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 知识点归纳 整理提升习题+章末小结 PPT课件 章节合集(含答案)

合集下载

第九章 浮力和升力 知识点

第九章 浮力和升力  知识点

第九章 浮力和升力17、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样的托力叫做浮力。

用符号F 浮表示,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18、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物体受到液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即F 浮=F 向上-F 向下。

19、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跟物体浸没液体中的深度无关,跟物体的体积、密度、质量等 无关。

20、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F 浮=G 排=ρ液gV 排。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与气体。

21、“浸入”包括“部分浸”和“浸没”,“部分浸”时V 排<V 物,“浸没”时V 排=V 物。

22、挂在弹簧秤上的金属块逐渐浸入水中时,金属块受到重力、拉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些力的方向分别是竖直向下、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上,这些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弹簧秤和水。

此时,弹簧秤的示数逐渐减小,物体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23、物体的浮沉条件是:(1)F 浮>G 物,物体就会上浮,最终漂浮,(漂浮时F 浮=G 物)(2)F 浮<G 物,物体就会下沉 ,最终沉底;沉底受三个力作用G 物= F 浮+F 支 (3)F 浮=G 物,物体可悬浮在液体内部任何深度的地方. 对于实心物体,也可根据密度判断物体浮沉(1)ρ液>ρ物,物体上浮; (2)ρ液<ρ物,物体下沉; (3)ρ液=ρ物,物体悬浮.24、密度计的原理:利用漂浮条件(F 浮=G 物)和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 由ρ液=gG g 排物排浮V V F ==,G 物一定时,V 排小则ρ液大,V 排大则ρ液小,所以刻度值上小下大。

如图乙中液体密度大于甲中液体密度。

25、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的,鱼鳔靠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26、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上浮时,在露出水面之前,它受到的浮力不变,从露出水面到漂浮过程,它受到的浮力变小。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归纳与应用课件及答案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浮力与升力-归纳与应用课件及答案

配粤教沪科版
第九章
归纳与应用
物理
1.解析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九章
归纳与应用
“五指山”舰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浮沉条件,
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当输水过程中,“五指山”舰
的总重力减小,故受到的浮力减小;根据阿基米德原


理得V排=
,当浮力变小时,V排变小,即舰体上浮.


故B正确.
答案:B.
4
N,
m3.
(3)由图示实验数据得出盐水的密度是 1.1×103 kg/m3.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九章
归纳与应用
(4)他还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
于是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让它漂
2.解析 A.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浮空艇上升过程中周围
的大气压越来越小,故A错误;B.浮空艇在匀速直线上升
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
C.海拔越高,空气的密度越小,浮空艇排开空气的体积
不变,根据F浮=ρ空气gV排可知浮空艇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
力越来越小,故C错误;D.浮空艇在匀速直线上升过程中,
气的阻力的作用,故A错误;惯性是一种性质,不能说
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足球向内侧偏转,这
说明外侧空气的压强大、内侧空气的压强小,则内侧
的流速大、外侧的流速小,故C正确、D错误.
答案:C.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配粤教沪科版
第九章
归纳与应用

浮力与升力知识点

浮力与升力知识点

F浮 =G物 液 gV排 = gV g 液 =
F浮 =G物 液 gV排 = gV V排 =V
上浮:
F浮 G物 液 gV排 gV V排 =V
下沉:
液 g g 液
F浮 G物 液 gV排 gV V排 =V
液 g g 液
①若ρ液 >ρ物 时,物体会上浮,静止时会漂浮在液面; ②若ρ液 <ρ物 时,物体会下沉; ③若ρ液 =ρ物 时,物体会悬浮。 (注意此时不存在漂浮,与上面比较浮力和重 力的情况不同) 3.悬浮和漂浮的区别:相同点: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其重力即 F 浮= G 不同点:悬 浮时 V 排=V 物即物体全部浸在液体中,它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漂浮 时 V 排<V 物,即物体有一部分浸在液体中,它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 还有一点不同悬浮时ρ液 =ρ物;漂浮时ρ液 <ρ物 4、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重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即:物体的体积和物体的密度 4、浮力中的比例关系: 漂浮和悬浮:
第九章
一、浮力的概念 1、浸入液体(或气体)的物体会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其方向是竖直向上;浮力和重力始终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 上,只有大小不是一定和重力相等。 2、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两 个压力差就是浮力,其实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支持力。 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分别是浮力和重力,而浮力和重 力始终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物体的浮沉(运动状 态)都是由这两个力的大小决定的。 二、当物体放入液体中时,物体浮沉现象: 1、浮沉现象: 漂浮:在液面上静止。

八年级物理下册9浮力与升力章末小结与提升

八年级物理下册9浮力与升力章末小结与提升

浮力与升力章末小结与提升一、物体的浮沉条件状态运动静止上浮下沉漂浮悬浮沉底示意图F浮与G关系F浮>G F浮<G F浮=G F浮=GF浮=G-F支ρ物与ρ液关系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典例1 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 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 g酒精溢出,酒精的密度是0.8×103 kg/m3,则物块的密度是( )A.1.2×103 kg/m3B.0.95×103 kg/m3C.0.90×103 kg/m3D.0.84×103 kg/m3【解析】由题中条件及V排=可求出物块在水中和酒精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分别为76cm3、80 cm3,因为76 cm3小于80 cm3,所以物块在水中一定是漂浮的,由漂浮条件可知物体所受重力G物=F浮(水)=m排(水)g=0.76 N,在酒精中所受浮力F浮(酒精)=m排(酒精)g=0.64 N,由浮沉条件可知物块在酒精中是沉底的,即被浸没,所以V物=V排=80 cm3。

由上述分析可知G物=0.76N,所以m物==0.076 kg,由密度公式ρ=可求出物块密度为0.95×103 kg/m3,B项正确。

【答案】 B二、计算浮力的常用方法压力差法浮力等于液体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F浮=F向上-F向下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示数G物和物体浸入液体后的示数F示,两者之差即为物体所受的浮力:F=G物-F示公式法F浮=G排=ρ液gV排,此公式既适用于液体,又适用于气体平衡法F浮=G物,只适用于漂浮或悬浮,需要注意的是物体漂浮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而悬浮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典例2 蓝莓被誉作“水果皇后”。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鞣花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明目、抗癌、预防动脉硬化等作用。

八年级科学浮力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科学浮力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科学浮力知识点总结科学是一门让我们认识世界的学问,其中也包括了关于物理学的诸多知识。

浮力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描述了液体中物体所受到的上浮力和下沉力,对于我们了解水、气和真空等物质的性质、应用水下浮力原理制作潜水衣和潜水器等密闭器材等方面都有用处。

下面是浮力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一、浮力的定义浮力是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支持力,它正好等于体积相同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二、计算浮力的公式浮力公式是“Fb = ρVg”,其中Fb是浮力,ρ是液体的密度,V是物体所占据的液体体积,g是重力加速度。

若物体密度比液体密度大,则物体会下沉;若物体密度比液体密度小,则物体会上浮。

三、阿基米德定律阿基米德定律可以形式化地表示出浮力的数量和物体、液体之间的关系。

这个定律说:“在液体中浸入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这意味着,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所放置的体积成正比。

因此,如果物体所占据的体积增加,那么浮力也会增加。

四、物体的密度和浮力密度是一个物体所占据的空间中所包含的质量。

物体的密度在计算浮力方面非常关键,因为只有当物体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的时候,浮力才会存在。

在一些场合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密度来理解它们在液体中的运动方式。

比如说,在水中漂浮的轻木板比水中沉没的石头的密度要小。

五、浮力的实际应用浮力是一个很有用的概念,因为它可以被用来描述材料和物体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

在设计复杂的船只和船舶时,浮力的计算是一个必要的步骤。

另外,潜水器和潜水服也需要考虑到浮力概念,以确保它们的设计在水下的表现准确且稳定。

在日常生活中,浮力的概念也是很重要的。

当我们洗澡或者游泳时,我们会充分利用浮力来让我们感受轻松和放松。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浮力原理来做一些实验,例如:想要测某个物体体积的过程中,就可以放入水中,根据它排出的液体重量来计算出它的体积。

总之,浮力是一个非常基础也非常实用的物理概念。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需要了解它的概念、公式和物理原理,以便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浮力与升力知识点梳理

浮力与升力知识点梳理

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知识点梳理1.1浮力定义:浸在____液体中的物体都会___________叫浮力。

1.2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___和向___的压力___产生的。

1.3浮力的方向:__________1.4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两次____的____1.5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研究方法:________法(2)浮力大小的变化判断:是观察铁块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_________变化情况(3)铁块全部浸没水中之前,铁块浸入液体的深度的改变实质是浸入液体中的__的改变;铁块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就等于___液体的体积。

(3)实验结论:【1】观察图1、2、3铁块受到的浮力逐渐______;因此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当___相同时,________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

【2】观察图3、4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_____,因此可以得出:全部___在_____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则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_____关.【3】观察图4、5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当_________相同时,_____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

F 拓展: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 的关系的图如图12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定出,此实验过程中浮力的变化情况是先___后__:AB 段表示物体浸没前V 排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减小,物体所受的浮力__大;BC 段表示物体浸没时V 排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不变,物体所受的浮力_____;F 1 __G 物;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最大浮力F 浮= _____2.1探究浮力的大小实验(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目的: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__力大小跟被物体__________的关系。

(2)测量方法:浮力的大小测量:F 浮=________;排开液体的重量测量:G 排=______;(2)实验结论:【1】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________的__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________________。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知识点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知识点

第九章浮力与升力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完全相反为竖直向上。

2、称重法测浮力:F浮=G-F该公式适用于题目中涉及到弹簧测力计。

3、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F浮=F向上-F向下该公式一般使用的较少,使用时,题目中一般会强调有上下的压力。

4、如果物体的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紧密贴合,不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此时只有向下的压力,那么该物体就不会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

分析物体受力时,如果分析了物体所受的浮力,就不用再分析物体上下的压力。

5、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6、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7、F浮=G排=ρ液gV排该公式常用来求解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等问题,且该公式常和称重法、平衡法联合使用。

8、V排、V物、V浸三者之间的关系:当物体浸没时,V排=V浸=V物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V排=V浸<V物9、由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的大小只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体积、质量、密度和形状、在液体中的深度、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10、注意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

11、物体在液体中的三个状态:漂浮、悬浮、沉底;物体在液体中的两个过程:上浮、下沉。

12、物体的浮沉条件:当F浮>G物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F浮=G物);当F浮<G物时,物体下沉,最终沉底(G物=F浮+F支)当F浮=G物时,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

13、从密度角度判断物体的浮沉:当ρ物<ρ液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当ρ物=ρ液时,物体悬浮;当ρ物>ρ液时,物体沉底。

注意,此时的ρ物是指物体的平均密度,而不是物质的密度。

14、悬浮与漂浮的区别:漂浮时,ρ物<ρ液,V排<V物;悬浮时,ρ物=ρ液,V排=V物物体悬浮时,可以在液体的任意位置悬浮。

201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浮力与升力章末知识汇总新版粤教沪版20200522376

201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浮力与升力章末知识汇总新版粤教沪版20200522376

章末知识汇总类型一浮力概念辨析命题点:(1)浮力概念;(2)浮力的三要素。

例1 如图所示,A漂浮在水面上,B悬浮在水中静止,C沉入水底,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A.A物体一定受浮力B.B物体一定受浮力C.C物体一定受浮力D.D物体一定受浮力解析:由图可知,水对A物体上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因此水对A物体上下表面产生了的压力差,A物体受浮力的作用,故选项A正确;B物体上下表面产生了的压力差,B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故选项B正确;由图可知,水对C物体上下表面产生了的压力差,C物体受浮力的作用,故选项C正确;D物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但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因此水对D物体只有向下的压力,没有向上的压力,D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故选项D错误。

答案:D类型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命题点:(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3)实验结论等。

例2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小红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你根据她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图B和C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________有关。

(2)比较图C和E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

(3)比较图C和________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图E中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为________N。

(5)比较图C 和E 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酒精对杯底的压强。

解析:(1)比较图B 和C 可知,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同,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表示浮力不同,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比较图C 和E 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浮力大小不同,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要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必须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及液体的密度相同,使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由题图可知,图C 和D 符合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