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促生长实验操作

合集下载

细胞生长曲线实验步骤

细胞生长曲线实验步骤

细胞生长曲线实验步骤一、准备细胞与培养基1.选择适宜于实验的细胞系,并确保细胞状态良好,无污染。

2.准备所需的培养基,按照说明书进行配制,并在使用前进行无菌过滤处理。

3.准备所需的无菌器械、吸管、离心管等。

二、接种细胞至培养板1.在无菌操作台上,用无菌吸管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液。

2.将细胞悬液均匀接种至培养板中,每个孔内的细胞数量应保持一致。

3.将接种好的培养板放入培养箱中,设置适宜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三、定时观察与计数1.在接种后的不同时间点(如每天或每24小时)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

2.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贴壁生长和形态变化,以及细胞数量的变化。

3.在特定时间点,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或自动细胞计数器对细胞进行计数。

四、记录数据1.将每次观察和计数的结果详细记录下来,包括细胞数量、形态变化等。

2.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

五、绘制生长曲线1.根据记录的数据,以时间为横轴,细胞数量为纵轴,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图。

2.生长曲线应反映出细胞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六、数据分析1.分析生长曲线,计算细胞的倍增时间、生长速率等参数。

2.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细胞生长情况,分析影响细胞生长的因素。

七、清洗与消毒1.实验结束后,将使用过的器械、培养板等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2.清洗可使用去离子水或清洗剂,消毒可使用75%酒精或紫外线照射等方法。

八、实验总结1.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

2.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改进实验方法的建议或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为一般性的细胞生长曲线实验步骤,具体实验过程可能因细胞类型、实验条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请遵循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ms 培养基促进生根的方法

ms 培养基促进生根的方法

ms 培养基促进生根的方法以MS培养基促进生根的方法引言:生根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阶段,对于繁殖植物来说尤为关键。

MS培养基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培养基,其成分和浓度的合理调配对于生根的促进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利用MS培养基促进生根的方法。

一、调整植物激素浓度MS培养基中含有多种植物激素,其中包括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这些激素对于植物的生根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为了促进生根,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需要调整激素浓度。

一般情况下,增加生长素的浓度可以促进生根的形成,而增加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则可以促进生根的生长。

因此,我们可以在MS培养基中适量调整这些激素的浓度,以达到促进生根的效果。

二、添加生长因子除了植物激素外,MS培养基中还可以添加一些生长因子,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这些物质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在促进生根方面,适量添加维生素B1、B6和菸酸等可以增强植物的生根能力。

此外,添加一些矿质元素,如钙、镁、铁等,也可以促进生根的形成和生长。

三、调整培养基pH值pH值是影响培养基中养分吸收和植物生理代谢的重要因素。

对于促进生根来说,适宜的pH值范围是5.5-6.5。

如果pH值偏高或偏低,都会对植物的生根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制备MS培养基时,应注意调整pH值,以保持适宜的生根环境。

四、光照和温度控制光照和温度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境因素。

对于促进生根来说,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可以提高生根的成功率。

一般来说,光照强度为3000-5000勒克斯,温度为20-25摄氏度是较为适宜的生根条件。

此外,光周期也会对生根产生影响。

对于大部分植物来说,16小时的光照和8小时的黑暗是较为适宜的光周期。

五、培养基的配制和处理制备MS培养基时,应注意材料的选择和配比。

一般来说,MS培养基中的盐类成分是固定的,但可以根据植物的需要适当调整某些成分的浓度。

此外,培养基的pH值应调整到适宜的范围。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经过高压灭菌处理,以确保无菌状态。

培养基管理制度

培养基管理制度

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管理制度1、目的:本标准操作规程描述了微生物实验室检验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各种培养基的接收、配制、储存以及性能验证(促生长试验)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过程。

1.2 本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所有实验室使用的培养基符合微生物实验的要求,并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2. 范围本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外购的培养基。

3. 职责3.1 微生物实验室主管负责监督和确保实验室在接收、配制、储存和验证培养基时均按照本标准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

3.2 微生物室检验员应熟悉本标准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4. 程序4.1 培养基接收4.1.1 微生物实验室应购买被批准的商品化脱水合成培养基用于各项微生物检验。

4.1.2 培养基接收时,试剂管理员应对照采购计划仔细核查相关信息,并由实验室主管组织检测人员按照本制度4.8条款对购买的培养基进行验证,每批培养基抽取一瓶进行验证。

如果培养基出现下列情况:包装破损、培养基泄露、超出有效期或接近最后期限6个月、经性能测试不合格、培养基性状发生改变等,实验室有权拒收此批培养基,并及时与采购部门联系向供应商反馈这些情况。

4.1.3 核对无误后,试剂管理员应当将接收日期、编号、批号、有效期等详细信息登记在《试剂保管帐》上,同时在每瓶/盒试剂上贴上“接收标签”,对接收的培养基进行实验室内部编号。

4.1.3. 1 原则上每瓶培养基需赋予实验室内部唯一编号。

编号规则如下:例如:CM101-140101-01CM101--------CM是培养基的英文缩写,101是平板计数琼脂的代号。

(由于目前实验室采购的多为陆桥的产品,故沿用陆桥对培养基的编号。

对于个别其它厂家的培养基重新编号)140101--------表示试剂接收日期001-------------流水号(从001开始)4.1.3.2 培养基瓶体上应标有如下信息,便于清楚地表明培养基的状态:实验室内部编号开瓶日期/开瓶人开瓶失效日期4.1.4 所有的培养基应有相关的COA,试剂管理员应检查和确保COA有效可用。

植物生长发育实验技巧总结

植物生长发育实验技巧总结

植物生长发育实验技巧总结植物生长发育实验是研究植物生物学、生态学等领域的重要实验手段之一。

正确的实验技巧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总结植物生长发育实验的一些常用的技巧,供科研工作者和实验室人员参考。

1.实验前准备在进行植物生长发育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实验的成功进行。

首先,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并进行必要的处理,例如种子消毒、浸泡等。

同时,确定实验所需的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湿度等,并合理安排实验的时间计划。

2.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培养基在植物生长发育实验中起到关键作用。

根据实验目的和所研究的植物,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培养基有MS培养基、Murashige和Skoog培养基等。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生长因子,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

3.控制环境条件在植物生长发育实验中,环境条件的控制尤为重要。

温度、光照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控制环境条件可以通过恒温箱、光照设备和加湿机等进行调控。

在实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和记录环境参数的变化,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正确的实验操作在进行植物生长发育实验时,合理的实验操作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种子的播种要均匀密集,避免过于稀疏或过于密集;培养基的添加要准确无误,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对植物的处理要谨慎,避免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等。

同时,要注意卫生和消毒,避免细菌和病原体的污染。

5.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在植物生长发育实验中,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是科研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实验过程中,要准确记录观察数据,如植物生长的高度、根系的长度等。

同时,利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要注意数据的可重复性和统计学意义,确保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总结:植物生长发育实验是研究植物生物学、生态学等领域的重要手段。

正确的实验技巧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培养基的灵敏度测试

培养基的灵敏度测试

培育基的灵敏度测试培育基的灵敏度测试是其质量掌握的一个重要检测部分。

方法如下:1.用于菌数计数的半固体琼脂培育基促菌生长(灵敏度)检查的方法:对每个不同批号的脱水培育基均应进行灵敏度检查(促菌生长检查)。

取预先制备好的琼脂培育基平皿3~5个,用表面涂布法每块平板表面接种30~100个试验菌,同时用已知质量保证的同型号培育基平皿3~5个(如较闻名的如MERCK,DIFICoL产品)做对比试验,待培育基表面的菌液被琼脂培育基吸干或风干后,将培育皿倒置于培育箱的使用温度下培育48~72小时,(也可采纳浇碟法进行)取出培育后的平皿点计菌落数。

样品培育基上的微生物数量应不得低于对比培育基上微生物生长数量的70%。

否则,需重新检查,或该培育基被视为不符合促生长要求。

2.用于掌握菌检查的富集培育基的促菌生长(灵敏度)检查的方法:对每个不同批号的脱水培育基均应进行灵敏度检查。

每100ml培育基内分别接入试验菌小于100cfu,每个菌种接种两瓶培育基,将接过种的培育基置于指定条件下培育。

应在16~18小时后可明显观看到培育基内有微生物生长,则证明此培育基合格。

原则上无论是采纳脱水培育基还是按相关处方配制的培育基,一旦制成成品培育基,则应对每个配制批号培育基进行促菌生长(灵敏度检查)试验,以考察培育基的质量。

按脱水培育基的生产批号做灵敏度检查是基于培育基的灭菌程序已经经过验证。

假如试验室使用的是商购的成品培育基,供应商应随培育基供应相应批次的培育基质量检测报告,报告包括培育基的PH值、无菌检查结果和促菌生长(灵敏度)试验结果等项目。

建议在使用某一新的成品培育基(新供应商或新培育基品种)时,应至少考察三个不同批次的培育基质量,只有三批质量均合格方可使用该培育基。

微生物限度检查用成品培育基一旦初试确认合格后,可审查供应商的质检报告,而不必每批再作无菌检查和灵敏度检查,但半年应至少检查一次,以亚核其质量。

用于无菌检查试验的每批培育基,均必需按规定进行灵敏度检查试验,此规定同样适用于试验室自行配制的培育基。

ms 培养基促进生根的方法

ms 培养基促进生根的方法

ms 培养基促进生根的方法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根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MS培养基是一种经典的组织培养基,也是促进生根的主要培养基之一。

以下是使用MS培养基促进生根的方法:
1. 准备MS培养基:将MS培养基粉末加入蒸馏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热至溶解。

调整pH值至5.8,并加入植物生长素(如IBA或NAA)以促进生根。

2. 准备植物材料:收集植物茎段、叶片或愈伤组织,进行消毒处理。

3. 制备生长环境:将准备好的MS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瓶中,然后将植物材料插入培养基中。

4. 培养条件:将培养瓶置于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如光照强度为50-100μmol/m2s),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如20-25℃)。

5. 观察和处理:观察植物材料的生长情况,将生长健壮的组织转移到新的MS培养基中,继续培养。

以上是使用MS培养基促进生根的基本方法。

不同植物材料和生长条件可能需要调整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

- 1 -。

培养基的接种实验步骤

培养基的接种实验步骤

培养基的接种实验步骤培养基的接种实验步骤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大家只要按照一定的流程来,基本上就能顺利完成。

要说这个培养基,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供微生物生长的“豪华套餐”,微生物通过它能得到生长所需的营养,就像我们吃饭一样,养分都能吸收得很棒。

不过,在实验中,这个“豪华套餐”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吃的。

它可得经过精心的准备,接种过程得小心谨慎,稍不注意,可能就会给微生物“添乱”了。

怎么做呢?你跟着我一起来看,保证你马上能搞懂。

咱们得准备好一切。

培养基得先做好,装进培养皿或者试管里。

如果是固体培养基,那就像是煮粥时加点“凝胶”让它定型;如果是液体培养基,那就像是给小家伙们准备了一碗“汤”。

这些培养基得一锅一锅地做,讲究卫生,啥细菌、杂质都得“打发”掉,不能有一点马虎。

培养基放进去后,记得得搞清楚,管子、皿子要消毒,毕竟你要是碰上不速之客,谁都不开心,不是?然后,咱们接种这步就开始了。

别以为随便一捻就行,这里面可有学问呢。

接种环就是关键中的关键!这环,就像是我们拿筷子夹菜一样,得稳准狠。

你得把接种环放到火焰上烧一下,烧到红红的,像个小火把一样的。

这样做是为了杀死接种环上可能有的细菌,确保万无一失。

接种环冷却了,就可以开始操作了。

切记,一定要让接种环待在空气中冷却,不然小心烧到自己,热乎乎的环可是有点危险的。

咱们把要接种的微生物弄好。

一般来说,你可能从琼脂平板上取,或者从液体培养基里取,甚至有时候可能从环境样本中取。

你把接种环轻轻地接触微生物,记得,不要太猛,慢慢地接触就行,别让细菌散落得四处乱跑。

拿好了微生物后,别着急,还是得保持冷静,先放在目标培养基上,稳稳当当地转动接种环,或者画个小圈圈,让微生物均匀分布在培养基表面。

别小看这个过程,控制力度、转动的角度,都是技术活儿。

然后,接下来的步骤也是至关重要的,咱们要给这些微生物提供一个“五星级的环境”,让它们在培养基里开心长大。

这个时候,最好是把接种好的培养基放进温箱里。

发现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实验

发现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实验

发现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实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对养分的吸收是植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机制,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本文将介绍一种发现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实验方法,并探究实验结果所带来的启示。

实验材料:1. 植物种子(选择常见的小麦、豌豆等作为研究对象)2. 培养基(包含适量的养分和水分)实验步骤:1. 在一组培养皿中均匀撒上一层培养基。

2. 将相同数量的植物种子分别放入每个培养皿中。

3. 使用适量的水对每个培养皿中的种子进行浇灌。

4. 选择适当的光照条件和温度,放置培养皿并标记好各组样本。

5. 每天观察并记录不同样本的植物生长情况,包括根系生长、茎干伸展和叶片展开等。

6. 在一定时间内结束实验,并对根系、茎干和叶片等部位进行定量分析,测量相应的长度、面积和质量等。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光照条件对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具有重要影响。

在充足的光照下,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茎干的生长也更加健壮,叶片的展开更加广阔。

这是因为充足的光照能够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促进植物的养分合成和转运。

2. 温度对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则会抑制植物的正常发育。

这是因为适宜的温度能够维持酶活性和代谢速率在较高水平,从而有利于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3. 养分的供应对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至关重要。

例如,含有较高氮、磷和钾等关键养分的培养基可以明显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叶片展开。

这是因为这些养分在植物的生理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构建细胞和组织的基本元素。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1. 提供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对植物的正常生长至关重要。

在种植植物时应尽量确保足够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环境,从而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2. 合理施用养分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基促生长实验操作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目的
制订培养基灵敏度实验操作,是为了规范、统一培养基灵敏度检测,确保微生物检测准确、安全进行。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配制好并灭菌的培养基。

3 编写依据
4 术语

5 职责
QC卫检组人员负责培养基的配制、灭菌、灵敏度实验。

6 内容
使用的设备、器具
生物安全柜、无菌培养皿、无菌刻度吸管或无菌注射器、无菌玻璃涂布器、酒精灯

使用的菌株
EP检测用ATCC的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ATCC 8739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 9027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lus subtilis ATCC 6633
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 ATCC 14028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ATCC 10231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ATCC 16404
培养基灵敏度检测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 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证试验用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检测频率
每批配制、灭菌后的培养基均应做灵敏度测试。

操作方法
6.4.1 对照标准培养基
用已经过实验证明合格的培养基或购买的有质量证书的成品平皿培养基作为对照标准培养基.
6.4.2 实验培养基
将琼脂类的实验培养基加热融化后,冷却至45℃左右,以无菌的方式在无菌培养皿中注入15~20ml,备用。

液体类的培养基直接使用。

6.4.3 菌悬液的制备
6.4.3.1 细菌菌悬液的制备
方法一:取细菌的斜面培养物1耳匙接种在酪蛋白大豆消化肉汤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h,取上述培养物用无菌水按10倍系列稀释,分别制成10-7~10-8的菌悬液备用。

6.4.3.2 霉菌菌悬液的制备
取白色念珠菌的斜面培养物1耳匙接种在沙氏琼脂斜面上于20~25℃培养24~
48h,加入无菌水4ml制成原液,取上述原液按10倍系列稀释,分别制成10-6~10-7的菌悬液备用。

取黑曲霉的斜面培养物加入无菌水4ml制成孢子悬液,取上述孢子悬液按10倍系列稀释,分别制成10-6~10-7的菌悬液备用。

方法二:直接用杭州微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培养基灵敏度指示剂,该产品已经帮我们精确控制了细菌数量,只要直接拿稀释液稀释下就可以直接取到10~
100CFU试验菌。

使用方便,数量精确。

推荐用此方法操作。

6.4.4培养基的生长促进实验
6.4.4.1 琼脂类培养基的生长促进实验
每株菌用2个实验培养基平皿,用表面涂布法在每个平皿表面接种~的菌悬液(约10~100CFU试验菌),同时用2个对照标准的培养基平皿做对照,接种相同量的菌悬液试验,在规定温度下培养,取出平皿点计菌落数。

实验培养基上的微生物数量应为对照培养基上微生物生长数量的70%-150%范围内。

(注:每种培养基生长促进实验的具体菌株见附录1)
6.4.4.2液体类培养基的生长促进实验
每株菌用2管(或瓶)实验培养基,接种~的菌悬液(约10~100CFU试验菌),同时用2个对照标准的培养基或用已知合格的酪蛋白大豆消化琼脂平皿做对照,接种相同量的菌悬液试验,在规定温度下培养,对比或计数,在规定时间内能生长菌落为合格。

6.4.5 培养基的生长促进和抑制特性试验
6.4.5.1 液体培养基的生长促进特性试验
接种~的菌悬液(约10~100CFU试验菌)于一定量适合的培养基。

在特定温度下培养,培养时间不超过试验中规定的最短期限。

与对照标准的培养基获得的微生物生长相比,接种微生物的生长应明显。

6.4.5.2固体培养基的生长促进特性试验
采用表面涂布法,在每一块平皿上接种~的菌悬液(约10~100CFU试验菌)适宜微生物。

在特定温度下培养,培养时间不长于试验中规定的最短期限。

接种微生物的生长与对照标准的培养基获得的微生物生长相当。

6.4.5.3液体或固体培养基的抑制特性试验
用适当培养基接种至少100 CFU适宜微生物。

在特定温度下培养,培养时间至少为试验中规定的最长期限。

无受试微生物生长。

(注:每种培养基生长促进和抑制特性试验的具体菌株见附录1)
7 附录
附录1 培养基生长促进和抑制特性表
附录1:
培养基的生长促进、抑制特性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