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糖类抗原19-9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类抗原19-9(CA19-9)和甲胎蛋白(AFP)是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其中CA19-9在胰腺癌和胆道癌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而AFP在肝癌中常常高度异常。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通用的恶性肿瘤标志物,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都有表达。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东亚地区发病率较高。
尽管目前的影像学检查和肝癌标志物检测技术逐渐发展,但早期肝癌的诊断仍然面临挑战。
本研究旨在探讨CA19-9、AFP及CEA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通过分析这些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可以为肝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本研究有望为改善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糖类抗原19-9、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其对肝癌的诊断准确性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验证这些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在筛查和诊断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为肝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参考,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通过对这些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我们希望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做出贡献。
2. 正文2.1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招募了100名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测。
对所有患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糖类抗原19-9和甲胎蛋白的水平,并进行癌胚抗原的检测。
通过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和MRI等技术,对患者进行肝癌的定性和定量评估。
对照组选取了100名健康个体,进行相同的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并与肝癌患者组进行比较分析。
保险泛知识体检报告解读之肿瘤标准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保险泛知识体检报告解读之肿瘤标准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一些文章更新一下体检报告该怎么解读,不光是为了保险也是为了大家去了解一下我们的身体,可以尽早有效的发现指标异常,采取行动去治疗或者改善生活作息1)甲胎蛋白(AFP):摘要: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60%~70%),也可见于生殖胚胎性肿瘤(睾丸癌,畸胎瘤),有些肝炎,肝硬化者也会出现AFP增高。
阳性者建议到消化科就诊,追踪检查AFP。
扩展知识:AFP是胚胎期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在正常成人血循环中含量极微<20μg/L。
Ø 血清AFP>400ng/mL持续4周,或200~400ng/mL持续8周者,结合影像检查,可作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Ø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浓度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其水平常<300ng/mL。
生殖胚胎性肿瘤(睾丸癌,畸胎瘤)可见AFP含量升高。
2)癌胚抗原(CEA):摘要:癌胚抗原是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胚胎抗原,属于广谱性肿瘤标志物,也可见于一些良性病变,阳性者建议定期复查,结合症状进一步排查。
扩展知识:血清CEA正常参考值<5μg/L。
ØCEA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依次为结肠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宫癌(30%)。
Ø部分良性疾病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肺病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但升高程度和阳性率较低。
ØCEA属于粘附分子,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重要标志。
肝、肾功能异常和胆道排泄不畅、胆汁淤滞等均可造成如CEA浓度增高。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详细)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1.甲胎蛋白(AFP)⏹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AFP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
AFP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
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AFP值应降至20ng/ml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提示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
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一般低于350-400ng/ml。
⏹妇产科的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AFP也会明显升高。
AFP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HBsAg携带者。
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AFP升高现象。
孕妇血清或羊水AFP升高提示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atresia或多胎,AFP降低(结合孕妇年龄)提示未出生的婴儿有Down’s综合征的危险性。
⏹正常参考值:0~15 ng/ml2.癌胚抗原(CEA)∙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CEA很难测出。
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 高度阳性,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顺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肝癌(62-75%)、乳腺癌(40-68%)、泌尿系癌肿(31-46%)。
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CEA的阳性检测率更高,因为这些肿瘤“浸泡液”中的CEA可先于血中存在。
CEA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当发生肝转移时,CEA的升高尤为明显。
∙CEA测定主要用于指导各种肿瘤的治疗及随访,对肿瘤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CEA浓度进行连续观察,能对病情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依据。
甲胎蛋白与癌胚抗原在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Ch i n J La b Di a g n, De c e mb e r , 2 0 1 3, Vo l 1 7, No . 1 2
意义 。
患者 的癌 胚 抗 原 水 平 显 著 高 于 原 发 性 肝 癌 和对 照 组, 而原发 性肝癌 组 的癌胚 抗原水 平高 于对照 组 , 说 明转 移性 肝癌 患者 的癌胚抗 原水 平高 于原发 性肝 癌
DD纤 维 蛋 白原浓 度 随冠 心病 严 重 程度 增 加 显 著增
加 。从 本 实验结 果看 D D水平 可 以反 映 冠状 动 脉病 变 严重 程 度 。总之 AC S患者 血 浆 DD较 S AP患者
明显增 高 。高危 AC S患者 血浆 D D增 高 尤 为 明显 。 故 血浆 D D 升 高 与 病 情 严 重 程 度 呈 正 相 关 。AC S
患者 。还 有研究 表 明 , 转 移性 肝 癌 患者 中癌 胚抗 原 水平 升高 比例 高达 7 0 9 , 6 以上 , 所 以 癌胚 抗原 对 原 发
2 结 果
原发 性肝 癌组患 者 的 甲胎 蛋 白水平 高 于转移 性
肝癌 组 , 差 异有 统计学 意 义 ( P< 0 . 0 5 ) ; 转 移性 肝 癌
中D D可 以反 映体 内凝 血酶 的活 性 又可 以反 映纤 溶 酶 的活性 , 可作 为血 栓形 成 或溶 解 的标 志 。Kr u s k a l
等_ 4 研 究证 明 不 稳 定 性 心 绞 痛 患 者 血 浆 D 一 二 聚 体
较健康 患者 明 显增 高 。 He i r i c h E s 等 研 究 表 明血 浆
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和CA19-9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研究

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和CA19-9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莱西市人民医院2022年9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50例早期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收治的炎性肠炎患者50例为炎症对照组。
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癌胚抗原、甲胎蛋白、CA19-9的含量,清晨空腹状态下采取静脉血,使用本院提供的罗氏原装试剂盒和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
结果:观察组血清三个指标的检测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炎性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CEA、AFP和CA19-9的灵敏度分别达到了79.6%和71.4%、75.5%。
联合三个指标进行检测,可以显著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远超单独检测。
结论:观察组较对照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提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结直肠癌;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9-91、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又名为大肠癌,是一种危及人类健康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它的早期诊断难度大,容易导致癌细胞的扩散,使许多患者往往发现结直肠癌就已经是晚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有报道称早期根治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90%,而有转移的CRC患者[1],其5年的生存率则低于10%。
CRC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国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与饮食结构等改变,CR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
目前关于CRC的早期诊断已涉及表观遗传学、基因组学等方面。
在治疗方面,腔镜下根治术已在各大医院开展,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且术后恢复快[3]。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肿瘤标志物检验是现在最常规结直肠癌检测项目,肿瘤标志物检验对患者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有延长了时间,对患者的生存期进行延长,对患者的生活进行了改善。
肿瘤十三项及血常规

肿瘤十三项及血常规肿瘤十三项及血常规是一种常见的体检项目,用于评估人体是否存在肿瘤风险。
肿瘤十三项包括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甲胎蛋白(AFP)、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糖类抗原199(CA199)、胃泌素释放肽(GAS)、碳酸氢盐酶(CA15-3)、碳酸酐酶九(CA19-9)、胰传不传组织激酶(TSGF)和黏液瘤-鳞状细胞癌抗原(CYFRA21-1)。
血常规是检查血液中各项指标的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这些检查项目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帮助医生早期发现肿瘤疾病。
下面将逐项介绍这些项目及其意义。
1. 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一种蛋白质,通常用于监测结直肠癌的复发和预测治疗效果。
2. 糖类抗原(CA125)CA125主要用于卵巢癌的筛查和监测,但其含量也可能增加于其他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瘤。
3. 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是胎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其升高可以提示肝癌、睾丸癌或卵巢癌的可能性。
4.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SCCAg是一种检测鳞状细胞癌的标志物,可用于宫颈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肺癌和食管癌等的筛查和监测。
5.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是一种由前列腺组织分泌的蛋白质,通过测量其浓度可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风险。
6.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是一种神经元特异性酶,在小细胞肺癌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筛查和监测中具有重要价值。
7.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aFGF的水平可提示肺癌、乳腺癌和胃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
8. 糖类抗原199(CA199)CA199是一种胰腺癌特异性的标志物,可以用于胰腺癌的早期筛查和监测。
血清AFP、CEA、CA153、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癌中的应用价值

血清AFP、CEA、CA153、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癌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53(CA153)、糖链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天津静海鹏海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70名早期卵巢癌患者为实验组,另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卵巢功能正常的健康人员70名作为对照组。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53、糖链抗原125检测,然后对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实验组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53、糖链抗原125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CEA、CA125、CA153、AFP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是88.6%,特异性是83.7%,准确性是87.1%,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单项检测,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FP、CEA、CA153和CA125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高于单项检测,可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卵巢癌卵巢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疾病,卵巢癌起病隐匿,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筛查及早期诊断措施,绝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局部或远处播散。
70%以上的病人直到III期或者IV期才能确诊为卵巢癌,5年生存率只有30%-40%,给女性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所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拟通过对早期卵巢癌患者进行CEA、AFP、CA125、CA153 四项指标的联合检测,探究该研究的可行性,是否能提升早期卵巢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
1、资料与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天津静海鹏海医院收治的70名早期卵巢癌患者为实验组。
两组患者对比年龄,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对所有对象进行AFP、CEA、CA125、CA153检测。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肿瘤相关物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铁蛋白等肿瘤标志物分类、指标作用及主要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肿瘤相关物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铁蛋白等肿瘤标志物分类、指标作用及主要临床意义甲胎蛋白(AFP)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甲胎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
甲胎蛋白在胎儿血液循环中具有较高的浓度,出生后则下降,至生后2—3月甲胎蛋白基本被白蛋白替代,血液中较难检出,在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
甲胎蛋白与肝癌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多种肿瘤中均可表现出较高浓度,可作为多种肿瘤的阳性检测指标。
临床上主要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及疗效监测。
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一般低于350—400ng/ml。
正常参考值:≤7ng/ml癌胚抗原(CEA)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肝癌、肺癌、卵巢癌、泌尿系肿瘤等。
但吸烟、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肠道憩室炎、直肠息肉、结肠炎、胰腺炎、肝硬化、肝炎、肺部疾病等。
术前或治疗前CEA浓度能明确预示肿瘤的状态、存活期及有无手术指征等。
术前CEA浓度越低,说明病期越早,肿瘤转移、复发的可能越小,其生存时间越长;术前CEA浓度越高说明病期较晚,难于切除,预后差。
CEA检测还可对经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使CEA恢复正常的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监测其复发和转移。
采用以下方案:术后第六周一次;术后三年内,每月一次;3—5年每三月一次;5—7年每半年一次;7年后一年一次。
若发现升高,两周后再测一次,两次都升高则提示复发和转移。
正常参考值:≤5ng/ml癌抗原125(CA125)CA125最常见于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中,其诊断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
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中也可见CA125升高。
CA125升高也可见于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病、宫颈炎及子宫肌瘤、胃肠道癌、肝硬化、肝炎等多种妇科良性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FP alpha-feto?鄄protein(甲胎蛋白)的意义:AFP是原发性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
若AFP值偏高,有可能为肝癌或慢性肝炎。
但胃癌、胰腺癌、畸胎瘤、睾丸癌和卵巢癌等增殖性疾病、怀孕或急性肝炎时,AFP值也可能会偏高,因此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再做判断,且必须动态观察。
CEA(癌胚抗原)的意义:一般情况下,CEA是由胎儿胃肠道上皮组织、胰和肝细胞所合成。
为空腔脏器如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乳腺、卵巢等肿瘤的标志物,肿瘤状态时异常增高。
在临床上,当CEA大于60μg/L时,可见于结肠癌、胰腺癌、直肠癌、胃癌和肺癌。
手术切除后6周,CEA恢复正常,否则,提示有残存肿瘤。
有报道其存在异质体。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意义):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也是目前少数器官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之一。
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特异性达90%-97%。
可检测和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并可用于监控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