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对策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沥青混凝土路面是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车辆和行人的交通,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沥青混凝土路面也会出现一些病害,比如龟裂、起砂、坑洞等问题,影响着路面的使用和安全。
正确的施工和及时的维护对于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 龟裂:龟裂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它表现为路面出现许多不规则的裂缝,状如蚌壳。
龟裂的主要原因是材料和施工工艺的问题,如沥青含量不足、沥青温度不适、基层不均匀等等。
2. 起砂: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起砂的现象是指路面表面的骨料被机动车辆的行驶和雨水的冲刷所掀起,导致路面表面松散。
起砂的原因主要是沥青浆料粘结不牢固、骨料的形状不合理等。
3. 坑洞:坑洞是指路面表面局部凹陷的现象,通常是由于路面上的损坏或磨损所导致。
坑洞的出现会给行车造成隐患,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1. 龟裂的防治:针对龟裂问题,要从材料和施工工艺两方面着手。
在材料选择上,要选择质量良好、符合标准的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在施工工艺上,要保证路面基层的均匀和牢固,合理控制沥青含量和温度,加强施工间的接头处理等。
2. 起砂的防治:起砂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是改善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增加沥青的含量和矿粉的使用量,加强施工工序的协调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振实密实。
3. 坑洞的防治:坑洞问题主要是由于路面的损坏或磨损导致的,因此要定期对路面进行检测和维修。
一旦发现路面出现坑洞,要及时进行修补,以防止病害加剧。
除了上述的病害和防治措施外,还有一些常见的病害如路面泛油、路面塌陷、路面开裂等,都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正确的施工和及时的维护是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长期使用的关键。
在日常使用中,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1. 避免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上急刹车、急转弯,减少对路面的冲击和磨损;2. 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扫,清除积水和杂物,保持路面通畅;3. 注意保持路面干燥,尽量减少雨水的浸泡和侵蚀;4. 减少大型车辆在路面上的停留和转弯,以减少对路面的压力;5. 定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检测和维修,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预防措施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预防措施
公路沥青路面是指由矿物骨料、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即沥青混凝土)组成的道路面层。
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使用寿命的延长,沥青路面可能会出现一些病害,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车辆通行的安全。
以下是常见的沥青路面病害及预防措施。
1. 路面龟裂
路面龟裂是指沥青路面可见的细小裂缝,其形状像龟壳一样。
主要原因是温度变化引起路面的膨胀和收缩,进而导致龟裂的产生。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高弹性沥青混凝土,提高路面的柔性,减少温度变形;加强路面养护,定期修补裂缝。
2. 推沉
推沉是指路面局部或整体下陷,常见于路肩或泊车区域。
其主要原因是路面承载能力不足,逐渐发生沉降变形。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设计路面结构,选择合适的骨料和沥青,保证路面的承载能力;加强施工监控,确保路面质量符合要求。
3. 路面坑洞
路面坑洞是指沥青路面的局部凹陷或塌陷,常常由于长期受到车辆过载或车轮浸轧所致。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对车辆的超载限制,避免车辆对路面造成过大的荷载;加强路面的养护,尽早发现和修复坑洞,避免扩大。
4. 沥青剥落
沥青剥落是指沥青路面表层的石料和沥青分离,常常由于沥青与石料的反应性差,结合力不足所致。
预防措施包括:选择质量良好的沥青和骨料,确保路面结合力;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沥青的密实性和粘结性。
5. 路面泛油
路面泛油是指沥青路面表面出现明显的油斑,常常由于沥青中的可挥发物大量蒸发所致。
预防措施包括:选择低挥发性的沥青,减少挥发的可挥发物;增加路面防水涂层,减少湿润条件下的油斑出现。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与养护对策

早 期损坏 现象 。
1横 向 裂 缝 : 与 路 面 中 线 近 于 垂 直 的 裂 缝 。 裂 缝 起 初 . 即
9泛 油 : 沥 青 混 合 料 中的 沥 青 在 天 气 炎 热 时 向 上 迁 移 . 即
大多 出现在 路面两侧 的硬路 肩 , 逐渐 发展 而贯通 全路 幅 。贯 通裂缝 沿路 面大致呈均 匀分布 。 向裂 缝通常 不是 由于荷载 横 作用引起 的 , 而是 由于低温 收缩或半 刚性基层 收缩产 生 的。
粗 砂 。将 溢 出 缝 外 的 沥 青 及 石 屑 、 清 除 。 待 灌 缝 材 料 凝 固 砂 后 , 可 开 放 交 通 。( ) 重 裂 缝 的 处 理 : 用 切 割 机 械 对 裂 即 3严 采
6松 散 : . 即集料和 沥青逐 渐 脱开 并散 失 。松 散可 出现 在 整 个路 面表 面 ,但 由于 行车 的作 用 ,一般 轮 迹带 处 比较 严
生 松散 的主要原 因。
7坑 槽 : . 即路 面 上 出现 的 坑 洞 , 龟 裂 、 散 等 其 它 损 坏 是 松 进 一 步 发 展 的 结 果 。 由 于 表 面 水 从 这 些 损 坏 处 浸 入 , 留在 停
缝后 用压 缩空 气对 裂缝 周边 和 裂缝 槽至 少进 行两 遍高压 喷 气流 清理 ;第 一遍 清 除裂缝 杂 物 时喷气 嘴应 把持 在距离 裂
2纵 向 裂 缝 : 与 路 面 中 线 大 致 平 行 的 裂 缝 。 大 多 出 现 。 即
到路 面表 面 , 而在 冷天 时 又不存 在 逆过 程 , 因而 沥青积聚在 路 面表 面 , 形成 一层有 光泽 的沥青膜 。沥青混合 料中沥青含 量过多, 混合 料空 隙率 过 小 , 沥青 的高 温稳 定 性差 , 产生 是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与治理养护对策

城市交通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载体,如血脉一般日夜不息的供养着全国工农行业的正常运转,有介于此,“保畅”已经成为了高速公路管养人员的共同目标。
高速公路是贯穿我国经济发展的动脉,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超过2 000 km,为交通运输业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支撑。
目前高速公路通常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设,沥青混凝土具有施工速度快、平整度高、行车噪音小、舒适度高等优点,但也存在易老化、高温易软化低温易脆裂等缺点。
沥青混凝土存在的缺点造成高速公路使用过程中的裂缝、沉陷、坑槽等病害,给行车安全和交通管理带来麻烦,需要引起重视。
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1.裂缝类。
裂缝类破坏是高速公路最为常见的病害种类,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危害不容小觑,主要有以下几种:(1)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与行车方向相互垂直,其周围偶尔会有少量支缝发生。
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横向裂缝分为荷载型和非荷载型两种类型。
高速公路大量、严重的超载现象是导致横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此类裂缝是从路面的底面发生进而扩张到表面的,首先在路肩出现,之后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发展到整幅路面。
非荷载因素是形成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包括沥青面层裂缝和基层反射裂缝。
(2)纵向裂缝。
与行车方向相互平行的裂缝类型,统称为纵向裂缝。
主要成因有:路面施工时,沥青接茬处的处置不当,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开裂;如果轴基材料不均匀或填方路段压实度达不到规范和设计要求,经过时间的不断推移,会出现沉降。
2.坑槽类。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坏,主要指雨水作用或冻融循环两类环境条件下,加之车辆荷载的反复碾压,路面缝隙中的水分产生压力,循环作用在沥青混合料上,从而降低了沥青材料的粘合特性,进而混合料的表面沥青会与集料分离,使得整体路面面层变得松散、松动,最终形成了水损作用下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坑槽病害。
3.松散破坏。
由于面层沥青与内部集料的粘接能力不足,从而产生的沥青混合料内部逐渐酥软进而出现流失现象,这种病害称之为路面松散。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措施

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措施路面病害种类沥青路面病害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路面沥青材料的失效现象,通常分为以下几种:1. 裂缝裂缝是指路面出现的长条形或网状的裂缝,它们经常会出现在路面沥青材料的表层中。
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车辆荷重、路面温度变化、水分渗透等因素引起的路面材料变形、破坏引起的。
2. 龟裂龟裂是路面出现的大约0.5到2厘米的小裂缝,它们通常是在直线部分的路面上,龟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沥青材料受热膨胀、冷缩而出现的。
3. 掏空掏空指的是路面出现的凹陷和坑洼,这类病害通常由路面材料的失效、车辆荷载和水分渗透引起。
4. 掉盖掉盖是指路面材料采用了不合适的沥青或者其它材料,或者施工不当而导致的严重问题。
掉盖通常发生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路面。
养护措施为了防止和消除各种路面病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养护措施。
1. 补修和翻新对于一些小面积路面病害,可以采取补修的方法,补上掉盖和坑洼,让路面光滑。
大面积病害则需要进行重新铺设和翻新。
2. 清理和修补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对于路面的维护十分重要。
清理排水系统中的杂物和维修坏损的排水管道,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和良好运作。
3. 路面平整和压实对于新铺设的路面、升级改造的路面或者出现了轻度路面病害的区域,需要进行路面平整和压实。
这将有助于预防路面病害的发生。
4. 常规维护在路面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维护,查看路面病害的产生原因。
例如渗水、车辆荷载等问题,及时引入防潮措施等。
结论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采取一系列的养护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消除这些病害,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通过实行规范的养护管理措施,可以让公路更加安全、舒适,同时也会节省制造新公路的费用。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及养护措施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及养护措施裂,导致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因此我们分析了一下原因,找了一些补救对策及如何养护。
沥青路面,因其造价低廉、表面平整、噪音小、行车舒适、修复方便,被广泛用于公路路面面层。
但沥青路面易老化、耐水性能差、高温稳定性差、低温易开裂,导致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而这些病害对行车速度、行车舒适度、路面使用寿命及交通安全带来不良影响。
1. 沥青路面病害产生因素。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主要表现特征:局部沉降、坑槽、车辙、纵横向裂缝、面层松散、剥落、离析、沥青老化等病害。
这些病害形成主要有:沥青老化和水的破坏。
公路使用一段时间后,沥青路面会出现这些病害,是由于随着路面开放和路龄增加,沥青逐渐失去弹性和粘结力,沥青性能发生了改变,沥青的抗温度裂缝、抗疲劳破坏能力等都会逐渐减弱,从而形成坑洞、松散、剥落、离析、破裂等路面病害。
其次因沥青混凝土面层级配不密实、压实度不合标准、铺装时温差大等引起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空隙率偏大,水很容易进入到沥青面层中,使沥青层产生破坏作用,沥青与碎石的粘结力不足,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矿料松散,路面形成坑洞、网裂、唧泥等现象,随着雨水渗入路基,造成基层破坏,带来更大的行车安全问题。
再次沥青混凝土的水稳性从设计到施工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水在路面中表现形式为空隙水、层间水、深层渗水。
沥青混凝土的热稳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是油石比、级配、摊铺的均匀性、粉料比例等。
2. 沥青路面维修类别及修补工艺。
2.1沥青路面维修类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涂胶防水:路面出现网裂,没有明显变形,也未出现唧浆,拟采用修补胶薄薄涂一层,防止水的渗透;第二、裂缝灌热沥青,防止水的渗漏:路面出现裂缝但未出现明显错台(在5mm以内),也无啃边现象,可采用灌热沥青的办法作防水处理;第三、热烘、掺料、补强:经过考证属沥青面层上面层的病害,如龟裂、蜂窝1~2cm以内车辙等路面变形不严重的点,可采用修路王热烘,适当添加新料,人工搅拌均匀,压实补强。
高速公路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及养护处理

高速公路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及养护处理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使用,路面常会出现一些病害。
这些病害不仅会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还会加大养护的成本。
及时发现和处理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是维护公路畅通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高速公路路面的常见病害主要有沥青路面龟裂、坑洞、变形,混凝土路面龟裂、剥落、脱层等。
下面将对这些病害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养护处理方法。
沥青路面龟裂是高速公路常见的病害之一。
它是由于路面受到交通荷载和气候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沥青层产生裂缝。
龟裂的形式主要有纵向龟裂、横向龟裂和连续龟裂。
处理方法包括补缝、封面等。
沥青路面坑洞也是常见的病害之一。
它是由于路面承受交通荷载,或沥青层质量问题等原因造成的路面塌陷。
处理方法包括补坑、重新铺设沥青等。
沥青路面变形问题也较为常见。
变形主要是指路面表面凸起、下沉等情况,一般是由于路基问题或者路面厚度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修整路基、重新铺设沥青等。
接下来,混凝土路面龟裂是混凝土路面常见的问题之一。
它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或者质量问题引起的路面开裂。
处理方法包括填充和密封裂缝、重新浇筑混凝土等。
针对以上病害,高速公路路面的养护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对于轻微的沥青路面龟裂和坑洞,可以进行补缝和补坑处理。
对于严重的病害,需要重新铺设沥青。
对于沥青路面的变形问题,需要进行路基修整和重新铺设沥青。
对于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可以采取填充和密封裂缝、修复受损部分等方法进行处理。
及时发现和处理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是保障交通安全和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在进行养护处理时,应根据病害的程度和影响选择合适的方法,确保路面的平稳和安全。
浅议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对策

浅议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对策摘要:沥青路面因具有地质条件适应性强、行车舒服、维护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
而通常在通车后,因行车载荷作用,气候条件影响以及设计、施工中存在的不足,是沥青路面出现了大范围开裂、车辙、泛油等病害。
本文就病害成因及相应对策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对策1 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1.1 沥青质量问题在道路结构层的厚度设计、材料的采用本着经济适应的原则,而对交通量的变化,使用年限并没有重点研究,像高等级沥青路面,采用的是上面层使用进口沥青,而中面层、面层可以做成开级配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2 施工质量控制沥青的选用十分关键,要挑选符合规范各项要求的沥青,特别是沥青针入度,延度指标必须严格把关,此外,透层油,粘层油沥青应采用与沥青混凝土相同的沥青,特别是油石比的选择应考虑粘层油透层油返油时对其影响。
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上要特别重视。
1.3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存在的问题在施工时,有的单位凭经验进行施工,因此,从理论和实践来讲存在较大的偏差,从而导致沥青混凝土内在质理存在先天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家现状所致,高速公路工期较短加上标价偏低,碎石料场不规范,大多地材都由个体企业承担,料场分散,设备落后,材料的均质性,稳定性均有较大的差别,虽然大部分单位在开工前都取样筛分分析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也检测并予调整配合比,但由于变化大,差异性大不可能做到十分准确,油石比级配都在变化,这是导致路面出现一些常见病害的原因之一。
1.4 沥青混凝土拌合温度的控制从规范角度控制比较严格,对石油沥青出厂温度要求在120~165℃。
而实际上有些施工单位和个别高品沥青混凝土厂家,在拌合温度控制方面不是那么严格,时高时低很不稳定,有的沥青混凝土拉到工地量测将近180℃,而有时不足110℃,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沥青变质,没有粘性使沥青混凝土松散;温度过低,沥青混合料拌合不匀,影响级配,这些也是导致沥青路面有时局部松散或其他病害的一个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对策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针对沥青路面的病害研究不断加深。
我们发现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和水损害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何对两者控制已经成为了保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文章从沥青路面裂缝形成的原因出发,将如何控制水损害进行重点研究,望广大同行给予指导
标签:裂缝;车辆荷载;水损害;预防措施
沥青路面的裂缝形式分为横向、纵向、不规则裂缝等,这些裂缝都是在不同的环境因素下所形成的,并且在这些裂缝在水损害的作用下直接导致路面形成唧浆、沟槽等问题,下面笔者将对其进行逐一分析。
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裂缝原因分析
1.1 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高速公路中最为常见的病害问题之一,它的形成原因较复杂,主要来自温度、地基变形、基层材料等原因所形成的,在温度、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容易被扩大,裂缝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低温横向裂缝。
就沥青混凝土的自身性质来说。
沥青混凝土是一种热涨冷缩很明显的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有着很强的膨涨力,但是到了冬季,其产生的收缩力将会远远大于自身的结构强度,这样就形成了裂缝。
(2)温度疲劳裂缝。
在我国北方地区,环境温度差别较大,这其中就会在沥青面层中产生足够的温度应力,这种应力在温度的反复作用下就会形成裂缝。
(3)反射裂缝高速公路的配料多采用半刚性基层材料。
这些材料在形成混凝土结构出现十分明显的裂缝,并且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使基层出现开裂,并且随着荷载的反复作用会不断延伸,这种裂缝较分散,形成间距为150米以上。
(4)路桥过渡段裂缝。
在路桥过渡段上由于半刚性路基和刚性混凝土结构相互连接,会在车辆荷载情况下出现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会发生不均匀的下层,裂缝的起始点在桥涵台背方向的横向裂缝。
1.2 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形成的形式比较单一,一般是由路基填筑质量、车辆运行频率。
路基填料等因素造成的,虽然纵向裂缝不会出现严重的开裂,但是裂缝的宽度较大,并且存在高差,对于行车安全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1.3 不规则裂缝
路面强度在达到使用寿命时,会因出现局部较小的形变型裂缝,这些裂缝呈网状、龟裂等多种形状,并且伴有盆裂和沟槽。
这是因为当半刚性的材料之间出现一定厚度的素土夹层时,这些夹层当遇到水出现潮湿后,就会降低路面的承载能力,使车辆在形式过程中产生弹簧形象,并且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不断拉伸、收缩、使沥青混凝土产生疲劳并且被破坏,这就形成了不规则裂缝。
其次外沥青混合料在拌和的过程中,沥青会被氧化变硬,这时沥青对于拉应力没有抵抗能力,也容易产生不规则裂缝。
最后基层的施工质量和不规则裂缝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很多拌和料的搅拌时间、级配、含水量、压实厚度等方面容易出现不均匀的状况,这也加大整体基层的不稳定因素。
使车辆在重车荷载下能够从薄弱处直接反应出来,形成了不规则裂缝。
2 高速公路水损害
2.1 表面层产生坑洞
表面层为半开级配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较大或者由于密实性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不够和不均匀性较大,以及局部小面积的实际空隙率较大,在雨雪过程中,水渗入表面层在中面层为Ⅰ型密实性且空隙率较小的情况下,雨水渗入的速度减慢,当造成水份滞留的过程中,就会使大量的水份并滞留在中间层面和混凝土混合料的空隙中,这时一旦出现形成荷载,就会使所产生的动水压力从沥青的表面被剥离出来,并且从底层朝着面层的方向进行扩展,一旦有大的碎石被剥落,就会使沥青混凝土的强度造成丧失,尤其在重型车辆的荷载下,直接形成塌陷和坑洞。
2.2 表面层和中面层同时产生坑洞以及局部表面产生网裂和形变
当表面层和中面层都是空隙率较大的半开级配沥青混凝土,而底面层为空隙率较小的密实沥青混凝土时,或者由于降水时间较长,即使是密实性沥青混凝土面层,由于沥青混凝土的不均匀性或者局部小面积的沥青混凝土的实际空隙率较大,自由水也能逐渐渗入到表面层和中面层,滞留于中面层和底面层之间或存在于表面层和中面层的空隙当中,在车辆真空吸力的作用下,使表面层和中面层中部分碎石上的沥青剥落,从而产生两层的坑洞或者表面层产生网裂、沉陷和向外拖移。
一但产生坑洞,水会继续向坑洞渗入,如不及时修补,将会形成更为严重的病害,并加快病害发展的趋势。
2.3 路面出现唧浆、网裂、坑洞
水份透过沥青,就会滞留在沥青的中间和基层之间,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使这些水形成了较大的动水压。
,并且直接冲刷着基层混合料的表面。
并且使细料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流失,并且析出灰浆,这些灰浆在反复的吸收、压机的过程中,使沥青路面出现了多种不同形状的裂缝。
一旦这些灰浆不能进入这些细微裂缝就形成了空洞。
使水分很容易渗入到路面中,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发生水损坏。
3 裂缝、水损害的预防措施
3.1 设计路线优化
为了避免出现裂缝、塌陷等沥青路面病害,就要在路线设计中过程中对于洼地、含水量较大的区域进行适当的回避,同时可以在路堤的两侧,采取措施设置截断面,并且将表面层的水流向进行阻断,并且设置通畅的边沟排水系统,使地下排水沟和地面排水沟相互结合,同时设置集水蒸发池,以对路堤下层的水采取增发处理,并没裂缝扩大和發展。
3.2 加大设计中路基高度
路基在设计的过程中,如果路基位于地势较高的坡面时,路堤的承载能力会出现一定的下降,并且使上部边坡的地基承载力出现急剧下降,造成外倾的状态,这种荷载能力会将路面掰开,并且形成纵向的裂缝,面对这种现象可以采取测坡面上设置截水沟的形式,同时要使更深的盲沟截断面中的水能够自由的被排除,设置留水涵洞,将路基下坡位置的水一并排出。
3.3 压实度问题
路堤边部压实度不够,会使不同地步的路基土层在密度上出现十分明显的差别,一旦有遇到降雨们就会使雨水朝着密度小的一侧进行,从而使路堤发生沉降,最总导致路面裂缝的出现,所以在施工中执行碾压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保证横、纵向的密实度尽量均匀。
3.4 裂缝的发展控制
路面的裂缝在产生后,会不断的变化,并且形成、纵向、横向、网状、等多种裂缝,这些裂缝同时也为水进入沥青结构提供了通道,如果这些水长期的滞留在沥青层面中,在加大车辆荷载所形成的碾压,就会促使沥青混合料出现冲刷的情况,沥青和石料将会出现剥离,最终导致沥青层面的混合料出现松散、脱落、沟槽、唧浆情况的出现。
为了控制裂缝的发展,避免裂缝之间结构层的贯通,可以在路基中设置吸收层和过滤层,这样能贵裂缝病害发展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4 结束语
文章针对裂缝产生的原因和结合水损害及防止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了提高高速公路使用寿命,降低维修率的方法。
而路面病害原因有着很大的综合性,所以在未来的施工和设计过程中我们要竭力避免裂缝的产生,保证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和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候宇红.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及应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
[2]李荣波,张国华,王澍,王力达.减少沈阳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裂缝措施的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1.
[3]李思水,汪为奇.沥青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层底裂缝断裂力学分析[J].公路,2005.
[4]王红祥,张明.高速公路纵向裂缝病害分析及处治措施[A].节能环保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