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总结完整版

呼吸系统总结完整版
呼吸系统总结完整版

呼吸系统

一慢性支气管病变概论

慢支: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为特征。每年发作3个月,且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心,肺和其他疾患时可诊断。

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

阻塞型肺气肿(肺气肿COPD):临床上以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为特征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慢支是感染和非感染长期作用的所致。

1.外因

(1)吸烟:与慢支与密切关系,杯状细胞增多↑。

(2)感染因素:是慢支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以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球菌为常见。

(3)理化因素:(4)气候因素:

(5)过敏因素:(新大纲——COPD与过敏因素无关)。

2.内因:

(1)呼吸道局部防御和免疫功能降低:IgA(SigA)减少。

(2 )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副交感神经亢进+,气道反应增高。

(二)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

1.慢性支气管炎症使细支气管官腔狭窄,形成不完全阻塞,呼气时气道过早闭合肺泡残气量增加(进多出少,肺泡内的气体越来越多)。

2.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失去支架作用。

3.反复肺部感染和慢性炎症,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损害肺泡组织和肺泡壁..

4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使使肺泡壁弹性减退。

5.弹性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失衡,α1抗胰蛋白酶减少

三病理生理

(一)慢支早期呼吸功能变化主要表现为小气道功能异常

(二)肺气肿呼吸功能变化主要表现为残气容积增大↑,大小气道气流阻塞;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四临床表现与临床分型

(一)症状慢支主要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

当慢支并发阻塞型肺气肿时在原有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二)体征慢支急性发作期可有肺部散在的干湿湿啰音,以背部和肺底部较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喘息型慢支肺部可听到哮鸣音,而且不易完全消失。

并发肺气肿时视诊:桶装胸,触诊: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肺下界降低,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明显延长等肺气肿体征

(三)慢支的临床分型,分期

1临床分型

(1).单纯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

(2)喘息型除有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和哮鸣。(喘息型慢支实质上为慢支合并哮喘)2慢支的临床分期

(1)急性发作期: 只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一周内咳、痰、喘

任何一项症状显著加剧~~~。

(2)慢性迁延期: 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1个月以上者。

(3)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自然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轻微咳嗽和少量痰液,保持2个月

以上者

五辅助检查

(一)X线检查慢支早期可无异常,

随病情发展可出现两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阴影,

以下肺野较明显。

肺气肿征象:可显示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透亮度增加。

(二)呼吸功能检查

1期无异常

2如有小气道阻塞时,最早出现的,流速—容量曲线降低MEFV↓)

3慢性支气管炎时:当小气道有明显阻塞时,最敏感的肺功能检查指标是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降低↓(<70%)

4合并肺气肿时:尚有残气容积增加↑,残气容积(RV)/肺总量(TLC)>40%对诊断阻塞性肺气肿有重要意义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慢支的诊断3+2: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反复发作,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

年或以上,并处外其他原因(如结核、支气管哮喘、肺癌、心脏病、心力

衰竭等)所致的慢性咳嗽,即可做出慢支的诊断

如每年发病不足3个月,但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呼吸功能检查)亦可诊断。(二)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

根据慢支的病史或长期吸烟,临床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以及肺气肿体征,X线显示肺气肿征象,肺功能检查RV/TL C>40%可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发作时两肺满布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

2支气管扩张特点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复反咯血,病变部位常有固定的湿啰音,X线常见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支气管造影或CT检查可确定。

3 肺结核常有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经X检查和痰结核菌检查可明确诊断。

4肺癌多在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常有刺激性咳嗽~~。痰脱落细胞检查或经纤维气管镜活检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气流阻塞的原因除慢支所致气道狭窄和阻塞外,还可由肺气肿所致的肺弹性回缩力降低而引起。气流阻塞的轻重通常由FEV1/FVC降低的程度决定。

八并发症

1肺部急性感染此时临表为畏寒与发热;咳嗽、咳痰、气急加重;咳脓性痰且痰量增加;

肺部啰音增加;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增多。

2自发性气胸患者常于剧咳或用力过猛后出现突然加剧的呼吸困难,伴有明显的胸痛;患侧胸部隆起,诊叩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移向健侧等体征,即可做出初步诊断。X线显示气胸征可明确诊断。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为最主要的并发症

九治疗

治疗原则:首选抗感染,在抗感染无效时再强心、利尿

控制感染治疗上可选用青霉素,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重症感染时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1)稳定期治疗

1)支气管舒张药主要有β2上腺素受体激动剂①沙丁胺醇②异丙托溴铵

2) 氨茶碱类药物;

4)祛痰药:盐酸氨溴索,羧甲司坦

(2)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①使用支气管扩张药

②底流量吸氧,一般吸入氧浓度应为28%~30%,其换算公式为吸入氧氧浓度(%)=21+4

×流量(L/min)

③抗生素应用如给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门诊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十预防

1戒烟是防治慢支与肺气肿首要的措施

2预防感冒,

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PH是指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mPAP>25mmH g,此为显性肺动

脉高压,若运动时>30mmH g,则为隐性肺动脉高压

一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1,阻塞性气道疾病COPD是导致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

2 肺实质性变

3 肺血管病变

4 神经肌肉疾病

★判断题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病因是COPD ? 应改为继发

二原发型肺动脉高压(又称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2免疫因素

3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缺陷

(三)临表

1症状①呼吸困难②头晕或晕厥③咯血

2体征可有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右心导管术IPH:是能够准确测定肺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唯一方法

IPH的标准:静息mPAP>25mmH g,或运动时mPAP>30mmH g,PAWP正常(静息为12~15mmHg)(四)治疗

1血管舒张药;主要有①钙拮抗剂②前列环素③一氧化氮(NO)吸入

2抗凝治疗 3其他(对症治疗)

三肺心病

(一)病因发病机制

1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多见,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扩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

3肺血管疾病

(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1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因素可通过干预而改善最常见的心脏改变是右心室肥大

缺氧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2肺血管阻力增加解剖因素

长期反复发作的COPD使邻近肺小动脉结构改变,如血管炎,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纤维化,甚至完全闭塞,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加重肺动脉高压

3血容量增多及血液粘稠度增加

(二)临表

1.肺、心功能代偿期

(1)症状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2)体征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提示有肺动脉高压。若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可见明显心脏搏动,多提示有右心室肥厚与扩大

2 肺、心功能失代偿

(1)呼吸衰竭

(2)右心衰竭: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严重可有腹水

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⑴X线

①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②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③

中央动脉扩张④右心室增大征

⑵心电

①电轴右偏②重度顺钟向转位…⑥肺型P波:P波高耸,呈尖峰型

⑶超声心动图:右心室流出道内经≥30mm、右心室内经≥20mm、右心室前壁的厚度、左、右、心室内经比值<2、右肺动脉内经或肺动脉干及右心房增大。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他胸肺疾病或肺血管病变使,并已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体征,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有右心增大肥厚的征象,可以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⑴冠心病⑵风湿性心瓣膜病⑶原发性心肌病

3.并发症

①肺性脑病,是慢性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②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③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性期前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具特征性。

(四)治疗

1.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是首选

(2)氧疗;

(3)控制心力衰竭:慢性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只有对治疗后无效的较重患者,可适当选用利尿、正性肌力药或血管扩张药。①利尿药的使用,原则上宜选用作用轻,小剂量(常规剂量的1/2 或2/3量)②正性肌力药的使用:选择作用快、排泄快,

★一个肺心病的患者,在经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后,心衰症状无缓解,问:接下来的治疗应首选? 1.利尿?2 .强心?因强心易重度,所以一般应先利尿

☆但已经有右心衰症状时,就不要再利尿了。

(用强心药的)适应征: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药不能取得良好疗效而反复水肿的心力衰竭患者;其次是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的患者,和(或)出现急性做心衰者。

支气管哮喘

一概述

支气管哮喘:是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

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狭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气道受限时,呼吸困难症状可逆的是哮喘,不可逆的是COPD。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的双重影响。

2发病机制白细胞介素(IL-4),IL-5,IL-O和IL-13等进一步激活B淋巴细胞,后者合

成特异性IgE,并结合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表面的IgE受体。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的本质。

(2)神经机制

(3)气道高反应性:目前普遍认为气道炎症是导致气道高反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三、临表

1、症状发作时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是其主要症状。咳

嗽变异型哮喘可仅以咳嗽为唯一的症状。运动型哮喘则多于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

2、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呼气延长。也可不出现哮鸣音为寂静胸。

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哮喘的确诊检查可以选支气管激发实验BPT或支气管舒张实验BDT,但不能用血气分析。

1.痰液检查

2.呼吸功能检查

①通气功能检查:

②支气管激发实验BPT:用以测定气道反应性.只适用于通气功能在正常预计值的70﹪以上的患者,激发试验阳性是指,FEV1下降↓≥20﹪

③支气管舒张实验BDT:用以测定气道气流受限的可逆性。常用吸入型的支气管舒

张压药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如FEV1较用药前增加≥12﹪以上,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1,可诊断为舒张试验阳性。

3动脉血气分析发作时可有缺氧,并出现过度通气(PaCO2↓,PH↑),

(急性期)表现:呼碱中毒。

(病情加重)表现:呼酸,可并代酸中毒

4胸部X 哮喘发作期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并发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性浸润阴影

5.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可逆)

(3)①支气管激发实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③昼夜PEF变异率≥20﹪。(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气急,胸闷和咳嗽。

(5)①支气管激发实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③昼夜PEF变异率≥20﹪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需注意:原发性肺癌肺部局限性哮鸣音,对β2受体激动剂疗效不佳;支气管哮喘两肺满布哮鸣音,对β2受体激动剂疗效较好;喘息性支气管炎哮鸣音与湿啰音并存,对抗生素反应较好。

2.支气管哮喘的分期及控制水平分级

支气管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非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

4级。

(2)慢性持续期

3.鉴别诊断,

(1)左心衰:阵发性咳嗽,咳粉红色泡沫谈

鉴别支气管哮喘与心愿性哮喘:未确诊前忌用肾上腺肾上腺或吗啡,以免造成生命危险。

多见于老年人,有喘息常年存慢性咳嗽史,在,有急性加重期。多有肺气肿体征,两肺可闻及湿啰音。当疾病共存时,很难鉴别。

(3)上气道阻塞:导致支气管狭窄或伴发感染时,可出现喘鸣或类似哮喘样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局限性哮鸣音,结合病史、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4)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4.并发症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胸、肺不张、合并感染可并发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六治疗与预防

1.脱离变应原

2.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药,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首选药物。包括①β2受体激动剂。

常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其中吸入法作为首选。②抗胆碱药;如异丙托溴胺③茶碱类药,包括氨茶碱和控(缓)释茶碱.该药能抑制磷酸二酯酶。(2)控制哮喘发作药,是主要治疗哮喘气道炎症的药物。包括①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长期应用激素,副作用多。吸入治疗是目前推荐长期抗炎治疗哮喘的最常用方法。布地奈德(是激素治疗哮喘不良反应最小的药物)。

口服剂有泼尼松、泼尼松龙、用于吸入糖皮质激素无效或需要短期加强的患者②白三烯(LT)调节剂③色苷酸钠;为一种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可预防哮喘发作④其他药

3机械辅助通气的应用

气管插管正压机械通气的作用是维持机体有足够氧合,并使疲劳的呼吸机回复功能。当哮喘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留时,常提示呼吸机的代偿能力已达极限,应及早考虑机械辅助通气治疗,以利于呼吸功能的回复。

机械辅助通气的指征为:

①呼吸表浅有暂停象②神志不清或昏迷③充分氧疗后PaO2<60mmHg(8kpa);PaCO2>50

mmHg(6.7kpa).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原则能吸入不口服,能口服不注射

☆哮喘患者的教育与管理对预防哮喘的发作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学会哮喘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方法。

支扩

主要临表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或)反复咯血。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主要病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其病原菌大多数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等,在严重的病例可为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1.婴幼麻疹,百日咳是最常见诱因

2.免疫

缺陷-遗传性α1抗胰蛋白酶减少

2发病机制:病变常累及两肺下部支气管,因右下叶支气管细长,又受心脏血管的压迫而影响引流,易发生感染,更易发病。肺结核期好发部位为上叶尖后段或下页背段。

三临表

1.症状①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并随体位改变而加重。②反复咯血。临床上也有以反复咯血为唯一症状的“干性支气管扩张”-其病变多位于引流良好的上叶支气管;③反复肺部感染④慢性感染中毒症状

2.体征早期或干性支气管扩张可无异常肺部体征,病变重或继发感染时常可闻及下胸部背

部固定的持久的较粗啰音,有时可闻及哮鸣音,部分慢性患者伴有杵状指(趾)

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重要检查①柱状扩张-X线表现是轨道征:囊状扩张-特征改变为卷发样阴影,表现为粗乱肺纹理中有多个不规则的蜂窝状透亮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出现液平面②CT,可显示管壁增厚的柱状扩张或成串成簇的囊状改变。高分辨CT (HRCT),能够显示次级肺小叶为基本单位的肺内细微结构,以基本取代支气管造影③支气管造影,用于术前诊断。

(2)纤维支气管镜(3)细菌学检查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1.慢性支气管炎:

2.肺脓肿

3.肺结核

4.先天性肺囊肿

5.支气管肺癌

5.弥漫性细支气管炎

六、并发症

1.慢性呼衰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肺脓肿

3.邻近或远隔器官脓肿

4.休克或窒息

七、治疗和预防

1.治疗基础疾病

2.控制感染

3. 改善气流受限

4.清除气道分泌物:雾化吸入重组脱氧核糖核酸酶,可通过阻断中性粒细胞释放DNA降低痰液粘稠度。

5.外科手术治疗

6.引流排痰:病变的肺处高位,引流的支气管,开口向下,每日2-4次,每次15-30分钟。

第五节肺炎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

(一)解剖分类

大叶性肺炎,典型者为肺实质炎症。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②小叶性肺炎,其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X线显示为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斑片状阴影,边缘密度浅而模糊③间质性肺炎:X线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肺下部的不规则条索状阴影,从肺门向外伸展,可呈网状,其间可有小片肺不张阴影。

(二)病因分类

主要有①细菌性肺炎:常见的有肺炎球菌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常引起吸入性肺炎、肺脓肿等。细菌性肺炎仍是最常见的肺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所致肺炎的比例不断增加。

(三)患病环境分

1.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球菌最为常见约占40﹪。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等。

2.医院获得性肺炎:-需氧革兰阴性,占60﹪-80﹪

;附:非典型肺炎是指由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这些病原体大多为细胞内寄生,没有细胞壁、因此广谱抗生素(主要是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其治疗有效,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

二肺炎球菌肺炎(大叶性肺炎,好发人群-成年)

(一)为革兰阳性球菌,有荚膜,其毒力大小与荚膜中的多糖结构及含量有关。

肺炎球菌不产生毒素,不会产生肺组织坏死及空洞,愈后好.

(二)临表

1.症状:典型症状为发热、胸痛、咯铁锈色痰。①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病毒感染等诱因。②起病多急骤、或呈稽留热,③患侧胸部疼痛,④咳嗽,痰少,可带血或呈铁锈色,等症状。

2.体征:呈急性发热病容,口角及鼻周有单纯疱疹。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肺实变时有叩诊呈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及支气管呼吸音等典型体征。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病变累及胸膜时可有胸膜炎或胸腔积液体征。(大叶性肺炎是不会引起支气管移位的)

(三)实验室和X线检查

1.实验室:①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达(10-20)×10 9/L,中性粒细胞↑多在80﹪以上,表现为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在实变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在一片白的中见到黑的)。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1.根据典型症状与体征,结合胸部X线检查,易作出初步诊断。病原菌检测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

2.鉴别:

(1)干酪样肺炎:痰中易找到结核菌,X线。

(2)葡萄球菌肺炎:感染中毒症状重,咳黄色粘稠脓性或

脓血痰,胸部X线呈多发性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阴影,可有

空洞和脓肿形成,可有多变的肺气囊肿形成。

(3)急性肺脓肿随病程进展,咳出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

特征。X线显示脓腔及液平面,鉴别不难。

(4)肺癌:若痰中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另外其主要症状

是刺激性咳嗽,伴气急,痰中带血,支气管解痉药效果欠佳。

(五)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休克性肺炎)、胸膜炎、脓胸、心包炎、脑膜

炎、和关节炎,肺肉质变。

(六)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G,对青霉素过敏或耐青霉

素菌株感染者亦可用喹诺酮类、药物头孢噻肟。疗程为

5~7天,退热后3天停药。

(2)支持疗法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足够蛋白质、热量(3)并发症的处理应

三葡萄球菌肺炎(小叶性肺炎好发人群-小孩或年老体弱)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感染途径包括经呼吸道吸入和经血循环抵达肺部两种。

(二)临表

1.症状多急骤起病,寒战,高热,胸痛,咳脓性痰(黄色或

粉红色乳样痰),量多,带血丝或呈脓血状。

2.体征并发气胸或脓气胸时有相应体征。

3.实验室及X线检查胸部X线显示肺段或肺叶实变,可形

成空洞,或呈小叶状浸润,其中有单个或多发的液气囊腔是

其重要体征。

(三)诊断

根据全身毒血症状、咳嗽、咯脓血痰、白细胞计数增高、中

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可见核左移和中毒颗粒以及X表现,可

作出初步诊断。细菌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

(四)治疗

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对于

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则选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四、克雷白杆

(一)临表,

1.症状但其痰常呈粘稠脓性、量多、带血,灰绿色或砖

红色、胶冻状(特征病变牢记)菌肺炎

2. 体征

(二)治疗

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五、肺炎支原体肺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儿童及青年人患病较多,

婴儿间质性肺炎亦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二)临表

1症状。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

2体征可见咽部充血,儿童偶可并发鼓膜炎或中耳炎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①冷凝集实验阳性(特异性,

一对一的,即igm抗体)②链球菌MG凝集实验阳性③胸部

X线表现早期主要为肺下叶间质性肺炎改变,发生肺实质

病变后常于一侧肺部出现边缘模糊的斑片状阴影,呈支

气管肺炎征象。(首选X线检查)

(四)治疗

首选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肺念珠菌病

治疗可以首选氟康唑,对耐氟康唑的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以及重症患者易选择两性霉

素B或付利康唑、卡泊芬净。

肺孢子菌肺炎

既往称其为卡氏肺囊虫肺炎(PCP)

PCP主要的治疗药物首选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疗程21天,如果合并明显的低

氧血症,需静脉用药,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

第6节肺脓肿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吸入性肺脓肿(原发性肺脓肿):病原体经口、鼻、咽腔吸入致病。牙槽脓肿等脓性

分泌物被吸入也可致病。病原体多为厌氧菌。

2.血源性肺脓肿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菌、表皮葡萄菌及链球菌为常见。

3.继发性肺脓肿: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感染继发而来。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吸入性肺脓肿①患者多有吸入感染的因素,如齿、口、咽喉的感染灶或醉酒。②

多为急性起病,患者感畏寒、高热,体温达39~40℃,伴有咳嗽、咳粘液痰或粘液脓性痰,

随病情进展可咳出大量脓臭痰及坏死组织。③咯血④胸痛⑤精神不振、乏力、食欲减退等全

身中毒症状

(三)辅助检查

1.白细胞,急性肺脓肿血白细胞总数达(20~30)×109/L,中性粒细胞在90%以上,核明

显左移,

2.细菌学检查

3.胸部X检查,脓肿形成后,可出现圆形透亮区及气液平面,肺脓肿周围炎症先吸收,逐

渐缩小至脓腔消失,最后,仅残留纤维条索阴影。中央有小脓腔和气液平。

(五)治疗

急性肺脓肿的治疗原则是抗菌和痰液引流。

1,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疗程为8-12周,

直至X线胸片空洞和炎症消失。

急性肺脓肿的感染细菌包括厌氧菌一般均对青霉素敏感,如为脆弱类杆菌感染,改用林可霉素或克林

霉素或甲硝唑。

当疗效不佳时,要注意根据细菌培养的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2,痰液引流是提高疗效的措施

3,手术治疗:其手术适应证为:①肺脓肿病程超过3

个月,内科治疗不能减少脓腔,或脓腔过大(5cm以上)

,估计不易闭合者;②大咯血经内科治疗无效;③伴有

支气管胸膜瘘或脓胸经抽吸冲洗脓液疗效不佳者④支气

管阻塞,如肺癌

第7节肺结核

肺结核分型

(1)原发性肺结核(Ⅰ型)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3)浸润型肺结核(Ⅲ型):

(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

(5)结核性胸膜炎(Ⅴ型)

原发性肺结核(原发综合症)--有肺门淋巴结肿大

好发于上叶底部、下叶上部,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原发灶、哑铃状改变

继发性肺结核—无肺门淋巴结肿大

好发于锁骨上下(肺尖处)、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大小不等、密度不同、分布不均的粟粒状阴影

浸润型肺结核——成人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

型好发于锁骨上下(肺尖处)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①后壁空洞、②垂柳征(肺门上提,肺组织纤维条索)

肺结核临床表现——①低热+②盗汗,干咳,咯血(支扩——反复咯血)

肺结核早期检查方法——x线检查

肺结核确诊——痰找结核杆菌

硬结平均直径<5mm为阴性,5~9mm为一般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 或不足20mm但局部有水疱、坏死、淋巴管炎均为强阳性(+++)。如果PPD试验阳性,仅表示有结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但呈强阳性时,常提示有活动性结核灶。

化疗原则:

对活动性肺结核必须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

异烟肼(H)——每天剂量300mg,周围神经炎(维生素B6吡哆醇)

利福平(R)——每天剂量8—10mg/kg,体重50kg以下450mg,50kg以上600mg顿服同时可以治疗麻风病的抗结核药

吡嗪酰胺(Z)——高尿酸血症,痛风者不能用

乙胺丁醇(E)——球后视神经炎

链霉素(S)——耳毒性、前庭功能损害、肾毒性

每日用药方案——2HRZE/4HR

间歇用药方案——2H3R3Z3E3/4H3R3

少量咯血——卧床休息

中等量咯血——患侧卧位,防止病灶扩散,垂体后叶素

大咯血——垂体后叶素5-10U加入25%葡萄糖液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一般为15-20分钟,

然后将垂体后叶素加入5%葡萄糖液按0.1U/(kg.h)速度静脉滴注

结核病各个类型的X线特点

1.原发型肺结核:哑铃型

2.血行播散型:呈双上、中肺野为主的大小不等、密度不同和分布不均的粟粒状或结节状阴影

3.浸润性肺结核: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可融合形成空洞,云雾状

4.干酪样肺炎(属于浸润性肺结核):病灶呈大叶性密度均匀磨玻璃状阴影,逐渐出现溶解区,呈虫蚀样空洞

5.空洞性肺结核:虫蚀样空洞或壁薄的干酪溶解性空洞

6.结核球:卫星灶

7.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垂柳样

第8节肺癌

肺癌组织分型

鳞癌——肺癌中最常见

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虽较敏感,但各型肺癌中预后较差。

腺癌——女性多见

大细胞癌——少见

临床表现—刺激性咳嗽,咯血,

有些肿瘤阻塞较大支气管,出现胸闷、哮鸣、气促、发热、胸痛

压迫膈神经——同侧膈肌麻痹

压迫喉返神经——声音嘶哑

压迫上腔静脉——上腔静脉怒张、皮下组织水肿

侵犯胸膜——胸腔积液

上叶顶部肺癌(Pan-coast肿瘤)又称肺钩癌压迫颈交感神经——同侧上眼睑下

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综合症(又称霍纳综合症)X线检查——①周围型肺癌——肺野周围孤立性圆形或椭圆形块影,块影轮廓不规则,呈小的分叶或切迹,边缘模糊毛糙,毛刺影,癌肿中心部分坏死液化,见厚壁偏心性空洞,内壁凹凸不平,好少有明显的液平面。②中心型肺癌——肺门阴影。

痰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可以明确诊断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心型肺癌阳性率高

经胸壁穿刺活组织检查——周围型肺癌阳性率高

手术治疗——肺癌最重要和最有效治疗手段(小细胞癌首选化疗)

化学治疗——小细胞癌

放疗——放疗敏感性由高到低顺序,小细胞癌>鳞癌>腺癌。

第9节肺血栓栓塞症

肺血栓栓塞症——PTE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危险因素——原发性危险因素——抗凝血酶缺乏

继发性危险因素——创伤骨折、恶性肿瘤、长期卧床、口服避孕药

PTE临床表现——典型肺梗死三联征(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呼吸困难+晕厥+循环系统体征(心率增快、血压下降、休克)

DVT临床表现——患肢肿胀、疼痛、皮肤色素沉着、行走后易疲劳或肿胀加重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有确诊意义

有气流,有血流——正常

有气流,无血流——肺栓塞

肺动脉造影——诊断PTE的经典与参比方法

溶栓治疗——首选方法

溶栓的时间窗——14天以内

并发症——出血。药物为尿激酶、链激酶

抗凝治疗——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

第10节呼吸衰竭

有血气分析——有呼吸衰竭

PO2<60mmHg,伴或不伴PCO2>50mmHg——呼吸衰竭

PO2<60mmHg——Ⅰ型呼吸衰竭——肺换气障碍——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肺间质疾病(肺炎、肺纤维化、肺水肿)

PO2<60mmHg,PCO2>50mmHg——Ⅱ型呼吸衰竭——肺通气障碍——气道异物堵塞,O2进不来,CO2出不去。气道阻塞。

肺通气——Ⅱ型呼吸衰竭

肺换气——缺O2

慢性呼吸衰竭病因——①COPD最常见

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③肺弥散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①呼吸困难

②神经症状——①+②肺性脑病,只有①呼吸衰竭

治疗——Ⅰ型呼吸衰竭——高浓度吸氧(>35%)

Ⅱ型呼吸衰竭——低浓度吸氧(<35%)持续吸氧

动脉血气分析三步法:

简单地讲,三步法包括:第一步,病人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第二步,酸/碱中毒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酸/碱中毒,是单纯呼吸因素,还是存在代谢成分?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看PH值,正常值为7.4±0.05。PH≤7.35为酸中毒,PH≥7.45为碱中毒。

第二步,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方向。同向改变(PCO2增加,PH值也升高,反之亦然)为代谢性,异向改变为呼吸性。

第三步,如果是呼吸性的,再看PH值和PCO2改变的比例。正常PCO2为40±5mmHg,单纯呼吸性酸/碱中毒,PCO2每改变10mmHg,则PH值反方向改变0.08±0.02。例如,如果PCO2是30mmHg(降低10mmHg),那么PH值应该是7.48(增加0.08);如果PCO2为60mmHg (增加20mmHg),则PH值应为7.24(降低2×0.08)。

如果不符合这一比例,表明还存在第二种因素,即代谢因素。这时,第三步就应比较理论上的PH值与实际PH值,如果实际PH值低于理论PH值,说明同时存在有代谢性酸中毒,反之,如果实际PH值高于理论PH值,则说明同时有代谢性碱中毒。需注意,根据公式推算出来的PH值,可以有±0.02的波动。

实例

例1:病人的PH值为7.58,PCO2为20mmHg,PO2为110mmHg。

分析: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降低20mmHg,PH值应升高2×0.08(±0.02)即为7.56±0.02,与实际PH值相符,因此该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

例2:病人的PH值为7.16,PCO2为70mmHg,PO2为80mmHg。

分析:

第一步,PH值小于7.35,提示为酸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异向改变,表明为呼吸性。

第三步,PCO2增加30mmHg,PH值应降低3×0.08(±0.02)即为7.16±0.02,而该病人的实际PH值恰好为7.16。

结论:此病人为单纯性呼吸性酸中毒。

例3:病人的PH值为7.50,PCO2为50mmHg,PO2为100mmHg。

分析:

第一步,PH值大于7.45,提示为碱中毒。

第二步,PCO2和PH值同向改变,表明为代谢性。

第三步,不用,因该病人不是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结论:此病人为代谢性碱中毒。

第11节呼吸窘迫综合症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急性肺损伤——ALI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

病因——肺外因素——休克、感染中毒症、创伤、烧伤、输血、急性胰腺炎肺内因素——对肺的直接损伤

发病机制——肺血管内皮和肺泡损害、肺间质水肿

临床表现——最早出现呼吸加快(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

PaCO2/FiO2——氧合指数——肺氧合功能指标

PaCO2/FiO2降低——ARDS的必要条件

PaCO2/FiO2正常值——400-500,AL I≤300,ARD S≤200

治疗——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不能用痒疗纠正

液体管理——减轻肺水肿——入量<出量

MODS——遭受急性严重感染、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等突然打击后,同时或先后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

第12节胸腔积液,脓胸

渗出液——胸膜渗透性增加——结核病、感染、膈下炎症、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胸膜肿瘤

漏出液——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心力衰竭、心包炎、血容量增加、上腔静脉阻塞

——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

征、肾小球肾炎、粘液性水肿

——右心衰竭、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漏

出液一般为这3种)

血性——中老年人

脓性——感染疾病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乳糜性——主动脉瘤破裂、胸导管破裂

胸腔积液小于300ml——无症状

胸腔积液大于500ml——出现呼吸困难

少量胸腔积液——300-500ml,肋膈角变钝

包裹性积液——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呈D字型

渗出液漏出液

外观草黄色、浑浊无色、清晰透明

比重﹥1.018 ﹤1.018

Rivalta试验阳性阴性

蛋白定量试验﹥30g/L ﹤25g/L

细胞计数﹥500x106/L ﹤100x106/L

积液/血清总蛋白﹥0.5 ﹤0.5

积液/血清LDH比﹥0.6 ﹤0.6

LDH ﹥200IU ﹤200IU

常见病炎症、感染结缔组织病右心衰、肾病、肝硬化

LDH﹥500U/L提示恶性肿瘤

ADA﹥45U/L提示结核性胸膜炎

急性脓胸

致病菌——肺炎球菌、链球菌(小儿葡萄球菌常见)

急性脓胸——纵膈向健侧移位

慢性脓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向患侧移位

胸腔闭式引流术——脓液稠厚不易抽出

经过治疗脓量不见减少,症状无明显改善

发现大量气体,伴气管、食管瘘腐败性脓胸

慢性脓胸

胸膜纤维板剥除术——较理想的手术

胸膜肺切除术——慢性脓胸合并肺内严重病变

第13节胸部损伤

闭合性气胸——纵膈向健侧移位(大叶性肺炎——纵膈无移位)闭合性气胸——肺压缩<30%——卧床休息自行吸收

——肺压缩>30%症状明显——胸

腔穿刺抽气,1-2天抽1次,每次600-800ml 开放性气胸——纵隔扑动(健侧与正中摆动)

——开放性变为闭合性,气体引流

——前胸壁锁骨中线第2肋间

液体引流——腋中线与腋后线第

6-8肋间

张力性气胸——气管移向健侧,颈静脉怒张、

皮下气肿,胸穿高压气体外益。

——迅速穿刺排气,减少压力。

损伤性血胸

内出血→肺萎陷→纵隔向健侧移位→不凝血或凝成血块→感染→脓胸

中等量血胸——500-1000ml(小于500ml为少量,大于1000ml为大量)

进行性血胸诊断

①闭式胸腔引流术后每小时超过200ml,持续3 小时

②P↑,B P↓机体失血代偿反应

③输血补液后,BP升而复降,必有出血

④Hb,RBC,HCT持续降低

⑤胸穿抽不出血液,连续X线检查胸膜腔阴影继续增大

心包压塞三联征(Becks三联征)

静脉压升高,动脉压降低(脉压小),心音遥远肋骨骨折

单根肋骨骨折——好发于第4-7肋

——止痛、固定、防治并发症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反常呼吸、纵隔扑动

——固定胸壁(包扎固定法

—小范围、牵引固定法—大

范围、内固定法—错位较大)第14节原发性纵膈肿瘤

神经源性肿瘤——后纵隔

畸胎瘤——前纵隔

胸腺瘤——前上纵隔

呼吸内科医生工作总结

呼吸内科医生工作总结 在医院党政领导及各有关职能部门的有效指导下,呼吸科通过全科医护人员的共 同努力,已完成xx年医院下达的医、教、研等各项工作任务,并且在以往的基础 上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一、医疗工作 在三个月中,我和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坚持了每周2次的教学授课。风湿病方面分 别讲授了风湿病诊断与鉴别诊断、风湿关节病的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 关节炎、痛风、激素的临床应用、骨质疏松症等专题授课,呼吸系统方面由陈国 华讲授了机械通气、copd、哮喘、肺心病、抗菌素的合理应用等。我们制作了ppt 幻灯文件,插入大量丰富的图片,讲课内容丰富,并做到深入浅出,课后再和中 藏医院的医生展开讨论。通过三个月的教学授课以及日常工作中的指导,中藏医 院的医疗水平得到一定提高,尤其在常见风湿病的规范治疗、药物的副作用检测 方面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二、教学工作 1. 全年常规大课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没有出现教学事故。多名教师参与了pbl教学工作,参与人数及力度继续保持在内科和专科前列。 2. 全年顺利完成03-7、05-1实习;04-7、06-1见习等临床带教任务。积极参与完 成了实习医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导课的授课任务。 3. 完成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完成09级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4. 完成内科进修生讲座教学任务。 5. 按时保质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临时教学任务 ①学生考试出题工作; ②研究生入学试卷(诊断学、内科学)评判工作; ③完成8年制教学呼吸系统疾病教学指南编写; ④为华科大校医院与卫生局举办的社区医疗培训班讲课; ⑤本科生湖北省临床综合技能比赛、首届华科大医学生临床技能比赛及全国首 届医学生临床技能比赛的赛前培训与指导工作。 6. 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本年度获得的教改项目有 ①获华中科技大学教材编写资助,主持《呼吸系统疾病学》与《内科医师实习 指南》的书稿编写工作; ②申报的《形成性评价在医学生实习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获华科大“教学质量工程”第三批教学研究项目立项。 呼吸内科年度的工作总结 篇一:呼吸内科年度的工作总结

细胞呼吸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呼吸 1.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分类? 二、有氧呼吸 1.含义: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反应式: 3.过程: 4.实质:(1)物质转化:有机物变化无机物 (2)能量转化: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三、无氧呼吸 1、概念:一般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2、过程场所:细胞质基质条件:缺氧条件、酶 3、总反应式: 分解成酒精的反应式: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高等植物和酵母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酒精。 转化成乳酸的反应式: C6H12O6―→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对于高等动物、高等植物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等)或细胞、乳酸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乳酸。 4、实质: (1)物质转化: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CO2(部分生物)和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2)能量转化:有机物中化学能转化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化学能、ATP 和热能四、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五依据物质的量的关系来判断: ①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无CO2释放→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细胞已死亡。 ③酒精产生量等于CO2量→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④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⑤CO2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 来自酒精发酵。 ⑥酒精产生量小于CO2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 来自有氧呼吸。 六、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 (1)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呼吸速率不同,旱生植物<水生植物,阴生植物<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细胞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期、开花期细胞呼吸速率较高,成熟期细胞呼吸速率较低。 (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细胞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二)外因 1.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机理:O 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O 2对无氧呼吸过程有抑制作用。 (2)根据曲线模型分析:

内科护理_学呼吸系统知识点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一.咳嗽与咳痰 1.概述:咳嗽本质上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但过于频繁且剧烈的咳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咳嗽分为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前者为无痰或者痰量甚少的咳嗽,见于咽炎 及急性支气管炎、早期肺癌等疾病;后者伴有咳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 扩症。 2.护理评估: A.病史:诱因;咳痰,主要为痰液的量、颜色、及性状;黄绿色脓痰提示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肺水肿,砖红色胶冻样痰或带血 液者常见于克雷伯杆菌肺炎,痰有恶臭味是厌氧菌感染的特征。 B.身体评估:主要看胸部:两肺呼吸运动的一致性,呼吸音是否异常,有无干、湿啰音。 C.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痰液检查,血气分析,X线胸片,纤支镜检查,肺功能检查。 3.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 4.护理措施: A.清理呼吸道无效:病情观察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记录痰液的颜色、量、性质。 B.环境与休息:室温18-20度,湿度50%-60%。 C.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给予充分水分,使每天饮水量达到1.5L-2L。 D.促进有效排痰:a. 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的病人,方法:病人采取坐位,腹式呼吸5-6次,屏气3-5秒,继而缩唇,缓慢呼气,再深吸一口气屏气3-5 秒,身体前倾,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如胸部有伤口可用双手或枕头轻 压伤口两侧,使伤口两侧的皮肤及软组织向伤口处皱起,避免牵拉疼痛。b. 胸 部叩击: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c. 胸部叩击:适用于久病 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d. 体位引流:适用于肺脓肿、支气管扩症等有 大量痰液排出不畅时。e. 机械吸痰:适用于痰液黏稠无力咳出、意识不清或建 立人工气道者。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1.概述:呼吸困难是呼吸时有异常的不舒服感,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可能有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等体征。 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造成机体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 呼吸困难根据其临床特点分3类:A.吸气性呼吸困难:重者可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凹陷。B.呼气性呼吸困难C.混合性呼吸困难2.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 3.护理措施: A.气体交换受损:病情观察,判断呼吸困难程度类型并动态评估病人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环境与休息,哮喘病人室避免湿度过高及存在过敏原;保持呼吸道畅通;氧疗和机械通气的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 B.活动无耐力:保证充分的休息,采取舒适体位,使用枕头、靠背架或床边桌支撑物增加病人舒适度;呼吸训练;逐步提高活动耐力。

内科呼吸系统知识点

内科知识小常识 呼吸系统 1.上下呼吸道的分界线:环状软骨 2.气管在第四胸椎水平分为左右支气管,右主支气管与气管的夹角比左侧陡。管径也大,因此气管插管,误吸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 3.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可引起广泛的小支气管痉挛。 4.正常人肺泡的内表面积可达100m2.每天接触的空气高达15000L,与外界接触机会比其他任何器官都大。肺泡的上皮细胞包括1型细胞,2型细胞和巨噬细胞。1型细胞为扁平细胞,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其间的基底膜融合而成的无定形颗粒层组成的肺泡-毛细血管膜,厚度仅为0.2-10um,有利于气体的弥散。2型肺泡产生表面活性物质,维持肺泡的表面张力,防止其萎缩。。 5.疾病累及肺间质,最终会形成永久性的肺纤维化。 6.肺的血液供应有肺循环和支气管循环,肺循环有高容量,低阻力,低压力的特点,缺氧能使小的肌性肺动脉收缩,形成肺动脉高压,是发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重要机制之一。 6.脏层胸膜无痛觉神经,胸部疼痛是由壁胸膜发生病变或受刺激引起。 7正常人潮气量为400-500ml,呼吸频率为12-18次每分。 8.呼吸系统感染病人,可有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有时可有中毒颗粒。 犬吠样:会厌,喉部疾患或异物

9咳嗽金属音调:纵膈肿瘤,主动脉瘤或支气管肺癌压迫气管嘶哑性:声带炎,喉炎,喉结核,喉癌和喉返神经麻痹脓性痰常常是气管,支气管和肺部感染的可靠标志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疾病,咳嗽常于清晨和体位变动时加剧,且排痰量较多。 痰有恶臭味常见于厌氧菌感染。 铁锈色:肺炎球菌肺炎 红褐色或巧克力色:阿米巴肺脓肿 10.咳痰粉红色:急性肺水肿,急性左心衰。 砖红色胶冻样或带血液者:克雷白杆菌肺炎 灰黑色或暗灰色:肺尘埃沉着病或慢性支气管炎11.湿化疗法:一般以10-20分钟为宜,温度在35-37摄氏度,不能湿化过度。 12:胸部叩击:由下向上,由外向内 13:机械吸痰:每次吸引时间少于15s,两次抽吸间隔大于3min。 14.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喉水肿,喉痉挛,气管异物,肿瘤或受压引起的上呼吸道机械性梗阻。 15:呼气性呼吸性困难:支气管哮喘,COPD等 痰中带血 16.咯血:少量咯血:<100ml每天 中等量咯血:100ml-500ml每天 大量咯血:>500ml每天,或1次>300ml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3节细胞呼吸知识点总结

1 / 3 一、细胞呼吸 1.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 2.分类? 二、有氧呼吸 1.含义: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 的过程。 2.反应式: 3.过程: 4.实质:(1)物质转化:有机物变化无机物 (2)能量转化: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 三、无氧呼吸 1、概念:一般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2、过程 场所:细胞质基质 条件:缺氧条件、酶 分解成酒精的反应式: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高等植物和酵母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酒精。 转化成乳酸的反应式: C6H12O6―→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对于高等动物、高等植物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等)或细胞、乳酸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乳酸。 4、实质: (1)物质转化: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CO2(部分生物)和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2)能量转化:有机物中化学能转化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化学能、ATP 和热能四、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五依据物质的量的关系来判断: ①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无CO2释放→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细胞已死亡。 ③酒精产生量等于CO2量→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④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⑤CO2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来自酒精发酵。 ⑥酒精产生量小于CO2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 来自有氧呼吸。 六、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 (1)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呼吸速率不同,旱生植物<水生植物,阴生植物<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细胞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期、开花期细胞呼吸速率较高,成熟期细胞呼吸速率较低。 (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细胞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二)外因 1.氧气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机理:O 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O 2 对无氧呼吸过程有抑制作用。 (2)根据曲线模型分析: ①O 2 浓度=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0

生理学-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考纲 第五单元呼吸系统 第一节肺通气 第二节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核心命题点: 1.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2.呼吸的调节 呼吸? 第一节肺通气 一、肺通气 1.呼吸运动(原动力) ●吸气肌:肋间外肌、膈肌——使胸廓扩张; ●辅助呼吸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辅助吸气) ●呼气肌:肋间内肌、腹壁肌

表:呼吸运动的形式 形式表现主要参与的肌肉出现的可能原因 腹式呼吸腹壁起伏膈肌提示胸部疾患,也见于幼儿胸式呼吸胸壁起伏肋间外肌提示腹部疾患 混合式呼吸腹壁和胸壁都有起伏膈肌和肋间外肌正常呼吸形式 平静呼吸安静状态下吸气是主动 呼气是被动 平衡均匀 用力呼吸运动时; 吸入气氧含量减少时、二氧 化碳含量增多时 吸气、呼气都是主 动的 深快,费力; 当严重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时,会出 现呼吸困难 平静吸气时,参与呼吸动作的主要肌肉是 A.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 B.膈肌和肋间内肌 C.膈肌和肋间外肌 D.肋间内肌和腹壁肌 E.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 『正确答案』C 2.胸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0-肺回缩力 =-肺回缩力 呼气末:-3—-5mmHg 吸气末:-5—-10mmHg

胸内压作用: ①牵引肺,实现肺通气 ②促进静脉血、淋巴液回流 3.肺内压(肺泡内压力) ——由呼吸运动所造成的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是实现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简单的事情术语化—— 肺通气的阻力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实现肺通气

→保持不同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防止肺水肿 肺泡液-气界面形成的表面张力 下列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成分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 B.主要成分是糖脂复合物 C.可防止肺气肿的发生 D.由肺泡Ⅰ型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 E.主要作用是增加肺泡表面张力 『正确答案』A 气道阻力 请思考? ——为何阻塞性肺病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 支气管哮喘患者呼气比吸气更为困难,其原因是 A.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主动的 B.吸气时肺弹性阻力小,呼气时肺弹性阻力大 C.吸气时胸廓弹性阻力小,呼气时胸廓弹性阻力大 D.吸气时气道阻力减小,呼气时气道阻力增大 E.吸气时胸内负压减小,呼气时胸内负压增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吸气——肺扩张——气管扩张——口径加大——阻力减小; 呼气——肺缩小——气管缩小——口径减小——阻力加大。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1.基本肺容积:基本肺容积是指相互不重叠、全部相加后等于肺总量的指标。 ①潮气量 ②补吸气量 ③补呼气量

内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呼吸系统疾病

第三章呼吸系统疾病 一、常见症状 1呼吸道以(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病人施行气管切开的部位是(2-4软骨环)处,(隆突)是支气管镜检时的重要标记,异物或气管插管易进入(右肺) 2胸膜腔内为负压,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3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痰为(铁锈色样痰),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左心衰竭),咳出的痰液有恶臭气味提示是(厌氧菌)感染。 4咳嗽、咳痰的患者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ml )以上,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5指导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尚能咳嗽者)。 6湿化气道适用于(痰液粘稠、难又咳出者); 7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适用于(久病体弱、排痰无力者)。叩击方法五指(并拢),向掌心微弯曲成空心掌状,用手腕力量,由肺底自下而上、由外而内,迅速瑞有节律地叩击胸壁,每分钟120次,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 8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有大量痰液排出不畅时用(体位引流); 9机械吸痰用于(昏迷者),每次吸引少于(15s),两次抽吸间隔时间大于(3min),吸氧前、后提高吸氧浓度。 10临床上咯血量的判断,少量咯血(<100ml/.d ),中量咯血(100-500ml/d),大量咯血(>500ml/d)或1次300-500ml 11咯血的主要并发症(窒息),先兆:咯血不畅,胸闷气促,紧张,面色灰暗,喉有痰鸣。表现:表情恐怖,张口瞪目,双手乱抓,抽搐,大汗,神志突然丧失。窒息时,体位:(头低足高位),12咯血预防窒息:嘱病人勿(屏气) 13大咯血时最重要的护理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或患侧卧位,休息要求(绝对卧床),止血药可用(垂体后叶素),禁用者(冠心病、高血压及妊娠), 14咯血时体位:(头低足高位) 15咯血饮食:大咯血者(禁食),小量咯血宜进少量(温凉流质饮食) 16咯血时镇静药禁用吗啡,以免(抑制呼吸),年老体弱者禁用强镇咳药,如可待因 17心源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凹陷。 18呼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支气管哮喘、COPD) 19肺源性呼吸困难体位(半卧位或端坐位) 二、喉炎 1成人喉炎表现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轻者仅有(声嘶),严重可完全失音 2儿童喉炎起病较急,呈哮吼样咳嗽,夜间加重,重者出现吸气期喉鸣及呼吸困难,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吸气时下陷(三凹征) 3喉炎的治疗,有轻度呼吸困难者加用激素类制剂,局部治疗:雾化吸入,抗生素加激素液或加入少许肾上腺素、1%麻黄素 三、肺炎 1按病因学分类,临床上最常见的肺炎是(细菌性肺炎) 2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是(G-杆菌),最常见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医阴社球) 3肺炎链球菌肺炎典型症状为起病急骤,寒战、高热,体温可在数小时内达39-40℃,热型为(稽留热),咳嗽、咳痰,痰液颜色为(铁锈色),体征:典型者有(肺实变)体征,语颤(增强),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和湿罗音 4休克型肺炎最突出的表现是(血压下降),治疗首选(补充血容量),绝对卧床,去枕平卧 5肺炎X线表现:实变期可见大片均匀一致的致密阴影 6肺炎治疗首选(青霉素),抗生素疗程一般为(7)天,或热退后(3天)即可停药 7肺炎患者有胸痛时取(患侧卧位),

“生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生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的呼吸作用 名词: 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语句:

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内科呼吸系统总结

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一节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一、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并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 二、病理: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后鳞状上皮化生,支气管壁的损伤修复过程反复发生,进而引起支气管结构重塑,进一步发展呈组塞性肺气肿--可见肺泡腔扩大,肺泡弹性纤维断裂。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①咳嗽:晨间咳嗽为主,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 ②咳痰:一般为白色粘液和浆液泡沫性,偶可带血。 ③喘息或气急:喘息明显称喘息性支气管炎;伴有肺气肿可变现为劳动或活动后气急。(二)体征:早期多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干、湿罗音,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四、实验室检查或其他辅助检查 ①X线:反复发作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双下肺明显。 ②呼吸功能检查: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在75%和50%肺容量时流量明显下降。 ③血液检查:细菌感染时偶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增高 ④痰液检查:可培养出致病菌,多为杆菌。 五、鉴别诊断 ①支气管哮喘:以刺激性咳嗽为特征,抗生素治疗无效,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②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诱导痰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加(≥3%)可以诊断。 ③肺结核:常伴发热、盗汗、乏力及消瘦等症状。痰液查找抗酸杆菌及胸部X线(上叶多发、斑片状改变)可鉴别。 ④支气管肺癌:数年吸烟史,顽固性刺激性咳嗽或过去有咳嗽时现性质改变,痰中可带血。 ⑤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经过缓慢,胸部下后侧可闻爆破音。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下降。CT可见网格状改变。 ⑥支气管扩张:患者表现为反复大量咯脓痰或反复咯血。X线胸部拍片常见肺野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 ⑦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慢性咽炎、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某些心血管疾病等。 六、治疗 (一)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①控制感染: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阿莫西林等) ②镇咳祛痰:复方甘草合剂、复方氯化铵合剂、盐酸氨溴索等 ③平喘:有气喘者可用支气管扩张剂:氨茶碱、茶碱缓释剂、或β受体激动剂 (二)缓解期的治疗 ①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其他有害颗粒 ②增强体质,预防感冒(感冒一次,慢支病情加重一次) ③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可试用免疫调节剂或中医中药 七、预后 部分患者可控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慢阻肺甚至肺心病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内科学呼吸系统总结

呼吸系统38分 一概论 慢支: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为特征。每年发作3个月,且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心,肺和其他疾患时可诊断。 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 阻塞型肺气肿(肺气肿COPD):临床上以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为特征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慢支是感染和非感染长期作用的所致。 1.外因 (1)吸烟:与慢支与密切关系,杯状细胞增多↑。 (2)感染因素:是慢支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以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球菌为常见。 (3)理化因素:(4)气候因素: (5)过敏因素:(新大纲——COPD与过敏因素无关)。 2.内因: (1)呼吸道局部防御和免疫功能降低:IgA(SigA)减少。 (2 )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副交感神经亢进+,气道反应增高。 (二)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 1.慢性支气管炎症使细支气管官腔狭窄,形成不完全阻塞,呼气时气道过早闭合肺泡残气量增加(进多出少,肺泡 内的气体越来越多)。 2.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失去支架作用。 3.反复肺部感染和慢性炎症,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损害肺泡组织和肺泡壁.. 4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使使肺泡壁弹性减退。 5.弹性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失衡,α1抗胰蛋白酶减少 三病理生理 (一)慢支早期呼吸功能变化主要表现为小气道功能异常 (二)肺气肿呼吸功能变化主要表现为残气容积增大↑,大小气道气流阻塞;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四临床表现与临床分型 (一)症状慢支主要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 当慢支并发阻塞型肺气肿时在原有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二)体征慢支急性发作期可有肺部散在的干湿湿啰音,以背部和肺底部较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喘息型慢支肺部可听到哮鸣音,而且不易完全消失。 并发肺气肿时视诊:桶装胸,触诊: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肺下界降低,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明显延长等肺气肿体征 (三)慢支的临床分型,分期 1临床分型 (1).单纯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 (2)喘息型除有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和哮鸣。(喘息型慢支实质上为慢支合并哮喘) 2慢支的临床分期

细胞呼吸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呼吸 1.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她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得过程。 2.分类? 二、有氧呼吸 1。含义:在氧气得参与下,通过多种酶得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与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得过程。 2。反应式: 3。过程: 4.实质:(1)物质转化:有机物变化无机物 (2)能量转化:有机物中稳定得化学能转化为ATP中活跃得化学能与热能 三、无氧呼吸 1、概念:一般就是指细胞在缺氧得条件下,通过酶得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尚未彻底氧化得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得过程。 2、过程场所:细胞质基质条件:缺氧条件、酶 分解成酒精得反应式: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高等植物与酵母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酒精。??? 转化成乳酸得反应式: C6H12O6―→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对于高等动物、高等植物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等)或细 胞、乳酸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乳酸。?? 4、实质: (1)物质转化: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CO2(部分生物)与不彻底得氧化产物、 (2)能量转化:有机物中化学能转化为不彻底得氧化产物中化学能、ATP与热能 四、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得区别 阶段具体过程发生场所 第一阶 段 C6H12O6→ C3H4O3(丙酮酸)+4[H]+ 能量 细胞质基 质 第二阶 段 2C3H4O3+4[H]→2C2H5OH(酒精)+2CO2 或者2C3H4O3+4[H] →2C3H6O3(乳酸) 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不同点 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条件需氧气、相应得酶不需氧气,需相应得酶 产物 彻底得氧化分解产物:二 氧化碳与水 不彻底得氧化分解产物:酒精与二氧化碳或者 乳酸 能量大量少量 相同点 过程 第一阶段相同。之后在不同得条件下,在不同得场所、不同酶得作用下沿不 同途径形成不同产物 实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 意义 (1)为生物体得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体内其她化合物得合成提供原料

生理学-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考纲分析及考分预测 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呼吸肌,胸内负压,肺泡活性物质; 基本肺容积:肺活量、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 呼吸运动的调节:化学因素和肺牵张反射对呼吸的调节。 概述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包括三个过程: 一、肺通气 1.呼吸运动: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有节律性的扩大和缩小。 2.胸膜腔负压:胸膜腔内的压力通常都低于大气压故简称胸内负压。1)行成原理: ①胸膜腔密闭。(气胸时负压消失) ②胸廓的发育大于肺的发育。 ③肺是弹性组织被牵张时有回缩力。 2)胸腔负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0-肺回缩力 可见胸腔负压是由肺的回缩力决定的。 3)生理意义 (1)维持肺的扩张状态利于肺通气和肺换气。

(2)促进V血和L液的回流。 (3)维持气管和纵隔的位置。 3.肺通气的阻力 (1)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释放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主要成份是二棕榈酰卵磷脂,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 (2)生理作用: 1)降低肺弹性阻力,有利于肺的扩张;(固尔苏) 2)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3)防止肺泡内的液体积聚而发生肺水肿。 二、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一)基本肺容积 (1)潮气量 (2)补吸气量 (3)补呼气量 (4)残气量(余气量) (二)肺容量 1.深吸气量=补吸气量+潮气量。 2.功能残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 3.肺活量:尽力吸气后所尽力呼出的气量。 =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意义:反映肺通气功能储备量的多少。 4.时间肺活量:(用力呼气量)指在一次尽力 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前3秒呼出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83%、96%、99%)意义:反映肺通气功能较理想的动态指标。 5.肺总量=肺活量+残气量。 (三)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 1.肺(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内呼出或吸入的气体量。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意义:反映单位时间内肺的通气效率。 2.(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3.肺泡(有效)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并与血液进行交换的新鲜空气量。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意义:反映单位时间内真正有效的通气量。 三、呼吸气体的交换 1.气体扩散原理:气体总是从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移动,直至两处压力相等(可见压力差决定气体方向)。 2.压力差是交换的动力。 分压差:不同器官内同一气体的压力差距。 小结: 1.肺换气透过的结构是呼吸膜。 2.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增加肺泡通气量提高效能。 3.PO2和PCO2何处最高? (1)PO2:肺泡>血液>组织细胞; (2)PCO2:组织细胞>血液>肺泡。 4.影响肺通气的因素 (1)呼吸膜面积和厚度:3亿肺泡总面积100m2。6层厚度不到1微米。肺毛细血管血量60-140ml(半

细胞呼吸知识点归纳答案

细胞呼吸的知识点归纳 1.有氧呼吸过程 2.无氧呼吸过程 (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 (2)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产生的[H]将丙酮酸还原为C2H5OH和CO2或乳酸的过程。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是由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应用指南 1.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动物和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 2.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ATP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

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4.有氧呼吸过程中H 2O 既是反应物(第二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 2O 中的氧全部来源于O 2。 5.有H 2O 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 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6.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对动物可用于维持体温。 7.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考点2根据CO 释放量和O 消耗量判断细胞呼吸状况(底物为葡萄糖) 【特别提醒】 1.CO 2释放量、O 2吸收量、酒精量都是指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 2.以上的根据是葡萄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不包括其他有机物质。 考点3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 1.内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 (1)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开花期呼吸速率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 (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2.外因——环境因素 (1)温度 ①温度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来实现的。呼吸速率与 温度的关系如下图。 ②生产上常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贮藏水果、蔬菜。大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低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 (2)O 2的浓度 ①在O 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下,既进行有氧呼吸 又进行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上,只进行有氧呼吸。(如图) ②生产中常利用降低氧的浓度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 来延长蔬菜、水果保鲜时间。 (3)CO 2 CO 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对细胞呼吸有抑制作用,实验证明,在CO 2浓度升高到 1%~10%时,呼吸作用明显被抑制。(如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 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说出呼吸道的作用,以及呼吸道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3、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相关知识链接 1.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2. 呼吸作用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吸进外界空气中的氧气,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等。 3. 当受凉感冒时,常会引起鼻塞、流涕、吐痰、呼吸不通畅等症状。 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和各器官的功能 鼻 咽 呼吸道 喉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气管 呼吸系统 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1、教材41页资料分析——分析呼吸道的作用(难点) (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如在气管和支气管中有“C ”形软骨,这样保证了气流通畅。 知识点一 呼吸系统的组成 拓展:①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 ②咽位于喉的上方,与鼻腔相连,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也就是说咽既属于呼吸系统, 又属于消化系统。咽是食物和气体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 ③喉在颈前上部,既是呼吸的通 知识点二 呼吸道的作

(2)人体内的温度一般恒定在37.5℃左右,体温的相对恒定对于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不定,尤其是寒冷的冬季,温度很低,寒冷的空气进入人体,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不良的刺激。 (3)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吸入鼻腔内的气体中的灰尘和细菌的进入;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湿润吸入的干燥空气,也可以黏附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使空气变得清洁;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减少寒冷空气对气管和支气管以及肺的刺激。 (4)气管的下端分支形成左、右支气管,分别通向左肺、右肺。支气管在肺叶中一再分支,成为各级支气管,越分越细,越分管壁越薄,在肺内形成树状的分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上有纤毛,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5)呼吸道的形态结构特点使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起到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但是,有时吸入气体中的一些粉尘、病原微生物还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人体一些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哮喘是支气管感染或者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常由吸入花粉、灰尘等物质引起。患哮喘时,由于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变窄,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病人常表现为发烧、胸部疼痛、咳嗽、呼吸急促等;尘肺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种职业病。这些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目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疗法。 (6)由于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不能做到完全的清洁,因此当发生沙尘暴时,人们往往需要戴口罩以减少灰尘的吸入。在一些存在的剧毒气体的环境中,人们还要佩戴防毒面具。 教材第42页“讨论” 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此外,鼻腔前部的 鼻毛、鼻腔表面的黏液以及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和黏液,也在保证气流通畅方面有一定的 作用。 2.呼吸道还具有温暖、湿润和清洁进入人体内的空气的作用;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 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 3.呼吸道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肺内空气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环境中空气过于污浊, 经过呼吸道处理后进入肺内的空气仍可能有一些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 造成危害。 4.气管和支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向咽喉的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 液一起送到咽部,并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呼

细胞呼吸知识点复习及问题详解

细胞呼吸知识点复习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图 通过对概念图的制作,不仅能充分调动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而且充分展示了概念间的在联系,实现了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这样使学生对习得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记忆更持久。 二、展开知识点 1. 有氧呼吸的过程 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分子并不像燃烧那样一下子就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是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有氧呼吸的 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如图: 从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发生场所等方面来具体把握每一阶段的 特点。 (1)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2)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两边的水没有抵消,这是为什么? 有氧呼吸的过程中,产物水是在第三阶段由前两阶段脱下来的[H]与O2结合而成的,与原料水不是一回事,因此,对于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两边的水来说,此水非彼水,不能抵消。上述表达式未明确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转换关系,不妨参考下面的反应式: 就有氧呼吸的净反应而言,只有水的生成,而没有水的加入。从这个意义上讲,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也可写成: +能量 (3). 有氧呼吸的概念 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提示:学习有氧呼吸的概念应抓住几个关键:发生条件、物质变 化、能量变化。 A、发生条件:需要氧气参加,需要酶的催化,主要是在线粒体中进行。 有氧呼吸,顾名思义,需要氧气参加,但氧气只在第三阶段才参与进来。氧气的参加,使有机物能够彻底地分解,将贮藏其中的大量能量释放出来,供生物体利用。有氧呼吸在常温常压下、迅速而高效地进行,需要100多种酶的催化。由于线粒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氧呼吸酶,从而成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重要考点之一)。线粒体形成的ATP约占有氧呼吸全过程形成ATP总量的95%,所以称线粒体是各 种生命活动的“动力工厂”。 B、物质变化:有机物彻底分解成无机物。

最新七级下册生物呼吸系统重要知识点培训资料

七年级下册生物呼吸系统知识要点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完成右图)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由上到下依次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它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和清洁、温暖和湿润空气的作用。 痰的形成: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能不停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肺(主要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位于胸腔内,左肺两叶,右肺三叶,组成单位是 肺泡。一分钟大约进行 16次有节奏的呼吸。 咽既是呼吸器官也是消化器官。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会厌软骨。声音是由喉部声带 振动产生的。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1、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1)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肺内气体压 力相应减小,气体吸入;(右图) 2)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腔容积减小,肺收缩,肺内气体压 力相应增大,气体排出。(左图) 口诀:(肋间肌和膈肌)肌缩,胸肺扩;压减,气吸入。 (肋间肌和膈肌)肌舒,胸肺缩;压增,气呼出。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 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 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 3、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血液中的氧气运送到组织细胞处,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氧气可以透过较薄的血管壁 进入到组织细胞内,同时,细胞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到血液中。进入 细胞的氧气,最终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参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注:1.与人体呼吸有关的肌肉主要是肋间肌和膈肌。 2.气体总是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

呼吸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

呼吸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 呼吸道鼻、咽、喉上呼吸道 组成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管下呼吸道肺:由肺泡、肺内各级支气管及肺间质组成 呼吸道特点:1、全部由骨或软骨构成支架。 2、有丰富的血管和腺体,对吸入的空气起加温、加湿的作用。 功能:1、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2、肺有内分泌功能。 第一节鼻 鼻(nose):是呼吸道起始部,也是嗅觉器官,可分为外鼻、鼻腔和鼻旁窦3部分。 一、外鼻:包括鼻根、鼻背、鼻尖、鼻唇沟、鼻翼 二、鼻腔:以鼻阈为界分为鼻前庭、固有鼻腔 1、鼻前庭 1)鼻阈是皮肤与粘膜的分界处。 2)鼻毛可净化、滤过空气。 3)缺少皮下组织,与软骨膜连接紧密,故疖肿时疼痛剧烈。 2、固有鼻腔 1)底:即口腔的顶,由硬腭和软腭构成。 2)顶:由鼻骨、额骨、筛骨筛板和蝶骨体等覆以粘膜构成。 3)外侧壁:有上、中、下鼻甲,其下方分别有上、中、下鼻道。 4)内侧壁:鼻中隔骨性部分:犁骨和筛骨垂直板被覆粘膜 软骨部分:鼻中隔软骨被覆粘膜 呼吸区:位于中鼻甲和下鼻甲内侧面及对应的鼻中隔部分的粘膜,红色,鼻粘膜分部光滑、湿润,对吸入的空气 起加温、加湿和净化的作用。 嗅区:位于上鼻甲内侧面及对应的鼻中隔部分的粘膜,苍 白或淡黄色,内有嗅细胞,感受气味刺激。 易出血区(little区):鼻中隔前下份粘膜内,具有丰富的血管吻合丛, 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三、鼻旁窦: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 第二节喉 一、位置:颈前中份,C5-6前方,向上借喉口通咽,下续气管。 二、功能:既是呼吸道,又是发音器官。 三、喉软骨: 1、甲状软骨:最大,由左、右两方形软骨板构成,主要结构有前角、喉结、 上切迹、上角、下角。 2、环状软骨:喉软骨中唯一环形软骨,对保持呼吸道通畅有重要作用。前 部为环状软骨弓,平第6颈椎,后部为环状软骨板。 3、会厌软骨:叶状,下端借韧带连于甲状软骨前角内面。 会厌:会厌软骨被覆粘膜。吞咽时喉上升,会厌关闭喉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