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合理容量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人口的增长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人口的增长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高一地理学段质量检测题(一)(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45分钟100分)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座号: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变化的曲线图,读后分析完成1=3题:1.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明,正确的是:()A.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B.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C.在欧洲发达国家中,出现了与甲国相同的情况D.老年人口比例,乙国高于甲国2.下列有关人口问题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人口增长过快,人均粮食及资源占有量明显减少B.乙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因为经济发展迅速C.最近乙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D.最近甲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3.下列有关解决人口问题采取对策的叙述,正确的是:()A.解决甲国人口问题,要鼓励生育、接纳移民B.解决甲国人口问题,可采取计划生育对策C.解决乙国人口问题,要鼓励生育、接纳移民D.解决乙国人口问题,要靠战争、瘟疫使居民大量外迁下表是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

读表回答4-5 题4.广东、北京等省市1990年7月1日以来人口增长远远超过全国水平,主要原因是:()A.医疗卫生条件好,人口死亡率低B.生活水平高,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与出生率(%)C.经济发展快,国内人口大量迁入务工、经商D.坚持对外开放,外籍工人数量多5.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A.老年人口比重下降B.低年龄组人口比重下降C.农村人口比重上升D.男性人口比重上升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分析回答6—8题6、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 、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B 、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 、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D 、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7、目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A 、(1)阶段B 、(2)阶段C 、(3)阶段D 、(4)阶段8、第(4)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其死亡率又略有上升的原因是:A 、频繁的战争,医疗卫生条件差B 、人口的老龄化C 、出生率的下降D 、生活质量的下降9、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打工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的人口迁移读“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图3),回答10-12问题10、关于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污染相关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无相关关系B .人口增长与资源无相关关系,与环境污染正相关C .人口增长与资源和环境污染均无相关关系D .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图3 资源 环境污染 人口11、由图示可反映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 B.环境质量C.科技发展水平 D.对外开放程度12、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可能加速生态环境的恶化B、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C、人口增长过快,环境势必受到污染或不良影响D、目前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是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过快13.环境承载力是指 ( ) A.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B.衡量人口数量的重要指标C.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D.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14.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基础 B.三大发明C.消费水平 D.商品经济的发展15.环境人口容量是指 ( )A.一个地区人均资源量的极限值B.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C.科学技术最发达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D.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好坏16. 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A.13亿左右B.16亿左右 C.19亿左右 D.20亿左右17、目前上海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A、卫星城镇人口比重大B、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赡养照顾众多老人负担过C、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D、人口年龄构成轻,生育高峰压力大18、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城市B、由城市到农村C、由城市到城市D、由农村到农村19.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20.我国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则大于500人,关于两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影响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B.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较发达C.两地环境的人口容量都已达到极限D.两地人口数都远远低于环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资源开发不足现象二、综合题(40分)21.读图1-8,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一轮总复习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习题

一轮总复习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习题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人口与环境第1讲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2014·天津南开一模)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1~2题。

1.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解析第1题,①图的出生率、死亡率最高,④图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低,③图的出生率、死亡率比②图高,由此可得出正确结论。

第2题,④阶段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

答案 1.B 2.D读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示意图,回答3~4题。

3.1982~2008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A.一直持续增长B.增速在不断减慢C.增速在不断加快D.呈现波动增长4.下列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是()。

①制造业②建筑业③家庭护理④食品服务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2008年,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在持续增长,在2009年有所下降。

第4题,制造业和建筑业所需要的男性劳动力比重大,这些行业的迅速发展会引起人们对男性的重视,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而家庭护理和食品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女性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会引起人们对女性的重视,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

答案 3.A 4.D2014年2月1日以来,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

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7题。

5.俄罗斯欲制定该项政策的目的是解决()。

A.人口增长过快问题B.就业率低问题C.移民迁入过多问题D.人口负增长问题6.以下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俄罗斯最相似的是()。

2.1.3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2(2020)

2.1.3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2(2020)

2.1.3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2(2020)1.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读“西安市人口地域圈层结构图”及表格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西安市各圈层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的净变表(1982~2000年)2.西安市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是()①市中心区人口减少②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加大③外圈人口低速增长④内圈和中圈人口密度增长缓慢⑤外圈人口密度快速增加⑥内圈和中圈人口快速增长A.①②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④⑤3.根据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目前形成西安市主要住宅区的是()人口经济学家认为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人口红利”时期。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若以工作年龄人口占比65%为参考值,图示国家中最迟进入人口红利期的是()A.印度B.日本C.越南D.美国5.依图示信息推断,未来20年人口老龄化最凸显的国家将是()A.美国B.日本C.中国D.印度6.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下题。

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a、b、c B.a、c、d C.a、b、d D.b、c、d7.我国人口与一些资源之间的矛盾,表现在 ( )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②耕地总数和人均可耕地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③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已达极限④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有些地区已出现地下水枯竭的迹象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8.目前,美国人口已达3.1亿,引起有识之士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因为()A.美国人口增长速度太快B.美国人的消费水平高C.美国的资源贫乏D.美国的人口素质低9.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B.环境人口容量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指它的确定性C.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D.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右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单位:万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测试题(含答案)

1.3《人口的合理容量》测试题一、选择题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2.图示反映了()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A 2.D 图中两条曲线分别是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的相关关系。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都是随人口规模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生活质量的最高值所对应的人口规模就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

第2题,读图即可判断出正误。

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 D.新疆地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B.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3.B 4.D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有区别,但两者也有正相关的关系。

中国西部环境人口容量小,因此人口合理容量肯定也小。

相反,我国东部环境人口容量大,人口合理容量也大。

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相对较高。

从我国目前实际人口数量看,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人口数量均已超过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同步测试

人口合理容量同步测试

必修二第一章人口合理容量习题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

读美国(本土)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A.①和④ B.②和④C.①和③ D.②和③2.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递减B.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D.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图中反映了(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③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5.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变化曲线与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面积变化曲线,大约在________________开始明显上升,这两条曲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可耕地总面积曲线开始下降的大约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该曲线与世界人口变化曲线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三条曲线表示年代的顺延,可反映出人口容量的________性。

(4)影响A、B、C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消费水平的提高B.人口数量的减少C.科技水平的发展D.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改变答案5 (1)1950年前后同步增长(或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面积随世界人口的增长而增长)(2)1900年后(或20世纪初) 世界可耕地总面积随世界人口的增长而递减(3)相对(4)C。

人口的合理容量测试题

人口的合理容量测试题

人口的合理容量、选择题F。

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A. 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2 .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①地势高,气候寒冷②生态环境脆弱③自然资源丰富④土地生产潜力小A. ①③④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读下图,完成3〜4题。

..... f -----------------I利技必就乎I 严和:叵I皿宜「甌厂…gll宅活和立建讷麻豁I WUItt-------------------------- 1 ----------- ------------------ ■4M I I• ■ ■■■ -一_ 厂 ---------------- -I 卜■■■■■■■■■■■■■■■■■■;■■■」■■■■■■■ J3 .图中a、b分别表示()A. a人口合理容量b环境人口容量B. a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C. a环境人口容量b环境承载力D. a环境承载力b人口合理容量4 .与图中b呈正相关的是()①对外开放程度②资源数量③科技发展水平④地区消费水平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019 •江苏省启东中学期中)人口承载系数指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

读“某时期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及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5〜6题。

我国部分省医人口承%载系建血on倒年〕代卜半期人口流向------ 1 >2:__I !.:■-- ::|| O. : ~ I .15 •图示省区中,理论人口承载密度最大的是()A.四川B.湖南C.广东D.福建6 .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A. 迁出省份自然环境恶化B. 省区间经济发展差异C. 产业转移带动人口迁移D. 迁入省份生态环境良好、综合题(1) 图中A因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人口的合理容量测试题

人口的合理容量测试题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强人口密度表”。

读表,回答1~2 题。

年生物量 (万吨 )可承载人口最大可强人口密度地区(万人 )(人 / 平方千米 )东北地区105 10023 000229长江中下游地区88 60022 000395台湾岛、海南岛22 400 5 600486西北地区85 6008 50032青海省、西藏自治区10 000 1 00041.表中信息反应的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导要素是()A .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D.花费水平2.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由是()①地势高,天气严寒②生态环境柔弱③自然资源丰富④土地生产潜力小A .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 .①②④读以下图,达成3~4 题。

3.图中 a、 b 分别表示 ()A .a 人口合理容量 b 环境人口容量B.a 环境人口容量 b 人口合理容量C. a 环境人口容量 b 环境承载力D . a 环境承载力 b 人口合理容量4.与图中 b 呈正有关的是 ()①对外开放程度②资源数目③科技发展水平④地区花费水平A .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019 ·江苏省启东中学期中) 人口承载系数指实质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

读“某期间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及人口流向表示图”,回答5~6 题。

5.图示省区中,理论人口承载密度最大的是()A .四川B.湖南C.广东D.福建6.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由是()A.迁出省份自然环境恶化B.省区间经济发展差别C.家产转移带感人口迁徙D.迁入省份生态环境优秀二、综合题7.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限制要素图”,达成以下问题。

(1)图中 A 要素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 ,是限制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要素。

(2)图中 B 要素表示 ____________。

该要素的发展变化,必定带来人类获得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进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

高一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

高一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

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一、单项选择题读“木桶效应图〞,读图答复以下各题。

1.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上图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 森林资源B. 矿产资源C. 土地资源D. 水资源2.以下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②开展新能源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④实行方案生育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以下图是据“上海20xx年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开展调研报告〞绘制的上海各项指示人口容量的估算值〔万人〕统计柱状图,读图答复以下各题。

3.对上海综合常住人口影响最密切的指标是〔〕A. 土地资源B. 淡水资源C. 经济开展水平D. 垃圾处理能力4.以下提升人口容量的措施中,有利于提高上海今后人口容量的合理措施有〔〕①减少人均建筑面积,提高人口密度②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③大力开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④改变居民生活方式,将居民迁往郊区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地广人稀。

图是该自治区主要城分布示意图.据此答复以下题。

5.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短板〞是〔〕A. 光热资源B. 水资源C. 矿产资源D. 土地资源6.该省区效劳范围最大的城是〔〕A. 喀什B. 和田C. 乌鲁木齐D. 博乐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时期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受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制约。

答复以下各题。

7.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估算的表达,正确的是〔〕。

A.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是变量,无法估算B. 环境人口容量固定不变或变化很小C. 环境人口容量就是土地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D. 可以用某种或几种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8.下表为某岛国人口数量的相关信息,能表达其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45万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5万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30万预测20xx年供养的人口数量35万A. 30万、35万B. 25万、30万C. 45万、25万D. 45万、35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选择题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

读表,回答1~2题。

地区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
(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东北地区105 10023 000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88 60022 000395
台湾岛、海南岛22 400 5 600486
西北地区85 6008 50032青海省、西藏自治区10 000 1 0004
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
2.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②生态环境脆弱③自然资源丰富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a、b分别表示( )
A.a人口合理容量b环境人口容量
B.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a环境人口容量 b环境承载力
D.a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
4.与图中b呈正相关的是( )
①对外开放程度②资源数量③科技发展水平④地区消费水平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2019·江苏省启东中学期中)人口承载系数指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

读“某时期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及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示省区中,理论人口承载密度最大的是( )
A.四川B.湖南
C.广东D.福建
6.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A.迁出省份自然环境恶化
B.省区间经济发展差异
C.产业转移带动人口迁移
D.迁入省份生态环境良好
二、综合题
7.读“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因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____________。

该因素的发展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

(3)图中C因素表示人口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亿之内,到乾隆年间,人口增加到3亿。

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中国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材料二步入21世纪,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对我国耕地、草地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人,而目前我国总人口已超过13亿。

(1)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哪一个为首要因素
(2)中国人若以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为主,乾隆年间的3亿人口可能会怎样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3)日本的资源较少,但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较高,为什么
(4)根据材料二,推测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