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INS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解读
2021版ins静脉输液治疗实践标准

2021版ins静脉输液治疗实践标准第一章引言静脉输液是目前常见的药物治疗方式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医疗领域。
为了确保静脉输液的安全、有效性和合理性,医疗机构需要遵循一定的实践标准。
本文将介绍2021版ins静脉输液治疗实践标准的内容和要点。
第二章输液设备的选择与准备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前,医务人员需要选择适当的输液设备并进行准备工作。
输液设备的选择应基于患者的情况和治疗需求,同时要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质量。
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设备完整性、消毒操作和设备调试等。
第三章输液途径的选择与插管技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求,医务人员应选择合适的输液途径和插管技术。
常见的输液途径包括静脉输液、外周静脉导管插入术和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术。
插管技术的选择和操作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确保插管的安全和成功。
第四章静脉输液剂量的计算与调整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医务人员需要准确计算和调整药物的剂量。
药物的剂量计算应基于患者的体重、年龄和病情等因素,并根据具体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在计算和调整药物剂量时,需注意遵循剂量计算的原则和标准,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疗效。
第五章常见静脉输液药物的应用与注意事项静脉输液药物的应用涉及到各个治疗领域和病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常见的静脉输液药物包括抗生素、营养药物、止痛药物等。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医务人员需要注意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确保合理用药和避免药物风险。
第六章静脉输液的监测与评估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监测和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效果。
监测内容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输液速度等指标,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疼痛程度、液体平衡、药物疗效等。
通过监测和评估,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第七章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处理与控制静脉输液治疗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医务人员需要及时处理和控制。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静脉炎、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
在处理和控制不良反应时,需遵循相应的处理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部分解析

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部分解析
INS(美国输液护理学会)是输液领域的全球权威机构,长期致力于建立超出公众期望的最高输液护理标准。
2016年,INS发布《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现将《标准》中与临床科室密切关联的作一解读说明,以方便临床护理工作。
1、外周静脉置管
1.1选择最可能完成全程治疗的部位,首选前臂,不要使用下肢静脉,因为它会导致组织损伤,血栓性静脉炎和溃疡;
1.2穿刺部位消毒剂选择含量大于0.5%的氯已定、碘伏;
1.3每名临床工作者用短导管进行外周静脉穿刺时,尝试次数不超过2次,限制尝试总次数不超过4次;
1.4冲管液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量为5ml;
1.5外周静脉导管封管成人选择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每24小时封管一次;
1.6限制头皮钢针使用为单剂量给药,不可留置。
2、中心静脉置管
2.1消毒大静脉接口采用机械方法用力擦拭5-60秒;
2.2任何可能的时候都应该限制附加装置的使用;
2.3避免使用胶布或缝线:胶布增加污染的机会,缝线增加导管相关血流污染风险;
2.4冲洗量最小为导管容积的2倍,冲管液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量为10ml;
2.5封管推荐应用肝素盐水或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
2.6封管液的量为导管和附加装置的容量再增加20%;
2.7每次输液之前,应冲洗管路并抽回血;
2.8输注脂肪乳剂后应每12小时更换一次输液器,丙泊酚应6-12小时更换一次输液管路;
2.9输血或血制品,每4小时更换一次输血器。
3、外周动脉导管,在成人患者中,桡动脉为最适宜选择通路,还包括肱动脉,足背动脉,儿童由于侧肢血流不充足,不推荐使用肱动脉。
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解读

目的
该标准的目的是通过规范输液治 疗实践,提高患者安全和护理质 量,减少并发症和医疗差错。
意义
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输液治 疗实践的专业性和标准化程度, 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03 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的 详细解读
标准的药物管理规定
药物采购
确保药物的来源可靠,质 量合格,符合国家相关法 规和标准。
ins输液治疗实践标 准解读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INS输液治疗标准概述 • 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的详细解读 • 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的实施和监督 • 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的影响和价值 • 未来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输液治疗是医疗实践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疾 病的治疗和急救。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输液治 疗实践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02 INS输液治疗标准概述
标准内容概览
标准的制定
该标准由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协会 (INS)制定,旨在规范输液治疗
实践,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 的提升。
内容涵盖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输液治疗实践的 各个方面,包括患者评估、输液设 备选择、输液操作、并发症处理等 。
更新情况
该标准会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以 适应医学技术和护理实践的发展。
本标准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关于输液治疗实践的指导和规范 ,确保输液治疗的安全、有效和规范,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 满意度。
输液治疗的重要性
01
输液治疗能够快速补充体液、电 解质和营养物质,维持机体内环 境的稳定,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 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02
规范的输液治疗实践能够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痛苦和 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 水平。
INS静脉输液规范解读

静
1
评估:治疗方案、穿刺部位
脉
2 选 择:适应症
留
置
3 操作流程:穿刺、冲封管
针
4
并 发 症 :堵管、静脉炎
静
1
评 估:治疗方案、穿刺部位
脉
2 选 择:适应症
留
置
3
操作流程:穿刺、冲封管
针
4
并 发 症 :堵管、静脉炎
26. 血管通路装置(VAD)的计划
26.1应该根据治疗处方或治疗方案、预期治疗的时间、血管特征、患 者 年龄、并存病、输液治疗史、对血管通路装置位置的偏好和可 用于 设备护理的能力和资源选择适宜患者血管通路需要的血管通 路装置 类型(外周或中心)
Methicillin (青霉素 –氨苄青霉素,苯甲异噁唑青霉素) • Peripheral Parenteral Nutritiion (肠外营养) • Potassium (钾)
渗透压大于 450mOsm/L易引发静脉炎
20%甘露醇
• 渗透压为血浆的3.95倍 • 滴速快 • 文献报道,静脉输注2天内静 脉炎发生率45.69%, 2 天后发生率100%。 渗透压越高,静脉所受刺激越大 高渗透压溶液的输入→
丙戊酸钠
% 丙泊酚
7.5-9.0 10
1% 7.0-8.5
美罗培南 替考拉宁
5%
7.3-8.3
0.2% 7.5
两性霉素B l
7.2-8.0 0.1mg/m
2.与渗透压问题相关的药物
• Calcium Chloride (氯化钙) • Calcium Gluconate (葡萄糖酸钙) • Ceftriaxone Sodium • Mannitol(甘露醇) • Penicillins - Ampicillin, Oxacillin, Timentin,
2021年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和药物特性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输 液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新型输液材料
研发更安全、舒适、环保的输液材料,如可生物降解的输液袋和更柔 软的输液管,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
提高输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加强输液治疗规范化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的输液治疗技能和知识,确保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技术操作培训
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使医护人员 熟练掌握静脉穿刺、导管插入、输 液速度调节等关键技术。
紧急处理培训
教导医护人员在面对输液相关的紧 急情况(如空气栓塞、过敏反应) 时,如何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
患者和家属的教育
知识普及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输液治 疗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 项,帮助他们理解治疗方 案。
在进行输液治疗时,应密切监测 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尿量等指标,
及时调整输液量和速度。
对于重症患者,应选择合适的药 物和输液方式,如使用抗生素、 营养液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
征和器官功能。
05
输液治疗的培训和教育
医护人员的培训
基础理论培训
确保医护人员了解输液治疗的基 本原理、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潜
在的风险和并发症。
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 适感。
减轻输液过程中的疼痛感
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和进针方式,减轻患者的疼 痛感。
3
提供心理支持
在输液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必要 的心理支持和安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03
输液治疗的具体实践标准
输液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
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需求和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 如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等。
“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资料文集

“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资料文集目录一、美国输液护理学会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血管通路装置并发症的解读二、美国输液护理学会《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血管通路装置的置入与维护解读三、《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血管通路装置固定相关内容解读四、美国INS静脉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解读要点五、美国输液护理学会《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血管通路装置并发症的解读六、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无菌不接触技术的解读美国输液护理学会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血管通路装置并发症的解读本文将为大家解读美国输液护理学会(ASN)发布的《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血管通路装置并发症》这份文件,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血管通路装置并发症的相关知识。
血管通路装置(VAD)是用于输液治疗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然而,VAD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风险。
为了规范输液治疗实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制定了《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血管通路装置并发症》的标准。
根据ASN的标准,血管通路装置并发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短期并发症,另一类是长期并发症。
短期并发症包括疼痛、出血、感染等;长期并发症包括血栓形成、血管损伤、狭窄等。
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VAD的类型、置管技术、患者自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为了降低VAD并发症的发生率,ASN提出了以下措施:(1)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血管状况,选择合适的VAD类型和置管技术;(3)加强患者的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4)定期检查和监测VAD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进行评估和诊断,确定并发症的类型和原因;(3)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处理等;(4)记录并发症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定期进行总结和改进。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的《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血管通路装置并发症》为我们提供了关于VAD并发症的全面认识和处理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以下几点:在置管前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血管状况,选择合适的VAD类型和置管技术;在置管和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患者的教育和自我护理指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定期检查和监测VAD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对于已发生的并发症,应进行积极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护理实践。
美国INS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解读ppt课件

如果怀疑存在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应在对患者进行评估,
在护理团队协作处理不成功时,应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当任何一个患者主诉有与导管相关的不适或者疼痛时,应 该对患者和导管进行评估,并实施恰当的护理干预,如果 干预措施不成功,应该拔除导管。
六、导管的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当无中心静脉治疗的适应症时,应该考虑更换成外周静脉 短导管: 中心静脉通路的并发症通常比较严重,且发生频率高。
2001
输液护 士协会
INS简介
INS设有专业网站:
INS简介
专业学术会议
INS简介
专业学术会议 专业学术会议
2011年 INS实践标准
2011《输液治疗护理实践
标准》提供一个指导临床
实践的框架。
不仅修订和更新了标准,
还评估了证据强度等级来
支持每一项标准。
管,应该是所需的创伤性最小的装置。
钢针仅限于单次输液使用
四、导管的选择-导管材质
在美国出售留置导管不再使用乙烯和聚氯乙烯。这些材
料具有不规则的表面,有利于某些类型的病原体黏附。 使用这些材料制成的导管特别容易造成细菌的定植和继发 感染。选用聚亚氨酯或硅树脂材料的导管。 某些材料的导管更易于血栓形成,这个特性也可促进导管
Clearance)
对于术后患者使用肝素盐水封管液应谨慎,倘若使用,建 议从术后第4天到第14天或者一直到停用肝素盐水为止,每 2-3天监测一次血小板计数,以防HIT的发生。
三、敷料的更换
无菌敷料应用于所有的血管通路装置 如果敷料的完整性受损或者变得潮湿、有渗出液或血液、 存在穿刺部位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时,应立即对穿刺部位进
PICC/CVC疑有污染,出现不能解决的并发症治疗结束时
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解读

强化操作规范
该标准对输液实践中的具体操作 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和要求,强 化了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有 助于提高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03
标准解读
标准中关于输液治疗的原则和要求
确保安全
输液治疗应始终以患者安全为 首要原则,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防止感染和输液反应。
适应症明确
只有当口服或肌内给药无法满 足治疗需要时,才考虑使用输 液治疗,并应明确适应症。
制定标准是为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 全,确保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时得到 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医疗质量 和安全性,通过实施标准可以降低输 液治疗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
02
标准内容概述
标准的结构和框架
标准的结构
该标准由前言、引言、正文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是标准的主体, 包括标准的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输液实践原则、输液实 践流程、输液实践操作要求等章节。
操作过程规范
输液治疗时应遵循无菌操 作原则,正确选择血管和 穿刺技术,确保输液通畅 和减少并发症。
操作后护理
操作后应进行密切观察和 护理,及时处理可能出现 的问题,如防止渗漏、感 染和空气栓塞等。
标准中关于输液治疗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质量控制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确保输液治疗的有效性 和安全性,包括定期对设 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05
总结与展望
标准实施效果评价
提高了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1
通过规范输液治疗操作流程,降低了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促进了输液治疗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冲封管实践标准
注射器选择标准
❖ 注射器的大小应该遵照厂家要求; ❖ 冲洗注射器应选择对导管产生较小压强的型号; ❖ 标准的3ml注射器产生的压强=55p.s.l(标准压强); ❖ 标准的10ml注射器产生的压强=19.75p.s.l(标准压强); ❖ 建议使用10ml管径的注射器用于冲封管。
❖ 透析导管:1000u/ml肝素盐水
❖ 当药物与生理盐水不相容时,应该先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冲管,然后再用生理盐水 /肝素盐水封管。
❖ 由于葡萄糖可为生物的被膜生长提供营养,所以应该将其冲洗出管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冲封管实践标准
❖ 护士在给予药物和溶液之前,作为评估导管功能的一个组 成部分,护士应该抽回血(见标准61,肠外药物和溶液 给药)
❖ Ⅰ—Meta分析,系统文献回顾,标准是在随机对照试验且至少3个 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的基础上建立的;
❖ ⅠA/P—截止到目前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的现实证据; ❖ Ⅱ—2个RCTs,2个或者更多的多中心、非随机或荟萃分析; ❖ Ⅲ—居于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多个不随机的临床试验
或多个对照试验;包括2个或者更多的设计良好的实验室研究; ❖ Ⅳ—设计良好的准试验设计的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群组研究,相关
❖ 复杂无针接头组包括多种内在机械装置设计,液体通路和 螺口连接。
❖ 护士应该了解:导管座是一个已知的出现于导管相关的血 流感染(CRBSI)的来源,并且无针接头被认为是产生 微生物污染的部位。
❖ 在CDC2011年指南中特别之处机械阀无针接头会引发 CRBSI的爆发,推荐使用结构简单的无针连接。
无针输液装置的置换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性研究,时间序列研究,描述性和定性研究的系统性文献回顾和心理 计量特质研究;包括一个设计良好的实验室研究; ❖ Ⅴ—临床文章/专业书/一致通过的报告,案例报告,标准建立在以 下基础上,一致同意的、描述性的实验,设计完善的质量指标试验, 理论基础,授权人和专业组织的推荐或厂家的产品/服务的推荐。同 样包括一些一般可接受的、暂时没有研究基础的实践标准(如患者的 标识)。 ❖ 法规的—法规和一些有某些机构可强制执行的规则(如state Boards of Nursing,OSHA,AABB)
❖ 在输液结束冲管之后,应该对血管通路装置进行封管,以
减少血管通路装置阻塞发生的危险。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冲封管实践标准
❖ 首选单次使用的小剂量装&预冲式注射器 ❖ 最小剂量要求:管腔内容积的2倍; ❖ PICC(4Pr)+延长装置容积*2=2.66ml; ❖ 外周留置针容积(20G)*2=2.20ml. ❖ 对于采血或者输液而言,可能需要更大的容量的冲洗液。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冲封管实践标准
❖ 对于新生儿患者,由于其药物代谢和排泄的生理成熟度存在差异,所以冲洗液和/或 封管液均不应含有防腐剂;
❖ 成人和儿童患者每次使用外周静脉短导管之后,都应使用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 溶液(美国药典)封管;
❖ 外周导管:生理盐水 ❖ PICC,CVC:0-10u/ml肝素盐水 ❖ Port:100u/ml肝素盐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主要更新和强调的内容
❖ 无针输液接头 ❖ 冲封管 ❖ 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导管选择、穿刺部位选择、导管
拔出、输液装置与敷料更换等) ❖ 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无针输液接头
❖ “安全理念”
❖ 26.3所有的附加装置应该使用螺口连接,以保证安全连 接。
2011年 INS标准的主要变化
增加了循证学等级
整合的标准
✓ 血管通路穿刺点的准备和血管通路装置的置换
✓ 血管通路穿刺点的护理和敷料的更换
✓ 渗出和外渗
输液相关并发症-新标准中增加了以下内容
✓
Hale Waihona Puke 气体栓塞✓导管栓塞
✓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
✓
中心血管通路易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循证分级与证据
同焦点; ❖ 指南更推荐结构简单的无针输液接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冲封管实践标准
❖定期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血管通路 ❖何时冲管:
❖ 每一次输液之前,作为评估导管功能的一个步骤,应该冲 洗导管;
❖ 每一次输液后,应该冲洗导管,以便将输入的药物从导管 腔内清除,防止不相容药物之间的接触
❖何时封管:
实践标准的证据:
分等级标准和参考价值
✓ 反映证据一定时间内的可靠性和可获取性 ✓ Rating Scale:Ⅰ, ⅠA/P, Ⅱ-V,Regulatory ✓ 证据等级:Ⅰ, ⅠA/P, Ⅱ-V,法规。
标准本身没有分级之分,只是支持的偱证证据的多少
期望实践标准适用于所有医疗护理机构
EVIDENCE TABLE 偱证列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在以下情况下,护士应该更换无针接头
❖ 无针接头由于任何原因从原输液装置上移除时 ❖ 接头松脱 ❖ 移除接头推注 ❖ 从导管里抽取血液培养样本之前 ❖ 无针接头中有血液或者残留物; ❖ 无针输液接头被污染的时候; ❖ 更换血管通路装置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小结—无针输液接头
❖ 职业安全与医疗安全的理念; ❖ 2011年CDC关于CRBSI指南更改和INS指南更改的共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国标准的制定
2003
2009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国际标准的制定
2011年 INS 隆重推出了新的操作标准
2003年
2006年
2011年
2011年 INS国际参会国多达13个国家和地区 (2011年 INS在肯塔基州路易维尔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27.2连接在导管座或者通路装置上的无针输液接头应该 使用螺口连接,以保证安全连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无针输液接头
❖ 护士应该知道:无针输液接头按设计(简单和复杂)和功 能来区分。
❖ 简单无针接头组包括内部无机械装置的分隔膜设计,液体 通路既可以和钝针直接连接也可以进行螺口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