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C反应蛋白、CEA、AFP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C反应蛋白、CEA、AFP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C反应蛋白、CEA、AFP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以及C反应蛋(CRP)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分析98例肝癌患者和6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AFP,CEA 水平,免疫比浊法分析CRP水平并检测其在肝癌患者中的阳性率。

结果:肝癌组中的血清AFP,CEA 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 、CEA 以及CRP在肝癌患者中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47.96%,41.83%和23.47%,三者联合的阳性诊断率为91.84%。

结论:联合检测AFP 、CEA 以及CRP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标签: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反应蛋白;肝癌肝癌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肝癌(PHC)和转移性肝癌(MHC)。

我国肝癌发病率居全球第四位[1],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虽然甲胎蛋白(AFP)被认为是检测肝癌最敏感的标记物[2],但有学者指出部分肝癌患者AFP检测值呈阴性或低值[3],使肝癌的早期诊断面临困难。

为此,本研究中我们对98例肝癌患者,其中包括PHC46例,MHC52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分析,进一步探讨研究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肝癌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4]。

诊断为原发性肝癌(PHC)46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7±8.3)岁;转移性肝癌(MHC)52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43.7±6.8)岁。

另选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男35例、女30例,平均年龄(44±4.7)岁。

1.2 方法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ml,离心(3000r/min)分离血清,置于-80℃冰箱,集中检测。

甲胎蛋白、铁蛋白、癌胚抗原联合检测的意义及价值

甲胎蛋白、铁蛋白、癌胚抗原联合检测的意义及价值

甲胎蛋白、铁蛋白、癌胚抗原联合检测的意义及价值摘要】目的讨论甲胎蛋白、铁蛋白、癌胚抗原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意义以及在体检中的价值。

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铁蛋白(FERR)、癌胚抗原(CEA)的含量,健康体检人员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先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阳性的再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含量。

结果 8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AFP阳性符合率62.5%,FERR阳性符合率60.0%,CEA阳性符合率30.0%。

AFP-FERR联合阳性符合率82.5%,AFP—CEA联合阳性符合率77.5% ,AFP-FERR与AFP-FERR-CEA联合对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符合率由82.5%增至95.0%。

结论应加强健康体检,最好定期检查,以便于各类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而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应以联合检测为准。

【关键词】甲胎蛋白铁蛋白癌胚抗原体检联合检测【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389-02To discuss the value and importance of alpha fetoprotein, ferritin,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in joint detection in diagnosisYang Liang(Clinical laboratory of Huishan district Luos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Wuxi, 214187)【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value of alpha fetoprotein, ferritin,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in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joint detection in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保险泛知识体检报告解读之肿瘤标准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保险泛知识体检报告解读之肿瘤标准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保险泛知识体检报告解读之肿瘤标准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一些文章更新一下体检报告该怎么解读,不光是为了保险也是为了大家去了解一下我们的身体,可以尽早有效的发现指标异常,采取行动去治疗或者改善生活作息1)甲胎蛋白(AFP):摘要: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60%~70%),也可见于生殖胚胎性肿瘤(睾丸癌,畸胎瘤),有些肝炎,肝硬化者也会出现AFP增高。

阳性者建议到消化科就诊,追踪检查AFP。

扩展知识:AFP是胚胎期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在正常成人血循环中含量极微<20μg/L。

Ø 血清AFP>400ng/mL持续4周,或200~400ng/mL持续8周者,结合影像检查,可作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Ø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浓度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其水平常<300ng/mL。

生殖胚胎性肿瘤(睾丸癌,畸胎瘤)可见AFP含量升高。

2)癌胚抗原(CEA):摘要:癌胚抗原是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胚胎抗原,属于广谱性肿瘤标志物,也可见于一些良性病变,阳性者建议定期复查,结合症状进一步排查。

扩展知识:血清CEA正常参考值<5μg/L。

ØCEA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依次为结肠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宫癌(30%)。

Ø部分良性疾病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肺病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但升高程度和阳性率较低。

ØCEA属于粘附分子,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重要标志。

肝、肾功能异常和胆道排泄不畅、胆汁淤滞等均可造成如CEA浓度增高。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临床意义1. 甲胎蛋白(AFP)AFP 是初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旳指标, 合用于大规模普查, 假如成人血 AFP 值升高, 则表达有患肝癌旳也许。

AFP 含量明显升高一般提醒原发性肝细胞癌, 70~95%患者旳 AFP 升高, 越是晚期, AFP 含量越高, 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AFP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旳大小, 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旳关系, 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旳一项敏感指标。

AFP 值异常高者一般提醒预后不佳, 其含量上升则提醒病情恶化。

一般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 AFP 值应降至 20ng/ml 如下, 若降旳不多或降而复升, 提醒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旳也许。

在转移性肝癌中, AFP 值一般低于 350-400ng/ml。

妇产科旳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 AFP 也会明显升高。

AFP 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 HBsAg 携带者。

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 AFP 升高现象。

孕妇血清或羊水 AFP 升高提醒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 atresia 或多胎, AFP 减少(结合孕妇年龄)提醒未出生旳婴儿有 Down’s 综合征旳危险性。

正常参照值: 0~15 ng/ml2. 癌胚抗原(CEA)在正常成人旳血液中 CEA 很难测出。

CEA 是一种重要旳肿瘤有关抗原, 70-90%旳结肠腺癌患者 CEA 高度阳性, 在其他恶性肿瘤中旳阳性率次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 %)、肝癌(62-75%)、乳腺癌( 40-68%)、泌尿系癌肿(31-46%)。

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 CEA 旳阳性检测率更高, 由于这些肿瘤“浸泡液”中旳 CEA 可先于血中存在。

CEA 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 当发生肝转移时, CEA 旳升高尤为明显。

AFP、CEA、CA50、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AFP、CEA、CA50、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AFP、CEA、CA50、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摘要:研究和分析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基类抗原50(carbohydrate antigen,CA50)、糖基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这四项组合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临床意义。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50;糖类抗原199肝脏对于人体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器官之一,它们很容易受到各种良性和恶性疾病的影响,最突出的肝脏肿瘤仍然是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

在恶性肿瘤中来说它的发病率在世界第五左右,它的病死率已经达到世界前三的位置[1]。

全世界每年有70万人死于肝癌,其中中国约占百分之五十,是仅次于肝癌的第二大死因[2]。

一、研究背景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重症脂肪型肝炎以及肝硬化等严重肝脏疾病的患者,这往往会导致PHC的发生。

通过手术切除对PHC进行早期治疗是有效的,可以延长生存期。

然而,一些晚期PHC患者可能会出现,如果检测不准确他们将会浪费最好的手术治疗时间,只能被迫接受放疗和化疗。

放疗和化疗不仅具有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且会发生一系列的毒副作用,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很有影响。

因此,PHC的早期诊断,尽快的明确病情,对于患者来说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很重要的。

二、研究进展AFP是一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可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预后、疗效、疗效的重要指标。

判断其复发、转移等提供了很好的临床依据[3-4],在肝癌高危人口中,已被广泛用于普查与筛选。

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血清中的甲胎蛋白浓度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迅速上升,其特异性是诊断PHC的一个指标。

而肝细胞肿瘤、胚胎肿瘤和部分肝外肿瘤细胞能再结合AFP,从而使AFP浓度增加。

联合检测血清AFP、CEA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

联合检测血清AFP、CEA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

联合检测血清AFP、CEA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应用化学光标记免疫法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对肝脏疾病的癌变诊断价值。

方法:以化学光标记免疫法对原发性肝癌组32例、肝硬化组22例、慢性肝炎组30例、正常对照组35例的AFP、CEA 进行联合检测。

结果:原发性肝癌组AFP、CEA,肝硬化组AFP、CEA与正常对照组相应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

同时应用AFP、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检出率可达90.63%。

结果:AFP、CEA联合检测对于判断原发性肝癌差异具有显著性。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AFP CEA肝脏是人类疾病的好发部位,也是其他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器官,而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分别处于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一、第二位,全世界每年有38.6万人死于肝癌,其中45%在中国[1]。

因此及早发现并确诊疾病至关重要[2]。

由于肝癌细胞的生物化学性质及其代谢异常,常致肝癌病人的体液、排出物及组织中某些特异性物质(称肿瘤标志物)在质或量上的改变。

因此,临床上可利用这些异常来了解肿瘤的存在及其活动情况,进行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的筛选、辅助诊断、病情进展的判断。

本文通过采用化学光标记免疫法联合检测病人血清AFP、CEA,探讨其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受检对象:选取本院传染科就诊肝病患者84例,其中男59例,女25例,年龄15~75岁;慢性肝炎30例,肝硬化22例,原发性肝癌32例(所选为初发且未经抗癌治疗病例)。

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0~68岁,均为同期健康体检者。

[LL]方法:早晨空腹采静脉血2m1,在本院检验科待测。

结果判定标准:以AFP>20 ng/ml、CEA>4.6 ng/ml作为阳性界值。

统计学处理方法:计量数据用X[TX-]±S表示,采用t或t2检验,多组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

结果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见表1。

血清AFP、CEA、CA153、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癌中的应用价值

血清AFP、CEA、CA153、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癌中的应用价值

血清AFP、CEA、CA153、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癌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53(CA153)、糖链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天津静海鹏海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70名早期卵巢癌患者为实验组,另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卵巢功能正常的健康人员70名作为对照组。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53、糖链抗原125检测,然后对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实验组的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53、糖链抗原125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CEA、CA125、CA153、AFP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是88.6%,特异性是83.7%,准确性是87.1%,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单项检测,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FP、CEA、CA153和CA125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高于单项检测,可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卵巢癌卵巢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疾病,卵巢癌起病隐匿,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筛查及早期诊断措施,绝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局部或远处播散。

70%以上的病人直到III期或者IV期才能确诊为卵巢癌,5年生存率只有30%-40%,给女性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所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拟通过对早期卵巢癌患者进行CEA、AFP、CA125、CA153 四项指标的联合检测,探究该研究的可行性,是否能提升早期卵巢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

1、资料与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天津静海鹏海医院收治的70名早期卵巢癌患者为实验组。

两组患者对比年龄,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对所有对象进行AFP、CEA、CA125、CA153检测。

cea和afp的参考范围

cea和afp的参考范围

cea和afp的参考范围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CEA 和 AFP 的含义
2.CEA 和 AFP 的正常参考范围
3.CEA 和 AFP 的临床应用
4.异常值时的处理建议
正文
一、CEA 和 AFP 的含义
CEA(癌胚抗原)和 AFP(甲胎蛋白)是两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用于检测体内是否存在肿瘤细胞或者肿瘤细胞活跃程度。

它们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CEA 和 AFP 的正常参考范围
一般来说,CEA 的正常参考范围在 0-5ng/ml,AFP 的正常参考范围在 0-25ng/ml。

但请注意,不同实验室和检测设备可能会有不同的正常范围。

三、CEA 和 AFP 的临床应用
CEA 和 AFP 的检测主要用于筛查和监测肿瘤。

它们可以检测出许多类型的肿瘤,包括但不限于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等。

同时,它们也可以用于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四、异常值时的处理建议
如果 CEA 或 AFP 的检测值超出正常范围,应该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 CT、MRI 等影像学检查,或者进行更详细的肿瘤标志物检测。

如果检查结果确认存在肿瘤,应该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同时,定期进行 CEA 和
AFP 的检测,可以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请注意,虽然 CEA 和 AFP 的检测在肿瘤筛查和监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们并非绝对准确。

有时候,即使体内存在肿瘤,CEA 和 AFP 的检测
结果也可能为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3-07-31T09:34:44.7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鲁向峰1 赵福鑫2 [导读] 检验试剂 BECKMAN原厂配套试剂及质控品。

鲁向峰1 赵福鑫2
(1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人民医院检验科内蒙古奈曼 028300)
(2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新镇中心卫生院内蒙古奈曼 028300)
【中图分类号】R85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197-01 【摘要】目的探讨AFP、CEA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定量检测1238例健康体检人员血清中AFP、CEA的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归纳分析。

结果 1238例体检者中有36例(2.9%)AFP>9ng/ml,52例(4.2%)CEA>5ng/ml。

结论 AFP、CEA在健康体检中有一定的阳性率,有利于早期发现良恶性肿瘤及鉴别诊断。

【关键词】AFP CEA 检测
由于本地是癌症高发地区,而近年来群众的健康意识有较大提高,对于癌症的早期筛查更是受到理解和关注。

根据当地消化系统肿瘤高发,我院特开展了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检测,以便早期发现良恶性肿瘤及为鉴别诊断提供相关依据。

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的临床意义及正常参考范围:
1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
胎儿发育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及胃肠上皮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

临床意义:
①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浓度明显升高,约有77.1%的患者AFP>500ug/L,但也有18%的病人无AFP升高。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FP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其水平常<300ug/L,实际上大部分病人<100ug/L。

AFP 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损的肝细胞再生而幼稚化时,肝细胞便重新具有产生AFP的能力,随着受损伤细胞的修复,AFP逐渐恢复正常。

生殖腺胚胎性肿瘤患者血清中AFP浓度可见升高,如睾丸症、畸胎瘤等。

②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监测中的应用。

③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浓度开始升高,7~8月达到高峰。

一般在400ug/L以下,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应考虑有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的可能性。

④睾丸肿瘤的诊断和分期。

正常值参考范围:样本浓度值<9ng/ml。

2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主要形成于胃肠道和胰腺,并分泌于体液中。

成人时CEA的合成并未完全停止,也存在于许多与胃肠或肺来源有关的外胚层组织的癌细胞中。

临床意义:
①血清CEA升高主要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②CEA连续随访检测,可用于恶性肿瘤手术后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可用于对化疗病人的疗效观察。

一般情况下,病情好转时血清CEA浓度下降,病情恶化时升高。

③肠道室炎、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肝炎和肺部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阳性的百分率较低。

④其他体液中CEA测定的临床意义:正常情况下,良性胸腹水中CEA含量低于血清;当有恶性肿瘤时,CEA分泌明显增高,并可先于血清出现高值。

正常值参考范围如下:样本浓度值<5.0ng/ml。

1 资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2012年5月31日-2012年12月31日在我院体检科及门诊体检的1238例血清样本。

年龄25-80岁,其中男性899人,女性339人。

1.2检验方法所有被检者采血前空腹10-12小时,静脉采血3ml,分离血清后,应用BECKMAN ACCESS2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检验。

1.3检验试剂 BECKMAN原厂配套试剂及质控品。

2 检验结果
共检验标本1238份,AFP>9ng/ml者36人,其中女性9人,男性27人;CEA>5ng/ml者52人,其中女性17人,男性35人。

见下表:项目男性女性
人数阳性百分比人数阳性百分比
AFP 899 27 3% 339 9 2.6%
CEA 899 35 3.8% 339 17 5.0%
3 结论
AFP、CEA在健康体检中有一定的阳性率,结合本地癌症高发的特点,有利于早期发现良恶性肿瘤及鉴别诊断,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术后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