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检测结果_翟庆桂

合集下载

甲胎蛋白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

甲胎蛋白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

1 4 0 例正常人分别作为乙组和丙组, 分别对 3 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甲胎蛋白( A F P ) 、 癌胚抗原( C E A ) 、 糖类抗原 1 9 9 ( C A 1 9 9 ) 、 糖类抗原
1 2 5 ( C A1 2 5 ) 的 水 平 采 用 电 化 学 发 光方 法进 行 准 确 的检 测 , 对 其 检 测 结 果 进 行 处 理 分 析 。结 果 : 甲 组 血 清 中 AF P、 C E A、 CA1 9 9以 及 C A1 2 5的 检 测 结 果 均 明 显 高 于 乙 组 和 丙 组 且 乙 组 以上 各 指 标 水 平 均 明 显 高 于 丙 组 , 差异 显著具 有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AF P、
董富敏 冯桂梅 钟丽勤
广州 5 1 0
要: 目的: 探 究 甲胎 蛋 白联 合肿 瘤标 志物 检 测 在 原 发 性 肝 癌 ( P HC) 患者临床诊 断 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 以某 院 2 0 1 5年 9
月 ̄2 0 1 6 年9 月收治的 1 4 0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 甲组 , 并选取同期在某 院进行治疗 的 1 4 0 例 良性肝病 患者 以及 接受健康 体检 的
项 检 测 所 存 在 的 不足 。 关键词 : 甲胎 蛋 白 ; 肿瘤标志物 ; 原 发 性 肝 癌
d o i : 1 0 . 3 9 6 9 /j . i s s n . 1 0 0 4 . 4 3 3 7 . 2 0 1 7 . 1 2 . 0 0 7
随 着 人 们 生 活 方 式 以及 生 活 习惯 的 改 变 , 原 发性肝 癌 的 发 病 率 呈 现 出逐 年 上 升 的趋 势 。原 发 性 肝 癌 指 的 是 人 体 的 肝 内 胆 管 细 胞 或 者 肝 细 胞 由 于 受 到 某 些 因素 的影 响 而 产 生 的 癌, 如 果 得 不 到 有 效 的 医 治 极 有 可 能 导 致 患 者 死 亡 。原 发 性 肝 癌 在 恶 性 肿 瘤 中 是 一 种 极 易 引 发 患 者 死 亡 的疾 病 , 给 人 们 的 生命 健 康 安 全 产 生 了严 重 的威 胁 。 在 我 国原 发 性 恶 性 肝 癌 常见于男性 , 且 患 病 年龄 主要 集 中于 4 O岁 _ 1 ] 。原 发 性 肝 癌 是 属 于一 种 发 病 较 快 、 预见 性 较 差 的 消 化 系 统 恶 性 癌 症 , 对 于 原 发 性 肝 癌 早 发 现 早 治 疗 是 有 效 降 低 患 者 死 亡 率 的 重 要 手 段_ 2 ] 。在临床上通常采用 甲胎蛋 白作 为原发性肝 癌诊断 的重 要 参 考 指标 , 但 是 也 有 部 分 患 者 因 为 自身 体 质 或 者 其 他 因 素 的影 响 而不 能 够 借 助 于 甲胎 蛋 白水 平 来 判 断 是 否 患 有 原 发 性 肝 癌 ] 。在 本 文 的 研 究 中 就 采 用 甲胎 蛋 白联 合 肿 瘤 标 志 物 对

糖类抗原19-9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糖类抗原19-9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糖类抗原19-9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摘要】研究探讨了糖类抗原19-9、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实验方法,发现糖类抗原19-9在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

甲胎蛋白作为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特异性较差。

而癌胚抗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结合不同肿瘤标志物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性。

结论指出多种肿瘤标志物的结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精准度,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展望未来,多学科合作将深化研究,提高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诊断,糖类抗原19-9,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研究方法,实验结果,研究结论,临床应用,改进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原发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挑战。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

糖类抗原19-9、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是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它们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糖类抗原19-9是一种糖类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的常见标志物,其水平与肿瘤的大小和恶性程度相关。

癌胚抗原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恶性肿瘤中的抗原,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糖类抗原19-9、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快速的诊断手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通过对这些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和探讨,有望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新的可能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目标是探讨糖类抗原19-9、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潜在价值,并比较它们在诊断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上的差异。

afp检测实验报告

afp检测实验报告

afp检测实验报告
AFP检测实验报告
AFP(甲胎蛋白)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它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成年人中,AFP的水平通常很低,但在一些情况下,它的水平会升高,这可
能是某些疾病的标志。

因此,AFP检测成为了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手段,用于
帮助诊断和监测一些疾病。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一组患有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疾病的患者进行了
AFP检测。

实验结果显示,肝癌患者的AFP水平普遍较高,而睾丸癌和卵巢癌
患者的AFP水平也有所升高。

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符,表明AFP检测在这些
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对一些健康人群进行了AFP检测作为对照组。

结果显示,他
们的AFP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与疾病患者的水平有显著差异,进一步验证
了AFP检测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结果表明,AFP检测在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疾病的诊
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AFP检测并非绝对
可靠,仍需结合其他临床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AFP检测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探索其在临床诊断
中的更广泛的价值,为医学诊断提供更多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AFP检测实验报
告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决策依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甲胎蛋白化验单怎么看

甲胎蛋白化验单怎么看

甲胎蛋白化验单怎么看
一、甲胎蛋白化验单怎么看二、甲胎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三、甲胎蛋白偏高时怎样保健护理
甲胎蛋白化验单怎么看1、甲胎蛋白化验单怎么看
首先,我们先简单来了解甲胎蛋白正常值。

如果甲胎蛋白化验单上甲胎蛋白≤400微克/升,则显示为阴性,临床意义:未患有肝癌。

(不过,胎蛋白检测结果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可能,因为检查的结果可能是假阴性。

)如果甲胎蛋白≥400微克/升,则显示为阳性,临床意义:有可能患有原发性肝癌。

不少患者从初次检测到甲胎蛋白阳性到出现典型临床表现,间隔为11个月-1年多。

所以如果早期检测到甲胎蛋白阳性并排除假阳性的患者,即可考虑按肝癌处理,进行进一步的综合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孕妇的甲胎蛋白化验单,其甲胎蛋白标准值是不一样的,因为甲胎蛋白的标准跟怀孕周数有很大的关系,一定要结合怀孕周数来看。

在孕10-16周,甲胎蛋白不超过400μg/l的,一般属正常生理现象。

但甲胎蛋白数值越高,则胎儿是无脑儿、脊柱裂等情况的可能越大。

2、甲胎蛋白什么时候测
甲胎蛋白一般是在孕期16-20周时测,因为这个时候甲胎蛋白可见升高,而有诊断价值。

孕妇在这时候做血样检查,可以测定血液中的甲胎蛋白水平,能够帮助发现胎儿神经缺损,唐氏综合征、肾脏和肝脏疾病等情况,因此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产前项目。

但是甲胎蛋白的检测只是一种参考,并不能完全确诊,如果要诊断胎儿的疾病情况,还需要做进一步检。

血清甲胎蛋白联合癌胚抗原检测在肝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血清甲胎蛋白联合癌胚抗原检测在肝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血清甲胎蛋白联合癌胚抗原检测在肝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发表时间:2013-12-09T15:31:49.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1期供稿作者:冯晓洁[导读]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肿瘤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死亡率仅次于胃癌位列第二。

冯晓洁(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650011)【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联合癌胚抗原检测在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9年10月我院住院治疗肝癌患者65例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含量。

结果实验组血清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含量、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1);转移性肝癌中癌胚抗原含量显著高于原发性肝癌(P<0.01)。

结论甲胎蛋白联合癌胚抗原含量的检测,对肝癌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肝癌类型的鉴别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肝癌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病理诊断【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245-01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肿瘤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死亡率仅次于胃癌位列第二。

在我国,每年死亡的肝癌患者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0%,由于发病初期症状隐蔽,或被其它疾病掩盖症状掩盖,临床就诊时大多处于中晚期,治疗非常棘手。

提高肝癌早期的诊断对治疗进展、患者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的改善至关重要。

我院采用甲胎蛋白(AFP)联合癌胚抗原(CEA)检测的方式对肝癌进行诊断分析,探讨其在肝癌病理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详细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检测材料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10月期间于我院住院部和门诊部初诊的肝癌患者65例为实验组,男50例,女15例;平均年龄(43.5±14.1)岁。

全部患者均符合肝癌诊断标准,并均经影像学、肝脏穿刺及病理检查确诊,原发性肝癌46例,转移性肝癌19例,其中结肠直肠癌转移8例,胃癌转移6例,肺癌转移3例,乳腺癌转移2例。

血清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及糖类抗原199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

血清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及糖类抗原199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

血清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及糖类抗原199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黄艳青;成建军【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 199)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临武县人民医院经病理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35例及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各组血清AFP、CEA、CA 199水平,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原发性肝癌组AFP浓度为(827.14±92.18)μg/L,CEA浓度为(21.58±3.24)μg/L,CA 199浓度为(42.16±10.24)KU/L;肝炎肝硬化组AFP浓度为(35.46±11.04)μg/L,CEA浓度为(4.25±1.04)μg/L,CA 199浓度为(19.18±6.06)KU/L;健康体检组AFP浓度为(10.02±1.19)μg/L,CEA浓度为(2.28±0.84)μg/L,CA 199浓度为(8.24±2.77)KU/L。

原发性肝癌组与健康体检组和肝炎肝硬化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其敏感性提高到94.29%,与各个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有所下降。

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P、CEA、CA 199对原发性肝癌的病情评估、疗效评价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于单一的检测。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4(000)020【总页数】2页(P51-51,52)【关键词】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原发性肝癌【作者】黄艳青;成建军【作者单位】湖南 424300 临武县人民医院;湖南 424300 临武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原发性肝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病起病急且致死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

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对肝病的鉴别诊断意义分析

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对肝病的鉴别诊断意义分析

血 清 甲 胎 蛋 白( A F P ) 、 癌胚抗原 ( c E A) 检测 对 肝 病 具 有 较 高 的 临 床 诊 断 价 值 伽。笔者 分 析 了 1 2 8例 肝 病 患 者 C E A、 AF P检 测结 果 , 探 讨 其 对 不 同肝 病 的 鉴 别 诊 断 价 值 , 结 果 报 道
E s ] 刘露 , 温艳惠 , 郭海 梅. 肝硬化 1 0 9例 患 者 检 测 肿 瘤 标 志 物 甲胎 蛋 白癌 胚 抗 原 的 临 床 意 义 E J 3 . 山西 医药 杂志 : 上
半月 , 2 O l 2 , 4 1 ( 1 2 ) : 1 2 6 3 — 1 2 6 5 .
肝 癌 患 者 AF P水 平 高 于 非 肝 癌 患 者 ( P< O . 0 5 ) , 肝硬 化 、 慢 性 肝 炎及 重 症 肝 炎 患 者 AF P 水 平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 但均高于急性肝炎患者 ( P <O . 0 5 ) ; 不 同肝 病 患 者 C E A 水 平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 。结 果 见 表 1 。 表1 肝 病 患 者血 清 AF P 、 C E A水平比较 ( ± S , n g / mL)
生物科技公 司 , C E A 检 测 试 剂 购 自上 海 生 物 药 业 公 司 , 免 疫 分
E 2 ] 熊将军 , 曹阳 , 张雨相. 多 项 肿 瘤 标 志 物 检 测 对 原 发 性 肝
癌 的 诊 断 价 值 口] . 检 验 医学 与 临床 , 2 0 1 2 , 9 ( 2 ) : 3 4 4 — 3 4 5 . E 3 ] 屈中玉 , 万里 新 . 多 项 肿 瘤 标 志 物 联 合 检 测 在 食 管 癌 复 发

甲胎球蛋白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肝癌诊断的价值分析

甲胎球蛋白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肝癌诊断的价值分析

甲胎球蛋白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肝癌诊断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甲胎球蛋白和癌胚抗原联合应用在检测和诊断肝癌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分别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同期的73例健康的体检者,分别组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两组中的所有患者分别进行甲胎球蛋白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并准确记录,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两种癌症标志物相较于对照组在各级含量比较中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当将两个指标联合作为肝癌诊断指标时,如选择甲胎球蛋白超过25 μg/L和癌胚抗原超过5 μg/L为肝癌阳性,则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分别为8082%(59/73)和7458%(44/73)。

若以甲胎球蛋白超过500 μg/L 且癌胚抗原超过5 μg/L为肝癌阳性,则患者的肝癌检出率为7458%,此时肝癌检测的特异性为7458%。

结论甲胎球蛋白和癌胚抗原结合是值得广泛推广的诊断标准。

【关键词】甲胎球蛋白;癌胚抗原;肝癌;联合检测肝细胞癌(HCC)作为我国一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且死亡率高,被认为是目前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1]。

一般可将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两种,前者是由患者自身肝脏内的细胞癌变所引发的癌症;后者则是由患者身体的其他器官发生癌症后转移至肝脏所形成的肝脏肿瘤。

其中原发性肝癌作为肝癌的一种,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肝癌之一,每年新增的患者数量高达626万人,由其致死的患者也达到598万人。

是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第六位,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以及生活的质量带来了严重威胁[2]。

但该病发病隐匿,患病早期典型症状表现不明显,一般的自行就诊患者多数已发展到病情的中晚期,给治疗带来了很多困难。

因此,安全有效且方便快速的诊断手段是提高肝癌患者治疗效果,增加肝癌患者治愈率最大的挑战。

本文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分别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同期的73例健康的体检者,分别组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甲胎球蛋白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3 接振组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比较
检出率 31.68%;对照组 54 人中,查出 7 例,检出率 12.96 %,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非常显著,可认为骨骼改变 与接触振动有关。
组别 接振组 对照组
受检人数 200 54
心电图异常 60 7
改变率(%) 30.00 12.96
2.2 将各接触振动工种的受检人数及骨骼改变的例数进行统 3 讨论
文献信息,2002 年 7 月第 7 卷第 4 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8 年 4 月第 2 期(总第 124 期)
卫生监督监测
振动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调查
山西省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30012)任淑萍 卫园涛 山西省太原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030012)曾杰
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某厂振动作业工人进行了体格 检查,并与非振动作业工作人员对照组体检结果进行比较。现 将体检结果报告如下: 1 内容与方法 1.1 检查对象 振动作业工人 262 人,工种包括大带锯、铆 工、造型、清铲、锻工 5 个工种,年龄在 20~50 岁,平均年龄为 30 岁;工龄在 5~25 年,平均工龄为 12 年;性别均为男性。非振动
卫生监督监测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8 年 4 月第 2 期(总第 124 期)
正确看待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检测结果
山东省章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50200)翟庆桂 王爱新 焦艳文
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多数医院已开展甲胎蛋白(AFP)和 癌,即使未发生肝转移 AFP 也会升高。(3)部分卵黄囊肿患者
癌胚抗原(CEA)的检测。在诊断疾病和健康体检时,发现 AFP 血清 AFP 上升。(4)肝脏良性病变时,AFP 也可增高。病毒性肝
2006 年,24 例,占 9.00%。
例,分别占 49.26%、50.74%。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男性 401 例,女
2.3 不同季节分布情况 生产性农药中毒集中发生在 6 ̄9 月 性 170 例,分别占 70.23%、29.77%;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男性 536
份,共 521 例,占总病例数的 91.24%。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季节 例,女性 795 例,分别占 40.27%,59.73%。中毒年龄 2~89 岁。其中,
做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
进一步研究。
!!!!!!!!!!!!!!!!!!!!!!!!!!!!!!!!!!!!!!!!!!!!!!!!!
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也有升高。因此,CEA 是一种广谱 升高。老年人 CEA 也会轻度升高,过度劳累、休息不好都会引
肿瘤标志物。
起 CEA 增高。
2.1 CEA 升高常见的疾病 (1)血清 CEA 升高主要见于结肠 3 AFP 与 CEA 正常参考值
癌、直肠癌、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其它恶性肿瘤也有不
目前说法不一。AFP<10 U/m(l 12.1ng/ml)或 AFP<10 ng/ml
同程度的阳性率。(2)非肿瘤疾病,如肠道炎症、肾功能不全、 或 AFP<20 ng/ml CEA< 5 ng/ml 或 CEA<10 ng/ml。
结肠息肉、胰腺炎、肝硬化、慢性肝炎、闭锁性黄疸等也可导致
作业工人和行政干部 54 人作为对照组,性别、年龄、工龄基本 相似。 1.2 方法 统一的体格检查表,详细询问职业史、现病史,进 行一般内科及心电图检查,每个应检者都做手部 X 线摄片。 2 结果 2.1 将接触振动与对照组受检查人员手部骨骼改变情况进行 比较,结果见表 1。
表 1 接振组与对照组骨骼改变情况比较
煅工
56
14
25.00
变是振动的典型改变观点不符,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合计
262
83
31.68
3.4 两组心电图检查结果,接触振动的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
由表 2 可看出,不同工种间骨骼改变(P >0.05)差异无显著性。 检出率为 30.00 %,而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 12.96 %,
2.3 经过筛选,接振组有 200 例受检者的心电图做了统计分 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在两组心电图异常
或 CEA 升高,易引起患者和体检者极度惊恐。今就如何正确 炎患者 AFP 轻度增高,慢性肝炎患者约有 20%AFP 增高,暴
看待 AFP、CEA 检测结果,简述如下。
发性肝炎患者 AFP 明显增高。
1 甲胎蛋白(AFP)
1.2 AFP 升高的其它情况 妇女妊娠 3 个月后,血清 AFP 浓
甲胎蛋白(AFP)是胎儿发育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 度开始增高,7 ̄8 月达到高峰。一般在 400 ng/ml 以下,分娩后
性不明显。
20 岁以下 104 例,占 5.47%;20~60 岁 1 619 例,占 85.12%;60~89
2.4 人群分布情况 1 902 名中毒者中,男性 937 例,女性 965 岁 179 例,占 9.41%。见表 2。
表 2 人群分布情况
年龄组(岁)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合计
组别 接振组 对照组
受检人数 262 54
骨骼 改变 83(31.68) 7(12.96)
骨岛 51(19.47) 1(1.850)
骨皮质增厚 15(5.73) 1(1.85)
骨质蔬松 10(3.82) 3(5.56)
骨关节变形 4(1.53) 2(3.70)
囊样变 3(1.15)
从表 1 可看出,接振组检查了 262 人,骨骼改变者 83 倒,
- 21 -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可溶性糖蛋白。胚胎
和非精原细胞的睾丸肿瘤,但也有 18%的患者可无 AFP 升 期主要存在于胎儿的胃肠管、胰腺和肝脏,出生后组织含量很
高,值得注意。(2)胃癌、结肠癌等内胚层衍生的组织发生的 低。胃肠道恶性肿瘤时可见血清 CEA 升高,在乳腺癌、肺癌及
!!!!!!!!!!!!!!!!!!!!!!!!!!!!!!!!!!!!!!!!!!!!!!!!!
生产性中毒




11
13
81
32
98Hale Waihona Puke 3314059
41
29
22





401
170
合计 0 25
113 131 199 70 26
8 0 571
非生产性中毒


13
13
15
39
108
151
116
201
162
198
61
109
40
54
17
22


536
795
合计 26 54 259 317 360 170 94 39 12
析,结果见表 3。
中,以窦性心律失常检出率居多。局部振动主要由于中枢神
由表 3 可以看出,接触振动 200 例作业工的心心电图异 经功能失调,使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窦性心动过缓是由
常检出率 30.00%,对照组 54 人,心电图异常率 12.96 %,两组 于迷走神经影响所致。国内这方面报道不太多见,还需今后
一种血清糖蛋白,胎儿出生后不久即逐渐消失。AFP 的升高,主 3 周恢复正常,孕妇血清中 AFP 异常升高应考虑有胎儿神经
要是由于受损的肝细胞再生而幼稚化时,肝细胞便重新具有产 管缺损畸形的可能性。
生 AFP 的能力,随着受损伤肝细胞的修复,AFP 逐渐恢复正常。 2 癌胚抗原(CEA)
1.1 AFP 升高常见的疾病 (1)持续高水平见于原发性肝癌
- 20 -
从不同季节、不同人群分布情况看,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例集中 发生在 6~9 月份,占总病例数的 91.24%,生产性农药中毒人 群中男性病例占 70.23%,与有关报道一致[2,3]。可能与夏季病 虫害多,用药量大,男性野外作业接触农药机会多有关。建议 施药人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以减少 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
计,结果见表 2。
3.1 通过对手部 X 线摄片可见,接振组骨骼改变率明显高于
工种 大带锯 铆工 造型 清铲
表 2 骨骼改变与工种的关系
受检人数 13 50 102 41
骨骼改变 7 18 32 12
改变率(%) 53.84 36.00 31.37 20.27
对照组(P<0.01),可以认为骨骼改变与接触振动有关。 3.2 骨骼改变在不同工种分布上,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 别无显著性,各工种骨骼改变率以大带锯为 53.84%居首位。 提示我们在预防工作中应将此工种列为重点。 3.3 局部振动对手部骨骼的影响,主要表现依次为骨岛、骨皮 质增厚、骨质疏松、骨关节变形、囊样变。这和有报道认为囊样
综上所述,AFP、CEA 为存在于人体的一种动态血清学指
CEA 水平增高。
标,AFP、CEA 不能与恶性肿瘤划等号,尤其是在健康体验中,
2.2 CEA 升高的其它情况 吸烟、妊娠期、心血管疾病、糖尿 如果结果偏高,应综合其它检查及临床体征做出综合判断,避
病、非特异性结肠炎等疾病 15% ̄53%的患者血清 CEA 也会 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参考文献: [1] 于治远,贺法宪,杨晓琳.1991~1998 年日照市农村人群农药中毒
资料分析[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0,6(3):封 3. [2] 邱敏,郁新森,陆鸿雁.海门市 1991~2000 年农药中毒情况分析
[J].职业与健康,2007 年 9 月 26 日. [3] 史莲萍.诸城市 1992~2001 年生产性农药中毒分析[J].预防医学
1 331
合计


13
13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