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药品支原体检查用培养基的促生长能力研究_赵宏大_谢文_范文平_肖新月_孟

合集下载

一种饲用抗病促生长中药添加剂在肉仔鸡生产中抗病促生长应用效果的试验

一种饲用抗病促生长中药添加剂在肉仔鸡生产中抗病促生长应用效果的试验

除舍顶积雪,尤其是化雪时候,外界气温会更低一 些,需要适当提高舍温,避免舍内温度发生较大变化[2]。
5 控制密度温差
密度温差是指鸡群饲养密度较高时,鸡只聚集在一起可以抱团 取暖,感觉到的温度较高,而饲养密度较低能够分散开来或自由跑动 时,体感温度较低。有的养殖场在冬季为了节省能源而盲目扩大饲养 密度,促使鸡群密集地生活在一起,虽然能够适当增加舍温,但是极 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或腹水症,严重影响化外界温度也会随之变化,尤其是 季节交替期间容易产生舍内温差,如果管理不善就会给鸡群带来 很大应激。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好鸡舍的密闭和保温工作 来控制舍内温差[3]。
当鸡舍内外有温差时就会形成风,应保证冷风不能吹到鸡只 身上。在给鸡群提供充足新鲜空气时,需要设置挡风帘来减缓风速 且避免冷风直接吹落到鸡身上。
科 研 动 态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07.068
通过一种饲用抗病促生长中药添加剂组与 2 个不同的抗生素添加剂组(硫酸黏菌素、金霉素)、1 个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组,全程 49d 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组 7 周龄体重显著低于其余 3 组(P<0.05),而其余 3 组间差异不显著;各组间的 7 周龄存活率和料肉比
2 结果与分析
对各试验组不同阶段主要生产性能见表 2
2.1 耗料量
表2 试验各组肉鸡生产性能 一组
日龄 项目 硫酸黏菌素
0~21 0~28 0~42 0~49
耗料量 料肉比 存活率 耗料量 料肉比 存活率 耗料量 料肉比 存活率 耗料量 料肉比 存活率
1205.5 1.71 98.4
2093.8 1.87 97.2
本试验中一组选用的硫酸黏菌素和三组选用的金霉素 是目前国内允许使用的兽用抗生素;二组为微生物(枯草芽 孢杆菌)和本发明的一种饲用抗病促生长中药添加剂组。

肺炎型支原体药敏快速检测培养基的临床应用研究

肺炎型支原体药敏快速检测培养基的临床应用研究
tr e i u e m dum r duc d b a r i aiBis inc i ii e Co pa y. e hod 8 hi a e t e pia o y ta ti f c in po e y Sh nxi u k o ce e 1m tv m n M s s: 0 c l c s s wih r s r t r r c nfe to d
感 染 可 引起 上 呼 吸 道感 染 及 支 原体 肺 炎 。其 用 药 方 法 和 病 毒 红 色 至 桔 红 色 即为 肺 炎 支 原 体 阴性 反 应 。 感 染 及 细 菌 感 染 的 均 不 同 。不 同个 体感 染 的 肺 炎 支 原 体 对 药 2 2 药 敏判 断 : 敏分 析 是 在 确 认 标 本 为 肺 炎 型 支 原 体 . 药 物 的敏 感性 也 不 同 。 目前 用 于治 疗 肺 炎 型 支 原 体 病 的 药 物 种 阳性 的前 提 下 进 行 。观察 1 1 ~ 1号 孔 , 果 某 一 号 的 A、 如 B两 类 很 多 , 由于 长 期 反 复 使 用 , 炎 支 原 体 对 其 中 的 部 分 药 物 孔 均 呈 黄 色 即 阳 性 反 应 , 明所 感 染 肺 炎 支 原 体 对 该 药 产 生 但 肺 说
g o p a d b t e wo g o p r l 1 0 . n I t n Th u c i n o h c p a m n u n ad u u c p i i t e e — r u n ewe n t r u s we ea l 0 Co cu i : e f n t ft emy o ls p e mo i r g S s e tb l yd t c o o i t ec h r d u p o u e y S a x u k iB o ce c i tv o a y wa t b e Th i ra t e r s ls a e v r i u a e me i m r d c d b h n ir i a i s in el v mi e c mp n s s a l . er e c i e u t r e y i o a t i v mp tn t l ia d a n ss a d e f c ie t e t n f o ci c l i g o i n fe t r a me to c p a m n u n a i fe t e d s a e n v my o l s p e mo i n f c i ie s . v

药典附录支原体检测

药典附录支原体检测

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XIIB 支原体检查法主细胞库、工作细胞库、病毒种子批、对照细胞以及临床治疗用细胞进行支原体检查时,应同时进行培养法和指示细胞法(DNA染色法)。

病毒类疫苗的病毒收获液、原液采用培养法检查支原体,必要时,亦可采用指示细胞法筛选培养基。

也可采用经国家药品检定机构认可的其他方法第一法培养法推荐培养基及其处方(1)支原体肉汤培养基猪胃消化液 500ml氯化钠2.5g牛肉浸液(1:2)500ml葡萄糖 5.0g酵母浸粉5.0g酚红0.02gpH值7.6±0.2。

于121℃灭菌15分钟。

(2)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猪胃消化液 500ml牛肉浸液(1:2)500ml葡萄糖 1.0g酵母浸粉5.0gL-精氨酸2.0g酚红0.02g氯化钠2.5gpH值7.1±0.2。

于121℃灭菌15分钟。

(3)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按(1)项处方配制,培养基中不加酚红,加入琼脂2.5~3.0g。

(4)支原体琼脂培养基按(1)项处方配制,培养基中不加酚红,加入琼脂13.0~15.0g。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变色单位试验法)(1)菌种肺炎支原体(ATCC 15531)、口腔支原体(ATCC 23714),由国家药品检定机构分发。

(2)操作将菌种接种于适宜的支原体培养基中,经36℃±1℃培养至培养基变色,盲传2代后,将培养物接种到待检培养基中,做10倍系列稀释,肺炎支原体稀释至10-7~10-9,接种在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内;口腔支原体稀释至10-3~10-5,接种在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内。

每个稀释度接种3 支试管,置36 ℃ 士1 ℃ 培养7 ~14 天,观察培养基变色结果。

( 3 )结果判定以接种后培养基管数的2 / 3 以上呈现变色的最高稀释度为该培养基的灵敏度。

液体培养基的灵敏度:肺炎支原体(ATCC 15531 ) 应达到10-8,口腔支原体(ATCC 23714 )应达到10-4。

牛支原体改良培养基培养效果观察

牛支原体改良培养基培养效果观察
济 损失[ 8 ] 。疫 苗是 有 效 预 防该 病 的重 要 手段 之一 ,
膜炎、 中耳 炎 、 生殖 道 炎症 、 流 产 与 不 孕 等 多 种 疾 病I 2 ] 。该 病 在世界 范 围 内存 在 , 该病 原 体 于 1 9 6 1 年 首 次在 美 国患 有乳 房 炎 的 病 牛 中分 离 出来 , 目前 在 我国 , 黎济 申 1 9 8 3年 首次报 道从 患 有乳 腺 炎 的牛乳 中分离 到 牛 支 原体 , 以后 只 有零 星 临床 报 道 L 4 ] 。自 2 0 0 8年 以 来我 国部 分 地 区暴 发 了 以坏 死 性 肺 炎 为
致 犊 牛肺炎 、 关 节炎 、 奶牛乳 腺炎 外 还 可引 起角 膜结
永进 等人 相继 报道 于患病 肉牛及奶 牛 体 内分离 并 鉴 定 得到 牛支原 体[ 5 ] , 牛发病 率为 5 0 ~1 0 0 , 病 死
率 高达 1 O ~5 0 , 给我 国养牛 业 造 成 了 巨大 的 经
动 物 医学进 展 , 2 0 1 3 , 3 4 ( 3 ) : 1 2 9 — 1 3 2
Pr o g r e s s i n Ve t e r i n a r y Me di c i ne
பைடு நூலகம்
牛 支 原 体 改 良培 养基 培 养效 果 观 察
石 刚 , 王 静 梅 , 剡根 强 , 李永刚
( 1 . 石 河子 大学 动 物 科 技 学 院 , 新疆石河子 8 3 2 0 0 0 ; 2 . 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 新疆石河子 8 3 2 0 0 0 )
摘 要 : 为 了提 高牛 支原体 的培 养效 率及 缩短培 养 时 间 , 在 常 用牛 心 汤培 养 基基 础 上进 行 了改 良, 将 配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香菇胞外酶活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香菇胞外酶活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收稿日期:2022-05-24;修回日期:2022-09-06基金项目: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Z2013-09-03)作者简介:楚晓真,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 :**********************香菇(Lentinula edodes )是一种担子菌,也是典型的木腐菌,香菇营养价值丰富,脂肪含量低,纤维素、蛋白质含量高,同时还含有B 族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糖、多糖肽、凝集素等多种功能性代谢产物[1]。

前人研究表明,香菇多糖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癌和免疫调节活性,因此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2]。

食用菌胞外酶是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外的一种物质,能够降解木质素、纤维素等高分子有机物,为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目前胞外酶的研究在平菇[3]、秀珍菇[4]、银耳[5]等多种食用菌中已有广泛报道。

食用菌胞外酶系丰富,目前针对香菇的胞外酶研究主要集中在纤维素酶系、半纤维素酶系、木质素降解酶系和淀粉酶[6],胞外酶活性的大小和变化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栽培料也是不同配方培养料对香菇胞外酶活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楚晓真,崔杏春,刘格,王保瑞,高翔(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郑州450015)摘要:为了探究不同香菇配方培养料中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以及对产量、子实体品质的影响,以香菇9608为材料,采用3种不同香菇培养料配方[配方1:栎木78%(w ,后同)、麸皮20%、石灰1%、石膏1%;配方2:苹果木39%、栎木39%、麸皮20%、石灰1%、石膏1%;配方3:苹果木78%、麸皮20%、石灰1%、石膏1%]进行试验,检测了香菇不同生长时期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漆酶4种胞外酶的活性,香菇产量以及子实体中营养物质的含量。

结果表明,配方2香菇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在转色期和现蕾期较配方1和配方3高;配方2香菇总产量以及生物学效率最高,单袋平均产量1126.1g ,比配方1、配方3分别增产6.87%、22.60%;配方2香菇子实体中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C 含量均高于配方1和3。

不同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小麦、水稻、棉花的促生效果评价

不同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小麦、水稻、棉花的促生效果评价

不同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小麦、水稻、棉花的促生效果评价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能够定殖在植物根际,改善土壤营养结构,拈抗病原菌,提高植物对养分、水分的吸收效率,进而促进植物生长。

大量研究表明PGPR 对植物生长具有促生作用,但由于PGPR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机制复杂,而且菌株种类繁多,开发应用缺乏理论指导。

因此需要对PGPR菌株的促生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深入研究PGPR与植物的相互作用机制。

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分别选取对小麦、水稻和棉花具有显著促生效果的24株菌株进行研究。

将24株菌株分别接种处理小麦、水稻和棉花,使用半固体和盆栽试验观察这些菌株对作物的促生效果,旨在寻找各类PGPR菌株对不同作物的促生规律,筛选优良菌株。

并以小麦为模式,详细观察这些菌株对小麦根系以及地上部分等9个指标的影响,评价分析这些菌株对小麦的促生效果;分析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小麦根系发育与小麦地上部分的关系;初步揭示PGPK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和植物生长的机理,为揭示PGPR的促生机制提供试验数据。

实验结果如下。

1.在小麦12 d半固体试验中,菌株WS03、WS04、WS24、WS32和r-K2915促生效果较好,这些菌株显著促生指标数达4个以上。

菌株WS03效果突出,使小麦株高、根长、茎干重和根干重分别显著增加17.25%、52.37%、30.87%和67.86%。

盆栽30 d试验中,菌株WS32和r-P5350促生效果较好,分别使小麦株高显著增加7.78%和5.42%,根长显著增加10.07%和15.95%,茎干重显著增加14.98%和8.98%,根干重显著增加14.49%和28.28%。

2.在水稻12 d半固体试验和38 d盆栽试验中,菌株WS26、WS31、r-K7808、r-P1201和r-P5304促生效果较好,这些菌株表现明显的促生指标数达到4个以上。

菌株r-P1201对水稻的促生效果突出,半固体试验中使水稻根长显著增加42.06%,株高显著增加19.09%,茎干重显著增加51.67%,根干重显著增加43.24%;盆栽试验中,分别使水稻根长、株高、茎干重和根干重显著增加73.12%,36.97%,102.87%和57.67%。

生物制品中影响支原体检验用培养基效能因素及支原体污染的清除方法

生物制品中影响支原体检验用培养基效能因素及支原体污染的清除方法

生物制品中影响支原体检验用培养基效能因素及支原体污染的清除方法[摘要]本文以支原体检验用培养基为重点,系统介绍了支原体的特点及营养需求、支原体培养研究进展、影响培养基检测效能的因素以及支原体在兽用生物制品中污染的预防和清除办法。

支原体是生物制品中较常见的污染物,即使有大量的支原体污染也不会像细菌、真菌那样在普通培养基上明显地观察到,必须有适宜其生长的培养基才行。

因此,对于可检验出与否,培养基的质量是能否检验出支原体污染的关键[1]。

1.支原体特点及营养要求支原体(Mycoplasma)是目前所知的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活、自行繁殖的最小生物。

它不同于其他原核生物的重要的特点是没有细胞壁,也不能合成胞壁前体,而是代之以三层结构的单位膜。

支原体具有多型性、可变性、可过滤性、易溶解性、对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具有天然抗性等生物学特性[2]。

支原体基因组分子量小,生物合成能力有限,因此需要从体外摄取许多能通过细胞膜的大分子物质。

此外,支原体内能量供应机构效率不高,必须从体外摄取大量能源物质,包括葡萄糖、精氨酸和尿素[2]。

以下通过表格列出支原体培养基的一般组成成分及所需营养物质。

表1 支原体培养基的一[3]2.支原体培养基研究进展2.1辅酶Ⅰ(NAD)替代物培养禽类的滑液支原体、鸡败血支原体等时要添加辅酶Ⅰ(NAD),但其属于不耐热物质,配制较麻烦,使培养基质量不稳定。

徐濂等(1986)[7]用烟酰胺替代辅酶Ⅰ,烟酰胺具有耐高压、价格便宜和使用方便的优点,即使在将马血清、葡萄糖用量减少一半的情况下,鸡败血支原体仍能生长良好。

2.2指示剂支原体培养基的常用指示剂为酚红,但其变色范围的pH较高(pH6.8-8.4),支原体生长后,培养基颜色变化较快,观察时间短且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唐七义等(1992)[4]在培养莱氏支原体时加入溴甲酚紫作为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较低,pH5.2~6.8),使实验结果易于观察。

盘点各国药典中的『支原体NAT检测法』,德国MB支原体检测助力科研

盘点各国药典中的『支原体NAT检测法』,德国MB支原体检测助力科研

盘点各国药典中的『支原体NAT检测法』,德国MB支原体检测助力科研近年来,随着生物医药领域的迅猛发展,细胞治疗等项目成为了生物医药领域的热点。

与此同时,各国法规和相关机构也在逐步加强对生物制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监管。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确保生物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支原体污染”。

针对涉及细胞培养的生物制品工艺过程,各国法规均相关的检测要求。

传统的培养法和指示细胞法是各国《药典》中都认可的支原体检测方法。

但是这两种相对“古早”的检测手段,有难以避免的缺点:培养法检测周期长、指示细胞法灵敏度低。

导致生物医药相关企业,在生产或产品放行过程中,出现周期拉长的情况。

行业内部对支原体检测时效性和灵敏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NAT方法从众多支原体检测方法中脱颖而出。

目前《欧洲药典》(EP)<2.6.7>,《日本药典》(JP)以及《美国药典》(USP)<63>都已收录NAT方法作为支原体检测方法,但需要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对比项目包括特异性、检测灵敏度等指标,要求NAT法结果不低于传统方法,才可以使用。

2020版《中国药》典(ChP)虽然并未收录NAT法作为支原体检测方法,但其中也提到了“也可采用经国家药品检定机构认可的其他方法”。

不同药典在特异性(Specificity)、检测限(Detection Limit)和耐用性(Robustness)三方面进行了要求。

特异性特异性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检测和分析方法能正确测定出待检物种的能力。

《欧洲药典》中提到,“需要在验证中关注与系统发育关系比较近的其他细菌种属之间的交叉反应,如革兰氏阳性菌包括梭菌属Clostridium、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检测限检测限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限度。

对需要进行检测限确认的支原体类型,试剂盒厂家需尽可能多的覆盖法规药典中要求的支原体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D 公司) ; 支原体肉汤基础( mycoplasma broth base, 批号: 1187350,英国 OXOID 公司) ; 酵母粉 ( 批号: 1098129,英 国 OXOID 公 司 ) ; 纯 化 琼 脂 ( 批 号: 2326162,美国 BD 公司) ; 胎牛血清( 批号: 1618863, GIBCO 公司) ; L-精氨酸盐酸盐( 批号: 20121030,国 药 集 团 化 学 试 剂 有 限 公 司 ) 和 酚 红 ( 批 号: 20130426,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通讯作者: 范文平 Tel: ( 010) 67095939 E-mail: fanwenping02015 年第 18 卷第 12 期 China Pharmacist 2015,Vol. 18 No. 12
1. 2 培养基与试剂 PPLO 肉 汤 ( PPLO broth,批 号: 3266437,美 国
4 家国内 生 产 培 养 基: 支 原 体 肉 汤 培 养 基 A1 ( 批号: 20130926) 、B1 ( 批号: 20131210) 、C1 ( 批号: 130424) 、D1( 批号: 2014012002) ; 精氨酸支原体肉 汤 培 养 基 A2 ( 批 号: 20130926 ) 、B2 ( 批 号: 20131030 ) 、C2 ( 批 号: 131010 ) 、D2 ( 批 号: 2014012003) 。以 BD ( 美 国) 公 司 的 PPLO 肉 汤 和 OXOID( 英国) 公司的支原体肉汤基础为基础加入 适当添加成分作为参比培养基,支原体肉汤的参比 培养基编号分别为 BD1、OX1,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参 比培养基编号分别为 BD2、OX2。 1. 3 支原体标准菌株
www. zgys. org
研究论文
不同来源药品支原体检查用培养基的促生长能力研究
赵宏大 谢文 范文平 肖新月 孟淑芳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北京 100050)
摘 要 目的: 调查《中国药典》载明的支原体检查用培养基的促生长能力及其适用性,为规范药品支原体检查试验方法提 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使用灵敏度、变色程度、菌落计数和菌落直径四个定量检验方法,以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支原体培养基 作为参比,调查国内市售的 4 家不同生产商的 4 批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和 4 批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的促生长能力。结果: 灵敏度法和吸光度法检验结果均显示,接种小于 100 CFU 支原体测试菌株培养后培养基颜色均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 进一步 测定培养基颜色变化程度和菌落直径大小时发现,不同生产商的培养基产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 0. 01) 。结论: 支原体肉 汤培养基和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均能支持小于 100 CFU 支原体测试菌株的生长; 不同生产商的培养基产品的促生长能 力存在显著差异,药品支原体检验工作者应使用敏感性强的方法对培养基进行适用性检查。 关键词 支原体检查; 培养基; 《中国药典》; 促生长能力 中图分类号: R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49X( 2015) 12-2062-05
由于《中 国 药 典 》支 原 体 检 查 法 使 用 与 欧 美 药 典不同的特有的支原体培养基配方[1],在培养基性 能方面难以借鉴欧美国家积累的基础研究数据。长 期以来,关于《中国药典》载明的支原体检查用培养 基质量状况及其适用性,一直缺乏能与国际通用支 原体培养基横向比较的基础数据。另外,测试菌株 的接种量和培养基的使用量是评价培养基灵敏度的 关键要素。 《中 国 药 典 》收 载 的 部 分 微 生 物 检 查 法 [无菌检查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抑菌剂 ( 防 腐 剂) 效力检查法指导原则等]以及欧美国家相关标 准的支原体检查法中对培养基质量的检查方法,均 采用确定 测 试 菌 株 接 种 量 的 方 法。 而《中 国 药 典 》 支原体检查法培养基灵敏度检查对测试菌株接种量 无明确规定,这直接妨碍了对培养基质量评价结果 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口腔 支 原 体 ( ATCC23714 ) 和 肺 炎 支 原 体 ( ATCC15531) 均购自 ATCC( 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 1. 4 培养基配制 1. 4. 1 支原体肉汤参比培养基 按产品说明书提 供的配制方法加入 BD 公司的 PPLO 肉汤或 OXOID 公司的支原体肉汤基础,再按0. 5% 、1% 的比例分别 添加 酵 母 粉 和 0. 2% 的 酚 红,调 整 pH 为 ( 7. 8 ± 0. 1) ,灭菌备用。使用前按总体积的 20% 加入胎牛 血清。 1. 4. 2 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参比培养基 按产品说 明书提供的配制方法加入 BD 公司的 PPLO 肉汤或 OXOID 公司的支原体肉汤基础,再按0. 5% 、0. 2% 和 1% 的比例分别添加酵母粉、L-精氨酸盐酸盐和 0. 2% 的酚红,调 整 pH 为 ( 7. 5 ± 0. 1 ) ,灭 菌 备 用。 使用前按总体积的 20% 加入胎牛血清。 1. 4. 3 CFU 计数培养基 按 PPLO 培养基2. 1% 、 酵母粉0. 5% 、L-精氨酸盐酸盐0. 2% 、琼脂1. 5% 的 比例配制,调整 pH 为( 7. 8 ± 0. 2) ,灭菌后倒平皿。 倒平皿前按总体积的 20% 加入胎牛血清。 1. 4. 4 待检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和精氨酸支原体肉 汤培养基 根 据 产 品 说 明 书 和 药 典[2] 方 法 配 制。 按1. 5% 的比例加入琼脂将液体培养基转化为固体 培养基进行菌落计数和菌落直径比较试验。
将稀释度为 10 - 4 至 10 - 9 的菌悬液接种于待测 液体培养基,每稀释度接种相同培养基 3 管,接种量 为 1 ml / 管。紧闭管口,( 36 ± 1) ℃ 培养 7 ~ 14 d,观 察培养基变色结果。将 2 /3 以上管数呈现变色的最 高稀释度的接种量称为该培养基的灵敏度,比较不 同生产商培养基产品灵敏度的差异。同时,两种支 原体 分 别 取 10 - 4 ~ 10 - 7 四 个 稀 释 度 菌 悬 液 各 0. 1 ml,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培养 7 ~ 14 d 后,计 数。 1. 8 培养基颜色变化程度比较试验
METTLER TOLEDO S20K pH 计( 瑞士梅特勒公 司) ; MCO-15AC CO2 培养箱( 日本三洋公司) ; Incucell 707L 恒温培养箱( 德国 MMM 公司) ; T6 型紫 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北京普析通用公司) ; DG250 厌氧培养系统( 英国 DWS 公司) 。
Investigation of Growth-Promoting Properties of the Culture Media from Different Sources for Drug Mycoplasma Test
Zhao Hongda,Xie Wen,Fan Wenping,Xiao Xinyue,Meng Shufang ( 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rowth-promoting properties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mycoplasma test culture media prescribe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drug mycoplasma test method. Methods: Respectively using fou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methods including sensitivity,degree of color change,colony counts and colony diameter, and mycoplasma media widely used in the world as the reference media,the growth-promoting properties of 4 batches of mycoplasma broth and 4 batches of arginine mycoplasma broth from four domestic manufacturer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 results of sensitivity assay and absorbance detection showed that all the media inoculated with below 100 CFU test microorganisms exhibited visible color change. Furthermore,the results of color change degree and colony diameter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media products from different manufacturers( P < 0. 01) . Conclusion: Mycoplasma broth and arginine mycoplasma broth both can support the growth of below 100 CFU test microorganisms.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growth-promoting properties among the media products from different manufacturers,the drug mycoplasma test workers should use more sensitive methods to exa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edia. KEY WORDS Mycoplasma test; Media; Chinese pharmacopoeia; Growth-promoting properti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