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数学案函数及其应用.doc
中考数学 (一次函数的应用应用)

函数与应用(22题)1.(2017虹口)某市为鼓励市民节约用水,自来水公司按分段收费标准收费,下图反映的是每月水费y (元)与用水量x (吨)之间的函数关系.(1)当用水量超过10吨时,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不写定义域);(2)按上述分段收费标准,小聪家三、四月份分别交水费38元和27元,问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用水多少吨?2.(2017杨浦)水果市场的甲、乙两家商店中都有批发某种水果,批发该种水果x 千克时,在甲、乙两家商店所花的钱分别为1y 元和2y 元,已知1y 、2y 关于x 的函数图像分别为如图所示的折线OAB 和射线OC .(1) 当x 的值为 时,在甲乙两家店所花钱一样多?(2) 当x 的值为 时,在乙店批发比较便宜? (3) 如果批发30千克该水果时,在甲店批发比在乙店批发便宜50元,求射线AB 的表达式,并写出定义域.3.(2017崇明)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 两地,小明骑自行车从A 地去B 地,小刚骑电动车从B 地去A 地然后立即原路返回到B 地,如图是两人离B 地的距离y (千米)和行驶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图像.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AB 两地的距离是 ,小明行驶的速度是 ;(2)若两人间的距离不超过3千米时,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那么小刚从A 地原路返回到 B 地途中,两人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千克))(第22题图)4.(2017黄浦) 小明家买了一台充电式自动扫地机,每次完成充电后,在使用时扫地机会自动根据设定扫地时间,来确定扫地的速度(以使每次扫地结束时尽量把所储存的电量用完),下图是“设定扫地时间”与“扫地速度”之间的函数图像(线段AB ),其中设定扫地时间为x 分钟,扫地速度为y 平方分米/分钟.(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他应该设定的扫地时间为多少分钟?5.(2017至少10元,但不高于每千克20元时,销售量y (千克)与销售单价x (元)的函数图像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2)当王阿姨销售草莓获得的利润为800元时,求 草莓销售的单价.6.(2015虹口)某商店试销一种成本为10元的文具.经试销发现,每天销售件数y (件)是每件销售价格x (元)的一次函数,且当每件按15元的价格销售时,每天能卖出50件;当每件按20元的价格销售时,每天能卖出40件.(1)试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不用写出定义域);(2)如果每天要通过销售该种文具获得450元的利润,那么该种文具每件的销售价格应该定为多少元?(不考虑其他因素)7.(2016浦东)某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当生产数量不超过40吨时,每吨的成本y (万元/吨)与生产数量x (吨)的函数关系式如图所示: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2)当生产这种产品的总成本为210万元时,求该产品的生产数量.(注:总成本=每吨的成本×生产数量)8.(2017静安) 有两种包装盒,大盒比小盒可多装20克某一物品.已知120克这一物品单独装满小盒比单独装满大盒多1盒. (1)问小盒每个可装这一物品多少克?(2)现有装满这一物品两种盒子共50个.设小盒有n 个,所有盒子所装物品的总量为w 克. ①求w 关于n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②如果小盒所装物品总量与大盒所装物品总量相同,求所有盒子所装物品的总量.9.(2017嘉定)某种型号的家用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1)如果该车的油箱内剩余油量(升)与行驶路程x (千米)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不需要写出它的定义域);(2)张老师租赁该型号的家用车也在该高速公路的相同路段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行驶300千米(不考虑小轿车载客的人数以及堵车等因素).假如不在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加油,那么在上高速公路之前,张老师这辆车的油箱内至少..需要有多少升汽油?请根据题目中提供的相关信息简要说明理由.10.(2016杨浦)某山山脚的M 处到山顶的N 处有一条长为600米的登山路,小李沿此路从M 走到N ,停留后再原路返回,其间小李离开M 处的路程y 米与离开M 处的时间x 分(x >0)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折线OABCD 所示.(1)求上山时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2)已知小李下山的时间共26分钟,其中前 18分钟内的平均速度与后8分钟内的平均速度 之比为2∶3,试求点C 的纵坐标.x (分)11.(2016徐汇)一次越野跑中,当小明跑了1600米时,小杰跑了1400米,小明、小杰在此后所跑的路程y (米)与时间t (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3),那么这次越野跑的全程为 米.12. 甲骑自行车从A 地出发前往B 地,同时乙步行从B 地出发前往A 地,如图所示,y 甲、y 乙分别表示甲、乙离开A 地y (km )与已用时间x (h )之间的关系,且直线y 甲与直线y 乙相交于点M .(1)求y 甲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不必注明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求A 、B 两地之间距离.13.(2015崇明)周末,小明骑电动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从家出发0.5小时后到达甲地,游玩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往乙地.小明离家1小时20分钟后,妈妈驾车沿相同路线前往乙地.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路程y (km)与小明离家时间x (h)的函数图像.已知妈妈驾车的速度是小明骑电动自行车速度的3倍. (1)小明骑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为 千米/小时,在甲地游玩的时间为 小时;(2)小明从家出发多少小时的时候被妈妈追上?此时离家多远?)14.(2015长宁)到达乙地卸货后返回甲地.设汽车从甲地出发x (h 甲地的距离为y (km ),y 与x 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汽车在乙地卸货停留 (h );(2)求汽车返回甲城时y 与x (3)求这辆汽车从甲地出发4 h 时与甲地的距离.15.(2015徐汇)某公司市场营销部的某营销员的个人月收入与该营销员每月的销售量成一次函数关系,其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营销员的个人月收入y 元与该营销员每月的销售量x 万件(x ≥0)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两个月内该营销员的销售量从2万件猛增到5万件,月收入两个月大幅度增长,且连续两个月的月收入的增长率是相1.414 ,保留到百分位);16.(2015宝山)已知一水池的容积V (公升)与注入水的时间t (分钟)之间开始是一次函数关系,表中记录的是这段时间注入水的时间与水池容积部分对应值.(1)求这段时间时关于的函数关系式(不需要写出函数的定义域);(2)从t 为25分钟开始,每分钟注入的水量发生变化了,到t 为27分钟时,水池的容积为726公升,如果这两分钟中的每分钟注入的水量增长的百分率相同,求这个百分率.h )17. (2014 黄浦)已知弹簧在其弹性限度内,它的长度y (厘米)与所挂重物质量x (千克)的关系可表示为y kx b =+的形式,其中k 称为弹力系数,测得弹簧A 的长度与所挂重物(不超过弹性限度)的关系如图7-1所示.(1)求弹簧A 的弹力系数;(2)假设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弹簧的弹力系数k 与弹簧的直径d (如图7-2所示)成正比例.已知弹簧B 的直径是弹簧A 的1.5倍,且其它条件均与弹簧A 相同(包括不挂重物时的长度).当弹簧B 挂一重物后,测得此时弹簧长度为9厘米,求该重物的质量.18.(2014奉贤)在奉贤创建文明城区的活动中,有两段长度相等的彩色道砖铺设任务,分别交给甲、乙两个施工队同时进行施工.如图是反映所铺设彩色道砖的长度y (米)与施工时间x (时)之间关系的部分图象.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乙队在2≤x ≤6的时段内,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甲队施工速度不变,乙队在开挖6小时后,施工速度增加到12米/时,结果两队同时完成了任务.求甲队从开始施工到 完工所铺设的彩色道砖的长度为多少米?19.(2014虹口)某文具店店主到批发中心选购甲、乙两种品牌的文具盒,预计购进乙品牌文具盒的数量y (个)与甲品牌文具盒的数量x (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不必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该店主用3000元选购了甲品牌的文具盒,用同样的钱选购了乙品牌的文具盒,乙品牌文具盒的单价比甲品牌的单价贵15元,求所选购的甲、乙文具盒的数量.y (厘米) x (千克)810 4 8 O时)第22题/ 个)20.(2014浦东)甲、乙两车都从A 地前往B 地,如图分别表示甲、乙两车离A 地的距离S (千米)与时间t (分钟)的函数关系.已知甲车出发10分钟后乙车才出发,甲车中途因故停止行驶一段时间后按原速继续驶向B 地,最终甲、乙两车同时到达B 地,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车行驶时的速度分别为多少? (2)乙车出发多少分钟后第一次与甲车相遇? (3)甲车中途因故障停止行驶的时间为多少分钟?21.(2014松江)某市对火车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改建后的火车站除原有的普通售票窗口外,新增了自动打印车票的无人售票窗口.如图,线段OA 和OB 分别表示某日从上午8点到上午11点,每个普通售票窗口售出的车票数1w (张)和每个无人售票窗口售出的车票数2w (张)关于售票时间t (小时)的函数图象.(1)求1w (张)与t (小时)的函数解析式; (2)若当天开放无人售票窗口个数是普通售票窗口个数的2倍,从上午8点到上午11点,两种窗口共售出的车票数为2400张,求当天开放无人售票窗口的个数?22.(2014杨浦) 某商店第一次用600元购进某种型号的铅笔若干支,第二次又用600元购进该款铅笔,但这次每支的进价比第一次贵1元,所以购进数量比第一次少了30支. (1)求第一次每支铅笔的进价及购进的数量.(2)若将这两次购进的铅笔按同一单价x (元/支)全部销售完毕,并要求获利不低于420元,求获利y (元)关于单价x(元/支)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并在直角坐标系内画出它的大致图像。
2017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 二次函数代数方面的应用

一、选择题1. (2017青海西宁,10,3分)如图3,在正方形ABCD 中,AB =3cm ,动点M 自A 点出发沿AB 方向以每秒1cm 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N 自D 点出发沿折线DC - CB 以每秒2cm 的速度运动,到达B 点时运动同时停止,设△AMN 的面积为y (c m 2A .B .D .A .B .C .D .答案:A ,解析:当M 在AB 上移动,N 在DC 上时,△AMN 的面积为y =x x 23321=⋅⋅(0≤x ≤23).当M 在AB 上,N 在BC 上时,y =x x x x 3)26(212+-=-⨯⨯(x >23),故选A三、解答题1. (2017浙江温州,22, 10分)如图,过抛物线y =上一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 ,交y 轴于点C ,已知点A 的横坐标为-2.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和点B 的坐标.(2)在AB 上任取一点P ,连结OP ,作点C 关于直线OP 的对称点D. ①连结BD ,求BD 的最小值.②当点D 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在x 轴上方时,求直线PD 的函数表达式.思路分析:考点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1)知道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对称轴:直线==4,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2,5),B(10,5)(2)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当且仅当点O、D、B三点共线时,BD取得最小值;分类讨论点D的位置,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PD的函数表达式.解:(1)由抛物线的解析式y=,得对称轴:直线==4由题意知点A的横坐标为-2,代入解析式求得y=,当时,x1=10,x2=-2A(-2,5),B(10,5)(2)①连结OD、OB、BD,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BD≥OB-OD,所以当且仅当点O、D、B三点共线时,BD取得最小值.由题意知OC=OD=5OB==5,BD=OB-OD=5-5②(i) 点P在对称轴左侧时,连结OD在Rt△ODN中,DN==3,D(4,3),DM=2;设P(,5) 在Rt△PMD中,,得=,P(,5)设直线PD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利用待定系数法3=4得,5=∴直线PD的函数表达式为y=(ii)点P在对称轴右侧时,如图所示,点D在轴下方,不符合要求,舍去.综上所述,直线PD的函数表达式为y=2. 25.(2017天津)(本小题10分)已知抛物线y=x2+bx-3(b是常数)经过点A(-1,0).(Ⅰ) 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坐标;(Ⅱ) P(m,t)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①当点P'落在该抛物线上时,求m的值;②当点P'落在第二象限内,P'A2取得最小值时,求m的值.解:(1)∵抛物线y=x2+bx-3经过点A(-1,0),∴0=1-b-3,解得b=-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y=x2-2x-3=(x-1)2-4,∴顶点的坐标为(1,-4).(2)①由点P(m,t)在抛物线y=x2-2x-3上,有t=m2-2m-3.∵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 ',有P ’(-m ,-t ). ∴-t=(-m)2-2(-m)-3,即t =-m 2-2m +3 ∴m 2-2m -3=-m 2-2m +3. 解得m 1=3,m 2=-3②由题意知,P '(-m ,-t )在第二象限, ∴-m <0,-t >0,即m >0,t <0.又∵抛物线y =x 2-2x -3的顶点坐标为(1,-4),得-4≤t <0. 过点P '作P 'H ⊥x 轴于H ,则H (-m ,0) 又A (-1,0),t = m 2-2m -3则P 'H 2=t 2,AH 2= (-m +1)2=m 2-2m +1=t +4当点A 和H 不重合时,在Rt △P ’AH 中,P 'A 2= P 'H 2+AH 2 当点A 和H 重合时,AH =0,P 'A 2= P 'H 2,符合上式. ∴P 'A 2= P 'H 2+AH 2,即P 'A 2= t 2+t +4(-4≤t ≤0) 记y '=t 2+t +4(-4≤t ≤0),则y '=(t +12)2+154, ∴当t =-12时,y '取得最小值. 把t =-12代入t =m 2-2m -3,得-12=m 2-2m -3 解得m 1=2142-,m 2=2142+. 由m >0,可知m =2142-不符合题意. ∴m =2142+.3. (2017·湖南株洲,24,8分)如图,Rt △P AB 的直角顶点P (3,4)在函数y =xk(x >0)的图像上,顶点A 、B 在函数xty =(x >0,0<t <k )的图像上,PB ∥x 轴,连接OP 、OA ,记△OP A 的面积为S △OP A ,Rt △P AB 的面积为S △P AB ,设W =S △OP A -S △P AB , (1)求k 的值及W 关于t 的表达式;(2)若用W max 和W min 表示函数W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令T =W max +a 2-a ,其中a 为实数,求T min .解:(1)∵y =xk经过点P (3,4),∴k =12, ∵点P (3,4),PB ∥x 轴,∠BP A =90°,∴A (3,3t ),B (4t,4),∴P A =(4-3t ),PB =(3-4t),∴S △P AB =21P A ·PB =21(4-3t )(3-4t )=242t -t +6,∵S △OP A =6-21t ,∴W =S △P AB -S △OP A =(6-21t )-(242t -t +6)=-242t +t 21;(2)∵W =-242t +t 21当t =-ab 2时,W 取最值,即t =21×12=6时,W 取最大值,Wmax =23.∴T =23+a 2-a =a 2-a +23当a =21时,T 取最小值,T min =45.4. 23.(2017湖北天门,23, 10分)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1)(1)02x m x m -+++=有实数根.(1)求m 的值;(2)先作221(1)(1)2y x m x m =-+++的图象关于x 轴的对称图形,然后将所作图形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在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写出变化后图象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当直线y =2x +n (n ≥m )与变化后的图象有公共点时,求n 2-4n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思路分析:(1)有实数根即∆≥0,(2)根据顶点和x 轴交点确定抛物线关于x 轴对称的解析式,再根据平移的规则得到解析式;(3)抛物线与直线交点个数问题,本质就是联立解析式得到二元一次方程,判断方程根的情况,得到n 的取值P AByxO第24题图范围,从而确定最值.解:(1)∵方程221(1)(1)02x m x m -+++=有实数根∴∆1=221[(1)]4(1)02m m -+-⨯+≥,即(m ﹣1)2≤0,∴m =1(2)y =﹣x 2﹣4x ﹣2(3)当y =﹣x 2﹣4x ﹣2与y =2x +n 有公共点时,5. A (((3,又此抛物线经过点B (2,-2),所以-2=4a +2b +2,即b =-2a -1.故答案为:-2a -1.②由于抛物线与x 轴相交于点E ,F , ∴Δ>0,即(-2a -1)2-4a ×23>0,∴4a 2-2a +1>0,又∵EF 2=(x E -x F )2=(x E +x F )2-4 x E ·x F =22124aa a +-=3)11(2+-a ∴当a =1时有最小值,此时b =-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3x +23; (2)当x =1时,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x 2+bx +3,6. ,∴∠EDC =∠DAB ∴△ABD ∽△DCE(2)解:∵AB =AC =2,∠BAC =120°,容易得出:BC =23,则DC =23-x ,EC =2-y ∵△ABD ∽△DCE ,∴AB BD =DC CE . ∴2x =23-x 2-y .化简得:y =12x 2-3x +2(0<x <23)(3)当AD =DE时,由(1)可知,此时△ABD ≌△DCE ,则AB =CD ,即2=23-x ∴x =23-2,代入y =12x 2-3x +2解得:y =4-2 3.即AE =-4-2 3 当AE =ED 时,∠EAD =∠EDA =30°,∠AED =120°,∴∠DEC =60°,∠EDC =90°, 则ED =12EC ,即y =12 (2-y )解得:y =23,即AE =23.当AD =AE 时,∠AED =∠EDA =30°,∠EAD =120°.此时点D 与点B 重合,与题目不符,此情况不存在. ∴当△ADE 是等腰三角形时,AE =4-23或23.7. (2017江苏省南通市,28,13分) 已知直线y =kx +b 与抛物线y =ax 2(a >0)相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正半轴相交于点C ,过点A 作AD ⊥x 轴,垂足为D . (1)若∠AOB =60°,AB ∥x 轴,AB =2,求a 的值.(2)若∠AOB =90°,点A 的横坐标为-4,AC =4BC ,求点B 的坐标. (3)延长AD ,BO 相交于点E ,求证:DE =CO .思路分析:(1)由对称性可证OA =OB ,进一步可证明△OAB 是等边三角形;(2)分别过点A 、点B 作x 轴的垂线段,构造K 形相似基本图形解决问题;(2)由于DE ∥OC ,要证明DE =CO ,可先考虑证明四边形DEOC 是平行四边形,即证明CD ∥BE .解:(1)如图1,∵AB ∥x 轴,∴点A ,B 关于y 轴对称.∵AB =2,∴AC =BC =1.∵∠AOB =60°,∴OC =3AC =3.又∵点A 在第二象限,∴点A 的坐标是(-1, 3 ). ∴ 3 =a ·(-1)2,解得a = 3 .(2)如图2,过点B 作BF ⊥x 轴,垂足为F ,则AD ∥CO ∥BF .∴DO OF =ACCB=4.∵点A 的横坐标为-4,∴DO =4,AD =16a . ∴OF =1,∴点B 的横坐标为1.∴BF =a .∵∠ADO =90°,∴∠DAO +∠AOD =90°. ∵∠AOB =90°,∴∠AOD +∠BOF =90°.(第28题图1)AOCx y B∴∠DAO =∠BOF .∵∠ADO =∠BFO =90°.∴△ADO ∽△OFB ,∴AD OF =ODBF.即AD ·BF =OF ·OD .∴16a 2=4.∴a =±12 .∵a >0,∴a =12 .∴点B 的坐标是(1,12).(3)法一:如图3,连接DC ,过点B 作BF ⊥x 轴,垂足为F ,(1)若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0,1(A ,点)0,3(B ,求实数n m ,的值;(2)若ABC ∆是有一个内角为030的直角三角形,C ∠为直角,B A cos ,sin 是方程02=++n mx x 的两个根,求实数n m ,的值.思路分析:(1)待定系数法,(2)利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和判别式计算 解:(1)y=x 2+m x+n 过点A (1,0),点B (3,0)∴⎩⎨⎧=++=++03901n m n m ,解得:⎩⎨⎧=-=34n m(2)当A =30°,B =60°时,sin A =sin30°=21,cos B =cos60°=21,∴sin A =cos B 则⎪⎨⎧=++n m 021412,解得⎪⎨⎧=-=11n m9.(1)(2)(3)【解析】(2)将n =1,x =120代入()22293x n kn k =-++,得120=2-2k +9k +27.解得k =13.将n =2,x =100代入2226144x n n =-+也符合.∴k =13.由题意,得18=6+600x,求得x =50. ∴50=2226144n n -+,即213470n n -+=.∵()21341470∆=--⨯⨯<,∴方程无实数根.∴不存在.考点:待定系数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应用.10. (2017云南,21,8分)已知二次函数c bx x y ++-=22图像的顶点坐标为(3,8),该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为A ,M 是这个二次函数图像上的点,O 是原点.(1)不等式082≥++c b 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2)设S 是AMO ∆的面积,求满足S=9的所有点M 的坐标.思路分析:(1)根据抛物线顶点坐标公式可求得b 、c 的值,代入不等式082≥++c b 即可检验不等式是否成立;(∵∴(∴∵11. (2017广西柳州,26,12分)如图,抛物线2y=--424x x +与x 轴交于A 、C 两点(点A 在点C 的左边).直线y =kx+b(k≠0)分别交x 轴,y 轴与A ,B 两点,且除了点A 之外,改直线与抛物线没有其他任何交点.(1)求A ,C 两点的坐标;(2)求k ,b 的值;(3)设点P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P 作直线y =kx+b(k≠0)的垂线,垂足为H ,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D ,求PH+DH 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点P 的坐标.【解析】(1) 21130=--424x x +,解得x 1=-3,x 2=1,所以A(-3,0),C(1,0); (2)把A(-3,0)代入y =kx+b 得0=-3k+b ,∴b =3k;由2113424y x x y kx b⎧=--+⎪⎨⎪=+⎩得2113--424x x kx b +=+,即2(24k)340x x b ++-+=, ∵直线y =kx+b 和抛物线有唯一公共点,∴224+4b-3b ac -=-(24k )(4)=0 把b =3k 代入2+4b-3-(24k )(4)=0得 2+412k-3-(24k )()=0 解得k =1,∴b =3∴直线AB 表达式为y =x+3;(3) 作HG ⊥对称轴于点G ,HF ⊥对称轴于点F .由抛物线表达式知对称轴为x =-1,由直线y =x+3知∠EAO =∠EHG =∠AEM =∠PFD =∠PDF =45°.当x =-1时,y =x+3=2,即H(-1,2).设P(x , 2113--424x x +),则PF =FD =-1-x ,ED =EM+MF+FD =2-(2113--424x x +)+(-1-x)= 2111-424x x +,PD 2FD 2-(1-x ) ∴DH =HE 222111-)424x x +, ∴DH+PH =DH+DH -PD =2DH -PD 21112(-)2-424x x +(x-1)=22252424x x ++,当x =12b a-=-时,PH+DH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是22522x -+=。
2017年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 二次函数概念、性质和图象2017(解答题)

2017年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 二次函数概念、性质和图象解答题三、解答题1. (2017山东滨州,24,14分)(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直线y =kx +b (k 、b 为常数)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4,0)、B (0,3),抛物线y =-x 2+2x +1与y 轴交于点C . (1)求直线y =kx +b 的解析式;(2)若点P (x ,y )是抛物线y =-x 2+2x +1上的任意一点,设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d ,求d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求d 取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3)若点E 在抛物线y =-x 2+2x +1的对称轴上移动,点F 在直线AB 上移动,求CE +EF 的最小值.思路分析:(1)将A 、B 两点坐标代入y =kx +b 中,求出k 、b 的值;(2)作出点P 到直线AB的距离后,由于∠AHC =90°,考虑构造“K 形”相似,得到△MAH 、△OBA 、△NHP 三个三角形两两相似,三边之比都是3∶4∶5.由“345NH CN CH==”可得23(3)(21)4345m x x x m d +--++-==,整理可得d 关于x 的二次函数,配方可求出d 的最小值;(3)如果点C 关于直线x =1的对称点C ′,根据对称性可知,CE =C ′E .当C ′F ⊥AB 时,CE+EF 最小. 解:(1)∵y =kx +b 经过A (-4,0)、B (0,3),∴403k b b -+=⎧⎨=⎩,解得k =34,b =3.∴y =34x +3.(2)过点P 作PH ⊥AB 于点H ,过点H 作x 轴的平行线MN ,分别过点A 、P 作MN 的垂线段,垂足分别为M 、N .设H (m ,34m +3),则M (-4,34m +3),N (x ,34m +3),P (x ,-x 2+2x +1).∵PH ⊥AB ,∴∠CHN +∠AHM =90°,∵AM ⊥MN ,∴∠MAH +∠AHM =90°.∴∠MAH =∠CHN ,∵∠AMH =∠CNH =90°,∴△AMH ∽△HNP . ∵MA ∥y 轴,∴△MAH ∽△OBA .∴△OBA ∽△NHP . ∴345NH CN CH==. ∴23(3)(21)4345m x x x m d+--++-==. 整理得:24855d x x =-+,所以当x =58,即P (58,11964).(3)作点C 关于直线x =1的对称点C ′,过点C ′作C ′F ⊥AB 于F .过点F 作JK ∥x 轴,,分别过点A 、C ′作AJ ⊥JK 于点J ,C ′K ⊥JK 于点K .则C ′(2,1)设F (m ,34m +3)∵C ′F ⊥AB ,∠AFJ +∠C ′FK =90°,∵CK ⊥JK ,∴∠C ′+∠C ′FK =90°.∴∠C ′=∠AFJ ,∵∠J =∠K =90°,∴△AFJ ∽△FC ′K .∴'AJ JF FK C K =,∴33443224m m m m ++=-+,解得m =825或-4(不符合题意). ∴F (825,8125),∵C ′(2,1),∴FC ′=145.∴CE +EF 的最小值=C ′E =145.2. (2017江苏徐州,26,9分)如图① ,菱形ABCD 中,5AB =cm ,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折线BC CD DA --运动到点A 停止,动点Q 从点A 出发,沿线段AB 运动到点B 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相同.设点P 出发xs 时,BPQ ∆的面积为y 2cm .已知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②所示,其中,OM MN 为线段,曲线NK 为抛物线的一部分,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当12x <<时,BPQ ∆的面积 (填“变”或“不变”); (2)分别求出线段OM ,曲线NK 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3)当x 为何值时,BPQ ∆的面积是52cm ?Ds )图① 图②思路分析:(1)观察图象②可知,当1<x <2时,y =10,故△BPQ 的面积不变; (2)用待定系数法求其解析式即可;(3)把y =5分别代入(2)中的一次函数及二次函数解析式,求出x 的值即可,对x 的值注意取舍.解:(1)不变(2)设OM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kx,把M(1,10)代入,得k=10. ∴线段OM的函数表达式为y=10x(0<x<1)在曲线NK上取一点G,使它的横坐标52,由题意可得其纵坐标为52.∴曲线NK过三点N(2,10),G(52,52),K(3,0)∵曲线NK为抛物线的一部分,设其表达式为y=ax2+bx+c,可得42102555422930a b ca b ca b c++=⎧⎪⎪++=⎨⎪++=⎪⎩解得106090abc=⎧⎪=-⎨⎪=⎩∴曲线NK的函数表达式为y=10x2-60x+90(2<x<3)(3)把y=5代入y=10x,解得x=1 2,把y=5代入y=10x2-60x+90,解得x1=3-22,x2=3+22(舍去)∴当x=3-22或x=12时,BPQ∆的面积是52cm3.(2017江苏南京,26,8分)已知函数y=-x2+(m-1)x+m(m为常数)(1)该函数的图像与x轴公共点的个数是()A.0 B.1 C.2 D.1或2(2)求证∶不论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像的顶点都在函数y=(x+1)2的图像上.(3)当-2≤m≤3时,求该函数的图像的顶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思路分析∶(1)计算二次函数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b2-4ac,判断即可;(2)先利用配方法求出(1)的函数的顶点坐标,然后代入y=(x+1)2,即可得证;(3)由(2)可知函数图像的顶点纵坐标,再表示为z=,然后分类讨论即可.解∶(1)D.二次函数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为-x2+(m-1)x+m=0,则b2-4ac=(m-1)2+4m=(m+1)2≥0,所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或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对应的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有1个或2个交点.(2)y=-x2+(m-1)x+m=-,所以该函数的图像的顶点坐标为(,)()211,24mm⎛⎫⎝+-⎪⎪⎭.把x=代入y=(x+1)2,得y=.因此,不论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像的顶点都在函数y=(x+1)2的图像上.(3)设函数z=.当m=-1时,z有最小值0.当m<-1时,z随m的增大而减小;当1m>-时,z随m的增大而增大.又当2m=-时,在z=;当m=3时,z==4.因此,当-2≤m≤3时,该函数的的图像的顶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0≤z≤4.4.(2017湖南衡阳,26,10分)(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AOB的顶点A、B分别在x轴、y轴上,∠BAO=450,且△AOB的面积为8.(1)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2)过点A、B的抛物线G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C.①若△ABC是以B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②将抛物线G 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恰好与直线AB只有一个交点N,求点N的坐标.思路分析:(1)因为∠BAO=450,所以OA=OB,且△AOB的面积为8,所以OA=OB=4,故直接写出点A、B的坐标为(4,0),(0,4)。
2017河北中考数学《3.3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教材知识梳理

一次函数实际
为背景,探究
26 探究 (1)
应用
3 (1)求一次函数
3
的关系式,并
求两车相 距
400 m 时的时间 以薄板为背
一次函数实际
景, (1) 求出厂
24(1)
应用
价与边长之间
2
2
满足的一次函
数关系式
以经销商每天
用汽车和火车 运货为背景,
一次函数实际
结合折线统计
24(1)(2)
应用
图, (1) 求汽车
5
5
和火 车的速
度; (2) 求一次
函数的 关系式
以销售新型节
能产品为背
一次函数实际景: Biblioteka 1) 由已知26(1)(4)
应用
函数解析式求
6
6
值; (4) 求利润
最大时的方案
以装修需要的
板材为背景,
(1)求表格中字
母的值; (2) 求
满足关系的一
25
一次函数实际 应用
次函数解析 式; (3) 求满足
12
1
2
解: (2)y =120- 2x; z=60- 3x;
1 (3)Q = 180- 6x,当 x= 90 时, Q 最小.裁法一: 90 张;裁法二: 75 张;裁法三: 0 张.
,中考考点清单 ) 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一次函数 的实际应用近 8 年考查 5 次,题型都为解答题,多与以下知识结合:
x 张、按裁法二裁 y 张、按裁法三裁 z 张,且所裁出的 A, B
(1)上表中, m=__0__, n=__3__; (2)分别求出 y 与 x 和 z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3)若用 Q 表示所购标准板材的张数,求 Q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当 x 取何值时 Q 最小,此时按三种裁
2017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 函数初步(含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选择题1. (2017浙江丽水·10·3分)在同一条道路上,甲车从A 地到B 地,乙车从B 地到A 地,乙先出发,图中的折线段表示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y (千米)与行驶时间x (小时)的函数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先出发的时间为0.5小时 B .甲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C .甲出发0.5小时后两车相遇D .甲到B 地比乙到A 地早121小时答案:D .解析:由图象可知乙先出发0.5小时后两车相距70千米,即乙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这样乙从B 地出发到达A 地所用时间为32160100=÷小时,由函数图形知此时两车相距不到100千米,即乙到达A 地时甲还没有到达B 地(甲到B 地比乙到A 地迟),故选项D 错误.2. .(2017四川泸州,5,3分)已知点A (a ,1)与点B (-4,b )关于原点对称,则a +b 的值为( )A .5B .-5C .3D .-3答案:C ,解析: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纵、横坐标均互为相反数,故a =4,b =-1,所以a +b =4-1=3. 3. (2017四川泸州,8,3分)下列曲线中不能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答案:C ,解析:若y 是x 的函数,那么x 取一个值时,y 有唯一的一个值与x 对应,C 选项图像中,在x 轴上取一点(图像与x 轴交点除外),即确定一个 x 的值,这个点都对应图像上两个点,即一个x 的值有两个y 的值与之对应,故此图像不是y 与x 的函数图像.故选C .4. (2017山东济宁,10,3分)如图,A ,B 是半径为1的⊙O 上两点,且OA ⊥OB .点P 从A 出发,在⊙O 上以每秒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回到点A 运动结束.设运动时间为x ,弦BP 的长度为y ,那么下面图象中可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是A .①B .④C .②或④D .①或③答案:D ,解析:根据“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点P 从A 出发,在⊙O 上以每秒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回到点A 运动结束,分两种情况:点P 顺时针运动时,BP 长先变大再变小直至0再变大选③;点P 逆时针运动时,BP 长先变小直至0再变大再变小选①.5. (2017四川攀枝花,16,4分)如图1,E 为矩形ABCD 的边AD 上一点,点P 从点B 处出发沿折线BE -ED -DC 运动到点C 停止,点Q 从点B 处出发沿BC 运动到点C 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lcm /s .若点P 、点Q 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BPQ 的面积为y (cm 2),已知y 与t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给出下列结论:①当0<t ≤10时,△BPQ 是等腰三角形;②S ∆ABE =48 cm 2 ;③当14<t <22时,y = 110-5t ;④在运动过程中,使得∆ABP 是等腰三角形的P 点一共有3个;⑤∆BPQ 与∆ABE 相似时,即t =14.5.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答案:①、③、⑤解析:由图8可判断出10BE =,4DE =,当P 点在ED 上运动时40BPQ S ∆=,∴此时PBQ ∆的高为8,级8AB =,∴6AE =,∴10BC AD ==,∴当0<t ≤10时,点P 在BE 上运动,BP BQ =,∴BPQ ∆是等腰三角形;所以①对;1242ABE S AB AE ∆==g ,所以②错;当14<t <22时,点P 在CD 上运动,y = 110-5t ,所以③对;ABP ∆为等腰三角形需要分类讨论,当AB AP =时,ED 存在一个P 点,当BA BP =时,BE 上存在一个P 点,当PA PB =时,点P 在AB 垂直平分线上,所以BE 和CD 上各存在一个P 点,共有4个满足条件的点,所以④错;∆BPQ 与∆ABE 相似时,只存在BPQ BAE ∆∆∽这种情况,此时Q 点与点C 重合,即34PC AE BC AB ==,所以7.5PC =,即t =14.5,所以⑤对. 6. 4.(2017江苏淮安,4,3分)点P (1,-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 .(1,2)B .(-1,2)C .(-1,-2)D .(-2,1)答案:C ,解析: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是“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可知点P (1,-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1,-2).7. 2.(2017江苏无锡,2,3分)函数2xy x=-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2B .x ≥2C .x ≤2D .x >2答案:A .解析:由分母不为0,得2-x ≠0,∴x ≠2 .8. (2017湖南岳阳,9,4分)函数1y 7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x ≠7,解析:分母不为0有意义,则x -7≠0,解得,x ≠7.9. 7.(2017浙江义乌,7,4分)均匀地向一个容器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C 为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可以是OthA BC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均匀地向容器注水可知,单位时间内注水量相同.对于长方体容器,底面积越大,水面高度上升的速度越小,根据图象可得,最上面的容器底面积最小,中间的容器底面积最大.10. (2017湖南邵阳,9,3分)如图(五)所示的函数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徐从家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除草,然后回家.其中 x 表示时间,y 表示小徐离他家的距离.读图可知菜地离小徐家的距离为( )A .1.1 千米B .2 千米C .15 千米D .37 千米答案:A ,解析:由图知从家出发经过15分钟到达菜地.浇水时间为15——25分钟,接着用(37-25)分钟时间去玉米地,第37——第55分钟时在玉米地除草,从55分钟开始回家,故菜地离家的距离为1.1千米,故选A .11.(2017湖南邵阳,10,3分)如图(六)所示,三架飞机P,Q,R保持编队飞行,某时刻在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为(-1,1),(-3,1),(-1,-1).30 秒后,飞机P飞到P′ (4,3)位置,则飞机Q,R的位置Q′,R′分别为()A.Q′ (2,3 ),R′ ( 4,1 ) B.Q′ (2,3 ),R′ ( 2,1 )C.Q′ (2,2 ),R′ ( 4,1 ) D.Q′ (3,3 ),R′ ( 3,1 )答案:A,解析:因为保持编队不变,所以由P(-1,1)移动到P′(4,3)知是向右平移了5个单位,向上平移了2个单位,所以Q,R平移后的坐标分别为(2,3),(4,1),故选A.12. 4.(2017呼和浩特,3分)如图,是根据某市2010年至2014年工业生产总值绘制的折线统计图,观察统计图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信息判断错误的是A.2010年至2014年间工业生产总值逐年增加B.2014年的工业生产总值比前一年增加了40亿元C.2012年与2013年每一年与前一年比,其增长额相同D.从2011年至2014年,每一年与前一年比,2014年的增长率最大答案:D,解析:2012年的增长率最大,为100%。
2017年中考真题分类解析 二次函数几何方面的应用

一、选择题1. (2017江苏扬州,,3分)如图,已知△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0,2)、B (1,0)、C (2,1),若二次函数21y x bx =++的图像与阴影部分(含边界)一定有公共点,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即1. 与(3)点G 是线段CE 的中点,将抛物线3332332--=x x y 沿x 轴正方向平移得到新抛物线y ',y '经过点D ,y '的顶点为点F .在新抛物线y '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FGQ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分析:(1)首先求出A 、E 点的坐标,然后设出直线AE 的解析式,并将A 、E 点的坐标代入,求得方程组的解,便可得到直线AE 的解析式;(2)由抛物线解析式求得C 点坐标,则可得出直线CE 的解析式;过点P 作PH ∥x 轴,交CE 于点H ,设出P 点坐标,可推出H 点坐标,根据斜三角形面积公式“2铅垂高水平宽⨯”可表示出∆PCE 的面积,并可计算出其面积最大时P 点的坐标;分别作K 关于CP 、CD 的对称点的对称点K 1、K 2,将KM +MN +KN 即可确定出转化成一条线段,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及勾股定理计算出其最小值即可;(3)运用已知两定点时确定等腰三角形常用的方法“两圆一线”即可在抛物线y '的对称轴上找到符合条件的四个点,分别确定其坐标即可. 解:(1)∵抛物线3332332--=x x y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且点E (4,n )在抛物线上, ∴03332332=--x x ,解得:x 1=-1,x 2=3,∴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3,0); 343324332-⨯-⨯=y =335,∴点E 坐标为(4,335).设直线AE 的解析式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A 点、E 点坐标分别代入,得:⎪⎩⎪⎨⎧+=+-=b k b k 43350,解得:⎪⎪⎩⎪⎪⎨⎧==3333b k ,∴y =33x +33;(2)∵令x =0,得y = 3-,∴点C (0,3-),∵点E 坐标为(4,335),∴直线CE 的解析式为y=3332-x ,过点P 作PH ∥x 轴,交CE 于点H ,如图,设点P 的坐标为(t,3332332--t t ),则H (t ,3332-t ),∴PH =3332-t -(3332332--t t )=t t 334332+-, ∴t t t t PH x x S C E PCE 338332334334212122+-=⎪⎪⎭⎫ ⎝⎛+-⨯⨯=⋅-=∆,∵0332<-,抛物线开口向下,40<<t ,∴当⎪⎪⎭⎫⎝⎛-⨯-=3322338t =2时,PCE S ∆取得最大值,此时P 为(2,3-);∵点C (0,3-),B (3,0),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K (23,23-),∵y C =y P =3-,∴PC ∥x 轴,作K 关于CP 的对称点K 1,则K 1(23,233-);∵333tan ==∠OCB ,∴∠OCB =60゜,∵D (1,0),∴3331tan ==∠OCD ,∴∠OCD = 30゜,∴∠OCD =∠BCD =30゜,∴CD 平分∠OCB ,∴点K 关于CD 的对称点K 2在y 轴上,又∵CK =OC =3,∴点K 2与点O 重合,连接OK 1,交CD 于点N ,交CP 于点M ,如图,∴KM = K 1M ,KN =ON ,∴KM +MN +KN= K 1M +MN +ON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此时KM +MN +KN 的值最小,∴K 1 K 2 =O K 1=32332322=⎪⎪⎭⎫ ⎝⎛-+⎪⎭⎫ ⎝⎛,∴KM +MN +KN 的最小值为3;(3)点Q 的坐标为(3,321234+-),(3,321234--),(3,32),(3,332-).(2017浙江衢州,22,10分)(本题满分10分)定义:如图1,抛物线y =ax 2+bx +c (a ≠0)与x 轴交于A ,两点,点P 在抛物线上(P 点与A 、B 两点不重合),如果△ABP 的三边需满足AP 2+BP 2=AB 2,则称点P 为抛物线y =ax 2+bx +c (a ≠0)的勾股点.1)直接写出抛物线y =-x 2+1的勾股点坐标.(2)如图2,已知抛物线C :y =ax 2+bx (a ≠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P (1,3)是抛物线C 的勾股点,求抛物线C 的函数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点Q 在抛物线C 上,求满足条件S △ABQ =S △ABP 的Q 点(异于点P )的坐标.xy(第22题 图1)ABPOxy(第22题 图2)O(A )BP xy G (A )B P –11212345O思路分析:(1)所谓勾股点,即以AB 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交点.y =-x 2+1与x 轴交点坐标为(1,0),(-,0),故圆心为原点,半径为1,与抛物线交点为(0,1).(2)由P 点坐标可知∠P AB =60°,又∠APB =90°,从而求得B 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3)由S △ABQ =S △ABP ,故有|y Q |=3,将y Q =±3分别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求解.解(1)勾股点的坐标(0,1).(2)抛物线y =ax 2+bx (a ≠0)过原点(0,0),即A 为(0,0). 如图,作PG ⊥x 轴于点G ,连结P A ,PB .∵点P 的坐标为(13, ∴AG =1,PG 3P A =2,tan ∠P AB 3 ∴∠P AB =60°,∴Rt △P AB 中,AB =cos60PAo=4,∴点B (4,0).设y =ax (x -4),当x =1时,y =3,解得a =-33. ∴y 3x (x -43x 243. (3)①当点Q 在x 轴上方时,由S △ABQ =S △ABP 易知点Q 3 3x 2433x 1=3,x 2=1(不合题意,舍去).∴Q 1(33. ②当点Q 在x 轴下方时,由S △ABQ =S △ABP 易知点Q 的纵坐标为-3.则有-33x 2+433x =-3, 解得x 1=2+7,x 2=2-7.∴Q 2(2+7,-3),Q 2(2-7,-3).综上,满足条件的Q 点有三个:Q 1(3,3),Q 2(2+7,-3),Q 2(2-7,-3). 3. (2017山东济宁,21,9分)已知函数2(25)2y mx m x m =--+-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公共点.(1)求m 的取值范围,写出当m 取范围内最大整数时函数的解析式; (2)题(1)中求得的函数记为C 1①当1n 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13y n ≤≤-,求n 的值;②函数C 2:22()y x h k =-+的图象由函数C 1的图象平移得到,其顶点P 落在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5的圆内或圆上.设函数C 1的图象顶点为M ,求点P 与点M 距离最大时函数C 2的解析式.思路分析:(1)根据函数2(25)2y mx m x m =--+-图象与x 轴有两个公共点,即一元二次方程2(25)20mx m x m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即需满足m ≠0且根的判别式△>0,解不等式组得25,12m <且0m ≠;(2)由二次函数22y x x =+性质,当14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求出n 的值为—2;(3)由图形可知当P 为射线MO 与圆的交点时,距离最大,先求出MO 的解析式,设出点P 的坐标,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点P 的坐标,继而求出PM 最大时的函数解析式为()2221y x =-+.解:(1)由题意可得:()()20,25420.m m m m ≠⎧⎪⎨---->⎡⎤⎪⎣⎦⎩解得:25,12m <且0,m ≠ 当2m =时,函数解析式为:22y x x =+.(2)函数22y x x =+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1,4x =-∴当14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1n 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13y n ≤≤-, ∴ 223n n n +=-.∴ 2n =-或0n =(舍去).∴2n=-.(3)∵2211 22,48 y x x x⎛⎫=+=+-⎪⎝⎭∴图象顶点M的坐标为11,48⎛⎫--⎪⎝⎭,由图形可知当P为射线MO与圆的交点时,距离最大.∴4.N(((3)若∠DMN=90°,MD=MN,求点M的横坐标.(2∴∵∴∴∴①解当(3)设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把点B(3,0),C(0,3)代入表达式,得30,3,k bb+=⎧⎨=⎩解得1,3.k b =-⎧⎨=⎩∴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为y =-x +3,设点M 的坐标为(a ,223a a -++), 则点D 的坐标为(a ,-a +3), ∴DM =23a a -+ ,∵∴∴∴∵∴5. (2017年四川绵阳,24,11分)(本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2,1),并且经过点(4,2).直线y=x+1与抛物线交于B,D两点,以BD为直径作圆,圆心为点C,圆C于直线m交于对称轴右侧的点M(t,1).直线m上每一点的纵坐标都等于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证明:圆C与x轴相切;(3)过点B作BE⊥m,垂足为E,再过点D作DF⊥m,垂足为F.求BE∶MF的值.解:(1)设抛物线方程为,因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2,1),所以…………………………1分又抛物线经过点(4,2),所以,解得,………………2分所以抛物线的方程是.……………………………3分(2)联立,消去y,整理得,………………………4分解得,,…………………………5分代入直线方程,解得,,所以B(),D(),因为点C是BD的中点,所以点C的纵坐标为,………………………6分利用勾股定理,可算出BD=,即半径R=,即圆心C到x轴的距离等于半径R,所以圆C与x轴相切.…………………………7分(3)连接BM和DM,因为BD为直径,所以∠BMD=90°,所以∠BME+∠DMF=90°,又因为BE⊥m于点E,DF⊥m于点F,所以∠BME=∠MDF,所以△BME∽△MDF,所以,……………………………9分即,代入得,化简得,解得t=5或t=1,………………………………10分因为点M 在对称轴右侧,所以t =5,………………………11分所以 (12)分法2:过点C 作CH ⊥m ,垂足为H ,连接CM ,由(2)知CM =R =25,CH =R -1=23,由勾股定理,得MH =2,…………………9分又HF =,所以MF =HF -MH =-2,…………………10分 又BE =y 1-1=23-25,所以MF BE =25+1,………………………………………………12分思路分析:(1)知抛物线的顶点和其它任意一点,可设出抛物线的顶点式,代入点的坐标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由抛物线与直线交于B、D,联立方程组,求出点B点D坐标,求出直径BD的长度,从而求出半径,与C的纵坐标进行比较,得出结论;(3)连接BM和DM,因为BD为直径,所以∠BMD=90°,所以∠BME+∠DMF=90°,又因为BE⊥m于点E,DF⊥m于点F,所以∠BME=∠MDF,所以△BME∽△MDF,所以,即,代入得,化简得,解得t=5或t=1,因为点M在对称轴右侧,所以t=5,所以.6.(2017四川攀枝花,24,12分)如图15,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B点坐标为(3,0),与y轴交于点C(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过点P的直线y=x+m与直线BC交于点E,与y轴交于点F,求PE+EF 的最大值.(3)点D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①当∆BCD是以B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点D的坐标;②若∆BCD是锐角三角形,求点D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图1 备用图思路分析:(1)由点B 、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方法1:(代数法)设点的坐标转化成所求线段,找特殊角转化成所求线段,联立函数关系,代入整理成关于目标线段和的二次函数关系式,从而找到最值;方法2:(几何法)以BC 为对称轴将FCE ∆对称得到F CE '∆,作PH CF '⊥于H ,则PF +EF =PF ′= 2 PH =()()223C P P y y y -=-∴当P y 最小时,PF EF +取最大值42.3)①先设点再分类讨论,利用勾股定理得到关于所求D 点的一元方程式,解得即为D 1和D 2;②利用直径圆周角性质构造圆,利用线段距离公式建立一元方程式,解得即为D 3和D 4.结合①中D 1和D 2的坐标,当D 在D 2D 4和D 3D 1之间时候为锐角三角形,从而得到点D 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题意得:⎩⎪⎨⎪⎧32+3b +c =0,c =3. 解得⎩⎨⎧b =-4,c =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4x +3.2)方法1:如图,过P 作PG ∥CF 交CB 与G ,由题意知∠BCO =∠CEF =45°,F (0,m )C (0,3), ∆CFE 和∆GP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EF =22CF =22(3-m ) PE =22PG , 设x P =t (1<t <3), 则PE =2PG =2(-t +3-t -m )=2(-m -2t +3), t 2-4t +3=t +m , ∴PE +EF =22(3-m )+22(-m -2t +3)= 22(-2t -2m +6)=-2(t +m -3)=-2(t 2-4t )= -2(t -2)2+42,∴当t =2时,PE +EF 最大值=42.方法2:(几何法)由题易知直线BC的解析式为3y x=-+,OC=OB=3,∴∠OCB=45°.同理可知∠OFE=45°,∴△C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以BC为对称轴将△FCE对称得到△F′CE,作PH⊥CF′于H点,则PF+EF=PF′= 2 PH.yxHPF'CBAOFE又PH=3C P Py y y-=-.∴当Py最小时,PF+EF取最大值,∵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1),∴当1Py=-时,(PF+EF)max= 2 ×(3+1)=4 2 .(3)①由(1)知对称轴x=2,设D(2,n),如图.当∆BCD是以B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时,D在C上方D1位置时由勾股定理得CD2+BC2=BD2,即(2-0)2+(n-3)2+(32)2=(3-2)2+(0-n)2 ,解得n=5;当∆BCD是以B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时,D在C下方D2位置时由勾股定理得BD2+BC2=CD2 即(2-3)2+(n-0)2+(32)2=(2-0)2+(n-3)2 ,解得n=-1.∴当△BCD是以B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时,D为(2,5)或(2,-1).②如图:以BC的中点T(3,3),12BC为半径作⊙T,与对称轴x=2交于D3和D4,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CD3B=∠CD2B=90°,设D(2,m),由DT=12BC32得(32-2)2+(32-m)2=232⎝⎭,解得m=173∴D 3(2,173+)D 4(2,173-), 又由①得D 1为(2,5),D 2(2,-1),∴若∆BCD 是锐角三角形,D 点在线段13D D 或24D D 上时(不与端点重合),则点D 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1<D y <1732-或1732+<D y <5.7. (2017四川内江,28,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ax 2+bx +c (a ≠0)与y 轴交于点C (0,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B 坐标为(4,0),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为x =1.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 从A 点出发,在线段AB 上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 点运动,同时点N 从B 点出发,在线段BC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 点运动,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设△MBN 的面积为S ,点M 运动时间为t ,试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并求S 的最大值;(3)在点M 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MBN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分析:(1) 由点B 的坐标与对称轴可求得点C 的坐标,把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列出关于系数a ,b ,c 的方程组,求解即可;(2)设运动时间为t 秒,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S △MBN 与t 的函数关系式,用配方法求的最大值;(3) 根据余弦函数,可得关于t 的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注意分类讨论.解:(1)∵点B 坐标为(4,0),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为x =1,∴A (-2,0).把点A (-2,0),B (4,0),点C (0,3),分别代入y =ax 2+bx+c (a≠0),得⎪⎩⎪⎨⎧==++=+-.3,0416,024ccbacba解得⎪⎪⎪⎩⎪⎪⎪⎨⎧==-=.3,43,83cba∴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348++-xx.(2) 如图1,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AM=3t,BN=t,∴MB=6-3t.由题意得,点C的坐标为(0,3).在Rt△BOC中,BC=2243+=5.如图1,过点N作NH⊥AB于点H,∴NH∥CO,∴△BHN∽△BOC,∴BCBNOCHN=,即53tHN=,∴HNt53.∴S△MBN=21MB·HN=21(6-3t)·t53==+-tt591092109)1(1092+--t.当△MBN存在时,0<t<2,∴当t=1时,S△MBN最大=109.∴S与t的函数关系为S=109)1(1092+--t,S的最大值为109.(3)如图2,在Rt△OBC中,cos∠B=54=BCOB,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AM=3t,BN=t.∴MB=6-3t.当∠MNB=90°时,cos∠B=54=BMBN,即5436=-tt,解得t=1724.当∠BM'N'=90°时,cos∠B=5436=-tt,解得t=1930.综合上所述,当t=1724或t=1930时,△MBN为直角三角形.8. (2017江苏无锡,27,10分)如图,以原点O 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与x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B 在点A 的右边),P 是半径OB 上一点,过P 且垂直于AB 的直线与⊙O 分别交于C 、D 两点(点C 在点D 的上方),直线AC 、DB 交于点E .若AC :CE =1:2. (1)求点P 的坐标;(2)求过点A 和点E ,且顶点在直线CD 上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xyEDCAB OP思路分析:(1)过点E 作E F ⊥x 轴于F ,设P (m ,0).①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得AF =3AP ,BF =3PB ;②由关系式AF -BF =AB ,可得m =1.∴点P 的坐标(1,0).(2)①由已知证得A (-3,0),E (9,62),抛物线过点(5,0);②用待定系数法可得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解:(1)过点E 作E F ⊥x 轴于F ,xym FEDCABO P∵CD ⊥AB ,∴CD ∥EF ,PC =PD . ∴△ACP ∽△AEF ,△BPD ∽△BEF . ∵AC :CE =1:2.∴AC :AE =1:3. ∴AP AF =CP EF =13,DP EF =PB BF =13. ∴AF =3AP ,BF =3PB . ∵AF -BF =AB .又∵⊙O 的半径为3,设P (m ,0), ∴3(3+m )-3(3-m )=6∴m=1.∴P(1,0)(2)∵P(1,0),∴OP=1,A(-3,0).∵OA=3,∴AP=4,BP=2.∴AF=12.连接BC.∵AB是直径,∴∠ACB=90°.84849.(2017山东潍坊)(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1,抛物线y=ax2+bx+c经过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0,3)、B(-1,0)、D(2,3),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E.经过点E的直线l将平行四边形ABCD分割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F.点P为直线l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设点P的横坐标为t.(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t何值时,△PFE的面积最大?并求最大值的立方根;(3)是否存在点P使△PFE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思路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列方程组求解抛物线的解析式;2)由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可知直线l必过其对称中心,同时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确定E点坐标,进而可求直l的解析式,结合二次函数解析式确定点F的坐标.作PH⊥x轴,交l于点M,作FN⊥PH,列出PM关于t 的解析式,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得S△PFE关于t的解析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求得t值,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3)分两种情形讨论:①若∠P1AE=90°,作P1G⊥y轴,易得P1G=AG,由此构建一元二次方程求t的值;②若AP2E=90°,作P2K⊥x轴,AQ⊥P2K,则△P2KE∽△AQP2,由此利用对应边成比例构建一元二次方程求t的值.解:(1)将点A(0,3)、B(-1,0)、D(2,3)代入y=ax2+bx+c,得=++=+-=,324,0,3cbacba得⎪⎩⎪⎨⎧-==-=.1,2,1cba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2)因为直线l将平行四边形ABCD分割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所以必过其对称中心(21,23).由点A、D知,对称轴为x=1,∴E(3,0),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m,代入点(21,23)和(3,0)得⎪⎩⎪⎧=+=+.03,2321mkmk解之得⎪⎪⎩⎪⎪⎨⎧=-=.59,53mk所以直线l的解析式为:y=53-x+59.由⎪⎩⎪⎨⎧++-=+-=,32,59532xxyxy解得x F=52-.作PH⊥x轴,交l于点M,作FN⊥PH.点P的纵坐标为y P=-t2+2t+3,点M的纵坐标为y M=53-t+59.所以PM=y P-y M=-t2+2t+3+53t-59=-t2+513t+56.则S△PFE=S△PFM+ S△PEM=21PM·FN+21PM·EH=21PM·(FN+ EH)=21·(-t2+513t+56)(3+52)=1017-·(t-1013)2+100289×1017所以当t=1013时,△PFE的面积最大,最大值的立方根为31017100289⨯=1017.(3)由图可知∠PEA≠90°.①若∠P1AE=90°,作P1G⊥y轴,因为OA=OE,所以∠OAE=∠OEA=45°,所以∠P1AG =∠AP1G=45°,所以P1G=AG.所以t=-t2+2t+3-3,即-t2+t=0,解得t=1或t=0(舍去).②若∠AP2E=90°,作P2K⊥x轴,AQ⊥P2K,则△P2KE∽△AQP2,所以QPKEAQKP22=,所以tttttt233222+--=++-,即t2-t-1=0,解之得t =251+或t =251-<52-(舍去). 综上可知t =1或t =251+适合题意.10.33(2)设()224,21233P a a a a ⎛⎫---<< ⎪⎝⎭,则22,33N a a ⎛⎫-- ⎪⎝⎭∴222242133=3333222PN a a a ⎛⎫=-++--+≤ ⎪⎝⎭∵M ,N 在直线l :2233y x =--上,PM x ∥,PN y ∥∴23PN PM = ∴51524PM PN PN +=≤即:PM PN +的最大值为:154;(3)能11.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N 的坐标; (2)求证:四边形PMDA 是平行四边形;(3)求证:△DPE ∽△P AM 时点P 的坐标.∴四边形PMDA 是平行四边形;(3)由(2)得四边形PMDA 是平行四边形,PC =x ,CM =14x 2+1-2=14x 2-1;∵在Rt △PCM 中,PM 2114x ==+=P A∴四边形PMDA 是菱形,△P AM 是等腰三角形; ∴∠APM =∠ADM ;∠MDP =12∠ADM ; 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PD =ED ,∴△DPE 是等腰三角形,DC 平分∠PDE , ∴∠MDP =12∠PDE , ∴∠PDE =∠APM ;又∵∠PDE ,∠APM 分别为等腰△DPE 和△P AM 的顶角; ∴△DPE ∽△P AM PE =2x ,AM =222x +∵PE :AM =3时,解得:x =23±; ∴相似比为3时P 点坐标为:(23±,4)12. 24.(2017湖北咸宁,24,12分)如图,抛物线c bx x y ++=221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其对称轴交抛物线于点D ,交x 轴于点E ,已知OB=OC=6.⑴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D 的坐标;⑵连接BD ,F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当∠FAB=∠EDB 时,求点F 的坐标;⑶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M 、N 两点,以线段MN 为对角线作菱形MPNQ ,当点P 在x 轴上,且PQ=12MN 时,求菱形对角线MN 的长.思路分析:(1)利用OB=OC=6得到点B(6,0),C(0,-6),将其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可以求出b 、c 的值,进而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最后通过配方得到顶点坐标;(2)由于F为抛物线上一动点,∠FAB=∠EDB,可以分两种情况求解:一是点F在x轴上方;二是点F在x轴下方.每一种情况都可以作FG⊥x轴于点G,构造Rt△AFG与Rt△DBE相似,利用对应边成比例或三角函数的定义求点F的坐标.(3)首先根据MN与x轴的位置关系画出符合要求的两种图形:一是MN在x轴上方;二是MN在x轴下方.设菱形对角线的交点T到x轴的距离为n,利用PQ=12MN,得到MT=2n,进而得到点M的坐标为(2+2n,n)∴∴∵(2),则∵∠FAB=∠EDB,tan∠FAG=tan∠BDE,即21261222x xx--=+,解得17x=,22x=-(舍去).当x=7时,y=92,∴点F的坐标为(7,92). ……6分当点F在x轴下方时,设同理求得点F的坐标为(5,72-).综上所述,点F的坐标为(7,92)或(5,72-). ……8分(3)∵点P在x轴上,∴根据菱形的对称性可知点P的坐标为(2,0).如图,当MN在x轴上方时,设T为菱形对角线的交点.∵PQ=12MN , ∴MT=2PT.设TP=n ,则MT=2n. ∴M(2+2n ,n).∵点M 在抛物线上, ∴21(22)2(22)62n n n =+-+-,即∴当∴即∴13.(((S ∆∴x1=-3,x2=1,所以函数表达式为y=ax2+2ax-3a,∵直线y= x+m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B,C,两点,则OB=OC=m所以△BOC是以∠BOC为直角的等腰三角形,这时直线y=x+m与对称轴x=-1的夹角∠BAE=45°.又因点F在对称轴左侧的抛物线上,则∠BAE>45°,这时△BOC与△ADF相似,顶点A只可能对应△BOC中的直角顶点O ,即△ADF 是以A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且对称轴是x =-1,设对称轴x =-1与OF 交于点G. ∵直线y=x+m 过顶点A ,所以m=1-4a ,∴直线解析式为y=x+1-4a,解方程组21423y x a y ax ax a =+-⎧⎨=+-⎩,解得1114x y a =-⎧⎨=-⎩,221114x ay a a ⎧=-⎪⎪⎨⎪=-⎪⎩, 这里的(-1,4a )即为顶点A ,点(1a -1,1a -4a )即为顶点D 的坐标(1a -1,1a -4a ) D 点到对称轴x=-1的距离为1a -1-(-1)=1a,AE =4a -=4a,S △ADE =12×1a×4a=2,即它的面积为定值.这时等腰直角△ADF 的面积为1,所以底边DF =2,而x=-1是它的对称轴,这时D,C 重合且在y 轴上,由1a-1=0,∴a=1,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y=x 2+2x-314. (2017湖南邵阳,26,10分)(本小题满10分)如图(十六)所示,顶点(49-21,)的抛物线y =ax 2+bx+c 过点M (2,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A 是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不与点M 重合),点B 是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点C 是直线y =x +1上一点(处于x 轴下方),点D 是反比例函数y =xk(k >0)图象上一点.若以点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求k 的值.思路分析:(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设顶点式为 y =a (x -2)2-4,再把点M (2,0)代入,可求a =1,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可求.(2)先分别求出A 、B 两点的坐标,及AB 线段长,再根据反比例函数y =xk(k >0),考虑点C 在x 轴下方,故点D 只能在第一、三象限.确定菱形有两种情形:①菱形以AB 为边,如图一。
2017年中考数学专题4《函数的应用》

第二部分
题型1 题型2
专题四 函数的应用
考情搜索
题型3 题型4 题型5
专题归纳
典例精析 典例精析
针对训练
-15-
(3)当1180-200a>440,即3≤a<3.7时,此时选择甲产品; 当1180-200a=440,即a=3.7时,此时选择甲、乙产品都可以; 当1180-200a<440,即3.7<a≤5时,此时选择乙产品. ∴当3≤a<3.7时,产销甲种产品年利润最大; 当a=3.7时,产销两种产品都可以; 当3.7<a≤5时,产销乙种产品年利润最大.
第二部分
题型1 题型2
专题四 函数的应用
考情搜索
题型3 题型4 题型5
专题归纳
典例精析 典例精析
针对训练
-5-
题型1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 典例1 (2016· 淮北三模)如图,在第一象限内,一次函数y=k1x-2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相交于点A(4,a),与y轴、x轴分别相交于B,C两点,且BC=CA.
第二部分
专题四 函数的应用
考情搜索 专题归纳 典例精析 针对训练
-4-
对于几何图形与函数图象结合的综合题型,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几何图形的有关性质确 定点的坐标,联想到点的坐标和线段长之间的转化关系,一般作垂直于坐标轴的线段,构建 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函数等相关知识求出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 求出函数解析式,结合图象也可进一步解决几何图形的其他问题.
第二部分
题型1 题型2
专题四 函数的应用
考情搜索
题型3 题型4 题型5
专题归纳
典例精析 典例精析
针对训练
-18-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汇编 一次函数及其运用(含解析)

一次函数及其运用一、单选题1、若(2,k)是双曲线y=上的一点,则函数y=(k-1)x的图象经过()A、第一、三象限B、第二、四象限C、第一、二象限D、第三、四象限2、次函数y=mx+|m-1|的图象过点(0,2),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A、-1B、3C、1D、-1或33、若函数y=(a-5)x1-b+b是一次函数,则a、b应满足的条件是().A、a=5且b≠0B、a=5且b=0C、a≠5且b≠0D、a≠5且b=04、下列函数中,满足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的是()A、y=﹣2xB、y=3x﹣1C、y=D、y=x25、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当-3<y<3时的取值范围是()A、x>4B、0<x<2C、0<x<4D、2<x<46、如图,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A,且与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交于点B,则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A、y=-x+2B、y=x+2C、y=x-2D、y=-x-27、如图,直线y=ax+b过点A(0,2)和点B(﹣3,0),则方程ax+b=0的解是()A、x=2B、x=0C、x=﹣1D、x=﹣38、二次函数y=ax2+bx+c(a,b,c为常数且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ax+b 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可能是()A、B、C、D、9、一次函数y=ax+b和反比例函数y=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大致为()A、B、C、D、10、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B的坐标为(3,4),D是OA的中点,点E在AB上,当△CDE的周长最小时,点E的坐标为()A、(3,1)B、(3,)C、(3,)D、(3,2)11、(2016•荆门)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cm,动点P从点A出发,在正方形的边上沿A→B→C的方向运动到点C停止,设点P的运动路程为x(cm),在下列图象中,能表示△ADP的面积y(cm2)关于x(cm)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12、如图,AD,BC是⊙O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点P从点O出发,沿O→C→D→O的路线匀速运动,设∠APB=y(单位:度),点P运动的时间为x(单位:秒),那么表示y与x关系的图象是( )A、B、C、D、二、填空题(共5题;共5分)13、已知关于x的方程mx+3=4的解为x=1,则直线y=(m﹣2)x﹣3一定不经过第________象限.14、若一次函数y=﹣2x+b(b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b的值可以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15、如图,有四张不透明的卡片除正面的函数关系式不同外,其余相同,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从中抽取一张卡片,则抽到函数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的卡片的概率为________ .16、如图①,四边形ABCD中,AB∥CD,∠ADC=90°,P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按A→B→C→D的顺序在边上匀速运动,设P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PAD的面积为S,S关于t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当P运动到BC中点时,△PAD的面积为_____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O绕点B顺时针旋转到△A1BO1的位置,使点A的对应点A1落在直线y= x上,再将△A1BO1绕点A1顺时针旋转到△A1B1O2的位置,使点O1的对应点O2落在直线y= x上,依次进行下去…,若点A的坐标是(0,1),点B的坐标是(,1),则点A8的横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2题;共10分)18、如图,直线x-2y=-5和x+y=1分别与x轴交于A、B两点,这两条线的交点为P.(1)求点P的坐标.(2)求△APB的面积.19、已知一次函数y=(m﹣2)x﹣3m2+12,问:(1)m为何值时,函数图象过原点?(2)m为何值时,函数图象平行于直线y=2x?(3)m为何值时,函数图象过点(0,﹣15),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四、综合题(共5题;共55分)20、某市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电,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按月计算每户家庭的电费.月用电量不超过200度时,按0.55元/度计费;月用电量超过200度时,其中的200度仍按0.55元/度计费,超过部分按0.70元/度计费.设每户家庭月用电量为x度时,应交电费y元.(1)分别求出0≤x≤200和x>200时,y与x的函数表达式;(2)小明家5月份交纳电费117元,小明家这个月用电多少度?21、根据卫生防疫部门要求,游泳池必须定期换水,清洗.某游泳池周五早上8:00打开排水孔开始排水,排水孔的排水速度保持不变,期间因清洗游泳池需要暂停排水,游泳池的水在11:30全部排完.游泳池内的水量Q(m2)和开始排水后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暂停排水需要多少时间?排水孔排水速度是多少?(2)当2≤t≤3.5时,求Q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22、对于坐标平面内的点,现将该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的单位,这种点的运动称为点A的斜平移,如点P(2,3)经1次斜平移后的点的坐标为(3,5),已知点A 的坐标为(1,0).(1)分别写出点A经1次,2次斜平移后得到的点的坐标.(2)如图,点M是直线l上的一点,点A关于点M的对称点的点B,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轴为点C.①若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判断△ABC是否是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②若点B由点A经n次斜平移后得到,且点C的坐标为(7,6),求出点B的坐标及n的值.23、随着某市养老机构(养老机构指社会福利院、养老院、社区养老中心等)建设稳步推进,拥有的养老床位不断增加.(1)该市的养老床位数从2013年底的2万个增长到2015年底的2.88万个,求该市这两年(从2013年度到2015年底)拥有的养老床位数的平均年增长率;(2)若该市某社区今年准备新建一养老中心,其中规划建造三类养老专用房间共100间,这三类养老专用房间分别为单人间(1个养老床位),双人间(2个养老床位),三人间(3个养老床位),因实际需要,单人间房间数在10至30之间(包括10和30),且双人间的房间数是单人间的2倍,设规划建造单人间的房间数为t.①若该养老中心建成后可提供养老床位200个,求t的值;24、(2016•枣庄)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且抛物线经过A(1,0),C(0,3)两点,与x轴交于点B.(1)若直线y=mx+n经过B、C两点,求直线BC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上找一点M,使点M到点A的距离与到点C的距离之和最小,求出点M的坐标;(3)设点P为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上的一个动点,求使△BPC为直角三角形的点P的坐标.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答案】B【考点】一次函数与系数的关系,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析】【解答】把(2,k)代入双曲线y=得,k=,把k=代入函数y=(k-1)x得,y=-x,故此函数的图象过二、四象限.故选B.【分析】此题利用的规律:在直线y=kx(k≠0)中,当k>0时,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当k<0时,函数图象过二、四象限.先把(2,k)代入双曲线y=求出k的值,再把k的值代入函数y=(k-1)x求出此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正比例函数的特点解答即可.【答案】B【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与系数的关系【解析】【解答】∵一次函数y=mx+|m-1|的图象过点(0,2),∴|m-1|=2,∴m-1=2或m-1=-2,解得m=3或m=-1,∵y随x的增大而增大,∴m>0,∴m=3.故选B.【分析】把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m的值,再根据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判断出m>0,从而得解.【答案】D【考点】一次函数的定义【解析】【解答】∵函数y=(a-5)x1-b+b是一次函数,∴1-b=1且a-5≠0,解得b=0,a≠5选D.【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令未知数的指数为1,系数不为0【答案】B【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在y=﹣2x中,k=﹣2<0,∴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B、在y=3x﹣1中,k=3>0,∴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C、在y= 中,k=1>0,∴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D、二次函数y=x2,当x<0时,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当x>0时,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故选B.【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考虑4个选项的单调性,由此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函数的性质考虑其单调性.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熟悉各类函数的性质及其图象是解题的关键.【答案】C【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与系数的关系【解析】【解答】函数经过点(0,3)和(4,-3),则当-3<y<3时,x的取值范围是:0<x<4.故选C.【分析】函数经过点(0,3)和(4,-3),根据一次函数是直线,且这个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即可确定.【答案】B【考点】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解析】【解答】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k≠0),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A,且与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交于点B,在直线y=-x中,令x=-1,解得:y=1,则B的坐标是(-1,1).把A(0,2),B(-1,1)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得:,解得,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故选B.【分析】首先设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k≠0),根据图象确定A和B的坐标,代入求出k和b的值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函数及其应用【课标要求】1.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2.函数(1)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2)能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 (3)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4)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5)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6)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 3.一次函数(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2)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解析表达式y =kx +b (k ≠0)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 >0或k <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 (3)理解正比例函数.(4)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5)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4.反比例函数(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2)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xky(k ≠0)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 >0或k <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3)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5.二次函数(1)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3)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课时分布】函数部分在第一轮复习时大约需要8个课时,其中包括单元测试.下表为内容及课时安排(仅供参考).【知识回顾】 1.知识脉络2.基础知识(1)一次函数的图象:函数y =kx +b (k 、b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过点(0,b )且与直线y =kx 平行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性质:设y =kx +b (k ≠0),则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 <0,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y =kx (k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过原点及点(1,k )的一条直线.当k >0时,图象过原点及第一、第三象限;当k <0时,图象过原点及第二、第四象限.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设y =kx (k ≠0),则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xky =(k ≠0)是双曲线.当k >0时,图象在第一、第三象限;当k <0时,图象在第二、第四象限.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设xky =(k ≠0),则当k >0时,在每个象限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k <0时,在每个象限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3)二次函数一般式:)0(2≠++=a c bx ax y .图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象是对称轴平行于y 轴的抛物线. 性质:设)0(2≠++=a c bx ax y①开口方向:当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②对称轴:直线ab x 2-=; ③顶点坐标()44,22ab ac a b --; ④增减性:当a >0时,如果a b x 2-≤,那么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如果2bx a≥-,那么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a <0时,如果abx 2-≤,那么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如果2bx a≥-,那么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顶点式()()20y a x h k a =-+≠.图象:函数()()20y a x h k a =-+≠的图象是对称轴平行于y 轴的抛物线. 性质:设()()20y a x h k a =-+≠①开口方向:当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②对称轴:直线x h =; ③顶点坐标(,)h k ;④增减性:当a >0时,如果x h ≤,那么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如果x h ≥,那么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a <0时,如果x h ≤,那么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如果x h ≥,那么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3.能力要求 例1如图,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开口向上,图象经过点(-1,2)和(1,0),且与y 轴相交于负半轴.给出四个结论:① 0abc <;② 20a b +>;③ 1a c +=;④1a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分析】利用图象的位置可判断a 、b 、c 的符号,结合图象对称轴的位置,经过的点可推断出正确结论.【解】由图象可知:a >0,b <0,c <0,∴abc >0;∵对称轴x =2b a -在(1,0)的左侧,∴2b a-<1,∴20a b +>; ∵图象过点(-1,2)和(1,0),∴2a b c a b c -+=⎧⎨++=⎩,∴1a c +=,b =-1;∴a =1-c >1.∴正确的序号为:②③④.【说明】函数图象是研究函数性质的有力工具,是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重要运用.本题通过形(图象及其位置)的条件得出数(相等和不等关系)的结论.教师在复习总要加强这种思想方法的渗透.例2 设直线1y x b =+与抛物线22y x c =+的交点为A (3,5)和B .⑴求出b 、c 和点B 的坐标;⑵画出草图,根据图像回答:当x 在什么范围时12y y ≤.【分析】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交点有关的问题,可通过转化为方程(组)的思路解决.借助于函数图象可直观地解决函数值的大小比较.【解】(1)∵直线1y x b =+与抛物线22y x c =+的交于点A (3,5),∴3595b c +=⎧⎨+=⎩,∴24b c =⎧⎨=-⎩,∴12y x =+,224y x =-.由224y x y x =+⎧⎨=-⎩得121223,,05x x y y =-=⎧⎧⎨⎨==⎩⎩∴B (-2,0). (2)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当2x ≤-或3x ≥时,12y y ≤.【说明】本题着重考查与函数图象交点有关的问题及函数值的大小比较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沟通函数和方程(组)、不等式的联系和相互转化. 例3 已知抛物线y=ax 2+bx+c的顶点为(1,-4),且抛物线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4,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分析】由于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因此抛物线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被抛物线的对称轴垂直平分,从而可求得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坐标.【解】∵抛物线的顶点为(1,-4),∴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4y a x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又∵抛物线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4, ∴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为(-1,0),(3,0), ∴0=4a -4,∴a =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4y x =--,即223y x x =--.【说明】抛物线的对称性常常是解题的切入口,本题也可以通过设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为()12,0,(,0)x x ,则124x x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来求解,但这样显然比较繁琐. 例4 利达经销店为某工厂代销一种建筑材料(这里的代销是指厂家先免费提供货源,待货物售出后再进行结算,未售出的由厂家负责处理).当每吨售价为260元时,月销售量为45吨.该经销店为提高经营利润,准备采取降价的方式进行促销.经市场调查发现:当每吨售价每下降10元时,月销售量就会增加7. 5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每售出一吨建筑材料共需支付厂家及其它费用100元.设每吨材料售价为x (元),该经销店的月销售量为p (吨),月利润为y (元),月销售额为w (元),.(1)当每吨售价是240元时,计算此时的月销售量;求出p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x 的取值范围);(2)求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x 的取值范围); (3)该经销店要获得最大月利润,售价应定为每吨多少元? (4)小静说:“当月利润最大时,月销售额也最大.”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分析】根据题意,月销售量p 是每吨售价x 的一次函数,月利润y 是每吨售价x 的二次函数,月销售额w 也是每吨售价x 的二次函数,通过配方可解决(3)、(4)问题. 【解】(1)当每吨售价是240元时,此时的月销售量p =260240457.56010-+⨯=吨;由题意得:p =260457.510x -+⨯,即p =32404x -+. (2)y =()()31001002404x p x x ⎛⎫-=--+ ⎪⎝⎭,即y =23315240004x x -+-.(3)配方得:y =()2321090754x --+,∴当x =210时,y max =9075(元). (4)w =32404xp x x ⎛⎫=-+ ⎪⎝⎭,即w =()23160192004x --+,∴当x =160时w max =19200.∴y 与w 不是同时取得最大值,小静说法不对.【说明】本题是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综合运用,学生关键要理解商品经济中的进价(成本价),售价,单位利润(每件商品的利润),销售数量,总利润,销售额的概念及其关系.单位利润=售价-进价,总利润=单位利润×销售数量,销售额=售价×销售数量.例5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为矩形,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40)43(),,,,动点M N ,分别从O B ,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其中,点M 沿OA 向终点A 运动,点N 沿BC 向终点C 运动,过点M 作MP OA ⊥,交AC 于P ,连结NP ,已知动点运动了x 秒. (1)P 点的坐标为(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 (2)试求NPC △面积S 的表达式,并求出面积S 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 值;(3)当x 为何值时,NPC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简要说明理由.【分析】求P 点坐标,由图可知,就是要求线段OM ,PM ,由△APM ∽△ACO 可得;求△NPC 的面积的关键是用x 的代数式表示边CN 上的高PQ ;△NPC 是等腰三角形有三种情形,不能遗漏.【解】(1)由题意可知,(03)C ,,(0)(43)M x N x -,,,,P ∴点坐标为()x x 3,3-4. (2)设NPC △的面积为S ,在NPC △中,4NC x =-,NC 边上的高为34x ,其中04x ≤≤.221333(4)(4)(2)2882S x x x x x 3∴=-⨯=-+=--+4.S ∴的最大值为32,此时2x =.(3)延长MP 交CB 于Q ,则有PQ BC ⊥. ①若NP CP =,PQ BC NQ CQ x ⊥== ,.34x ∴=,43x ∴=.②若CP CN =,则35444CN x PQ x CP x =-==,,, 516449x x x -=∴=,. ③若CN NP =,则4CN x =-.3424PQ NQ x ==- , ,在Rt PNQ △中,222P N N QP Q=+.2223(4)(42)()4x x x ∴-=-+,12857x ∴=. 综上所述,43x =,或169x =,或12857x =. 【说明】本题为双动点综合题,是中考的压轴题,有较大的难度.(1)(2)两小题与函数有关,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动点的运动规律,用x 的代数式表示出动点的路程,从而结合相似形的知识把其它有关线段也用x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为解题服务.(3)要用到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复习建议】1.立足教材,打好基础,学生通过复习,应熟练掌握函数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2.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强化函数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总结和升华.增强学生自觉运用函数模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加强函数知识与方程(组),不等式(组)知识、相似三角形知识等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水平,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网络.4.重视学科间知识、方法的渗透,复习中可综合物理、化学等学科相关知识及其特点,用数学的视角来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巩固。