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教学设计
乙炔-沪科版高二化学下册教案

乙炔-沪科版高二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乙炔的结构和性质;2.熟悉乙炔的制备方法;3.知道乙炔的用途;4.掌握乙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乙炔的结构和性质;2.乙炔的制备方法;3.乙炔的用途。
难点1.乙炔的反应机理;2.乙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引入通过视频介绍乙炔的制备方法和用途,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步、讲解乙炔的结构和性质1.介绍乙炔的分子式和分子结构;2.着重讲解乙炔的化学性质,包括乙炔的不稳定性、易燃性、酸碱性等。
第三步、介绍乙炔的制备方法讲解以下几种制备乙炔的方法:1.炭烤法:利用钙炭和Drummond灯制备乙炔;2.化学吸收法:利用碳酸钙和酸制备乙炔;3.电解法:利用电解水溶液制备乙炔。
第四步、讲解乙炔的用途讲解以下几种乙炔的用途:1.化工原料:乙炔可以制备丙烯酸、氢气等化工原料;2.焊接和切割:乙炔可以和氧气共同使用,用于金属的切割和焊接;3.照明和采暖:乙炔可以燃烧产生明亮的光和热。
第五步、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以下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乙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1.乙炔燃烧产生的火焰实验;2.乙炔和氢气反应产生乙烯实验;3.乙炔和溴水反应产生2-溴乙烷实验。
第六步、讲解乙炔的反应机理根据实验结果,讲解乙炔在化学反应中的反应机理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辅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配合实验、视频、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乙炔的神奇。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乙炔的结构和性质,掌握乙炔的制备方法和用途,了解乙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同时,让学生接触到较多实验,提高课堂互动和参与度,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乙炔-沪科版高二化学下册教案

乙炔-沪科版高二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乙炔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类型。
2.了解乙炔在生产中的应用。
3.通过实验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乙炔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类型。
2.难点:乙炔在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生活中,街头巷尾,厂房内部我们所看到的明火等例子,通过比较玄学的方式引出火焰的化学概念,谈论火的颜色和火的颜色的变化,为引出乙炔燃烧提供条件。
2. 讲授(35分钟)2.1 什么是乙炔乙炔是由碳(C)和氢(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C2H2。
其结构式如下:乙炔结构式乙炔结构式2.2 乙炔的物理性质1.乙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乙炔比空气轻,分子式为C2H2,密度为0.91g/L,易于弥散扩散。
2.3 乙炔的化学性质1.乙炔燃烧:乙炔在氧气(O2)中燃烧,生成水(H2O)和二氧化碳(CO2)。
反应式:C2H2 + 2.5O2 → 2H2O + 2CO22.乙炔和溴水的反应:乙炔在溴水中加热,会生成1,2,4-三溴丁烷。
反应式:C2H2 + 3Br2 → C8H6Br62.4 乙炔在生产中的应用乙炔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气焊、切割和生产乙炔醛等化学品。
3. 实验(40分钟)小组实验,要求每个组别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操作:1.向一个大气球中通入气体,并听教师、观察气球的变化,判断气球中气体的性质。
2.利用氧气瓶和乙炔瓶,回忆并完成气焊设备的组装,并点燃瓶口,进行焊接实验。
4. 总结(10分钟)通过听取学生总结和课堂讨论,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乙炔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类型有了更加深度的理解,对乙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相关设备的操作也有了初步认识。
同时,通过实验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合作精神,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更加注重对乙炔在生产中的应用的讲解和生动形象的引入,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高中化学必修乙炔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乙炔教案教学内容:炔烃的基本概念、结构、性质及生产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炔烃的基本结构和性质2. 掌握炔烃的命名方法3. 分析炔烃的化学反应4. 了解炔烃在生产和应用中的作用教学重点:1. 炔烃的结构和性质2. 炔烃的命名方法3. 炔烃的化学反应教学难点:1. 炔烃的不饱和度对其性质的影响2. 炔烃在生产和应用中的作用教学环节: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炔烃?炔烃有什么特点?二、讲解炔烃的基本概念和结构(15分钟)1. 介绍炔烃的结构和化学式2. 分析炔烃的不饱和度对其性质的影响三、讲解炔烃的命名方法(10分钟)1. 根据炔烃的结构命名其名称2. 介绍常见炔烃的命名方法四、总结炔烃的性质和化学反应(15分钟)1. 分析炔烃和卤代烃的重要性2. 讲解炔烃的化学反应及应用五、探讨炔烃在生产和应用中的作用(10分钟)1. 讨论炔烃在有机合成、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 分析炔烃的重要性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了解炔烃在生产和应用中的具体作用教学反馈:◆通过课堂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跟进,并针对性地进行答疑。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独立阅读相关资料,提高学生对炔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主动了解炔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进行相应的活动和探究。
◆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炔烃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化学视野。
教学资源:1. 课本《高中化学必修》2. PPT课件3. 实验室实验材料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表现2. 作业完成情况3. 考试成绩注:本教案参考了《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标准》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做了适当调整。
乙炔教案 文档 (2)

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乙炔教学设计临夏中学郭荷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炔的物理性质。
(2)掌握乙炔的结构、制取以及化学性质。
(3)了解乙炔的用途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逐步使学生形成观察、动手实验能力。
(2)通过乙炔结构和性质的学习,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和体验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培养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精神。
(2)感受化学的魅力和乐趣。
教学重点:(1)乙炔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2)乙炔的实验室制取教学难点:乙炔的实验室制取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式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魔术引入:“冰块燃烧”。
问题:冰块真的能燃烧吗?(二)探究新知1、乙炔的物理性质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微溶于水。
2、乙炔的组成与结构【展示模型】展示乙炔的球棍模型,书写其分子式、实验式,结构式分子式:C2H2,实验式:CH,电子式:结构式:H-C≡C-H,分子构型:直线型,键角:180°【问题1】:根据乙炔的分子结构特征,推测乙炔可能的化学性质?【问题2】:那么该怎么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推测?3、乙炔的实验室制取(介绍改进装置及改进原因)(1)反应原理:CaC2+2H2O→CH≡CH↑+Ca(OH)2(2)装置: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4、乙炔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可燃性(明亮带黑烟)2C2H2 +5O24CO2 +2H2O【实验】点燃乙炔现象: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②易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叁键断裂)【实验】将乙炔通入KMnO4酸性溶液现象:溶液的紫色褪去。
(2)加成反应【实验】将乙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现象:颜色逐渐褪去。
证明:乙炔属于不饱和烃,能发生加成反应。
(3)加聚反应5、乙炔的用途【讨论】依据乙炔的化学性质启发学生,乙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三)课堂练习:电石货车起火事故(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配套练习随堂练1-5板书设计一、乙炔的物理性质四、乙炔的化学性质二、乙炔的组成与结构1、氧化反应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空间构型①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三、乙炔的实验室制法②能燃烧原理:CaC2+2H2O→Ca(OH)2+C2H2↑2、加成反应与溴加成装置3、加聚反应五、乙炔的用途教学过程分析与师生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魔术引入:“冰块燃烧”。
高中化学乙炔优质课教案

高中化学乙炔优质课教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乙炔的基本性质和结构。
2. 掌握乙炔的合成方法和主要用途。
3. 理解乙炔的燃烧反应和氧化反应。
教学重点:
1. 乙炔的基本性质和结构。
2. 乙炔的合成方法和主要用途。
教学难点:
1. 理解乙炔的燃烧反应和氧化反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老师通过引入乙炔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乙炔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乙炔的基本性质和结构
1. 讲解乙炔的化学式和结构式。
2. 探讨乙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乙炔的合成方法和主要用途
1. 简要介绍乙炔的合成方法。
2. 分析乙炔在化工生产中的主要用途。
四、乙炔的燃烧反应和氧化反应
1. 讲解乙炔的燃烧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分析乙炔的燃烧和氧化反应的机理和应用。
五、课堂练习
设计乙炔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课堂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乙炔的重要性以及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七、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习题和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和提交。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乙炔的基本性质、结构、合成方法和主要用途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对乙炔燃烧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乙炔、炔烃教学设计人教版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阅读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加深对乙炔、炔烃的理解。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作业进行反思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乙炔的结构如何影响其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查看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阅读PPT,理解乙炔、炔烃的基本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尝试回答问题,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在平台上提交预习笔记和问题。
-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掌握乙炔的制备和性质。
合作学习法:小组实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乙炔的知识点,掌握其基本性质。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乙炔、炔烃性质的课后练习题。
2. 证据推理与模型建立:通过学习乙炔和炔烃的结构和性质,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证据推理和模型建立的能力。
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培养学生从宏观现象中识别化学物质,通过微观结构解释其性质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物质性质的深入理解。
4.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学习乙炔和炔烃的反应过程,培养学生对化学反应变化观念的理解,认识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性。
2.乙炔的制法和检验方法
《乙炔》 教学设计

《乙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乙炔的分子结构特点,包括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和共价键的类型。
(2)掌握乙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加成反应等。
(3)学会书写乙炔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乙炔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2)通过了解乙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乙炔的分子结构。
(2)乙炔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加成反应。
2、教学难点(1)理解乙炔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
(2)加成反应的原理和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乙炔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如乙炔在气焊、气割中的应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乙炔。
2、知识讲解(1)分子结构展示乙炔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乙炔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讲解碳原子的 sp 杂化轨道形成过程,以及乙炔分子中的碳碳三键结构。
(2)物理性质简单介绍乙炔在常温常压下的状态、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①可燃性通过实验演示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让学生观察火焰的颜色、产物等,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加成反应以与溴水、氢气等物质的反应为例,讲解加成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动画演示加成反应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反应的机制,让学生练习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探究安排学生分组进行乙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乙炔的制备过程和性质。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和操作规范。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围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原因。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
高中有机化学乙炔教案

高中有机化学乙炔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乙炔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掌握乙炔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机化学乙炔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 乙炔的结构和性质。
2. 乙炔的制备方法。
3. 乙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乙炔的结构和性质1. 结构:C2H22.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燃、难溶于水。
3. 化学性质:容易燃烧,可发生加成反应、置换反应等。
2. 乙炔的制备方法1. 乙炔的制备方法:从乙烯进行脱氢得到乙炔。
2. 化学方程式:C2H4 → C2H2 + H23. 乙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1. 乙炔在卤素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2. 乙炔在重铬酸钾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3. 乙炔在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介绍乙炔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实验演示:进行乙炔的制备实验演示。
3. 课堂讨论:讨论乙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4. 案例分析:分析乙炔相关案例,加强学生理解。
五、教学资源:1. PowerPoint课件:乙炔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实验器材:乙炔的制备实验器材。
3. 参考书籍:有机化学相关教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小测验:考察学生对乙炔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乙炔的制备实验报告。
3. 作业布置:布置乙炔相关的思考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一份关于高中有机化学乙炔教案范本,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乙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烷烃、烯烃之后学习的第三类烃,也是必修2中没有出现的一类烃。
在本节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在学习烷烃和烯烃时掌握的知识与方法,另一方面是要注意通过对比分析找出炔烃与烷烃、烯烃在结构、性质方面的异同,形成较完整的脂肪烃知识网络。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乙炔的结构、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其中乙炔的化学性质教学,是从分子结构上分析入手,通过实验探究方式,观察、分析乙炔具有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机理。
通过乙炔制取实验,使学生更加明确物质的制取实验和性质实验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知识传授方式使乙炔的化学性质与它的结构联系起来,从而突出了官能团的作用。
乙炔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及其相互关系是本节教学的主线,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模型、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通过探索推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乙炔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特点。
掌握乙炔重要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和主要用途。
2.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乙炔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炔的结构和实验室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球棍模型实验用品。
教学方法比较发现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脂肪烃——乙炔
一、物理性质
二、乙炔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1. C 2H 2 2. H :C C : H 3. H —C ≡C —H 4. HC ≡CH 或CH ≡CH 5.直线型(sp 杂化) 三、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 原理: CaC 2+2H 2O → Ca(OH)2+C 2H 2↑ 2. 装置: 液+固→气(不需加热) 3. 除杂:CuSO 4溶液 四、乙炔的化学性质 (1)燃烧
1、氧化反应 2C 2H 2 + 5O 2 4CO 2 + 2H 2O
(2)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Br Br H-C ≡C-H+Br-Br →CH=CH HC = CH+Br-Br → CH -CH
Br Br Br Br Br Br 1,2-二溴乙烯 1,1,2,2-四溴乙烷
CH ≡CH+H 2−−→−催化剂CH 2=CH 2(1:1加成) CH ≡CH+2H 2−−→−催化剂
CH 3—CH 3(1:2加成)
CH ≡CH+HCl C
HgCl
︒-−−
→−1601502
CH 2=CHCl 氯乙烯可发生聚合反应:
nCH 2=CHCl −−→−催化剂
[CH 2-CH]n Cl
五、乙炔的用途
点燃
思考: 通过观察分析下面的热化学方程式,说明:生产中为什么常用氧炔焰来切割或焊
接金属,而不用氧烷焰或氧烯焰呢?
CH 3-CH 3(g)+ 7/2 O 2(g) 2CO 2(g)+ 3H 2O(l) △H= —1561KJ/mol
CH 2=CH 2(g)+ 3 O 2(g) 2CO 2(g)+ 2H 2O(l) △H= —1411KJ/mol
HC ≡CH(g)+ 5/2 O 2(g) 2CO 2(g)+ H 2O(l) △H= —1300KJ/mol
练习:
1、写出用石灰石、焦炭、食盐、水为原料制取聚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已知CaO+3C C
2200电炉加热 CaC 2+CO ↑)。
2、写出分子式为C 5H 8的炔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命名。
点燃 点燃
点燃
乙烷 乙烯 乙炔 化学 式 C 2H 6
C 2H 4
C 2H 2 电 子 式
结 构 式
结 构 特 点
C - C (单键), 碳原子的化合达 “饱和”
C = C (双键), 碳原子的化合价未达“饱和” (叁键),
碳原子的化合价未达“饱和”
化 学 性 质
取 代 反 应 卤代 —— ——
燃 烧 火焰不明亮 火焰明亮,带黑烟 火焰明亮,带浓黑烟 氧 化 反 应 KMnO 4溶液不褪色
KMnO 4溶液褪色
KMnO 4溶液褪色 加 成 反 应 —— 溴水褪色 溴水褪色 加 聚 反 应 ——
能 聚 合 能聚合(一般不写) 鉴 别
KMnO 4溶液不褪色或溴水不褪色
KMnO 4溶液褪色或
溴水褪色
KMnO 4溶液褪色或
溴水褪色
思考: 通过观察分析下面的热化学方程式,说明:生产中为什么常用氧炔焰来切割或焊接金属,而不用氧烷焰或氧烯焰呢? CH 3-CH 3(g)+ 7/2 O 2(g) 2CO 2(g)+ 3H 2O(l) △H= —1561KJ/mol
CH 2=CH 2(g)+ 3 O 2(g) 2CO 2(g)+ 2H 2O(l) △H= —1411KJ/mol
HC ≡CH(g)+ 5/2 O 2(g) 2CO 2(g)+ H 2O(l) △H= —1300KJ/mol
我们发现: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乙烯和乙炔完全燃烧的后,乙炔所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最少,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也最少。
因此,在燃烧时用于提高氧的温度和使水汽化所消耗掉的反应热也最少,所以乙炔焰的温度最高,可达30000C 以上。
利用其燃烧热可切割或焊接金属。
练习:
1、写出用石灰石、焦炭、食盐、水为原料制取聚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已知CaO+3C C
︒2200电炉加热 CaC 2+CO ↑)。
①CaCO 3
高温
CaO+CO 2↑ ②CaO+3C C
︒2200电炉加热 CaC 2+CO ↑
点燃 点燃点燃
③CaC 2+2H 2O →Ca(OH)2+CH ≡CH ↑ ④2NaCl+2H 2O
电解
H 2↑+Cl 2↑+2NaOH
⑤ H 2+Cl 2
点燃
2HCl ⑥CH ≡CH+HCl −−→−催化剂
CH 2=CHCl
⑦nCH 2=CHCl −−→−催化剂
[ CH 2-CH ]n Cl
2、写出分子式为C 5H 8的炔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