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水化学总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 天然水的主要离子
一、基本概念 硬度、暂时硬度、永久硬度、碱度、
海水主要离子组成的恒定性-海水化学的显著特征 二、硬度与养殖生产的关系;养殖水体对硬度的要求 三、淡水、海水碱度的构成; 四、碱度与养殖生产的关系;养殖水体对碱度的要求 五、硫在水中的转化: 六、天然水中K+的含量一般远比Na+低的原因 七、盐碱地池塘水质特点及调控方法 八、硬度的计算
一、基本概念
溶解度、饱和度、饱和含量、浮头、泛池、氧盈、 氧债、窒息点
二、影响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 三、池塘水体溶解氧的来源与消耗(来源排序,夜间耗氧因素) 四、池塘水体溶解氧的变化规律(水平分布、垂直分布的昼夜变化) 五、溶解氧的生态学意义(生物学意义,天然水缺氧状态下的水化学特征) 六、泛池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七、改善水体溶解氧状况的措施 八、沿岸养殖区底层水缺氧的原因 九、生产上经常在晴天中午前后开动增氧机的目的
矿化度测定的标准温度 三、含盐量与养殖生产的关系 四、海水的密度、盐度、温度间关系,海水密度测定的标准温度 五、海水冰点、蒸汽压、沸点与盐度关系
海水最大密度时的温度与盐度的关系:
{t最密}℃=3.975-0.2168S+1.282×10-4S 2 海水的冰点与盐度的关系:
{tf}℃=-0.0137-0.05199S - 7.225×10-5S 2
当tf = t最密时
解联立方程可以得到:
tf = t最密 = -1.35 ℃ S = 24.95
冰点、最大密度时的温度随盐度的变化
t最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f
tf = t最密 = -1.35 ℃ S = 24.95
海水密度测定的标准温度:17.5℃ 在其他温度下测定密度皆需换算成该温度下的密度 σ17.5=αt+K
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终极版

⽔环境化学复习资料终极版1、离⼦总量:天然⽔中各离⼦总量之和,常⽤S T表⽰,单位为mg/L或mmol/L。
4种阳离⼦(钙离⼦、镁离⼦、钠离⼦、钾离⼦)4种阴离⼦(碳酸氢根、碳酸根、硫酸根、氯)2、矿化度:以⼀定量过滤⽔样在105-110℃烘⼲称重的⽅法测定其可溶性总固体物质的量,包括⽔中溶解的⾮挥发性有机物3、氯度:沉淀0.3285234Kg海⽔中全部卤素离⼦所需纯标准银的克数,在数值上即为海⽔的氯度,⽤符号Cl表⽰,单位为1×10-34、盐度:当海⽔中的溴和碘被相当量的氯所取代、碳酸盐全部变为氧化物、有机物完全氧化时,海⽔中所含全部固体物的质量与海⽔质量之⽐3、天然⽔的依数性:稀溶液蒸⽓压下降、沸点上升、冰点下降值都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与溶质的本性⽆关。
4、透明度:光线进⼊⽔中的程度,适宜透明度为20~40cm5、真光层:光照充⾜,光合作⽤速率⼤于呼吸作⽤速率的⽔层6、营养⽣成层;植物光合作⽤合成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消耗的有机物,有机物的净合成⼤于零的⽔层。
光照不⾜,光合作⽤速率⼩于呼吸作⽤速率的⽔层为营养分解层。
7、补偿深度:有机物的分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的⽔层深度,⼤约为透明度的2~2.5倍8、离⼦活度:离⼦的有效浓度。
9、⽔体流转混合的两个因素:风⼒引起的涡动混合,密度差引起的对流混合10、温跃层:⽔温在垂直⽅向出现急剧变化的⽔层。
北⽅鱼类在室外越冬时,要注意防风处理,避免池⽔对流使池底⽔温变化,影响鱼类⽣长,室外海⽔越冬池底保温关键:添加低盐度的海⽔或者淡⽔。
常量>50mmol/L 50umol/L<微量<50mmol/L 恒量<50umol/L通过⽔⾯进⼊⽔中的太阳辐射,⼀部分被⽔中的溶存物质吸收,⼀部分被散射,⼀部分继续向深处穿透。
⼏种淡⽔鱼耐盐能⼒:草鱼>团头鲂>鲢鱼盐度与温度的线性关系,在(24.9 -1.35)处达到最⼤的密度11、⽔体的温度分布规律⼀、湖泊(⽔库)四季典型温度分布(1)冬季的逆分层期⽔温随着深度的增加⽽缓慢升⾼,到底层⽔温可以达到或⼩于密度最⼤时的温度(2)春季全同温期⽔温在密度最⼤的温度以下时,温度的升⾼会使密度增⼤,表⾯温度较⾼的⽔就会下沉,下⾯较低的⽔就会上升,形成密度流。
养殖水化学含

养殖水化学答案【篇一:养殖水化学知识点】xt>1. 天然水中的主要阳离子和主要阴离子2. 养殖水环境中重要的水质指标、意义及分类3. 表示水中含盐量的水质指标,表示方法间的关系,对养殖的影响4. 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的水质指标5. 水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循环、及其有关的作用6. 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散布变化规律7. 温跃层及危害8. 水中有毒物质及影响要素9. 电子活度与pe、氧化复原电位10. 增氧作用和耗氧作用11.水中气体溶解度与饱和度,影响要素12.水体碱度、硬度,变化规律及与养殖的关系13.水体二氧化碳系统、散布系数与碳酸均衡14.水体ph 变化规律及影响要素15.离子强度、活度与活度系数16.天然水的化学分类法17.水体透明度与赔偿深度18.日较差及养殖水体溶解氧的管理19.植物对营养元素汲取的一般规律20.水中磷元素的存在形式、循环、及散布变化规律21.天然水有机物的分类22.腐殖质其对水中污染物迁徙转变的影响23.水中胶体的种类、带电性与电动电位24.胶体的稳固性与脱稳25.胶体的吸附与吸附等温式26.溶解度与溶积度27.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28.水中常有难容物质溶解性与ph 的关系29.络合物与络合常数30.水中常有配位体的种类及对金属的配合作用31.水体缓冲系统32.水中毒物种类及特色33.水中调控1【篇二:养殖水化学】txt> 一、考试说明1. 参照教材养殖水环境化学,雷衍之主编,中国农业第一版社,2004 年第1 版2. 试卷构造(题型)及比率(总计100 分)1)填空(30% )2)问答题(50% )3)计算题(20% )二、考试纲领1. 考试纲领的性质养殖水化学是水产养殖、水族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报考水产养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硕士学位考生参加养殖水化学课程考试,明确复习的主要内容和范围,特拟订本考试纲领。
水环境化学复习重点

水环境化学复习重点绪论水体(水质系):水以及水中悬浮物、溶解性物质、水生生物、底泥在内的一个完整的综合体系。
水质:指水及其中所存在的各类物质(包括物理、化学物质及生物)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水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水中的化学物质,包括各种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及化学过程关系等的科学我国水资源现状:•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50%•人均水资源≈美国同比的1/4•我国大中等城市2/3缺水•100多座城巿废水排放超标82%•75%的湖泊富营养化•我国东部、南部地区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而西部、北部地区水资源比较缺乏•缺水:水量、分布不均、水质型(污染)水环境与水产养殖的关系:水产养殖讲授天然水中存在的物质的种类、形态、迁移转化的规律。
掌握这些规律,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养殖水质的调控,帮助我们进行有关水域生态学的研究。
一个地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能超越水域环境的自净能力,过度的发展,养殖废水无任何处理地向自然水体、包括海域排放,将加速水域富营养化,恶化水质,引起疾病传播。
水产养殖的稳产高产离不开养殖水环境的调控。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平的质量与产量。
如:①盲目施用氮肥造成氨中毒,使全池种鱼死亡。
②杀灭浮游动物引起气泡病,造成夏花鱼苗大量死亡。
③水质变坏后盲目大量投放鱼种造成损失。
第一章天然水中主要离子:4种阳离子(Ca2+,Mg2+,Na+,K+)和4种阴离子(HCO3^2-,CO3^2-,SO4^2-,Cl-)☆含盐量:指天然水中含有可溶性无机盐为主的物质总量,以∑S表示,是判定天然水性质的依据。
(是天然水的一项重要水质指标,反映天然水含盐量的参数通常有离子总量(ST)、矿化度(TDS)、盐度(S%0)和氯度(Cl%0)。
)☆盐度:当海水中的碘和溴被相当量的氯所取代、碳酸盐全部变为氧化物、有机物完全氧化时,海水中所含全部固体物的质量与海水质量之比,以10^-3或%0为单位,用符号S%0表示。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养殖13级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1、名词解释(1)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海水的总含盐量或盐度是可变的,但常量成分浓度之间的比值几乎保持恒定。
“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又称为“主要成分恒比关系原理”、“海水组成的恒定性原理”、“Marcet原理”和“Dittmar定律”。
(2)离子总量:离子总量是指天然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之和。
单位: mg/L 、mmol/L或g/kg、mmol/kg。
(3)矿化度:用蒸干称重法得到的无机矿物成分的总量,标准温度:105~110℃,反映淡水水体含盐量的多少。
(4)天然水的依数性:指稀溶液蒸气压下降(Δp),沸点上升(Δt b),冰点下降(Δt f)值都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b)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5)电导率:为在相距1m(或1cm),面积为1m2(或1cm2)的两平行电极之间充满电解质溶液时两电极间具有的电导。
测定的标准温度为25℃。
(6)补偿深度:有机物的分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的水层深度称为补偿深度.(7)离子强度:是指电解质溶液中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离子的有效浓度。
离子活度(a)和浓度(c)之间存在定量的关系,其表达式为:a=γc·c。
(8)离子活度:衡量溶液中存在离子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量度。
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粒子与它的离子氛之间的作用越强,离子强度越大。
(9)水体自净:在自然条件下,一方面由于生物代谢废物等异物的侵入、积累导致水体经常遭受污染;另一方面,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又可将这些有害异物分解转化,降低以至消除其毒性,使受到污染的水体恢复正常机能,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2、天然水中的常量元素。
海水与淡水中都有的常量元素:阳离子:K+、Na+、Ca2+、Mg2+阴离子:HCO—、SO42-、Cl—淡水中有CO32-,海水中有H4BO4-、Br、Sr。
3、哪些参数能反映天然水的含盐量?相互间的关系?§常用的有离子总量、矿化度、氯度还有盐度。
养殖水环境化学

• 和R¢¢为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侧链。 这类物质比碳水化合物难于生物降解,可能是由 于不溶于水而聚集成团,使细菌不易生长繁殖。 如果有乳化剂存在把它们分散开,将有利于发生 降解。 • • 蛋白质是由碳、氢、氧和氮组成的复杂化台物, 在少数蛋白质中还含有磷和硫。蛋白质分于是由 氨基酸分于通过肽键连结而成的。肽键是由一个 氨基酸的羧基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水形成的 酰胺基。由两个、三个和三个以上氨基酸分子的 结合依次称为二肽、三肽和多肽。污水中的蛋白 质类物质包括各种蛋白质及其不同程度的降解产
(6)腐殖质
腐殖质是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分解转化 和再合成形成的、性质不同于原有机物的新的一 类物质,在土壤和水体中广泛分布。水体底泥中 的腐殖质含量一般为1%~3%,某些地区可达8% 一l0%左右。河水中腐殖质含量平均是l 0一15mg/L,在某些情况下,可达到200 mg/L, 沼泽水中常含有丰富的腐殖质。湖水中腐殖质含 量变化较大,在 1一150 mg/L之间,干旱地区由含碳酸盐岩石为底所组 成的湖泊里,腐殖质含量不高,分布在北方针叶 林沼泽地带内湖泊,腐殖质含量极高
第一节
概述
一、天然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 (一)按分散状态分类 1、颗粒状有机物 颗粒状有机物 各种天然水体中,都含有形形色色的颗粒 物。一般说来,颗粒物是指比溶解的低分子更大的各种高分 子或多分子的实体。在水质分析中,一般将平均颗粒直径大 于0.45mm的悬浮物称为颗粒物。以颗粒状存在的有机物称 为颗粒状有机物,以符号POM表示;而小于0.45mm的部分 称为溶解性有机物,以符号DOM表示。颗粒状有机物的物 理形状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它没有明显的布朗运动, 在水体中可逐步沉降进入底泥。颗粒状有机物由有生命的有 机体(如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组成。其化学组成十分复杂, 现已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包括脂肪酸、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维生素B12、单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木糖)、 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脯氨酸、 丙氨酸和甘氨酸等)以及多核苷酸和腺三磷等。
养殖水化学

养殖水环境化学综合复习资料绪论1、水质系:水及其中溶存的物质构成的体系。
2、天然水:①把天然水理解为自然界没有经受人为污染的水;②指海洋、江河、湖泊(水库)、沼泽、冰雪等地表水与地下水,也就是指自然水体中的水。
3、天然水质系=天然溶存物质(悬浮物质+胶态物质+溶解物质)+人工源污染物质+水水质指标:水质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1、含盐量①含盐量的参数:离子总量(各种离子含量之和,mg/L等表示)、矿化度、海水的氯度、海水的盐度。
②含盐量对水产养殖的影响:a水生生物对水的含盐量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不同种类生物的适应范围不同。
b水中一定的含盐量是保持生物体液一定渗透压的需要,超过了生物渗透压调节的能力,生物就会“渴死”或“胀死”。
c淡水鱼类只能生活在含适量盐分的水中,不同鱼类或同一种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所能适应的含盐量的范围是不同的,即耐盐限度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鱼类的耐盐限度与盐分的组成有关。
d海水鱼在盐度过低的水中会死亡,但依然存在一些广盐性鱼类,能够在较大盐度范围内生存。
2、密度①纯水的密度:纯水的密度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纯水在4℃(严格为3.98℃)时密度最大。
天然水的密度是温度、含盐量、盐分组成、压力的函数。
对于淡水可以近似比照纯水的参数看待,以4℃密度最大。
②海水的密度:海水的密度是温度、压力和盐度的函数。
盐度变化1个单位引起的密度变化比温度变化1个单位引起的密度变化大很多,也就是说盐度对于密度的影响较温度大。
海洋学常用表中将17.5℃时的海水密度与盐度的关系计算列成表格,便于互相查算。
3、化学分类①按盐度:淡水<1g/L、咸水1~35g/L、盐水>35g/L。
②按主要离子:a最多的阴离子:碳酸盐类(C)、硫酸盐类(S)、氯化物类(Cl)b最多的阳离子:钙组(Ca)、镁组(Mg)、钠组(Na)c阴阳离子比例:℃型:CHCO3+C1/2CO3>C1/2Ca+C1/2Mg℃型:CHCO3+C1/2CO3<C1/2Ca+C1/2Mg<C1/2SO4+ CHCO3+C1/2CO3℃型:C1/2Ca+C1/2Mg>C1/2SO4+ CHCO3+C1/2CO3,或CCl>CNa2+2+2-———2-2-2+2+2+2+2-—2- 2--++(K)℃型:CHCO3+C1/2CO3=0在每一组内一般只能有其中3个型的水存在。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养殖13级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1、名词解释(1)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海水的总含盐量或盐度就是可变的,但常量成分浓度之间的比值几乎保持恒定。
“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又称为“主要成分恒比关系原理”、“海水组成的恒定性原理”、“Marcet原理”与“Dittmar定律”。
(2)离子总量:离子总量就是指天然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之与。
单位: mg/L 、mmol/L或g/kg、mmol/kg。
(3)矿化度:用蒸干称重法得到的无机矿物成分的总量,标准温度:105~110℃,反映淡水水体含盐量的多少。
(4)天然水的依数性:指稀溶液蒸气压下降(Δp),沸点上升(Δt b),冰点下降(Δt f)值都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b)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5)电导率:为在相距1m(或1cm),面积为1m2(或1cm2)的两平行电极之间充满电解质溶液时两电极间具有的电导。
测定的标准温度为25℃。
(6)补偿深度:有机物的分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的水层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7)离子强度:就是指电解质溶液中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离子的有效浓度。
离子活度(a)与浓度(c)之间存在定量的关系,其表达式为:a=γc·c。
(8)离子活度:衡量溶液中存在离子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量度。
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粒子与它的离子氛之间的作用越强,离子强度越大。
(9) 水体自净:在自然条件下,一方面由于生物代谢废物等异物的侵入、积累导致水体经常遭受污染;另一方面,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又可将这些有害异物分解转化,降低以至消除其毒性,使受到污染的水体恢复正常机能,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2、天然水中的常量元素。
海水与淡水中都有的常量元素:阳离子:K+、Na+、Ca2+、Mg2+阴离子:HCO-、SO42-、Cl-淡水中有CO32-,海水中有H4BO4-、Br、Sr。
3、哪些参数能反映天然水的含盐量?相互间的关系?§常用的有离子总量、矿化度、氯度还有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