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好的故事》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好的故事》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好的故事》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好的故事》课后作业及答案1.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幽雅”一词指而雅致,可以说:幽雅的景致、幽雅的。

“高尚雅致”是高雅,“优美高雅”是,“素净雅致”是。

请结合语境,选择“优雅”或“幽雅”填空。

①高庄是我家在西湖边的庄园,由我曾祖父所建,造得()非凡。

②无论何时也要从容不迫,保持()。

(2)下面词语中与“一瞬间”意思不相同的是()。

A.顷刻间B.刹那间C.一世纪D.霎时2.拼读音节,结合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或字。

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cuò zōng()起来像一天云jǐn()。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的景物都倒影在chéng bì()的小河中,并水里的 píng zǎo()游鱼,一同dàng yàng()。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下面是三位同学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是()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A.这句话中的“……”表现了“我”还沉浸在那美丽、幽雅、有趣的故事中B.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C.这句话中“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可以看出“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正是“我”希望见到的情景(2)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①这句话是对“我”的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我”此刻的。

”圈出动词,试着用这种方式写一写爷爷晒太阳的情景。

阳光下,爷爷躺在躺椅上,4.下面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五自然段写澄碧清新的江南水乡,百花竞放的山野风光,勤劳朴实的农夫村妇,以及萍藻游鱼等,是实写少年时在故乡绍兴所见之景,也是“好的故事”B.《初学记》是本资料书,灯火又很暗,昏昏欲睡,和作者当时所处的重重重压下的环境相似,也能表现作者郁闷的心情C.作者在极短的篇幅中,从多个角度,来展开那种超现实的想象D.“好的故事”呈现出一种非常美好而又明快的美学意境,明快愉悦是它的感情基调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26课《好的故事》02(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26课《好的故事》02(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6.好的故事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伽.蓝jiā凝.视níngB.澄.碧chéng搁.笔gēC.退缩.suō 膝髁.kēD.乌柏.bǎi步骤.zhòu2.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解散.天女散.花B.削.皮削.发C.差.别差.不多D.参.加参.差3.关于“昏沉的夜”的理解,正确的是()A.因为作者的视力不好,所以他的眼前总是昏沉的夜。

B.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次提到“昏沉的夜”。

他用“昏沉的夜”表示现实的黑暗,同时也表达了另一种期盼:既是昏沉的夜,就总会过去的,天总是要亮的,太阳终究会照亮大地的。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预告烟雾B.昏沉荡漾C.退缩陵乱D.浮动陡然二、填空题5.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预告(______)昏沉(______)幽雅(______)反义词:退缩(______)瘦削(______)解散(______)6.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鲁迅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莱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夹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5 好的故事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5 好的故事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5 好的故事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祖国到处是战士的家黄土高原上,有一座七郎山,海(拔拨)1000多米。

山头上,只有20平方米的一块地方,四周都是悬崖峭壁。

这里冬天长达6个月,最冷的时候,气温在零下30多度。

狂风刮起来,满山石头乱跑,黄沙铺天盖地。

山上没有水,用水要从老远的地方背来。

就是在这样艰苦条件下,山上却常年(住驻)守着执勤的解放军战士。

有个叫张金明的战士,是天津人,上山时才20岁。

他从小生长在大城市,刚到七郎山,每天除值班外还要爬山挑水做饭,累得两腿发胀,汗流全身。

有人劝他:“你有门路,还不想法调到好的地方去呀?”他回答:“七郎山虽苦,也是祖国山河的一部分。

谁都不愿意来,这里不就没人驻守了吗?”战士徐胜国家住湖北,家乡山青水秀。

可服役(yì)期满后,他却舍不得离开七郎山,又留了下来。

他说:“这里需要我,我就不能离开它!”战士们以苦为乐,以山为家_______利用业余时间搬石头_______挖土_______垒墙_______填坑_______在房前屋后栽上树和白菜_______使光秃秃的山出现了生机和绿色_______来自天南海北的战士们汇集在一起,用(辛幸)勤的劳动改变着脚下的土地。

“我骑马挎枪走天下,祖国到处是我的家。

”在他们看来,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可爱的。

(1)写出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照样子写四字词语,要求其中带有一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字。

天南海北: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在短文第4自然段上的横线写上标点符号。

(4)把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5)短文第1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七郎山的自然环境,作用是()A. 强调七郎山环境条件恶劣。

B. 说明黄土高原地区还很贫穷落后。

C. 烘托战士们以苦为乐、以山为家的英雄形象。

【答案】(1)拨;住;幸(2)异口同声;承前启后;舍生忘死(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 好的故事含习题课件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 好的故事含习题课件二
狗,茅屋,云里去。
再读课文
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个“好的故 事”指的是什么?
梦境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好的故事”写的是 梦境?
课文围绕“好的故事”写了哪三方面内容?
写“我”在“昏沉的 夜”闭目养神,引出梦境 中“好的故事”1 。
7
写“我”在梦境中
“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现实) 2 3 4 5
6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 《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昏沉的夜里 作者晦暗消极的情绪 周围昏沉悲凉的气氛
抄写词语。
预告 荡漾 凝视
烟雾 瘦削 骤然
昏沉 凌乱 陡然
错综 解散 退缩
澄碧 瞬间 浮动
复习导入
第2课时
说一说文中的“好的故事”指 的是什么。
一个梦境
品词析句
默读第3~9自然
7
1
段,想一想这个梦境 2
8
3
9
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 4
10
5
象,在文中圈出概括
11
12
描写梦境的词语。 6
美丽 幽雅 有趣
“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 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 现在哪里?请你勾画出来,并简单 地批注自己的感受。
变幻无穷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 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 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9
4
10
5
11
12 6
一连串名词 的罗列,不仅语 句简洁,而且画 面感极强。
“泼剌”是拟声词,“奔迸”则形容水的动态。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 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 白云织入村女中……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好的故事》配套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好的故事》配套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3)我闭上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前上。(连用两个以上的动词写句子)
(4)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仿写拟人句)
二、课内文章阅读
(一)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②我就要凝视他们……
③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C.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 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7.关于《好的故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好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篇小说。
B.通过对梦中“好的故事”的描绘,表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
C.《好的故事》全文景物写得真实、细致,且景中有情,景中有意。
17.比较和处的不同表达,你觉得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A.“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B.“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写下他,——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 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5 好的故事 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5  好的故事 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25 好的故事课时1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膝髁.()搁.在()伽.蓝()蓑.笠()参差..()泼剌.()胭.脂()骤.然()皱蹙.()霓.色()二、看拼音写词语。

dàng yàng róng hé jiě sàn shùn jiān píng zǎo()()()()()tuì suō yān wù yù gào hūn chén zhòu rán()()()()()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伽蓝为僧伽蓝摩的简称,即僧众所居住的园庭或寺院的通称。

()2.收缩。

皱眉头,眯眼睛。

形容不满的神态。

()3.消瘦得像被削过一样。

形容憔悴。

()四、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预告()昏沉()幽雅()反义词:退缩()瘦削()解散()五、将搭配得当的连在一起。

澄碧的小河昏暗的灯光奔迸的碎影浮动的萍藻红霓色的红锦带荡漾的白云六、重点句子赏析。

1.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2.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

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六、作者对梦境的描写共分几个部分,分别是什么?简要概括一下。

课时2一、课文理解。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

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1.“仿佛”一次说明作者描述的是。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课内外阅读专项达标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课内外阅读专项达标练习(含答案)

六上语文第八单元课内外阅读专项练习课内阅读一、阅读《少年闰土》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

他说:“这不能。

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1.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便:__________缚:__________2.根据对“捕鸟”的介绍完成填空。

捕鸟的时间:__________ 捕鸟的地点:__________捕鸟的方法:(填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鸟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段文字对“捕鸟”交待得非常清楚,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少年闰土》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将这段话分为三层,并给各层添加小标题。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作业第26课《好的故事》(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作业第26课《好的故事》(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6.好的故事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A.他家房间只有巴掌那么大。

B.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C.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

D.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2.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C.《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D.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3.“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关于这一句,理解正确的是()A.这句话写的是大红花和斑红花倒映在河水中的影子很美,把河水也映红了。

B.这句话写的是大红花和斑红花开在河里,很美,真的是“日出江花红胜火”。

4.“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这一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意思的递进C.表示意思的转折5.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膝髁.(kē)伽.蓝(kā)B.蓑.笠(suō)参.差(cēn)C.胭脂(yān)泼剌.(là)D.霓.虹(ní)皱蹙.(cù)二、填空题6.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幽雅”一词指_____而雅致,可以说:幽雅的景致、幽雅的____。

“高尚雅致”是高雅,“优美高雅”是____,“素净雅致”是____。

请结合语境,选择“优雅”或“幽雅”填空。

①高庄是我家在西湖边的庄园,由我曾祖父所建,造得(_____)非凡。

②无论何时也要从容不迫,保持(_____)。

7.拼读音节,结合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或字。

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cuò zōng(_____)起来像一天云jǐn(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