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刨山药
学刨山药【四年级作文】

学刨山药【四年级作文】
寒假我住在爷爷奶奶家。
爷爷说:“放假时要趁机学点家务,来,今天先教你刨山药。
”我心想:刨山药有什么好学的,爷爷真是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这山药是爷爷的朋友从河南邮寄过来的。
爷爷说:“别看它又细又长,身上沾满了脏兮兮的泥土,可这是上好的山药,口感特别好,既香脆可口,营养价值又高,还可以做药材呢。
”爷爷一边介绍一边拿出两个刨子,又不放心地嘱咐我:“这刨子很锋利,你瞧,手要握在山药的一头,从中间部位开始刨到下端,下手轻了皮就去得不干净,下手重了会浪费山药……”
爷爷还在边上絮絮叨叨,我早已不耐烦了,自己闷声开工了。
唉,不刨不知道,这看似简单的活还真让人伤脑筋,手拿着山药老是打滑,接着又开始手背发痒。
我心里嘀咕: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此时爷爷已经看到了我尴尬的表情,笑眯眯地说:“你看,这山药皮里含有皂角素,不小心沾上手会痒痒,所以最好放在水龙头下刨,水可要放小点,免得浪费,这样刨出来的山药不会使你的手痒,也不会变色。
”哦,原来刨山药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啊!经过爷爷的点拨,我“刷、刷、刷”地刨完了一头,再换另一头刨,娴熟的动作已经不输爷爷了。
看着自己刨的山药,我心想:今天我可是学会了一件既简单又不简单的事情!。
山药处理方法

山药处理方法
首先,对于新鲜的山药,最基本的处理方法就是清洗和去皮。
在清洗时,可以用清水反复冲洗山药表面的泥土,直到表面干净为止。
去皮时,可以使用刀具轻轻刮去山药表面的皮,也可以用刨刀将山药的皮削去。
去皮后的山药可以根据需要切成片状、块状或丝状,以便于后续的烹饪或加工。
其次,对于山药的加工方法,常见的有煮、炒、炖等。
煮山药时,可以将切好的山药放入开水中煮熟,然后捞出沥干水分,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制作山药粥、山药汤等。
炒山药时,可以将切好的山药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油和调料,翻炒均匀即可。
炖山药时,可以将山药与其他食材一起放入炖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或高汤,慢火炖煮至山药软糯入味。
这些加工方法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进行调整,让山药的营养和口感得到更好的发挥。
除了烹饪加工外,山药还可以进行干燥和制成山药粉、山药片等食品。
干燥山药时,可以将切好的山药放置通风干燥的地方,等到山药完全干透后,就可以研磨成粉或切成片状。
这样的山药制品不仅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且在烹饪时更加方便,可以用来制作山药面条、山药饼干等美食。
最后,对于保存山药的方法,可以将新鲜的山药放置在通风干
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也可以将山药切成片状或丝状后,放入密封袋中,放入冰箱冷冻保存。
这样可以延长山药的保鲜期,
方便日常使用。
总之,山药是一种美味营养的食材,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可
以制作出多种美味的山药菜肴和山药制品。
希望以上介绍的山药处
理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享用山药的美味和
营养。
中药山药的知识点总结

中药山药的知识点总结1.山药的外观特征山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粗壮,具有许多的球茎。
叶片心脏形,花白色或淡紫色,果实为蒴果,种子为黑色。
山药的地下茎长得很像土豆,但是比土豆稍长一些,均匀而富有光泽。
山药的叶子为心脏形状,叶绿色,有些品种的叶片会有红色的边缘。
山药的花朵呈灰白色,有时也会带有一些淡紫色。
2.山药的生长环境山药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
山药的生长适温为20-28摄氏度,适湿度为60-80%。
山药不耐寒,所以不能在寒冷的气候中生长。
山药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是最好是肥沃、排水好的土壤。
3.山药的化学成分山药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经济价值和营养成分。
其中,山药中含有的黏蛋白能促使皮肤伤口愈合、消炎、蜕换伤口表皮,它对于伤口愈合有很好的作用。
而山药中还含有的蛋白质能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山药中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成分能够降低血压、降血脂、增强皮肤弹性等。
4.山药的药用价值山药具有补脾益肺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肺虚咳嗽、久泄、自汗、妇女月经不调、消渴、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
山药还具有抗衰老、改善记忆力、保护肝脏等作用。
山药还可以用作美容养颜的食材,能够延缓皮肤衰老,使皮肤更加光滑细嫩。
5.山药的食用方法山药可以煮汤、炖肉、蒸糕,做粥等多种不同的食用方式。
山药的口感细腻,味道甘甜,可以与各种食材搭配,增加营养价值。
山药还可以干燥制成山药粉,用来烹饪、烘焙等。
6.山药的药用方法山药可鲜用,也可制成山药片、山药粉、山药粉剂、山药浸膏、山药丸、山药糊剂等剂型。
山药片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久泄、消渴等症;山药粉适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症;山药粉剂适用于治疗肺虚咳嗽等症;山药丸适用于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等症。
7.山药的保存方法新鲜山药可保存在阴凉通风处,也可晒干制成山药粉、山药片等保存。
但山药成品不宜受阳光直射。
总之,山药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不仅可以用于药用,还可以用于食用。
项目三 宰杀洗涤

六、荚果类的初步加工
(三)豌豆
初加工 1.豌豆原料。 2.去蒂、去尖。 3.撕去两边筋。 4.清洗即可。
豌豆菱形片加工 1.豌豆原料洗净。 2.排叠整齐。 3.斜刀直切菱形片。
七、花菜类的加工
(一)韭菜花
韭菜花的初步加工 加工步骤:清洗→切去老根→切 去花朵。 检验加工质量:花梗翠绿,表面 无污物。
四、瓜类的初步加工
(四)黄瓜
初加工 1.黄瓜原料洗净。 2.用刨刀刨去外皮。 3.用刀将头尾切去。 4.加工完成。
黄瓜条加工 1.原料刨皮后去头尾。 2.一切四片去瓜瓤。 3.直刀改成长4厘米的条。
五、茄果类的初加工
(一)茄子
茄子的初步加工 加工步骤:洗涤→刨去外皮→切 去头尾。 检验加工质量:去皮后表面洁白 ,肉质饱满细嫩,无烂疤。
五、茄果类的初加工
(一)茄子
初加工 1.茄子原料洗净。 2.用刨刀刨去外皮。 3.用刀将头尾切去。 4.加工完成。
茄条加工 1.茄子去皮。 2.用刀将头尾切去。 3.用刀一开四片去籽瓤。 4.改刀成4厘米的条即可。
五、茄果类的初加工
(二)番茄
番茄的初步加工 加工步骤:洗涤→开水烫泡→去 外皮→切去蒂。 检验加工质量:去皮后表面光洁 ,肉质饱满细嫩,含水充足。
任务二
水产类的初步加工
一、鱼类的初步加工
初加工常用方法
1.刮鳞:适用于加工骨片鳞的鱼类。刮鳞时不可顺刮,须逆刮。 2.去鳃、取内脏:鱼鳃不可食用,应去除,一般用剪刀剪去。取 内脏一般采用剖腹或口腔取。 3.煺沙:主要加工鱼皮表面有沙粒的鱼类。煺沙的水温根据原料 的老嫩来确定。一般将鱼放入热水中烫泡,待沙粒能煺起时,立即捞 出,根据鱼皮老嫩采用小刀、软布或手煺沙。煺洗干净待加工。 4.剥皮:主要用于鱼皮粗糙、颜色不美观的鱼类,如肉鳎鱼、巴 鱼等。
中药山药炮制方法

中药山药炮制方法
山药作为一种古老的中药材,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它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用于调节人体机能、增强体质、治疗疾病等多方面。
然而,山药在炮制过程中,会对其药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中药山药前,需要了解山药的炮制方法。
炮制山药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挑选山药
首先,需要挑选新鲜完整、色泽黄白、体形饱满、无虫害或病斑的山药。
一般来说,新鲜的山药会含有高浓度的淀粉、蛋白质和矿物质,因此其药效更佳。
2、去皮和切片
将山药切成约2-3厘米长的块状,然后用小刀或削皮器将外层皮削掉,并用清水洗净。
3、炒制
将削好皮的山药片放入铁锅中,以中火慢炒20-30分钟,直到山药干透,炒制的时间不可过短或过久,以免影响其药效。
4、泡制
炒制后的山药片需要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
在泡制的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清水,以去除杂质和沉淀物,提高山药的品质。
5、晒干
泡制完毕后,将山药片晒干至八成干燥状态,注意晒干时避免阳光暴晒,防止破坏山药的有效成分。
6、晾藏
晾干后的山药片需要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存放3-4天,让其逐渐变得更加干燥。
以上就是炮制山药的基本步骤。
通过严格的炮制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山药的品质,还可以增强山药的药效。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
炮制山药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火候和时间,确保炮制的山药符合制定标准。
同时,在使用中药山药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中药师,以确保其安全有效。
山药的简介、种植管理技术及深加工产品

山药的简介、种植管理技术及深加工产品一、山药的简介山药又称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是《中华本草》收载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薯蓣科植物山药干燥根茎。
(一)山药的植株形态特征山药为多年生缠绕草本。
根茎肉质肥厚早,略呈圆柱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m。
直径2~7cm,外皮灰褐色,生有须根。
茎细长蔓性,通常带紫色,有棱,光滑无毛。
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腋间常生珠芽(名零余子)。
花单性,雌雄异株;花极小,黄绿色,呈穗状花絮;蒴果有3翅,果翅长近等于宽。
种子扁卵圆形,有阔翅。
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二)山药的生物学特征1、山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山药喜阳光充足、温暖的气候,喜肥怕涝,山药为深根性植物,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砂土或两合土。
洼地、黏土地、盐碱地不宜种植;山药茎叶喜高温、干燥,畏霜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8℃。
根茎极耐寒,在土壤冻结的条件下也能露地越冬。
根茎的生长在20~24℃最快,20℃以下缓慢。
山药耐阴,但根茎积累养分仍需强光,不宜与高秆作物邻作。
山药喜肥耐旱,种植前要施足底肥,尤其需要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疏松,增加通透性。
种过山药的地块,土壤中线虫病严重,故不能连作,间隔时间3~5年。
宜与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轮作。
2、山药的生长发育习性:山药生长发育大约分为五个阶段,即幼苗期、盘棵期、根茎膨大期、根茎膨大后期、休眠期。
春季栽种到小暑之前以地上部分生长为主;小暑到立秋根茎始膨大,立秋后地上部分枯萎,根茎进入快速膨大期。
(三)山药的营养成分及功效作用1、山药的营养成分:每100g山药含水分75g左右,碳水化合物14.4—19.9g,蛋白质1.5—2.2g,脂肪0.1—0.2g,薯蓣皂苷50ug及B 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碳水化合物以淀粉为主。
山药中的粘性物质由甘露聚糖与球蛋白结合而成的黏蛋白。
2、山药的功效作用:①健脾益胃、助消化作用。
人工挖山药技巧

人工挖山药技巧
挖山药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就像在土里找宝藏一样刺激。
咱先说技巧一,观察地面。
你想想,要是能先从地面上看出点门道,那挖起来不就更有方向了吗?先看看地面上有没有山药的藤蔓,顺着藤蔓找,就像顺着线索找宝藏一样。
注意啊,可别找错了藤蔓,不然白费力气。
实际案例嘛,我有一次就是通过观察地面上的藤蔓,很快就找到了山药的位置,挖起来那叫一个顺溜。
技巧二,小心下铲。
拿把小铲子,轻轻地插入土里,可不能像个愣头青一样使劲往下插,万一弄断了山药可就亏大了。
就好比你对待一个宝贝瓷器,得小心翼翼的。
一点一点地松动周围的土,慢慢扩大范围。
我邻居之前就是太着急,结果把山药铲断了,那叫一个心疼哟!
技巧三,用手轻刨。
当土松动得差不多了,就可以用手轻轻刨土啦。
这就像是在抚摸一个小宝贝,得温柔点。
注意别让指甲刮伤了山药。
我自己用这个方法挖出的山药,那可都是完完整整的,看着就开心。
总之,挖山药要耐心、细心,就像呵护一个小生命一样。
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你也能挖出又大又好的山药。
山药基源鉴别及鉴别炮制

山药基源鉴别及鉴别炮制山药ShanyaoDIOSCOREAE RHIZOMA一、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
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干燥,或趁鲜切厚片,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二、基源鉴定:本品为常用中药。
全国多数地区使用的山药主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但目前部分地区有将薯蓣科植物参薯的根茎加工后作为山药用;广东等一些南方地区尚以同科植物山薯的干燥根茎做山药;这些均为地区习惯用药。
另外,近年来发现有将大戟科植物木薯、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块根加工后伪充山药者。
1、山药(薯蓣)别名怀山药、淮山(广东)、山菇(广东)。
主产于河南。
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5-6cm。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
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
气微,味淡、微酸,嚼之发黏。
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9~18cm,直径1.5~3cm。
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2、参薯主产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
性状:呈不规则圆柱形、扁圆柱形、纺锤形或扁块状。
长8-15厘米,直径2-4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
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白色,富粉性,气微,味淡,嚼之发粘。
3、山薯别名山药、淮山、土淮山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
性状:根茎略呈圆柱形,稍弯曲,有的较扁。
长15-30厘米,直径1.5-6厘米。
栓皮多刮去,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
有纵沟及须根痕,常有未除尽的栓皮痕。
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淡黄色,粉性,散有少量浅棕色点状物。
无臭,味微甘、微酸。
4、附山药的代用品及误用品a、木薯(大戟科)别名树薯、槐薯、木番薯、南阳薯。
主产于广东、广西、湖南等。
性状:本品多已切成段或片,段长达10厘米,片厚0.5-1厘米,直径1.5-4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刨山药
寒假我住在爷爷奶奶家。
爷爷说:“放假时要趁机学点家务,来,今天先教你刨山药。
”我心想:刨山药有什么好学的,爷爷真是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这山药是爷爷的朋友从河南邮寄过来的。
爷爷说:“别看它又细又长,身上沾满了脏兮兮的泥土,可这是上好的山药,口感特别好,既香脆可口,营养价值又高,还可以做药材呢。
”爷爷一边介绍一边拿出两个刨子,又不放心地嘱咐我:“这刨子很锋利,你瞧,手要握在山药的一头,从中间部位开始刨到下端,下手轻了皮就去得不干净,下手重了会浪费山药……”
爷爷还在边上絮絮叨叨,我早已不耐烦了,自己闷声开工了。
唉,不刨不知道,这看似简单的活还真让人伤脑筋,手拿着山药老是打滑,接着又开始手背发痒。
我心里嘀咕: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此时爷爷已经看到了我尴尬的表情,笑眯眯地说:“你看,这山药皮里含有皂角素,不小心沾上手会痒痒,所以最好放在水龙头下刨,水可要放小点,免得浪费,这样刨出来的山药不会使你的手痒,也不会变色。
”哦,原来刨山药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啊!经过爷爷的点拨,我“刷、刷、刷”地刨完了一头,再换另一头刨,娴熟的动作已经不输爷爷了。
看着自己刨的山药,我心想:今天我可是学会了一件既简单又不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