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系数与GDP等相关性分析---杨杰

合集下载

恩格尔系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恩格尔系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恩格尔系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指家庭消费中食品支出所占比例与总消费支出的比值。

恩格尔系数被广泛应用于衡量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消费结构的变化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被认为是评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探讨恩格尔系数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试图提出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一、恩格尔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恩格尔系数是由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恩格尔首次提出的。

它通常被用来衡量食品消费在家庭总消费中的比例,即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恩格尔系数 = 食品支出 / 总支出 × 100%恩格尔系数的数值越低,代表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例越小,反之亦然。

恩格尔系数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为它可以反映人们的消费结构和生活水平。

二、恩格尔系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1 经济发展阶段与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恩格尔系数会发生变化。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阶段,人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大部分收入用于基本的食品消费,因此恩格尔系数较高。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结构逐渐变化,恩格尔系数也会逐渐下降。

2.2 恩格尔系数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恩格尔系数与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食品,享受更多的消费选择,从而使恩格尔系数下降。

因此,恩格尔系数较低的地区通常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三、恩格尔系数的意义和作用3.1 衡量消费结构变化恩格尔系数可以帮助衡量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消费结构变化。

通过比较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水平,为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3.2 反映经济发展水平恩格尔系数还可以作为评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较低的恩格尔系数意味着人们具备更高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全国 恩格尔系数 2035年

全国 恩格尔系数 2035年

全国恩格尔系数2035年预测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已成为反映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2035年的全国恩格尔系数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2035年全国恩格尔系数进行预测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

一、恩格尔系数的定义及重要性1. 恩格尔系数的定义: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用于食品和日常消费品开支占总支出的比重。

公式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支出×100。

2. 恩格尔系数的重要性: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较高的恩格尔系数表明居民生活质量较低,较低的恩格尔系数则表明居民生活质量较高。

二、2035年全国恩格尔系数预测分析1. 经济发展水平:2035年全国恩格尔系数的预测将首先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将不断提高,相应地,恩格尔系数有望呈现下降趋势。

2. 消费结构变化:2035年全国恩格尔系数的预测还受到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生活品质和文化娱乐消费的需求将增加,而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可能会下降,进而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3. 城乡差距:2035年全国恩格尔系数的预测还需考虑到城乡差距。

由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高,消费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城市地区的恩格尔系数可能低于农村地区。

4. 政策影响:2035年全国恩格尔系数的预测还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

政府在调控物价、推动农村改革、扶持低收入家庭等方面的政策将对恩格尔系数产生一定影响。

三、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因素1.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恩格尔系数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

2. 消费结构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也是影响恩格尔系数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高品质、高档次产品的需求将增加,从而导致恩格尔系数的下降。

3. 城乡差距:城乡差距也是影响恩格尔系数的重要因素。

恩格尔系数与GDP等相关性分析---杨杰

恩格尔系数与GDP等相关性分析---杨杰

四川理工学院统计学20111微观经济学期末作业恩格尔系数与GDP、人均GDP、GDP增长率相关性分析专业:统计学班级:2011级1班组织:杨杰成员:樊大伟、范兴超、陈国玉、肖安文、颜春国、张豪2013年10月1四川理工学院统计学20111微观经济学期末作业摘要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约68%,城镇家庭约59%,平均计算超过60%,中国是贫困国家,温饱还没有解决。

当时中国没有解决温饱的人口两亿四千八百万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农村家庭、城镇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都不断下降。

到2003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6%,城镇居民家庭约37%,加权平均约40%,就是说已经达到小康状态。

可以预测,中国农村、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还将不断下降。

我国近几年来恩格尔系数的迅速下降,与其影响因素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有着明显变化,本文将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建立非线性模型来探讨恩格尔系数与GDP、人均GDP、GDP增长率的相关性。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GDP,相关性,非线性模型2四川理工学院统计学20111微观经济学期末作业目录第1章引言 (4)1.1 概述 (3)1.1.1 指标的选取 (5)1.2 数据的预处理 (5)1.2.1 数据的正态性检验 (5)第2章相关性分析和非线性模型建立 (7)2.1. 相关性分析 (7)2.2. 非线性模型建立 (8)2.2.1 模型初建 (8)2.2.1 模型优化 (10)第3章结论 (12)3.1 结论 (12)声明 (12)参考文献及附件 (13)3四川理工学院统计学20111微观经济学期末作业第1章引言1.1 概述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代表什么

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代表什么

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代表什么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代表什么?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其公式表示为:食物支出金额恩格尔系数=───────总支出金额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

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

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

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在我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

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

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

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

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

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改革开放以来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

咱们先来聊聊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吧。

恩格尔系数是指家庭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这个系数越小,说明家庭消费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占比越低,生活水平越高;反之,则说明家庭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1.1 改革开放初期的恩格尔系数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那时候的恩格尔系数可是个大问题,很多人都吃不饱饭。

据统计,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达到了60%左右,农村更是高达70%以上。

这可真是个“吃饭”问题!那时候的人们,每天都在为了几口饭吃而努力。

大家都说:“民以食为天”,可见当时的食物对于人们的重要性。

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人们依然乐观向上,为了改善生活,大家努力工作,勤俭节约。

1.2 改革开放中期的恩格尔系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这时候的恩格尔系数相比初期已经有了很大的下降。

据统计,199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降到了30%左右,农村则降到了50%左右。

这意味着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还能有一部分钱用于其他方面的消费。

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比如买更好的衣服、吃更好的食物等。

这也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政府的扶持政策。

2.1 改革开放后期的恩格尔系数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更加迅速,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这时候的恩格尔系数继续降低,已经降到了20%左右。

这意味着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还能有更多的钱用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资。

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物质生活丰富多彩。

人们开始关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问题,比如绿色食品、健康养生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自行车到汽车,再到高铁、飞机等。

用恩格尔系数分析人民生活变化

用恩格尔系数分析人民生活变化

恩格尔系数分析我国人民生活变化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

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原理,由此被命名为恩格尔定律。

其主要内容是指一个家庭收入越少,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

恩格尔系数则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决定。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

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可以看出,在总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用于食物支出的金额越多;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用于食用支出的金额越少,二者成正比。

反过来,当食物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总支出金额与恩格尔系数成反比。

因此,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

按此划分标准,20世纪90年代,恩格尔系数在20%以下的只有美国,达到16%;欧洲、日本、加拿大,一般在20-30%之间,是富裕状态。

东欧国家,一般在30-40%之间,相对富裕,剩下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分布在小康。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经历了“高位徘徊——波动下降——较快下降”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80%左右,之后长期在60%以上徘徊,温饱不足是那个时代我国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因素的实证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显著,大幅度提高。

为什么恩
格尔系数在中国大幅度提高?这需要我们去分析其影响因素,它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
决它的改善措施,从而更好地发挥恩格尔系数的社会经济作用。

比较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发展的跨越式发展,其改变了居
民收入分配状况,增大了收入差距,导致了恩格尔系数的提高。

经过多年改革和开放,国家大力支持市场化经济,在促进大部分收入分配公平的同时,强调以市场化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投资和市场竞争为主要手段维护居民收入的分配公平。

随着企业竞争格局的不断加剧,高净值居民收入提高,而低收入者收入于此同步提高,而
中等收入者收入水平并不明显上升,因此恩格尔系数得以大幅度改善。

另外,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受到地区因素的显著影响,有些地区因劳动力劳动
力短缺,集中企业投资趋势较强,导致区域内部居民收入悬殊大,从而恩格尔系数超过全
国平均水平。

此外,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也对恩格尔系数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如提高农村居民收
入水平,改善就业环境等。

国家在改善居民收入状况,抑制社会收入差距方面取得了相当
成功,有利于改善恩格尔系数,从而达到稳定总体社会稳定的目的。

总之,随着农村改革的进展、市场化经济的发展,综合应用政策调控等手段,恩格
尔系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推进了我国社会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凉山恩格尔系数

凉山恩格尔系数

凉山恩格尔系数凉山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是由恩格尔提出的,通过观察不同收入家庭在消费品类上的支出比例,来反映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

凉山恩格尔系数是指凉山地区居民在不同消费品类上的支出比例。

凉山恩格尔系数的计算方法是将居民在各个消费品类上的支出金额除以总支出金额,然后乘以100。

这样就可以得到各个消费品类的支出占比。

凉山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居民在生活必需品上的支出占比越大,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反之,凉山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居民在生活必需品上的支出占比越小,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凉山地区的恩格尔系数一直以来都比较高,主要是由于该地区的经济相对较落后,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在凉山地区,居民的主要支出集中在食品、衣着和住房方面。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居民的收入大部分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导致其他消费品类的支出比例相对较低。

凉山地区的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一直较高,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主要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其他消费品类的支出比例相对较低。

与农村相比,凉山地区的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较低,主要是由于城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居民收入水平较高。

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除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外,还能有更多的消费选择,其他消费品类的支出比例相对较高。

凉山地区的恩格尔系数是衡量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凉山地区的恩格尔系数较高,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较高,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较低。

随着凉山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有望逐渐降低,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将得到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理工学院统计学20111微观经济学期末作业恩格尔系数与GDP、人均GDP、GDP增长率相关性分析专业:统计学班级:2011级1班组织:杨杰成员:樊大伟、范兴超、陈国玉、肖安文、颜春国、张豪2013年10月1四川理工学院统计学20111微观经济学期末作业摘要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约68%,城镇家庭约59%,平均计算超过60%,中国是贫困国家,温饱还没有解决。

当时中国没有解决温饱的人口两亿四千八百万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农村家庭、城镇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都不断下降。

到2003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6%,城镇居民家庭约37%,加权平均约40%,就是说已经达到小康状态。

可以预测,中国农村、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还将不断下降。

我国近几年来恩格尔系数的迅速下降,与其影响因素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有着明显变化,本文将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建立非线性模型来探讨恩格尔系数与GDP、人均GDP、GDP增长率的相关性。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GDP,相关性,非线性模型2四川理工学院统计学20111微观经济学期末作业目录第1章引言 (4)1.1 概述 (3)1.1.1 指标的选取 (5)1.2 数据的预处理 (5)1.2.1 数据的正态性检验 (5)第2章相关性分析和非线性模型建立 (7)2.1. 相关性分析 (7)2.2. 非线性模型建立 (8)2.2.1 模型初建 (8)2.2.1 模型优化 (10)第3章结论 (12)3.1 结论 (12)声明 (12)参考文献及附件 (13)3四川理工学院统计学20111微观经济学期末作业第1章引言1.1 概述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或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注意: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x100%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4四川理工学院统计学20111微观经济学期末作业51.1.1 指标的选取GDP 的增长率指标GDP 的增长率包括名义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名义增长率这个指标以当时价格为基础,因此反映的是各项经济活动的真正及实在情况,而实际增率通过公式实质GDP 增长率= 1+名义GDP 增长率X 100%-11+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 得到,更具代表性,所以我们选取实际增长率作为GDP 的增长率指标。

所需指标数据集见附件1。

1.2 数据的预处理 1.2.1 数据正态性检验为了保证后续分析的顺利进行以及对结果的正确解释,需要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过程。

正态性检验是指生成正态概率图并进行假设检验,以检查观测值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对于正态性检验,原假设为H0: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备择假设H1: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

利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检验结果如图1:四川理工学院统计学20111微观经济学期末作业6图1可见所选取各项数据均得到的Sig.值均大于0.05的显著性水平,符合正态性,能够保证后续相关分析顺利进行。

四川理工学院统计学20111微观经济学期末作业第2章相关性分析和非线性模型的建立2.1 相关性分析相关性相关性分析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具备相关性的变量元素进行分析,从而衡量两个变量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

相关性的元素之间需要存在一定的联系或者概率才可以进行相关性分析。

本文通过SPSS软件,以恩格尔系数为控制变量对恩格尔系数、GDP、人均GDP、GDP增长率四个变量进行偏相关分析,得到偏相关列表,见表1表1结果解释通过表1可以看到恩格系数与人均GDP、实际增长率、GDP的相关显著性P 值分别为:0.000、0.902、0.000。

由此可以知道,恩格尔系数与GDP的实际增长率的相关性不显著,故而我们将这一指标剔除,不作为后续研究内容。

同时,恩格尔系数与GDP、人均GDP都有着显著相关性。

7四川理工学院统计学20111微观经济学期末作业82.2 非线性模型的建立2.2.1 模型初建a .拟建立模型非线性模型也称作非线性回归模型,其原理为非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拟合原理。

我们将恩格尔系数与GDP 、人均GDP 的非线性模型拟建为:GDP 21人均恩格尔系数*+*+=∂∂GDP ε (3.1),其中ε表示常数项,∂i 表示估计参数。

b .模型的求解在SPSS 中对3.1式进行求解,得到表2、表3表2四川理工学院统计学20111微观经济学期末作业表3C.结果解释通过表2我们可以得到:常数项为56.286,GDP和人均GDP的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0006和-0.005。

即此时得到的模型表达式为:恩格尔系数=56.286+0.0006*GDP-0.005*人均GDP...................(3.2)但是,是否我们就此得出最终结论呢,显然不能,我们注意到表3里面一项重要指标:R方。

此时,模型得出的R方值为0.695,此数据为模型的拟合优度,此时的拟合优度远远小于0.9,因此我们猜想是因为原始数据指标之间的量纲差异导致拟合效果的减弱,在非线性回归模型中通常采用对数转换的方式来重新拟合模型,以达到更加完美的结果。

9四川理工学院统计学20111微观经济学期末作业2.2.2模型优化我们将原始数据分别进行对数转换,得到新的数据表,见附件2。

再次通过非线性模型拟合,得到表4、表5。

表510四川理工学院统计学20111微观经济学期末作业已更正的总计.386 21.结果解释通过再次拟合,在表4中发现常数项、GDP和人均GDP系数估计值依次为:4.963,0.018,-0.175即此时的模型表达式为:ln(恩格尔系数)=4.963+0.018*ln(GDP)-0.175*ln(人均GDP).........(3.3)此表达式形象具体的反应了恩格尔系数的对数值与GDP对数值、人均GDP 对数值之间的关系。

再来看R方的值变化情况,此时R方=0.911,拟合优度明显提升,亦即,3.3式的解释度是非常强的。

11四川理工学院统计学20111微观经济学期末作业第3章结论3.1 结论本文的研究工作初步探讨了恩格尔系数与我国GDP和人均GDP、GDP实际增长率的相关性,并且明确恩格尔系数与GDP实际增长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在将GDP实际增长率这一指标剔除的情况下进一步通过非线性回归模型对恩格尔系数和GDP以及人均GDP建立的模型并且成功拟合出很好的对数模型作为恩格尔系数与GDP和人均GDP的关系方程,可供其他研究和探讨。

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作业,是本人以及小组成员共同通过收集数据、查阅相关文献及书籍,结合《微观经济学》课本知识完成的。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文的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

12四川理工学院统计学20111微观经济学期末作业13参考文献及附件[1] 张文彤,董伟.SPSS 统计分析高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董大校.基于MATLAB 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3月附件1:年份 恩格尔系数 GDP (美元)人均GDP (美元) 实际增长率1990 58.8 3902.79 3443.8 1991 57.6 4091.73 356 9.2 1992 57.6 4882.22 419 14.2 1993 58.1 6132.23 520 14 1994 58.9 5592.24 469 13.1 1995 58.6 7279.81 604 10.9 1996 56.3 8560.85 703 10 1997 55.1 9256.53 774 9.3 1998 53.4 19194.62 8217.8 1999 52.6 10832.79 865 7.6 2000 49.1 11984.75 9498.4 2001 47.7 13248.18 1042 8.3 2002 46.2 14538.2 11359.1 2003 45.6 16409.66 1274 10 2004 47.2 19316.44 1490 10.1 2005 45.5 22576.19 1732 11.3 2006 43 27134.95 2070 12.7 2007 43.1 34956.64 2652 14.2 2008 43.67 45218.27 3414 9.6 2009 40.97 49905.26 3749 9.2 2010 41.09 59312.03 4434 10.3 201140.3673011.0454329.2四川理工学院统计学20111微观经济学期末作业附件2:年份对数恩格尔对数GDP 对数人均GDP1990 4.07 8.27 5.841991 4.05 8.32 5.871992 4.05 8.49 6.041993 4.06 8.72 6.251994 4.08 8.63 6.151995 4.07 8.89 6.41996 4.03 9.05 6.561997 4.01 9.13 6.651998 3.98 9.86 6.711999 3.96 9.29 6.762000 3.89 9.39 6.862001 3.86 9.49 6.952002 3.83 9.58 7.032003 3.82 9.71 7.152004 3.85 9.87 7.312005 3.82 10.02 7.462006 3.76 10.21 7.642007 3.76 10.46 7.882008 3.78 10.72 8.142009 3.71 10.82 8.232010 3.72 10.99 8.42011 3.7 11.2 8.6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