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中医药宝库
揿针-疼痛PPT参考幻灯片

2020/3/1
3
创新型皮内针 ——现代中医埋针治疗技术
2020/3/1
4
理论依据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 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技术及临 床治疗等部分。
2020/3/1
5
2020/3/1
11
揿针特点
1.适应症广,易于操作,无不良反应 凡体针适应症均可采用揿针治疗,操作简单,只需要掌握
要领,针入皮下,且针不达深层,不会伤及脏腑、神经干及大血 管,是针法中最安全之一。因皮内针针体短小,故少有痛感,而 且皮内针埋于皮内或皮下,能给特定腧穴以持久的刺激,晕针现 象也较传统针法更少发生,更不会出现传统针灸中断针、弯针及 滞针现象,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适感。
2020/3/1
14
3. 操作简便,节省时间 揿针疗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的针刺方法,只需严格按照
操作规范,一般术者均可完成,其次是方便患者,不同于体 针需要长时间保持特定的留针姿势,揿针施术完成后患者即 可离去。这样不仅节约了患者就医时间,同时节省了医疗 空间,对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状况大有裨益。
2020/3/1
15
4.刺法安全,易于接受 揿针疗法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针刺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揿针
规格:0.2mm×(0.6-1.5)mm;其直径和长度均比普通针灸针小, 刺入深度有限,极大的避免了一些针刺相关不良事件,其次, 揿针采用皮下浅刺,其针感较轻,对于一些害怕针刺的患者以 及儿童尤其适宜,易于接受
2020/3/1
2020/3/1
18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 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 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到保卫机体、抗御外邪、 反映病症的作用。
中医我国的医学宝库作文(精选)

中医我国的医学宝库作文(精选)中医,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
我国有许多历代中医名家,如扁鹊、华佗、李时珍。
而今天,我们小记者要去中医院一睹中医的风采。
来到中医院,我们径直来到了6楼,由治未病的李艳医师给我们上课,我了解了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草经》,大家在课后可以去看看哦!我还了解了原来中药是指在中医的指导下预防、诊断、某某某人体机能的药物。
竟然还有植物类、动物类、介壳和矿物类呢!中医不像西医,中医有很多无毒副作用的外某某某法,如针灸、艾炙、火罐、刮痧、推拿等,可以某某某很多痛症及内科,外科疾病。
听完课,我们又来到了“中医综合某某某室”,一进门:天哪,中医竟然是这么某某某的,实在是太可怕了!我赶紧跑了一个医师后面,他正在和中风的病人扎针灸,只见病人的头上、肩上都插满了银针。
见有根银针没插好,医生活生生地拔了出来,又插了进去,可病人却毫无表情,似乎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再看另一位病人,他的肩膀、颈椎上插满了像烟似的艾炙,上面冒着白雾,还散发着腾腾的热气。
随后,医生拿了几个充满电流的夹子夹在了银针上,病人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起来,我立马担心起来:“叔叔,请问针灸和艾炙插在身上痛吗?艾炙有什么功效吗?”“只有轻微的疼痛,跟西医的扎针差不多,艾炙呢,可以某某某肩膀疼,颈椎痛,还可以矫正胎位呢!”每个医院都有药房,中医院当然也有药房啦!来到“放心药房”,一阵浓浓的中草药味扑鼻而来,两个阿姨正在给病人家属配药,小记者们品尝各种各样的中药,药房里其乐融融。
随后,我们去了骨科,知道中医骨伤科相比西医:“不开刀,不吃药,花费少,康复快。
”最后,我们还向李艳医师提了各种不懂的问题……中医,是我们中国的医学,中医花费少,还康复的快,建议大家可以用中医治病哦!周末的早晨我和妈妈早早的就起床啦,快速收拾完,吃完早餐,开开心心走出家门,去参加新消息报小记者团的实践拓展活动。
一下车我飞快的就跑进了中医院的大厅,哇……好多人呀!辅导员老师呼唤着“集合了,集合了!”大家迅速排好队。
经验方药歌括值得收藏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经验方药歌括值得收藏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冠心病实证从痰是论治瓜薤温胆(竹茹、枳壳、云苓、陈皮)治冠心,菖郁丹芎车(车前草)决明(草决明)。
祛痰三竹(竹茹、竹沥、天竺黄)龙牡蛤;散结昆藻(化)湿泽茵。
寒(痰)桂夏芥(热痰)连竺贝;消导莱菔楂内金;透豁菖郁桔蝉衣。
补气仙鹤扁豆芪;理气柴胡木香附;化瘀苏泽配龙(地龙)七。
利尿石韦蛇车前;润肠草决归菊宜。
行气化瘀楝玄菖郁金;活血化瘀赤芍配丹芎;奇药化瘀苏泽七血藤;剔络化瘀水蛭鳖地龙。
冠心病虚证从肾论治杞菊瓜薤从肾治,杜断寄精床丹郁(菖)。
阳(虚)桂鹿灵气虚参鹤;阴亏玄麦知银胡;胸憋苏木芪葛根;纳呆香砂仙金(鸡内金)连(连翘);失眠枣夜龙(龙骨)知桂;脉细灵芝术首乌;桑泽泽兰泽泻蛇前(车前草)留(王不留行)葶(浮)肿。
心律失常三参饮(党参、苦参、丹参),连芎石韦快速型;缓慢仙桂(桂枝、肉桂)乌(乌药)羌寻。
心衰五加葶车前,强心太玄党洋参,通脉苏红丹三七,苏珀竭砂(蚕砂)乌(乌药)痛蠲。
高血压病“毒损心络”观的新思路分期序列论治沈师论治开先河,高血压病损心络,舌黯苔腻脉络露,痰瘀互结日益多。
祛痰平肝(汤合)珍决汤,泽泻川芎丹莱菔。
珍(珍珠母)决(汤)菊花草决明,清肝薄夏栀龙羚,平肝决磁龙天麻,疏肝柴附楝橘沉。
(高血压病初期):祛痰平肝合温胆,草决车前配丹参。
(高血压病中期):祛痰平肝合珍决,葛仙焦三仙郁菖楂生山楂内金。
(高血压末期):祛痰平肝合杞菊。
滋水贞桑配杜牛,气血不足合补中,温阳桂灵断苁菟。
(舒张压偏高)低压苔腻藻楝玄,柴韦金金钱草栀楂牡蛎。
病毒性心肌炎分段论治病毒心肌炎三期,银翘加减桑白皮,菊薄芦桔生内金。
中气不足补中宜:参芪苓陈升连翘。
气阴(亏虚)痰瘀阻后期,血府逐瘀(汤)合生脉(散):陈苓参麦丹板(板兰根)七。
治疗失眠酸枣仁汤加减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肝虚火扰头晕眩,口燥咽干脉细弦。
中国中医药发展史

一文读懂中国中医药发展史西医药开始对中国医学产生影响是在19世纪初,至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而此前的数千年间,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数千年绚烂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早在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日常饮食劳作和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就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
人们发现食用了某些动、植物后具有减轻或消除病痛的功效,这就是认识中药的起源。
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和“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人们在烘火取暖时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逐渐形成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劳作时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其他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初步形成了原始医学。
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人誉为“医祖”。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问世。
全面系统阐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疗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观念,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中医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秦汉后期,随着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
《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中医心得体会

中医心得体会一个行业应当也有不同的一些体会,那么作为一名中医的你,在这个职业上会有怎样的体会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医心得体会(一)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几千年唯一的医学,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医,中医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几千年来的保健事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医与西医在专业技术上各有所长,各有优势和特点。
西医的优势在于精密仪器的检测、高超的外科手术、复杂的器官移植、先进的抢救手段等。
而中医的优势恰恰是西医薄弱的方面,中医的辨证施治既准确又灵活,奥妙无穷,对诊治许多疾病,有其独到的特点。
如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治,退行性疾病的诊治,病毒性疾病的诊治,痰饮淤血病的诊治,疑难病证的诊治等尤具优势。
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认识比较深刻,有相当多的人群喜欢中医中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进化,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中医中药的治病之本、调理、滋补功能就显得更加迫切需要了。
中国人的传统认识是中医越老越吃香。
一个年龄大的中医,尽管本事平平,都可以称老中医,甚至夸大一点称“名老中医”,这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中医是终身制的职业。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学好中医呢?《扁鹊仓公传》云:“人之所以病病疾多,医之所以病病道少”,这说明中医难学。
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又说:“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
学中医诚然难,学精则更难。
但既学医就必须学精,至少要确立“学精”这样一个奋斗目标,方能学成一个好中医。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根据我个人学医的体会,主要在于两点:一要认真读书。
中医的书籍,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尚嫌不够。
读中医的书,不仅要读懂、弄通,而且要熟读、熟记,对许多重要的内容甚至要熟背。
比如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若要有高深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学好《内经》。
读中医的书,要善于融会贯通,中医学的理论均源于《黄帝内经》,中医的各科临床,均源于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
强军路上,初心不改的“追梦人”——沈阳联保中心第960医院中医科

PLA HEALTH2019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如何深刻理解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是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和回答的问题,也是我们服务军民健康、防病治病、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重点。
中医药学在我国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传承。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有力地证明了中医药学的实践价值、历史价值。
从神农尝百草始,涌现出了华佗、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医药学家;创造出了《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药学巨作;还有“望、闻、问、切”的传统诊疗方法,“砭、针、灸、药”的治病方式,至今仍传颂于世,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生活。
此外,中医药学中的“辨证施治”“治未病”等观念,更是闪烁着哲学光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中医药摆在了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新闻背景】5月8日上午9时,济南花香满城,泉涌湖澈。
此时,在沈阳联保中心第960医院门诊大楼内上演着感人一幕——“主任好,报告您个好消息,俺媳妇终于怀孕了!”陆军某合成旅少校助理员赵传国掩饰不住满脸的喜色,给正在坐诊的中医科主任王巍敬了个军礼。
结婚5年来,赵传国和爱人生儿育女的愿望未曾实现,是王主任和同事们用精湛的医术圆了他的求子梦。
这次他利用休假时间,专程从青海格尔木市赶回来表示谢意!感动的背后,还有一组真实的数据:在联勤保障部队组织的最近一次为部队服务满意度网络测评中,该医院是所有师级医院唯一一家在满意度、惠军政策执行率和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名列前3名的单位。
描写中医药箱的句子唯美(精选两篇)

描写中医药箱的句子唯美(篇一)中医药箱,一盒古朴的草木香,散发着治愈的魔力。
轻轻拂开薄木盖,那一瞬间,似乎可以闻到时间的气息。
一些久远的记忆,如微风般扑面而来。
1. 入目豪情,细细品味间,寻医问药,一窥中华古训。
2. 灯火阑珊处,中医药箱期待揭开,传承千年智慧,琳琅满目谜团显。
3. 沉静的木盖下,草药的禅韵盈盈流转,看尽世间百态,拥抱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4. 玉葶葛、黄连,愈合心灵的药膏,散发着温润的芬芳,治愈世间的疮痍。
5. 开启木盖,瞬间寂静如夜,微光洒落间,一杆仙气的老枝藏。
6. 中医药箱,是时光的载体,展现着中华智慧的辉煌,流转着古老的祝愿。
7. 茶蕊、山茱萸,恢复生机的秘方,在木盒内窥见自然的秘密,感受宇宙的神奇编织。
8. 笔者手捧草木之香,湿润颇具医者之心,怜香惜玉,倾诉着医术悠长的流年。
9. 草药的纹理渐渐浮现,如同中国古画中的山水仙境,古代先贤智者留下的印记,遗传至今仍魅力非凡。
10. 盒内汤药沁人心脾,暖人心怀,医者之恩,贻于历史长河。
11. 存放草药的小格子,仿若千年岁月的秘密厢房,收纳着世间的草本奇迹。
12. 灵芝、当归,内携无尽生机,草木的芬芳,沁入心脾,让疲倦的灵魂温暖复苏。
13. 木盖下的暗香浮动,升腾着沉睡中的知识碎片,自然的智慧追寻者,都在寻找着他们的宿世之灵。
14. 古老草木的语言在指尖回响,江湖遗韵被召唤,青春无悔敢问路,追寻自然百般奇迹。
15. 草木馨香,如诗如画,仿若仙境的泉水流落,草本医术的奥秘全然呈现。
16. 中医药箱,如艺术品般独特,散发出历史的记忆,传承医道的珍贵传统。
17. 枯木逢春,犹如中医药箱内的奇迹,湿润岁月痕迹,焕发生机绽放光彩。
18. 泉水淙淙,中医药箱中的秘密源泉,涌动着福寿之泽,倾覆世间的隐忍岁月。
19. 藏匿其中的中草药,犹如中国回忆的结晶,尽是古人心血,凝聚信念的智者之珍藏。
20. 木盖轻启,时光回转,古往今来,医者情怀世间最美。
中医的药物治疗应更多地发挥汤剂的作用

中医的药物治疗应更多地发挥汤剂的作用随着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和各种先进技术的不断涌现,人们的医学理念逐渐偏向于西方医学,中医药的地位逐渐被忽略。
然而,中医药具有自身独到的特点和优势,其药物治疗更多地发挥汤剂的作用,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而且还能够调节身体的内在平衡,因此不应被人们所忽视。
一、汤剂是中医药大宝库中的瑰宝中药汤剂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代表,是使用中草药配方制成的,既能治疗疾病,又能调节人体各器官的功能。
中药汤剂的制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且中草药比较容易获取,因此中药汤剂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临床诊疗中。
汤剂的制作过程注重炮制,在炮制时将草药研磨、洗净、切片、炒干或烤干等以提高其药效。
汤剂制作时一般采用水煎法、水煮法或蒸馏法,将草药与水煮沸,使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被溶解到水中,然后加入少许调味剂调味后饮用。
因此,中药汤剂药物成分的含量,成分的比例,对草药的处理方法等各个环节对中药汤剂的药效和药性都有重要影响。
二、汤剂的作用机理和疗效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较多,其药理作用和机制是复杂的,汤剂的中草药组合也极具多样性。
因此,中药汤剂的作用机理也较为复杂。
1、治疗疾病汤剂的主要作用是治疗人体各种疾病。
由于具有复方制剂的特征,中药汤剂对疾病的治疗相对于单方制剂更为有效。
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靠草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对人体病理变化的直接或间接调节作用,达到疾病治疗的效果。
以八珍汤为例,其主要由当归、熟地、白术、茯苓、枸杞子等中草药组成,具有养血养气、补脾益肾、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等多种作用。
在临床常常用于治疗血虚气虚、脾虚肾虚等病症,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促进人体的康复。
2、调节身体的内在平衡中草药中含有很多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对身体健康与疾病的调节作用。
中药汤剂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可以对身体进行全面调节,使人体内在平衡达到最佳状态。
以四物汤为例,其主要由当归、熟地、白术、川芎等中草药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养肝健脾、调节和缓性情等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卫视播出纪录片《本草中国》
打开中医药宝库
张迪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05月16日第12 版)立足本草,关注中医药文化。
大型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将于5月20日晚起在江苏卫视推出。
总导演干超说,他带领着这支年轻的制作团队,希望用中国故事、中国视角来解读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用温暖的图像、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来呈现中药的魅力,打开中华文明的宝库,探寻其中关于生命的奥义。
探究古老而神秘的中医药文化
质朴的镜头语言,轻快的剪辑手法,故事化的叙事手段,《本草中国》力求通过极具感染力的表达方式,展现中医药的自然淳朴之美,揭开古老而神秘的中医药文化面纱。
《本草中国》分为《境界》《时间》《分寸》《相遇》《双面》《年华》《沉浮》《解构》等共10集正片。
纪录片开头说“世间万物皆有其时”,时间赋予中药材以不同的生命涵义。
《时间》这一集就以时辰、月份、季节、年份等为单位,讲述红花、藏红花、红曲、天麻、霜桑叶、陈皮6味药,在采摘、贮藏、炮制过程中与时间的精妙配合。
比如刚采摘下来的藏红花要与时间赛跑,否则价格将大打折扣;而久经炊烟熏染的陈皮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相遇》围绕药材从生长到最后入药之间经历的种种“相遇”,探讨中药的“配伍”以及药材与炮制技艺、装备之间的配合;《双面》则从“药食同源”出发,探讨药材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引导观众参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学说。
干超说,在拍摄此片的两年中,团队的很多人从中国文化当中得到了滋养,对自然、天人合一、中国文化和生命方面的观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感受中医药人的坚守与梦想
据导演孙虹介绍,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历程很辛苦,大家压力非常大,经常需要在蛇虫蚊蚁密集的深山老林里待上好几天。
但激励他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是中药人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他们的坚持与守望,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看似平凡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浙江桐君堂老药工王良春,在片中展示了最后一次手工炮制红曲的过程,其中有种隐士侠客的气质。
他说:“红曲机械化生产的扩大,并不一定意味着手工制曲时代的终结,机械生产的理化进程让红曲发酵的条件更可控,批量化生产也有利于市场的扩大,技艺也许会成为历史,但古法的精神不会丢失。
”
23岁的田旭林,本科主修设计,大学毕业后,他怀着“带天麻走出大山”的梦想,毅然孤身回到老家贵州德江种植天麻。
尽管这种选择不会带来很高的经济收入,但他不后悔回
到大山。
“我确实喜欢中药材,也喜欢这里恬静单纯的生活。
”田旭林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带动更多的人回乡种植天麻。
当手工技艺遇上流水线生产,当理想与现实相碰撞,责任与信念始终支撑着中医药人默默坚守,中医药文化才得以传承发扬。
正如400年老店广州陈李济陈皮第11代传人陈永涓说的:“这份坚守会让人孤独,但也让人享受其中。
这是一种眷恋,也是一种情怀。
”
匠心之作不惧收视考量
纪录片《本草中国》定档周五黄金档,意味着将与《奔跑吧兄弟》等热门综艺节目直面竞争,抢夺收视份额,这在当下的文化氛围中显得有些艰难。
干超说:“观众的收视习惯是可以被引导的,就像《舌尖上的中国》,同样是纪录片,有着很好的口碑和收视率。
明星真人秀节目固然火爆,但并没有百分之百地占领市场份额,像《本草中国》这一类文化作品也是有需求群体的。
我并不担心。
”
投资出品方上海笃影文化传媒CEO孙煜谈及初衷说:“很多人问我,在这样娱乐化的氛围中,投资这部片子做什么?有两个原因,一是人到中年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我笃信中医并深受其益;二是我们最初就是被一些医者、中药人的故事打动,来策划制作这一作品的。
我们希望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以此为入口,打开一个许多人不了解的至美的中医药世界,感受生命的奥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