骨化的形成,但尚缺乏客观数据证实 • Robert等比较了两组(各 40 例)股骨干骨折行带锁髓内 针手术的 患者,在闭合伤口前,一组用球式冲洗器及 250ml生 理盐水冲洗. 另一组用脉冲式冲洗器及 3000生理盐水冲洗, 发现两组的异位骨 化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 •

异位骨化的影响因素

异位骨化的影响因素

异位骨化的影响因素
异位骨化是指在软组织或肌肉中出现异常的骨化现象。

其影响因素可能包括:
1. 创伤或手术:异位骨化往往与组织损伤或手术有关。

手术中可能会损伤到软组织或肌肉,导致骨化的发生。

2. 骨骼相关疾病:某些骨骼相关疾病,如先天性骨骺发育不全、纤维性骨发育不全等,会增加发生异位骨化的风险。

3. 炎症和感染:某些炎症和感染疾病可能引起组织的炎性反应,导致骨化的发生。

4. 遗传因素:有些家族性疾病会增加发生异位骨化的风险,这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

5. 预防措施: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发生异位骨化的风险。

例如,在手术中注意保护周围的组织和肌肉,避免或减少创伤;积极治疗炎症和感染疾病,避免其发展成为慢性炎症。

总的来说,异位骨化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其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人可能受到不同的因素影响,导致异位骨化的发生。

因此,在预防和治疗异位骨化时,
需综合考虑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并针对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

肘关节异位骨化的发病因素及治疗进展

肘关节异位骨化的发病因素及治疗进展

文章编号:572(2018)07-0617-04肘关节异位骨化的发病因素及治疗进展邓子翔1,陈雪1,牛云飞2∗(1.海军军医大学,上海㊀200433;2.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创伤骨科,上海㊀200433)㊀㊀中图分类号:R68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异位骨化是软组织或关节中正常骨骼外病理性新生骨的形成.异位骨化易在两种人群中发生:严重创伤患者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 o n em o r p h o g e n e t i c p r o t e i n,B M P)信号通路基因突变者.肘关节周围是异位骨化的高发部位之一,好发于关节后外侧,邻近侧副韧带或将其包绕.有些患者即使肘关节最初未受损,也可能发生异位骨化[1],出现局部疼痛和不适,运动范围缩小,影响功能.颅脑损伤后的持续镇静导致的认知衰退进一步危害患者的成功恢复[2].本文对肘关节异位骨化发病因素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1㊀流行病学及发病因素1975年,C h a l m e r s等[3]提出了异位骨化形成必需具备的三个条件:成骨的前体细胞㊁成骨诱导物㊁成骨的组织环境.K a p l a n等[4]提出了影响异位骨化形成的一些因素,包括初始刺激因素㊁损伤信号的传出㊁未定向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m e s e n c h y m a l s t e mc e l l s,M S C s)以及合适的局部组织环境,认为异位骨化的发生与原本应定向分化为肌细胞或脂肪细胞等的M S C s改变分化方向有关,这些改变可能是由于体内对其调控蛋白和信号传导系统的激活或抑制.目前已明确B M PGS m a d通路是成骨细胞定向分化所必需的,其中S m a d1㊁S m a d5是成骨细胞分化的关键信号分子.A o k i等[5]研究表明B M P激活的激酶使S m a d1㊁S m a d5㊁S m a d8磷酸化,磷酸化的S m a d在细胞核内与S m a d4形成异二聚体复合物,在其他共活化因子的协调下激活靶基因表达产物.另一些调控基因如C b fα1/R u n x2等也相继被发现,也是研究热点之一.细胞中m i R N A是目前的热门研究方向,部分m i R N A 可产生抑制成骨分化作用,如m i R N AG135可直接抑制S m a d5表达,m i R N AG26a可以直接抑制S m a d信号.虽然对细胞因子㊁信号通路以及相关m i R N A都有了更多的认识,但异位骨化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应更多从细胞分子的水平去了解异位骨化的过程.严重创伤,包括骨骼肌损伤㊁颅脑损伤㊁脊髓损伤㊁烧伤的患者发生异位骨化的风险更大,可能与患者伤后机体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等影响了M S C s的正常分化有关.患者肘关节受伤后保持固定或直接损伤造成的僵硬给此部位异位骨化的诊断带来了困难,其中受伤超过1周后手术,或延迟超过2周后固定有很大风险形成异位骨化,约7%患者(55/786)发生异位骨化[6].H o n g等[7]对肘关节骨折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21%(26/124)的异位骨化与骨折在临床上有相关性,肘关节单纯脱位并发异位骨化发生率为3%,当合并有骨折时发生率可达15%~20%.一项对239例患者的分析认为异位骨化的总体发病率在8.6%,肱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异位骨化发病率报道在0~21%之间,而肘关节脱位或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异位骨化发病率达5.5%~18.8%[8].异位骨化也发生在下肢多发性创伤的患者,包括军人所受的爆炸伤.P o t t e r等[9]关于伤后截肢部队人员的研究发现213处残端有60%发生异位骨化.同团队的另一项研究表明脑损伤与异位骨化有关,超过20%脊髓损伤的患者发生异位骨化[10].逐渐严重的组织炎症㊁局部痉挛及持续的非固定状态都能使这些患者有高发风险,目前各种潜伏期及临床期研究正在调查如何控制这些创伤后遗症来减少或消除异位骨化.此外,严重烧伤的患者易发生异位骨化.L e v i等[11]的一项研究发现近三千名烧伤患者中有6%发生异位骨化,其中含18~64岁全身皮肤烧伤总面积20%及以上者,65岁及以上全身烧伤面积10%及以上者,或是有面部㊁颈部,手㊁脚有烧伤的患者[12].全身烧伤面积多达30%及以上的患者发展异位骨化的可能性较大,上肢严重烧伤需要植皮的患者患异位骨化的概率几乎提高100倍.根据报道,烧伤患者中有0.1%~3.3%的人会发生肘关节的异位骨化[12].V e l t m a n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72343);∗本文通讯作者:牛云飞邓子翔,陈雪,牛云飞,等.肘关节异位骨化的发病因素及治疗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2018,24(7):617G620.716等[13]关于切除肘关节异位骨化的综合性报道中,626例有28%(174例)是由于烧伤,55%(343例)是由于创伤,17%(109例)是由于脑损伤.对烧伤患者的研究表明,肘关节是最普遍发生异位骨化的关节,其大约在初次受伤后的3个月内形成[1].除此之外,选择性或全麻骨科手术的患者也有异位骨化的风险,尤其是进行髋关节置换术者.最新的数据表明,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发生异位骨化的概率在26%~58%[14].2㊀肘关节异位骨化的分类与分期肘关节异位骨化根据成因可分为获得性异位骨化㊁原发性异位骨化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异位骨化.获得性异位骨化又可分为创伤后异位骨化㊁神经源性异位骨化.创伤后异位骨化与骨折㊁脱位㊁人工关节置换㊁肌肉或软组织损伤有关;神经源性异位骨化则与颅脑损伤㊁脊髓损伤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脑部肿瘤有关.原发性异位骨化即为遗传相关性的异位骨化,如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其他原因如烧伤㊁血友病㊁脊髓灰质炎等亦可导致异位骨化.1998年I l a h i等[15]提出一种肘关节周围异位骨化的分型,以侧位片上病变边缘与肘关节中心连线的夹角为判断标准:1级<30ʎ;2级30ʎ~60ʎ;3级>60ʎ但无骨桥形成;4级肱骨与尺骨间形成骨桥.肘关节异位骨化可分为反应期㊁活跃期和骨化期.反应期肘关节局部有软组织肿块㊁发热伴有疼痛㊁关节活动受限, X线下可见软组织有不规则棉絮状或关节周围有云雾状的钙化阴影.活跃期肘关节局部皮温高㊁压痛㊁质硬肿块,局部肿块因逐渐骨化较前增大明显,肌肉僵硬萎缩,关节疼痛不明显,关节功能活动障碍,X线摄片示肿物周围花边状新骨大量生成,界限清楚.经过一段时间后,肿物停止发展并有所缩小而形成较为致密的骨化性团块.骨化期局部无疼痛,肌肉僵硬萎缩严重,关节强直在某一体位或仅有轻微的活动度.X线片示壳性骨性软骨,骨化范围局限,骨化明显致密.3㊀预防措施异位骨化高危患者疗法包括预防和手术切除.由于创伤后患异位骨化的不确定性,以及预防性治疗的潜在性不良反应,异位骨化的预防性治疗并非创伤患者的标准治疗过程.非甾体抗炎药(n o n s t e r o i d a la n t i i n f l a mm a t o r y d r u g s, N S A I D s)被发现对于异位骨化的预防和防止再复发都很有效[16].N S A I D s可以通过减少炎症预防异位骨化同时减少B M P通路的信号.最新的研究认为炎症产生的细胞成分,包括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可以通过其B M P配体的产物及分泌物诱导成骨分化.临床研究表明N S A I D s可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17].在一项对接受创伤致异位骨化切除术后的152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30.7%(23/75)未治疗者及10%(8/77)接受塞来昔布治疗者在术后3个月内复发,这些发现支持了57%未接受治疗者及26%接受塞来昔布治疗者在伤后9个月内复发的数据[18],研究中建议的治疗方案是术后每日200m g塞来昔布并持续28d[19].然而,使用N S A I D s有不良反应,增加了有严重的骨骼肌和神经损伤患者胃肠道出血的风险,使用质子泵拮抗剂可以减少胃肠道出血的风险.除此之外,骨骼肌损伤通常伴随骨损伤,然而N S A I D s及选择性环氧化酶G2(c y c l oGo x y g e nGa s eG2,C O XG2)拮抗剂有减缓患者及动物模型的骨折愈合的作用[20].这种减缓作用的机理仍不清楚,可能与它对异位骨化的作用相似:减少炎症和B M P通路信号.在异位骨化的预防与治疗上N S A I D s相比于放疗更划算,且未产生较差的结果[21].放疗也是一项广泛研究的预防措施,并且可以在术前或术后实施.对于上肢异位骨化,放疗对减少初次切除后异位骨化的复发很有效[12].目前倾向于采用24h内单剂量6G y 照射来预防异位骨化发生.M a e n d e r等[12]研究发现,11个烧伤后肘关节异位骨化,接受切除并在24h内接受放疗的患者,仅1例复发并无伤口愈合并发症.M i s h r a等[22]研究报道称初次异位骨化切除术后48h内接受放疗复发率为10%(n=19).另一项研究称切除异位骨化接受放疗后2%患者会复发;另一组患者数据显示8%(3/36)患者接受肘关节异位骨化切除术前放疗后复发[23].这些发现显示放疗在围手术期有良好的耐受性,接受放疗术后复发概率约为10%.除此之外,二磷酸盐也被研究用来预防异位骨化.最初的双盲试验显示依替膦酸钠治疗可显著减少创伤后异位骨化[24].一项回顾性评估发现,接受依替膦酸钠治疗的烧伤患者相比于未接受治疗者异位骨化发生率更低[25].另一项报告中,接受双膦酸盐帕米膦酸二钠静脉注射的患者(n=5)均未复发异位骨化[26].4㊀治疗方法4.1㊀手术治疗㊀一般认为,手术切除需要在异位骨化成熟后进行,脊髓损伤者在异位骨化发生12个月后进行,脑外伤者在异位骨化发生18个月后进行.S a l a z a r等[27]研究显示,手术治疗肘关节异位骨化可显著改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但伴有高血压或肥胖患者改善情况明显差于不伴这些因素的患者;同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如异位骨化复发㊁神经损伤㊁术后感染及关节不稳等,发生率为17%.异位骨化一旦发生,手术切除往往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疼痛及关节挛缩等.除此之外,即使手术成功,患者也可能因手术产生的局部炎816症导致异位骨化复发.4.2㊀药物治疗㊀N S A I D s是目前公认治疗异位骨化的药物,其治疗机制与预防机制相似.N S A I D s通过抑制C O X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抑制异位骨化的形成. O l e s o n等[28]研究显示,甲状旁腺素异常升高的脊髓损伤患者异位骨化发生率显著高于激素水平正常者,但未发现异位骨化和维生素D水平的直接相关性.4.3㊀研究中的疗法㊀首先被评估的系列化合物是B M P信号通路的拮抗剂.这些化合物,包括L D NG193189,定位于Ⅰ型B M P受体A C V R1/A L K2.使用L D NG193189作为结构类似物的B M P受体专一性药物也正在研究中.目前已经发现此类拮抗剂对烧伤及跟腱断裂造成的异位骨化模型有一定治疗作用,可能的机制是影响S m a d信号分子的磷酸化而抑制A L K2受体.此类化合物的发现开辟了全新独立的B M P信号分子传导的药物作用系统并对潜伏期异位骨化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29].另一系列研究中的药物是维甲酸γ受体激动剂.这种药能限制或减少重组B M P传递模型及转基因老鼠模型中异位骨化的形成.维甲酸信号是异位骨化形成过程中重要的组织学信号,代表着软骨形成的抑制信号.可以肯定的是,稳定持续地服用异维甲酸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异位骨化发生,但它在临床试验中出现体重减轻㊁脱发㊁关节软骨损伤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要谨慎[30].考虑到对伤口愈合的损害,此疗法对烧伤患者也应慎用.另一组研究中的药物是低氧信号的拮抗剂[31].缺氧诱导因子G1α(h y p o x i a i n d u c i b l e f a c t o rG1α,H I FG1α)是上调介导血管生长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低氧信号的中介物,也被认为是软骨形成的中介物,可能通过激活软骨转录因子S O X9达成.实验研究表明在未有其他干预条件下,H I FG1α能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a s c u l a re n d o t h e l i a l g r o w t hf a c t o r, V E G F)的表达,从而促进血管化,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生成.最近发现H I FG1α的拮抗剂,如棘霉素,能够阻断或减少烧伤㊁割腱术患者异位骨化概率并降低转基因大鼠模型高活性B M P受体的活性[32].预防创伤后异位骨化的困难之一是患者的选择.并非所有损伤的患者都发生异位骨化,因此不加选择地实施预防治疗可能导致不良反应,需要将早期诊断的技术与预防损伤扩大的疗法结合.除此之外,需要做更多的研究评估疾病对整体创伤愈合的影响.5㊀结语异位骨化是创伤后患者恢复的实质性障碍,手术切除仍是主流处理方法,但其不能处理包括慢性疼痛㊁关节挛缩㊁神经功能障碍以及开放性创伤等后遗症.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为手术治疗并使用N S A I D s或放疗预防其复发.当下的研究正聚焦于通过用N S A I D s以及新的B M P信号通路拮抗剂的替代性策略来预防异位骨化的发生.参考文献:[1]O r c h a r dG R,P a r a t z J D,B l o tS,e t a l.R i s kf a c t o r s i nh o s p i t a l i z e d p a t i e n t s w i t hb u r ni n j u r i e sf o rd e v e l oGp i n g h e t e r o t o p i co s s i f i c a t i o nGa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a n a l y s i s[J].J B u r nC a r eR e s,2015,36(4):465G470.[2]R i n g D,J u p i t e r J B.O p e r a t i v e r e l e a s e o f c o m p l e t e a nGk y l o s i s o f t h ee l b o wd u e t oh e t e r o t o p i cb o n e i n p aGt i e n t sw i t h o u ts e v e r ei n j u r y o ft h ec e n t r a ln e r v o u ss y s t e m[J].JB o n eJ o i n tS u r g(A m),2003,85(5):849G857.[3]C h a l m e r s J,G r a y D H,R u s h J.O b s e r v a t i o n o n t h e i nGd u c t i o no f b o ne i n s of t t i s s u e s[J].J B o n e J o i n t S u r g(B r),1975,57(1):36G45.[4]K a p l a nF S,G l a s e rD L,H e b e l aN,e ta l.H e t e r o t o p i c o s s i f i c a t i o n[J].J A m A c a d O r t h o p S u r g,2004,12(2):116G125.[5]A o k i H,F u jⅡM,I m a m u r a T,e ta l.S y n e r g i s t i c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b o n em o r p h o g e n e t i c p r o t e i nt y p eI r e c e p t o r so i la l k a l i n e p h o s p h a t a s ei n d u c t i o n[J].JC e l l S c i,2001,114(81):1483G1489.[6]B a u e rA S,L a w s o nB K,B l i s sR L,e ta l.R i s kf a c t o r sf o r p o s t t r a u m a t i ch e t e r o t o p i co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 t h ee lGb o w:c a s eGc o n t r o ls t ud y[J].J H a n dS u r g,2012,37(7):1422G1429.[7]H o n g C C,N a s h iN,H e y HW,e ta l.C l i n i c a l l y r e l eGv a n t h e t e r o t o p i c o s s i f i c a t i o n a f t e r e l b o w f r a c t u r es u r g e r y:ar i s kf a c t o r ss t u d y[J].O r t h o p T r a u m a t o lS u r g R e s,2015,101(2):209G213.[8]N a u t hA,G i l e sE,P o t t e rB K,e t a l.H e t e r o t o p i co s s iGf i c a t i o n i n o r t h o p a e d i c t r a u m a[J].J O r t h o p T r a u m a,2012,26(12):684G688.[9]P o t t e rB K,B u r n sT C,L a c a p A P,e ta l.H e t e r o t o p i c o s s i f i c a t i o nf o l l o w i n g t r a u m a t i ca n dc o m b a tGr e l a t e da m p u t a t i o n s.P r e v a l e n c e,r i s kf a c t o r s,a n d p r e l i m i n aGr y r e s u l t so fe x c i s i o n[J].JB o n eJ o i n tS u r g(A m),2007,89(3):476G486.[10]R e z n i kJ E,B i r o sE,M a r s h a l lR,e t a l.P r e v a l e n c e a n d r i s kGf a c t o r so fn e u r o g e n i ch e t e r o t o p i co s s i f i c a t i o n i nt r a u m a t i c s p i n a l c o r d a n d t r a u m a t i c b r a i n i n j u r e d p aGt i e n t s a d m i t t e d t o s p e c i a l i s e du n i t s i nA u s t r a l i a[J].JM u s c u l o s k e l e tN e u r o n a lI n t e r a c t,2014,14(1):19G28.[11]L e v i B,J a y a k u m a rP,G i l a d iA,e t a l.R i s k f a c t o r s f o r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e t e r o t o p i co s s i f i c a t i o ni ns e r iGo u s l y b u r n e d a d u l t s:aN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o nD i s a b i l iGt y,I n d e p e n d e n tL i v i n g a n d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b u r nm o d e l s y s t e m d a t a b a s ea n a l y s i s[J].JT r a u m aA c u t eC a r eS u r g,2015,79(5):870G876.916[12]M a e n d e rC,S a h a j p a lD,W r i g h t TW.T r e a t m e n to fh e t e r o t o p i c o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 t h ee l b o wf o l l o w i n g b u r ni n j u r y: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f o rs u r g i c a le x c i s i o n a n dp e r i o p e r a t i v e p r o p h y l a x i s u s i n g r a d i a t i o n t h e r a p y[J].J S h o u l d e rE l b o wS u r g,2010,19(8):1269G1275.[13]V e l t m a n E S,L i n d e n h o v i u s A L,K l o e n P.I m p r o v eGm e n t s i ne l b o w m o t i o n a f t e r r e s e c t i o no f h e t e r o t o p i cb o n e:a 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J].S t r a t e g i e s T r a u m aL i m bR e c o n s t r,2014,9(2):65G71.[14]B a c kD L,S m i t hJ D,D a l z i e lR E,e ta l.I n c i d e n c eo fh e t e r o t o p i c o s s i f i c a t i o n a f t e r h i p r e s u r f a c i n g[J].A N ZJS u r g,2007,77(8):642G647.[15]I l a h iO A,S t r a u s s e r DW,G a b e r G T.P o s tGt r a u p a t i ch e t e r o t o p i c o s s i f i c a t i o n a b o u t t h e e l b o w[J].O r t h o p eGd i c s,1998,21(3):265G268[16]R a t hE,W a r s c h a w s k iY,M a m a n E,e ta l.S e l e c t i v eC O XG2i n h i b i t o r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r e d u c e t h eo c c u r r e n c eo f h e t e r o t o p i c o s s i f i c a t i o n a f t e r h i p a r t h r o s c o p i c s u rGg e r y[J].A mJS p o r t sM e d,2016,44(3):677G681.[17]R o m a n oC L,D u c i D,R o m a n oD,e t a l.C e l e c o x i bv e rGs u si n d o m e t h a c i ni n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o fh e t e r o t o p i co s s i f i c a t i o na f t e r t o t a l h i p a r t h r o p l a s t y[J].J A r t h r oGp l a s t y,2004,19(1):14G18.[18]S u nY,C a i J,L i F,e t a l.T h e e f f i c a c y o f c e l e c o x i b i n p r e v e n t i n g h e t e r o t o p i co s s i f i c a t i o nr e c u r r e n c ea f t e ro p e na r t h r o l y s i sf o r p o s tGt r a u m a t i ce l b o w s t i f f n e s si na d u l t s[J].JS h o u l d e rE l b o wS u r g,2015,24(11):1735G1740.[19]L e eE K,N a m d a r i S,H o s a l k a rH S,e t a l.C l i n i c a l r eGs u l t s o f t h ee x c i s i o no fh e t e r o t o p i cb o n ea r o u n dt h ee l b o w: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J].J S h o u l d e r E l b o wS u r g,2013,22(5):716G722.[20]S p i r oA S,B e i lF T,B a r a n o w s k y A,e t a l.B M PG7Gi nGd u ce de c t o p i cb o n ef o r m a t i o na n d f r a c t u r eh e a l i ng i si m p a i r e db y s y s t e m i cN S A I D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C57B L/6Gm i c e[J].J O r t h o p R e s,2010,28(6):785G791.[21]V a v k e nP,C a s t e l l a n iL,S c u l c o T P.P r o p h y l a x i so fh e t e r o t o p i c o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 t h eh i p: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m e t aGa n a l y s i s[J].C l i n O r t h o p R e l a tR e s,2009,467(12):3283G3289.[22]M i s h r aMV,A u s t i nL,P a r v i z i J,e t a l.S a f e t y a n de fGf i c a c y o f r a d i a t i o nt h e r a p y a ss e c o n d a r yp r o p h y l a x i sf o rh e t e r o t o p i co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n o nGh i pj o i n t s[J].JM e d I m a g i n g R a d i a tO n c o l,2011,55(3):333G336.[23]R o b i n s o nC G,P o l s t e r J M,R e d d y C A,e t a l.P o s t o p e rGa t i v es i n g l eGf r a c t i o nr a d i a t i o nf o r p r e v e n t i o no fh e tGe r o t o p i co s s if i c a t i o no ft h ee l b o w[J].I n tJ R a d i a tO n c o l B i o l P h y s,2010,77(5):1493G1499.[24]S t o v e r S L,H a h nH R,M i l l e r J M3r d.D i s o d i u me t i d rGo n a t ei n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o fh e t e r o t o p i co s s i f i c a t i o nf o l l o w i ng s p i n a l c o r d i n j u r y(p r e l i m i n a r y r e p o r t)[J].P a r a p l e g i a,1976,14(2):146G156.[25]S h a f e rD M,B a y C,C a r u s oD M,e t a l.T h e u s e o f e i d rGo n a t ed i s o d i u mi n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h e t e r o t o p i c o s s iGf i c a t i o n i nb u r n p a t i e n t s[J].B u r n s,2008,34(3):355G360.[26]S c h u e t zP,M u e l l e rB,C h r i s tGC r a i n M,e ta l.A m i n oGb i s p h o s p h o n a t e s i nh e t e r o t o p i co s s i f ic a t i o n:f i r s t e xGp e r i e n c e i nf i v ec o n s e c u t i v ec a s e s[J].S p i n a lC o r d,2005,43(10):604G610.[27]S a l a z a rD,G o l zA,I s r a e lH,e t a l.H e t e r o t o p i co s s i f iGc a t i o n,o f t h ee l b o wt r e a t e dw i t hs u r g i c a l r e s e c t i o n:r i s k f a c t o r s,b o n y a n k y l o s i s,a n d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J].C l i nO r t h o p R e l a tR e s,2014,472(7):2269G2275.[28]O l e s o nC V,S e i d e l B J,Z h a nT.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v i t a m i nD d e f i c i e n c y,s e c o n d a r y h y p e r p a r a t h y r o i d i s m,a n dh e t e r o t o p i c o s s i f i c a t i o n i n s p i n a l c o r d i n j u r y[J].J R eGh a b i lR e sD e v,2013,50(9):1177G1186.[29]P e t e r s o nJ R,D eL a R o s aS,E b o d a O,e ta l.T r e a tGm e n t o f h e t e r o t o p i c o s s i f i c a t i o n t h r o u g h r e m o t eA T Ph y d r o l y s i s[J].S c iT r a n s lM e d,2014,6(255):132.[30]K a p l a nF S,S h o r e E.D e r a i l i n g h e t e r o t o p i co s s i f i c aGt i o na n d R A R i n g t o g o[J].N a t M e d,2011,17(4):420G421.[31]S h i m o n oK,T u n g W E,M a c o l i n oC,e t a l.P o t e n t i n h iGb i t i o no fh e t e r o t o p i co s s i f ic a t i o nb y n u c l e a rr e t i n o i ca c i d r e c e p t o rGg a mm a a g o n i s t s[J].N a tM e d,2011,17(4):454G460.[32]A g a r w a l S,L o d e rS,B r o w n l e y C,e t a l.I n h i b i t i o no fH i f1a l p h a p r e v e n t sb o t h t r a u m aGi n d u c e da n d g e n e t i ch e t e r o t o p i c o s s i f i c a t i o n[J].P r o cN a t lA c a dS c iU SA,2016,113(3):338G347.收稿日期:2017G11G10作者简介:邓子翔(1996-),男,研究生在读,海军军医大学,200433.0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位骨化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神经康复科 徐弢
学习内容
• • • • • • • 1.定义及发病机制 2.分类及发病率 3.部位及分型 4.相关因素 5.临床表现及诊断 6.预防及治疗 7.相关问题
一、定义及发病机制
• 异位骨化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没有骨组织的软组织 内形成的新生骨。它与代谢性疾病,如高钙血症, 营养不良所致的钙化不同,它形成的是成熟的板 层状新生骨。1883年Reidel 首先描述了这种现象, 1918年Dejerine和Cecillier报道了在第一次世界 大战中脊髓损伤的士兵里出现的异位骨化的情况, 称之为关节周围骨关节病。
分类
• 原发性异位骨化:则特指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或 称进行性纤维发育不良性骨化、进行性骨化性纤 维增殖症、进行性骨化性蜂窝织炎、 Munchmeyer病(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发病率
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文献报道差别巨大。人工髋 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率为0.6~90% ,多数报道约 60%。有明显临床症状的约2~7%,需手术治疗 的不到1%。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发生 率超过60%。脊髓损伤后的发生率为20~25% , 其中约18~35% 产生明显的关节活动受限。闭合 性颅脑损伤后的发生率约10~20% ,其中约10% 产生严重的关节活动受限。烧伤患者的异位骨化 发生率一般为1~3% ,但一项对于100例180个上 肢烧伤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发现异位骨化发生率 为13.6% ,主要发生于肘关节,并发现局部烧伤 的深度是主要影响因素
2.运动疗法
• 虽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创伤、手术、暴力活 动等已是公认易致异位骨化的原因,因此临床上 遇到异位骨化时,应尽量避免过度的按摩、关节 松动术等手法治疗,多以理疗做局部处理。但是, 相关研究表明,为了改善关节功能,适度的主动 及被动关节活动在异位骨化患者的康复治疗疗中 仍是必须的 • 要提及的是进行运动疗法后受累关节功能性ROM有 明显恢复,但由异位骨化所致终端ROM并无改善。
• 异位骨化在MRI上的表现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 • 早期:T1加权相病变处与肌肉同等信号,T2加权 相病变中心呈轻到中度不均匀高信号局灶影,密 度比脂肪高,其周围组织广泛水肿,有时呈现低 信号环状影。 • 进展期:T1加权相病变中心信号等于或高于与周 围肌肉,病变周围出现低信号环。T2加权相病变 中心出现极高信号,周围组织极度水肿并有完整 的低信号环。 • 成熟期:T1加权相病变中心高信号,与脂肪同等 密度,高信号周围存在低信号环。T2加权相外周 及中央均为低信号。这些特征性表现并非在所有 病例中均出现,只要T2加权相出现环形低信号带, 即可诊断
• B.羟乙二磷酸二钠(依替膦酸钠) • 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非晶形磷酸钙转化成羟基磷 灰石,从而阻止骨基质矿化.但由于不能阻止骨 基质合成,故而停药后很容易反复,是谓“反弹 性骨化”。Thomas等 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性应 用依替膦酸钠患者进行最短2年随访,发现髋关节 活动范围与未用药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 且最终并未减少异位骨化的发生。加之EHDP还有 着疗程长、费用昂贵、副作用大等缺点,因此目 前已基本放弃使用。
1.药物治疗
• A.非甾体类抗炎药 • 是目前公认的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和髋臼骨折术 后异位骨化形成的最有效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为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 改变触发骨质重建的局部的炎症反应,并抑制间 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 • 消炎痛(25mg,Tid)阿司匹林(0.1,Tid)和布洛 芬(200mg,Tid)连续应用4周 • 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出血、对于骨折患者有抑制 成骨作用不利于骨折恢复
四、相关因素
• 与异位骨化形成的相关因素包括:既往有异位骨 化形成史;男女比例为2:1年龄>60岁;神经系 统损伤患者的肢体持续痉挛;人类白细胞抗原与 异位骨化的相关性曾有报道,但未证实;Delee 等报道一侧人工髋关节置换; 术后形成异位骨化的 患者对侧再次手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为92%。 对肘关节的骨折脱位,早期手术( <48h)能降低 异位骨化的发生率。Ilahi等报道了41 例肘关节创 伤后手术治疗的患者,发现48h内手术的17 例中 没有一例异位骨化的发生,而超过48h手术的24 例中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为33%
二、分类及发病率
• 获得性异位骨化: 1、创伤后骨化性肌炎.可以源于任何形式的肌肉 骨骼系统的损伤, 如较常见的骨折、脱位、人工 关节置换术、肌肉或软组织挫伤及较少见的肾脏、 子宫、阴茎及胃肠道等手术或创伤 2、创伤后神经源性异位骨化,源于脊髓损伤、闭 合性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肿瘤及脑血 管意外等 3、 源于其他原因的异位骨化,如烧伤、血友病、 镰刀细胞性贫血、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多发性 硬化、中毒性表皮坏死等
• Brooker分型: • 1 级 髋周软组织内形 成孤立性骨岛 • 2 级 股骨或骨盆侧形 成骨化,两者间隙大 于1cm • 3 级 股骨或骨盆侧形 成骨化,两者间隙小 于1cm • 4 级 形成骨桥,骨性 强直
• Delee分型 • 0 级 无异位骨化形成。 • 1 级 异位骨化范围小 于股骨与骨盆距离的 50%。 • 2 级 异位骨化范围超 过股骨与骨盆距离的 50%,但未形成桥接。 • 3 级 股骨与骨盆间形 成桥接
三、部位及分形
• 异位骨化最常发生于髋关节周围,尤其是人工关 节置换或髋臼骨折术后。其它常见部位包括肘、 膝、肩关节周围以及肱肌和股四头肌,也可发生 于少见的部位,如足部。病变位于关节囊外,肌 肉纤维间的结缔组织内。脊髓损伤后的异位骨化 一般位于神经损伤平面以下,可单侧或双侧发生。 关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分型较多, 常用的为Brooker分型和Delee分型
• 三相核素骨扫描是早期检测异位骨化的最敏感指 标,并可以判断病变的活动性和成熟度。静脉注 射99TcMDP后作三相连续摄片:血流相和血池相可 最早在伤后2.5周出现摄取率增高,1周后在延迟 相出现阳性表现。通常在伤后数月内,骨扫描可 显示异位骨化活动性的峰值。在6~12月内逐渐恢 复正常。通过系列的定量骨扫描技术,可以准确 地反映异位骨化的代谢活性,决定手术时机,并 预测术后复发的可能性
• 普通X线片在伤后4~6周才能发现异位骨化。典型 表现为环形的骨化区伴随一个透光中心 • CT可以明确异位骨化的部位以及与周围软组织的 关系,指导手术切除。部分病例CT可发现在异位 骨化病变与周围肌肉间存在低密度阴影,这些阴 影被认为是未骨化,但具有骨化潜能的结缔组织, 术中应一并切除,否则容易复发
• C.抑制维生素K类药物 • 骨钙素占骨中总蛋白的1%一2% .占非胶原蛋白 的1O%一2O% ,其产生必须依赖维生素K的羧化 反应。华法令可以抑制维生素K的自身还原反 应.防止其参与羧化反应,因此从理论上讲能够 抑制骨钙素、骨基质形成及骨质矿化。 • 用法用量个体化
• D.中药 • 异位骨化在祖国医学属于瘀血痹范畴.病机为外 伤停瘀,血气凝结,瘀血蕴结肌肉组织,日久形 成包块硬结,痹阻经脉归尾、川芎、丹参、苏木 活血化瘀止痛,土鳖、血竭、路路通、桑枝破血 化瘀、通络止痛,泽兰、防己活血止痛、利水消 肿,组成活血灵方剂,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患者中.结果发现异位骨化的发生率(12.7 %)明显低于应用VitC(47.1%)或布洛芬者(14.3 %)。肯定了中医药在防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异位骨化的作用。
五、临床表现和诊断
• 异位骨化的临床表现最早出现于伤后3周,最晚可 达伤后12周。早期表现包括关节周围疼痛、发热、 红肿,逐渐出现关节活动受限。除了关节活动障 碍,异位骨化的并发症还包括周围神经嵌压和压 迫性溃疡。异位骨化的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与蜂窝组织炎、血栓性静脉炎、骨髓炎或肿瘤类 似
• 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AKP)反映成骨细胞的活 性,对于早期检测异位骨化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一般于伤后2周开始升高,10周时达到高峰,18周 后逐渐降至正常,峰值达到正常的3.5 倍;AKP的 增高往往出现在临床表现明显的病例中; 但其缺 乏特异性,在骨折和一些其它骨骼系统疾病后同 样可以升高。而且,AKP的水平并非与病变的活性 度一致,因此,并不能作为预示异位骨化成熟以 及复发可能的指标。 • 血钙水平一般正常或偏高,早期(1~3 周)时可 下降。
3.理疗
• 常用的理疗措施有超短波、微波、直流电碘离子 导入等,但是也有人认为在骨化性肌炎形成的早 期.局部充血水肿.理疗会使病情加重。 • 徐小梅等尝试应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超声透入 治疗方法治疗肘异位骨化 1例.结果超声透入治 疗6次之后,患者肘部硬块开始逐步软化,经过14 次治疗,硬块完全消失.X线检查无异常。
六、预防和治疗
• 目前.异位骨化的预防大多为早期识别并处理其 危险因素。神经源性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主要包 括:瘫痪程度、活动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痉 挛状态、压疮、持续的压迫及尿路感染等 • 预防是关键
治疗
• • • • • • 1.药物治疗 2.运动疗法 3.理疗 4.放疗 5.基因治疗 6.手术治疗
4、放疗
• 放疗可以通过改变快速分化细胞DNA的结构,阻止 多功能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过程,从而 有效防止异位骨化的形成.但不能减小成熟的异 位骨体积。Healy在术后照射1203个髋关节.随机 分为两组,术后分别给予DT5.5Gy 1次和DT 7Gy 1次.结果照射DT5.5Gy 1次的患者,无论是否伴 有高危因素,其预防疗效明显不如DT 7Gy 1次组,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从而提出 术后1次照射.剂量至少应I>7Gy。Wozney等12Ol 粒的研究则发现600—700cGy剂量的单次放疗同样 有效.而且,在同样剂量下,单次放疗的生物学 效应要大于多次放疗放疗的 • 并发症包括伤口或骨的迟缓愈合、骨坏死以及放 射性肉瘤。
• 组织学上,异位骨化与骨痂形成并无区别。早期 表现为大量纤维母细胞的增殖,成熟后与周围软 组织分界清楚,呈现典型的分层现象,内层包含 大量未分化的间质细胞,中层有大量骨样组织及 丰富的成骨细胞,外层有大量矿物质沉积,形成 外壳,最后形成致密板层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