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十年一剑全息汤_解惑_薛振声
十年一剑全息汤

十年一剑全息汤薛振声在3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薛振声从自己亲手诊治的上万例疑难病症中感悟到:可以把疑难病症的成千上万种病因化繁为简,分为五大类:风寒类、痰凝停滞类、湿困类、水停类、血热血瘀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疑难病症的病因并不是单纯的某种,而往往是这五大类病因相互交织、影响和并存。
那么,能否找到这五大类病因的整体治疗方法呢?薛振声经过20年的临床试验,发现:治疗风寒类证,可以使用桂枝汤;治疗痰凝停滞类证,可以使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湿困类证,可以使用平胃散;治疗水停类证,可以使用五苓散;治疗血热、血瘀类证,可以使用生地、丹皮。
再加上整体治疗、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只选用最关键的柴胡、甘草两味药),那么,这些方剂或中药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能够整体辨证施治的“全息汤”基础方:柴胡12g 桂枝10g 白芍10g 瓜蒌10g 薤白10g 枳实10g 苍术10g 陈皮10g 厚朴10g 白术10g 茯苓10g 猪苓10g 泽泻12g 生地10g 丹皮10g 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10g上述组合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临床上却花费了薛振声20多年。
中医历史上,也有医家在研究用综合方剂来进行整体辨证治疗。
但是,一付综合方剂绝非把数类单项治疗方剂“叠加、组合”起来那么简单。
因为各个方剂之间互相影响,非常容易顾此失彼、干扰药效。
这需要思想上的大胆设想、临床上的小心验证。
——经过对自己上万例临床病例的前后对比,薛振声发现:采用“整体辩证+传统辩证”治疗疑难病症,确实比“传统辨证”疗效更好,而且失误更少、容易掌握。
以一个固定的处方来应付千变万化的疾病,显然是行不通的。
薛振声认为:全息汤的基础方提供了对疑难疾病“共性”的治疗方法,对于特定疾病的“个性”,还要按照传统辩证的方法,对全息汤基础方进行加减。
——为方便广大读者,他也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撰写了“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法”,比如,发热:一概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高热脉洪、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 (白虎汤意)。
《十年一剑全息汤》薛振声可打印版

十年一剑全息汤薛振声在3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薛振声从自己亲手诊治的上万例疑难病症中感悟到:可以把疑难病症的成千上万种病因化繁为简,分为五大类:风寒类、痰凝停滞类、湿困类、水停类、血热血瘀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疑难病症的病因并不是单纯的某种,而往往是这五大类病因相互交织、影响和并存。
那么,能否找到这五大类病因的整体治疗方法呢?薛振声经过20年的临床试验,发现:治疗风寒类证,可以使用桂枝汤;治疗痰凝停滞类证,可以使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湿困类证,可以使用平胃散;治疗水停类证,可以使用五苓散;治疗血热、血瘀类证,可以使用生地、丹皮。
再加上整体治疗、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只选用最关键的柴胡、甘草两味药),那么,这些方剂或中药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能够整体辨证施治的“全息汤”基础方:柴胡12g 桂枝10g 白芍10g 瓜蒌10g 薤白10g 枳实10g 苍术10g 陈皮10g 厚朴10g 白术10g 茯苓10g 猪苓10g 泽泻12g 生地10g 丹皮10g 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10g上述组合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临床上却花费了薛振声20多年。
中医历史上,也有医家在研究用综合方剂来进行整体辨证治疗。
但是,一付综合方剂绝非把数类单项治疗方剂“叠加、组合”起来那么简单。
因为各个方剂之间互相影响,非常容易顾此失彼、干扰药效。
这需要思想上的大胆设想、临床上的小心验证。
——经过对自己上万例临床病例的前后对比,薛振声发现:采用“整体辩证+传统辩证”治疗疑难病症,确实比“传统辨证”疗效更好,而且失误更少、容易掌握。
以一个固定的处方来应付千变万化的疾病,显然是行不通的。
薛振声认为:全息汤的基础方提供了对疑难疾病“共性”的治疗方法,对于特定疾病的“个性”,还要按照传统辩证的方法,对全息汤基础方进行加减。
——为方便广大读者,他也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撰写了“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法”,比如,发热:一概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高热脉洪、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白虎汤意)。
薛振声著《十年一剑全息汤》

薛振声著《十年一剑全息汤》在3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薛振声(江苏邳州炮车中心卫生院)从自己亲手诊治的上万例疑难病症中感悟到:可以把疑难病症的成千上万种病因化繁为简,分为五大类:风寒类、痰凝停滞类、湿困类、水停类、血热血瘀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疑难病症的病因并不是单纯的某种,而往往是这五大类病因相互交织、影响和并存。
那么,能否找到这五大类病因的整体治疗方法呢?薛振声经过20年的临床试验,发现:治疗风寒类证,可以使用桂枝汤;治疗痰凝停滞类证,可以使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湿困类证,可以使用平胃散;治疗水停类证,可以使用五苓散;治疗血热、血瘀类证,可以使用生地、丹皮。
——再加上整体治疗、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只选用最关键的柴胡、甘草两味药),那么,这些方剂或中药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能够整体辨证施治的“全息汤”基础方:柴胡12g桂枝10g白芍10g瓜蒌10g薤白10g枳实10g苍术10g陈皮10g 厚朴10g 白术10g茯苓10g猪苓10g泽泻12g生地10g丹皮10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歌诀:五苓平胃桂枝凑,丹地柴枳薤瓜蒌)据薛振声本人介绍,他运用以“整体辩证+传统辩证”为特点的全息汤加减进行治疗,比前半生单纯运用传统辩证提高疗效20%-30%,临床把握性大大增强,尤其是:药物的副作用大大降低。
全息汤基础方内科症状加减法:1.发热。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温病、伤寒、内伤、杂病,不分风寒、风热、气虚、阳虚,不分高热、低热、恶寒发热、只热不寒、寒热往来,日晡潮热、五心烦热等,一概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高热脉洪、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白虎汤意)。
其余按症加减。
2.低温。
指体温在36℃以下,伴全身不适者。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桂枝附子汤意)。
其余按症加减。
3.自汗。
不论何种疾病引起,也不分气虚、阳虚、营卫不和、阳明热炽、暑气伤阳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重者加黄芪、牡蛎各12g;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龙骨、牡蛎各12g,其余按症加减。
薛振声全息汤

全息汤-薛振声十年一剑全息汤的使用方法好资料薛振声,70多岁的农村家传中医,从事临床40年,在邳州炮车中心卫生院。
前半生他用传统辩证施治;后半生则用整体辩证施治,只使用一个自创的方剂——“全息汤”。
他打一个比方:疑难病症就像是一群穷凶恶极的罪犯,有抢劫犯、杀人犯、盗窃犯、诈骗犯等等,而中医治疗疑难病症,就好像将这些形形色色的罪犯关进监牢、接受改造。
而治疗方法就如同改造罪犯的办法:首先是要让罪犯统一进行劳动改造、实施法律训导、进行自我悔改,这是对改造罪犯(治疗疾病)的整体方法。
有了这些整体方法,再配合每个人的不同犯罪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具体改造,才有可能让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把疑难病症化繁为简,分为五大类:风寒类、痰凝停滞类、湿困类、水停类、血热血瘀类。
治疗风寒类证,可以使用桂枝汤;治疗痰凝停滞类证,可以使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湿困类证,可以使用平胃散;治疗水停类证,可以使用五苓散;治疗血热、血瘀类证,可以使用生地、丹皮。
——再加上整体治疗、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只选用最关键的柴胡、甘草两味药),那么,这些方剂或中药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能够整体辨证施治的“全息汤”基础方:柴胡12g 桂枝10g 白芍10g 瓜蒌10g 薤白10g 枳实10g 苍术10g 皮10g 厚朴10g 白术10g 茯苓10g 猪苓10g 泽泻12g 生地10g 丹皮10g 甘草10g 生10g 大枣10g 薛振声发现:采用“整体辩证+传统辩证”治疗疑难病症,确实比“传统辨证” 疗效更好,而且失误更少、容易掌握。
全息汤的基础方提供了对疑难疾病“共性”的治疗方法,对于特定疾病的“个性”,还要按照传统辩证的方法,对全息汤基础方进行加减。
比如,发热:一概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高热脉洪、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白虎汤意)。
其余按症加减。
胁痛:去大枣、加牡蛎12g,右胁痛者再加青皮10g,左肋痛者再加郁金10g;腋下肋间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薛振声笑称:“我不是用‘一个方剂包打天下’,而是在对几百个经典方剂的应用中,增加了一个我发明的整体施治方剂!”他特别提醒读者:以上所列加减法为个人经验的积累,疗效确切(但不应视为固定不变的模式,应不断探索。
有感与薛振声老先生的《全息汤》

有感与薛振声老先生的《全息汤》好久前在书店看到薛老先生的《十年一剑全息汤》,因为一直受惠于张颖清先生的《生物全息论》和《生物全息诊疗法》,认为可能是谁发扬了张的学说,并且出之以方药。
很兴奋,心想又一个张仲景出现了,因为张仲景第一个把黄帝内经的基础理论落实于临床系统处方。
可是,翻开书,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所以稍微翻一下,没怎么措意。
心里想这么多年全息够了,附庸风雅之辈太多。
近来与恩师田景灿先生话题所及,不觉聊到薛老先生的“全息汤”,不料恩师欣赏有加,我的心目中,恩师是唯一真正读懂张先生并加以完善和超越的人,所以就不得不重新审视,另眼相看了。
抽了一个空子,去书店找出来仔细阅读,竟有十分意外的收获。
汇报如下:1, 突破了脏腑划分局限,从全局着眼。
2, 突破了辨证论治,找出脏腑相关性及主要矛盾。
3, 认为人体病态的有序性相似于门捷律夫元素周期表。
4, 认定少阳经有决定性意义。
5, 看出伤寒论复方的价值6, 以小柴胡汤为基本方结合胃与膀胱汤药,着眼点在“腑”。
薛老先生是让我想起来曹刿的那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走到这么深,其人后所下的功夫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言而喻。
薛先生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研究的务实的人,他的优秀的科学思维从“全息汤”中清晰可辨。
然而薛老先生是一个非常谦虚谨慎的人,他不止一次申明全息汤并不是绝对完善的终极真理。
假如我们一味的不肯独立思考而不肯补充一两句薛老先生不尽完善之处,那不仅是对他本人的不尊重,更是对科学和患者健康的不负责。
1,“全息汤”想法的尝试,古已有之,只是说法不一样,略举如下:张仲景格外垂青的“桂枝汤”“小柴胡汤”,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王隐君的礞石滚痰丸,朱丹溪申论发挥的“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越鞠丸”魏玉横的“一贯煎”,钱乙的六味地黄丸,赵养葵重点申论发挥的“逍遥丸”,“六味丸”“八味丸”“十补丸”张景岳的新方八阵,今人喜用的温胆汤等等。
其中赵养葵重点申论发挥的“逍遥丸”与薛老先生的思路有相近处。
十年一剑全息汤

十年一剑全息汤薛振声在3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薛振声从自己亲手诊治的上万例疑难病症中感悟到:可以把疑难病症的成千上万种病因化繁为简,分为五大类:风寒类、痰凝停滞类、湿困类、水停类、血热血瘀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疑难病症的病因并不是单纯的某种,而往往是这五大类病因相互交织、影响和并存。
那么,能否找到这五大类病因的整体治疗方法呢?薛振声经过20年的临床试验,发现:治疗风寒类证,可以使用桂枝汤;治疗痰凝停滞类证,可以使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湿困类证,可以使用平胃散;治疗水停类证,可以使用五苓散;治疗血热、血瘀类证,可以使用生地、丹皮。
再加上整体治疗、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只选用最关键的柴胡、甘草两味药),那么,这些方剂或中药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能够整体辨证施治的“全息汤”基础方:柴胡12g 桂枝10g 白芍10g 瓜蒌10g 薤白10g 枳实10g 苍术10g 陈皮10g 厚朴10g 白术10g 茯苓10g 猪苓10g 泽泻12g 生地10g 丹皮10g 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10g上述组合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临床上却花费了薛振声20多年。
中医历史上,也有医家在研究用综合方剂来进行整体辨证治疗。
但是,一付综合方剂绝非把数类单项治疗方剂“叠加、组合”起来那么简单。
因为各个方剂之间互相影响,非常容易顾此失彼、干扰药效。
这需要思想上的大胆设想、临床上的小心验证。
——经过对自己上万例临床病例的前后对比,薛振声发现:采用“整体辩证+传统辩证”治疗疑难病症,确实比“传统辨证”疗效更好,而且失误更少、容易掌握。
以一个固定的处方来应付千变万化的疾病,显然是行不通的。
薛振声认为:全息汤的基础方提供了对疑难疾病“共性”的治疗方法,对于特定疾病的“个性”,还要按照传统辩证的方法,对全息汤基础方进行加减。
——为方便广大读者,他也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撰写了“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法”,比如,发热:一概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高热脉洪、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 (白虎汤意)。
十年一剑全息汤

薛振声是一位70多岁的农村家传中医。
前半生他和普通医生一样,用传统辩证施治;后半生则用整体辩证施治,只使用一个自创的方剂——“全息汤”。
三十年来,一付“全息汤”(包含加减)处方大概开了几万张,现仍继续开着。
2004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了薛振声的学术专著《十年一剑全息汤》。
——他为什么这样做?“全息汤”的机理何在?疗效又如何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年的薛振声,是江苏邳州炮车中心卫生院的一名老中医。
在漫长的行医生涯中,他前半生在其父亲、当地名医薛汉三的指导下,勤奋研究和运用传统辩证施治:包括临床常用的八纲辩证、六淫辩证、阴阳气血辩证、脏腑辩证;伤寒学说的六经辩证;温病学说的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等,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但薛振声并不满足,开始了对疑难病症的开拓性研究。
他发现:疑难病症之所以难于治愈,往往由于病症并不像传统辩证那样清晰、明确,比如:非常明确的属于湿热蕴肺、阳明腑实,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剪不断、理还乱。
——运用传统的辩证方法治疗普通疾病,往往定位明确、立竿见影;但治疗疑难病症,很多医生难免顾此失彼,难于应对。
勉强开出药方,医生也心中忐忑,不知能否中病。
——薛振声深有感触地想:这不能单纯认为医生的水平有问题,自己能不能把传统的辩证施治向前发展,使得医生对于疑难病症的辩证准确率更高、把握性更大、治疗效果更好呢?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薛振声就开始在临床上进行“整体辨证”的探索。
他认为:既然疑难病症的致病原因错综复杂、头绪纷乱。
那么,能否寻找出各种疑难病症的整体共性呢?打一个比方:疑难病症就像是一群穷凶恶极的罪犯,有抢劫犯、杀人犯、盗窃犯、诈骗犯等等,而中医治疗疑难病症,就好像将这些形形色色的罪犯关进监牢、接受改造。
而治疗方法就如同改造罪犯的办法:首先是要让罪犯统一进行劳动改造、实施法律训导、进行自我悔改,这是对改造罪犯(治疗疾病)的整体方法。
有了这些整体方法,再配合每个人的不同犯罪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具体改造,才有可能让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学习《十年一剑全息汤》笔记

学习《十年一剑全息汤(薛振声)》笔记1、为了更好地认识疾病的整体性,必须重新认识以前中医关于疾病传变方式的论述。
人体患病时,出现各种症状,这些症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有轻有重,有先有后。
古人认识疾病处于早期阶段,当然首先注意突出症状,而这些突出症状的出现,往往有先有后,这就使古人认为疾病的传变;速度缓慢,层次分明。
如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温病,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先上焦,再中焦,后下焦等等。
这些论述;当时对辨证施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验的积累、认识的深化,现在可以完全证实人体患病时,全身反应同时出现,而且存在于疾病全过程。
患病时出现的症状,确实有轻重先后等等不同,但那只是程度不同,或有些症状暴露明显,有些症状比较隐蔽而已,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只有突破前人关于传变的理论,整体观和系统疗法才能在理论上成立。
疾病的传变理论:涛注:1、任应秋在《病机临证分析》中讲19条时就总结过“病因”不外三端:第一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
第二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第三为饮食劳伤。
我以为可从2、神志致病在这里没有作出交代。
2、中药系统疗法涛注:1、“风寒与血热的对立统一”完成了逻辑上的要求,进一步的解释详见《薛振声对全息汤的进一步阐释》。
2、“神志”一项仍没有交代,对“病因”三端之一,不能简单归类于上焦就成了。
3、系统疗法基础方:柴胡12g 甘草10g——小柴胡汤意桂枝10g 白芍10g 生姜10g 大枣10g ——桂枝汤意瓜蒌10g 薤白10g 枳实10g 厚朴10g ——枳实薤白桂枝汤意苍术10g 陈皮10g ——平胃散意白术10g 茯苓10g 猪苓10g 泽泻12g ——五苓散意生地10g 丹皮10g——血热、血瘀4、对系统疗法应用各方剂的详解小柴胡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06月/21日/
《十年一剑全息汤》解惑
薛振声
拙作《十年一剑全息汤》出版后,陆续收到一些读者反馈的信息。
也许出于对笔者的鼓励,多持肯定态度,说方法管用,有的还报了初步统计,效果很好。
有些读者反应的意见,涉及中医一些重大问题,笔者觉得有必要深入探讨,故略陈管见。
一、中医的发展创新问题
有的读者说,他对该书的创新思想最感兴趣,此书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用新的方法治疗疑难病取得疗效。
这是令人振奋的感觉。
笔者在晚年推出拙著,并不是单纯介绍个人的医疗经验,更深层次的愿望是想为中医界带来一缕清风,激发同仁的创新热情,使中医这门古老的学术在现代社会焕发青春与活力。
怎样才能发展创新?就是继承传统而又不受传统观念束缚,以新的医疗思想和方法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确实疗效。
怎样发展创新?就是在积累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古代和现代一切有用的思想和知识,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上升为理论,再回到临床中去检验,并在检验中修正、补充、完善,最终基本定型。
以上意见是在系统疗法形成和拙著写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思考,供同道参考。
二、八纲辨证还要不要
有的读者说,系统疗法已经包括了表里寒热虚实阴阳,那八纲辨证还要不要?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令人深思。
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
但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也暴露出历史的局限性。
以现代哲学思想分析,八纲辨证绝对化、简单化、片面化的思想方法,明显带有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色彩,不利于辩证思维的发展。
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对前人的理论成果应该尊重,对有实用价值的要继承并使用,对经过改造可以继续使用的,要在继承中加以改造。
系统疗法除要研究和解决疾病的共性,也重视研究和解决疾病的个性。
在研究和解决疾病的个性方面,八纲辨证仍可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八纲辨证仍要保留,而且,对八纲的理解,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予新义,这样,传统理论和系统疗法就实现了融合。
三、碰到十八反怎么办
有的读者问,他治疗一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想用全息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可后方有附子,和前方栝楼是十八反,怎么办?
这是个实际问题,前人的医学著作中有很多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始前三禁”、“酒家忌桂”等等。
对前人的经验应以重视,但不应盲目遵从,不敢越雷池半步。
解决之道是实践。
在实践中,证实古人的结论是正确的,应该遵从,是错误的,要敢于否定。
从笔者个人经验看,使用系统疗法,有些禁忌已经突破。
如治疗单纯甲状腺肿用全息汤加海藻(与甘草相反),治自汗身痛用全息汤加附子(与栝楼相反),治妊娠吐加半夏(妊娠用药禁忌),治妊娠病不去五苓散(胎前三禁),治饮酒者疾病不去桂枝(酒家忌桂)等等,效果良好,未见不良反应。
以上突破禁忌,是根据临床需要,并非为突破而突破。
但是,使用有禁忌的中药还应慎重,必须依赖于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或者求助于科研实验。
B05.4
相关链接
薛振声先生,年近古稀,在江苏省邳州市炮车镇卫生院工作。
2004年1月,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出版其专著《十年一剑全息汤》。
全息汤是薛振声先生所论的“疾病的中医整体观和中药系统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体现。
他认为各种疾病的重点虽在不同的部位,但归根结底都能从整体上去把握。
薛先生的整体观又有别于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的整体观,他是从少阳枢机、表证、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血分证去认识的。
每一种疾病,不论症状简单或复杂,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着手治疗。
少阳枢机不利是疾病整体性的关键,治疗首先要和解少阳,故选用小柴胡汤;表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风寒,选桂枝汤;上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痰凝气滞,选枳实薤白桂枝汤;中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湿困,选平胃散;下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水停,选五苓散;血分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血热、血瘀,选生地、丹皮二味。
上述方药便组合成全息汤。
柴胡1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栝楼10克薤白10克枳实10克苍术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2克生地10克丹皮10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
薛先生用传统辨证论治的方法,认识到辨证论治能立竿见影,但也有它的复杂性和局限性。
近二十余年来,薛先生皆从整体入手认识和治疗疾病。
以全息汤为主方,再根据不同情况配伍用药,药味多在25~30味之间,对于许多疾病都有明显疗效。
一些患者多种疾病缠身,症状表现相当复杂,辨证有一定困难且有顾此失彼之虞,而用全息汤则可从更高处入手,病人反映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