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年纯收入达到 56 0元以上 。有绿色碰柑村 7 0 2个 , 毛竹产业
村6 , 2个 有机水稻 村 2 个 , 8 森林旅游村 2 2个 , 有机 白菜村
1 个 。初步形成 了一村一品的新格局 , 8 出现 了毛竹新村—— 三爪仑 红星村 , 柑新村——香 田吉洛村 , 碰 白茶新村——宝 峰镇 项 家 村 ,有 机水 稻新 村 —— 罗 湾 乡石 境村 ,花 卉新 村——仁首镇喻 家村 , 森林旅 游新村——双 溪泥 埚村 , 生态 新村——高湖镇 亘 田村 。评出了黎友钦 、 胡志勇 、 陈声华 、 邓 里芳和舒敏 秀五户全 国绿色小康户 。
1 构 建和谐 社 区 I 3
在新农村建设中靖安县着力构建 和谐社 区。①建好配套
文化设 施 , 村村建有 图书阅览室 、 文化活动室 、 健身休 闲场所 和村务公开栏 。部分村点建造 了红白喜事厅堂。② 实行 民主 管理。选举产生了新村建设理 事会 、 禁赌会 、 农业专业合作社 和红 白喜事会 , 制定 了《 村规民约》 《 、 理事会 工作章程》 建立 ,
色 碰 柑 示 范基 地 67h 绿 色 水 稻 基 地 5 0h 。农 民人 均 6 m , 0 m ,
个 ,其 中省级村点 3 个 。涉及 17个村 民小组 , 2 4 3 46 6户农 户 ,89 9人 。已建成的生态新村 、 1 7 白茶新村等村点, 为靖 安
农村增添 了一道靓 丽风 景 ,荣获 2 0 0 7年度 全省新农村建 设
先进县。
1 建设成 效
11 优 化 人 居 环 境 .
全面开展 了“ 六改 、 三绿 、 四普及” 工作 。六改 : 改水 116 6 户, 改厕 116户 , 6 道路硬化 5 . k 采取拆 、 、 36 m, 改 建相结合 办 法改 房 、 除 废 旧房 4 7幢( ) 3 4 !建新 2 7幢 拆 0 间 计 25 6m , 5 ( ) 3 7 旧房穿农戴帽 6 2幢计 138 0i , 除 间 计 180m , 9 0 8 拆 n 废旧猪牛栏舍 4 7间计 743m 1 1 2集 中新建 猪牛养殖区 1 7个 计 69 3m 。 7 2 采取综合整治模式改环境 , 修建水沟 1 7 16 6m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着眼于城乡协调发展 ,又要努 力着 眼于农村产 业发展的新格 各种利益 关系趋于复杂化 ,社会矛盾处于 多发 期。农村社会
局 、农 民生活的新提高 、民风 民俗 的新风 尚 、乡村面貌的新 矛 盾 尤 其 突 出 ,因 征 地 拆 迁 、土 地 承 包 等 引 发 的 矛 盾 时 有 发
一
26一
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着新农 村建设的成败 。一方面 ,农 民是建 国现代化建设全局 的重 大问题 。推进新农村建设 ,就应 当以 设新农村的利益主体 ,是这项 事业的直接受益者 。推进新农 统筹城 乡发展为核心 ,积极 建立新型 城乡关系 。在 工业 化、
三农 ”问题解决 “ 三 村建设 ,要把实现好 、维 护好 、发展好广大农 民群众的根本 城镇 化 、市场化条件下 ,不 能单纯就 “ 三农 ”问题 。 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 民愿意不愿意 、高兴不高兴 、 农 ” 问题 ,而需要通 过统筹城 乡发展 来解决 “
l 幸发疆 1 农 | 。
生 ,农 民上 访和农 村群体 性事 件有 昕增加 ,… 些地方 党群 、
稳 定 的 重 耍 因 素 。 同时 , 由于 经 融 危 机 造 成 返 乡农 民工 增 加 ,
农业 经 济
2 1/0 0 01
境治理与保 护的有机结合 。深化农 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战略性 业区域结构 、产 品结构和 农村产业结构 ,提高农业和农 村经
生和单打一 ,防 (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充分发挥农 民群众 的 持全 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 ,就要 防止片面 I 新村 建设 ” “ 象工 、 形 主体作 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人民群众 是创造 止急功近利和短 期行 为。避免 出现 “
、 政 。 历史的主人 ,也是新 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 民群众 中蕴藏着 无 程 ” “ 绩 工 程 ” ( 三)贯彻 落实科学 发展观有 利于建立新 型城 乡关 系 。 穷的聪 明智 慧和巨大的创造力 。推进新农村建设 ,必须 坚持 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能否做到这一点 ,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 的基 本要求 。城乡关系始终是 关系 我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几 点 启示
新农 村 建设 必须 以科 学发展 观 为 指 导 。 在 优 化 结 构 和 提 高效 益 的基 础 要
的标准 , 基本完成 了新农村 建设的主要
工程 。
化室 2间 ,安置体 育健身器材 1 7件 , 安 装 路灯 3 盏 , 0 设置垃 圾桶 6个 , 修建垃 圾池 2 , 0个 修建凉亭 2 , 个 维修村 级 活
以基 础 设 施 和 社 会 事 业 为重 点 , 加
合 完善制 度建 设 , 我们 制定 实施 了《 农 村党支 部书记规 范化 管理规定》 ,对因 能 力差 、 责任心 不强 、 不团结 , 对全村造 成 不 良影响 的干部 实施 责任追 究和 诫
勉, 打开 了村 干部的 出口。制定实施了 《 规范村级干 部工资及 资金管理 办法》 , 规 范了村干部工 资及 奖金的组成 , 明确 规定村 干部工资 、奖金的最高限额 , 并
队伍 。
亩, 人均收入 2 4 63元 , 是全县典 型的农 业型农村 , 也是省新农村 建设重点推进 村。 村党支部按照新农村 建设“O字” 2 方 针和“ 四化” “ 、 四改 ” “ 、六通 ” “ 、 六个一”
整治 ;六个一 ” “ 工程投 资 1 1 9 万元 , 修建
标 准 化 卫 生 所 3间 , 民店 4 , 备 文 便 间 配
新农村建设必须健全有 关制度。要
有 自下而上 的申报 审批制度 , 要有工程 招标制度。单项施工预算在一 定额度 以
上 的 工 程 ,必 须 在 全 村 公 开 进 行 招 投
大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 小李村在县 、 乡两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 ,紧紧围绕新 农村建设的“ 四化” “ 、四改 ” “ 、六个一” 标 准, 充分利用建设新农村的大好时机 , 努 力改善基础面貌 。 在新农村建设工程 中,
贯彻科学发展观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小康社会 的最薄弱环节。
2 科学发展观是社 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的根本 文明、 政治文明 、 精神文 明 , 通过农 民的文 明, 来体现 指导方 针 乡风文 明; 村容整洁就是指村庄形象必须清洁 、 整齐,
十七 大 报告 指 出 :科 学 发展 观 ,第一 要 义 是 发 “
生气勃勃 , 人与人之间和谐 , 生态环境好 , 人与 自然和
主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 的关系 、 加快农村经济建设 与政治 、 文化、 社会建设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与新村建
设的关系等。 党 的十七 大 报 告 指 出 :解 决 好 农业 、 村 、 民 “ 农 农 问题 ,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 必须始终作为全 党工作的重 中之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 重点和难点 在农村。近年来 , 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 济社会发展全局 ,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 的要求 , 采取 了 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 农村和农业发展呈现 了 积极态势 , 但农业基础薄弱 、 农村发展滞后局面 尚未
一
要求 , 头一条就是“ 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
设 的首要任务和主要途径 。 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目 , 标 必须首先立足于农村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发 展生产 , 增加农 民收入 , 还是改善生态环境 , 都必须 以
现代农业为基础。
22 必 须坚持 以人 为本 . 科 学发 展观 的核 心是 以人 为本 。 以人 为本就 是 以
1 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是 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 建设 的每一个 目 , 标 都是紧紧围绕农 民群众的根本利 观 的 重 大 举 措 益, 以增加农 民收入、 保障农 民权益 、 提高农民的生活
长期以来 , 中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 , 三农 问题成 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 前农村发展 目 与城乡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仍有较大反差 , 体现为 水平和生活质量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 、 提 高农 民综合素质 、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 确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龙马潭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风格修 建。新建民居依山傍水 、 因地顺 设施配套 、 功能齐备、 错落有致 。目 现城 乡统筹发展 , 才能处理好城 乡分割 () 任的落实推进长效 机制建 势 、 3以责 的二 元经济结构 , 才能走向符合 中国国 设 , 新农村建设 的每一 项任 务都圆满完 前示 范片 内已新建 、改 扩建 民居 52 9
业不断发展 , 特色产业建设成绩喜人
农村建设 的意义
建 设社会 主义新 农村 是我 们党 的
一
贯思 想 , 在新 的历 史时期 , 出建 设 加 农民收 入 , 提 改善 农民生 活 ; 能构造 才
二、 龙马潭 区新农 村建设现状及存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仅具有特殊的意 和 谐的新农村社会。
情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 农村富余劳动力 成
全 区探索 建立八大制度 , 即区级领 户 ,其 中金胡示范片完成年计划的
8%。 0
才能科学有序转移 , 实 门 镇 三,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 包村 责任制 、 风险保 证金 制 、 责任追 究
历史起点上,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 型 ” 参与型” 向“ 向“ 再 竞争型 ” 转变 在 2k 两 侧投 入 20 0m 0 万元 打 造 金胡 路 为我 国现 代化进程 中的重大 历史任务 , 全区范围内整合宣传部、 妇联、 工会、 “ 团 优质龙眼绿色走廊 ”按 照龙头企业 + 。
义, 而且必 须全 面认识 和理解 , 必须用
科学 发展 观来 认识新 农村 的“ ” 新 字新 在 的主要 问题 在何 处, 立足于在 “ 字下工夫 。 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极稳妥推进 新农村 建设 ,必须 正确处 依 靠农 民辛 勤劳动 、国家扶 持和社会
力 量广泛参 与 ,使新农村建 设成 为全 目前 ,在 实际工 作 中有 两种倾 向 值 得注意 :一种 是过分强 调政府 的支
正 确 处 理 好 政 府 扶 持 和 农 民 党 全社会 的共 同行动 。
维普资讯
新农 村建设
当前 ,新农 村建设 的序幕虽 已拉 充分体现了辩 证唯物 主义的崽想精髓 。 资 产投资等 方面对农 业农村 投入稳定 开 。但 从各地各 部门开展 工作的情况
科 学发展 足指 导发展 的世 界观 增 长的机 制。同时 ,坚持发 挥各方 面
不能简单 地按照一般经济学原理 ,划
大 ,改变农村 面貌决不 是朝夕之功 , 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新 农村 的过程 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过程 。面 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 、艰 巨性和复 杂 性 ,出现两 种极端思 想在所难免 。
一
发 展 农 村社 会 事 业 的关 系 。全 面 推进
l 村 政 财 26第2 4 农 财 与务o年 1 o 期
维普资讯
新农村建设
民是新农村建设 的主体 为借 口,回避 政府应当承担 的职责 。针对前一种倾
向,要讲清两 个道理 。一是组织和引
利 益主体 的共赢 。
二 、 正 确处 理 好 试 点 示 范 和 全面 推 进 的 关 系 , 以点 带 面 推 进 新 农村 建
这次新农 村建 设 的一 个显著 特征 持 ,而 忽视 了调 动农 民和社会各 方面
都是我 们党高度 重视农业 、农村 、农 是政府 要加大投 入 ,投 入更多 的 “ 真 的积 极性 ,忽 视 了农 民的 主体地 位 ; 民问题 一贯 战略 思想 的继 承 和发 展 , 金 白银 ” ,按 照 “ 以工 促 农 ,以城带 另一 种 是过分 强 调农 民的 主体作 用 , 始终贯穿着一条统筹兼顾 的思想 主线 , 乡”的要求 ,建立财政 、金融 和 固定 忽视 了政府 的支 持和引 导作用 ,以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积 极 探 索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有 效 方 法 和 途 径 . 得 了 一 取
定 成效 。
一
、
把 发 展 农 村 经 济 和 增 加 农 民收 入 作 为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农业、 循环 农 业 , 造现 代农 业 展 示 带 。 挥龙 头企 业 辐 射 带 打 发 动 作 用 . 托 重 点项 目实 施 。 一 步 优化 产 业 结 构 , 大 优 势 依 进 壮 产 品 基 地 规模 . 育 一 批 “ 态 品牌 、 色 品 牌 、 产 地 品牌 ” 培 生 特 原 。 新 增 造 林 面 积 1 亩 . 造 津 芦 公 路 沿 线 葡 萄 发 展 带 . 极 0万 打 积 发 展 林 畜 、 菌 、 粮 等 林 下经 济 。 高 单 位 土地 综 合 产 出 效 林 林 提 益 . 大 农 民致 富 的 “ 色 银 行 ” 不 断 完 成 农 业 综 合 开 发 项 做 绿 。
殖 基 地 、 津 腾 龙 公 司 肉 鸡 基 地 、 毛 兔 养 殖 基 地 等 项 目 实 天 长 施 规 模 化 养 殖 小 区 .全 县 规 模 化 养 殖 小 区 累 计 达 到 1 1个 。 8
更新 观 念 和 改 变 精 神 面 貌 的 物 质 基础 改 善 人 居 环 境 必 须 坚 持 以农 民 为 本 , 农 民 的切 身 利益 放 在 首 位 。 年 来 , 把 近 宁河 县
为“ 乡风 文 明 、 容 整 洁 、 理 民 主 ” 供 坚 实 的 物 质 基 础 , 村 管 提 也
才 能得 到 广 大 农 民 的 拥 护 、 持 和 参 与 。为 此 , 支 宁河 县 把 发 展 农 村 经 济和 增 加 农 民 收 入 作 为 第 一 要 务 紧抓 不 放 , 实 抓 出 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发展为基、规划先行、以人为本。
坚持发展为基,加快富民步伐发展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关键。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优质农产品区域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
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高效农产品产业带;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扶持农产品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和股份合作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搞活农产品流通。
努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推进城镇化。
按照“注重特色、注重规模、注重区位、注重产业实力”的要求,推进城乡区域调整,集中发展规模较大、辐射能力较强的小城镇,提高小城镇对农民的吸纳能力。
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农民创业热情,扶持和鼓励农民进城兴办二、三产业。
遵循“政策引导、有序流动、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的方针,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为农民就业和外出务工创造宽松环境。
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工业化。
扶持和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帮助其做大做强。
积极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与农民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民的辐射带动力,构建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群,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
坚持规划先行,促进协调发展规划是龙头,规划的水平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新农村建设规划应注重系统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统一,既要严格标准,又要符合实际。
在建设模式上,力求自然和谐、形式多样;在建设方法上,一次规划、分次实施,先易后难、逐步推进。
系统性。
依据统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正确把握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规划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
前瞻性。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制定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标准定得高一些、超前一些,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可行性。
立足各地农村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做到高标准建设与农民的承受能力相统一,不搞“一刀切”。
制定规划应详细周密,既有总体安排,又有阶段目标;既有任务要求,又有落实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群众意愿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求富、求安、求乐、求美、求和谐的要求结合起来,激发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
充分尊重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权利,凡涉及资金筹集使用、项目招标以及工程质量等重要事项,都须经村民大会通过,“大主意”由农民自己拿。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大力发展农村“路、水、电、医、学”等公共事业,规范和完善农村低保和特困户救济制度。
把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起来,把村庄整治与新村建设结合起来,完善基础设施,治脏、治乱、治差,改水、改路、改厕、改厨、改圈,实施“净化、绿化、美化”工程,营造良好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着力完善农村文化教育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加大普及文明生活、科学婚育、卫生保健等知识的力度,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民主法制教育,普及法律常识,提高农民守法的自觉性;加强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自主创业和转移就业的能力。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附送:以移民安置为契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以移民安置为契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保护农民利益的一项主要措施。
浙江青田县油竹新区管理委员会积极把握该县建设省重点工程——滩坑水电站的大好机遇,以移民安置为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城市化、工业化联动,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筹兼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建设新区,使新区迈上了大步发展的快速道,城乡统筹快速推进。
一、发挥区位优势,列入县城规划。
油竹新区地处青田县城鹤城镇东南隅,辖石郭上下村、油竹上下村、彭括、魁市、雅岙等13个行政村,地域面积39.25平方公里,2003年在册总人口10655人,常住农业人口9095人。
为了加快城乡统筹、拓展青田老县城新的发展空间,青田县委县府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意向将油竹新区这方土地列为县城发展的新空间。
2002年新的青田县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青田组团滨江城市的概念,油竹新区被列入鹤城、山口、温溪三大组团城市的核心地带,在城市规划区范围的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5.2平方公里。
分为石郭工业休闲区、油竹文教商住区、彭括工业区和东堡森林公园等四大区块,规划今后居住人口4—4.5万人,体现简约欧式建筑风格,大量运用石材和石雕塑材料,把新区打造成一个水景、山景、城景相互交融,华侨、石雕文化气息浓郁的滨江新城,为新区的城市化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
二、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移民居住环境档次。
自上世纪1998年开始,为推进新区城乡统筹,加快城市化进程,先后修筑石郭岭隧道,改造拓宽青岱线公路,修筑油竹防洪堤,修建新区36米主干道和青中路,建设丽水市一流的青田中学等,总投入近2亿元人民币。
今年为配合滩坑移民的迁入,在基础配套设施投入建设上更是大动作。
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的项目有隧道口移民安置点1#、2#路,A、B商住区块二横干道,油竹上村小口1#路和防洪堤,小口至麻宅康庄大道,下尾、徐岙防洪堤,赤岩防洪堤,彭括大桥,油竹大桥拓宽,华侨中学迁建,新区卫生院,油竹下村菜市场、幼儿园,油竹上村菜市场、幼儿园,青田第一敬老院以及新区水、电、通信管网设施建设,总投资将超过3个亿。
一至两年后,新区各村的基础配套设施将在高品位的要求下完善,村民、移民将享受高档次的交通、水电、教育、服务、绿化等居住环境,新区的农村将成为青田滨江城市的一个重要区块。
三、集聚人口,发展第三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通过安置滩坑移民和商住开发、工业发展,将有效快速地集聚新区人口。
油竹新区04年1月至05年7月将吸纳滩坑电站第一水平年6000多移民,在油竹下村隧道口、油竹上村门前垟、小口上项等区块建设2500多间移民房及相关居委会等公共配套建筑,成为新区人口集聚的加速器。
加上A、B商住区、大坟山住宅区,石郭后山住宅区的开发和新区工业企业的进驻建设。
预计今后3年,新区人口将集聚至3—3.5万,建设商品房、移民房、厂区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建筑面积将要超过150万平方米,为新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为了保护当地村民的利益,新区管委会在向当地村集体调剂移民安置用地,工业生产用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时候,就在位置优越的地方给了相关村5%的村集体留地,用以发展第三产业,建设农贸市场、商场、宾馆等,以积极壮大当地村集体经济,解决村民就业,提高村民福利,缩小城乡差距。
四、积极发展工业生产,切实解决移民、村民的就业问题。
“移得出,安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是移民工作的主要方针。
要使移民能致富就业是关键,同时就业也是解决当地失地农民的当务之急。
为此,油竹新区坚持城市化和工业化联动,按照青田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在工业用地上加快工业小区建设,积极发展工业生产。
位于新区西北的石郭工业小区一期占地70余亩13幢标准厂房于2001年竣工,已全部出租给11家企业,2003年产值已近9000万元。
石郭工业小区二期占地130亩,由业主自行建设16个厂区,已竣工4幢,并有4家企业进驻开工生产。
田步垟工业小区占地近1000亩,2003年已达成意向企业21家,现正在做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
预计今后三年,新区工业年产值在去年2.8亿元的基础上将要翻三翻,达20亿元人民币,为当地移民、村民的就业提供开阔平台。
五、保障、保险、康庄工程和下山建新村。
为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根据青田县委、县府决定,在新区油竹新区油竹上村开展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试点工作,现试点工作已圆满结束。
该村已有186人参加了各档基本生活保障,自7月份起,已有108人将开始享受每月50元至160元不等的生活保障金,直至死亡为止。
8月份开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将在新区13个行政村和全县其他村全面推开。
另外,2016年新区13个行政村近80%的农民都参加了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加入了大病保险,解决了部分农民因病而贫的后顾之忧。
新区尚有平风寨、秋炉坑、麻宅等3个行政村在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区。
为了统筹发展,改善交通和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新区积极开展了农村康庄工程建设和动员部分村庄下山建设新村行动。
石郭下村至平风寨、小口至麻宅两条康庄公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将要开工建设。
小口行政村的叶山自然村海拔230米,已基本搬迁至山脚油竹上村门前垟区块,新村已初具规模。
麻宅村海拔350多米,搬迁至小口行政村上项区块建设新村的规划定点和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他山区村的下山发展正在计划讨论之中,相信新区各行政村统筹发展的步伐会不断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