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第一次作文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作文解析与优秀范文

• 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 无论何种体式,都要求有读者意识。
•
该题延续了2017年全国I卷的优点,又有
创新。内容上突出了时代特点,又避免猜题;
尽管限制点较多,增大了写作难度,但能真正
检测考生的写作水平,且能有效地避免套作、
抄袭。给命题考点赞!
•
写作本题,应重点分析其限制性,这是
• 4、情境指令角度
• 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
• 将你所触发的联想和思考,想象它装进 “时光瓶”,待到2035年开启。时间跨度35年, 又必须注意立足点正是此时此刻的考场,应 关注昨天、今天和明天。
• 5、对象指令角度
• 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 2035年那些18岁的一代人,注意,这代人 也有“际遇和机遇、使命和挑战”。
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给十八岁的你们的一封信
• 亲爱的成人们:
•
你们好!我是来自2018年的一个成年人,这封信写给在2035年刚成年的
你们。成年人们,是对你们最恰当的称谓,是对你们的认可,更是对你们的
期望,同时,我是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发出号召,希望2018年成年的我和
2035年成年的你们,都可以在我们的时代,与中国一起同行、成长,和中国
作为启信者的你和寄信者的我,同样有一段美好的成长经
历,而与我们一同成长的中国,在今时与在未来,必定有着千
差万别。
•
千禧之年来到这个世上,来到这个中国的我,见证了许多
许多中国在新世纪写下的篇章,牙牙学语时,杨利伟乘神州探
苍穹,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历程;总角之年,看到了电视
屏幕上点起的奥运圣火,桌上的电脑,换了一台又一台,互联
2018金山高三语文一模范文

【金山】人的一生很漫长,有人说做好长远的规划,可以让自己有目标去努力和奋斗,有人却说与其奢谈长远的规划,不如保留一些不确定性,让自己去寻找和发现,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读生活之渊薮,平衡规划和未知(61分)人生路漫漫,长远的规划和清晰合理的目标使人脚踏实地。
但在上下求索的过程中,渐渐发现,偶尔抬起头,仰望那些来自未知远方的星空,也并不是一件坏事。
所以,在我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制定长远规划还是保留几分未知?只有制定长远的规划和保留几分未知之美。
长远的规划使人抓住重心,不脱离轨迹,而留有几分未知让自己去探索和遨游,亦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美。
史铁生曾经写过一篇叫作《好运设计》的文章。
男主人公从小就有远大的规划,读超一流大学,除此之外一概不考虑;赚超一流的薪水,除此之外都是不够用。
他的生活看似美好而光鲜,占据了别人所艳羡的一切——名牌大学、高薪工作、娶妻生子,而在文章的末尾,男人却羡慕起了冒险家。
“他们多幸福啊,可以拥有多种未知。
”落日的余晖在他身后洒下,男人蓦然回首,看见的是自己单调的一生。
一切都亦步亦趋,却从未去寻找和发现那些不确定的东西。
长远的规划使人始终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概念,而保留一份不确定性,却能让人生更臻于圆满。
生活充满渊薮,我们必须在制定目标和探索未知中寻找平衡,才能做到“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的脱俗姿态。
制定长远的目标固然是有效而有远见的做法。
一份卡耐基心理学报告指出,在十年前拥有清晰人生规划的人,十年后大多实现了他们的人生目标;而在十年前毫无规划的受访者,十年后也依旧在原地止步不前。
一份清晰的规划帮助人们超越他人,稳步向前,但在我看来,这并不意味着抹去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可能性和自由探索的权利。
试问什么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一张固有的人生清单,还是漫无目的地向前行走?都不是。
我们最好的人生,是在一份大致的规划之下,亦保留一份未知和不确定,留给我们年轻而好动的灵魂去冒险和探索。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最暖是温情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
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来源】山西省沁县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最暖是温情三则新闻,读罢均令人动容,或为之鼓掌,或为之感动,但若问我们哪一则最有温度和人情味,则无疑是珍品画展主办方那润物细无声的温情.“油条哥”多年坚持不用有害油,诚信经营,良心做人,在这个诚信缺失、行为失范的当下,确实难能可贵,但诚信经营、良心做人难道不是一位商人所必须遵循的底线吗?当底线居然也成为了大部分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最高标准的时候,你所感受到或许不是那初读的暖意,而是那充满荒诞与反常的寒意.而面对那苦等了两个多小时,只求和儿子见一面的老父亲,我眼泛泪花,内心感动,但唯独感觉不到温暖.这是一位勤勉敬业的儿子,这是一位父爱如山的父亲,理性告诉我应该要为之点赞,但感性的我,更希望儿子能抬一下头,看一看那等待多时的老父亲.而儿子最终看到那等待了两个多小时的老父亲,想必也会潸然泪下,那泪中,有感动、有愧疚、有深情,但在儿子的心里,或许并不温暖.而珍品画展的主办方,我为之鼓掌,为之感动,更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暖流,因为面对那不慎损坏名画的12岁男孩,本可按章处理,报案索赔,追究责任,毕竟那是一幅珍贵名画,虽非无意,但确实造成了严重后果,但是主办方却没有,因为名画再珍贵,也不如人心珍贵,何况那是一位才12岁的男孩的纯真心灵.他才刚开始用他的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温度,用他的眼睛去仰望这个世界的光明,而这一切,随着那不慎的一跌,都有可能被严苛、。
2018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范文推荐

【导语】2018年高考落幕,作文题目似乎都不怎么简单,高考频道整理了一些2018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范文,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具体如下:【篇一:致2035年的你们】2035年的考生,你们好:撰写此信时,你们或是刚出生不久,或是将呱呱坠地。
我所处的世界,对于你们仍是陌生之地。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应该大多在18岁左右。
每一个人在18岁时,都会有很多对于未来的梦想。
这些梦想有些可以实现,有些不会实现,甚至也许大多数都未能实现。
待人到中年,回首少年时的憧憬,也许会感怀年少幼稚。
但是,梦想和憧憬,原本就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原本就是人生中难得的美好。
我想说的,其实也就在于此。
18岁之后,你们会走向社会,当你们在今后生活中遇到困难,感到生活压力,甚或感叹命运不公时,请保持对未来的梦想与憧憬。
因为,只要自己不放弃,生活总会慢慢变好。
当年,我们18岁。
对未来的梦想,是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一份小康生活,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你们可能会觉得难以想象:那时候,一台笔记本电脑、一辆汽车、一次出国旅行,对于普通中国人而言,都是奢侈品。
而今,这些东西都已成为寻常物。
诚然,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我们有着各种工作与生活的烦恼,甚至有时感到每一天都过得不易。
但如果回首少年时,我们确实拥有那时难以企望的生活。
当年的梦想也许没有完全实现,但很多人却拥有了过去梦想也不敢拥有的东西。
这一切变化,仅仅用了二十年,当有知足之心。
今天,18岁的年轻人进入考场。
他们也有梦想:受到更好的教育,有更大的工作舞台,买一处自己的房子,有一份富足生活……追求这些梦想,肯定不会一帆风顺。
虽然应祝每一位考生未来顺利,但我们都知道,困难与挫折才是人生常态,即使是外人看来的“成功者”,内心也往往面临诸多煎熬与纠结。
但我相信,当他们再过20年回首青春时,也会发现:虽然自己不一定实现了18岁的全部梦想,虽然现实中有很多烦恼,但作为一代人而言,大家的日子确实慢慢向好,自己也好像逐渐找到了相对满意的人生常态。
2018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8年黄浦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材料:有时你从80楼往下看,大多是美景;从2楼往下看,可能满地垃圾。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例文:(3篇)两面神的视角透过摩天大楼80 楼的落地窗,我们纵观城市的美景: 而立于2 楼的居民楼阳台,我们却看见了满地的垃圾。
该说高处望见的美景欺骗了我们的双眼吗? 我想,美景和狼藉都是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部分,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发现并正视不美好,才是一个心平气和的社会人应有的视界。
不同于否定一切的愤青,知识分子在展现世间美好的同时带领人们发现问题。
苏格拉底以成为社会的牛虻为志; 出生于阿勒泰的作家李娟,在呈现自然美景的同时向人们诉说了西部地区的贫困现状。
相比于愤世嫉俗的李敖,我更欣赏同样心系社会,却更理智冷静的柏杨与龙应台,不同于前者的将“满地垃圾”放大给人们看,后者更让我们同时拥有了发现美景的视角与扫除垃圾的责任心。
他们在作为社会的监督者的同时,也挑起了社会的维护者的责任。
正如指责谩骂一切社会弊端是盲目、逃避的,美化一切,无视问题也必将导向无可挽回的危机。
相信一切和不相信一切同样可怕。
一如北朝鲜的自欺欺人,摒弃一切不完美只会重走满清的覆辙。
美国911事件发生当天,大多数家长都捂起年幼的孩子的眼耳,唯恐这世间的悲剧将打破孩子们的童话世界,而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却在课堂上冷静地转述了这条消息,并教导刚上小学的孩子们: 即使世间有丑有恶,也不应失去向这个世界传递、发送美好的勇气。
的确如此,对这个世界充满爱意的,除了天真无邪的孩童,更有包容着不美好的“满地垃圾”,仍然热爱着生活中“美景”的勇者。
我们的社会不是世外桃源也不是垃圾场。
悲观者将这一地垃圾摊开放大给人看; 而真正勇敢的人,会造出布拉格的如艺术品般的垃圾处理场,在清扫丑恶的同时呈现出美好。
而即将成为知识分子的我们,更应拥有两面神的思维,在发现“垃圾”的同时拥有改变、创造的责任心,在发现“美景”的同时拥有保护、增色的上进心。
2018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偶像之我见

2018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偶像之我见导读:本文2018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偶像之我见,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8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偶像之我见偶像,原是指人们放在祠堂之上供奉的泥塑,现在都化为了一个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而不变的是人们对偶像的崇拜之情。
然而有时候,我们却也需要打破这种崇拜。
我认为,崇拜偶像是必要的,而盲目的崇拜是不可取的,是需要打破的,我们应正确认识偶像。
对于偶像,我们要崇拜,因为偶像身上往往有着令人敬仰的美好品质。
崇拜偶像不应该是针对一个个人,而应该是针对这些美好的、值得尊敬的品质。
崇拜,就意味着想变成那样,这便是偶像所具有的积极地鼓励作用。
革命先烈们是多少中国人的偶像,因为对他们的崇拜,中国人的民族凝聚力和拼搏精神得以激发。
居里夫人、斯托夫人是多少女性的偶像,正是因为崇拜他们,才有越来越多的女性相信自己不因性别而低人一等。
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发,平等信念的萌芽等等制度都是崇拜偶像所给人带来的提升。
但对于偶像,我们有时也要打破。
因为盲目的崇拜对我们弊大于利。
当我们被偶像身上的某一特质所吸引,而“爱屋及乌”时,我们就危险了。
几年前某明星被爆吸毒被抓时,就出现过“吸毒怎么了”“你们就是嫉妒”等可怕言论,足见盲目崇拜能将人扭曲到何种地步。
而即使是伟人,我们也不该被崇拜冲昏头脑。
毛泽东、斯大林都是为共产主义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伟大领袖,但是人民的盲目崇拜让他们犯下的错误没有被人民意识到,盲目崇拜让人民失去了客观的判断能力。
由此可见,打破偶像有时也是必要的,偶像有时反而限制了我们。
对于偶像,究竟是要崇拜,还是要打破? 这个问题要想得到答案,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偶像,有辩证客观的眼光。
即使邪恶如希特勒,他的演讲艺术也是很有魅力的;即使至圣如孔子,他“以礼治国”的主张似乎在依法治国的现在不怎么适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我们崇拜希特勒,打破孔子。
我们能做到的,应该是崇拜偶像身上的积极正面价值,打破其消极落后特点。
华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作文题及例文选

华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作文题及例文选作文题1、阅读下边的资料,依据要求写作。
(华南师大附中2018 届高三一模)2017 年 2 月,央视推出大型文化感情类节目《朗诵者》,由董卿担当制作人和主持人。
节目以个人成长、感情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联合的方式,采用精巧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感情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激励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
相较纯真的朗诵,节目拆解为三大多半:贵宾叙述个人故事、贵宾朗诵、读后专家解读。
这档节目,没有复杂的形式,只有一个人、一段故事、一段文。
节目播出后获取广大观众的好评,随即“文化飨宴”“综艺清流”“唤醒文学”等可谓殊荣的标签出现。
但是,也有人对此不看好,说“碎片化朗诵”“名人光环”等拯救不了国人甚少念书和不爱阅读的事实作为中学生的你,对此有什么见解?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例文这剂药“治标而不治本”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今世社会里,人们或许早已忘掉了“文化”这个词的真实意义。
而《朗诵者》的出现,无疑为日渐模糊的文化世界添上了一笔清楚的色彩,以“朗诵”这一古老而又平常的形式,减缓了人们忘掉的速度。
可是,这剂良药,唯恐只治标不治本。
固然,《朗诵者》作为一档电视节目,能够以一种简单而不失雅趣的方式,对国人的阅读兴趣起到一种唤醒的作用,实是它难能难得之处,也是其拥有这样高的口碑的原由。
可是,它也不过不过一档电视节目,是大众媒体的一部分,这也就表现了《朗诵者》必然存在着它的舆论性与为收获收视率而显现的“名人效应”。
只管请一些名人做朗诵也在情理之中,能够让观众产生更激烈的共识,但我们能否能够以为这纯粹是一种逢场作戏的表演成效,或许说是一种常有的商业手段?那些名人,在台下的时候,能否也如台上那般沉迷于阅读?这是我们常人所不知道的。
所以,“名人效应”的背后,还隐蔽着蒙蔽性甚至欺诈性。
这类“碎片化阅读”的方式,证明不了太多东西。
其次,正如上文所述,《朗诵者》是经过电视媒体流传的,所以还存在着一个时效性的问题。
2018全国高考试卷1语文优秀作文

2018全国高考试卷1语文优秀作文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精神拷问的时代里,麻木的欢笑着,痛苦着,那些所谓的大众用苛刻的眼光对优秀的人求全责备,对失败的人的一丁点进步却大肆赞美,即使他的进步离优秀很远很远。
真是可笑的双重标准。
做为普通人的我们常常深感困惑,那些很杰出很顺利的人们的心愿,为何仅仅就是沦为一个普通人,我想要,他们是累了吧,他们被这大众的双重标准疏离得透不过气不过气去。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中,人们总在那小小的陶片上写上他们心中曾经伟大的将军和政治家。
因为本该完美的人们犯了小小的错误,人们无法接受本该完美的人的不完美,于是,优秀的人们被放逐了。
人们把城邦中最杰出的人一个个赶走,雅典矣存有隔夜茶之理!假若人们可以宽容那些细小的不能轻松,雅典的经济繁荣不是指日可待?不完美才是一种完美,没有黑哪有白?没有绿叶哪有红花?把包容给优秀的人吧!原谅拿破仑的滑铁卢之败,原谅李宁的汉城之败,记得他们曾经辉煌的过去,并相信他们会创造比过去更美的未来。
不要一味地宽容那些不杰出的人,因为那样可以使他停滞不前,你一定还回忆起身兼天才的仲永吧?一味地宽容赞美之下,存有了我们今天Q1566A之文《受伤仲永》。
天才尚且承受不住鲜花与掌声的重量,又何况那些本就不优秀的人呢?铭记“仲永之诫”,不要让你的包容改掉一个本可以走向成功的人!不要在经年之后想起,对一个又一个的人扼腕叹息。
尼采说道:“那些所谓的大众,就是把他无法认知与期盼恰好相反的事物视作异类而予以逼害。
”杰出并不等同于轻松,做为大众的我们何必恭维本不存有的轻松,做为大众的我们又何必闲到回去称赞那些本不应该在乎的进步?放下我们的双重标准吧!荆轴之玉,必不含纤瑕,骊龙之珠,亦存有微隙。
回去拒绝接受不轻松,汪而推动,回去促进提高。
对于小明来说,是一百分与九十八分间的毫厘。
对于小亮来说,就是不及格与不及格间的横跨。
看似的差别待遇毫无道理,仔细思索却能悟出其间的合理。
例如他人言、人生去不公平,自呱呱坠地时起至,每一个生命就是一个独自的个体,有著其属自身的好坏与价值,生而如此,又怎能以一条统一的刻线,厚实的规矩丈量一个个生动而单一制的生命呢?千年前,圣人孔子便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弟子三千人,有富可敌国的巨贾,有位极人臣的政客,形形色色不一而是,而孔子,则成为后世称赞景仰的伟大教育家,究其根本,在于其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位学生的优劣长短,扬其长补其短,因材施教,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别待遇”,才使得每个人都得尽展其能,各得其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三第一次作文训练
——了解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月考优秀作文)母亲节前后,许多网友在微博、微信、网络社区中扎堆,突击“秀孝顺”。
有的网友晒出为母亲购买的价值不菲的化妆品、首饰、包、电子产品;有的人请母亲去高档餐厅,并将菜式拍照上传;有的人转发“母爱”主题文章,抒发对母亲的讴歌。
对此,有人赞赏,也有人提出质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陪伴最为长情
①母亲节前后,许多网友在微博、微信、网络社区中扎堆,突击秀孝顺。
有的网友晒出为母亲购买的价值不菲的化妆品、首饰、包和电子产品;有的人请母亲去高档餐厅,并将菜式
拍照上传;还有的人转发母爱主题文章,抒发对母亲的讴歌。
我并不赞同这种做法。
相较于
这种仅在意外在的表现,我认为发自内心的陪伴最为长情。
②随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高。
旧时代所谓的高档品拿到现代都极为平常。
很多人认为,想让母亲享受一些旧时代没有的高档品,来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种想法本身是没有错误的。
但是做法有很大问题。
买完高档品后晒到网上、朋友圈,吃一
顿大餐,发多张照片。
这真是儿女全心全意对母亲爱的表扬吗?
③在我看来只是流于形式。
无论是买高档品、吃大餐、还是在网上转载母爱的文章,都只是你想让别人知道你很爱母亲,所以你为她做这些。
为什么爱一个人要让别人知道?是出于
炫耀的目的,想让别人称赞你,说你有多爱你母亲吗?你愿意花这么多钱为她买东西,但这
些东西母亲一定会用吗?你买了东西对母亲来说很可能是不适合的,她可能不想用。
那么你
花那么多钱,母亲也不想去用。
因此,流于表面形式又浪费了金钱,使纯净的爱变了质。
④我认为,母亲真正想要的并不是物质上的。
现在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了,母亲用什么其实都是高档品,与其再买高档品给她,不如陪伴母亲一天,一起买菜,一起做饭,吃完晚
饭后陪母亲下楼绕楼遛圈,这其实已经足够了。
平时你忙于工作或忙于学业,很难抽出大量
时间陪在母亲身边,母亲嘴上不说,其实她很想跟你沟通,和你交流,了解你的困难,帮你
出出主意,增进彼此间的感情,拉近你和母亲间的距离,这才是母亲真正想要的。
⑤如果在抉择中让母亲选择你和高档品中的一个,任何母亲做出的选择都不可能是高档品,无论这个高档品多么贵重,在母亲眼里你就是唯一的。
明明这些你都懂,为什么选择金钱这
种表面形式来感谢母亲?可见,陪伴才最为长情。
⑥我认为,现在的我们并不应通过花钱买东西或者在网上转载文章这种形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我们应抛开这种表面形式,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发自内心的陪伴母亲,这
才是最为长情的,这才是最好的礼物。
点评:
一是内容上:全文始终能够围绕“陪伴最为长情”这个中心展开论述,立意切合材料中心。
二是表达上:①题目《陪伴最为长情》直击材料和文章的中心,亮出文章观点,画龙点睛;②开篇引
述材料与观点,语言简洁明快,提出中心;第2段~第5段围绕观点分层展开论述。
摆现象——分析阐述——揭示道理——阐述自己主张。
三是发展上:①因说理透彻而深刻,因内容全面而丰富;②因语言朴实严谨、长短句结合而具有文采;③因思路清晰,层次清晰而结构谨严;④因按照要求完成写作任务而符合要求。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