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进程分析

合集下载

欧盟法与国际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与风险管理

欧盟法与国际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与风险管理
欧盟法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有效性
欧盟法建立了全面的金融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报告等环节,有 效地降低了金融风险的发生和传导。
欧盟法与其他国际法律制度的互动与协调
欧盟法在国际金融服务与风险管理领域与其他国际法律制度如巴塞尔协议等保持密切的 互动与协调,共同构建了全球金融治理体系。
研究不足与展望
国际金融服务市场一体化
国际金融合作
欧盟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和治 理,推动国际金融机构和标准的 改革和完善,加强跨境金融监管
和风险防范。
资本流动自由化
欧盟推动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减 少跨境投资的限制和壁垒,促进全 球金融市场的互联互定中发挥重 要作用,参与制定国际金融监管标 准,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改革 和完善。
国际一体化丰富了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的素材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跨境金融交易和合作不断涌现,为风险管理案例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 例,使得风险管理案例分析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欧盟法在国际金融服务一体化中的推动作用
欧盟法通过制定一系列指令和条例,推动了国际金融服务市场的一体化进程,促进了跨 境金融服务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监管框架与标准统一
欧盟法建立统一的金融服务监管框架和标准,确保成员国之间的 监管一致性和可比性。
跨境监管与合作
国际一体化推动跨境监管合作,加强不同国家监管机构之间的协 调和信息共享。
危机应对与风险处置
欧盟法完善危机应对机制,提高风险处置能力,维护金融稳定和 消费者利益。
05 欧盟法与国际一体化对风 险管理的影响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融合,金融机构在应对风险时可 以采取更加多样化的策略和措施,如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进 行风险对冲、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风险等。

国际银行业信贷管理发展新趋势:信贷资产组合管理

国际银行业信贷管理发展新趋势:信贷资产组合管理

国际银行业信贷管理发展新趋势:信贷资产组合管理编者按:ﻫ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旳发展,多种风险分析技术和定量分析模型趋向成熟。

以某些国际性大银行、专门提供金融分析产品和技术支持旳专业金融公司、金融分析专家为主导旳金融应用领域研究力量开始积极投入到运用市场措施管理信贷资产旳实证研究。

尹灼在文章中简介了某些具有创新性旳金融工具已经成为引领国际银行业信贷管理发展旳重要构成部分。

作者觉得,这些实践摸索旳目旳是通过在贷款发放和贷款管理过程引入交易机制,更有效地管理贷款组合。

通过提高信贷管理效率减少放贷业务风险始终是银行经营管理旳核心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些领先旳国际性大银行采用金融市场创新技术,运用创新性旳信贷管理方式积极管理信贷资产组合,某些具有创新性旳金融工具和实践摸索成为引领国际银行业信贷管理发展旳重要构成部分,例如:辛迪加贷款和贷款交易市场、贷款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等新旳市场化运营方式,其核心理念是:引导信贷资产/信用风险进入交易渠道,以期减少信贷资产组合旳风险集中度和获得更有效率旳风险分散化安排。

ﻫ一、老式信贷管理措施旳局限性ﻫ老式信贷管理措施对银行信贷资产旳风险管理过程可以辨别为三个层面旳操作。

第一层面,对独立贷款事件旳管理,通过建立信贷专家队伍,分析和判断借款申请人旳偿债能力,并按规定提供贷款抵押品和担保品等损失补偿措施减少单一贷款旳违约损失;第二层面,对贷款组合旳管理,银行通过严格旳贷款限额管理和内部授权制度,控制贷款风险旳过度集中问题,避免不可预见因素对单一借款人、某一行业和地区旳冲击,使整个贷款组合承受集中度过高旳信用损失,减少贷款组合旳风险度;第三层面,对银行资产负债表旳管理,放贷业务是银行旳主营业务,贷款组合旳收益和信用损失是影响银行赚钱状况和生存能力旳核心因素,通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核销贷款业务旳预期损失、计提储藏金承当贷款业务旳意外损失、保持一定量旳资本金作为信用损失旳最后堤防和经营资金贷放业务旳保障。

欧盟经济的金融机构与监管

欧盟经济的金融机构与监管

欧盟经济的金融机构与监管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是由28个欧洲国家组成的政治和经济联盟,致力于推动欧洲大陆的一体化进程。

为了维护欧盟内部的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欧盟建立了一系列的金融机构和监管措施。

本文将介绍欧盟经济的金融机构和监管制度,并分析其对欧洲经济的影响。

一、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欧洲央行是欧盟经济的最高金融机构,总部设在德国的法兰克福。

其主要职责是维护欧元的稳定,制定货币政策,并监管欧元区内的银行系统。

欧洲央行通过控制利率、购买债券等措施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以达到稳定通胀水平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

此外,欧洲央行还负责监督欧元区内的100多家银行,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和监管。

欧洲央行的政策对欧洲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在金融危机期间,欧洲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紧缩货币政策和流动性注入措施,有力地缓解了金融市场的震荡和信贷紧缩问题。

二、欧洲银行监管局(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欧洲银行监管局是欧盟的金融监管机构之一,总部设在伦敦。

其主要职责是提供银行监管的技术标准和指南,协调各成员国的监管行动,以确保欧洲银行系统的稳健运行。

欧洲银行监管局对欧盟内的银行进行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以确保银行机构具备足够的资本储备和风险管理能力。

此外,该机构还制定了欧盟银行的报告和披露标准,提高了整个欧洲银行业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欧洲银行监管局的工作是欧盟金融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强化监管标准和提供跨国合作平台,该机构有助于加强欧洲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三、欧洲证券与市场监管局(European Securities and Markets Authority)欧洲证券与市场监管局是欧盟的金融监管机构之一,总部设在巴黎。

其主要任务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和稳定,并提供对欧洲金融市场的监管和指导。

欧洲证券与市场监管局负责制定欧盟内的证券和衍生品市场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加强欧洲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和统一性。

欧洲金融市场形势分析

欧洲金融市场形势分析

欧洲金融市场形势分析欧洲金融市场一直是全球投资者值得关注的地区。

特别是在经历了2018年意大利政治危机和英国脱欧不确定性的影响后,欧洲金融市场显得更加分散和复杂。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欧洲金融市场形势。

一、宏观经济环境欧元区经济表现较好。

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第一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增长0.4%,年增长率为1.3%,这使得欧元区的经济复苏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

尤其是德国和法国这两个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经济活动已经较快恢复。

在通货膨胀方面,欧元区通胀率略高于欧洲央行的预期目标。

截至2021年6月份的数据显示,欧元区总体通胀率达到1.9%。

尽管欧洲央行相关部门认为这种趋势只是短期波动,但是如果这种趋势持续加剧,央行可能会考虑调整其货币政策。

二、股市表现在股市方面,欧洲股市的表现与其他主要股指类似,都在2020年年末至2021年初经历了一个大幅上涨后出现了一定回落。

但是相比于美国股市和亚洲股市,欧洲股市的表现略显弱势。

在整个2020年,美国标普500指数上涨了16.26%,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了7.2%,而德国DAX指数和法国CAC40指数分别仅上涨了3.55%和5.02%。

同时,赋权给香港特区政府的金融市场发展局(SFC)也批准了多个欧洲国家的证券市场运营商在香港开办业务。

这引发了一些投资者对欧洲股市表现的担忧。

但是也有一些欧洲股市的亮点:荷兰AEX指数和瑞士SMI指数在2020年上涨了20.38%和16.55%,在欧洲其他交易所担任市场领头羊。

此外,随着欧盟实施“下一代欧盟计划”(NGEU)的计划在全部成员国内推进,这可能会带来一波实质性的长期经济发展和资本流入。

三、债券市场欧洲债券市场的表现一直是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2020年,由于欧洲央行购买政府债券的政策,欧洲政府债券市场较好地承受了危机带来的冲击,尤其是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的困境中。

然而,随着欧洲央行逐步缩减这些购买操作,市场上的流动性正逐渐减弱,投资者可能在债券市场中寻找更好的回报率。

欧盟金融一体化进程中投资银行的作用

欧盟金融一体化进程中投资银行的作用
317 .4 0 1 63 . 1 9
25 4 .7 3 1 22 . 0 9
19 2 . 0 5
间 的并 购业 务 。 市场 竞 争 的加 剧 和投 资 银 行 经 营 理 念 的 发展 使 得 投 资银 行 在 并 购 方 面 更 加 趋 于 主 动 , 很 多 情 况 下 , 资 银 行 甚 在 投
的 推 动作 用 。
表 1 20 0 7年 全球 投 资 银行 并 购 业 务 排 名
并购 集 团/ 资银 行 投
并 购 金 额
( 万美元) 百
排 名 市 场 份 额 交 易 数 量

2 3
在一体化过程 中, 欧盟 面临 的最 大 挑 战 就 是 金 融 一 体 化 。金
至就 是 并 购 业 务 的发 起 者 和 推 动 者 , 观上 促 进 了社 会 资 源 的优 客 化 配置 。
资料 来 源 : h msn Fn n i e ui e Da T o o i a c lS c r s t a i t a
三 、 论 结
在 欧 盟 金 融市 场 一 体 化 进 程 中 , 资 银 行 在 货 币 市 场 , 券 投 证 市 场 以及 银 行 业 都 起 着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 资 银 行 的媒 介 资 金 供 投 需作 用 , 造 证 券 市场 并 辅 助承 销 的作 用 , 化 资 源 配 置 的作 用 , 构 优 促 进 产 业 集 中 的 作 用 均 对 欧 盟 金 融 市 场 一 体 化 进 程起 到 了推 动
20 0 6年 收 入
20 0 7年 收入
增 幅 2 .% 84 3 .% 7 4
3. 6 % 7 4. 44 %
1 .% 95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作用机制及影响研究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作用机制及影响研究

主 权 债 务 也 偶 有 违 约 发 生 , 历 史 卜曾 出现 过 较 著 名 的 阿 根 廷 主 权债务违约事件 。 本 次 欧 洲 主 权 债 务 危 机 源 丁希 腊 的 财 政 危 机 。2 0 0 9年 1 0月 2 日,希 腊 政 府 突然 宣布 , 0 9年 财 政 赤字 占 G 0 20 DP比例 将 超 过
组 合 成 PGs I ,于 是 “ 猪 五 国 ” 就 成 了 欧 洲 主 权 债 务 危 机 的 代 欧
希 腊 主 权 债 务 危 机 自爆 发 后 , 危 机 的 深 度 及 广 度 远 超 过 了
题 ,这 也 就导 致 各 国 财 政 赤 字 失 控 。 第 四 、统 一 的 货 币 政 策 很 难 适 应 不 同 国 家 的 需 求 。 在 欧 元 区 内 ,既 有 像 希 腊 这 样 经 济 基 础 发 展 较 弱 的 成 员 国 ,也 有 以 德 国 为 代 表 的 经 济 竞 争 力 较 强 的 国 家 。 但 金 融 危 机 爆 发 后 ,欧 元
机 那 样 的 悲 剧— — 这 方 面很 值 得 深 思 。 本 文将 从 欧 洲 债 务危机 的 演 变过 程 、原 因入 手 , 深 入 分析 危 机 的
作 用机制 ,并与次贷危机进行 比较 ,从 而来判断欧洲主权 债 务危机 的短期 及 中长期影响 。 关键词 :主权债 务危机 作 用机制 次贷危机 欧猪五 国
的赤 字 分 别 为 1_ 43 %、 1 . 、 1.% 及 94 36 % 1 2 .%, 远 高 丁 欧 元 区
63 的 平 均 水 平 , 更 超 过 欧 元 区 设 定 门 槛 3 的 水 平 , H它 们 . % %
的 负 债 水 平 也 都 比较 高 , 爱 尔 兰 、 希 腊 、 西 班 牙 、 葡 萄 牙 及 意

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研究近年来,欧洲经历了多次金融危机,包括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后续的主权债务危机。

这些危机对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金融危机如何影响欧洲一体化,并分析危机对欧元区、欧洲央行和欧盟机构的影响。

金融危机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危机爆发后,欧洲国家面临巨额的债务负担和财政紧缩,导致经济增长疲弱,国内需求下降,贸易逆差加剧。

因此,一些国家开始考虑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对外贸易壁垒增加,进一步削弱了欧洲内部的经济联系。

此外,金融危机还导致了银行崩溃和信贷紧缩,使得金融市场变得不稳定,增加了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染效应。

金融危机对欧元区的影响尤为深远。

危机爆发后,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差异变得更加明显,一些国家面临高失业率和经济衰退的困境。

这导致了欧元区内部分裂的风险,一些国家对欧元的持续存在产生了质疑。

此外,欧元区国家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的协调不足也暴露出来,使得应对危机的难度加大。

然而,危机也迫使欧元区国家更加深化一体化进程,通过建立紧密的财政联盟和银行联盟,加强财政和金融监管,以减轻危机的影响。

欧洲央行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危机爆发后,欧洲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降低利率、提供流动性支持以及实施量化宽松政策。

这些措施缓解了金融市场的紧张局势,稳定了欧债市场,并为欧洲经济创造了条件。

然而,欧洲央行的行动也引发了一些争议,特别是关于其购买债券和实施负利率政策的措施。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金融市场过度依赖央行的风险。

金融危机对欧盟机构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危机迫使欧盟各成员国更加关注国家利益,对于欧盟机构的合作变得更加谨慎。

一些国家对欧盟的管制力度提出质疑,并要求重新审视欧盟的角色和职责。

此外,危机还揭示了欧盟机构在危机管理和决策方面的不足,使得对于改革欧盟机构的呼声日益高涨。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美国债市场做市商制度分析与比较

欧美国债市场做市商制度分析与比较

欧美国债市场做市商制度分析与比较引言国债市场是国家经济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提供了政府借贷的渠道,并且在金融市场中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

欧美国债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国债市场之一,其做市商制度在市场运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欧美两个国家的角度,对欧美国债市场的做市商制度进行分析与比较。

一、欧洲国债市场的做市商制度欧洲国债市场的做市商制度主要由欧洲央行(ECB)和各国中央银行来管理。

欧洲央行在欧元区的国内和国际债券市场上充当做市商的角色,其目标是确保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运转。

1. 欧洲央行的做市商功能作为欧洲央行的核心职能之一,欧洲央行在欧洲国债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做市商角色。

欧洲央行通过参与国内和国际债券市场,提供流动性,同时也负责市场的稳定运转。

欧洲央行的做市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流动性支持:欧洲央行通过出售和购买债券来调节市场的流动性。

在市场缺乏流动性时,欧洲央行会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支持,以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转。

•市场监控与干预:欧洲央行会定期监控债券市场的运行情况,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

例如,在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或风险加剧时,欧洲央行可以通过购买或出售债券来平衡市场供需,以维持市场的稳定。

•提供定价参考:欧洲央行参与债券市场的交易活动,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定价的参考。

欧洲央行的交易行为可以作为市场参与者进行交易决策的依据。

2. 各国中央银行的角色除了欧洲央行,各个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也在本国的国债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做市商角色。

他们负责各自国家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管理和市场监控,以确保市场的正常运转。

各国中央银行与欧洲央行保持密切的合作和协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债市场。

二、美国国债市场的做市商制度美国国债市场的做市商制度相对于欧洲国债市场来说更加多样化和市场化。

美国国债市场主要通过经纪商和投资银行来提供流动性和市场参与。

以下是美国国债市场的主要做市商制度:1. 经纪商的作用在美国国债市场中,经纪商是市场的中介机构,通过提供买卖双方的撮合交易来维持市场的流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进行计量分析,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实际进程进行经验检验。

结果表明,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有关政策具有积极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经济一体化取得的巨大进展,集中体现在欧洲单一市场的建立和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建设进程上。

由于银行业在欧盟金融市场以及整个经济中的关键地位,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在这两个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而目前国内外有关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进程的研究主要是定性分析,缺少经验检验。

本文运用经济计量分析的协整检验方法,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实际进程进行经验检验。

一、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政策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进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标志是1986年欧共体通过的《单一欧洲法案》的提出。

在这份法案中,欧共体提出了在1992年12月31日之前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目标,在这个市场内,实现产品、人员、服务和资本的完全流动。

在《单一欧洲法案》框架下,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成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点,而且随着德洛尔报告的发布和《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实施,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又成为推动欧洲向经济货币联盟迈进的关键动力。

《单一欧洲法案》只是明确了欧共体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方向性目标,具体的政策表现为欧共体理事会发布的指导性意见”。

早在1977年,欧共体委员会就发布了《第一号银行指导意见》,其核心条款是允许外国银行在符合东道国法规的前提下设立分支机构。

它事实上打开了成员国银行在共同体其他成员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大门,具有重大的普遍性意义。

但是,由于各国的立法差异并没有得到消除,因此《第一号银行指导意见》并没有导致任何重大的跨国银行活动。

真正标志着欧洲银行业和金融服务业走向单一市场的是1989年欧共体理事会发布的《第二号银行指导意见》(Directive 89/646/EEC),经过修订,1993年各成员国将其转化为本国的法律加以正式实施。

这份立法涉及欧洲银行业金融服务和跨国活动的各个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内容,其核心是置于共同监管规则下的单一许可原则和母国控制原则。

根据这两项原则,任何一个成员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只要在本国获得了营业许可,就可以在其他成员国开设分行,不用事先征得接纳国的许可,其业务也只受母国监管机构的监督,而不受东道国的监督和管制。

单一许可原则和母国控制原则对银行业跨国经营的便利性不言而喻,银行不再需要为了申请在国外开立分支机构的资格而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其经营活动也只由本国的监管机构监督,这样就避免了成员国之间由于监管规则不同造成的麻烦。

另外,这两项原则也为欧盟各国提供了一个监管框架,这个框架有助于降低对欧盟各国之间进行协调的成本,并减少欧盟各国的监管负担,同时也限制了潜在的各国监管者的偏见。

1986—1992年间,欧共体理事会还制定了8个附加的指导意见,分别对银行业监管、资本金要求、偿债能力标准、洗钱活动、信贷风险、年报的要求和银行并购重组各个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

欧共体理事会的这些指导意见系统地阐述了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立法要求,然后各成员国将这些要求转化成本国的具体立法加以落实。

因此,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不仅依赖于各项指导意见的有效性,而且也和各成员国的具体实施状况密切相关。

芝摩曼(Zimmerman,1995)考察了所有单一市场指导意见在各成员国的实施状况,得出的结论是在1991年末至1994年4月间,已经被成员国采用的指导意见占全部指导意见的百分比已经从58%上升到89%。

对于《第二号银行指导意见》,截至1994年4月,12个欧洲联盟的成员国中有11个已经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进行了国内立法,惟一的例外是西班牙。

总体而言,在欧共体发布一系列的指导意见之后,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法律框架已经建立起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法律一体化比市场的实际一体化先行一步。

二、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经验检验(一)假设和数据首先,经验检验主要是针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同时也涉及货币市场,因为银行信贷市场利率是以货币市场利率作为基础的,银行信贷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关系很密切。

其次,检验的指标是利率,也就是以利率(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作为衡量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指标。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完全一体化的市场应该遵循单一价格原则,换言之,就是在完全一体化的金融市场上,所有相同金融资产都具有相同的价格。

由此,利率可以作为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衡量标准。

在实际情况中,由于风险的不同,文化对银行与客户关系的影响不同,货币政策条件不同,以及各国银行为解决信息不完全而采取的策略性行为不同,一体化的银行信贷市场内利率并不一定都实现均等化。

因此,我们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检验不是以严格的价格均等化作为标准,而是使用协整的概念。

协整分析认为,随着银行信贷市场日益一体化,区域内银行的定价行为将会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言之,一体化地区内成员国的利率将表现出趋同的关系。

而从具体分析的角度说,在一体化的金融市场内,利率(非稳定时间序列)在短期内可以分离变动,但是在长期,市场力量将迫使它们恢复到一个均衡的关系。

这里,我们关注的是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这是出于下面几方面因素的考虑。

第一,在金融市场上,名义利率能够比实际利率更好地反映国际套利过程。

借款者用以进行比较、评判的是经过汇率预期调整的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相应地,那些不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行跨国业务活动的银行一般也只是对经过汇率预期调整的名义利率感兴趣。

上述两者构成了国际套利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在国际套利过程中名义利率比实际利率更重要。

第二,用实际利率进行衡量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

一方面,实际利率以各国的货币分别表示,其差异无法比较,同时,没有任何一个机构对跨国实际利率进行比较,因此对于单个投资者或借款者来说,实际利率差异并不能够提供获利机会。

另一方面,由于平均实际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购买力平价,而各国的购买力平价在长期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偏离,也就是说各国平均实际利率在长期是基本相等的。

这样,使用实际利率进行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检验具有潜在的误导性——无论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是否发生,实际利率本身的差异就很小。

因此,我们选择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作为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检验指标。

我们的研究范围包括欧洲联盟的六个核心国:法国、德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

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欧盟GDP总额的80%以上,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欧洲联盟的总体。

同时,为了比较地区性和全球性的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我们把分析扩展到美国和日本。

我们将使用从1985年开始的月度利率对银行贷款利率和利差进行协整检验。

对于银行贷款利率,选用各国的基准利率表示;为了计算利差,选用货币市场利率作为存款利率的近似表示。

银行贷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的数据都可以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版的《国际金融统计》(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中得到,两者都从1985年1月开始。

利差有两种形式:一是由贷款利率减去货币市场利率得到的绝对利差;二是由贷款利率除以货币市场利率得到的相对利差。

(二)模型的分析框架1.协整检验的一般分析框架一般而言,如果两个时间序列yt、Xt各自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定义为I(1)序列,而且两个序列的某个线性组合是平稳的或I(0),那么称时间序列Yt、Xt是协整的,或者说两者具有协整性。

协整意味着两个时间序列变量之间存在某种长期的均衡关系,一个时间序列变量的变化总是伴随着另一个时间序列变量的变化,两者不会分离太远。

对欧盟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协整检验基本上是遵循恩格尔和格兰杰(Engle and Granger,1987)建立起来的方法,按两个步骤展开。

首先,证明时间序列存在单位根;然后,估计协整向量。

协整检验的条件是待检验的时间序列是一阶单整序列,定义为I(1)。

为了确定贷款利率时间序列和利差序列是I(1),我们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

为此,我们要构建关于利率和利差的时间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的回归方程,然后分别进行t检验和F检验。

两个回归方程都包括一个紧跟在利率的滞后差分项之后的趋势变量:零假设表示时间序列服从随机游走,即非平稳。

对于t检验,零假设是Ho:b=0;对于F检验,零假设是H0:b=d=0。

如果计算出的‘统计量或F统计量的值小于临界值,那么我们不能拒绝零假设,也就是说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

一旦确定了贷款利率和利差的时间序列是I(1)序列,我们就可以从杜宾一沃森(Durbin-Watson,DW)统计量开始进行协整检验。

杜宾一沃森统计量从协整回归中得到,协整回归使用单个国家的利率或利差yt作为因变量,欧洲联盟其余国家的平均利率和平均利差作为自变量xt:当由方程(3)的回归中计算出DW值比临界值大时,拒绝非协整的零假设,即两个时间序列存在协整性。

正如恩格尔和格兰杰指出的,杜宾一沃森检验只是作为证明存在协整性的一个近似指标,它需要更详细精确的其他检验加以补充,有代表性的是迪基一富勒(Dickey—Fuller,DF)检验和增广迪基一富勒(Augmented Dickey—Fuller,ADF)检验。

迪基一富勒检验基于协整回归方程的残差构建模型:这里,估计参数的t统计量表明了两个时间序列变量的协整性。

具体地说,按照绝对值进行比较,当t统计量大于临界值时,拒绝非协整的零假设,说明两个时间序列变量存在协整关系。

另外,根据以下的回归方程可以进行增广迪基一富勒(ADF)检验:这里,按照绝对值进行比较,当估计参数的t统计量大于临界值时,拒绝非协整的零假设,即两个时间序列变量具有协整性。

2.存在结构性突变的协整检验凯普雷(Caporale et al.,1996)认为,对于趋同之前和之后的时间序列变量间的长期关系,协整是一个强有力的检验,但是对趋同过程中的时间序列变量则不然,也就是说,在趋同发生的时期内,时间序列变量经常表现出非协整性。

换言之,非协整性能够反映时间序列变量的一种趋同进程,这一结论得以成立的重要前提是时间序列存在结构性突变,这种结构性因素常常是由外部作用引起的,而不是时间序列本身变化规律的结果。

如果欧洲联盟促进银行信贷市场一体化的立法和政策措施(主要是《单一市场法案》和《第二号银行指导意见》)有效,那么欧洲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利率差异应该存在下降趋势,或者说利率的时间序列显示出结构性突变,欧洲联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贷款利率出现趋同。

根据上述观点,如果存在结构性突变,那么样本将要划分为突变前和突变后两个时期,然后分别对这两个时期进行协整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这种方法进行的协整检验,缺少协整性正好意味着存在趋同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