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法
国有资产管理法

国有资产管理法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国家拥有和国家直接投资的资产,是国家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资产管理法是为了合理、规范地管理国有资产,维护国家财产安全和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而制定的。
本文将从国有资产管理法的背景和意义、法律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过程以及法律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和意义国有资产是国家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稳定。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过程中,国有资产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盲目投资、权责不清等问题,导致了资产流失和浪费情况的发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制定了国有资产管理法,以便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国有资产管理法的出台,有利于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明确国有资产的属性和归属,增强国有资产的保护力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的问题。
同时,它还为国家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法律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过程国有资产管理法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的分类、保护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国有资产的分类是对国有资产按照不同属性和经济功能进行分类,确保国有资产的有序管理。
保护国有资产是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范,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稳定和增值。
监督管理是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和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
国有资产管理法的实施过程需要建立一个规范且高效的管理体系。
首先,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的登记和管理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审计,发现和纠正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
同时,要完善国有资产评估和审批制度,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最后,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的退出机制,确保资产流转的合法、公正和安全。
三、法律的影响国有资产管理法的出台对于改善国有资产管理的状况,提高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它规范了国有资产的管理行为,明确了管理责任和权利,为国有资产的统一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国有资产法细则

国有资产法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和监督,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和监督。
第三条国有资产的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第二章国有资产定义第四条本细则所称国有资产,是指属于国家所有的资产,包括:(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占有的资产;(二)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占有的资产;(三)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四)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其他资产。
第三章所有权与权益第五条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由国务院代表全体人民行使。
第六条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依法享有资产的收益、使用和处置等权益,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四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七条国务院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国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相应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本级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九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二)组织实施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等;(三)监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四)依法查处国有资产管理中的违法行为。
第五章资产配置与使用第十条国有资产的配置应当遵循经济、合理、节约的原则,满足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履行职责的需要。
第十一条国有资产的使用应当遵循公开、透明、规范的原则,确保国有资产的有效使用和保值增值。
第六章保值增值与监督第十二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对国有资产进行清产核资,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
第七章法律责任与处罚第十四条违反本细则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对违反本细则规定的行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采取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执照等行政处罚措施。
最新实施的国有资产管理法全文

Equalitarianism cannot be practiced. Equalitarianism punishes those who perform well and encourages those who perform poorly. What you get is a bad workforce.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20__最新实施的国有资产管理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企业国有资产(以下称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
第三条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
第四条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分别代表国家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
国务院确定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家出资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领域的国家出资企业,由国务院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其他的国家出资企业,由地方人民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第五条本法所称国家出资企业,是指国家出资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
第六条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企分开、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不干预企业依法自主经营的原则,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
第七条国家采取措施,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第八条国家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体制,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第九条国家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法

– 二、企业负责人管理制度
• (一)对企业负责人的任免或者建议任免 • (二)对企业负责人的考核
–1.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业绩考核 –2.建立违规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制度
– 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制度 – 四、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制度
• (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1.国有资产产权界定 –2.国有资产评估 –3.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 (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制度
–1.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的监事会制度 –2.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的稽察特派员制度
经济法
经济法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法概述
–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
国有资产,是指财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财产,包括国 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收益、接受馈赠形成的、凭借国家权力 取得的及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型的财产和财产权利。
– 二、国有资产管法简述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制度
– 一、国有资产分级代表制
• (一)国有资产管理代表机关 • (1)国务院 • (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
国有资产管理法

目录
• 国有资产管理概述 • 国有资产经营 •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 • 国有资产管理法律规范 • 政资分开与国有资产收益分配 • 国有资产流失查处
01
国有资产管理概述
国有资产定义
国有资产定义
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法拥有、取得、 经营或控制的,以各种形式存在的财 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
国有资产的特征
04
国有资产管理法律规范
国有资产管理法概述
国有资产管理法是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规范,旨在保障国有资产的权益,促进 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定了国有资产的界定、分类、权属、监管等方面的内容,是维护 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法律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法适用于各级政府、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 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 管理和分配;国有资产的经营和使用 应当遵循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 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有资产分类
经营性国有资产
是指由国家投资或以国家名义持 有的,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 资产,如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
司等。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
是指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 团体等持有的,不用于生产经营活 动的资产,如政府办公楼、学校、 医院等。
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责任
国有资产流失涉及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 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根据具 体情况确定责任类型和责任主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 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或执照等,同 时还可以采取其他行政处罚措施,如限制 从业等,以维护国有资产的权益。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方式与程序
特许经营是指国家将特定行业的国有资产经营权授予符合条 件的企业,被特许方在特许经营期限内享有独家经营权,并 向国家缴纳特许经营费用。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是指国家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法规。
该法旨在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1.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原则:国有资产管理应当以保值增值为目标,通过有效的管理和运营手段,提高国有资产的价值。
2. 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原则: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国有企业享有国有资产的经营权,但不得侵犯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3.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独立性原则: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独立行使职权,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不受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干预。
4.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公开透明原则: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1. 国有资产评估: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确定资产的价值和使用权。
2. 国有资产监督: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处置和增值进行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滥用。
3. 国有资产经营: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4. 国有资产处置:对再也不需要或者无效的国有资产进行处置,确保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和增值。
5.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对国有资产的收益进行合理分配,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和职责1. 国务院:负责制定和颁布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和法规,统一领导和管理国有资产。
2.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包括资产评估、监督、经营和处置等职责。
3. 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经营主体,负责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和经营管理。
4. 国有资产评估机构:负责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确定资产的价值和使用权。
四、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责任1.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对违反国有资产管理法的行为进行查处和处罚。
2. 国有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法合规经营,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
3. 国有资产评估机构应当依法进行资产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准确。
国有资产法全文解读

国有资产法全文解读国有资产法全文解读国有资产法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法律,于2018年8月26日正式实施。
该法共分为八章六十条,主要涉及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评估、流转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对该法进行全文解读。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了国有资产的定义和管理范围,明确了国有资产的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公共利益原则。
第二条规定了国有资产的保护和增值原则,明确了国有资产的管理应当注重保值增值,防止流失浪费。
第三条规定了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应当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
第二章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第四条规定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和组成,明确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国务院的组成部分,负责全国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规定了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和组成,明确了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是地方政府的组成部分,负责本地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国有资产的管理第六条规定了国有资产的分类和管理,明确了国有资产应当按照不同的性质、用途、管理方式进行分类管理。
第七条规定了国有资产的评估和监督,明确了国有资产应当定期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八条规定了国有资产的流转,明确了国有资产的流转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公共利益原则。
第四章国有资产的保护和增值第九条规定了国有资产的保护和增值,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应当注重保值增值,防止流失浪费。
第十条规定了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结构,明确了国有资产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发展需要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结构。
第十一条规定了国有资产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明确了国有资产应当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效益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
第五章国有资产的监督第十二条规定了国有资产监督的范围和内容,明确了国有资产监督应当包括国有资产的保护、增值、流转、合理配置和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开发等方面。
第十三条规定了国有资产监督的方式和程序,明确了国有资产监督应当采取定期检查、专项审计、投诉举报等方式进行。
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的保护,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保持国有资产的价值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依法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国有资产经营单位,以及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的政府部门。
第三条国有资产应当依法使用、增值、保值和公开运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国有资产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决策、合理配置、有效监管、风险防范、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五条国有资产管理应当倡导绿色环保、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
第二章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第六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当设立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监管和管理。
第七条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和本行政区域发展战略,集中管理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重要国有资产。
第八条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职能分工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章国有资产经营单位第九条国有资产经营单位是指依法履行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职责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
第十条国有资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设立、登记,并取得经营资质。
第十一条国有资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权责,建立资产管理制度档案。
第十二条国有资产经营单位应当保护国有资产,制定管理制度和管理细则,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四章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十三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十四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应当制定国有资产管理规划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计划。
第十五条国有资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据国有资产管理规划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计划,制定经营计划和投资计划,并实现保值增值目标。
第十六条国有资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市场经济原则,制定科学的预算和收益分配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五章国有资产的监管第十七条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制度,规范国有资产监管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选择和考 核; 关系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 重大事项; 重大事项;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 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法律规定;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法律规定; 国有资产评估制度; 国有资产评估制度;ຫໍສະໝຸດ 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法律制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方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设立国有 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 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国家出资企业—— 国家出资企业 国有独资企业; 国有独资企业; 国有独资公司; 国有独资公司; 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国有资本参股公司; 国有资本参股公司;
度;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法律制度;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法律制度; 国有企业清产核资法律制度; 国有企业清产核资法律制度;
国有资产的分类:经营性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的分类: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 营性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 营性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及境外 国有资产等。 国有资产等。 2009.5.1.《企业国有资产法》实施 《企业国有资产法》 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全民所有; 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全民所有; 国务院和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 享有权益; 责,享有权益; 国家建立健全管理与监督体制; 国家建立健全管理与监督体制; 企业国有资产受法律保护; 企业国有资产受法律保护;
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 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财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财 产。 国有资产形成的方式: 、 国有资产形成的方式:1、国家凭借权力 依法取得和认定属于国家的资产; 、 依法取得和认定属于国家的资产;2、国 家以各种形式投入的资本金以及所收益 所形成的财产; 、 所形成的财产;3、国家对行政和事业单 位拨入经费而形成的国有资产; 、 位拨入经费而形成的国有资产;4、国家 接受各种形式的馈赠而形成的国有资产。 接受各种形式的馈赠而形成的国有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