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艺术理论二》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整理)826《艺术综合》考试大纲.

(整理)826《艺术综合》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艺术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艺术综合》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综合课,重点考察学生对各门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考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艺术素养的基本考察。

二、考试的内容1.概述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各艺术门类中常见形态及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考试时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形式出现。

2.考试范围一、各艺术门类的特征音乐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戏剧艺术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电影艺术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广播电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美术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艺术设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二、各门类艺术的体裁、类型、形态音乐艺术的体裁、类型、形态戏剧艺术的体裁、类型、形态电影艺术的体裁、类型、形态广播电视艺术的体裁、类型、形态舞蹈艺术的体裁、类型、形态美术的体裁、类型、形态艺术设计的体裁、类型、形态三、各艺术门类的主要功能音乐艺术的主要功能戏剧艺术的主要功能电影艺术的主要功能广播电视艺术的主要功能舞蹈艺术的主要功能美术的主要功能艺术设计的主要功能四、各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美术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及独特性五、各艺术门类的重要人物(名家)、代表作品(名作)及主要流派 音乐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戏剧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电影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广播电视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舞蹈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美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艺术设计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六、各艺术门类的创作规律及特点音乐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戏剧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广播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舞蹈艺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美术的创作规律及特点艺术设计的规律及特点七、各艺术门类作品的分析与读解音乐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戏剧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电影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广播电视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舞蹈艺术作品分析与读解美术作品分析与读解艺术设计作品分析与读解三、基本题型主要题型大致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

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课程代码:00504 2016年4月版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

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

本课程对于培养人文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自学和辅导考试,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艺术学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本质属性、艺术发展基本规律、世界文化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艺术发展的总体规律及具体艺术门类的发展规律等相关问题能力,从而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要求如下: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主要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了解世界范围内艺术学学科及理论的发展概况,掌握中西方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4.理解动中西方艺术学理论的异同及相互借鉴。

5.掌握艺术学理论横向、纵向各个环节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6.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能够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如何使艺术创作链保持良性循环。

7.能够结合中国艺术创作发展的现状提出建议。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作为艺术类专业基础课,将与此相关的各具体艺术门类以及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要素放在一个体系内来进行阐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关于艺术学理论的整体意识,从而将创作、作品、鉴赏等环节相结合,更有益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另一方面通过介绍西方艺术发展状况,能够使学生了解中西艺术的异同,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2024福建专升本艺术类大纲

2024福建专升本艺术类大纲

2024福建专升本艺术类大纲随着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通过专升本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学历和专业素养。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24福建专升本艺术类大纲》为广大考生提供了详细的考试内容和要求,本文将对该大纲进行全面解读。

一、考试概况福建省2024年艺术类专升本考试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学科:音乐学、美术学、设计学、戏剧影视学、舞蹈学等。

考试形式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占总成绩的70%,面试占总成绩的30%。

二、考试科目与内容1. 音乐学音乐学科分为听力测试、知识与理论基础和视唱与和声训练三个部分。

(1)听力测试:主要测试考生对音乐的听辨和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能准确识别音乐的音高、音速、节奏、乐器等要素。

(2)知识与理论基础:包含音乐史、曲式分析、作曲理论等内容,要求考生具备音乐理论基础和对音乐史的了解。

(3)视唱与和声训练: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演唱乐曲,并具备和声训练的能力。

2. 美术学美术学科包括素描、色彩、构图与绘画技法、艺术理论等部分。

(1)素描:要求考生能准确、全面地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空间关系,具备良好的素描基本功。

(2)色彩:要求考生能正确运用色彩的基本原理和技巧,表达出色彩的韵律和层次感。

(3)构图与绘画技法:要求考生能熟练运用不同绘画媒材和技法,通过构图的合理安排表达出自己的艺术意图。

(4)艺术理论:要求考生掌握美术史和艺术理论的基本知识,了解艺术流派和名家作品。

3. 设计学设计学科主要包括设计基础、设计实践和设计理论三个方面。

(1)设计基础:要求考生熟悉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设计任务,包括手绘和电脑辅助设计。

(2)设计实践:要求考生能独立完成一个设计项目,并能清晰表达设计理念和展示设计成果。

(3)设计理论:要求考生了解设计的发展历程、设计思维和设计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4. 戏剧影视学戏剧影视学科主要包括戏剧、电影和电视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1)戏剧:要求考生熟悉戏剧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能够分析和解读经典剧本。

2023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2023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2023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2023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考试说明
1.考试性质:本考试是针对专升本层次的《艺术概论》课程进行的
一次全面、系统的检验,旨在考核学生对艺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2.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试卷结构: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客观题占30%,主观题占70%。

4.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艺术本质、艺术发展、艺术门类、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接受等方面。

二、考试内容
1.艺术本质: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包括艺术的定义、
艺术的特征和艺术的分类等方面。

2.艺术发展: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发展历程的了解,包括不同历史
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流派、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等。

3.艺术门类:主要考察学生对各类艺术的了解,包括绘画、音乐、
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等。

4.艺术创作: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创作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包括艺
术创作的动因、构思和物化等方面。

5.艺术作品: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包括艺
术作品的媒介、意蕴和风格等方面。

6.艺术接受: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接受过程和效果的了解,包括艺
术接受的条件、过程和效果等方面。

三、考试要求
1.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艺术概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具备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具体的艺术现象和作品进
行分析、评价和判断。

3.要求学生能够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
点和见解。

艺术概论考试大纲(自考-孙美兰版本)自考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考试大纲(自考-孙美兰版本)自考艺术概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艺术的发生
(一)原始“艺术”
(二)劳动--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
(三)促使艺术发生的其他因素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
(一)艺术随时代而嬗变
(二)艺术发展中的继承和革新
第三节 艺术的社会功用
(一)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位置
(一)艺术家的作用与价值
(二)艺术家的地位
三、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一)艺术家的特点
1. 识记:艺术世界的构成;“竹林七贤”;“元四家”
2. 领会:艺术家的主体性。
3. 简单应用:艺术家的特征是什么?
(二)艺术家与艺术创新
1. 领会:艺术创新的含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创作理论及创作类型
(一)再现论及再现性艺术
(二)表现论及表现性艺术
(三)构成论及实验性艺术
(四)自然论及中国艺术的精神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过程
(一)灵感思维
(二)构思原理
(三)艺术世界的诞生
第三节 艺术创作的主体条件
第六章要求学生掌握艺术欣赏的涵义和特点,理解艺术欣赏的条件、艺术欣赏的心理层次和艺术欣赏的方法及艺术欣赏的复杂性等问题,并对艺术欣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把握。
II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 艺术的形态
一、自学和考试基本要求
本章是艺术的形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把握艺术形态是什么,理解艺术形态的种类、特点、构成关系及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艺术的本质及规律性特征。本章节重
本章是艺术家。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艺术家,结合自身的体验理解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并进一步掌握他对社会和人类生活应该起到的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们对于他的评价问题。希望学生们能以自己的所得来规范和约束自己,做一个高素养的艺术创造者。本章节重点有:艺术家的构成要素;艺术家的作用和地位。本章难点:艺术家的价值。

高考美术专业考试大纲

高考美术专业考试大纲

高考美术专业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高考美术专业考试是为了选拔具备一定美术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学生,以培养高水平的美术人才为目标。

考试旨在评估考生的绘画能力、美术理论知识、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美术基础和创作潜力,能够熟练运用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艺术创新能力。

二、考试内容1. 素描考生需展示自己对于形体结构、比例关系和立体感的掌握能力。

考试中会提供实物或模特作为素描对象,要求考生准确捕捉主题的形象特征,运用线条表达形态、阴影和光影的变化。

2. 色彩构成考生需要展示自己对于色彩运用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通过调和和塑造色彩的关系,创造出具有鲜明视觉效果的作品。

考试中会提供色彩主题或题材,要求考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色彩构成的作品。

3. 创作能力考试中将为考生提供一幅或多幅作品的参考材料,考生需要根据参考材料进行创作。

考试要求考生能够展示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构图、造型和表现手法创作出与参考材料相关但独具特色的作品。

4. 美术史与理论知识考生需要对美术史和美术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考试中会有相关的选择题和简答题,考验考生对于美术史发展、艺术流派和理论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1. 作品质量考核作品的质量是评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品应具有创新性、风格独特和思想深度等特点,技法运用准确、自然流畅。

2. 创造力和表现能力考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是考察的重点。

要求考生能够通过作品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展示出丰富的创意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3. 美术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考生对于美术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也是评分的一项指标。

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回答相关知识问题,展示出扎实的美术理论素养。

4. 工作态度和时间管理考试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时间管理能力。

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同时展示出认真细致的创作过程和思考。

四、备考建议1. 加强基础训练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加强素描、色彩构成和创作技法的训练,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和造型感知能力。

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一、考试概述小学综合素质考试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潜力,帮助学校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问题,为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本次考试将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艺术、品德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发展。

二、考试内容1. 语文:阅读理解、写作、诗词赏析、语法基础等。

2. 数学:基本算术运算、几何形状、简单方程等。

3. 英语:单词拼写、语法基础、听力理解、口语表达等。

4. 科学:自然界的规律、简单实验、科学知识应用等。

5. 体育:常见球类运动、协作与交流、体育健身知识等。

6. 艺术:绘画、音乐、舞蹈、手工制作等艺术表现形式。

7. 品德: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社会责任感等。

三、考试形式本次考试采用笔试形式,部分学科可能结合实际情况添加口试或实验环节。

考生需要按时参加考试,准备好所需的文具和计算工具。

四、考试要求1. 准备充分,提前复习,熟悉考试大纲和题型要求。

2. 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服从监考人员的指导和管理。

3. 正确认识考试,以积极的态度参加,不骄傲不懈怠。

4. 合理规划考试时间,注意解题速度与质量的兼顾。

5. 注意答题规范,清晰书写,正确涂卡,勿涂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一、考试概述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是对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评价,旨在考察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教学评价及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素养。

通过该考试,能够为小学教师的聘用、晋级和培训提供重要参考。

二、考试内容本次考试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基础、教育学、学科教育学。

2. 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教育教学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学生学习评价等。

3.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教学理论与实践。

4. 创新思维与教育改革: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教育政策等。

2021年云南大学821-艺术理论

2021年云南大学821-艺术理论

《艺术理论》考试大纲(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性质《艺术理论》是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学理论、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艺术理论》考试反映学术型硕士学位专业的办学特点,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和理论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艺术理论研究潜力的考生,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艺术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理论基础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艺术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艺术理论的相关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灵活运用能力;测试学生对相关基础理论的深入领会与创新能力,以及学术写作与表达能力。

三、考试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写作题(1-2题,共150分)五、考试内容第一章艺术总论第一节“艺术”概念及其演变一、西方关于“艺术”的概念及其演变二、中国关于“艺术”的概念及其演变第二节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论第三节艺术发生与发展的几种理论一、艺术起源劳动说、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表现说二、艺术史发展的逻辑第四节模仿论与再现论一、模仿论二、再现论第五节形式论一、形式论的基本含义二、文学理论中的形式论三、音乐:汉斯立克的形式论四、美术理论中的形式论第六节表现论一、表现论的基本含义二、克罗齐的表现论三、科林伍德的表现论第七节惯例论一、迪基惯例论的基本观点二、惯例论的理论意义第二章艺术与社会第一节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一、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二、艺术赞助理论三、布尔迪厄的艺术场域理论第二节艺术在社会中的功能一、巫术和宗教功能二、认识和教育功能三、审美和陶冶功能第三节作为社会对象的“艺术界”一、“艺术界”含义二、“艺术界”的构成三、“艺术界”与当代艺术第三章艺术创作第一节艺术创作过程一、艺术创作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与“手中之竹”二、艺术感兴酝酿三、艺术意象提炼四、艺术意境营构第二节艺术创作方法的演变一、写实与叙事二、表现与抽象三、反思与观念第三节艺术思维一、形象思维二、灵感三、潜意识第四节影响艺术创作的要素一、艺术天赋二、传统教养三、生活历练第四章艺术作品第一节社会变迁与作品形态演变一、礼仪中的艺术二、手绘作品三、影像作品与文化工业产品四、无名的文本第二节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一、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质料、形式、意象、意境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第三节艺术作品群的风格、流派、思潮一、艺术风格二、艺术流派三、艺术思潮第四节艺术分类一、艺术门类概述二、各个艺术门类的总体审美特征第五章艺术接受与艺术传播第一节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一、艺术接受与艺术的本质二、艺术接受与艺术作品三、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第二节艺术接受的过程一、准备阶段二、初级阶段三、高级阶段第三节艺术传播与社会接受一、艺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二、艺术传播的性质和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艺术理论二》考试大纲
考试范围
熟练掌握艺术理论基础,熟悉各个历史时期主要艺术流派的形成、发展、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等。

并对当下的艺术、设计、文化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评价目标
艺术理论基础掌握的熟练程度,能否对主要的艺术流派和当下的艺术、设计、文化现象做出自己的理解与评判。

考试要点
第一部分:传统艺术与文化时期
一、远古时期的艺术
二、古希腊罗马艺术
三、早期基督教艺术和拜占庭艺术
四、欧洲中世纪艺术
五、罗马式
六、文艺复兴和欧洲巴洛克艺术
七、亚洲传统艺术
第二部分:现代艺术与文化时期
一、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
1、浪漫主义
2、摄影
3、现实主义
4、印象主义
5、后印象主义
二、20世纪早期艺术
1、野兽派和表现主义
2、立体主义
3、抽象化雕塑的发展
4、美国的现代精神
5、未来主义
三、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达达主义
2、全球化影响
3、超现实主义
4、立体派
5、美国绘画
6、美国黑人艺术家
四、战后西方的现代艺术风潮
1、抽象表现主义及相关艺术
2、20世纪中叶的摄影和建筑
3、早期波普艺术
4、行动艺术
5、波普艺术
6、极简主义和硬边
7、概念艺术
8、地景作品和大地艺术
9、装置和环境艺术
10、行为艺术
第三部分:后现代艺术与文化时期
一、后现代主义
二、公共艺术
三、争议导向性艺术
四、当下艺术文化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