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作业改善-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知识汇总完整版

合集下载

IE有关动作改善的二十个基本原则

IE有关动作改善的二十个基本原则

IE有关动作改善的⼆⼗个基本原则IE有关动作改善的⼆⼗个基本原则⼀、⽬的学习有关动作改善的⼆⼗个基本原则。

应⽤这些原则来改善个⼈、家庭及公司内的⼯作⽅法,以达到舒适、省⼒、省时、有效率的境界。

⼆、意义1. 为配合⼈体⼿臂及⼿之动作,将有关之事物,归纳出最省⼒省时的动作原则,⽤以检视⼯作场所及操作效率是否有值得改善之处,以减少⼯作⼈员的疲劳并提⾼⼯作效率。

2. 动作改善原则为“吉尔勃斯”(Gilbreths)所⾸创称为“动作经济与效率法则”,后经若⼲学者详加研究改进⽽成,称之为“动作经济原则”,为更易表现其含义,我们称之为“动作改善原则”。

3. 动作改善原则可分为三⼤类⼆⼗项。

4. 三⼤分类为:(1)有关于⼈体运⽤⽅⾯之原则,共包含8项。

(2)有关于⼯作场所之布置与环境之原则,共包含6项。

(3)有关于⼯具和设备之设计原则,共包含6项。

说细之⼆⼗项原则将在后⾯详加介绍。

三、应⽤范围1.适⽤于⽣活上个⼈及家庭内之⼯作改善。

2.适⽤于⼯⼚或办公室有关于⼈体⼯作⽅⾯的改善。

四、功⽤1.减少操作⼈员的疲劳。

2.缩短操作⼈员的操作时间。

3.提⾼⼯作的效率。

五、有关⼈体运⽤原则原则1:两⼿同时开始及完成动作符号:原则2:除休息时间外,两⼿不应同时空闲符号:原则3:两臂之动作应反向同时对称符号:说明:此三原则相互关连可⼀并来讨论。

⼤多数⼈均惯于⼀⼿持住东西另⼀⼿去⼯作。

这是吾⼈所不期望的浪费动作。

应当使双⼿⼀起⼯作,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并以对称⽅式进⾏。

在⼤多数的情况下,许多⼯作均可由双⼿来操作完成,因此⼯作应适当地分布在双⼿的⼯作区域,使双⼿能同时发挥。

单⼿操作使⼈体容易产⽣⼼理上及⽣理上不平衡的感觉,为克服此种不平衡吾⼈必须运⽤⾝体的应⼒去反制,因⽽使得我们的⾝⼼容易疲劳。

对称式的动作⽅式,⾃然使操作者的⾝体部位产⽣平衡的感觉,⽽减少运⽤⾝体的应⼒机会,使得⼯作者较轻松愉快⽽不容易疲劳。

1.“双⼿,同时,对称”动作之范例──螺钉之装配欲将⼀个螺钉弹簧华司平⾯华司及橡⽪华司,组合成下列的情形:原来的⼯作⽅式如下:动作顺序如下:(1)左⼿取⼀螺钉,回原位,持住。

IE工业工程之动作经济原则(二)肢体动作改善

IE工业工程之动作经济原则(二)肢体动作改善

经研究的结果如下,发现最适当的重量是每次铲起21磅,每天工作量最高可达35吨。

每铲铲起的重量38磅33磅21磅15磅每天工作量25吨30吨35吨28吨原则6:连续曲线运动比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更好拿一只铅笔在纸上,一上一下划下来。

详细分析这个动作内容可以发现,这个动作由2个阶段构成,即"移动,停止再改变方向'。

在此例中,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显示约75至80%的时间来移动铅笔,15~25%的时间是用来改变手的方向。

换句话说此15~25%改变方向的时间是没有生产性的,进一步的研究再显示出连续性的曲线运动其工作效率比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来得较佳。

方向突变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也容易引起疲劳。

原则7:弹道式运动较轻快人体固定肌肉的动作部份可以划分成二组。

一组为控制向内收缩的肌肉,另一组为控制向外抛出的控制肌肉。

当二者平衡时,手则静止不动;当二者不平衡时,则产生动作出来。

例如:以食指及大姆指拿笔来写字的动作,就是上式固定式两组不同配合运用肌肉支动的最佳例子。

而弹道式运动是一个较快而且容易的运作方式,因为只运用了其中一组的肌肉动作方向。

弹道式运动只有在初期,要开始动作之时,可以加以控制。

一旦运动出去之后就无法予改变方向。

例如:挥动高尔夫球杆时,一旦击出之后,杆子必会顺势挥出,无法予以在中途(例如在肩部之高度)停顿下来。

弹道式运动只有在下列情形下才会停止下来。

反方向的肌肉制止力量。

碰到阻碍物。

运动的动量消失了,如高尔夫球杆挥至超越头项时,动量已消失了,自然就停顿下来了。

弹道式运动方式,效率较高,速度较快,较有力量较精确,而且不容易引起肌肉疼痛。

比固定式的运动方式较舒畅,木匠打钉子之动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运用弹道式之动作方式。

此外,例如英文打字、弹钢琴、拉小提琴及运动选手之动作都是很好的例子。

原则8:降低动作注意力过程中产生迷惑或需要判断时,动作会有停顿、迟凝。

所以,要通过各种方法减少需要判断、迟疑的动作。

降低动作注意力例子:放置螺丝刀的固定位以喇叭形为佳;需要对准及嵌入时,以导向槽及机构装置减少对准的难度;测量时用固定规格及定位等手段,使测量工作减少脑力判断过程;利用声光等进行识别,减少注意力。

IE七大手法总结

IE七大手法总结

IE七大手法总结欢迎您的交流,一起交流IE的心得体会,为中国IE助跑。

一、IE七大手法来由在IE中有很多与数字有联系的东西,比如IE七大手法就是我们常常提到而且常常用到的知识。

但是据我了解IE七大手法似乎没有一个定论。

有很多种说法,那幺那种才是正宗的呢?也许没有。

我们都知道质量管理有新旧七种工具,老七种工具分别为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调查表、分层法;新七种工具分别为关联图、系统图(也称树图)、亲和图(也称KJ法A型图解)、PDPC法(也称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矢线图。

那么IE 七大手法是什么呢?我查过一些资料,并没有从书中找到关于IE七大手法的介绍,同时从美国、日本传来的资料也并未说过有什么IE七大手法。

我曾想是不是某些公司或者IE工作人员受QC新旧七种工具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IE七大手法。

以下是收集来的各种IE七大手法版本:一、IE人员主要从事的七个方向,它们是:1.研究与开发管理;2.生产系统设计与控制;3.效率工程;4.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5.实施规划与物流分析;6.工业卫生与安全;7.人力资源管理。

二、基础IE里的东西:IE手法包括:方法研究(程序分析、动作分析),作业测定,布置研究,Line Balance 等,但好象不够七个。

在现场IE里,IE七大手法包括:程序分析、动作分析,搬运分析,动作经济原则,作业测定,布置研究,Line Balance。

三、台湾公司教材里面的1、工程分析。

2、搬运工程分析。

3、运动分析(工作抽查work sampling)4、生产线平衡。

5、动作分析。

6、动作经济原则。

7、工厂布置的改善。

四、其它的各种说法1、IE七大手法为:作业分析、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巧)、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时间分析、稼动分析、布置搬动分析、生产线平衡2、七大手法:流程分析法、动作分析法、动作经济原则、时间研究、工作抽查法、人机配置法、工作简化法3、七大手法:动作改善法(动改法)、防止错误法(防错法)、5*5W1H法(五五法)、双手操作法(双手法)、人机配合法(人机法)、流程程序法(流程法)、工作抽样法(抽样法)4、七大手法:程序分析、时间分析、动作分析、流水线分析、稼动分析、物料分析、环境分析。

(完整版)IE基础知识

(完整版)IE基础知识

• 程序流程图根 据研究对象的 不同,可分为: 1) 产品或 物料程序流程 图 2)人员程序 流程图
• 现举例说明: 例一:一张
火车票自售出、 使用至回收为 止的程序流程 图
例二:用量 规和对工件尺 寸
例一
例二
在票架上
到仪器柜
1
拿起并查看票价
1
开仪器柜
用手拿至窗口
2
拿起量规
2
打印日期
带量规到工作台
等待找钱
IE概述
• IE定义: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及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 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 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 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简而言 之,就是运用人、机、料、能、信做最有效的组合。以达到低 成本的输入,高效益的产出。
连接更合理
①改变布置,使动作边境更顺畅。
4
简化 simplify
使之更简单 去除多余动作
②使机器操作更简单。 ③使零件标准化,减少材料种类。
“ECRS”四原则
①取消(Eliminate) 在经过“完成了什么?”、“是否必要”及“为什么”
等问题的提问,而不能有满意答案者皆非必要,即予消除。 取消为改善的最佳效果,如取消不必要的工序、操作、动 作,这是不需投资的一种改进,是改进的最高原则。
“ECRS”四原则
②合并(Combine) 对于无法取消而又必要者,看是否能和拼,以达到省
时简化的目的。如何拼一些工序或动作,或将由多人于不 同地点从事的不同操作。改为由一人或一台设备完成。
• 合并突然改变方向的短程小动作,使之成为连续的曲线运动; • 合并工具 • 合并控制; • 合并动作。

IE管理--动作经济原则与流程经济原则

IE管理--动作经济原则与流程经济原则

例1 双手同时作业
安敏 ·《工业工程与生产效率改善》
改善前 一件一件地检查
改善后 一次检查两件
安敏 ·《工业工程与生产效率改善》
双手同时反向和对称移动 例2
非协பைடு நூலகம்性动作
协调性动作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材料工具不对称,肩部或躯干要移动, 易失去平衡,易疲劳
顺畅
☆ 前后生产线尽量靠拢
物留
中间停滞 隐藏问题
安敏 ·《工业工程与生产效率改善》
物流
顺畅流动 没有停滞
安敏 ·《工业工程与生产效率改善》
③. 信息
考虑信息流动—— 生产指示明确
流畅
便于信息传递
☆ 后补式/前后式生产指示 ☆ 生产实绩显现化 ☆ 便于批量区分
④.少人化生产—— 人多人少都能生产
☆ 警示灯及线体控制
小零件
改善后 左手拿零件并将之固定 右手同时进行相同作业 对称作业
安敏 ·《工业工程与生产效率改善》
例5
● 缩短手臂的移动距离 ● 尽可能不动全臂 ● 只做凭前臂、手腕或手指即
可完成的动作 ● 尽可能将零件、工具放在手
够得着的近处 ● 减少屈身、弯腰等躯干动作
使作业位置高度达到最佳状态: ★ 坐在椅子上,前臂水平伸出时
⑥.便于设备维护—— 先进先出,快速流动
☆ 足够的维护空间 ☆ 优先保证常维护点空间
便于
☆ 不常动部分移开维护
维护
安敏 ·《工业工程与生产效率改善》
作业记录管理要点
怀海涛 ·《工业工程与生产效率改善》
电流

— 严格按时间和频度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及记录 — 严格执行质量首检并记录,必要时保留实物 — 自检和互检均要签名确认 — 尽可能记录具体数字 — 上级或质检人员进行互检时要确认作业者的测量技能

动作经济原则-作业改善教育资料

动作经济原则-作业改善教育资料

4.9
4.3
5.2
4.8
5.5
5.4
5.8
5.9
6.1
6.5
6.5
7.1
6.8
7.7
7.1
8.2
7.4
8.8
7.7
9.4
8.0
9.9
8.8 11.4
9.6 12.8
10.4 14.2
11.2 15.7
12.0 17.1
12.8 18.5
13.5 19.9
14.3 21.4
15.1 22.8
15.9 24.2
8.1 10.5 11.9 9.7
8.5 11.1 12.5 10.2
8.8 11.7 13.0 10.7
9.2 12.2 13.6 11.2
9.5 12.8 14.1 11.7
10.4 14.2 15.5 12.9
11.3 15.6 16.8 14.1
12.1 17.0 18.2 15.3
13.0 18.4 19.6 16.5
基本原则Ⅳ—轻松工作
动作方法的相关 —动作不要受限制,轻松作业—
(×)
位置调整恰好的作业“运动方向的调整”,“注意”,“停止”为目的不要存
在,使其动作不受限制,很轻松的进行作业。另外还要考虑部品,治工具
的重量或电阻等不要有过多的干涉。
(○)
倒角
作业场所的相关 —作业位置的高度要最适当—
作业台的高度因作业内容不同而异。需要用力的工作,只用手腕,手指进行 的工作,根据目的的不同而分别进行考虑。材料和部品在地面上放置时, 拿取上会增加疲劳度,增加浪费时间。
1)作业点的高度要最适合 2)地面不要呈斜面作业

IE管理--动作经济原则与流程经济原则

IE管理--动作经济原则与流程经济原则

• (4)动作姿势稳定
• (5)连续圆滑的曲线动作
• (6)利用物体惯性
• (7)减少动作注意力
•(8)动作有节奏

•动作经济的四个基本原则——
• ☆ 两手同时使用 • ☆ 使动作单元力最少 • ☆ 使动作距离最短 •☆ 使动作轻松、容易

•例1 •双手同时作业
•改善前 •一件一件地检查
•改善后 •一次检查两件
•手指
•作业台
•海绵垫
•改善前
•改善后
•小零件放在作业台上, •用指尖拿起来
•小零件放在海绵垫上
•取用时小零件易滑掉
•取用更容易
•★工具、设备的把手做成易握、易抓• 的形状
•例16 •波纹板的应用
•镊子
•薄小零 件 •改善前 •用镊子把薄小零件夹起来 •薄小零件易滑动
•薄小零 件
•波纹板
•改善后 •把薄小零件放在波纹板上 •零件相对• 固定,夹取容

•ZERO Program 零牌专家组
•混•Z乱E的RO材料Pr放og置r,am费时零费牌力专!家组
•配置改善 •整理整顿
•真正的
•5S

•例9 •减小移动距离
•产品
•传送带
•人
•改善前 •盖板放在一边, •取到盖板后固定在产品上 •手移动40cm

•人
•改善后 •盖板放在传送带上, •取到盖板后固定在产品上 •手移动15• cm

•例6
•腿的移动 •脚→腿
•●尽可能缩短步行距离

•例7
•眼睛的移动
•眼睛→颈部→躯干
•●尽可能将零件、工具 • 放在看得见的近处

•3、作业配置原则

IE七大手法(动作经济原则)

IE七大手法(动作经济原则)


天津工业园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
2018/9/13
15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作级次(第4项)
级别 运动枢轴 人体运动部 份 动作范围 速 度 一 指节 手指 二 手腕 +手掌 三 肘 +前臂 四 肩 +上臂 五
体力消耗 动作力量 疲 劳 度 时 间 (25mm为主)
2018/9/13
不经 济的 2 3 经济的动作范围 4 最少 少 中 多 动作 最弱 弱 中 強 范围 最小 小 中 大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2018/9/13
9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2018/9/13
10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2) 除规定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
2018/9/13
27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例解析--物料及工具之定位
(10)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唯有顺应自然的节奏-弧形,讲求「正常操作范围」
2018/9/13
28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例解析--物料及工具之定位
(10)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2018/9/13
(20)手指分别工作时,其各个负荷应按照其本能, 予以分配。
2018/9/13
42
五、关于工具与设备的设计
实例解析--工具应用之位置(第20~22项) (21)手柄之设计,应尽可能使与手之接触面增大。
2018/9/13
4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把两个及以上的工具合并成 一个
关于 工夹 具与 3.利用快动夹紧机构 机器
1.用压板夹紧机构代替手柄螺旋夹 紧机构减少夹紧动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设计能双手同时操作的夹具 4.用一个动作操作机器 1.把回旋式开关改为按钮式开关
2.通过夹具实现双手同时操 作带尾垫圈的弯曲作业
1.物料出现问题时自动报警,缺少物 料时自动添加 2.工作完成后自动播放音乐,提醒作 6.利用信息与电子技术使工作 业人员,减少眼睛的观看动作 轻便 3.将物料低位报警系统与设备信息集 成到员工操作界面,减少员工巡检 的动作,减少观望等待等无价值的 走动工作
关于 2.减少眼的活动 动作 方法
1.重力的作用:通过斜面、滑槽、漏 斗可利用重力落下和运送物料 2.电磁力的利用:利用电磁力可以钩 1.所设计的动作应尽量不移动肩 吊、拿住和运送钢铁材料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完成动作 1.双手同时把元件插入电路板 1.用最适当的人体部位动作 和胳膊,仅通过活动手腕和手指 1.利用反射镜减少眼的移动角度 3.弹力的利用:利用橡皮和弹簧的弹 来完成作业 2.用透明有机玻璃观看窗口减少眼 2.利用重力及其他机械、电磁 力,可以夹持物件或弹出物件,还 的活动 力动作 可以用作缓冲垫 3.换用自攻螺钉减少眼的活动 4.气压与液压的利用:利用气压和液 压可以夹持、运送物料、开动机器 。压缩空气还能吹散灰尘,真空可 以吸附物料。 3.利用惯性力和反冲力动作 1.通过把物料箱布置成圆弧形缩 短动作距离 4.连续圆滑地改变运动方向 2.用桥式操作台缩短动作范围 1.利用惯性力分离工件与切屑 1.用刷子在相同面积上刷油漆,圆或 椭圆的涂刷轨迹比左右直线的涂刷 轨迹节省15%-25%时间
动作改善——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
基本原则1:减少动作数 例子 基本原则2:双手同时进行动作 例子 基本原则3:缩短动作距离 例子 基本原则4:动作轻快 例子
1.取消不必要的动作
1.设计零件尺寸,减少动作数 2.采用固定式的扫描仪取代手持式 扫描仪,取消手持动作
1.使动作不受限制轻松进行
1.通过改变作业顺序减少涂装作业的 注意力 2.取消对粘贴透明胶带动作的限制
1.指定工具、物料的放置位置 2.固定工具与物料放置 3.把标签放置台改放在操作者前面 的固定位置处 1.按双手能同时动作布置作业 1.通过布置左右对称的作业 1.改变物料放置位置,轻松作业 现场 现场使双手能同时作业 2.通过改变作业现场的布置取消变 换工件方向的动作 1.按便于作业的顺序布置工具物料 1.垫片式夹具改装成编带式 1.采用固定工具固定需要长时 1.在螺母焊修过程中使用固 2.改进物料放置方式,使工件便于 间拿住的目的物 定工具 拿取与运输 1.合并经常使用工具 2.合并相同形状工具 3.合并完成同一作业所必要的工具 4.圆规、量角器、直尺三合一多功 2.采用能用足进行作业的工具 1.直线运动型且需要一定力 能工具 完成简单的或需要力量的作 量的作业,用足比用手操作 业 更有效,还能减轻手的疲劳
3.合并两个及以上的动作
1.合并两张标签减少贴标签动作
2.双手对称、反向同时动作
1.将直接涂胶水改为双手同 时涂胶水
2.用最短的距离进行动作
关于 作业 现场 2.把工具、物料放置成便于作 布置 业的状态 3.按作业顺序放置工具物料 1.利用便于抓取工具、物料的 物料箱
1.工具物料放在操作者面前的 固定位置处
1.超市收银台的高度 1.在不妨碍作业的前提下尽 1.通过改变物料放置与操作台位 1.最适当的作业位置高度(具 2.改变公交车厢内扶手及栏杆的形状 量使作业区域狭窄 置缩短动作距离 体参数见人因工程) 与高度 3.改进出纳台通道,轻快动作
1.利用滑槽缩短工件的运送作业 1.利用重力和机械动力送进 1.利用夹具和导轨规定运动经 距离 1.利用上下限制工具简化检查动作 、取出物料 路 2.利用倾斜货架缩短动作距离 2.把操作手柄做成便于抓握的 1.把手柄做成凹凸形状或做出网纹刻 形状 线 3.把夹具的对准位置设计成可 1.不改变操作姿势就能对准 观察型 2.不要靠感觉来确定是否对准 1.汽车转向器与转弯方向 4.使操作方向与机器的移动方 2.天然气开关与气体的通和关 向一致 3.铆接机的操作手柄 4.仪表指针与调零旋钮 1.改变机器的操作位置缩短动作 2.用人体最适当的部位操作机器 距离 5.使工具轻巧 1.改变工具材质减轻重量 2.将气动螺钉旋具吊起来减轻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