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技巧的基础练习29188

合集下载

显微外科技术的基础训练

显微外科技术的基础训练
22%
方法同端端吻合
40%
适应证
五、镶嵌吻合
A
B
练习进针,拔针,打结,剪线
在显微镜下切开,缝合橡皮片
显微外科技术的基本训练
门腔静脉的侧侧缝接
肠系膜上静脉与腔静脉侧侧缝接
六、血管的侧侧缝接
周围神经的缝接技术训练
01
修复断离的周围神经最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对合
02
外膜缝接法
01
束膜缝接法
02
联合缝接法
03
周围神经的缝接方法
01
用快刀切断神经或逐渐切断神经瘤至正常部位
02
间断缝合外膜
03
要求:外膜不内翻,神经束不外露
外膜缝接法
切除两神经断端外膜
将相应的神经束或束组搭配
每束缝1-2针,大束缝3针
束膜缝接法
联合缝接法
切断神经同外膜 缝接外膜与相邻的束膜
颈动脉缝合法
05
Part One
尾动脉缝合法
06
Part One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谢谢!
结合前两者的优点
01
联合缝合法
训练显微外科技术是外科医师走向成功的道路
精湛的外科技术,是外科医师成功的关键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03
Part One
大鼠血管缝合的技术操作
04
Part One
1
麻醉
2
将大鼠仰卧位,四肢分开,固定于木板上。
3
腹股沟处脱毛和消毒。
4
在股内侧作一纵行皮肤切口,上端始自腹股沟韧带中点,下至股骨内髁近端,暴露股动脉。
显微外科技术训练要求
端端吻合
端侧吻合
盘端吻合

外科学题库及答案- 显微外科

外科学题库及答案- 显微外科

显微外科一、填空题1、显微外科是利用光学放大,使用对进行精细手术的学科。

2、196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报道再植成功。

二、判断改错题1、吻合血管的组织移植是显微外科应用最多最广的领域。

2、近年来,试用非缝合法进行小血管吻合的技术已用于临床。

三、选择题[A型题]1、对手术显微镜的要求之一是。

A.放大倍数在2-20倍之间自动变化B.放大倍数在10-40倍之间自动变化C.放大倍数在7-25倍之间自动变化D.放大倍数在6-20倍之间自动变化E.放大倍数在6-30倍之间自动变化2、7-0常用的显微缝合针线用来。

A.吻合口径<3mm的动、静脉,神经B.吻合口径>3mm的动、静脉,神经C.吻合口径1-3mm的血管D.吻合口径1-3mm的淋巴管E.吻合口径约3mm的淋巴管、血管[B型题]A.稳固夹持显微缝合针线B.分离组织和夹提缝线打结C.分离组织D.修剪血管E.阻断血流3、血管夹用于。

4、镊子用于。

5、直剪用于。

6、持针器用于。

[C型题]A.端端吻合B.端侧吻合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7、常用的血管吻合方法属于。

8、带蒂皮瓣和肌皮瓣移植属于。

9、淋巴结与小静脉近端吻合属于。

10、轻度吻合漏血时采用的方法属于。

[X型题]11、显微手术器械应符合以下要求。

A.经济B.小型、轻巧C.纤细D.不反光E.无磁性12、血管端端吻合的方法如下。

A.严守无创技术B.彻底清创血C.切除血管外膜D.血管冲洗扩张E.正确缝合血管四、名词解释1、皮瓣Skin-graft2、显微外科(Microsurgery)五、问答题1、试述显微外科手术的特点及基本功培养2、试述显微外科的应用范围及目前小血管吻合的研究进展(举例即可)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显微器械细小组织2、断肢二、判断改错题1、对2、错(未能用于临床)三、选择题1、E2、B3、E4、B5、D6、A7、A8、C9、B 10、D 11、BCDE 12、ABCDE四、名词解释1、皮瓣:即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组织块。

最新[考试]显微外科技术的基础训练幻灯片课件

最新[考试]显微外科技术的基础训练幻灯片课件
外膜外
联合缝合法
❖结合前两者的优点 ❖排除前两者的缺点
❖精湛的外科技术,是外科医师成功的 关键
❖训练显微外科技术是外科医师走向 成功的道路
.
大鼠血管缝合的技术操作
股动脉缝合法
1.麻醉
2.将大鼠仰卧位,四肢分开,固定 于木板上。
3.腹股沟处脱毛和消毒。
4.在股内侧作一纵行皮肤切口,上 端始自腹股沟韧带中点,下至股骨 内髁近端,暴露股动脉。
5.游离股动脉后上血管夹,切断血管, 用普鲁卡因肝素溶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洗血管断端。
6.按前述原则和方法缝合血管。
7.缝合完后,先撤去远端血管夹再撤 区近端血管夹,缝合静脉则相反。
8.检查吻合口通畅情况,并用湿盐水 纱布湿敷止血。
-------------------------------------------------------------------------------------------------------------------------------------------------------------------------------------------------------------------------------------------------------------------------------------------------------------------------------------------------------------------------------------------------------------------------------------------------------------------------------------------------------------------------------------

显微外科基本技术训练

显微外科基本技术训练

显微外科基本技术训练显微外科是外科医生借助于手术显微镜的放大,使用精细的显微手术器械及缝合材料,对细小的组织进行精细手术。

它是一项专门的外科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手术学科的各个专业。

(一)显微镜下手术特点在手术显微镜下做手术,组织被放大,不仅能看清手术野肉眼看不清的细小组织,而且还有立体感,因而有利于外科医生精确地解剖、游离、切开和缝合各种组织。

但即使是肉眼缝合血管很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如不经过专门训练,在刚开始作显微外科手术时,仍很不习惯,常出现手眼不协调,影响显微镜下的手术操作,因此,要熟练地在手术显微镜下作好手术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和适应过程。

显微镜下的手术特点:①由于显微镜的视野小,手术器械和针线常越出视野范围而很难找到;②由于景深有限,略有上下移动即出现手术野模糊;③肉眼所不能看见的抖动在显微镜下却很显著,因此,细微的抖动就会影响操作;④由于眼肌对不同焦距有一个调节过程,因此,眼睛离开目镜后再返回,不能立即看清微细结构。

(二)显微外科技术训练要求根据手术显微镜下手术操作的特点,在显微外科技术训练过程中,应按以下要求去做:1.先应将手术显微镜安放妥当,调整目镜与术者瞳孔之间的距离,消除复视,达到手术野的物像清晰,有立体感。

2.训练手的动作要轻柔、稳健,动作幅度小,避免越出视野范围的抖动。

要求对显微镜下看到的组织位置感觉准确,能够很快从视野外抵达视野内的手术部位。

3.训练切开、缝合、打结、剪线能在—个平面上进行,避免上下移动,出现视物模糊现象。

还要求在手术中能够适应多种放大倍数和景深。

4.训练将前臂靠在手术台面上,通过发挥拇指、示指和手腕的协调动作使用器械。

5.训练眼睛不离目镜,在镜下练习切开、分离、缝合、打结等基本操作,并训练能迅速定位,掌握多种器械的使用。

作到眼不离目镜,双手能更换器械。

6.训练眼离开和返回目镜时,眼肌有迅速的调节能力。

7.训练术者与助手之间的配合,两人都应经过显微外科技术的训练,了解显微镜下操作的特点,明确手术的全过程,熟悉手术操作的顺序和方法。

显微外科的基本理论及操作

显微外科的基本理论及操作

术后5-7天:内膜层新生的内皮细胞 已越过裂隙的血栓表面开始覆盖缝线;内 皮下层细胞浸润已消失,吻合质量低,增 生严重。内弹力膜重新出现,是内膜层修 复基本完成的标志。中膜层平滑肌变性坏 死范围缩小,增生。外膜层创伤反应在一 周时开始消退(取决于创伤轻重)。
术后第二周:内膜层内皮细胞恢复正 常。内皮下层反应已消退,内弹力膜恢复 正常。中膜层平滑肌细胞进一步增生。外 膜层已恢复正常。 术后第八周: 内膜层恢复正常。中 膜层,除残留少量瘢痕组织,已被增生平 滑肌细胞替代。标志中膜层修复的完成, 形成动脉瘤的机会已不复存在 。外膜 层 恢复正常。
显微手术抗凝解痉药物的应用



抗凝解痉药物的应用;游离组织的灌注问 题。 术中常使用0.5%-2%普鲁卡因肝素钠盐水冲 洗吻合端 术后常规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 原则“三抗一扩” 术后5-7日补液量3000ml
临床常用的血循环观察指标


皮肤温度: 皮肤颜色 肿胀程度 毛细血管回流
熟练的镜下操作, 不用显微镜缝合不放心。 即使对2-3mm以上的血管也非常乐意用显微 镜缝合。 必须是在吻合。通畅的前提下。

血管吻合的训练
几种吻合方法:端端吻合 端侧吻合 盘侧吻合 侧侧吻合 套入吻合
基 本 操 作 步 骤 (以端端吻合为例)




剥离外膜:以5mm为宜。 扩张血管:液压扩张和机械扩张法。(痉挛)。 整齐切除血管断端:剪刀! 边距和针距:边距为血管壁的1-2倍。针距约为边 距的二倍。 进出针和拉线:垂直进针,穿过全层。不垂直? 缝针的顺序:对应的180的两个点先缝合两个定点 线,然后再选对角点缝合。

1980年Morrison应用拇指甲皮瓣。 1982年上海于仲嘉“中国手” 1989年大白鼠足趾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题库1-1-8

显微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题库1-1-8

显微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题库1-1-8问题:[单选]男性,25岁,在工作中右手中指和示指被机器压断。

此时的急救措施中正确的是()A.将机器倒转,拉出断肢B.止血带扎紧断肢近端不能放松C.现场即应用干净清水冲洗断肢D.保存时离断肢体直接放入冰块中E.无菌敷料包裹断指后放入清洁塑料袋内,再放入带冰块的容器中如断肢仍卡在机器中,要停机将机器拆卸后取出断肢,严禁强行拉出断肢或将机器倒转,以免加重断肢的损伤。

用止血带止血时应注意定时放松,以免压迫过久引起肢体坏死。

对离断的肢体现场不做无菌处理,严禁冲洗、浸泡、涂药,尽快用无菌或清洁敷料包裹离断的肢体,并立即干燥冷藏保存。

避免离断肢体直接与冰块接触。

问题:[单选]断肢再植术后病人的护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B.术后早期以改善血液循环及消除肿胀为主C.术后6~8周以无负荷功能锻炼为主D.6~8周后加强患肢活动和感觉训练E.患肢平放、制动患肢应适当限制活动,抬高患肢至略高于心脏水平,利于静脉回流,但不宜过高以免影响血供。

问题:[单选]断肢再植术后开始无负荷主动运动为主的功能锻炼的时间是()A.术后即刻B.术后1周C.术后2~3周D.术后4~6周E.术后6~8周手术后3周内为软组织愈合期,护理重点是预防感染,可进行理疗、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及消除肿胀。

手术后4~6周开始为无负荷功能锻炼期,此期骨折愈合不牢,只做患肢屈伸、握拳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和粘连。

手术后6~8周,骨折已愈合,护理重点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瘢痕软化为主,加强患肢活动和感觉训练,同时可配合理疗及药物。

(安徽11选5 https://)问题:[单选]不符合显微手术用镊子的特点是()A.尖端尖而不锐B.边缘无棱角C.对合好D.轻巧、操作轻便E.有磁性显微手术器械要求:小型、轻巧、操作轻便、灵活、纤细、不反光、无磁性。

镊子尖端应尖而不锐,边缘无棱角,对合好,能牢固地夹住汗毛。

问题:[单选]适用于吻合直径1mm以下血管和淋巴结的缝线是()A.7-0B.8-0C.9-0D.10-0E.11-07-0的缝线用于缝合直径3mm以上的动、静脉、神经和肌腱;8-0或9-0的缝线适用于吻合直径1~3mm 的血管;11-0的缝线适用于吻合直径1mm以下的血管和淋巴管。

显微外科基本理论与操作

显微外科基本理论与操作

显微外科术后抗凝药物应用
• 复方丹参:扩血管药物 复方丹参: • 应用 : 2~ 10ml, 放在低分子右旋糖酐 应用: ~ , 中作静脉点滴
血管危象的治疗
术后血管危象常见原因
最早表现为血管痉挛 1.室温过低 室温过低 2.血容量不足 血容量不足 3.手术创伤 手术创伤 4.麻醉不满意 麻醉不满意 5血管吻合口质量欠佳 血管吻合口质量欠佳 6血管游离时损伤或血管变异有关 血管游离时损伤或血管变异有关
抗凝药物的应用
低分子右旋糖酐、 阿司匹林 、 低分子右旋糖酐 、 阿司匹林、 潘生丁、肝素等 潘生丁、
抗凝药物作用机理
低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 低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 为20000-40000 作用: 作用 1.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血小板三因子 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血小板三因子 2.增加红细胞与白细胞的负电荷,抑制红细 增加红细胞与白细胞的负电荷, 增加红细胞与白细胞的负电荷 胞之间、 胞之间、红细胞与血管壁的黏附与纤维蛋 白结合 3.一定的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作用 一定的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作用
微血管的机能解剖
内皮细胞机能: 内皮细胞机能: 内皮细胞储存抗凝血酶第Ⅳ因子( 内皮细胞储存抗凝血酶第Ⅳ因子(体内主 要抗凝因子) 要抗凝因子)
微血管的机能解剖
内皮细胞机能: 内皮细胞机能: 内皮细胞能摄取分解血管收缩物质5 羟色 内皮细胞能摄取分解血管收缩物质5—羟色 胺、儿茶酚胺等
微血管的机能解剖
常用解除血管痉挛的方法
1.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2.提高室温 提高室温 3.检查有无尿潴留 3.检查有无尿潴留 3.局部用温盐水纱布包裹 局部用温盐水纱布包裹 4.输血补充血容量 输血补充血容量 5.血管表面点滴 %利多卡因或 血管表面点滴2%利多卡因或6.25%硫酸镁 血管表面点滴 % 6.节段性液压扩张 节段性液压扩张

小血管吻合基础训练共68页文档

小血管吻合基础训练共68页文档

周围神经的缝接技术训练
修复断离的周围神经最重 要的环节 良好的对合
周围神经的缝接方法
外膜缝接法 束膜缝接法 联合缝接法
外膜缝接法
用快刀切断神经或逐渐切断神经 瘤至正常部位
间断缝合外膜 要求:外膜不内翻,神经束不外露
束膜缝接法
切除两神经断端外膜 将相应的神经束或束组搭配 每束缝1-2针,大束缝3针
联合缝接法
切断神经同外膜 缝接外膜与相邻的束膜
外膜,疏松的结缔组织 束膜,坚韧的结缔组织
束膜缝接法
优点:缝合牢固、可靠,神经束 对合良好
缺点:缝接困难,神经内留下大 量缝线线结。
外膜缝接法
优点:简单快速,神经内无缝线 缺点:不牢,束与束分离或束穿
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膜外
联合缝合法
结合前两者的优点 排除前两者的缺点
缝接血管的注意事项
湿操作,防止创面干燥
检查血管缝接质量
血管通畅试验 漏水试验 切下吻合口,镜下检查
2、血管的端侧吻合
适应证:
两血管口径相差太大 主要血管不能切断
端侧缝接的注意事项
偏斜角30-60度为宜,血流方 向一致
端侧血管剪成斜面 侧方切口略大于端侧口径
端侧缝接的注意事项
6.按前述原则和方法缝合血管。
7.缝合完后,先撤去远端血管夹再撤 区近端血管夹,缝合静脉则相反。
8.检查吻合口通畅情况,并用湿盐水 纱布湿敷止血。
颈动脉缝合法
尾动脉缝合法
谢谢
能力 主刀和助手的协同动作
显微外科技术的基本训练
• 显微切开和分离技术 • 显微组织的提持技术 • 显微组织的牵开及暴露技术 • 显微外科的结扎及止血 • 显微外科的清创技术 • 手术中医务人员的分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外科技术的 基础训练
一.显微镜下手术特点
清楚,放大,立体感 视野小,景深短,易抖动,眼肌调 整难
二、显微外科技术的训练要求
轻柔,稳健,移动幅度小 避免上下移动,学会平移 在镜下训练切开,分离,缝合, 打结
显微外科技术训练要求
眼睛不离开目镜,完成一个吻合口 训练眼睛离开和返回目镜架的适应 能力 主刀和助手的协同动作
5.游离股动脉后上血管夹,切断血管, 用普鲁卡因肝素溶液冲洗血管断端。 6.按前述原则和方法缝合血管。 7.缝合完后,先撤去远端血管夹再撤 区近端血管夹,缝合静脉则相反。 8.检查吻合口通畅情况,并用湿盐水 纱布湿敷止血。
-------------------------------------------------------------------------------------------------------------------------------------------------------------------------------------------------------------------------------------------------------------------------------------------------------------------------------------------------------------------------------------------------------------------------------------------------------------------------------------------------------------------------------------
血管缝接的注意事项
边距与间距 边距 血管壁的1~2倍 针距 边距的2倍 直径2mm血管 12针
血管缝接的注意事项
进针:垂直进针 出针:顺针的弧度拔针
血管缝接的注意事项
口径不等时的血管缝接 将较小的一侧血管剪成斜面 侧面口径=较大的血管口径
血管缝接的注意事项
口径不等的血管缝接 将较小的一侧血管剪开一个缺口, 充分利用有缺口的斜面
颈动脉缝合法
尾动脉缝合法
缝接血管的注意事项
湿操作,防止创面干燥
五、 检查血管缝接质量
血管通畅试验 漏水试验 切下吻合口,镜下检查
二、血管的端侧吻合
适应证:
两血管口径相差太大 主要血管不能切断
端侧缝接的注意事项
偏斜角30-60度为宜,血流方 向一致 端侧血管剪成斜面 侧方切口略大于端侧口径
优点:简单快速,神经内无缝线 缺点:不牢,束与束分离或束穿出 外膜外
联合缝合法
结合前两者的优点 排除前两者的缺点
精湛的外科技术,是外科医师成功的 关键 训练显微外科技术是外科医师走向 成功的道路
.
大鼠血管缝合的技术操作
股动脉缝合法
1.麻醉 2.将大鼠仰卧位,四肢分开,固定 于木板上。 3.腹股沟处脱毛和消毒。 4.在股内侧作一纵行皮肤切口,上 端始自腹股沟韧带中点,下至股骨 内髁近端,暴露股动脉。
三、血管的缝接方法
• • • • • • 端端吻合 端侧吻合 盘端吻合 盘侧吻合 侧侧吻合 相嵌吻合
一、血管的端端吻合
剥离外膜,距端端5mm 扩张血管,液压扩张或机械扩张 修整血管端 用两定点或三定点吻合法
血管缝接的注意事项
边距与针距 边距过大 血管壁内翻,吻合 口狭窄 边距过小 血管壁撕裂
束膜缝接法
切除两神经断端外膜 将相应的神经束或束组搭配 每束缝1-2针,大束缝3针
联合缝接法
切断神经同外膜
缝接外膜与相邻的束膜
外膜,疏松的结缔组织 束膜,坚韧的结缔组织
束膜缝接法
优点:缝合牢固、可靠,神经束 对合良好 缺点:缝接困难,神经内留下大 量缝线线结。
外膜缝接法
端侧缝接的注意事项
褥式:四定点缝接法 其余缝线用连续式或间断缝接法
三、盘侧吻合
适应证 两血管外径相差太悬殊 如1cm对1mm直径
盘侧吻合
盘的制作 分支成盘 侧壁成盘
四、盘端吻合
同盘侧吻合பைடு நூலகம்
五、镶嵌吻合
适应证 两血管外径相差太悬殊 方法同端端吻合
显微外科技术的基本训练
在显微镜下切开,缝合橡皮片
练习进针,拔针,打结,剪线
六、血管的侧侧缝接
门腔静脉的侧侧缝接
肠系膜上静脉与腔静脉侧侧缝接
周围神经的缝接技术训练
• • 修复断离的周围神经最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对合
周围神经的缝接方法
外膜缝接法 束膜缝接法 联合缝接法
外膜缝接法
用快刀切断神经或逐渐切断神经 瘤至正常部位 间断缝合外膜 要求:外膜不内翻,神经束不外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