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ppt课件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的麻醉方式,应用于手术、分娩、疼痛等多种情况。
与其他麻醉方式相比,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有操作简单、镇痛效果显著、风险少等优点,但这种麻醉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应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需要护士与医生紧密配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前期准备在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既往病史等,以便发现患者的禁忌症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在病情评估时,需要重点了解患者是否有头晕、呕吐、休克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药物过敏等情况。
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对麻醉用品进行检查,包括药品、注射器、针头等,确保无损伤、无过期等情况。
在手术时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实施操作在进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需要护士督促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在随时监测患者的状态。
在麻醉师进行穿刺时,需要协助患者保持稳定,以防止不必要的移动,增加麻醉师的操作难度。
在注射麻醉药物时,需要注意剂量、速度和注射方式等,以免出现过量,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注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包括神经阻滞的程度、血压和心率等指标的变化。
在手术中,需要随时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手术结束后,需要移除针头、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需要,应及时提供适当的护理,防止并发症。
注意事项1.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注药前需要进行漏气检查,以确保腰椎硬膜和腰椎间隙的位置,并在注药前测量血压和心率等指标;2.在注药前应有足够的体位变换等床旁护理;3.在注药前应向患者解释麻醉方式,确保患者理解并同意;4.在注药后应细心观察患者的情况,避免患者过早改变体位或下地;5.在出现神经阻滞不足或过度时,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6.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协同,配合医生维持患者的稳定。
结语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应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注意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注意操作过程中的细节,以及术后的观察护理。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风险并发症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风险并发症蛛网膜下间隙和硬膜外间隙联合阻滞简称腰硬联合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是脊麻与硬膜外麻醉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优先用脊麻方法的优点是起效快、阻滞作用完全、肌松满意,应用硬膜外阻滞后阻滞时间不受限制并可行术后镇痛,同时减少局麻药的用药量和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CSEA已广泛应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及镇痛,尤其是剖宫产手术。
但CSEA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缺点。
一、实施方法(一)穿刺针常用的为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其硬膜外穿刺针为17G,距其头端1~2cm处有一侧孔,蛛网膜下腔穿刺针可由此通过。
蛛网膜下腔穿刺针为25~27G的笔尖式穿刺针(图-1)。
图-1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二)穿刺方法穿刺间隙为L2~3或L3~4。
先用硬膜外穿刺针行硬膜外腔穿刺后,再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5或26G的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穿破硬膜时有轻轻的突破感,拔出针芯后有脑脊液缓慢流出。
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的侧孔一般朝向患者头端,有利于脑脊液的流出。
在蛛网膜下腔内注入局麻药后,拔出蛛网膜下腔的穿刺针。
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留置导管3~4cm,退针、固定导管。
患者平卧测试和调整阻滞平面,同时注意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者应及时处理。
待蛛网膜下腔阻滞作用开始消退,如手术需要,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行硬膜外阻滞。
(三)用药方法由于蛛网膜下间隙阻滞作用开始消退时,开始硬膜外间隙注药。
因此,无法观察硬膜外试验剂量及其效应,一般采用分次注药方法或持续注药方法(4~6ml/h)。
同时严密观察是否有全脊麻的征象,及局麻药毒性反应。
联合穿刺时,硬膜外导管可能误入蛛网膜下腔,通常有脑脊液从导管内流出。
因此每次硬膜外腔注药时,须回抽无脑脊液后再注药。
并且蛛网膜下间隙与硬膜外间隙的局麻药用药剂量均较小,阻滞平面容易扩散,可能有一部分局麻药经硬膜孔渗入蛛网膜下腔,以及硬膜外间隙的压力改变后,局麻药易在蛛网膜下间隙扩散。
腰硬联合麻醉

处理 换管再置或调整硬外针深度和方向再置 也可以注射少量生理盐水扩充硬膜外腔间 隙,再置管,如经以上努力均无法置管 只能选择放弃或其它椎间隙另穿,但必须 控制好腰麻平面,防止平面过高或单侧麻, 影响循环呼吸和手术开展。单纯腰麻若满 足不了手术要求,可采取强化麻醉辅助 也可以选择全麻联合完成手术。
2、马尾综合症(CES) 临床表现早期症状为膀胱、直肠功能受 损会阴部感觉障碍晚期伴有下肢运动 障碍。 其原因主要是L2~S5脊髓神经根受损引起。
马尾综合症(CES)损伤因素有: 1穿刺损伤 2局麻药毒性 3脊髓前动脉综合症 4防腐剂和葡萄糖高渗透压影响。
二、硬膜外阻滞麻醉失败 硬膜外阻滞麻醉失败主要原因是(1)硬膜 外导管置管困难(2)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 多见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同在一点进行时, 其失败率低于腰麻,但比专项硬膜外阻滞 麻醉的失败率高。其具体因素可能是:1硬 膜外导管过软。2组织致密或硬化。3 穿刺针顶着硬脊膜。4穿刺针斜口部分进 入硬膜外腔。5置管时间限制。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由于起效迅速,效果 确切、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用量小、局 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低、可以进行术后硬膜外镇 痛…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腹以下部位的外 科手术麻醉。但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也发生 了一些不同硬外阻滞麻醉和腰麻出现的并发症 和问题,它提示我们应清醒判断并妥善做好处 理工作,同时加强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下降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常见的腰硬联 合阻滞麻醉并发症有:
处理 控制阻滞范围要从局麻药剂量、容量、 比量、注速方向、注速和穿刺点选择六个 方面掌握和调控。局麻药剂量主要根据 病人年年龄、体质、体重和身高情况综合 评定腰麻现主要推荐使用的局麻药为布 比卡因剂量5~20㎎常规使用剂量为 8~12㎎浓度0.5~0.75%作用时间4~7小 时。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34例,一组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方法,一组采用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EA)方法,观察2组患者在用药后的麻醉效果、用药时间、起效时间、并发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
结果CSEA组的麻醉效果、手术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诱导至切皮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EA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用药量小、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完善、能够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并且不良反应少,更适用于急症剖宫产术,是剖宫产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标签: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剖宫产应用本文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CSEA和EA2组,比较2种麻醉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3月~12月选择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68例,均为健康足月的妊娠孕妇,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为(26.5±5.7)岁;孕妇体重57~91kg,平均体重为(67.3±8.2)kg;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为(39.9±1.1)周。
1.2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CSEA组和EA组),每组各34例,其中CSEA组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E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
2组患者在年龄、身高、孕周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CSEA组选用由扬州亚光公司提供的16号硬膜外针在椎L2~3间隙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经将5号腰穿针随该硬膜外导针置入(针内针法),具体手术方法可见文献[1]。
EA组选用常规的16号硬膜外针,取患者的椎L2~3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具体方法可见文献[2]。
1.3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及肌肉松弛等,对婴儿娩出后进行吸痰和Apgar评分,对麻醉后的不反应进行观察[3]。
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计划模版

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计划模版
摘要:
一、腰硬联合麻醉简介
1.定义
2.优点
3.适用手术
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计划模板
1.患者信息
2.手术信息
3.麻醉前准备
4.麻醉操作步骤
5.麻醉效果评估
6.麻醉后注意事项
正文:
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结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具有起效迅速、效果确切、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用量小、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低、术后硬膜外镇痛等优点。
它适用于腹部、腰部、盆腔等手术,以及分娩等场合。
在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要求,制定详细的麻醉计划。
以下是一个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计划模板:
1.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体重、病史、过敏史等。
2.手术信息:包括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手术医生等。
3.麻醉前准备:包括患者禁食、禁水时间、药物过敏试验、术前抗生素预防感染等。
4.麻醉操作步骤:包括穿刺点选择、穿刺操作、注射麻醉药物、插管操作等。
5.麻醉效果评估:包括麻醉深度、麻醉范围、患者生命体征等。
6.麻醉后注意事项:包括患者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预防等。
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计划模板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状况,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美国BD公司PPT课件

1.3%
1%
0% 26g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Quincke 斜面式
27g Quincke 斜面式
25g
17g
Whitacre Epidural
笔尖式 硬膜外针
对分娩疼痛的传统观念
• 分娩必痛 Natural pain .Good pain. • 分娩是人生经历中最严重的痛苦。每一次宫缩,产妇
得忍受一次痛苦。
• 50%抱怨很厉害和无法忍受的痛苦 • 35%感到中等程度的疼痛 • 15%轻微疼痛 • 90%的孕妇对分娩有不同程度的恐怖感
•
产痛的产生
• 第一产程:子宫收缩,子宫下段及宫颈扩张。
• 特点:疼痛范围弥散不固定,产妇对疼痛部位,性
•
质说不清。
• 潜伏期:牵拉性涨痛
• 活跃期:疼痛加剧,宫口开大7-8cm,疼痛最为难忍。
• 第二产程:骨盆、阴道、会阴体肌肉、筋膜、皮肤的
•
伸展,牵拉和扩张,撕裂性疼痛。
产痛的神经传导
• 生殖系统神经由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 子宫体感觉神经 盆腔神经丛
腰段交感段
•
↓
•
腹下神经丛
下胸段交感干
•
主动脉神经丛
↓
•
T11T12L1脊神经
•
↓
•
中枢
产痛的神经传导
• 子宫体运动神经
T5 — T10交感神经纤维支配
• 子宫体内有神经装置自动调节宫缩
• 子宫颈感觉、运动
S2—S4副交感神经传导
• 阴道上部感觉神经
S2—S4副交感神经传导
•
友谊医院等
分娩镇痛的意义
• 分娩镇痛—— 医疗服务(人性化服务) • 产妇—— 减轻产痛,享受分娩得子的欢乐 • 医院—— 提供了高层次医疗服务,提高 市
腰硬联合麻醉

妇科手术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体会我院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一点法)下行妇科手术268例,包括子宫次全切除术,盆腔肿物切除术,子宫全切并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68例病例中,ASA1-3级,年龄32-70岁,麻醉包选择国产自制的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包(一点法联合阻滞套件),硬膜外针16G,腰麻针25G笔尖式,腰麻针比硬膜外针长12毫米,因价格较美国BD公司生产的便宜,宜为基层医院接受。
1.2 麻醉方法常规禁食禁饮,术前药不常规用,为防止阿托品引起口干不适,只心动过缓者肌注阿托品,精神紧张高血压者入手术室开放静脉后静注咪达唑仑2毫克,开放静脉后快速输液300毫升,侧卧位穿刺点常规选择L2-3间隙,先16G穿刺针进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将25G笔尖式腰麻针缓慢通过硬膜外针内腔,穿刺至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回流通畅后注入局麻药,待病人有温热感或麻木感后退出腰麻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退针固定硬膜外导管。
平卧位后测试平面如未达到手术要求,可经硬膜外导管补充局麻药。
腰麻药均为0.75%布比卡因2毫升加10%葡萄糖1毫升组成重比重液,ASA1-2级病人根据不同身高用药量在2.5-2.9 毫升之间,ASA3级病人用药量控制在2.5毫升以下,尽量控制低平面,不足者用硬膜外补充,防止腰麻用药量大麻醉平面过广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的过大波动。
注药时间,因腰麻针细,注药速度要慢,腰麻注药时间为40秒左右。
2 结果蛛网膜下腔注药后5分钟内均出现麻醉平面,10-15分钟最高平面固定,阻滞平面T6以下者112例,切子宫或淋巴结清扫无牵拉反应发生,平面T8以下者102例,切子宫时偶有牵拉反应,53例平面在T10以下者,除阴式宫切外皆硬膜外注2%的利多卡因而达到手术要求的良好肌松,无痛。
一例硬膜外腰麻穿刺失败改喉罩下全身麻醉完成手术。
3 讨论我院妇科手术从1992年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开始,到1994 年两点法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至2006年到今天的一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这一演变过程正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曲仁海教授讲的“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使腰麻更加完善,同时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是腰麻技术时代的产物,”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减少了局麻药的用量,麻醉潜伏期缩短了,麻醉作用确实,肌松完善,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较易做到截断麻醉,麻醉时间可依手术延长不受限制,针内针腰麻可用更细的针,极大限度地减少了腰麻后头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便于采用术后硬膜外镇痛,同时操作更简便,减少了患者腰麻穿刺的痛苦,保证了病人术中术后均无痛苦。
剖宫产术不同腰-硬联合麻醉的比较

剖宫产术不同腰-硬联合麻醉的比较目的:观察不同方法的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时麻醉镇痛效果及对产妇生理的干扰。
方法:将产妇随机分为一点法传统CSEA-A组和分点法小剂量CSEA-B组。
A组选择L3~4为穿刺点,腰麻用重比重液约3 ml,硬膜外置管。
B组选择L1~2经硬膜外置管,L3~4为腰麻穿刺点,腰麻用量1.5 ml。
结果:麻醉与肌松效果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麻醉对产妇的生理干扰A组显著大于B组。
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B组优于A组。
结论:分点法小剂量CESA既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又能使产妇在术中呼吸循环稳定,术后镇痛满意。
标签:腰-硬联合麻醉;分点法;剖宫产术;硬膜外术后镇痛腰-硬联合麻醉(CESA)近年来在剖宫产术中广泛应用,它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特点,起效快,肌松好,阻滞完善,毒性作用小,时间可控,不良反应少[1]等特点,但是传统的腰-硬联合麻醉大多采用一点法,腰麻药用量大,麻醉阻滞范围过广,产妇会快速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血压迅速下降超过基础值的30%、心率减慢、呼吸抑制、头昏、恶心、呕吐、晕厥等,给产妇和胎儿带来生命危险。
本院近年来改进了传统的CSEA,将一点法CSEA改成了分点法小剂量CSEA,它大大减少一点法CSEA的并发症,使得产妇和胎儿在围生期更安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1月急诊或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200例,年龄20~40岁,ASAⅠ~Ⅱ级,无出凝血疾病,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
随机分为一点法传统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和分点法改良小剂量腰-硬联合麻醉组(B 组),每组各100例。
1.2 麻醉方法产妇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林格液维持,麻醉中连续监测ECG、BP、呼吸、脉搏、SpO2。
A组选择L3~4为一点法CESA穿刺点。
产妇取侧卧位,用BD 型联合穿刺针正入路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针内腰麻针,见脑脊液回流通畅后缓慢注入重比重液(0.75%布比卡因2 ml加10% GS 1 ml)2.5~3.0 ml,注入完毕后退出腰穿针,经硬膜外腔向头置硬膜外导管3~4 cm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阻滞范围过宽
CSEA的阻滞范围较单纯腰麻或硬膜外阻滞 麻醉范围宽,原因可能有:1硬膜外腔负压 消失。促使腰麻的局麻药向头端扩散。2硬 膜外腔局麻药经腰穿硬脊膜破损处渗入脑
3硬膜外腔 注入局麻药,挤压硬脊膜,使所在位置的
蛛网膜下腔压力增加,促使局麻药向头端
4
5
.
关。
.
。 1、加大输液量,延长平卧时间 2 3、还可采取硬膜外注入生理盐水和自血填
充多法处理,自血填充注射血量10~20ML宜 在麻醉后24~48h内进行,成功率约为 75~93%。
.
六、神经并发症 1、短暂性神经综合症(TNS) 临床表现腰硬联合麻后出现腰背或臀部疼
CT、磁共振、脊髓 和神经根造影检查无异常即可诊断。 TNS疼痛一般持续2~7 处理: 经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和神经营养 药治疗,多在2~10天内症状消失。
(1)硬膜
(2)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
多见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同在一点进行时,
其失败率低于腰麻,但比专项硬膜外阻滞
麻醉的失败率高。其具体因素可能是:1硬
2
3
4穿刺针斜口部分进
5置管时间限制。
.
也可以注射少量生理盐水扩充硬膜外腔间
只能选择放弃或其它椎间隙另穿,但必须 控制好腰麻平面,防止平面过高或单侧麻, 影响循环呼吸和手术开展。单纯腰麻若满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并发症与 处理
.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由于起效迅速,效 果确切、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用量 小、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低、可以进行术 后硬膜外镇痛…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 腹以下部位的外科手术麻醉。但随着临床 实践的深入,也发生了一些不同硬外阻滞 麻醉和腰麻出现的并发症和问题,它提示 我们应清醒判断并妥善做好处理工作,同
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常见的腰硬联合 .
一、腰麻失败
2~5%。
来提高脑脊液的压力,或采取缓抽吸法获
个部位出现疼痛、抽搐等神经刺激反应, 应停止进针或置管,退针重新调整方向和 尽量采取中线进针再穿刺,应小心缓慢进 针,避免再伤神经。
麻醉后应视情况给予神. 经营养类药、激素、
二、硬膜外阻滞麻醉失败
处理
比量、注速方向、注速和穿刺点选择六个
病人年年龄、体质、体重和身高情况综合
8~12
5~20 常规使用剂量为 浓度0.5~0.75% 作用时间4~7小时。
.
四、心血管与呼吸功能抑制
醉平面过高,阻滞范围过大,使交感神经
使肌间肌和膈肌发生麻痹而发生。
.
。 控制麻醉平面过高,掌握好局麻药剂量、
神经生长剂、高压氧、康复医疗,理疗等 综合疗法,但恢复缓慢。
.
3、延迟性骶神经感觉障碍 临床表现:会阴部感觉异常,其余检查无
异常。
可能主要,其它
.
处理 1、掌握好局麻药选择与使用 2 3、神经损伤的治疗
.
谢谢
.
容量、比重、注速方向、注速和穿刺点选 择,争取在腰麻注药后10分钟躺平调节麻 醉平面,同时加强输液和生命体征监测, 并配好麻黄素、多巴胺、阿托品等对症处 理药以便及时处理。
.
五、腰麻后头痛 多见硬膜外穿刺针穿破硬脊腔注入蛛网膜
下腔和多次腰麻穿刺用药的病人。 原因为脑脊液丢失,颅内压降低引起。 头痛可伴有头晕,恶心和呕吐,与体位相
.
2、马尾综合症(CES)
障碍。 其原因主要是L2~S5脊髓神经根受损引起。
.
马尾综合症(CES)损伤因素有: 1 2 3 4防腐剂和葡萄糖高渗透压影响。 多发生于有脊髓炎症、肿痛、高血压、动
脉硬化、脑梗、糖尿病、椎管狭窄、椎间 …等病人
.
马尾综合症CES的治疗 大致同短暂性神经综合症,还可以使用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