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观后感
电影中国机长观后感(精选20篇)

电影中国机长观后感〔精选20篇〕电影中国机长观后感〔精选20篇〕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
如今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WTT整理的电影中国机长观后感,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影中国机长观后感篇1今天妈妈和我一起去看电影《中国机长》。
九点半的电影,我和妈妈九点钟到电影院门口,就有好多好多人在排队,喜欢看的人也不少。
我和妈妈换过票,电梯上的人太多,就走步梯上楼。
我一口气跑上四楼,在检票口排着队,等到十点四十五才能入场。
入场后播了一些广告。
然后开场放映电影《中国机长》。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有一个机长---刘长剑,开着重庆----____的四川8633遇到了一些危险的故事。
故事一开场是——一个机长刘长剑,他有一个三口之家。
小女儿和妈妈。
他临行前说:今天晚上下班回来,给女儿过上日。
他来到机场,与同行的空姐和副机长及导航员一起吃自助餐,讨论航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让机械师做最后的检测。
飞机的名字是8633.。
登记后空姐验收食物124份,登记旅客119人,机组人员9人。
其中有三个旅客不配合,两个打不关机影响。
一个旅客反复找茬,乘务长耐心效劳,平息了。
飞机在飞行中,突然因为压力让挡风玻璃出现炸纹,并出现裂砕。
为了减少风险,导航员不顾生命的安危,英勇站起来帮助机长。
导航员快要飞出飞机。
那一刻惊心动魄,让我不住地流下泪水,我害怕了。
机长用力拉着他。
后来飞机又飞过雪山时,飞过高山,机长发现前方有乌云,又发现前方有大雪山,险地丛生。
就让飞机开得特别快!就飞过乌云,发现导航员快要飞出去了。
就向指挥部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后。
指挥部同意8633返航。
指挥部又向医院,公安局,消防指挥中心等各个部门下达指令,让他们配合。
防止降低危险。
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迅速进入状态,快速赶往机场。
飞机飞到高山时候i,空姐让大家带上氧气面罩。
空姐协助旅客带上氧气面罩。
机长和导航员因为在驾驶舱不方便戴面罩,冒着生命的危险驾驶飞机。
中国机长观后感9篇

中国机长观后感9篇中国机长观后感1在喜迎国庆70周年的贺岁影片中,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中国机长》,观影后我深受教育和鼓舞。
既被专业的团队力量所震撼,又被机长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更感激他们让我们在天空中的每一次飞行都那么安全放心。
《中国机长》这部影片就像一颗种子,在我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作为一部献礼之作,《中国机长》由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真实改编,影片按事件发生的过程顺序进行讲述机组人员面对突发状况,克服内心恐惧,承受身体极限,以果敢、专业的判断确保了本次航班的安全着陆,创造了世界民航史的奇迹。
其中震撼我的场景之一是:飞机无法突破云层,围绕云层不断转圈,这时乘客强烈感知自己的生命受到极大的威胁,情绪开始躁动不安起来,甚至有些乘客出现过激行为,面对这种情况,四位空姐不顾自身安危,极力安抚,但效果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微弱的就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瞬间悄无声息的淹没在嘈杂的乱流之中。
飞机还在颠簸,情况愈演愈烈,这时,乘务长解开自己的安全带,努力克服飞机的颠簸,身体努力前趴,尽量保持平衡站起来,用坚定、发自肺腑的声音说到:“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
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
我们需要你们的信任,需要你们的配合,需要你们给我们信心,我们也是儿子、女儿、爸爸、妈妈,我们的家人也在等着我们。
请相信我们的机长,我们会一起回去。
”乘务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运用高超的“语言治疗”手法,使司乘的精神瞬间得到安慰,并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使乘客与飞机工作人员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
令我震撼的场景之二是:经过重重困难,机长凭借冷静的思考和专业的判断,终于带领大家安全着陆,并滑翔到地面正常跑道上,观看过影片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机长在地面滑翔很久,拐了好几个弯才停下,连旁边的副机长都说“可以了,哥。
”我们的机长答道:“不能影响其他飞行航班”,坚持把飞机开到边道。
中国机长观后感(15篇)

中国机长观后感(15篇)中国机长观后感1《中国机长》这部电影直接取材于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事件,一起国内外罕见的高高原航线上飞机风挡玻璃破裂,英雄机长刘传健与机组带领乘客安全返航的故事。
整件事情的经过其实众所周知了,这部电影整体以还原事件经过为主。
首先,《中国机长》这部电影的情感线比较真实。
不仅仅反映了机长的优秀,把乘务员面对乘客的镜头都表现的很到位。
坐我右边的'资深乘务长也是在乘务员的那段看哭了。
其中有一个乘客离开座位跑出来质疑时乘务长毕男一改服务的和颜悦色严厉的制止他时,也真实的反映了乘务员在紧急时刻作为客舱安全员和指挥员的角色。
我旁边的乘务长说其实突发情况下,乘客远比电影中难以安抚,乘务员嗓子都喊哑了也很难让整个客舱的乘客稳定住情绪。
另外,《中国机长》的节奏非常紧凑,即便我带着挑错的心理去看也会不知不觉被情节所感染而不太会关注技术细节,除非你要坐在家里用遥控器一帧一帧的带着有色眼镜去挑错的话,可能会找到一些瑕疵吧。
最后降落反推失效那一段,为了刻画刹车动作采用的是脚踩刹车而不是自动刹车可能是唯一一个会让飞行员吐槽的地方,但是电影是给更多普通大众看的,如何能在一两个镜头里明白电影里的飞行员在做什么,比是不是最专业的操作手法其实要更重要一些。
我觉得有时候民航人带着挑错的眼光去看电影的“外行”是不是专业的时候,也应该能明白,民航人也应该知道自己在电影“表达”上是不是“外行”。
这个时候的取舍我觉得电影在还原真实情况达到80%以上,戏剧手法有20%已经是很好的比例了,《中国机长》在专业程度上我觉得都超过80%的水平了。
第三,《中国机长》的特效很“燃”,整部电影拍摄大体分三部分,地面、空中客舱、飞机飞行,其中飞机飞行占了不少比重,由于这部分内容不可能实拍,所以飞越雪山和风挡破裂等飞行部分全都靠特效来完成。
纵观整个片子基本没有出戏,比某些电影电视剧里的飞机镜头不舍得花钱的5毛钱特效好太多。
《中国机长》观后感(15篇)

《中国机长》观后感(15篇)《中国机长》观后感1李现通过暑期档中和杨紫共同主演的《亲爱的,热爱的》而人气飙升,俨然是暑期档的最大赢家,而在这之后的他也是连连拿到优质资源,接到了《春江花月夜》、《中国机长》、《古董局中局》等几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而《中国机长》早就定档国庆,今天,制片方发布了最新的角色海报。
《中国机长》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与119名乘客遭遇极端险情,在万米高空直面强风、低温、座舱释压等多重考验的故事,这部电影改编自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的真实事件,这个事件在当时也是非常轰动的事,想必大家也还有印象,在此就不赘述了。
而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也十分强大,有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领衔主演,张雅玫、杨祺如、高戈主演,还有朱亚文、杨颖、李现、陈数、焦俊艳、阚清子等人友情出演,可以说演员阵容十分强大,这部电影也是在还未上映就备受期待,已经有上千万的预售票房了。
李现《中国机长》角色海报曝光,“现女友”们都买好票了吗?而今天片方发布的一组角色海报中,还有一张是李现的海报。
在本片中李现饰演的是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区域管制中心管制员,照片中的他神色从容,眼神坚定,一身制服的他简直太帅了,想必各位粉丝已经按耐不住想一睹为快的心情了吧。
《中国机长》观后感2今天看了由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等主演的《中国机长》,看的我是热泪盈眶。
这部电影是根据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
当天刘传建机长执行从重庆飞往拉萨的航班任务,飞机到达9800米高空时,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出现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机组将飞机掉头飞往成都机场,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暴雨雷电层,受阻无法穿越。
刘机长临危不惧,最后将飞机安全着落在成都机场,确保了机上全体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这体现了刘机长他代表着中国千千万万技术过硬、素质超群、精神闪光的英雄机长,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兢兢业业、精益求精、鞠躬尽瘁的英雄机长,令人敬仰、钦佩、致敬的英雄机长。
《中国机长》观后感6篇

《中国机长》观后感6篇《中国机长》观后感1由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等主演的`国庆档大片《中国机长》,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影片主演张涵予9月22日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专访,他表示,从《湄公河行动》里的陆地作战,到《红海行动》里的海上作战,这次在天上开飞机,自己把“陆海空”角色凑齐了,“这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被风机吹着拍机舱戏电影《中国机长》的故事,根据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而成。
5月14日,航班从重庆至拉萨飞行途中,在9800米高空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破损脱落,导致座舱失压。
随后,机组成功处置,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安全备降,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安全。
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四川省授予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授予机长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
刘传健也被中国网友称为“中国版萨利机长”。
在电影《中国机长》中,原型为刘传健的“机长”角色定名为刘长健,由张涵予饰演。
张涵予表示,自己跟真实的3U8633的机长刘传健有联系,经常进行沟通,心里真的对他五体投地的佩服。
“在影片拍摄的过程中,我经常会问他一些问题,我们有一段时间见面机会也很多。
”为了全面了解民航飞行,《中国机长》在开机前,选择了英雄机组复飞的前一天,剧组主演就跟着英雄机组飞了一个来回,“然后我录下了很多的视频。
后来我们又到模拟机学习,学习怎么驾驶空客,我觉得特别有用处。
”张涵予说。
驾驶舱拍摄的时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张涵予说:“在驾驶舱拍摄的时候,有七八个风机、风筒吹着,效果我觉得还挺好。
因为风挡玻璃碎了以后,在天空上风力是很大的。
我们还会有颠簸,每天颠得人跟散了架一样。
拍摄的时候每天颠、每天大风吹,吹得眼睛都睁不开。
可想而知,在当时真实的情况下,飞机驾驶在高空中,他们经受了怎样的过程。
”被狂风吹着拍戏,让剧组主演吃了不少苦头,“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那些天我们拍被狂风吹的戏的时候,我们演员私下互相交流,说怎么总是肚子难受、肚子胀。
中国机长观后感4篇

中国机长观后感4篇《中国机长》是根据川航3U8633航班高空飞行中飞掉风挡玻璃的事件改编,这次事件中,刘传健机长被称为是中国版的萨利机长。
下面是中国机长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机长观后感1 电影《中国机长》由真实故事改编的,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就是四川航班3U8633在飞机遭遇极端险情,机长及机组全体成员凭借过硬的本领和专业操作,使得机组成员和全体乘客转危为安的故事。
具体事情,文章就不再赘述。
当时此次险情在新闻报道中出现,拍摄了相关纪录片,机长更是入选了当年的《感动中国》。
机组成功处置险情,机长将飞机成功降落于成都双流机场事件引起了全国乃至海外热议,都在宣扬该机长刘传建的高超技术水平、超强的应急反应能力和优良的职业素养,为我国和川航挣足了颜面,也使机长刘传建成为了先进典型。
9000多米的高空,800公里的时速,零下40多摄氏度的温度,全机人员命悬一线,刘传建机长能在这么紧急的情况下,冷静处理,最终平安降落,不仅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由衷敬佩,他是英雄,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英雄。
这种过硬的技术能力,专业的职业操守,离不开平日里的专研学习与辛苦训练,这种爱岗敬业,认真努力,不怕艰苦,不怕奉献的英雄精神是新时代党员干部们的学习榜样。
捷克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伏契克说过,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
英雄机长刘传健的故事让我感受到,或许每个人的生活并不波澜壮阔,或许每个人的事业不会惊天动地,但只要我们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专业技能,都可以在追梦路上把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体现在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在不懈奋斗中放射出人生的夺目光芒,既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使感动如涟漪般扩大,在感动中成就梦想。
我们不仅要崇尚英雄精神,更要从中吸取他们的优秀品质、爱国精神和无畏的奉献精神。
《中国机长》电影观后感_精彩影评5篇

《中国机长》电影观后感_精彩影评5篇《中国机长》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讲述的是中国民航史上一次著名的迫降成功案例!希望以下影评对您有所帮助!《中国机长》观后感一世界民航史上,有三起著名的迫降成功案例。
1990年英航5390航班,左侧风挡玻璃脱落,机长被吸出窗外,副驾将飞机安全开回;1998年东航586班机,起落架故障,紧急迫降上海,全机人员安全;2009年美航1549航班,起飞后遭遇鸟击,双发停车,安全迫降在哈德逊河上。
这三起壮举先后被拍成电影《空难浩劫》《紧急迫降》《萨利机长》,川航3U8633成功备降成都的真实事件,被搬上大荧幕,再正常不过。
刘伟强导演执麦,镜头调度感颇有些《无间道》的味道,干净干练无多余。
《烈火英雄》三杰:杜江、欧豪、高戈悉数到场,荷尔蒙爆表的张涵予领衔,机组颜值担当。
端庄秀丽、热情甜美的“空姐五美”,引发极高讨论度,气质碾压的袁泉带队,乘务组吸睛无数。
为高度还原细节,请来原班机组人员指导,甚至造了一架“真飞机”模拟事态,卖力和用心保障了影片质量。
然而现实题材的要义,还是有一个好故事可讲。
剧情没有铺垫,因为一切毫无征兆,也非人为疏漏,前半段除了科普民航运输知识和展现从业人员不易外,尽是美好和日常,直到风挡玻璃的裂痕改变了一切。
飞机风挡玻璃强度是普通玻璃的3000倍,且有内中外三层。
内层破裂后,中层和外层仍能抵抗机舱内外2倍的压差。
尽管如此,多年的经验还是让机长作出了第一时间返航备降的决定,影片真实还原了他当时和塔台的对话,沉着和果敢迈出了自救成功的第一步。
整个右侧风挡玻璃突然爆裂脱落、副驾被吸出舱外、刀割般大风灌进驾驶舱、飞机控制组件面板被吹翻、众多飞行仪表报错、整架飞机剧烈抖动,9800米的高空、815公里的时速,机长瞬间面对罕见极端特情。
后面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客舱变暗、指示灯熄灭、物品被吹落、空姐和手推车飞到半空、氧气面罩全部掉下、啸叫声和尖叫声此起彼伏。
死神不期而至的惊心场面,被影片忠实再现。
《中国机长》观后感(通用15篇)

《中国机长》观后感(通用15篇)《中国机长》观后感1今天,我观看了《中国机长》这部电影,那叫一个震撼人心呀!下面我先来介绍一下影片的大概内容:故事发生在5月14日,机长刘天健和8名机组人员本以为这是一个平常的航行任务,其实不然。
这是川航8633一次从重庆飞往拉萨的航线,在航行途中遭遇强气流,因为过于颠簸,只能上升至9800米。
可是没想到,由于气压太强,驾驶室的前挡风玻璃突然破碎,副机长也差点飞出去。
而机长刘天健只能边经受刺骨气流的冲击,边拉住挂在窗外的副机长还要边开飞机。
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接下来为了返航还要穿过积雨云,那片积雨云好像无边无际,怎么也开不到尽头,云中还夹杂着冰雹。
在机长的坚持和拼搏下,飞机终于穿过了积雨云。
而落地又是一个问题,飞机没有飞完全程,油剩得太多,时速过快,落地十分危险。
最后在三个机长的共同努力下,一起推动了有故障的反推进器,才没有冲出跑道安全着落。
看到这里我才把提到嗓子眼的心放到肚子里。
机长和空乘人员们都十分可敬,他们都在拼尽全力与这场天灾抗争,特别是机长刘天健,他曾是空军战斗机飞行员,所以他有军人的沉稳和超于常人的耐力。
当时在庞大的积雨云面前,大家都以为他是慌乱而兜圈子,其实他是在等待生的时机--积雨云错开的一条缝。
虽然前挡风玻璃碎了,刺骨的寒风一直吹着他,可他始终不曾放弃,坚持到飞机停稳的那一刻。
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机长啊!我要像他学习,学习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学习他临危不惧的品质,学习他永不放弃的意志!中国好机长,我们为你致敬!《中国机长》观后感2一个温馨的问候,几句调皮的搭讪,一段沉痛的过去,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骄奢的内心,一个纯洁的心灵,一个懵懂的女孩,一个经验丰富的机长,冥冥之中将这一群人捆绑在了一齐,经历了一场生死轮回。
《中国机长》讲述的是:一个完美的清晨,嘻嘻哈哈的欢声笑语中夹杂着紧张的气氛,一个名叫8633的航班从重庆飞往了拉萨,飞机上的一切跟往常一模一样,大家都处于放松的状态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机长观后感
十一长假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去看了电影《中国机长》。
看这场电影是小朋友提议的,因为他喜欢各种交通工具,这部电影的名字很吸引他。
电影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的,事情发生在2018年5月14日,恰逢我的生日。
故事情节大家都很清楚了,我只想聊聊在电影中我非常喜欢的人:乘务长。
喜欢她是因为她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非常出彩。
我开始喜欢上乘务长,是在飞机平稳飞行时,头等舱那位难搞的乘客,吃饭时故意刁难,不停地在粥和面条之间换来换去,乘务长始终耐心而礼貌,不卑不亢。
头等舱乘客说了一句耐心寻味的话:“一个端茶倒水的,哪儿来的自信?”
乘务长对他耐心细致服务,他为何会说这句话呢?
乘务长的自信伤到他了吗?
可能还真的伤到了。
因为他缺乏自尊,缺乏自尊的人很难给出别人尊重,他要么会高看你,要么会低看你,因为他的内在关系模式就是倾斜的,人给不出他没有的东西。
他需要乘务员用仰视的姿态填补他内心虚弱的空洞。
乘务长会因为他的态度受到伤害吗?听到这样的话肯定会不舒服,但是我相信乘务长已经修炼到一定程度的宠辱不惊了。
宠辱不惊的人不会轻易认同别人的投射,你喜欢我我也这样,你讨厌我我也这样,因为自我价值感很充盈,所以不会轻易认同别人的投射,内心稳稳的,八方吹不动。
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投射和认同。
但是别人之所以能投射成功,是因为你心里有钩子,如果你没有钩子,别人就劳而无功。
比如如果你很自信,别人看不起你,你根本不会受伤害。
后来飞机风挡碎了,到了电影的高潮部分,乘务长的坚定和冷静是整个客舱的定海神针。
面对乘客的混乱,她喊话“我们需要你们的信任”,“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
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
她喊话:“请相信我们的机长,我们会一起回去。
”
而后她的每一次操作,都体现了专业的职业素养。
乘客之所以最终安定下来,除了她传递出来的坚定,还有她体现出来的专业和责任心。
这部电影的演员也选得很好,袁泉饰演的乘务长,眼神里面有一小簇月光,是一个有心事的女人。
从一出场落寞的眼神,到命悬一线时在座位上转动婚戒,都暗示出背后还有故事,至于是什么故事,电影没有交待。
这就是平凡人的生活吧,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谁都是一地鸡毛。
但无论世界变得如何混乱与残酷,我们也能决定以怎样的姿态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