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监测

合集下载

呼吸功能监测实验报告

呼吸功能监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呼吸功能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通过实验,掌握呼吸功能监测仪器的使用技巧。

3. 分析正常人群和不同疾病状态下呼吸功能的差异。

4. 提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二、实验材料1. 呼吸功能监测仪器(肺功能仪、血气分析仪等)2. 受试者:正常健康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3. 实验器材:血压计、听诊器、氧气瓶、呼吸机等三、实验方法1. 受试者准备:受试者需空腹、休息15分钟以上,保持平静状态。

2. 肺功能测试:- 潮气量(VT):受试者深吸气后,快速用力呼气,记录呼气过程中前1秒内呼出的气体量。

- 每分钟通气量(VE):受试者深吸气后,快速用力呼气,记录1分钟内呼出的气体量。

- 呼吸频率(f):受试者在平静呼吸状态下,1分钟内呼吸的次数。

- 最大吸气压(MIP):受试者尽力吸气后,保持1秒,记录此时肺内压力。

- 最大呼气压(MEP):受试者尽力呼气后,保持1秒,记录此时肺内压力。

3. 血气分析:- PaO2:动脉血氧分压。

- 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 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

4.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检查:- 患者病史询问。

- 体格检查:肺部听诊、呼吸音、咳嗽、痰液等。

- 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CT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常人群呼吸功能测试结果:- VT:男性约为7.8ml/kg,女性约为6.6ml/kg。

- VE:约为5~7L/min。

- f:约为12~20次/分钟。

- MIP:约为70~120cmH2O。

- MEP:约为50~100cmH2O。

- PaO2:约为100mmHg。

- PaCO2:约为35~45mmHg。

- SaO2:约为95%~100%。

2.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呼吸功能测试结果:-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VT、VE降低,f升高,MIP、MEP降低,PaO2降低,PaCO2升高。

-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VT、VE降低,f降低,MIP、MEP降低,PaO2降低,PaCO2升高。

呼吸系统监测的实验报告

呼吸系统监测的实验报告

呼吸系统监测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呼吸系统进行监测,了解呼吸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常见呼吸参数的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呼吸系统是人体进行呼吸的机制和器官的总称,包括鼻、喉、气管、肺等。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吸入含氧气体,将其输送至体内,同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呼吸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分钟量等参数的测量。

实验装置:1. 呼吸频率测量仪:通过传感器测量呼吸的频率。

2. 密闭的呼吸系统:用来控制呼吸气体的供给和排出。

3. 呼吸深度测量仪:通过测量呼吸运动的幅度来估计呼吸的深度。

4. 呼吸分钟量计算仪:通过测量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来计算呼吸分钟量。

5. 二氧化碳检测仪:用来测量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实验步骤:1. 将呼吸频率测量仪放置在胸部上方,调整位置直到能够准确地测量呼吸频率。

2. 使用呼吸频率测量仪记录呼吸频率。

3. 将呼吸深度测量仪放置在胸部下方,调整位置直到能够准确地测量呼吸深度。

4. 使用呼吸深度测量仪记录呼吸深度。

5. 使用呼吸分钟量计算仪计算呼吸分钟量,即将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相乘。

6. 使用二氧化碳检测仪测量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 呼吸频率是在一定时间内呼吸的次数,通常为每分钟呼吸次数。

正常人的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

2. 呼吸深度是呼吸幅度的大小,能够反映呼吸的深浅程度。

3. 呼吸分钟量是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的乘积,用于衡量呼吸系统的工作能力,通常为6-10L/分钟。

4. 二氧化碳浓度是衡量呼吸二氧化碳排出的数量,正常人呼气时二氧化碳浓度为3-6%。

实验分析:通过本实验的监测和测量,可以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参数。

正常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分钟量有助于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和代谢,确保氧气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除。

异常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分钟量可能是某些疾病或病理状态的表现,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呼吸监测技术

呼吸监测技术

呼吸监测技术概述呼吸监测技术是指通过使用特定设备和方法来测量和监测人体的呼吸活动。

这些技术对于评估呼吸系统功能和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呼吸监测技术。

病人监护仪病人监护仪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呼吸监测的设备。

它通常通过连接到病人的身体上的传感器来测量呼吸频率和深度。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病人的呼吸活动,并显示相关的数据和图形。

呼吸模式分析呼吸模式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呼吸波形的技术,来评估呼吸系统的功能和异常。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呼吸机或其他设备获取呼吸波形,并通过算法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分析呼吸波形的形状、频率和振幅等特征,可以检测和诊断呼吸系统的问题。

气道压力测量气道压力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呼吸监测技术。

它通过测量呼吸过程中气道内的压力变化来评估呼吸功能和气道阻力。

这些测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是否存在呼吸道狭窄、堵塞或其他异常情况。

呼气末二氧化碳测量呼气末二氧化碳测量是一种用于评估呼吸功能和肺通气情况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检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来监测呼吸通气量和呼吸代谢情况。

这些测量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呼吸状态,并辅助诊断和治疗过程。

声音分析声音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呼吸功能和异常的非侵入性技术。

通过分析病人呼吸时产生的声音特征,可以检测呼吸音异常和准确评估呼吸问题。

这种技术对于诊断呼吸系统疾病和睡眠呼吸障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结论呼吸监测技术在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病人监护仪、呼吸模式分析、气道压力测量、呼气末二氧化碳测量和声音分析是常见的呼吸监测技术。

通过应用这些技术,医生能够准确评估病人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护理。

呼吸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呼吸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呼吸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呼吸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生理活动之一,对于呼吸系统的监测和记录,一直是医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手段。

为了能够更好地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呼吸监测系统的出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呼吸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需求分析1.1 引入呼吸监测系统一般用于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主要用于病房、ICU和急诊室等具有特殊环境要求的医疗领域中。

因此,所需的系统必须保证高精度、低误差,具备高稳定性和实用性。

1.2 系统功能需求系统的主要功能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实时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和呼吸频率;b)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变化情况,并保存相关数据;c)报警功能:当患者呼吸频率低于或高于正常值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并提示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1.3 系统性能需求a)精度要求:呼吸监测系统的测量精度应该大于1±0.2%,能够满足医疗领域的需求。

b)测量范围:要求能够监测到10次/分钟以上的呼吸频率。

c)灵敏度:应该能够在开机1分钟内达到灵敏度要求。

二、系统设计2.1 系统硬件设计呼吸监测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微处理器、显示模块、报警模块和电源模块等组成。

a)传感器的设计:为了能够高效、准确地检测呼吸信号,一般采用的传感器是硅谷ICES的减薄式静电容压力变换器(PCB)。

该传感器具有灵活的尺寸、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特点。

b)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为了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化为微处理器可读的电压信号,一般采用高增益低噪音的前置放大器进行信号调理;c)微处理器的设计:对于微处理器的选择,因为呼吸监测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较高,一般采用高效能、低功耗的嵌入式单片机实现;d)显示模块的设计:为了方便医护人员查看患者的呼吸状态,一般采用高分辨率大屏幕LCD显示模块;统应及时发出警报。

为此,系统应该预留警示灯、蜂鸣器等输出形式。

f)电源模块的设计:对于电源模块的设计,应保证系统能够长时间、稳定地运转。

呼吸循环监测

呼吸循环监测

(3)每分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MV) a、MV=Vt×RR,成人在平静呼吸时,6—8 L/min
或100—130ml/Kg.min。
b、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MV过低时,不能将CO2充分排出,导致呼吸性酸 过低时,不能将 充分排出, 过低时 中毒和低氧血症。 中毒和低氧血症。 MV大于 L/ min或180ml/kg·min时,呼吸做 大于10 / 大于 或 / 时 功明显增加, 功明显增加,可能发生呼吸衰竭。
(五)血气分析 五
血气监测以动脉血气监测为首选, 血气监测以动脉血气监测为首选,但实际 上静 脉血气比动脉血气更能反映组织、 脉血气比动脉血气更能反映组织、细胞的氧的消耗 和组织的代谢情况, 和组织的代谢情况,所以静脉血气的监测也是十分 重要甚至比动脉血气更重要。
呼末二氧化碳的浓度( 呼末二氧化碳的浓度(CET CO2)和二氧化碳分压 ) (PETCO2)相当于肺泡内二氧化碳浓度和分压,临 )相当于肺泡内二氧化碳浓度和分压, 床一般可根据C 或 来判断肺泡通 床一般可根据 ET CO2或PETCO2来判断肺泡通 气是否适当。 气是否适当。 在解读二氧化碳监测时有数据高低的意义, 在解读二氧化碳监测时有数据高低的意义,还有图 形分析的意义, 形分析的意义,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正常值为 36~40mmHg,呼末二氧化碳浓度的正常值为 5% , 左右。 左右。
(三)呼末二氧化碳的监测
呼末二氧化碳是反映呼吸功能状态的敏感指标, 呼末二氧化碳是反映呼吸功能状态的敏感指标, 以往人们认为:呼吸停止后, 以往人们认为:呼吸停止后,体内最先发生严重的 病理生理变化是缺氧,但现在的观点认为:呼吸停 病理生理变化是缺氧,但现在的观点认为: 止后体内二氧化碳的急剧升高发生更早, 止后体内二氧化碳的急剧升高发生更早,由此造成 的对机体的影响更严重。所以, 的对机体的影响更严重。所以,现在对麻醉过程中 二氧化碳监测重要性的认识已越来越清楚。 二氧化碳监测重要性的认识已越来越清楚。

呼吸功能监测仪器

呼吸功能监测仪器

呼吸功能监测仪器1.肺功能仪器肺功能仪器用于评估和监测肺功能,包括肺容积、肺通气和肺弹性等。

最常见的肺功能仪器是肺活量仪和肺脏扫描仪。

肺活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肺容积的设备。

患者需要深呼吸并吹气进入仪器中,通过测量气体流以及储存的气体体积来确定肺容积。

肺脏扫描仪是一种用于评估肺通气和血流的设备。

它使用放射性示踪剂和成像技术来检测气体和血液在肺部的分布情况,以评估肺功能。

2.呼吸频率监测仪呼吸频率监测仪用于监测和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

它一般是一个小型、可穿戴的设备,可以放置在患者的胸口或腹部,通过感应器检测呼吸运动,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测器上进行记录和分析。

呼吸频率监测仪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并监测治疗的效果。

3.呼吸肌力监测仪呼吸肌力监测仪用于评估和监测患者的呼吸肌力。

它可以测量患者的吸气和呼气力量以及呼吸肌组的协调性。

这对于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肺活量以及呼吸衰竭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呼吸肌力监测仪通常是一个口罩或面罩,患者需要按照设备的指示进行呼吸,设备会记录和分析呼吸的力量和协调性。

4.氧饱和度监测仪氧饱和度监测仪用于评估患者的血液中氧气含量。

它通过一个装置夹在患者的手指或耳朵上,测量被动透过皮肤内的血红蛋白饱和度。

这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呼吸衰竭的风险,以及监测氧气治疗的效果。

5.呼吸音监测仪呼吸音监测仪是一种用于监测和记录患者的呼吸音的设备。

它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检测呼吸道阻塞和狭窄等问题。

呼吸音监测仪一般是一个小型的传感器,可以放置在患者的胸口或喉咙附近,通过感应呼吸音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测器上进行分析和记录。

总之,呼吸功能监测仪器在评估和监测呼吸系统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医生和护士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呼吸状况,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干预和监测。

这些仪器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改善呼吸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呼吸监测的原理和作用是

呼吸监测的原理和作用是

呼吸监测的原理和作用是呼吸监测的原理和作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对呼吸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提供有价值的医疗信息。

下面将详细介绍呼吸监测的原理和作用。

一、呼吸监测的原理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呼吸监测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传感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监测呼吸,如体积变化、压力变化、氧气浓度变化等。

目前常用的呼吸监测传感器有胸带式传感器、复合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直接接触呼吸系统或间接接触呼吸相关部位,实时监测呼吸活动。

2. 信号处理和分析技术:呼吸监测传感器会产生大量的生理信号,这些信号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包括滤波、放大、模数转换等方法,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准确性。

通过对信号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呼吸模式等参数,进而评估呼吸活动的情况。

3. 数据传输和存储技术:呼吸监测产生的数据需要及时传输和存储,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通过传输技术可以实现呼吸监测的实时性和连续性。

同时,大量的呼吸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和管理,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二、呼吸监测的作用1. 临床诊断:呼吸监测可为医生提供客观的呼吸活动信息,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呼吸状态,对呼吸异常进行早期发现和预警。

通过呼吸监测,医生可以评估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等指标,辅助诊断疾病,如呼吸衰竭、睡眠呼吸暂停等。

2. 疾病监测与管理:对于一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呼吸监测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通过记录和分析呼吸数据,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治疗方案。

3. 麻醉管理:呼吸监测在麻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麻醉过程中,呼吸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呼吸功能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呼吸异常,确保患者的安全。

4. 睡眠质量评估:呼吸监测在睡眠监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护理学中的呼吸系统监测与护理

护理学中的呼吸系统监测与护理

护理学中的呼吸系统监测与护理在护理学中,呼吸系统监测与护理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领域。

呼吸系统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任何呼吸系统的异常都可能导致各种疾病或病情加重。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对呼吸系统的监测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呼吸系统监测的方法和呼吸系统护理的原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呼吸系统监测的方法呼吸系统监测的目的是通过对患者的观察、检查和必要的仪器检测,了解患者的呼吸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呼吸系统的异常变化。

以下是常用的呼吸系统监测的方法:1. 临床观察法通过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面色、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等指标来初步判断患者的呼吸系统状况。

这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各种不同病情的患者。

2. 体温计法体温计法是通过测量患者的体温来判断呼吸系统是否出现异常。

一般来说,呼吸系统的疾病往往伴随着体温的升高,因此,患者体温的变化可以很好地反映呼吸系统的状况。

3. 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是一种常用的无创监测设备,通过夹在患者的指尖上,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这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4. X线检查X线检查可以对呼吸系统的结构进行影像学检查,以帮助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呼吸道阻塞、肺部感染、肺部积液等问题。

二、呼吸系统护理的原则呼吸系统护理的主要原则是保持呼吸通畅、防止感染以及提供必要的支持性护理,其中几个重要的原则如下:1. 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呼吸系统护理的首要任务。

护士可以通过定期清洁患者的口腔和鼻腔,及时清除分泌物和异物等方法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2. 氧疗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缺氧患者,氧疗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氧疗设备和途径,并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确保患者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

3. 防止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往往容易引发感染,因此,护士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如规范手卫生操作、采取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患者的呼吸器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7
编辑版ppt
8
2. 呼吸频率和节律:呼吸频率正常为 12~18次/分,低于10次/分或高于20次 /分均提示有潜在的呼吸功能不全; > 32/min常表现为明显的呼吸窘迫,同 时注意观察呼吸深度和节律。
编辑版ppt
9
3、胸廓运动 上呼吸道阻塞:三凹征和鼻翼煽动 下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难、哮鸣音、呼气延长 反常呼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致连枷胸
编辑版ppt
18
(2) 呼吸指数 RI=P(A-a)O2/PaO2 意义:0.1-0.37 正常 >1.8 机械通气指征 >2.0 机械通气病人脱机 的相对禁忌证
编辑版ppt
19
(3) 肺内分流(Qs/Qt):按以下公式粗略估计。 Qs/Qt (%)=(700- PaO2)×5/100 PaO2单位为mmHg
编辑版ppt
15
3、每分钟通气量:由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 乘积获得,正常成人为5~7L/min。
4、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为潮气量减去无效 腔量后再乘呼吸频率。肺泡通气量不足可 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性酸中毒, 通气量大多致呼吸性碱中毒。解剖或生理 死腔的增大,皆可致肺泡通气减低。
编辑版ppt
16
5、死腔通气比例(VD/VT); VD:无助于二氧化碳呼出部分的通气量。 VT:潮气量。 VD/VT:是指二氧化碳从肺内排出效率的
VA/QC=2.58×(CVCO2-CaCO2)/ PAO2, 正常为0.8左右。
编辑版ppt
21
编辑版ppt
22
编辑版ppt
23
7、功能残气量:平静呼吸后肺脏所含气量,正 常男性约为2300ml,女性约为1580ml。功能 残气量减少,使呼气末部分肺泡发生萎缩,流 经肺泡的血液就会因无肺泡通气而产生分流。 而当呼气阻力增大时,由于气流速减慢,气体 未全呼出时下一次吸气又重新开始,使功能残 气量增加。
编辑版ppt
13
二、通气功能监护
1、潮气量: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或呼出的气 量。正常为5~7ml/kg左右。如胸廓活动小或 呼吸浅快,潮气量下降,有效气体交换更少, 可造成通气不足。且易导致肺不张。当潮气量 小于5ml/kg时,即为接受人工通气的指征。
编辑版ppt
14
2. 肺活量:正常为60~80ml/kg,是反映 通气贮备能力的指标,同时还能反映 患者咳嗽清除能力。肺活量<10ml/kg 时,提示有潜在的呼吸衰竭。
意义:<10% 正常 10-19% 很少需要支持治疗 20-29% 心肺功能受限,威胁生命 >30% 通常需要显著的心肺支持
编辑版ppt
20
(4) 通气-血流比(VA/QC):必须通过漂浮导 管 监 测 获 得 动 脉 血 、 混 合 静 脉 血 CO2 含 量 (CaCO2、CVCO2)和PaO2,按下式计算。
指标。健康人在静息状态下,其约占潮气量 的25至35%。 计算公式:VD/VT=(PaCO2-PECO2)/PaCO2
编辑版ppt
17
6、肺内氧合功能: (1)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 海平面吸空气时: P(A-a)O2=(20- PaCO2×1.25)- PaO2 正常<3.5kPa。 吸纯氧15min后: P(A-a)O2=(100-6.3- PaCO2)- PaO2 正常<5.3kPa。
编辑版ppt
24
三、呼吸力学监测
1、气道压力监护:保证机械通气更舒 适,有助于估计气道阻力增高的潜在 原因,可评估胸肺的弹性回缩力,评 估心血管可能受到的压力,估计呼吸 肌的力度和呼吸能力。
编辑版ppt
25
容量切换编辑版ppt
26
压力切换编辑版ppt
27
气道压力包括吸气峰压(PIP)和静态压力, 是反映气道阻力和胸肺弹性回缩力的指标。 由此可以计算出气道阻力和顺应性。
编辑版ppt
4
呼吸监测具体包括如下项目:临床观察,物 理检查、放射线检查、动脉血气、潮气量、 通气量、吸气力量、生理死腔、死腔量/潮 气量、气道压力、气道阻力、胸廓-肺顺应性、 分流率和气体成份测定等,有时还须包括肾 功能和循环功能监测。
编辑版ppt
5
编辑版ppt
6
一、 一般观察
1. 呼吸道的通畅:气道分泌物增加时应注意吸 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应预防痰痂堵塞 管道,气管切开金属套管应防止气囊滑脱。 ①气管套管位置 ②气道内导管可靠性、是否漏气 ③套管周围组织损伤,长期患者警惕 ④气管切开感染预防
气道阻力=(PIP-静态压-PEEP)/吸气流速 正常值为2~3cmH2O/L/Sec
顺应性=潮气量/(静态压-PEEP) 正常值为100ml/cmH2O。
编辑版ppt
28
气道阻力增高:见于峰值流速增大时、 气管导管太细或阻塞、支气管痉挛或支 气管炎、粘液栓形成。
胸肺顺应降低:见于急性肺水肿、气胸、 胸腔积液、胸廓固定、肺不张、肺炎委、常委单位
华东地区危重病专业协作委员会主委单位
上海市急诊医学、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
编辑版ppt
2
监护是持续不断地收集病情资料,分 析结果,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并预 测可能出现的后果的一个连续过程。
包括:基础状态的评估 趋势分析
编辑版ppt
3
呼吸监护 1、一般监测 2、通气功能监测 3、呼吸力学监测 4、血流动力学监测 5、氧代动力学监测 6、机械通气监测
ICU呼吸系统监测
解放军急救医学中心 上海市创伤急救中心 上海市急诊ICU质控中心 上海长征医院急救科
编辑版ppt
1
急救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中心
上海市创伤急救中心
上海市急诊、ICU质量控制中心
上海市急救医学重点学科
全军和上海市ICU培训基地
上海市急诊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基地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
编辑版ppt
10
编辑版ppt
11
4、 呼吸音:局部呼吸音降低或消失说明肺不 张、胸腔积液或气胸;干鸣音表示气道内分 泌物多;局限性的湿罗音多为肺部感染,炎 性渗出;肺水肿时双肺满布细湿罗音。呼吸 音不对称,除表示一侧肺不张、炎症或气胸 外,在插管的病人还提示导管位置过深。
编辑版ppt
12
5、影象学检查:胸部X线、CT和B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