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INS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解读演示幻灯片

合集下载

INS指南解读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静脉输液实践指南ppt

INS指南解读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静脉输液实践指南ppt
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静脉输液实践指南的实 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
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04
循证医学在静脉输液实 践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的定义和原则
循证医学的定义
循证医学是一种基于证据的医学实践 方法,强调利用最佳的科研证据来指 导临床决策。
循证医学的原则 循证医学的原则包括以患者为中心, 基于证据,注重实践,持续改进。
02
针对静脉输液实践的指南旨在规 范医护人员的操作,提高静脉输 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静脉输液实践的重要性
确保药物能够快速、 准确地进入体内,达 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 满意度,减少医疗纠 纷。
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 源浪费和减轻患者经 济负担。
02
INS指南概述
INS指南的制定过程
01
循证医学在静脉输液实践中的优势和挑战
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遵循最佳证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降低医疗差错和事故的风 险。
提高医疗效率
循证医学可以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提高医疗效 率。
循证医学在静脉输液实践中的优势和挑战
• 促进医疗团队的合作:循证医学强调跨学科的合 作和交流,可以促进医疗团队之间的合作和共同 决策。
循证医学在静脉输液实践中的优势和挑战
证据的不确定性 由于医学研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时候难以确定最佳的治疗 方案。
医疗环境的差异
不同地区的医疗环境和资源存在差异,循证医学的适用性也可能受 到影响。
医生和患者的价值观和偏好
医生和患者的价值观和偏好可能影响循证医学的实施,需要充分考 虑他们的需求和意愿。
指南中的建议均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以确保患者接受最佳的静脉输液治疗。

INS指南解读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静脉输液实践指南ppt

INS指南解读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静脉输液实践指南ppt

基于循证医学的原则,对现有 的临床研究、实践经验和专家 共识进行系统评价和综合分析
经过广泛的征求意见和修改, 最终形成指南草案
通过专业机构审核和发布,供 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参考和使 用
03
循证医学在静脉输液实践中的应用
证据的收集与评价
收集全球范围内的相关研究
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等方式,全面收集关于静脉输液实践的 研究。
02
针对静脉输液实践的指南对于规 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安 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指南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制定一套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静脉输 液实践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 输液实践指导。
意义
通过规范静脉输液实践,降低输液相 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 患者安全,同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资源限制
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确保实施 和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患者参与度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指南 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05
静脉输液实践指南的影响与评价
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规范静脉输液操作
静脉输液实践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操作 规范,有助于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和并发症。
提高医疗质量
遵循指南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能够确保患者得到 安全、有效的治疗,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ins指南解读以循证医学 为基础的静脉输液实践 指南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 引言 • 静脉输液实践指南概述 • 循证医学在静脉输液实践中的应用 • 静脉输液实践指南的实施与推广 • 静脉输液实践指南的影响与评价 • 未来静脉输液实践指南的发展方向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 ,但不当的输液实践可能导致各 种并发症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32页PPT

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32页PPT
脑外绿色通道 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2019
二、感染预防
在医疗机构制度、程序和/或实践指南中应将手卫生作 为一项常规操作来制定。 ❖ 何时应该进行洗手:
1. 在护士接触患者前后 2. 在此处理一个创伤性装置之前 3. 从污染的区域到另一个位置之前 4. 在操作之前和脱掉手套之后 5. 在接触患者紧邻区域中物体之后 6. 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连接,以保证安全连接。 2. 连接在导管座或者通路装置上
的无针输液接头应该使用螺口 连接,以保证安全连接。 3. 使用酒精、洗必泰/含酒精洗必 泰或碘酊彻底消毒。但没有确 定最佳消毒时间限制。
脑外绿色通道 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2019
无针输液接头
由于增加感染的风险,不建议使用三通。当三通被 当做附加装置连接时,护士应该将无菌帽连接到三通的 端口上,以保证不用时输液系统密闭,且在接入之前保 持连接口清洁。
2019
2019
2019
脑外绿色通道 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2019
目录
1
INS简介
2
感染预防
3
输液装置的使用
4
给药装置的更换
5
冲管与封管
6
敷料的更换
脑外绿色通道 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2019
二、感染预防
❖ 感染预防标准: 1. 在所有可能使护士暴露于血液和体液之 下的输液程序中,应该使用标准的预防措施, 并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设备。 2.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的置入和更换、 修复,均要求最大无菌屏障预防措施。 3. 使用正确的方法保持手卫生。
2、过滤不含油脂的溶液,应该使用装有薄膜 的,孔径0.2微米的过滤器可截留颗粒并清除空气。
3、过滤脂肪乳输液或者全营养混合物,应该 使用装有薄膜的,孔径1.2微米的过滤器可截留颗 粒并清除空气。

静脉治疗行标解读ppt课件

静脉治疗行标解读ppt课件

第三章 术语和定义
3.4 输液港 PORT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 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输液港
• 导管植入
导管的末端可位于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上腔静脉 和右心房的交界处(理想的导管末端位置)
解读
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力擦拭由内向外缓慢旋转,共两遍,保 障消毒剂剂量。消毒后自然待干,避免吹、扇等动作,保障 消毒效果并减少消毒剂对穿刺点的刺激。
第六章 操作程序-基本原则
6.1.10 置管部位不应使用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 不宜在穿刺部位使用抗菌油膏。
丙酮
乙醚
解读
1.丙酮和乙醚是危险化学品,不应接触,影响消毒效果; 2.局部使用抗菌油膏,可促发霉菌感染和细菌耐药。
-用乡并药村发安医症全生预培应防训持及有处乡理村医生职业证书
第五章 基本要求
5.3 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
核合格且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操作者完成。
PICC置管操作应由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经过PICC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操作者完成。
解读:
PICC置管操作人员考核合格 中华护理学会PICC资质认证班 省、市级PICC资质认证班 院级PICC资质认证班
解读
1.乙烯手套(薄膜)手套有4%~63%、橡胶手套有 3%~52%的不可见渗透; 2.使用者可能在摘手套时无意中污染了手部; 3.戴手套不能完全屏障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充分 保护工作人员,不能充分防止交叉感染。
第六章 操作程序-基本原则
6.1.6 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

2017美国INS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解读

2017美国INS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解读

输液装置的更换
❖疑似污染、产品或者系统的完整性受损时,应立 即更换。
❖一旦与外周血管通路交替使用,或放置一个新的 中心血管通路装置,应更换输液装置。
❖在更换输液装置的同时,也要更换输液装置的附 加装置。
❖ 所有的输液装置都应是螺口连接(luer-lock), 以确保安全连接。
敷料的更换
❖ 无菌敷料应用于所有的血管通路装置 ❖ 如果敷料的完整性受损或者变得潮湿、有渗出液或血液、
穿刺部位的选择—外周血管
❖ 对于成年患者,可用于考虑放置外周导管的血管主要分布 在上肢的背侧和内侧面;
❖ 对于儿童患者,类似考虑的血管位于手部、前臂、肘前、 腋以下的上臂,以及幼儿和学步期小儿的头皮、足部和手 指的血管
穿刺部位的选择—外周导管
❖ 穿刺部位的选择通常应从上肢远端的血管开始; ❖ 穿刺部位的选择通常应从非惯用手臂开始; ❖ 穿刺部位应该避开肢体关节、触诊疼痛区域; ❖ 对于婴儿应避开手部或者手指;或者被用来吮吸的拇指/
无针输液接头
❖ “安全理念”
❖ 26.3所有的附加装置应该使用螺口连接,以保证安全连 接。
❖ 27.2连接在导管座或者通路装置上的无针输液接头应该 使用螺口连接,以保证安全连接。
无针输液接头
❖ 护士应该知道:无针输液接头按设计(简单和复杂)和功 能来区分。
❖ 简单无针接头组包括内部无机械装置的分隔膜设计,液体 通路既可以和钝针直接连接也可以进行螺口连接;
❖ 由于葡萄糖可为生物的被膜生长提供营养,所以应该将其冲洗出管腔。
冲封管实践标准
❖ 护士在给予药物和溶液之前,作为评估导管功能的一个组 成部分,护士应该抽回血(见标准61,肠外药物和溶液 给药)
❖ 在给予药物和溶液之前,如果遇到阻力和/或者不能抽出 回血,不能暴力冲洗导管。(见标准56,导管清洁)

静疗行标解读ppt课件

静疗行标解读ppt课件

-
16
标准23.中心血管通路装置(CVAD)的尖端位 置
安全性最佳的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的尖端位置为 (CAJ)
-
17
标准26.血管通路装置选择
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装置来满足患者的静脉条件
治疗方案 治疗时间 血管特征 年龄、并存病、输液治疗史、血管通路装置位置偏好 管理输液设备的能力和资源
选择管径最细,导管内腔数量最少,对患者创伤最小的导管
-
33
标准40.冲管和封管
脉冲式技术
1、推注的速率应相同 2、推注的力度约为每频幅约1ML为佳
-
34
标准41.VAD的评估、护理和更换敷料
检查整套输液系统,从输液容器,给药装置到血管通路装置穿刺部位(Ⅴ ) 清晰的输注液说明
系统完整性(即渗漏情况,螺口连接安全性)和敷料 输液准确度 输注液和给药装置的有效期
-
25
标准36.附加装置
附加装置应是螺口连接或一体化设计 保证安全连接 减少操作 最小化脱落风险 如果遇到有血液或药业残留时应可以随时更换 临床指征 增加长度 增加过滤装置 加强输液系统功能
-
26
标准36.附加装置
如有可能,限制附加装置的使用 降低操作次数 避免意外脱管 连接错误的发生 降低成本 更换附加装置 新的血管通路装置置入 每次更换给药装置时 产品完整性受破坏
-
39
标准42.给药装置的更换
输注PN(TNA和氨基酸、葡萄糖)的输液装置,常规更换时间应不 超过24个小时 脂肪乳剂每次输完更换 输入脂质溶液不应使用含有DEHP的输液装置 输注异丙酚是应6-12h更换VAD或随输液瓶一起更换 输血装置只可用4小时
-
40
标准44.VAD的拔除

I N S输液治疗标准之实践ppt课件

I N S输液治疗标准之实践ppt课件

INS 成立于1973年
INS 是输液治疗领域的全球权威机构, 致力于建立超出 公众期望的最高输液护 理标准
INS 的使命:
发展及传播输液治疗标准化操作 提供专业发展机会与高质量的教育培训 通过循证实践及研究推进专业发展 支持专业认证 为公众服务
4
Company name
2016 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概述
【2016版INS】新增标准 4.
第23部分-新标准-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VAD)导 管尖端位置
—CVAD导管尖端位置是在输液治疗开始之前或临 床症状显 示导管尖端异位的情况下,借助放射摄 影术或其他显影技术决定的。
--在成人和儿童中,CVAD导管尖端最安全的留置 位置为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上壁交界连接点。
2016《输液治疗ຫໍສະໝຸດ 践标准》主要变化【2016版INS】新增标准 2
Standard Precaution (标准防护)
第19部分-新标准-包含对护理人员及患者保 护的标 准预防措施
--包括在医院、家庭等不同情况下使用手部、 脸部 、眼部及身体的个人保护装备的新标 准。
14
Company name
1980, 1990, 1998, 2000, 2006, 2011, 2016
随着输液护理的科学和研究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临床
实践因不断进行的研究而不断发展,而《输液治疗实践标
准》为我们提供一个指导临床实践的框架,且具有重要循
证意义
5
Company name
静脉输液护理的目标
6
Company name
--如患者出现感觉异常类症状,例如放射性疼痛、麻刺感、 灼烧感、刺痛或麻木。应立即停止血管通路装置插管操作, 并小心移除血管通路装置。当患者主动终止或发现患者表 现出极度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操作。通知有独立执业许可 的执业者评估该患者的症状,药物早期识别神经损伤有利 于更好的预后。

美国INS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解读PPT课件

美国INS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解读PPT课件
第25页/共41页
导管的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 每日对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评估,当不再需要立即拔除,这是已知的能降低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危险的重要措施。 • 如果怀疑存在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应在对患者进行评估,在护理团队协
作处理不成功时,应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 当任何一个患者主诉有与导管相关的不适或者疼痛时,应该对患者和导管
• 如果超出了中长导管的适应症,应及时拔除,换用适当的输液工 具,不可强行使用以免造成不可逆转的并发症;
• 如果怀疑存在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应在对患者进行评估,在护 理团队协作处理不成功时,应拔除导管;
• 当任何一个患者主诉有与导管相关的不适或者疼痛时,应该对患 者和导管进行评估,并实施恰当的护理干预,如果干预措施不成 功,应该拔除导管。
• 对于术后患者使用肝素盐水封管液应谨慎,建议从第4 天到第14天,每2-3天监测一次血小板计数,监测肝素 导 致 的 血 小 板 减 少 症 的第发12页生/共。41页
冲封管实践标准
• SASH或SAS冲管方法可以保证药物与肝素或其他药物不相容时也不会混合。
• S=Saline • A=Administer medications • S=Saline • H=Heparin(if using)
• 每天应透过完整的敷料仔细观察或者触摸导管与皮肤连
接处有无触痛。
则的表面,有利于某些类型的病原体粘附。 • 使用这些材料制成的导管特别容易造成细菌的定植和继发感染。 • 某些材料的导管更易于血栓形成,这个特性也可促进导管上细菌的定植和
导管相关性感染。
第16页/共41页
导管的选择—外周导管 • 护士应该根据治疗方案、治疗时间(通常为少于1周的治疗)、可用的外
周血管通路置管的位置、输液装置已知的并发症和置管人员的经验来选择 外周静脉-短导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