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锦州湾港口物流构建问题
锦州港粮食物流问题研究.doc

锦州港粮食物流问题研究物流概念传入中国已有20多年时间,但将物流与粮食行业结合并得到重视却是近几年的事。
并且目前国内对粮食物流内涵的界定主要还是从粮食物流的功能环节出发,强调各环节的有机结合以及实体流动基础上的有效管理、控制和协调。
粮食物流的发展不仅可以成为粮食企业的第三利润源,而且也直接影响着粮食安全的保障。
已在2007年6月27日,锦州港粮食现代物流项目一期工程12万吨立筒仓及相应接收、发放系统就已建成,正式投入生产,金灿灿的“植物黄金”——玉米开始与这个斥资近2个亿的庞大工程进行零距离接触,其为锦州港进一步称雄我国北方粮食市场提供了有利契机。
锦州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提供多样化和优质化的服务,依靠灵活的机制实现自我发展,受到广大客户的肯定;做大做强粮食物流业,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充分发挥玉米“黄金水道”的作用。
本文就辽宁锦州港粮食物流近几年的情况、粮食物流的仓储与运输状况、发展不足之处、对不足的对策建议等进行研究,以期对锦州港粮食物流的发展有所帮助。
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是由完善配套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高效的合理的运作方式、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和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所组成。
发展我国现代粮食物流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目前东北地区粮食散运量已占总运量的40%,成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最快的地区。
探讨如何加快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业的对策建议,为粮食物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辽宁锦州港近几年的发展现状锦州港港口设施状况有码头泊位现有19个,其中有2个10万吨级散粮泊位、2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
港口目前最大停靠点是15万吨级油轮和10万吨级散粮货轮。
仓库场地大小有127万平方米,仓容量253万吨,年周转能力2530万吨。
散粮设有筒仓,仓容量是12万吨的筒仓,仓体高49米,进出仓效率达到每小时2000吨。
港口设有定线班轮线路,锦州港粮食定线班轮已开通至蛇口港、妈湾港、黄埔港等南方主要港口航线,其中锦州港至妈湾港每18天一个航班,至蛇口港每20天一个航班,主要承运配载或搭载粮食及各类零担货物。
锦州港口物流发展的综合评价分析

表4 1 解 释 的 总 方 差 表
成分
合计
l 2 3
4
方差的%
6 7 . 2 8 0 1 0 8 8 6 7 1 0 4
幕秘
6 7 2 8 0 7 81 6 6 8 5 2 7 0
l 0 0 9 2 l _ 6 3 3 1 0 6 6
68 5
辐 射 能 力 , 突 出港 口集 货 、存 货 、 配 货特 长 , 以临港 产 业 为 基 础 , 以信 息 技 术 为支 撑 , 以优 化 港 口 资源 整 合 为 目标 ,发 展 具 有 涵 盖物 流 产 业 链 所 有 环 节 特 点 的港 口综 合服 务 体系 。 2 . 锦 州港 口物 流 的发 展现 状 锦 州 港 位 于 中国 渤 海 西 北部 ,是 辽 宁 省对 外经 济 发 展 的重 要 枢 纽 ,沟 通 东北 亚 地 区 的 战 略性 港 口 。锦 州港 2 0 1 2 年 货物 吞 吐 量达 7 3 5 4 . 8 万 吨 ,2 0 1 3 年 货 物 吞 吐 量达 8 5 1 9 . 3 万 吨 , 同比增 长 了1 5 . 8 % ,集 装 箱完 成9 5 . 2 万 标 箱 ,达 到 了历 史 新 高 。 同 时 , 锦 州 港仓 库 堆 场面 积达 1 2 7 万 平 方 米 ,拥 有 泊 位 21 个 。 随着 港 口货 物 吞 吐 量 的加 大 , 锦 州港 已可 以满 足 2 5 万 吨 级 驳 船 停 靠 , 同 时深 水 港 也 在 相 继 建 立 , 数 量不 断增 加 。 锦 州 港 是 我 国北 方 地 区 重 要 煤炭 、粮 食 、 化 肥 运 输 大 港 ,在 2 0 1 3 年 粮 食 吞 吐 量 破 1 3 0 0 7 J 吨 , 而煤 炭 吞 吐 量近 2 0 0 0 万 吨 。锦 卅『 交通 网络 发 达 ,形 成 了 公 路 、铁 路 、航 空 、 管 道 多 种 交 通 方 式 交 错 环 绕 , 为 锦 州 港 港 口物 流 的发 展创 造 了便利 条件 。 虽 然 锦 州 港 在 港 口物流 发展 上 已经 取 得 了很 大 的进 步 ,但 是 与 我 国 的 一些 港 口 如 大 连 港 、天 津 港 、 青 岛港 相 比 ,远 不 及 他 们 。2 O l 3 年 大 连 港 货物 吞 吐 量 为 3 . 7 4 亿 吨 ,天 津 港 货 物 吞 吐 量 为4 . 7 6 亿 吨 , 青 岛
船舶航行中的海上港口物流体系建设

船舶航行中的海上港口物流体系建设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船舶航行中的海上港口物流体系建设愈发受到重视。
海上港口物流体系的有效建设对于促进贸易流通、提高运输效率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海上港口物流体系的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海上港口物流体系建设的挑战1.1 环境因素挑战海上港口物流体系建设面临的首要挑战之一是环境因素。
航道的畅通性、港口设施的完备性以及自然灾害对港口物流运作的影响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例如,恶劣天气条件可能导致港口关闭,船只无法进出港口。
此外,水域污染、海洋资源开发等问题都对海上港口物流体系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影响。
1.2 技术创新挑战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船舶航行中的海上港口物流体系建设也面临着技术创新的挑战。
例如,自动化码头设备、智能化货物追踪系统、无人机配送等新技术的应用,都需要适应并整合到港口物流体系中。
然而,技术的引入也意味着需要培训和更新员工技能,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二、海上港口物流体系建设的解决方案2.1 加强水道维护和管理保持航道的畅通性对于海上港口物流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港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航道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水深满足船只进出港的要求,并及时清理水道中的浮冰、水草等障碍物。
2.2 完善港口设施建设港口设施的完备性是海上港口物流体系建设的基础。
各港口管理部门应确保港口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并不断进行维护和更新。
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和建设港口码头、存储仓库等设施,以应对物流需求的变化。
2.3 推动技术创新应用为了应对技术创新的挑战,港口管理部门应主动推动技术创新的应用。
例如,引入自动化码头设备,提高装卸效率和安全性;发展智能化货物追踪系统,提升货物运输的可视化管理水平。
此外,加强与科研机构、技术企业的合作,共同研发解决海上港口物流体系中的技术问题。
2.4 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人才是海上港口物流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建立锦州国际物流中心的思考

位置 奠定 了锦 州作 为 国 际 物流 中心 的基 石 。
②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已
本 ,建立 优 秀 的 国 际物 流 中心 是 一 个很 好 的 途 径 ,不 仅 可 以加 快 个方 面 分析 在 锦 州建 立 国 际 物流 中心 。
物流中心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同样也可以带动其 周边的城市 经济的 发展。那么在东北地区哪个城市可以担此大仟呢?从综合的各个
几 个方 面 体现 :
别人 没 有的 独 特优 势 。 1 建立 锦 州 国 际物 流 中心 的 现 实条 件 .
() 1加强宣传 ,培育现代物流主体 ,充分利用国际物流 中心的 () 2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基本形成现代物流产业的框
选择锦州作为国际物流中心 , 有支持它的理论依据 , 其理论依 有 利条 件 。 间布局 与转移递推时 ,应从既有的经济技术梯度出发,首先让有 架 体 系 。
建立 锦州 国际物 流 中心 的思考
岳 环 付 俐 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 辽 宁 沈 阳 1 0 6 0 ) 1 3
摘要 :随着全球 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中国的经贸业也在蓬勃发展,国内外 的货物运输量 日益增长。在此时建立优秀的 国际物流 中心是必要 的。 因此本 文选择 了锦州作为 国内的国际物流 中心之一。本文分 为四个部分 ,包括建立锦州国际物 流 中心 的必要性、紧迫性 ;其理论依据 ;现 实条件 ;建立锦州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议 。具体 内容如下。
锦州湾港口群建设的SWOT分析

锦州湾港口群建设的SWOT分析从世界港口业的发展史来看,港口之间进行港口资源整合、区域合作已经是大势所趋。
港口整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促进临港工业的发展、增加辐射能力、完善物流体系。
我国港口整合趋势也已出现,从南部的X省北部湾到北部的渤海湾,我国沿海港口正在掀起一股“整合热潮”。
鉴于锦州湾港口间存在竞争大于合作的状况,作为港口物流系统最重要的节点,现代Z区位发展的关键是通过与物流系统的其他节点之间有效的合作,不断提高区域港口物流系统的综合物流能力。
1锦州湾港口群物流发展优势(Strengths)1.1锦州湾港口群的区位优势锦州湾东承接辽中城市群,西连京津冀城市群,南临渤海,北有辽西、X省古东部以及X省、X省,远至蒙古国东部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内外咽喉要冲的战略区位优势。
三港地处渤海锦州湾,腹地宽阔,资源丰富,是东北几大深水港口之一,尤其锦州港位列中国港口二十强,是X省重点发展的北方区域性枢纽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1.2锦州湾港口群的政策优势锦州湾是X省“五点一线”发展战略的战略重点之一,同时也是沿海经济带的重点发展区域。
X省委省政府给锦州湾港口发展许多优待政策促进其快速、高效的发展,如“三铁合一”优待政策支持货源快速进出锦州港,让国家铁路在地方铁路和港口铁路的合作和协作下,不需在高桥车站进行换载,可以直接达到前沿码头。
同时,还有各市都确立“以港兴市”的战略部署,港口作为最具优势的核心战略资源,倾全市之力发展港口的软硬环境,提升港口的国际竞争力。
面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X省沿海“五点一线”进一步开放的双重历史机遇,锦州湾港口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加快转变港口发展方式,又好又快地发展港口经济,港口的“合作联动,港城共荣”的战略将进一步发挥港口的门户、带头和辐射作用。
2锦州湾港口群物流发展劣势(Weaknesses)2.1港口物流信息系统相对落后,港口间整合度低锦州湾各港口的物流信息系统跟国内沿海发达地区港口(如青岛港、宁波港、盐田港等)相比略显落后,主要表现包括;①从接受订货到发货的时间;②库存的适量化(压缩库存并防止脱销);③装卸搬运的作业效率;④运输效率;⑤使接受订货和发出订货省力程度;⑥接受订货和发出订货的精确度;⑦防止发货和配送作业环节出现差错;⑧调整需求和供给;⑨为客户供应信息咨询。
浅析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范本模板】

摘要我国港口物流经过多年的经营,目前发展势头迅猛,年吞吐量不断扩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如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缺乏远景规划等问题和不足。
本文对我国港口物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港口物流;现状;问题;对策目录1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环境及现状 (1)2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1 大多数港口物流建设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与远景规划 (2)2.2 物流规模普遍较小,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2)2.3 物流建设各自为政,物流联盟程度不高 (2)2.4 港口物流管理水平有限,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专业人才缺乏 (2)3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对策 (3)3.1 加强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 (3)3.2 重视物流联盟,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 (4)3.3 加快培养港口物流专门人才 (4)4 结论 (5)1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环境及现状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港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港口作为综合运输链中一个主要环节,其战略地位日益加强,是我国进行国际贸易的重要保障和依托。
中国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11万公里内河航道,设有1460多个港,承担着9%的国内贸易运输和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
随着港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国内港口也已意识到发展港口物流的重要性,纷纷加快了对港口物流的规划和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20多个省市和30多个中心城市政府制定了区域性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并将开发物流园区作为发展物流的途径.港口是水陆运输的起点和终点,是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
经济全球化、港口国际化、服务需求多元化,为我国港口和港口物流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促进了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陆集装箱吞吐量强劲增长,成为我国港口经济的最大亮点。
2003年完成4800万标箱,跃居世界第一。
其中上海、深圳港完成 1128万标箱和1062万标箱,分别列世界集装箱大港第三和第四。
求真务实 建设“港口锦州”

求真务实建设“港口锦州”锦州市委书记:佟志武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港口作为重要战略资源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港口经济日益成为牵动、辐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提出要加快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加速锦州的沿海化进程,努力建设“ 港口锦州” ,实现锦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港口是锦州最具时代特征和自身特点的战略性资源,是锦州最为宝贵的基础设施和比较优势,也是锦州参与经济博弈的核心竞争力。
建设“ 港口锦州” 是实现锦州快速发展的目标定位建设“ 港口锦州”是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
当前我们面临的最紧迫任务就是要打好新时期的“ 锦州攻坚战” ,全面振兴锦州老工业基地。
面对老工业城市多年来形成的观念陈旧,机制不活,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包袱沉重等各种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坚决破除阻碍发展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敞开胸怀,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引进技术、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化解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改革求振兴,以开放求发展。
港口经济具有强烈的外向型和开放性,是地区对内、对外经济发展双向辐射的核心点,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振兴锦州老工业基地进程中,充分发挥我市港口这一最具吸引力的优势,建设“ 港口锦州”,对推进锦州外向化进程,吸引客商,实现国内外生产要素相互交融,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 港口锦州” 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城市化进程,树立滨海港口城市新形象的需要。
经济重心沿海化是世界经济空间分布的重要特征。
世界十大经济中心多数都因临港靠海而日益兴盛。
港口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世界人口的60%居住在距海岸线100公里以内,世界贸易的90%是通过海运实现的。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经营版 2019.09
行业视角>>>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高艺萌 李燕玉 渊吉林外国语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7冤
摘 要院在大背景数据下的今天袁港口物流发展成为了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潮流遥 港口物流的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及贸易起到 了推进的作用遥 本文就港口物流的现状及新形势的理念袁对其发展及重要性进行了浅析及定位袁并根据我国的优势探索一条新的 经济之路遥
. All1.直R接ig影h响ts Reserved. 伴随着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袁国际贸易的往来日益频繁袁港 口物流的发展愈发增强袁国民经济呈现了质的飞跃遥对于每日通 货量巨大的中国来说袁 港口物流成为了一切运输的中转地遥 因 此袁凡是港口物流的重要发展区域袁港口经济的提升及拓展得到 了前所未有的延深袁由此可以看出袁港口物流与经济呈现了互相 促进的关系袁相互依存袁相互统一袁共同发展且密不可分遥 2.间接影响 港口物流对经济的间接影响可以概括为对对外贸易起到了
原因之一遥 目前为止袁我们国家多数地区采用的仍是政企合一的 管理模式袁这使我们无法做到自我决策与自主经营遥 而物流面的 发展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袁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知识化程度较低袁无 法达到现代新模式物流的要求遥 另外袁我国已开始启用信息化管 理模式袁也有地区的企业开始启用自己独特的信息系统袁技术也 有了一定的提升袁 但是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港口物流信息处理 系统袁所以我们信息化应用的方面十分的狭隘袁运用率低袁在各 个环节的节点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衔接与完善袁 在数据交换与共 享上更是遇到了巨大的难题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 港 口群 的 优 势
3 . 发展锦州湾港口物流的建议措施
3 . 1 打破行政区划一体开发 锦州 、 葫芦 岛、 盘锦三港拥有共同 的锚地 ( 锦州湾 ) 、 共同 的市场腹
地( 辽西五市 、 直至 内蒙 、 吉黑东部 ) , 但长期 以来形成 的片 面的甚至是 狭隘的地方保护 主义思想 . 在一定程度上制 约了辽西港 口的发展 要 敢于打破现有行政 区划 的束 缚 . 在现有港 口物 流资源基础上 . 发挥每 港资源优势 . 实现优势互补 . 进行一体化 开发 如 由于葫芦岛港原是军 港. 具有天然 的深水航道优 势 . 可 以发挥其优 势进行大型船舶码 头的
建设 . 以满足 国际上大型船只直接进入锦 州湾 . 以避免货物 中转 大连 港或天津港而满 足国际运输的需求 3 . 2 组建港 口 物 流资源管委会 2 . 1 港 口物流信息系统 问整合度低 锦州湾港 口物流资源管委会 由三港联合组建 . 是为了进一步加强 锦州湾各港 口的物流信息 系统跟 国内沿海发达地区港 口( 如青 岛 加强锦 ( 州) 葫( 芦岛 ) 盘( 锦) 三市的交流与 港、 宁波港 、 盐 田港等) 相 比略显落后 。 主要表现包括 : 从接受订货到发 锦州湾港 口群的建设步伐, 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和整体效益 。通过组建锦州湾港 口物流资源 货 的时间 ; 库存 的适量化 ( 压缩 库存并 防止脱销) ; 装卸 搬运 的作 业效 合作 . 强化对港 口的规划管理 和科学定位 . 在基础设施资源 、 信息资 率; 运输效率 : 使接受订货和发 出订货省力程度 : 接受订货和发 出订货 管委会 , 港口 岸线 、 工业岸线和生活 岸线上要统筹考虑 、 合理确定各港 口功 的精确度 : 防止发货和配送 作业环节 出现差错 : 调整需求和供给 ; 为 客 源 、 要建立统筹协商机制 . 避免重复建设 . 避 户提供信息咨询 这些方 面所表现 的效率和效 益有一定 的差距 。 同时 , 能定位 和重大建设项 目布局 有 的放矢地 开展互补性项 目 对接 . 从而实现在竞争 中合 港 口间物流信息系统缺乏整 合 . 独 自建立 自己的物流信息 系统 . 导致 免恶性竞争 . 在合作 中互利共赢的 良好局面 各港 口独立作业与运营 . 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伴 随着 信息技术 的进 作 、 3 3组建 现代化锦州湾港 口群体系 步. 港 口物流信息 系统也 在不断进行革新 和发展 . 出现 了许 多新的应 按照《 全国沿海港 口布局规则》 , 形成布局合理 、 结构优化 、 层次分 用领域 , 如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 统计过 程控制 ( S P C ) 、 港 口物 流信息 战略管理等 . 需要辽西各港 口不断学习并加以应用 明、 功能完善 的现代化锦州湾港 口群体 系。根据 《 规 划》 , 2 0 1 0年是我 国沿海港 E l雄起 的标 志年 . 在这一年之 前 . 我 国沿海港 口 建设 目标将 2 . 2港 口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原油 、 铁 矿石 、 集装箱 4个运输系统进行 , 以建设大型 、 跟盘锦港 和葫 芦岛港相 比. 锦州 港具有相对 的人才优 势 , 但仍然 主要 围绕煤炭 、 高效 的专业 化码头为重点 . 锦 州湾港 口现有运输 系统优 势在于 处于人才不 足的尴尬境遇 从未来 的锦州湾组合港 的人才 配置需求 深水 、 原油 而在 2 0 1 0年之后 . 我 国港 E l 目标是继续完善各个运输 系 来看 , 缺 口非 常大 , 如 除了极少数 员工外 . 大部 分缺乏 现代港 口物流 煤 炭、 适 应国家生产 力 、 产业 布局及结构进 一步调 整的需要 , 适 应我 国 的专 业知识 . 而 且缺少 专业 港 口物流人 才 . 如港 口物流研 发 与规划 统 , 人才 、 港 口企业 经营管 理人才 , 特 别是组合 港综合经 营与管理 人才 、 经济社会 和对外贸易 发展的需要 港 口管理 下放给 地方政府 之后 . 港 口信息化 人才 、 高 级港 口物流 管理人 才 、 还有 与港 口运营有 关 的 极 大地调动 了地方投 资港 口建设 的积极性 近 年来我 国港 口发展如 此之快 . 很 大程度 上是 由于港 口体制 改革 的成 功 . 锦 州港在 1 9 9 3年 相关 人才的短缺 。 成为我 国第 一家政企 分开 的股份 制港 口 . 并且是 成功上市 的第一 家 2 . 3部分设施 和技术应用落后 葫( 芦 岛) 盘( 锦) 两港建设 较晚 。 港 口物 流基 础设施相对较弱 , 锦 港 口股票 交通部在 行业管理方面还要 对锦州湾港 口起到指 导性 作 例如 制定锦州 湾港 口整体 规划 、 布 局规划 . 以及投资 建设时规 定 州港也面临 同样问题 。近年来不断加 大港 口基础设施 的投 资力 度 . 以 用 , 引导锦 州湾港 E l 群 的持 续 缓解其 严重不足 , 如煤炭码头 、 粮食物流码头 、 集 装箱码头 、 散 杂货 码 可使用 的锦州湾 生产岸线 等 科学规划 . 通过优 化布局 和资源 整合 , 形 成布局 合理 、 结构 优化 、 层 头、 原油码 头等相继建设与投入使用。 相对于未来 巨大 的货源市场 特 良性 发展 , 功 能完 善的现代化 锦州湾港 口体系 . 发 展腹地相 近 、 货 源相 别锦 ( 州) 赤( 峰) 铁路 的建设 . 近期为内蒙古北 煤南运又提供了一条便 次分 明 、 捷的通道 . 远期为 蒙古和俄罗斯提供更 近的亚欧大陆桥 . 里 程节省近 近港 口间的合作共赢 3 . 4 加强港 口间物流节点合作 千公 里 . 这些都迫使锦州湾港 口要不断加快完善现有的港 口物流基础 通过合作 . 增强物流系统综合物流能力 综合交通 发展规划是一 设施 , 以应对未来 巨大 的物流市场 在改善港 口设施同时 . 锦 州湾港 口
2 0 1 3 年第0 3 期
科技 鞫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高 教论述◇
浅析锦州湾港 口物流构建问题
曹 颖 (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辽宁 锦州
【 摘
1 2 1 0 0 0 )
要】 现代港 口物流发展需要 构建地 区一体化物流产业群 , 传统锦 州湾港 口为 了各 自的经营 目 标而进行的 同质化竞争 已经严重危 害了
区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 , 本文拟从构建锦 州湾港 口物流 角度 , 对此问题 进行 阐述 。
【 关键词 】 锦 州湾; 港口物流 ; 措施建议
1 . 锦 州 湾 港 口物流 概 况
从世界港 口业的 发展史 来看 . 港 口之间进 行港 口资源 整合 、 区 域合作 已经是大 势所趋 。港 口整合 可以实现资 源共享 、 避免重 复建 设、 促进临港 工业 的发 展 、 增强辐 射能力 、 完善物 流体系 。锦州湾涵 盖 了辽 宁西部 的锦州 、 葫芦 岛 、 盘锦、 阜 新 和朝 阳五座 城市 , 其 中阜 新 和朝 阳两 市属于 内陆城市 . 锦 州湾港 口群包括锦 州港 、 葫 芦岛港 、 盘 锦港三个 港 口 锦 州湾港 口间存在竞争 大于合作 的状况 , 作 为港 l物流 系统最重要 的节点 . E 现 代港 1 3 区位 发展 的关键是 通过与 物流 系统的其 他节点之 间有效 的合作 . 不断提 高 区域 港 E l 物 流系统 的综 合物流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